登陆注册
3790200000008

第8章 马门溪龙

马门溪龙生活在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是所有恐龙之中脖子最长的,占据了整个身体长度的一半以上,由19节颈椎组成,颈椎长度是脊椎的两倍,上面交叠着长而薄的骨质支柱。后背从肩部向下有一定坡度。马门溪龙属最著名的两个种:一为合川马门溪龙,发现于重庆市合川区和甘肃永登,前方为多棘沱江龙;另一个为建设马门溪龙,发现于四川宜宾。

马鸣溪是中国四川省宜宾地区的一个地名。马门溪龙要是按拉丁文的意思是马门溪蜥蜴。为何在马鸣溪出土却叫做马门溪龙,这源于一段口误。1952年我国第一具马门溪龙化石在四川宜宾的马鸣溪渡口旁发现。当时那个地方在修筑公路。工人们开凿岩石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像骨头样子的“石头”,经过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教授仔细研究发现,这是一种过去世界上从未发现过的恐龙化石,以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马鸣溪龙。又因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设过程中开山筑路时发现的,按照双名法规定,又以“建设”给它取了个种名,所以叫建设马门溪龙。由于杨教授是陕西人,说话有些地方口音,在说马鸣溪的时候别人误听为马门溪,于是,在后来的文字记录中马门溪龙便取代了马鸣溪龙。现在,这具见证了中国恐龙事业发展的马门溪龙保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内,上世纪50年代展出的时候还是采用“墙装法”,由于保存的化石材料少,所以就在一堵木墙上将马门溪龙骨架的全貌恢复出来,在有化石保留的地方将木板开眼,随后将化石镶嵌其中。后来,随着马门溪龙材料的增加,经过对比才将早期发现的个体补充完整,不过这些补充部分也是模型。如果你今天到达四川宜宾,还能找到马鸣溪渡口,发现马门溪龙的位置和故事,在一些老者中还有人记得起半个世纪前的情景。

1957年,四川省石油勘探队在四川合川县太和镇附近的古楼山上再次发现一条巨大的马门溪龙化石,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挖掘,仅化石就装了 40多箱。然后,经过杨钟健教授等人研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标本存放在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中。

合川马门溪龙保存得比建设马门溪龙好多了,它的脊柱相当完整,由300多块骨骼组成。有19个颈椎、12个背椎、4个荐椎和35个尾椎骨,后肢和腰部的骨头(腰带)也保存较好。虽然还缺少前肢和头骨,但用我国甘肃永登县海石湾的同种标本以及其他有关材料补充和复原后,一副完整的骨架就齐全了。合川马门溪龙的身体近23米(复原长度)颈部长9米,是现生的长颈鹿的颈部长度的3倍!现生的哺乳动物,包括长颈鹿在内,都仅有7个颈椎,而马门溪龙却有19个颈椎,而与其同属蜥脚类的梁龙仅有十五个颈椎,难免会相形见拙。如果它在地上行走时把脖子伸直,能轻而易举地把头伸进普通三层楼房的窗户。它的脑袋长60厘米,高3.5米,头颈抬起来可达11米高,长度有24米 估计重量达26吨(骨骼化石重1765公斤)仿佛是一座大吊车。它的颈部还特别生有肋骨,称为颈肋,也特别长,最长的可达3米,能与后面的第三个脊椎相连。这些颈肋互相连结,增强了颈部的力量,但颈部显得十分僵硬,连转动一下也很费力。大腿骨需要6个人抬,一只脚的趾骨一个人都抱不动。如此巨大、较为完整的化石,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它目前不仅是亚洲最大的恐龙,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现在,这具引人注目的恐龙骨架已被翻制成模型,陈列在我国几个大的自然博物馆中,甚至屡次送往国外巡回展出,深受中外观众的欢迎。凡是前往参观的人,无不昂首仰望,惊叹不已。

这具如此巨大的恐龙性别是什么?如何死去的?虽然相距亿万年,但专家根据其骨骼情况猜想,这只恐龙当时有一些健康问题,患有骨质增生,而由于颈部太长,也患有相当于人类的“高血压”。由于盆骨宽大,专家推测其为雌性。“当时它生活在湖泊或者河岸边,有可能是失足掉入湖中死亡。”在它死后,有可能被其他小型哺乳类动物吃掉美味的头骨,因此才造成了其头骨缺失。

合川马门溪龙的躯体十分笨重,但头却很小,脑子不过几斤重,头长不过半米。这么一点小脑子要指挥全身活动,的确令人费解。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在合川马门溪龙骨盆的脊椎骨上,还有一个比脑子大的神经球,也可称“后脑”,起着中继站的作用,它与小小的脑子联合起来支配全身运动。由于神经中枢分散在两处,所以合川马门溪龙不是敏捷、机灵的动物,而是一个行动迟缓、好静的庞然大物。尽管它有四条柱子似的腿支撑身体,似乎还是很吃力。因此,许多古生物学家认为,合川马门溪龙一生大部分时间可能在湖泊中度过,利用水浮起自己的身体,并且以此逃避敌害。它们还就地取材,以水中的藻类或其他柔软植物为食。只有在“休息”或产卵时,才到泥沙较硬的岸边活动。但是,近年来也有个别的科学家对此提出异议。他们根据马门溪龙的“同类”——李氏蜀龙等前后脚的构造,以及尾端四个尾椎骨膨大而成的“尾锤”等特征,认为马门溪龙之类的巨大蜥脚类恐龙,根本不适应水中生活,而和现在的大象一样,是一种真正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它们尽情享受着当时只有它们才能够吃到的高大树木上的嫩叶和果实,遇到敌害时,便用脚爪和“尾锤”进行自卫,与“敌人”决一死战。因此,关于合川马门溪龙活着的时候究竟如何生活,这个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合川马门溪龙是生活在1.4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一种恐龙,它属于蜥脚类。这类恐龙是由禄丰龙等原蜥脚类发展起来的,是古今陆生动物中最大的动物,只有水中的鲸能超过它们,所以有“动物王国中的巨人”之称。在巨大的蜥脚类恐龙中,除我国的马门溪龙外,还有东非的腕龙,身体长24米多;北美和非洲的梁龙,身体可以达到30米长,是已知最长的恐龙。

马门溪龙是陆生动物。它生活的四川盆地,当时气候较为温暖,曾生长着大量的蕨类植物以及松柏类、银杏类等裸子植物。马门溪龙成群结队地漫游在这绿色世界中,用钉状的小牙咀嚼植物为生,尽情享用着大自然赐予的美味。还有的科学家人为,它也可能用牙齿咬破湖边淤泥中的蛤蜊,以其鲜美的嫩肉为食。当它们遇到肉食性恐龙的袭击时,便群起而攻之,纷纷用尾巴上的尾锤来打击敌害。这种用尾锤来自卫的方式,也可以说是它们在陆上生活的又一例证。有人估计,在交配季节这个尾锤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帮助雄性在争夺雌性的战斗中抽打竞争者。

由于过去没有发现过以原始状态保存的马门溪龙的脚部化石,所以人们以为它的脚为五趾叉开的样子,呈扇面形。直到近几年,我国科学家找到了以原始状态保存的马门溪龙脚化石。根据这一发现,人们才明白马门溪龙等蜥脚类恐龙的脚果然与大象一样,跖骨呈垂直状,趾骨粗短,完全是适合陆地生活的形状。

它站在博物馆里的样子很像是一座拱起的桥梁,四条柱子一样的巨腿则像四个桥墩,而长长的颈部和尾部就像桥墩上面的引桥。它所挖掘出土的是上沙仙庙组地层,原来堆积在河流的紫红色砂岩、泥岩。这条巨龙出土时除了脑袋和前肢外,完整保存硕长的颈子有17到19节的颈椎,它利用长颈采食树梢顶端的枝叶,就像长颈鹿一般。在颈椎下方具有显著的柱状突出,彼此交缠叠置增加颈子的稳固,免于折损。颈椎与背脊椎都具有后凹型椎体。而椎骨是由四到六块椎体构成,神经棘愈合在一起。尾椎的前16节椎体是前凹型,神经棘低平,并且尾椎前后分叉。杨锺健建成一个马门溪龙科,杨锺健认为它与梁龙科有亲缘关系。但是,最近由重庆博物馆发掘了一具合川马门溪龙部分骨架与一个极为完整的头骨。与庞大身躯相比,这个头骨极小;有趣的是它的齿列不像梁龙类铅笔状的牙齿而是呈勺状的。所以,马门溪龙属于盘足龙科。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蜥脚类恐龙都生活在不大深的湖泊中,以逃避肉食性恐龙的袭击。但是近年来,国外专家经过深入地研究后,认为蜥脚类恐龙跟大象一样,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这主要是根据对蜥脚类恐龙骨胳的力学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例如它们的肩带(包括肩胛骨和鸟喙骨)发育很完全,上臂的肱骨挺直而有力,关节面粗壮,两者通过附着的肌肉而相互关联。这种肱骨与肩带的关联方式正是陆生哺乳动物的特征,而发达的肩带是陆生脊椎动物的标志。这种肩带不但能有效地连结前肢与躯干,而且能减少前肢落地时的震动。蜥脚类恐龙的腰带(即骨盆)比较牢固,它们的股骨(大腿骨)与胫骨、腓骨的关节也类似陆生动物。马门溪龙等蜥脚类恐龙都用四足行走,它们的跖骨与趾骨粗短,脚部骨骼的组合与构造也适应在陆地生活,而不适合水中生活,所以过去说蜥脚类恐龙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是不恰当的。

知识小贴士:霸王龙

说到恐龙,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凶残”这两个字,不过要说到“凶残之君”,则非霸王龙所属了。霸王龙又名暴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0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

如同其他的暴龙科恐龙,霸王龙是二足、肉食性恐龙,拥有大型头颅骨,并借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相对于它们大而强壮的后肢,霸王龙的前肢非常小。长久以来,霸王龙被认为只有两根手指,但在2007年发现的一个完整的暴龙化石,显示它们可能具有三根手指。霸王龙是种顶级掠食者,以鸭嘴龙类与角龙类恐龙为食,但有科学家认为霸王龙是种食腐动物。虽然目前有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的体型与霸王龙相当,或大于霸王龙,霸王龙仍是最大型的暴龙科动物,也是最著名的陆地掠食者之一。

霸王龙的凶猛要得益于它的极为发达的牙齿,它是所有恐龙中牙齿最大的,能切割肉的牙齿超过15厘米;另外,硕大的颚骨也赋予了它惊人的咬力,根据科学家按照力学模型的推测,一头6吨重的霸王龙的一颗牙齿的随意咬合力就可以达到13500N,最大的单颗牙齿的咬合力大概是20000N,而前部咬合力(上下牙夹击)40000N,后部咬合力可达80000N,体型更大的霸王龙可能拥有大得多的咬力,超过100000N是完全可以的。由于自然赋予了它硕大的牙齿和颚骨,使得霸王龙成为了一台骨骼破碎机,看来它在恐龙世界中的“暴君行径”是名不虚传的。

同类推荐
  • 华西列夫斯基

    华西列夫斯基

    本书分热血男儿、展露才干、红军高参、智勇双全、威震四方5部分介绍了华西列夫斯基的一生。
  • 表里如一(中华美德)

    表里如一(中华美德)

    本书稿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表里如一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情识体的故事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情识体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重文化讲道德、重家庭倡美德,在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美德故事,这些故事多少世纪以来一直为人们传颂,《见义勇为》用简单朴实的文字让我们纯洁的心灵再一次得道洗礼,每当你看完一篇文章,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让我们打开窗户,让心灵去感受生活。
  • 创新之道(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创新之道(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自然肩负着创新的大任。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怎样才能开启他们的智慧之窗,激发他们潜藏的巨大能量呢?本书精彩的智慧故事如一把金钥匙,开启智慧创新的大门,令青少年走上创新的光明大道,开拓新领域,创造新世界。
热门推荐
  • 神的棋盘

    神的棋盘

    列王纷争,权谋游戏。在众神与恶魔的眼中,不过是一场没有战火的赌局……
  • 苏迹明系列

    苏迹明系列

    风水文化,鬼福及人,潜藏着什么真相?阴阳五行,虚实寒热,传承了什么样的古老文化?北京大学在校生苏迹明,无意中卷入了一场连环杀人案件,最后不得已承诺凶手为他寻找一位藏僧。带着残卷线索,苏迹明走访了中国大地,经历各种离奇古怪,解开了一个个神秘事件。
  • 未央浮生

    未央浮生

    她拥有倾城之貌、是尊贵的妖族王姬、拥有世人梦寐以求的未离之力,她看似拥有一切的美好。可是,妖族的使命让她不得不工于心计,她学会利用一切达到目的,她自以为自己的一生都在精心谋划之下,直到遇见了一个人,他改变了她步步为营的人生,然而命运生而就让他们相互厮杀。
  • 只想爱你

    只想爱你

    学历不高,外表粗犷,内在温柔,害羞,因为个性内向常常板着脸,身高188的他给人的感觉像是黑道大哥,可他真实的身份其实是厨师,一次偶然的机会对她一见钟情。她什么都不会,是个性懒惰,不思求进,安于现状,是个不婚主义者,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她认为人活着有亲情、友情就好,至于爱情是什么她根本就不想知道。可是那样南辕北辙的两个人却相爱了。他们都以为找到自己幸福的时候,他的好朋友出现了。他的朋友认为她只是贪好友的钱,所以想方设法地拆散他们,可是没有想到自己却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她,好友和爱人之间该如何取舍呢?
  • 昙莲祭

    昙莲祭

    一朝穿越,盛宠眷身,遨游异世,从此十丈软红任我逍遥……卿九你想多了一朝穿越,神秘人降下绝世秘籍,从此升级打怪步步登天……卿九别做梦了一朝穿越,改头换面,如花美眷,从此群花围绕蜜蜂飞舞……卿九擦擦口水(招手)这里这里,看向这里的确有盛宠哦,不是你的的确有秘籍哦,也不是你的的确有美男哦,那是你儿子穿越!穿越!不是在穿越的路上,就是在奔向伟大的穿越之途上!大闹天渊皇室,偷师天岁城技,名震五洲大陆,猛搏深海巨怪,勇闯离恨天宫,步步生莲,招招惊心,这条路走到尽头将会是怎样的云波诡谲,溅血风景的背后又会是怎样的前世今生?一切都是幻觉是么,一切都是嫁衣是么,一切都是天意弄人是么?看一介孤女如何翻手覆天!
  • Till He Come

    Till He Co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郎谜城

    夜郎谜城

    一张昭武藏宝图,迫使他踏进凶地。嗜血顽尸、千年干尸、杀人邪树、笑面石像纷纷袭击,还有夺宝者的阴险窥伺。当他行至密室的最后,他却发现所谓的宝藏,不过是……
  • 打败大盘:价值投资法则的精髓

    打败大盘:价值投资法则的精髓

    《打败大盘:价值投资法则的精髓》阐述的正是这种法则,它主要以英美价值投资学派、投资大师以及他们的成功投资案例作为研究和分析的基础,全面揭示价值投资法则的真谛:第一层次解读价值投资组合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二层次则更深入的探讨管理价值投资组合所需的概率学和心理学知识。等到一二十年后,当我们再次回头看自己的这一投资策略时,一定会发现,我们的投资时机正好处于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开始和股市长牛的起点,这是多么的英明和富有远见。
  • 废土世界

    废土世界

    2076年,核大战爆发,仅仅持续了2个小时的核战摧毁了整个世界,地壳断层剧烈运动,肥沃的土地变成石山,洪水淹没了绝大部分土地,人类在满是致命辐射和变异生物的废土中挣扎生存。五十年过去了,顽强的人类终于在废土上站稳脚跟。满目苍夷的废土上一个个村庄建立起来,阿罗由村,清泉镇……混乱无序的废土上一个个势力崛起:钢铁兄弟会,英克雷,新加州共和国……核战争后科技不断倒退,唯有武器越发先进:高斯步枪,特拉斯动力装甲MKII,特拉斯冲击原型机……马云穿越了,不是为了拯救世界维护和平,只是希望能够在废土世界活下去,好吧,当然最好能够建立废土11……
  •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粽叶飘香:端午节(文化之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也有众多说法,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然而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赛龙舟等却是沿袭下来的不变习俗。本文探究端午节的历史起源,记录它的习俗演变,有助于炎黄子孙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此刻鼻间仿佛已飘过一丝丝粽叶香气,耳边也响起了龙舟上的鼓声与呐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