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2700000014

第14章 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英格兰(3)

爱丁堡是苏格兰人的精神象征,其本意就是爱丁的城堡,爱丁(eidin )在凯尔特语里意为陡峭的山,转成英语时去掉第一个元音字母i。虽说城堡都修筑在山丘上,但像爱丁堡那样坐落在死火山花岗岩上的却十分罕见,因此也特别吸引游客。12 英镑的门票价格不菲,可多数人还是愿意慷慨解囊。入口广场上搭起了临时检阅台,原来是一年一度的军乐队分列式(Military Tattoo )即将上演。

城堡里有许多宝物,比如苏格兰皇冠、皇杖和皇剑。囚禁过拿破仑士兵的军事监狱,墙上还有法国人抓刻的指痕。像其他重要城堡一样,这里也有核心部位的塔楼,一旦城堡被围或攻破,主人、亲信和精卫士兵便退防此地。塔楼里面除私人卧室、办公及服务用房以外,还有一口水井,甚至有一条通往城外的秘密通道。

最值得一看的是圣玛格丽特礼拜堂,建于公元12 世纪,据说是现存苏格兰最古老的建筑,细瘦的外形让人担心它时刻会倒塌。这位玛格丽特是11 世纪的王后,而非13 世纪的女王,后者的父亲是挪威国王,她本人7岁那年死于从挪威到英格兰的船上;前者出生于匈牙利,因通过影响其丈夫和宫廷促成了教会的利益而被尊为圣徒。

苏格兰威士忌

爱丁堡 2008 年夏

下了城堡山,向东便是一英里长的皇家哩大道。这是爱丁堡老城区的主要街道,苏格兰的精华部分在这里展示,包括威士忌、格子呢,以及各种各样的博物馆。首先路过的是苏格兰威士忌中心,门口有人钻在大酒桶里拉客,他或她穿着大笨鞋,两只手伸到小洞外面不时舞动,吸引游客的注意。8英镑,入场费一点也不便宜。

威士忌是利用谷物发酵后再蒸馏制得的一种酒,虽然美国是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但苏格兰威士忌最负盛名。主要产区有4处,即北部的高地、南部的低地、西部的艾莱岛和坎贝尔敦,后面两处是大西洋海岸讲苏格兰盖尔语的小地方,其中高地的斯佩赛德(Speyside )出产的最有名。值得一提的是,同是英语,爱尔兰人和美国人把威士忌写成whiskey, 英国人和加拿大人则拼成whisky 。

从威士忌中心可以了解到威士忌的基本常识,还能品尝纯正苏格兰威士忌的风味。参观者先从影片中概略威士忌的蒸馏方式,以及威士忌制作过程的演变和两种主要分类:单一蒸馏(malt )和多种混合(blended )。然后是饶有趣味的电动游乐车,采用类似时空隧道的方式,以模型人物、实景带出苏格兰威士忌最近3个世纪的历史。

接下来的品尝交由舌尖,具体分三步。看色,颜色愈清澄表示酒龄愈轻;闻味儿,深呼吸会嗅到不同的味儿;品尝,在口中停留一会儿,体味与初闻时的差别,以及与空气接触时间长短不同对味道的影响。最后,我来到购物中心,那里的威士忌琳琅满目,在店员的指点下,才找到放置芝华士的柜台,12 年70 毫升一瓶标价23.75 镑。

穿短裙的帅哥

爱丁堡 2008 年夏

皇家哩大道由4条街连接而成,自西向东依次是:城堡山、亚麻市场、高街和加农炮门。从威士忌中心出来,向东走上几步,便有几家专卖格子呢的商店,除了传统的短裙以外,还出售布匹、衬衫领带、帽子等,我在其中的一家买了两条围巾,还试戴了几顶毡帽。在数码时代,除了镜子,还有更好的购物参谋。

说到格子呢,英文叫tartan ,与居住在俄罗斯伏尔加河两岸的鞑靼人(Tartar )英文名称的拼写接近,不知是否有渊源。尽管许多个世纪以来,这种方格图案已在多种文化中出现过,但人们一般把它看成是苏格兰人的特殊图案。格子呢色彩鲜艳,图案简洁明快,被认为是苏格兰人性格的视觉表现。

至于苏格兰短裙(kilt ),原来是一种未经过裁剪的服装,大概有5米长,裹在男子身上,在腰部扎一根腰带,以此来达到遮蔽身体的目的。1715 年,统一不久的英国政府采取开放政策,允许英格兰和苏格兰两地的人们互通贸易,一个叫汤姆·罗琳逊的英格兰人是最早北上淘金的商人之一。他在苏格兰北部开了家木炭画加工厂,苏格兰短裙便是他在工人中推广的耐用制服。

原先还有宽大的披肩,与短裙连成一体。由于砍树不方便,罗琳逊要求裁缝将其一剪为二,短裙因此诞生。据说可以通过一个人身上的格子呢辨认他的家乡,可我在皇家哩大道上看到穿短裙的人寥寥可数,只有几个老头儿、一个风笛手和两位帅哥。瞧,他俩正光着膀子散发节目单,为明天揭幕的爱丁堡艺术节造势呢。

吹风笛的人

爱丁堡 2008 年夏

前面说到传统的苏格兰男子除了穿短裙,还有的将一块长方形的格子呢衣料披挂在左肩上,那是指北部高地的人。那两位参加艺术节演出的帅哥既然光着膀子,自然看不到披肩,即使穿起上装,假如他们不是来自高地的,也不会挂披肩。但当我穿过一个红绿灯,随即看见一位高地的风笛手正站在墙角。

这位男子身材高挑,吹笛几乎不费力气,因为游客接二连三地上来合影。很明显,他比司各特纪念碑旁那个吹笛手惬意,小费多得多。这张照片里,姐弟仨笑容可掬,他们的父母在旁边拍照。我注意到,吹笛人的左肩上披着一块长方形的格子呢,而司各特纪念碑前的那位没有,由此可以判定,后者并非来自高地。

说到风笛,它的英文是bagpipe ,即由袋子(bag )和管子(pipe )构成。风笛一般由一块兽皮或一个胶皮口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簧或双簧管和一个带指孔的旋律管组成,管子接在几个与袋相连的木座上。吹的时候,通过一根带有皮制的单向阀门吹气管给口袋充气,旋律则由手指按旋律管的指孔奏出。

早在公元前后,风笛就出现在亚历山大时代的陶制品和希腊文献中。起初一直在民间,直到15 世纪才被用于宫廷音乐和军乐器。有趣的是,早期风笛的口袋全用动物的膀胱或去掉后腿的全羊皮制成。后来,人们才将两块皮缝制成袋子的形状。虽说北非、阿拉伯半岛、高加索和欧洲许多国家都有风笛,但似乎只有苏格兰的最负盛名,这恐怕与吹笛手穿着格子呢短裙不无关系。

皇家哩大道

爱丁堡 2008 年夏

世界各国名城,尤其那些旅游城市,都有一条热闹非凡的特色大街,比如巴黎的香榭丽舍、纽约的百老汇。而在爱丁堡,非皇家哩大道莫属。前文已提及威士忌、格子呢、短裙、风笛,它们展现了苏格兰民族独特而浓郁的风情。可是,这些东西毕竟只是单一的风景线,即便是威士忌,虽然它能激发民众的热情,但只限于在夜晚的酒吧。

作为仅次于格拉斯哥的苏格兰第二大城市,爱丁堡的人口只有区区50 万。可是,城里的居民大多数属于专业或非专业的中产阶级,这注定了他们拥有较高的艺术品位。20 世纪20 年代以来,爱丁堡成为诗人麦克迪尔米德领导的苏格兰政治和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加上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这座城市又未遭受战争的破坏,于是在1947 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应运而生。

每年8月,为期三周的艺术节在爱丁堡举行,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音乐家、舞蹈家、歌唱家和演员汇聚在这里,其中不乏一流的艺术家。这项活动吸引了难以计数的各国游客,包括自发前来参加的小型艺术团体,他们被拒之于演出舞台之外。于是,有热心人创办了“边缘艺术节” (fringe ),他们在皇家哩大道附近的小剧院里演出,满足了普通市民和背包族旅行者的需要,至今已成功举办60 届。

瞧,这是皇家哩大道上边缘艺术节的大型横幅,两旁的小字用10 种语言写着安全警示“请注意车辆行人”,包括汉语和日语。横幅上还标出主赞助商的名字:苏格兰皇家银行。游人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这里,又心满意足地离去,无疑给爱丁堡这座城市增添了迷人的光彩。

边缘艺术家(一)

爱丁堡 2008 年夏

我游历爱丁堡的那天恰好是7月的最后一天,一年一度的爱丁堡艺术节即将拉开序幕,皇家哩大道及与之相连的各条街道小巷里挤满了各国游客。既然美名远扬,艺术节的演出门票自然十分抢手,据说开幕的前一天晚上,即明晚,在爱丁堡城堡门前的广场上举行的军乐分列式表演门票在一年前就已销售一空了。

虽说我明天就要离开苏格兰,会错失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艺术节的正式演出,但在皇家哩大道上走一遭,依然收获不少,因为我看到了边缘艺术节的精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如潮的人群和各种怪异的装扮,过去几天,那些参加边缘艺术节的团队纷纷派出代表在这里展示技艺,散发节目单,招揽观众。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街道上三步一小唱、五步一大舞,或打鼓,或耍宝,或演戏,或高歌,到处都是演员,到处都有演出。不仅游客,连那些参加正规演出的所谓艺术家都来了。演员、舞者、乐手、街头艺人和观光客打成一片,谁是谁,谁看谁似乎都不再重要了。艺术节期间最忙的人自然是剧院老板,不过,趁着艺术节的热潮,那些画廊的主人也不敢偷闲,而是早早地组织艺术精品并倾巢而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大节庆和军乐队游行之外,随着艺术节的成功举办,有些艺术项目分开单独举办了,比如电影节、爵士与蓝调音乐节等,后来又增加了爱丁堡书展(1983 年开始),它们从时间上分开同时又相互衔接。而国际艺术节也由原先强调主题的音乐性,走向融合戏剧、舞蹈和平面艺术的多元综合。

边缘艺术家(二)

爱丁堡 2008 年夏

下面我说一说照片上的故事。

上页竖版的那4幅图里,左上那位戴着粗辫子假金发的艺人我已无法辨认,或许他只是个杂耍艺人;右上图那位戴黑色礼帽的绅士手里拿着海报,上面写着这样的广告词:宏伟巨制的喜剧《掴掌:瘙痒和尖叫》,该剧上演的时间是7月31 日至8月24 日,时间跨度比艺术节的还长,中间只休息一天,而演出时间显然是为了赢得观众而避开高峰期。

左下是个耍魔术的,木罐似曾相识,分明是猜谜游戏,在中国许多地方都能见到,不过他的表情比较幽默。桌布边写着YouTube ,那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音像网站。右下是幕戏剧场景,一位演员躺在地上,两位优伶惊讶地盯着他,他的胸前、手上全是节目单。

横版的那4幅照片里。右上图比上一幅造型更简洁省力,也更引人注目。左上图两个穿黑色吊带背心的女演员,一个卧在另一个小腹上,组成十字架。仰躺在地上的那位神情若木,仿佛死神已在召唤。右上图是两个男演员,正在街头全神贯注地看着什么,引得好奇的游人来到后头踮起脚观看。

下面两幅图全是游客与艺人合影。左下面那幅是两个女游客与一位女演员,右下面那幅是一位女游客与两位男演员。那女演员穿着黑色的长袍戏装,脸部的表情怪异恐怖;而两个男演员则装扮成两只驼峰,看不清眼睛,只露出两张笑脸。

爱丁堡艺术节在商业上极其成功,每届能创造数千万英镑的经济效益,在为市民带来快乐之余,还能提供4 000 多个就业岗位。

韩国扇子舞

爱丁堡 2008 年夏

在皇家哩大道众多的外国民间艺人团体里,有一个由四五位韩国少女组成的扇子舞团队颇具特色。今年似乎没有(至少我本人没有见到)中国和日本的艺人参加,这几位韩国少女以其清新自然的身姿和迷人的微笑吸引着过往游客。

从韩国姑娘散发的小册子里我了解到,“扇子舞”是朝鲜族有代表性的舞蹈,最早源于传统的巫俗,后来发展成为表演性的一种舞蹈形式。但据我所知,如今扇子舞在韩国主要是中老年人喜闻乐见的锻炼方式,这在中国的晨练队伍里也间或可见。

几位姑娘双手持红色的羽扇,身穿白衣长裙,一位专门击鼓,其他人轮番上阵。她们的动作犹如白鹇飞翔,优美、飘逸,表现了一种宁静、柔和、自由的心境。扇子舞不愧是上古舞蹈形式,而仿白鹇则为原始的拟兽舞遗迹,说明此舞渊源颇为久远。

同类推荐
  • 山在那里

    山在那里

    散文集《山在那里》,是一个人的述说与回声。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那里的文字,就是他的拓展,凭借凡俗市井中失神的观察,顺着半虚半实的家藤攀爬,他让自己相对封锁的生命得到时空上的延展。这本书,是一座漂流于朝九晚五、无限循环的秩序生活中的、沿途观看一个人内省风景的文字岛屿。
  • 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

    只要在路上,全世界都会帮你

    四年前,我未曾踏出过国门;四年前,我的英语四级最高38分。如今,我用自行车围着地球绕了一圈;如今,我可以同各国的朋友们随意“摆龙门阵”。当路走得足够远,当风景看得足够多,我蓦然发现,是旅途中所遇见的那些人那些事,支撑着我走到今天。我住过80couchsurfing和warmshowers家庭,地球居民不分国界,那一个个热情的拥抱和热切的笑脸,特别是伊朗的卡尚爸爸在离别时的潸然泪下,爱尔兰妈妈为我缝补衣至凌晨四点,一路上获得的帮助铭记终身。那些在路上的日子,每一公里都是上天赠予的美丽新世界。难以想象的艰辛与这些美好时光同在,即使我们是陌生人,终究会被这个世界温暖着。
  • 脚下的远方

    脚下的远方

    人生得追求境界。境界取决于理想,理想之光照耀着痛苦之肥养育的美丽。没有理想之光和痛苦之肥,便不可能有美丽,有的顶多是漂亮。漂亮在不太高的境界之中就常常可以找到。最美的永远在理想之中。如果不说理想,人类也就没有美也没有希望了。应该是,生活过就是爱过,生活着就是爱着。爱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素质、特别重要的能力、也是特别重要的境界。才华不光在于高智商和绝顶聪明,而包括真诚的爱的能力。散文写作也如此,那怕是走马看花,匆行远方,用脚写下的游记类作品,也缺不得爱心。
  • 城市之旅

    城市之旅

    传统文化、民俗色彩和日新月异的发展,构成了中国城市固有的魅力。在中国的城市中,环境、布局、景观、格调等若干元素,正以或古典或现代的面貌,展现着城市生动迷人的细节。有的城市已成为一种特有文化的载体和标志,比如人们提到拉萨,就举想到圣洁和纯净;提到丽江,就意味着浪漫和古典;提到北京,则透出中华古都的大气和雍容……不同的自然岁月、历史底蕴和生活内容,结合成色彩鲜明的文化,在城市这个容器里得以体现。透过城市的高楼林立和车水马龙,我们可以领略到更多精彩的风景。
  • 驴友入门宝典

    驴友入门宝典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基础知识类的驴友入门书籍,是写给全国几千万初、中级驴友看的书。这是一本作者参加户外活动7年多、带队出行200余次的经验总结,主要针对的是短程、低海拔、低难度的户外活动,向大家介绍关于驴友的基础知识、户外装备、安全知识、户外小经验、特种户外、省钱攻略、带队常识等等。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涉及的都是初、中级驴友最关心的、实用的内容,可以帮助初、中级驴友快速成长,更安全、更开心、更省钱的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热门推荐
  • OpenEyes

    OpenEyes

    十二年前,他淡淡一句“我走了”,从此退出她的人生。她独自孤勇地舔舐伤口,生存在弱肉强食的娱乐圈。兜兜转转,十二年后再相遇时,她心中已没了怨,只是不敢再靠近。这一次,他牢牢握住她的手。时间可以改变很多。累了的时候,她发现,一直是她追逐着他,步履不停,从一而终。“他就是你的克星!让你犯贱的不叫真爱,是孽债!”寒意透骨的深夜,闺蜜将醉倒的她丢进浴室,水淋湿了她,她缩着身子轻轻笑,“对啊,我犯贱…我就是爱他我能怎么办!”闺蜜看着她声嘶力竭,在她耳边催眠,“不要爱了,忘了他吧,阿树。”当她麻木的爱着他时,这场爱是桎梏还是救赎?一次次的原谅,相信,失望,遍体鳞伤。是继续在黑暗中清醒,还是在白昼里安眠?
  • 人世多情

    人世多情

    人生在世,谁都会经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诸多的无奈。在世界最底层的小草根面对着无奈,他会怎么选择?是逆流而上还是随波逐流?请大家和我一起关注他的成长吧!
  • 神世异女:高冷妖孽别想逃

    神世异女:高冷妖孽别想逃

    (温馨提示:这是一本可以从29章开始看的神奇小说)上古神帝,一代天骄,一朝生死,灵魂重生,成了洛家小女,母亲还嫁给了一个妖孽的父亲。妖孽哥哥还硬要洛芷依当媳妇。灵根逆天,却不能修炼?还自恋的要命?待时机成熟,摇身一变成为全系召唤师,身怀空间神鼎,丹药功法。没有契约兽?不好意思,她自带圣兽军团,不用契约!妖孽乃是落日神君重生,与洛芷依千年前是死对头。此生却爱的欲罢不能。待记忆重回,某个女人因为恐婚耍起了无赖:“你我千年前是死对头,不宜成婚。”妖孽一把扛起她,勾唇一笑,直接来硬的!
  • 似无梦

    似无梦

    天才是无可遥望的,天才背后的汗水,天才是懂得生存之道,不是傻,没有人是笨的。冷无小时就开始经历惨无人道的修行,她在遥远的看着,冥冥之中,等待着冷无,是什么,看他是如何摆脱,黑手又是谁
  • 如果悲伤不再

    如果悲伤不再

    时间最是无情的东西,再炙热的感情也能被它渐渐淡化。时间最是有情的东西,再深的伤,再大的痛都能被它一一抚平。她,一心只想要好好的生活,老天却总是和她开着一个又一个的玩笑,直到将她的骄傲和锐气生生磨平才堪堪住手。他,只想在这茫茫人海中找寻一人,能够与自己携手未来,却偏偏困难重重。他,本决心堕入地狱,即使万劫不复也要达到目的,却在她出现以后开始动摇初心。
  • 霸道男神赖上我

    霸道男神赖上我

    米琪很想哭,但是却哭不出来,一个女孩一生之中最宝贵的第一次,就这么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没有了,虽然她现在没有男朋友,也不用对不起谁,可心里依旧很难受,做不到坦然,无法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 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

    本书内容包括:实现以价值为中心的变革、价值链管理、预算管理的基本框架、预算控制流程、价值管理与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指标等。
  • 3分钟轻松亲近陌生人

    3分钟轻松亲近陌生人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陌生人是某种敌对意味的代名词。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回避陌生人。将陌生人拒之门外,这十分不利于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陌生人转化为自己的朋友、客户和生意上的伙伴。因此,对每个人来说,如何亲近陌生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 都市超级幽默:吹牛笑话俱乐部

    都市超级幽默:吹牛笑话俱乐部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我们许多人总是在推迟我们的快乐——无限期地推迟。只要你打开本书,不论是信手翻阅,还是仔细阅读,你可以马上开心地笑起来。
  • 巧妙地让孩子告别缺点

    巧妙地让孩子告别缺点

    面对孩子的缺点和缺陷,不要嘲讽、责怪甚至放弃,而是应该抱着赏识孩子的态度,去宽容他、安慰他、鼓励他、热情地拥抱他,相信孩子一定能还我们一个奇迹。面对本书为家长提供众多妙招,巧妙地让孩子告别缺点,做成功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