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6900000019

第19章 深入你的潜意识之井(5)

以上这些心灵感应的故事都发生在两个人之间,那么,有没有集体的心灵感应呢?譬如一个家庭、一个社会甚至一个民族的心灵感应有没有可能存在呢?

一个全球性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研究者在全球范围内同时测量许多国家的研究对象的脑电波,结果发现,当重大事件发生时,一个国家甚至全人类经常会出现脑电波的共振。

例如,当“9·11”恐怖事件发生时,全球范围内的研究对象的脑电波都出现了剧烈振动,而许多研究对象意识和情绪上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其脑电波仍然出现了剧烈振动。

关于集体性的心灵感应,我也有自己的观察。自从2005年6月开始主持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后,只要有上网条件,我差不多都会留意一下新浪网的新闻,看看有没有值得分析的事情发生。

一开始,我留意的都是热点新闻事件,但后来,我开始关注一种新闻--“杀妻”,男人以为妻子、女友或他迷恋的女子要离开自己或对自己不忠,于是将女子杀掉。

在2007年夏天前,这一类新闻在新浪网社会新闻出现的概率一般是一星期两三起,但到了2007年下半年后突然飙升到差不多一天一起,而现在已飙升到一天数起。

这种转变有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关键性事件--“黑砖窑”。在我看来,可怕到极点的黑砖窑事件的大规模爆发及其处理结果,对我们整个民族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令疯狂者更疯狂,绝望者更绝望。

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当下的力量》中写道:

地球是一个生物体。借用他的话,也可以说,我们整个民族也是一个生物体,我们彼此之间并非没有任何联系的独立的个体,而是切切实实有密切的沟通的共同体,并且这种沟通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只是我们的大脑意识不到而已。

其实,“杀妻”事件在任何时候的任何社会都是最常见的血腥事件。无论欧美还是中国,“杀妻”事件均占了谋杀案的三分之一左右。

为什么“杀妻”事件如此普遍呢?心理学的经典解释是,这些男人多是偏执狂,而偏执狂普遍惧怕失败并习惯于归罪别人,而最容易被他们归罪的对象就是他们最在乎的妻子或女友。

心灵感应是家庭系统排列的神秘动力

我在郑立峰老师的家庭系统排列的工作坊中,切实而深刻地体会到了集体心灵感应的威力。

家庭系统排列是海灵格创办的一种团体治疗方法,一般有多人参加,当给某一个人做治疗时,会先让他简单讲述想解决的问题,然后由他自己或老师在团体中选择“代表”,扮演他的家族成员。

接下来,老师会让“代表”们依照自己的感觉走到最合适的位置上,而“代表”们所组成的整幅画面以及每个“代表”的感受便揭示了当事人的整个家族的问题。

最后,可以通过改变“代表”们的位置和疏通“代表”们的感受,而实现改善当事人的心理冲突的目的。

尽管已熟读海灵格的著作《谁在我家》,并在我的专栏中推荐过这本书,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家庭系统排列的工作坊。

那天的前两个个案比较沉闷,我甚至都有了吃完午饭就撤的念头,但第三个个案令我感到了极度震撼。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个案,当事人有剧烈的内心冲突,并有了杀人的想法。不过这并不是令我感到震撼的原因,我之所以被震撼,是因为扮演“我”的“代表”和当事人的那种细致入微而又无比敏锐的心灵互动,当事人的任何一点心理变动都会引起“我”对他的不同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非常自然。

以前,我常形容那种心灵单纯至极的女子就像一个小铃铛,怎么敲就怎么响,不同的敲法一定会引出不同的响声。

那么,这个扮演“我”的“代表”,就可以说是大铃铛了,其他“代表”以及当事人的任一个变化都会引发他的不同的“响声”。

神秘力量将我推到合适的位置上

或许是当事人的开放和勇气、扮演者的敏锐和坚定、老师的从容与淡定等诸多因素加在一起,令那个场的能量实在太强了,我的身体也经常感受到一阵又一阵强度不一的悸动,而我观察到,每当我的身体出现反应之时,当事人和那个扮演“我”的“代表”都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我还做了一个实验:闭上眼睛。那种悸动仍会袭来,随后我立即睁开眼,发现当事人和“我”一样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这是我可以观察到的三个人的心灵感应,但我相信,这绝非局限在我们三人当中,至少这应属于我们在场的所有人的一个集体心灵感应。

郑立峰则说,这甚至都不只是工作坊当中的感应,而是当事人和他的家族成员的感应。他说,许多家庭系统排列的个案显示,工作坊“代表”们的感受似乎能够被当事人的真正的家庭成员感应到,“代表”们的改变因而自动会引起相应的家庭成员的改变。

我曾也有幸被邀请扮演了一个“代表”,并因而体会到了系统排列的力量。

这不是一个家庭的个案,而是一个公司的。当事人是一个CEO,他选择了数名“代表”分别扮演他的重要属下。

当数名“代表”根据自己的感受找到位置后,一致感觉,系统中还“空”了一个人,也就是说一个重要人物没有被当事人排进来。当事人则说,的确如此,他以前有一个重要的下属,但一个月前刚辞职,所以他本以为不必将他排进来。

于是,郑立峰老师指定我来做这个下属的“代表”,而本来没什么感觉的我一走进“代表”们围成的场中,立即有了清晰的感觉,并顺着这种感觉走到了一个位置上。

我一走到这个位置上,其他“代表”们都说舒服了很多。

量子纠缠现象证明信息传递可不受距离限制

但是,“我”还感觉有一个被当事人忽略的重要角色没被列进来。这个人原来是一个藏在当事人背后的女人。所以,郑老师让一个女子做她的“代表”加入进来。

她走进场后,站在“我”的背后。这时,我立即感觉到一种力量在将我“推”向圈外。以前做旁观者时,我一直不明白,是什么力量推动“代表”们后退、前进或左右摇摆,但一体会到这种力量,我立即就明白了。我顺着这种力量一直后退,当差不多彻底退出小组围成的圈子后,这种力量就消失了。显然,这是那个下属辞职的道理所在。

最后一个个案也给了我极大的冲击。这是一个很诡异的个案,似乎充满可怕而神秘的力量,很像是恐怖片。假若不是事先已体会到了系统排列的场的力量,我很容易会按照自己已有的逻辑,觉得这像演戏,甚至即便感受到了场的力量,我仍然在怀疑是不是一个关键的扮演者将自己个人的感受参与了进来。

但是,此时在旁边坐着的当事人的感受显示,这不是扮演者的感受,而就是当事人自己的感受,因为当两个扮演者以一个很诡异的方式站在一起时,一直没有什么表情的她一下子就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我们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显然这个家庭的关系实在太扑朔迷离了,但郑老师以一会儿很强硬一会儿又很温和的姿态一直在控制着场面,最终他也没有清晰地点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也许他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当事人显然得到了极大的帮助。

在两天的工作坊中,我一直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从而清晰地看出,一些个案之所以唤起了我强烈的情绪反应,是因为我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包含着这一类问题的个案毫无例外都会令我泪如雨下。对于这一类问题,我从不曾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影响,但这些感受告诉我,它对我影响至深。

不过,其他的个案,当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时,我都会有非常清晰的感受,但却没有强烈的情绪,这时我知道,我只是有了一定程度的心灵感应,但我没有这类问题。

心灵感应的道理是什么呢?难道,它只能是不可解的神秘现象吗?

以前,我听过一种解释说,这是电磁波的传递。由此,可以理解,感受可以跨越数万公里的距离。

不过,如果按照这种理论,《星球大战》中尤达大师对阿纳金的痛苦的心灵感应,就不可能了,因为电磁波的传递速度是光速,阿纳金的感受要以光速传递到尤达大师那里,得需要不少时间。

当然,《星球大战》是科幻电影,但感受的传递有没有可能超越光速,甚至彻底不受距离的限制呢?或者,有没有信息的传递是彻底不受距离限制呢?

这一点,量子力学家们观察到的“量子纠缠”现象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所谓“量子纠缠”,即指不论两个同源的粒子间距离有多远,一个粒子的变化都会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现象,即两个粒子间不论相距多远,从根本上讲它们还是相互联系的。现代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薛定谔,在1935年称量子纠缠态为量子力学的本质,量子力学最主要的特征。

显然,量子纠缠是不受距离限制的,这就是爱因斯坦所不愿意接受的“超距作用”。

同源性越强,心灵感应越容易出现

假若意识和感受的传递道理类似于量子纠缠,那么,尤达大师的心跨越不知多少光年的空间,同时感应到阿纳金的痛苦,就是可以成立的了。

更精细的解释是,每一个粒子会“记住”并“忠于”它在原来的系统中的信息,不管它离开原来的系统有多远,它仍可以和原来的系统同步纠缠。

郑立峰说,海灵格等家庭系统排列的大师们认为,这也可以解释家庭系统排列的治疗道理。当一个当事人将他原来的家庭系统呈现在工作坊中时,这个由“代表”们组成的系统也可以和当事人的家庭系统“纠缠”了。所以,“代表”们意识上一点都不知道当事人原来的家庭系统到底发生了什么,却仍可以在工作坊的场中将当事人的家庭系统给排列出来。

进一步可以说,不管你身在哪里,你仍然在与你的家庭系统的“粒子”们进行“纠缠”,关键是你能否意识到这一点。对于一个婴儿而言,他的心灵是最开放的,所以他能很清晰地意识到对妈妈的“纠缠”,这就是婴儿们对妈妈普遍存在着心灵感应的原因吧。

两个相爱的人,看似是两个人的相遇,其实更是两个系统的相遇,而我自己的和我所看到的无数爱情故事显示,两个相爱的人的家庭系统常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再加上彼此心力的投注,使得爱人间的心灵感应也更容易出现。

自然,最“同源”的便是同卵双胞胎了,他们的基因是完全一致的,所以,同卵双胞胎最容易产生不受空间限制的心灵感应现象。

至于一个民族,它看似庞大,但如果无限向前追溯,他们也不过是少数几名祖先的共同的后代。由此,可以说,他们也是同源的“粒子”,出现“纠缠”现象也再正常不过。

再向前回溯的话,全人类、万物乃至整个宇宙,都是同源的,那是不是可以说,我们与所有生灵乃至万物也因而有了“纠缠”的根本?

不过,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量子纠缠只是显示了信息不受距离传递是可以存在的,它未必就是解决人类意识传递难题的答案。在这一点上,一个合适的态度是不着急也不强行用已知的理论去解释意识传递的难题。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解释,而是去承认一时无法解释的现象的存在。

在我看来,心灵感应现象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22.流产的胎儿还在怨恨吗?

我们不知道一切的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地随之改变。

--摘自张德芬经典作品《遇见未知的自己》

流产(包括堕胎)是什么?

流产会给孕妇乃至一个家庭带来什么影响?

这些问题,在我们目前的社会中很少有人考虑。似乎普遍流行着一种看法--胎儿就是一件没有生命的物品,流产带来的最大恶果就是影响了孕妇的身体健康。

也许是因为这种看法的流行,流产在我们这个社会中相当流行。不仅是在成人中流行--我知道无数对情侣流产不止一次,甚至也在青少年中流行--屡有报道说,每当假期来临,就会有很多十几岁的少女去医院堕胎。

这种将胎儿视为一件没有生命的物品的看法真是可怕,我在工作坊中多次看到,曾经数次流产的女子对胎儿是何等内疚,她们会因为这种内疚而毁掉自己的生活,她们用这种自毁的方式对胎儿说:“我杀死了你,我对不起你,我现在也杀死了自己的生活,我和你扯平了,请你原谅我。”

她们自毁的一个必然内容是伤害自己的感情。内疚是对自己的攻击,内疚太重了,自己承担不起,就会将攻击转向外部,于是愤怒就产生了。对流产的女子而言,她们最容易愤怒的对象就是导致其怀孕和流产的恋人。

所以,海灵格说,一旦流产发生,这对恋人的关系就意味着结束了。

我很喜欢海灵格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但我的确觉得,他在很多地方过于武断,这种说法就是一个例子。

流产导致的内疚的确很重,的确会重到令很多女子无法承受,而将内疚转为对恋人的愤怒和自毁。但是,这种内疚是可以化解的,它并不是一定会导致一个亲密关系的结束。

尤其是我自己的一些治疗经验显示,这种内疚,并不是“被杀死”的胎儿的需要,而是流产的女子自己的需要。

流产的胎儿不想妈妈再生孩子?

27岁的Lisa是一家外企的经理,她一进我的咨询室就说,她想做妈妈,但她担心自己生不了孩子了。

她说话的时候,我能感觉到一种很浓很浓的悲伤,我的身体似乎也随之变得沉重了很多。

我问她,你说的担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担心,你能详细说说吗?

她的神情变得更加黯淡,接着讲了一个非常沉重的故事。

2001年,Lisa还是一个女大学生时,与男友发生性关系而怀孕。怀孕约40天时,她才发现,于是去医院做了人流。

同类推荐
  •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

    《图说心理学: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策略(活用版)》:每个人都可以使用的心理学策略读本,我们天天都在运用心理学的规律,只是不知道而已。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学知识的益处,越来越希望得到心理学的帮助,以便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 男人心,女人心:来自心理咨询

    男人心,女人心:来自心理咨询

    本书通过实例分析了恋爱心理、婚姻心理、性事心理、情感心理、人际心理、处世心理、病态心理等。
  • 儿童人格教育

    儿童人格教育

    本书可以让家长和教师更重视儿童的人格教育,让他们学会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中获益,以寻求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具有良好人格的孩子,一定也是勇敢、自信、独立的孩子。
  • 心理哲学

    心理哲学

    心理哲学作为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在我国才初露端倪,而本书因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涉足广泛的知识容量,成为国内第一部专论心理哲学的著作。全书客观地评价了中外近现代活跃在心理哲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具有哲学意义的精神现象,诸如意识的层面与要素、智能的发生与发展、认识活动的微观机制、言语反映与表达等,作了系统的阐释;还就人类历史上争论数千年之久的所谓“神秘”的意识状态,如“做梦”、“催眠”、“灵感”、“意念”、“超感知觉”等,作了透彻的剖析。这对于现代人正确认识自身的精神现象,转变陈旧理念,将会有所助益。
  • 心理健康教育高一(下)

    心理健康教育高一(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热门推荐
  • 你名无颜,我叫如花

    你名无颜,我叫如花

    人生最荒谬的事,不过是穿越到自己的小说里成了女主角却不自知;人生最倒霉的事,不过是遇到一个长得妖孽又腹黑的男二号;人生最无语的事,不过是遇到一个喜欢穿白衣的二货男一号;人生最幸福的是,不过是那个二货喜欢自己;人生最悲催的事,不过是最后发现所有的只是梦一场;人生最庆幸的是,就是在拐角处,又找到了他
  • 第一名媛,傅少步步逼婚

    第一名媛,傅少步步逼婚

    苏莳一直以为自己不过是他的工具,按照他的意愿进入训练营一年,一次误会,苏莳原本的感情终于被耗损。三年之后华丽归来,成为交际花,游离在各种商贾贵胄之间,巧笑倩兮。“苏小姐,听说您的爱慕者中,傅少才是重头戏?”这帝城上下,谁不清楚傅泽枭的本领,黑白通吃,商场上无所不能。苏莳掩嘴笑了笑,“这谁知道呢,他啊,就是喜欢犯贱,越是不喜欢他的,他越是当成宝贝。”
  • 重生之绝世王爷

    重生之绝世王爷

    北月一朝穿越再睁眼已是当朝位高权重的雪王爷,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皇帝爹都要敬“他”三分,皇子官吏遇见“他”都得绕道走。曾经的他冷漠,看别人一眼都会是施舍;如今的他花心,游走在万花之间却片叶不沾身。传闻“他”风华绝代,长得妖孽,男女通吃,一双桃花眼不经意的一瞥可以让一大众的男子女子失了神,男人为了她拼搏厮杀,女人为了她用尽手段;传闻雪月楼的创始人是一个男子。奉月公子冷情冷心,容貌堪称绝世,与当朝雪王爷并驾双玉公子。又传闻雪月楼楼主根本就是一个女人。仪然姑娘温柔妖娆,容貌堪称只应天上有,与当朝第一美人宁若秋并称为京城双姝..而当一个强大的男人意外识破“他”的真实身份时....
  • 腹黑首席,情难自控

    腹黑首席,情难自控

    他是珠宝界盛名的大享,是闻名遐迩的骄爷,却是在新婚后马上遭遇了她的反击。赌石会上,她低调出席,他挽着嫩模高调秀爱,她站在他的死对头身边,以最低的价格赌得最上好的玉石,技压全场,他错愕不已。就在她以为他是她一生的良人时,一个滔天的秘密将她置入不可逆转的深渊。她逃,他追,她以为他终是爱她的,可是当她在产房生死一线生下孩子后,他却冷酷无情的丢下离婚协议书,不给她一眼儿子就抱走。可是,这个男人在三年后带着儿子找上门来:“老婆……”“请叫我前妻!”她一脚踢了过去,当儿子抱着她的腿叫妈咪时,她转过头却是泪如雨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精咖啡店

    妖精咖啡店

    高二学生(女,落樱),巧遇千年狐妖(男,狐狸),又收万年狼妖(男,休)等各路妖怪作宠物。这种运气不是谁都有哒~捉妖师、道士(女,茵可)被他们打败后,拜师究竟是有何用意,究竟是敌还是友。一群男票,落樱最后情归何处?
  • 消失的故乡

    消失的故乡

    当整个世界充满贪婪和杀戮,人类心中的永恒国度只能在最古老的传说中寻找。
  • 追车

    追车

    通过追车而形成的校园爱情的男主角陈奇缘跟女主角红玫瑰通过曲折,离奇,艰辛的过程,而最后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啊!
  • 八极天王

    八极天王

    【本书暂停更新,全力开坑玄幻新书】2014,世界异变,所有人都获得了奇异的超能力,紧随而来的却是秩序的混乱与崩塌。罪恶与正义,理智与挣扎,这一切相互倾轧着,人们被迫选择生存的道路。这末日般的景象究竟是因为何种惊世骇俗的真相。这所有的一切都与他有着关联,第一微阳,一个普普通通的宅男,却在这一天,他的身上系满了无数秘密的丝线,世界将因他而变。前进还是逃避,他对自己说:强大源自于无畏!!Don'tbeafraid
  • 末世狙击手

    末世狙击手

    这是一个充满无尽凶险的世界,我们在这里活着,就必须面对数量不可估计的丧尸大军,铺天盖地的嗜血乌鸦群,甚至是血腥杀戮暴戾的生化兵器.!我们不曾热血,因为热血早已湮灭;我们不曾期望,因为世界失去了光明;我们信仰奇迹,因为如果没有奇迹,我们创造奇迹!
  • 等不到花开的那一季

    等不到花开的那一季

    天才吗?好像,她一直都是走在别人后面。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换来这最后的成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