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6900000003

第3章 回归你的身体感觉(3)

课程期间,很多学员会做印象极其鲜明的梦,所以解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时,我还会布置作业:如果你对某件事感到困扰,那么可以在晚上睡觉前对潜意识发出一个请求--我有一件事感到困惑,请梦指引我,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潜意识总是很慷慨的,当你提出这个请求后,总会做一些印象无比深刻的梦出来。

譬如,一天课上,男学员小郑说,他有一个梦要跟大家一起分享。

小郑有点恐高,尤其怕坐过山车,那次课的前一天晚上,他在睡觉前向梦发出了一个请求:“我希望知道我为什么会怕坐过山车,请梦指引我。”

果不其然,他做了一个梦。梦很简单,他看到一个人从高处坠落,掉在地上摔死了。在坠落的过程中,这个人面部一直朝向他,好像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但没说出来。看着这个人的脸,他感到无比的恐惧,一下子从梦中醒来。

我请小郑出来,坐在教室中间,闭上眼睛,放松,然后开始回忆并体会梦中的感觉。

他闭上眼睛一会儿后,我问他:“体会到梦中的感觉了吗?”他说:“体会到了一些。”

“很好,”我说,“这种感觉让你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不必做出努力,说出第一时间跳到你脑海中的想法就可以了。”

他突然间激动起来,说:“我想起来了,我知道这个梦的意思!”

“你想起了什么?”我问。

接着,他讲出了一个悲惨的故事。

最恐怖的感觉源自妈妈?

那是约十五年前,小郑刚工作。一天中午,开饭了,他去打饭,饭堂在一栋正在修葺的大楼的五楼。打完饭后,大家会挤在五楼的走廊上吃饭。

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间,距小郑仅一米远的一个工友跌了下去,小郑第一时间看到了这一幕,他看到那个工友面朝向他,嘴巴张开,好像有什么话要说似的。

小郑的这次经历,让我第一时间有一个判断--这是一个创伤事件,小郑现在的反应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简称PTSD)的症状和反应,而处理PTSD的一个常用办法是让当事人完整地回忆此事。所以,我很详细地问小郑,事发时有什么细节,例如,当时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身体有没有一些鲜明的感受,当时还有什么想法吗,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开始,小郑只能记起男子掉下去的那一幕,但慢慢地,他回忆起了一个又一个细节,他记起,他后来回到了同在五楼的宿舍,一个室友还质问他:“那个人是你的属下,你为什么回来了?你应该去处理这件事!”

我让小郑一遍遍从头讲这件事,讲了三遍后,事情越来越清晰了,但好像小郑仍没有一点解脱感,我也感觉,事情好像卡住了,再继续追问工友坠楼而死的事情,对小郑并没有什么帮助。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我问小郑:“现在你想讲什么?”

小郑说,他想起了另一个噩梦,比刚刚讲的梦恐怖得多。

“很好”,我说,“请讲这个梦吧。”

小郑记不清这个梦是什么时候做的,但梦中的情景历历在目。梦中,他和一个工友睡在一间约五平方米的房间里,突然一只老鼠爬进来,爬到他的胸口后不见了,他极度恐慌,从床上跳了起来。工友也醒了过来,他问工友:“你看到老鼠去哪里了吗?你看到老鼠去哪里了吗?”工友说没看见。

显然,这个梦的关键是,那只老鼠爬到小郑的胸口不见了。所以,我让小郑闭上眼睛,放松,然后回忆这个梦,并细细体会那只老鼠爬到胸口不见后的感觉。

很快,小郑进入状态,而我也感受到,一波又一波电流一般的感觉流遍我全身,我觉得毛骨悚然。

我问小郑:“那种感觉又来了,是吗?”

小郑拼命点头。

我接着问:“这种感觉,让你第一时间想到了什么?”

“我妈妈!”小郑说。

不为妈妈争气=死?

小郑的这个回答让我一时有点晕,我本来有了一个判断,以为这种感觉和那个工友的死有关,但没想到小郑居然想到了他的妈妈,这真是有点儿出乎我的意料。

不过,这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经常出现的情形,每当这种情形出现,一个合格的治疗师会在第一时间放弃自己的判断,而去关注个案发出的信息。

于是,我问小郑:“请具体讲,你想到了妈妈什么?”

一开始,他说:“我不知道,我只是感觉妈妈站在了我面前,我很有压力。”

“没关系,”我说,“这时你可能想逃走,想远离妈妈,但试着不逃,试着去面对妈妈,然后看看,妈妈在对你做什么。”

他试了一会儿说:“我听见妈妈在一遍遍地对我说:‘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

我请他睁开眼睛,在我们的学员中选一个像他妈妈的人上来,他选了一个精强能干且颇有些强势的女学员。我请那个学员想象自己就是小郑的妈妈,然后一遍遍地对小郑说:“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

小郑的选择很到位,那个女学员一上来,就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小郑,用很大的声音说:“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

听到这个声音,小郑一下子泪流满面,身子也从椅子上瘫软了下去,并喃喃自语:“不要这样子,你不要这样子说。”

我问小郑:“老鼠爬到胸口不见后,就是这种感觉吗?”

小郑点点头,说:“是,百分之百就是这种感觉。”

“很好!”我说。我请那个女学员下去,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也回到自己的角色里。

接下来,我再一次请小郑回忆工友坠楼而死的细节。

虽然小郑已经回忆了三遍,但有些关键的细节他忽略了,而我也没有逼问他,这一次,我想适当地逼问他。当回忆到那个工友坠楼的细节时,我对他说:“认真看着这个工友的脸。”他这样做了一会儿后,我继续问:“他是谁?”

这时,他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他是谁了,他是我现在的上司!”

听他这么说,我又晕了,而这一次晕得尤其厉害。难道那个男子没摔死,而且现在又做了小郑的上司?

我问他:“真的是你现在的上司吗?你是说,他没有摔死?”

他愣了一会儿后说:“不,不,我现在的上司不是那个工友,那个工友肯定是死了,我只是现在想起了上司的脸,你让我看着那个坠落的工友的脸时,我看到的是现在上司的脸。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为什么会看到他的脸?”

我解释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联想,我让他继续看着这张脸,问他这又让他第一时间想到什么。

他说,他想到了这个上司最近一次调动,总公司升了这个上司的职,他当时预言说,这个上司的能力与那个职位不匹配,他肯定还会掉下来的。果然,几个月后,他掉了下来,又回到了以前的位置上,还是继续做小郑的顶头上司。

我提醒小郑说,我注意到,他谈到上司时,用了“掉下来”这个词。

小郑一开始有点不明白,反问说,用了“掉下来”这个词又怎么样?但他接着又一次恍然大悟,说:“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这一次小郑真正而彻底地明白了,他那一刹那发现,工友“掉下来”摔死的事之所以对他有那么大影响,他之所以那么怕坐过山车时“掉下来”的感觉,和之所以对上司“掉下来”这么敏感,都是因为,他惧怕自己果真成了妈妈所指责的“不争气”的男孩。尤其是工友摔死的事情,就好像是在告诉他,“不争气”而“掉下来”就会死掉,所以对他刺激极大。

小郑的故事很经典,它充分说明了我们为什么会惧怕一些事情。其实,我们惧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觉。并且,我们之所以惧怕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经常是因为,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唤起了我们以前的某种感觉。

你可以站在任何位置上

不过,如果真想训练自己,希望自己能从某种状态中解脱出来,而抵达一种新的境界,那也可以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强行令自己处在新的境界中,感受其中的感受。

譬如小郑,前面的那番对话,相信会对他有很大的帮助。明白他之所以惧怕“掉下来”的感受,是因为妈妈总质问他“你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他会获得解脱。但是,等再次处在高位而有“掉下来”的危险时,他仍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恐惧。这时,他假若想化解这种恐惧,可以迫使自己处在高位,而细细地体会所有的感受。

后来课上,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练习,其中一个环节,是要一个人站在椅子上,和坐在椅子上的伙伴对话,接着,两个人再调换位置,站着的坐下来,而坐着的站起来,继续对话。

这个练习结束后,我问小郑感觉如何。他说,当他坐着,而他的伙伴--一位女学员站在椅子上时,他觉得很自在,而当伙伴坐着,他站在椅子上时,他感觉到很晕,很想坐下去。

这是惯性的力量,小郑习惯了妈妈高高在上而他处于低位的感觉,所谓的自在就是“又回到了习惯中”,而他既不习惯自己高高在上的感觉,又担心“掉下来”的感受,所以那时会感觉到很晕。

但我问他,想改变吗,想体会高高在上的感觉吗?他说,想。

很好,我说,并请他重新站在椅子上,看着我们所有人,愿意说话的话,也可以和我们说说话。

于是,他重新站上椅子,而其他三十多人,要么坐着,要么站在地上。

一开始,他仍然说晕,但细细地体会了一下站在高位上的感受后,他笑了起来,说这种感觉很好,他现在很喜欢这种感觉。

我对他说,任何时候他想体会这种感觉,都可以做这个练习。并且,他在生活中一定有处在高位的时候,那时,他可以迫使自己处在高位,细细体会那种感受,他会发现,他其实可以处在这种位置上。

其实,我们若愿意这样做,势必会发现,我们真的可以处在任何位置上。

知行合一的前提是内心没有矛盾

读颇受欢迎的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时,最吸引我的人物是王阳明。他被誉为伟大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在每一个领域都达到了顶峰。读他的故事,你会发现,这个人心中好像没有什么牵绊他的力量。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他37岁顿悟“天理即人欲”后便立即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孔子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时已70岁,我想王阳明应该并不喜欢孔子这个说法,因为这个说法还是先设置了一个似乎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规矩。对于王阳明而言,没有什么规矩,但他做的一切,一样是对社会有益而无害的。

王阳明这种境界,可以说是心的自由,即对他而言,没有什么东西羁绊着他的心,在任何情景中,他都能在第一时间找到最佳应对之道,并立即实施。因为这种特质,他一生征战无数,从未有败绩,他在政治上也遭遇种种风险,但与他作对的政敌,不管地位高出他多少都败下阵来。同时,更难得的是,王阳明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善行。

对此,《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说:“王先生虽然是哲学家,但某些方面却很像湘西的土匪,放下枪就是良民,拿起枪就是悍匪……”

王阳明哲学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知行合一”,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原因是他内心中没有矛盾,而我们普通人之所以做不到“知行合一”,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因为这些矛盾,我们在行动时就有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动力,所以行动力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也就做不到知行合一了。

譬如,对于小郑而言,他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希望有成就,但他不敢全然追逐成就,因为他很担心抵达高位后“掉下来”的感觉。对他而言,“掉下来”就意味着死掉--其实是再也得不到妈妈的爱,所以他会尽一切努力防止这种感觉的发生。

但是,小郑之所以恐惧“掉下来”,是妈妈给他种下的一个看法,这个看法因为妈妈一再强调,而让小郑以为这就是真理,不用检验,一定会发生的。所以,他只要一站在高位,就会恐惧,就会非常害怕。

然而,如果小郑自己用心去探索,他就会发现,这些恐惧并不成立。如果细细体会站在高位的感觉,他还会发现,这也可以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

无数人因为有小郑这种心理,所以不敢真正追求成功。相反,也有无数人因为有和小郑完全相反的心理,会刻意追求成功,而根本不敢处于低位。这样的人和小郑有着看似相反其实类似的心理--处于低位就会被人瞧不起,就会被抛弃,而被抛弃就意味着死掉。

若想消除这种潜在的心理,可以参考上文所提到的办法,既可以去探究这种心理形成的历程,也可以试着迫使自己处在低位,而去感受其中的感受,那么最终也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很自由自在地处在低位。

假若我们最终能发现,其实自己可以处在任何位置,那么我们就破掉自己心中的种种障碍,而获得充分的自由,那时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了。

5.哺育你的内在保护空间

当你深深地扎根于你的体内时,成为你思维的观察者,你会很容易进入当下。不管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任何事情都不会动摇你。

--摘自埃克哈特·托利的著作《当下的力量》

汶川地震后,我去过地震灾区做心理救援,从灾区回来几天后,接到一个成都朋友W的电话。

她参与创办了一个心理志愿者团队,刚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去地震灾区的一个县为上千名公务员做心理辅导。然而,她的团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这令她很焦虑,她打电话来是希望我能帮她出一些主意。

尽管成都与广州隔了数千里的距离,但我的身体仍然能感受到她的焦虑,我的上呼吸道周围感觉到紧得难受。对她说了我这种感受后,我问她,你的身体有什么感觉?

她回答说,她得了感冒,呼吸道感染了,有炎症。对此,W有自己的理解,她说:“或许我太累了,但这种时候,我的意识拒绝休息,我好像在期待得病,最好还病得重一点,那样就可以没有愧疚地休息了。”

感冒和呼吸道感染,显然就是在满足她内心深处的这种渴望了。不过,我们知道,最好不要让“病得重一点”这种事情发生。

于是,我对她说:“我感觉,你现在的注意力在外面,现在主要在我身上。那么,试着把这个注意力收回去,放到你身体的不舒服的部位,只是去觉察这些部位的感受,不做任何分析和思考。”

W安静下来,开始觉察自己,约两分钟后,她在电话里说,她的身体刚才出了很多汗,她现在感觉舒服多了。

当遇到挑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焦虑或难受,那时我们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外面,试图抓住一些什么东西,希望这些外在的资源能帮助自己去面对暂时似乎超出了自己应对能力的挑战。然而,我们越这样做,就越容易感觉到失控。

这首先是因为,外面的资源,尤其是别人,是很难被我们掌控的,无论我们多么信任那个人,这种不确定感都会令自己更焦虑。

不过,更主要的原因是,当我们努力向外面寻找答案时,我们通常切断了与自己内在的联系,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重心,令自己的心像浮萍一样处于飘忽状态,这时无论怎么做都是消除不了焦虑的。

可以说,这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去和自己的内在取得链接,找到自己的重心,然后带着这种链接去考虑问题。这时,或许你还会做出和以前同样的选择,但因为有了和自己内在的链接,无论做什么选择都是踏实的。

通常来说,和自己的内在取得联系的最容易的一步,是首先和身体取得链接,而方法就是去觉察自己身体的反应。

觉知创造了一个自我保护空间

觉察自己的身体是非常简单的,但也是非常神奇的方法。现在,在做咨询以及和一些朋友聊天时,我习惯性地使用这个办法,经常会发生一些神奇的事情。

同类推荐
  • 心理密码:最实用的社交心理操纵术

    心理密码:最实用的社交心理操纵术

    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学原理和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对社会交往和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帮助读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FBI教你超级藏心术

    FBI教你超级藏心术

    《FBI教你超级藏心术(畅销升级版)》藏心术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培训课程中最最重要的部分,它是训练特工反侦察能力的最高手段,训练特工们保守秘密的最有效技能。本书内容以FBI解密卷宗之案例为蓝本,通过冻结反应、逃离反应、占有反应、服从反应等心理学现象,分析各种常见的性格类型,以及各性格类型需要自我掌控的方向,弥补自身性格的缺陷,指导特工们有效隐藏和弥补思维、行动上的弱点和破绽。对中国社会来说,“藏心术”是商业、仕途、贸易、军事、外交、谈判、处世等工作和生活范畴必备的技能。不会藏心,你将很难达到自己的诉求;会藏心者,才能成就自己的世界。
  • 迎头撞上心理学

    迎头撞上心理学

    本书对于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向读者介绍了处理常见心理问题的方法。
  • 掌控你的心理

    掌控你的心理

    本书选取了50个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一一剖析,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办法,让读者在了解心理学知识的同时,更能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每天一堂哈佛心理课

    哈佛之所以能培育出如此之多的天之骄子,一方面在于哈佛人致力于学业上的精细研究,另一方面则在于哈佛人对心理健康发展的极大关注。本书汇集了哈佛大学心理学多年研究成果,与身边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是一本探寻各种常见现象背后的心理学秘密的妙趣横生的心理学读物。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校园倾恋

    TFBOYS之校园倾恋

    经过种种的故事,男主,女主经历了种种摩擦,最终在了一起。
  • 重生之妙手狂医

    重生之妙手狂医

    几百年后医学疯子米子轩找到了所有致命疾病的治愈办法,闲极无聊下打算单挑秦始皇同志未能通关的副本——长生不老!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米子轩成功倒在了BOSS的脚下,把自己玩挂了。或许是如来佛祖,又或者是上帝他老人家不忍心让米子轩就这么挂掉,直接把他的灵魂送到了几百年前,也就是当代,附在一个同样叫做米子轩的卫校生身上。从高富帅沦落为现在的穷屌丝,米子轩同志表示很不爽,于是他励志要利用上一世的医疗技术先成为最牛的实习生,然后是本世纪最牛的、最吊的医生!
  • 网游之黑暗血统

    网游之黑暗血统

    当黑暗挟卷着复仇掩盖天空,沈奕在游戏《血统》中不停完成任务,升级拣宝。斩开烈火,劈开荆棘。他以血和荣耀之名,撕开深沉的黑夜!
  • 咖啡馆事件簿

    咖啡馆事件簿

    L在T眼中像一个神奇的谜团,她不知道自己的上司来自哪里,不知道她的身世,只是和她一起出入在或是阴森诡谲,或是血腥恐怖的命案现场,在这过程中,她们身边志同道合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原来,正义的道路并不孤独,请看这七位性格迥异丰富的侦探们,怎样度过他们惊险却温馨的人生……
  • 独家沦陷:首席老公求放过

    独家沦陷:首席老公求放过

    一夜醉酒,他将她错当成她,心爱的女人负气出走。奉子成婚,他千般不愿,她难掩欣喜,以为多年的苦守终究会开出花。婚姻五年,她小心讨好,他却不闻不问。女儿的敏感,女儿的成熟终究成了心里的一根刺;一次宴会,温婉的她向众人提出离婚,他却开始不依不挠!
  • 极品小郎中

    极品小郎中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霸道总裁的小逃妻

    霸道总裁的小逃妻

    丁小乖还没出生,就被左司辰预定了。丁小乖是老鼠,左司辰是猫,一看到左司辰,丁小乖就吓得全身直哆嗦。九岁时,一场意外,让老鼠开始同情猫。此后丁家厄运连连,丁小乖的人生也是从天堂掉入地狱……
  • 宝贝后妈很给力

    宝贝后妈很给力

    郑小叶一早醒来,发现自己被一个王子般的帅哥吃干抹尽,真是丢脸,正想要逃走,却听到男子说“你不是很想进天勋财团,做我儿子的后妈,一年后,我就让你做天勋酒店的总经理!四年,我把天勋酒店的股份给你,如何?”这么给力的条件,郑小叶怎么会不心动,于是就勉为其难的做个给力后妈吧!但这仅仅是个开始,宝贝不好带,而他的身边又有着太多的疑团……
  • 男配逆袭攻略

    男配逆袭攻略

    做为一个完美的男配,对于叶晨来说,那就要装得了B,耍得了流氓,刷爆女主好感值,赢得女配的百分百真心,至于男主嘛?呵呵,叶晨无奈的摊开双手说“哥们,其实我也不想的,可是这是我的任务啊!”
  • 敢为天下舞

    敢为天下舞

    第一晚进宫,就被撞翻在地,因是个美男子,湘湘放他走了。刺客?侍卫?还是太监?之后一次次的相遇,湘湘怎么也想不到,有着漂亮眼睛的他,是被废弃在冷宫的皇子。她带着食物来看他,为他的母亲翩翩起舞,她想用一点点的努力告诉他,这个世上还有温暖。皇子却摸摸她的脑袋问:“你在怜悯我?”深宫之中,美貌给她带来了灾祸,面对昔日好友将她逼入绝境。皇子来到她身边,云淡风轻地说:“不怕,有我在。”风云突变,老皇帝暴毙,太子登基,新帝为得佳人,不惜残害手足。为救心上人,湘湘毅然献出自己。边境战乱,皇子出征之日,她在高台起舞,她要等他率兵归来,带自己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