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0600000004

第4章 心平气和(2)

如果你不被激怒,只是平和地看待对你的攻击,淡淡地说明一下,或解释一下,绝不作反复的辩解,更不去缠斗。那么,就算你的敌人如何费尽心机去陷害你、打击你,就像拳头打在空虚里,打不到实在的地方。还是那个意思,不论别人如何侵犯你,都不要停下来和他死缠烂打。你活在这个世上,不是为了和别人打架,也不是为了证明什么给别人看。你来到这个世上,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生命,只是为了你在这一世要走的旅程。还是那句话:走自己的路。

尝试着将朋友和敌人看作是一个钱币的两面。朋友固然越多越好,但敌人,有几个,有很多,也很好。你想想,如果不是你的敌人当年排挤你、打击你,你也许就不会发愤成就今天的一切。朋友带给我们温暖、关爱,但敌人带给我们警惕、激励。所以,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喇嘛说:对于朋友和敌人都要心存感激,因为他们从相反方向推动我们的成长或修行。所以,在你遇到冒犯的时候,要以平和的念头来对待,这样,就不会有人能够真正侵犯到你;即使侵犯到你的肉体,但一定无法侵犯到你的心灵。

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并非故意的冒犯,而是无意的冒犯。比如,一个服务员把一盘菜洒在了你身上,你可能立即就破口大骂,然后,经理出来,也恶骂服务员,然后,服务员被扣奖金。但这不能改变那个已经发生的事实:那盘菜洒在你身上。凡事不过一念而已,如果你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劫,只是淡然一笑,并不责怪服务员,那么,你不仅仅让服务员觉得轻松,而且创造了一个轻松的环境。用佛教的说法,你结下了一个善缘。事实还是那个事实,但因着你心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果。

还有很多时候,我们被激怒,但并没有具体的主体。比如,我们经常会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抱怨没有人了解自己。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他老人家的意思是我们不应该抱怨怀才不遇,而是应该多多思考自己到底有什么才能,多多思考自己是否做得还不够。至于才华,无论你拥有多少,即使人们不了解,但终究还是你自己的,始终会为天地所用。就像黑塞所说:“生命赋予每个人不同的、独特的使命。因此,没有人生来就是无能的,只要接受天意的安排,尽己之力而为之,即使最软弱最无能的人,也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过得很真实、很有价值,而且对他人很有助益。”

再比如,遇到疾病,遇到挫折,遇到倒霉的事,我们会怨天怨地,觉得世界太不公平了,觉得自己运气太差了。然后,就会责怪这个世界对自己太冷漠,责怪别人太势利,诸如此类。不妨听听爱比泰克是怎么说的:“自己若有不幸就责怪别人,这是没有教养的人的行为;如果责怪自己,这是正在接受教养的人的行为;如果既不责怪别人也不责怪自己,那就是一个具有良好教养的人的行为。”

既不责怪别人,也不责怪自己,平和地面对一切已经发生的、正在发生的,以及将要无可避免发生的,这就是活在平和的念头里。

不必说服别人

人与人,往往不过一个缘字。有些人你千言万语他还是不能理解你;有些人你一言不发他还是和你心心相印。所以,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道不同,那么,各走各的道,何必非要说服对方?人与人,不必强求,不必刻意,不论如何,干净利落最好。

然而,我们总是想着改变别人,总是想着别人要和我们一样。尤其对于朋友、对于恋人或配偶,更是如此。以我的观察,大部分恋爱的问题,以及婚姻的问题,都来自于这种改变意识,我把它叫作初恋情结。因为爱得很深,期许也特别高。所以,如果稍有与自己期许的不一样,就会费劲去改变对方;如果对方改变不了,就深陷责怪、争吵的循环。而事实是,没有人能真正改变,就算他/她很爱对方。最终,因为你想改变他/她,而他/她始终只是他/她,于是,爱就会变成恨。

别人总和我们不一样,而我们总想着别人和我们一样,这是一个问题。我喜欢摇滚,就要求别人也喜欢摇滚;我喜欢批判性强的作品,就要求别人也要喜欢批判性强的作品;我觉得做学问没有意思,不如做生意,就要求别人也要觉得做学问没有意思,不如做生意……想一想,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是不是经常、有意无意地,想把自己的观念、做法强加给别人?

但是,人与人,就像前面说过的,容貌千差万别,心也千差万别。所以,孔子不无感伤地说:可以在一起学习的人,不一定可以在一起获得真理;可以在一起获得真理的人,不一定可以在一起建功立业;可以在一起建功立业的人,不一定可以一起通达权变。所以,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刻板也不固执,只是按着道义去做。

周作人写了《辩解》一文,举了历史上许多事实说明,想要说服别人的辩解没有不失败的。他提到倪云林受人诽谤却不置一词,有人问他为何不为自己辩护?他回答:一说便俗。周作人以为这才是高明的人,即使自己受了委屈,也不去辩白,因为越辩越黑。

确实,我们很难说服别人。如果需要说服他才相信,那么,这种相信其实很脆弱。凡事必须自己觉悟到了,才是真的相信。所以,何必要费很大的劲,非要说服对方?各走各的道很好。即使自己的朋友犯了错,孔子也说:只需善意地劝告一下,他不肯听也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十不善业

看到别人比我们好,非常嫉妒;然后,越想越觉得这个世道不公平,越想越愤怒;然后,恶念一起,把别人杀了,这是犯了杀生的恶业。当然,很多人并无胆量杀人,但仍然嫉妒,仍然愤怒,又不敢杀人,怎么办呢?就在深夜戴了面具去偷别人的财物,这是犯了偷盗的恶业。如果偷盗的对象是一个貌美的女子,又忍不住劫色,这是犯了淫邪的恶业。

当然,许多人并没有偷盗的勇气,但仍然嫉妒,仍然愤怒,于是,就恶言恶语地诽谤别人,这是犯了恶口的恶业;或者,说些假话诽谤别人,这是犯了妄语的恶业;或者,说些挑拨离间的话,让别人和其他人产生矛盾,这是犯了两舌的恶业;或者,说了华而不实的空话,这是犯了绮语的恶业。

当然,你可能不说什么,但心里却充满了贪念,这是犯了贪的恶业;你可能不说什么,但心里却溢满了愤恨,这是犯了嗔的恶业;你可能不说什么,但心里回荡着邪恶的想法,这是犯了愚妄的恶业。

这就是佛陀说的十不善业,或者说“十种恶业”。相反,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恶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愚妄,就是十善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不是什么神圣的像天上的云那样不可触摸,都是日常里的小事。不杀生,当然不仅仅指不杀人,而是当一只蚊子咬你一口的时候,你起的是愤怒的念头,一巴掌拍过去;还是起平和的念头,打开窗子让它飞走?再比如,在谈论别人的时候,你是起愤怒的念头,一个劲地说别人的坏话;还是起平和的念头,一个劲地说平和的话?是说实实在在的话,还是说浮夸虚伪的话?诸如此类。

看到别人比我们好,怎么办?当别人冒犯我们的时候,怎么办?别人和我们不一样的时候,怎么办?心理学上的回答是:不要有嫉妒的念头,不要有被激怒的念头,不要有改变别人的念头。而佛陀,则从日常行为的规范上,提出了十个很具体的善念:

不要有杀生的念头:对于一切有生命的众生,生出利益慈念之心。

不要有偷盗的念头:连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尚且不去拿取,何况是其他人的财物?

不要有淫邪的念头:对于自己妻子之外的女人,不会生出染指之心。

不要有恶口的念头:不说恶言恶语,不说令人痛苦的话,不说令人烦恼的话。

不要有妄语的念头:不说虚假的话,不说虚伪的话。

不要有绮语的念头:不说空洞的话,不说浮夸的话。

不要有两舌的念头:不说是非的话,不说挑拨离间的话。

不要有贪的念头:对于别人的东西,没有一点点的贪念。

不要有嗔的念头:对于一切的众生,没有愤恨没有怨怒,只有慈心、欢喜心。

不要有愚妄的念头:安于正道,不做占卜的事,对于佛法有坚定的信仰。

当别人比我们好的时候,当别人冒犯我们的时候,当别人和我们不一样的时候,所谓保持平和的念头,就是我们的心中涌现的只是善念。什么样的善念呢?佛陀说并不多,你只要安住于十个善念里就可以了。这十个善念,把我们的身、口、意带向平静的境界,让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和这个世界保持一种平和的关系:宁静、融洽。

佛陀把善恶这个形而上的哲学命题,转换成日常的生活实践,每个人都可以试着去做,即使还没有觉悟到什么真理,按照这个准则去做,你就可以心安理得。你只要一心向着善念,远远地离开恶念,你就可以得到解脱。佛陀用了一个词--离垢,来表示一个人如果想得到解脱,如果想幸福,就应当远离十不善业的污垢。是的,十种不善的行为,十种不善的念头(恶念),如同污垢,如果沾惹了,就会拉着你沉沦。沉沦到哪里呢?到地狱,到饿鬼,到畜生。比如,你犯了杀生的恶业,那么,你在来世就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里,也许你会变成一头驴或一只蚊子,当然最悲惨的是陷于地狱的无边黑暗里。如果犯了杀生的恶业,还能转世为人,那么,就会得到短命和多病的果报。诸如此类。

佛陀说:“这十不善业道,是地狱、饿鬼、畜生受生的因缘;十善业道,是人天乃至色界的最顶处受生的因缘。”不论什么念头,一旦生气,犹如一颗种子播撒在时间的隙缝里,总有发芽开花的那一刻。命运犹如蜘蛛织网,不论什么,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编织而成。善的念头,为你编织善缘;恶的念头,为你编织恶缘。一个小小的贪念,一个小小的杀心,一个小小的怨怒……哪怕只是在你心中一掠而过,都是一粒种子,在未来的岁月里结成仇恨的果实。

平和的念头来源于善念

善念,是安乐的起因;而恶念,是痛苦的起因。佛陀说:“十不善业道生出无量无边的苦,所以,应当远离十不善业道,而以十善业道为自己修道的园林,心生快乐而安住其中,不但自己住于其中,也劝他人住在其中。” 所以,菩萨想的是:人生可怜,堕入邪见、恶慧、恶欲、恶道的密林,找不到出路,我应当给他们指引道路,引导他们趋于正见,走真实的路。菩萨想的是:一切众生起彼我的分别心,相互间破坏、诤斗、愤恨,恶行炽燃不息,我应当使他们住于天界的大慈之中……

《宝鬘论》云:“诸苦从不善,如是诸恶趣,从善诸善趣,一切生安乐。”宗喀巴大师进一步分析佛陀的说法,特别提出:种种苦种种乐,不会没有原因,也不会是自己本有的,而是因为善业与不善业造成的,“诸苦安乐种种差别,亦从二业种种差别,无少紊乱,各别而起。若于业果,或决定相,或无欺罔,或定解者,是为一切内佛弟子所有正见,赞为一切白法根本”。

根本上,平和的念头来自于善的意识,而愤怒的念头来自于恶的意识。回到格林童话,那第三个女孩子,当她自己饿的时候,端起饭碗想吃饭的时候,想起了旁边还有三只动物也在挨饿,于是,就先让它们吃饱,然后才自己吃饭。在这个朴素的故事里,已经揭示了善恶的第一条原则,也是获得平和念头的根本原则,那就是利他的心。只有我们全然地为别人、为别的生命乃至为植物河流着想的时候,我们才可能有真正的平和,有真正的善。所以,寂天菩萨说:世间一切幸福都来自于利他,世间一切痛苦都由利己引起。

因此,阿底峡尊者每天问遇到的人:今天你的心地善良吗?而不是像现在有些心理学家那样,每天让你问自己幸福吗。问自己幸福还是不幸福,你只会越来越远离幸福;问自己善良还是不善良,你会越来越接近幸福。这是基本的天地间的道理,毋庸置疑。

回到前文的第二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明亮的太阳会揭露这一切。恶念终将毁灭你,而善念一定会提升你。这是关于善恶的第二条原则,也是获得平和念头的基本原则。为什么善念让人心安?为什么恶念让人不安?因为善符合人的本性,也符合天地的大道。就像美国作家艾伦说的:“我心里十分清楚,天地间有一条不变的法则,这条法则总有一天会让那些不择手段的人没有立足之地……知道了这条规则后,我就可以用平静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不诚实的行为,因为我知道,他们迟早会被自己的行为毁掉。”

因为心里有别人,有因果的法则,所以,念头总是平和。平和的念头,意味着辽阔的胸怀,不再在意别人是否比我们好,不再在意别人是否冒犯了我们,不再在意别人是否和我们不一样。因为,所有的一切,归根结底,都归于虚空,何必计较?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楚王丢了弓,旁人急着去找,楚王说:反正是楚国人丢的弓,还是楚国人捡到,何必去找?孔子听了,感叹楚王的胸怀还是不够广阔,他觉得楚王应该说:人丢了弓,都是人捡到,何必找?莲池大师评论说:楚王有沧海之怀,孔子有乾坤之怀,但仍未能忘情于弓。我会说:“求其所谓我者不可得,安求其所谓弓也、人也、楚也?”

连自己的东西都不执著,又怎么会在乎别人的?

把各种冷漠的念头转化成悲悯的念头

用悲悯的念头

给残酷的世界一点温暖

把“我不管”变成“我不忍”

不忍他人一切的苦难

就忍得了自己的种种不幸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青春、人生与理想的篇章,其中包括胡适对年青人在思想修养、能力提升、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建议和引导。主题是关于青年人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这是胡适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今年轻人在求学做人方面面临困惑时的最好引导,对当下的年轻人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关系决定成就

    关系决定成就

    人生在世,免不了遇到自己办不了的事。这时,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办成,而关系的力量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美国的好莱坞,流行一句话: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youknow),而是在于你认识谁(Whomyouknow)。这句话并不是说叫人不要或者懈于培养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而是尤其强调关系的作用,认为“优质的关系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入门票”。
  • 自信,女人最好的化妆品

    自信,女人最好的化妆品

    别再苦闷,别再彷徨,和我们一起揭开女性自信魅力的秘密吧!哪怕你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女人,只要你对自己、对生活充满自信,在人生的舞台上,定能焕发出专属于你的那份女性魅力与光彩。让我们学会如何树立自信,用自信征服男人,用自信赢得尊严,用自信得到爱!
  • 笑得雅致

    笑得雅致

    本书搜罗中外笑话,汇集成书,包括名人笑话、生活笑话等,让读者在欣赏笑话的同时感悟人生哲理。
  • 人气操控术

    人气操控术

    在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的时代,人气正在越来越疯狂的发挥它的马太效应。甚至有人不惜以丑化自己为代价来博取知名度,并且真的从中获取了巨大的利益。而很多才华横溢的人因为缺乏足够的人气操控能力,被时代淹没在了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中。人气反映出的是一个人的社交力,具体来说,就是对别人的驾控能力和对自己的约束能力。它给人们在人际上带来巨大效益,能把周围的人调动起来,达到目的,实现成功。真正的成功者他的才华属性由两部分构成的:能力和人气。只有能力的人容易被埋没利用,只有人气的人只能活在小圈子里,而成功者必须兼具。
热门推荐
  • 风吟录

    风吟录

    “世界对她的宠儿来说,物质是转瞬便能满足的残次品。贵族不会沉溺玩物,就像没人沉溺空气或水;贵族自我原则,他们会为过剩的精力寻找出口——枯燥的不行,太过简单的也忽略,若都经过一遭,他们甚至不得不得给自己创造“大义”。征服也好,荣誉也妥当,那件事必须足够“困难”,且完成后的满足在世界他处都寻不到。”
  • 养肾补肾小百科

    养肾补肾小百科

    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是身体的"老本",如果只使用而不保养,肾就有可能出现各种虚证,这时就需要我们及时调补,补足肾气。本书立足于中医学之上,除了介绍补肾的相关理论知识外,还从饮食、运动、物理疗法等出发,明确提出最有效的补肾方案,让你一步到位,辨证施治,远离肾虚的烦恼。
  • 深宫倾城笑

    深宫倾城笑

    相依、相守、相思、相忘……此生,不为位置多高,只为等君殇。此生,不为江山多好,只为美人回眸一笑。“来着何人?”“你的人。”“悔否?”“至死,不悔。”只愿君心倾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 回生花

    回生花

    为了复活自己心爱的女人,看一只僵尸如何混迹花都,寻求回生花。
  • 麒姝风华

    麒姝风华

    凭借一手高超的厨艺,魏麒姝在京城享负盛名,更被当今圣上封为天下第一厨,因着耿直率真的性格,与身份尊贵的六王爷不打不相识,由此展开了一段刻骨之恋,而六王爷时而温柔时而残忍的性格背后所背负的仇恨,师傅深深隐藏的秘密,宫内宫外的暗潮涌动,都让这段感情如风雨中的浮萍,岌岌可危,而江湖上一场更大的阴谋也在渐渐浮出水面。
  • TFboys之玺欢的路口

    TFboys之玺欢的路口

    千千,那年的雨,你还记得吗?我只能默默地离开你,我应该是你生命中的过路人吧!我还记得你,你还记得我吗?
  • 纯情萌妻

    纯情萌妻

    男主角卢氏总裁卢昊宇因为想要替父亲报仇,就主动跟帮助不知情的女主家的生意渡过难关,并且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跟她结婚,不知情的女主一家以为卢昊宇是真心喜欢自己家的女儿于是就答应了,但结婚之后卢昊宇却慢慢的暴露了本性,对女主冷漠又不屑,无辜的女主对于卢昊宇的复仇计划并不知情,直到卢昊宇同母异父的哥哥卢名飞从国外回来,他直接了当的告诉了她内情,并且希望能跟他联手,因为卢名飞始终觉着自己能力比弟弟卢昊宇好,但最终卢氏的总裁却归了他,卢名飞心里很不服气,而且他发现自己从第一眼开始就喜欢上了自己的弟妹。一场兄弟间的内斗正式拉开序幕,之后随着卢昊宇的前女友梦琪也从国外回来,一场情感大战也即将拉开序幕……
  • 命好不如习惯好: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20件事

    命好不如习惯好: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20件事

    《命好不如习惯好: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20件事》从个性塑造、文明礼仪、诚实守信、积极态度、珍惜时间、情绪控制、合群友善、勤于思考等20个方面,全面、细致地列举了比培养神童更重要的价值观和好习惯,以简洁有力的论述、生动的事例、易知易行的操作方法加以呈现,相信父母们定能从中找到培养孩子好习惯的“金钥匙”。
  • 探究式科普丛书-恐怖的子弹:导弹

    探究式科普丛书-恐怖的子弹:导弹

    本书将给你解答导弹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它又是如何攻击敌人的呢?
  • 不灭战魂

    不灭战魂

    拥有自愈异能的半吊子特工李玄,穿越到一个武道繁盛到极致的世界,无论什么功法到了他的手里,一练就会,一会就精,上手就是大成境界,凭着强大的异能,他练就不灭之躯,一步步踏上那武道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