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1100000002

第2章 借一双慧眼看岗位(2)

孙女士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地方银行,因为学的是非金融专业,她被分配到总部办公室做文书工作。

看着与自己同时进银行的人都去了业务岗位,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她还听说自己的岗位是一个打杂的岗位,刚入行时的兴奋劲更荡然无存了。

但是她耐着性子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这一岗位也不是完全没有可以发挥的地方。于是,她静下心来整理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当她想清楚自己该怎么干之后,一下子就像变了一个人,比那些在业务岗位上的人更加干劲十足。

在她看来,文书岗位至少有这样几点好处:一是可以随时阅读最新的文件,掌握最新的银行政策和动态;二是可以随时翻阅过去的文件,全面掌握金融政策的走向和发展脉络;三是可以更多地和领导接触,从他们身上学习别人无法观察到的东西;四是可以通过上传下达的过程,全面了解本行的工作进展情况;五是在这个人才汇聚的综合部门里,整天与各类人打交道,掌握其他人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

从此以后,她一有空就整理文件和材料,做了大量的笔记,拜主任和秘书为师,学习写作。不仅如此,她还利用休息日到基层了解情况,学习业务操作,经常和各个业务部门的人员沟通,了解业务流程和经营状况。在平时,她还会认真研究领导和各部门主管在文件上签署的意见,摸索规律,并且常常把自己思考的问题记下来,一有机会就向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请教。

就是这样,和她一起入行的职员还在懵懵懂懂地工作和生活,她就已经把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规律理顺了,还对全行的工作秩序和节奏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把握。

后来,对于篇幅比较长、内容比较重要的文件,她都写好内容提要后再交予领导传阅,使领导节省时间,更便于全面掌握文件精神。

她向秘书们学习和请教,写了一些金融杂谈类短文,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共发表了一百多篇金融杂谈类文章,有的还被转载或编辑成书。

她利用和上级管理部门、金融研究单位、同业办公室人员接触比较多的优势,学习并参加理论研究,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共发表经济金融理论文章六篇。

她还加强金融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目前,与金融工作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她差不多都拿到了。

她的努力和工作能力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一家报社特别找到她所在银行的领导,想挖她去做财经记者;银行监管部门要借调,市金融办成立后,有关领导找到行领导要调人,都被行领导拒绝了。

在工作还不满五年的时候,她就被破格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这时,部分与她一起入行的员工还没有走出适应期。

孙女士的变化不是因为工作岗位的变化,而是缘于其对岗位工作看法的变化。如果一直保持刚入行时对工作的看法,她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看岗位的眼光变了,工作的方式方法也会跟着变;如果你发现了岗位的价值,你的工作就会真正有价值;你的工作总是处于高层次,你的岗位等级才会向高层次发展。

孙女士在文书岗位上,做了秘书的工作,做了领导的工作,这就为她将来从事管秘书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从孙女士的身上不难体会到,你能成为几级职员,决定权其实就在你的手上。

要想成为高等级的银行职员,孙女士至少给了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对工作岗位不能太挑剔。

第二,既然走上工作岗位就应该全力以赴地做好。

第三,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第四,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条件。

在银行工作别净当“傻瓜”

当前,银行的业务操作已经到了“傻瓜时代”,自动化程度已经相当高。

但是,在银行的工作岗位上千万不能成为“傻瓜”,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工作岗位上做“傻瓜”,不仅不可能有好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也难以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很多人在岗位上容易处于“傻瓜”状态,认为工作有领导在那儿指挥,用不着自己费心;岗位有人在那儿管事,用不着自己操心;困难有人在那儿顶着,用不着自己出头;问题有人在那儿解决,用不着自己多事。如此一来,这样的人在岗位上就会变得越来越傻,发展就会越来越慢,直至出现停顿。

如果一个人在岗位上能力不行,做不了什么事情,工作又不主动,非得让人说在面上、批到头上,肯定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可。大家不认可,特别是领导不认可,个人的发展就会遇到困难。

在工作岗位上如果总是处于“傻瓜”状态,还有谁会需要、喜欢你呢?

“老等”先生

“老等”先生姓陆,在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工作了将近二十年,去年在岗位双向选择中落选,在几经协调仍没有落实岗位的情况下,被安排到现金管理中心整点破币。

看着与自己同时入行的同事都混得不错,陆先生心里有一种酸酸的感觉,甚至还有几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委屈和怨恨。

其实,陆先生之所以被大伙叫做“老等”先生,是因为他在工作中的口头禅就是“等一会儿”。无论谁交给他事情,他总不会马上就办,非拖到不办不行的时候才去做。

陆先生是“顶班”进的银行,上学时就与银行里的职员很熟,进银行后,老员工都把他当晚辈看,对他要求也不严,他便养成了拖拉的习惯。只要有人让他做事,无论闲忙,他都会说“等一会儿”,推一推就动一动,有时推也不动,开始时老职员还以长辈的口气训他几句,时间长了,大家也懒得让他做事情了。对那些比他年轻的员工,他还喜欢摆摆老资格。大家都不愿意与他共事,更没有哪个新人敢让他做事情。

新职员一批批地进来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让他做事了,时间一长,他原来掌握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也开始变得生疏,在新知识、新技能面前,他真的有些“傻”了。

正是因为好多事情他不会做,而会做的事情又拖拖拉拉,所以行里没办法,只好白养着他。

他这种“等一会儿”的习惯使得他把很多机会都等没了。

后来行里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目标是“激活人才,用好人力,不养闲人”。这次他真的遇到了麻烦,没有岗位再等他了,他也不可能再等下去。

他被安排到整点破币的岗位,还是人力资源部出面,与现金管理中心反复协商后才落实的,并给他确定了试用期。

这次改革,他感觉行里是动了真格的,没办法,只好从头学起了点钞技术。即便如此,他还是时时感到力不从心,并且一时无法适应。

在银行里,像“老等”先生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是有“老等”这种习惯的人却不少。

很多事情,“老等”们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愿意去做,不愿意主动去做,更不愿意自觉做好。

像“老等”这样的“傻瓜”先生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一问三不知,还不自觉学习,让他掌握新东西很困难;第二类是工作不主动,推一推就动一动,甚至有时推也不动,工作效率和效果不能让人满意;第三类是不能创造性地工作,你说一他就干一,从不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也从不关注事情之间的联系,做事只是应付交差而已;第四类是简单地“就工作说工作、就事情说事情”,眼界不宽,也没有将工作及银行的未来与自己的发展联系起来。

“傻瓜”式的职员,在现代化的银行里是不可能承担重任、受到重视的。

“傻瓜”式的职员,在知识密集、管理严格、素质要求高的现代化银行里不可能创造出骄人的业绩,职员个人也难以获得相应的发展。

“傻瓜”式的职员,错在自作聪明,想少付出多获得,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银行田里“种瓜得瓜”

如果把银行比作田地,那么在这里耕耘一定就可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很多人没有取得应有的成就,大多是因为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预期的结果。特别是在人情泛滥的大环境里,他们更关注的是人情关系、背景等,忽视了自己努力的价值,被眼前的利益所误,没能持续努力下去。

人们常常被听说的、偶然的特例左右,放弃了自己应有的作为,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干些旁门左道的事情,使得自己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弯路。

有的人宁可相信不劳而获的神话,也不愿意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未来。

“种瓜得瓜”,这是规律,不能因为偶尔结了葫芦就否认所种的瓜都不会结出瓜来,这样是要误大事的。

在银行里,也发生过“种瓜没有得瓜”的事情,除了那些非规律性因素外,就是政策红利所致。但是,如果你缺少持续的岗位竞争力,未来的红利就很难配发到你头上。

历史性地看问题,工作岗位上的作为会决定你最终收获的是什么。

如果你相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就应该在耕耘上下工夫。

种什么长什么

陈先生和邱先生是一起毕业的大学同学,学的都是金融专业,一起进入国有商业银行做市场营销工作,后来又一起跳槽到本市一家新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

跳到新单位后,他们俩被分配到两个支行,继续做市场营销工作。

一般新设立的机构,其当务之急就是开拓市场,这就给了他们极大的发挥空间。

他们凭着自己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经验以及积累起来的人脉关系,顺利地进行了市场开发,赢得了领导的好评和信任。

慢慢地,随着业绩的提高,他们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在增加,权力也在增大。

该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新设机构,正是人才缺乏、需要用人之际,所以一年后,他们同时被任命为各自支行的市场部经理。

有了职务,也有了权力,社会地位在提高,有贷款需求的人不断找上门来。

在这种情况下,两个人便产生了不同的心理。

陈先生觉得,自己还年轻,面对这么大的权力有些胆战心惊,所以开始谨慎起来。他进一步梳理自己的思路,找有经验的前辈为自己指点,学习他们的经验,并不断总结自己的工作,找出工作中的问题,很快就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思路。

而邱先生有了权力之后,整天被一些哥们儿包围着,并为自己有了能够为哥们儿办事的权力有些飘飘然,天天混迹于酒场。在工作中,他常常以感情为尺度进行业务操作和管理,虽然多次在例行业务检查中被批评,他却没有引以为戒。

两年后,由于陈先生业务管理比较好,业绩比较突出,被提拔为支行主管市场营销的副行长。这让邱先生心里很不平衡,觉得自己在朋友和同事面前抬不起头来,心生怨恨,工作上更加放纵自己,工作水平和业务质量也开始恶化。

在一次例行检查中,上级发现邱先生存在顶名贷款的问题,责令他立即收回。但是他却不想因为贷款问题在哥们儿面前“跌份儿”,就采用了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来临时堵窟窿。随着检查的深入,上级发现了更多的贷款问题。这时,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已经不能填平所有窟窿了。行长决定让他下岗清收,反省和处理自己的问题。

邱先生用了近两年的时间,才把他应该承担的责任贷款处理完毕。他回到工作岗位后,被转岗降级任用,个人发展的道路已经中断。

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陈先生吸取了邱先生的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工作做得更有成效,业绩更加突出。当邱先生回到工作岗位时,陈先生已经被任命为新设立支行的行长了。

其实,陈先生与邱先生的条件差不多,所不同的是他们利用平台的方式。

银行是经营特殊商品的地方,它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也比较特殊。虽说银行是特殊的,但职员自己不能搞特殊,一旦自己想特殊,就可能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

面对进入银行后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职员大致有以下几种利用方式:

第一,认为银行与自己的事业和命运相联系,银行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觉承担责任,创造性地工作,开辟未来发展的空间。

第二,认为银行是自己的发展平台,要利用这个平台表现自己,在银行这个群体中脱颖而出。

第三,觉得银行的环境、条件不错,要做好工作,保住银行的饭碗。

第四,觉得银行是个有钱有势的单位,认为在这里工作,可以为自己办事提供方便条件,千方百计利用它为自己创造尽可能多的利益。

这四种不同的利用方式,其结局完全不同,陈先生和邱先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种瓜得瓜”,这是银行岗位发展的基本规律。

优秀职员的职业化“修炼”

同类推荐
  • 在清华听的12堂修心课

    在清华听的12堂修心课

    本书介绍了在清华大学,有很多发人深省的修心讲座,无数知名学者和专家教授都在这里讲解过修心的要诀,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步伐,聆听他们的声音,进行一场简单而又不平凡的修心之旅。
  • 职场心理健康大讲堂

    职场心理健康大讲堂

    现代职场健康调查显示:由于上班族压力过大,及对生活现状的强烈不满。导致近半数的职场人士有明显的亚健康征兆,其中大部分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不会自我调适心理,就无法享受工作的乐趣,心理产生疾患,就无法实现人生的理想。本书从多重角度,列举事实,分析原因,提供方法,帮助职场人士梳理心绪,呵护心灵,调整心态,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向上、身心健康、事业腾达的优秀职场人士。
  • 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

    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

    纵观季老近百年的人生阅历,是一座后人汲取人生经验的富矿。在他丰赡的著述中,也常见论及人生之作,为此,我们编选了本卷,《季羡林的八堂人生课》充分展示季羡林对人生意义与价值、为人与处世、隐忍与成功等的参悟之心,对当下生活忙碌的青年一代而言,极具开解、教导意义。
  • 顺势者昌

    顺势者昌

    本书共分为顺势而为,主宰人生;顺势而谋,寻机而动;顺势造势,事半功培;审时度势,灵活应变;顺势东风,万事成功五大部分。为读者解秘成功的圣经,帮助读者打造成功的坦途。
  • 当下的修行要懂得一点糊涂

    当下的修行要懂得一点糊涂

    人生的真谛,不在高山大川,巍巍峰顶,而在舒云流水,曲径通幽。放慢脚步,放低姿态,让心灵在舒缓的人生节奏中低吟浅唱,闲庭信步,最终拾级而上获得成功。做人,过刚则易折,骄矜则招祸。懂得一点低调,人生方可涵蕴厚重、
热门推荐
  • 月之奏鸣曲

    月之奏鸣曲

    这是一个讲述一些不为人知的种族之间的故事。他们为了传说中带有宇宙核辐射的巨大能量的红色冰轮(冰轮就是月亮)而产生了一场大战,其中,由血族的代理领袖掌握了战争的局势,危机一触即发……由主角与血族真正的领袖组成的小队在一路上结识了许多可以信赖的伙伴,他们正准备阻止这场阴谋,期间避免不了牺牲与无奈,经历了这些的他们终于长大了,这场故事的结局也悄然走近……
  • TFBOYS之满城花开只为你

    TFBOYS之满城花开只为你

    本文拒绝玛丽苏文,支持逗逼文,本文包含纯情,青春,都市,校园等多类型文,全文先甜后暴虐,请各位读者放心看。
  • 邪王的绝色天才妃

    邪王的绝色天才妃

    她,21世纪的绝色特工,一个任务让她穿成了丞相府的废柴嫡女;他,生在帝王家,无意皇位,却在背后创建强大势力。世人都知她的无用,对她出言诋毁,虽有加保护,可后院勾心斗角,这时,他带着无上荣耀的光辉势力保护她,助她从废柴变为天才,成为强者。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可他明白他爱着她,迷糊的她是当局者迷,该如何是好?
  •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授的300个经济学故事

    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拉弗曲线、破窗理论、银根紧缩、市场泡沫、金融危机……这一系列陌生又严肃的经济学术语让我们面对经济学总是提不起劲。不过经故事包装,他们又变得亲和、好沟通。如果你是经济学的初级入门者,用故事来解释经济学再适合你不过了。
  • 我不懂青春

    我不懂青春

    刚入学的张毅就被班主任叫过去了......忆回忆、遇新知、踏征程、入世、梦恋人......一段曲折的经历就这样开始了.........
  • 剑阁奇谈

    剑阁奇谈

    苍山月下,红枫映照残霞。美人无暇,提笔是画。惜是朝露昙花,竟是刹那天涯。
  • 藏爱:香巴拉的私享盛宴

    藏爱:香巴拉的私享盛宴

    全书分三部分,十二乐章,通过作者对甘南、藏南、川西藏地的旅行见闻与感受,再现了藏区独特的文化魅力、虔诚的信仰以及藏地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同时,作者通过旅游中经历的人与事,表达了旅行中的友谊、自由、独立、执着的旅行者精神,以及大爱无疆,藏爱大美无言的境界。
  • 夕末下的病城

    夕末下的病城

    他杀、自杀,谁说死亡一定是安排和意外?封闭空间、犯罪时间,谁说推理一定在案发现场?连环、模仿、团伙、交换,固有的犯罪理论和心理研究真的能寻找答案?法律、道德、情感、理论,什么才是罪恶的良方?真相,或许还从未显形,一颗赤诚的侦探的心应该永不停息。哪里有案件,哪里就有推理。真相面前,非罪证明,一切都是假设;人心背后,犯罪手段,一切皆有可能。(本作品不适人群包括:中低智商、低情商、玄幻脑残粉、变态心理、预违法犯罪者。)【作品里一切犯罪手法系文学创作,请勿实验与模仿。】(本书内容首发17K小说网)
  • 斩神狂妄

    斩神狂妄

    小城少年得神奇玉坠,从此如鱼得水,天才的一发不可收拾。你想杀我?那我便斩了你。纵是神灵,又有何惧?就问一句,还有谁?
  • 极品透视狂医

    极品透视狂医

    实习医生牧云受人欺压,却在无意间得到医圣透视传承,从此豪宅、财富、美女、豪车唾手可得。人欲求他,他却以狂自居,游戏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