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似乎不太恰当。”张公公在一边小心翼翼的说着,“硕王爷来了三次了,皇上您还是见上一面吧!”
皇上放下了手中的朱墨笔,本想集中思想于朝政上的,可是硕王爷的到来又不得不让他想起了齐艳雪,那个令他又爱又恨的女人!真的能释怀么?真的能不介意如烟的话么?他不知道,但现在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不见他们中的任何人!
“福安,传话下去,今夜朕彻夜披阅奏章,任何人都不见!”皇上最后仍是拒绝接见硕王爷。
“奴才尊旨。”福安领旨退出了龙吟殿。
站在皇上身边的张公公只能微微的摇了摇头,始终猜不透皇上心中的想法,更不知道皇上会怎样处置艳妃娘娘。
“皇上。”才一个转身过后,福安又折了回来。
“又怎么了!难道朕刚才还说得不够清楚么!”皇上将奏折重重的拍在面前的书案上,终于,脸上出现了愤怒的表情。
“皇上,不是奴才违抗圣命,而是殿外的右丞相及几位大臣要求求见,说是有要事禀报。”福安边擦着汗,边颤着声回到。
皇上微一愣,随后便轻说了句,“传!”
不一会儿,右丞相靳励与几位当朝的重臣们便鱼贯而入,共七人分成两边而立,行过君臣礼便,但恭敬万分的站着。
“众位卿家,有何事求见?”皇上不愠不火的开口问到,并未抬眼看他们,仍专心于手中的奏折。
“皇上。”开口的自然的右丞相,他迈出一步拱手说道,“皇上,臣等今日求见有两件事。第一,便是皇后出殡的事。第二,便是艳妃娘娘打碎观音像的事。”
皇上这才将注意力从奏折上收了回来,将头稍稍抬起,看着殿下的这些重臣们,微眯虎目,眼神中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愤怒,而更深的则是无耐。
“皇后出殡及入葬的事自由祭伺院的大臣们去料理,还有什么问题?”皇上平静的开口,索性放下手中的折子,将身体向着龙椅深处靠去,好整以睱的等着这帮大臣唱双簧。
“皇上,国不可一日无君,而这后宫中也不可一日无主啊!虽说这时谈及此事未免让人觉得心酸,可老臣也是为了这江山社稷的稳定,才抖胆进言的。”说话的正是刑部的尚书大人史大人。
“哦?那以史爱卿之见,朕后宫之中谁最能担此之位呢?”皇上又问道,仍看不出喜怒,可话中讽刺意味明显的很。
可史大人并未查觉,只认为皇上是真的接受自己的见言而继续说道,“老臣以为,当今的如贵妃娘娘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娘娘不仅出自名门,而且知书达理,身份也尊贵!颇有几分母仪天下的架势。”
“是啊,皇上,其实在皇后未过逝前,娘娘就已经协助太后打理后宫了,将这后宫治理的井井有条,同时也在为皇上分忧啊!”另外的大臣们也纷纷应和。
“对啊,对啊!立如贵妃娘娘为后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皇上,臣以为小女尚且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至于究竟适不适合这皇后之位,还请皇上自行定夺。只是,臣认为艳妃娘娘打碎观音像却是对太后大不敬,绝对要重罚才行。”始终未开口的右丞相终于开口,而矛头直接就指向了齐艳雪。
“那以丞相之见,朕处罚艳妃还太轻了么?”皇上并未发表任何回应,只是问着大臣们的意见。
“臣以为艳妃娘娘那日在大殿之上已经承认是故意而为之,更不因轻饶,若不能以此为效由作警示的话,那皇上的威信何在?天旭王朝的威信何在啊!”右丞相声情并茂的说道。
“那以丞相之见,朕该怎么处罚艳妃才是呢?”皇上又开口说道,但口气却更冷了几分。
“臣以为,艳妃娘娘因以已之私在大殿之上打伤贵妃娘娘在先,而后又触怒皇上与太后的圣威,更是将天旭王朝崇敬的观音像打碎。此事绝不可轻罚!应让艳妃娘娘一年之中都在思过殿中面壁思过,修身养性,以此来替天旭王朝祈福!”右丞相终于将所来之意全部说明。
“丞相大人说得甚是啊!”
“嗯,言之有礼。”
“皇上,请定夺吧!”
一群由右丞相靳励所带来的高官们,纷纷应和着向皇上施加着压力。
皇上并未马上回答,只是冷冷的看着眼下的这群臣子们,而后又将目光转向了右丞相。他终于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一步步坚定而威严的走到他们的面前。而大臣们则纷纷朝后退去,以此来给皇上让出道。
“丞相说得没错!这后位之事的确是需要朕多多斟酌,至于人选嘛。”皇上故意在此处停顿住,看得大臣得大气都不敢喘一下后才又继续说道,“人选还不急!皇后刚病逝,这个时候朕没心情,再说,朕相信整个后宫,乃至是整个国家都能体会朕的这份心悲痛的。”皇上一副痛心加自责的表现。
皇上的一番话一出,不只是在场所有大臣包括右丞相在内,就连一边的张公公都以一种难以置信的表情看向皇上。要知道这皇宫里的每一个人都认为如贵妃成为皇后是不变的事实,可谁又能想到皇上会说出‘立后不急’这样的话语呢!更何况是以为自己当国杖当定的右丞相,他只能以尴尬的笑声来稀释掉心中的震惊。
还不等大臣们有任何的反应,皇上又继续说道,“至于艳妃的事!各位爱卿们,朕想你们是不是管得太多了!”
皇上突的收起了脸上全部的笑容,虎目圆睁,双眉微敛,双手置于身后。威严而冰冷的说,“艳妃身处后宫之中,而不是在朝堂之上,这是其一。那日乃太后寿辰,而不是正式的皇家祭祀,这是其二。朕已对艳妃所犯下的错误给于了处罚,这是其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是朕的家务事!大臣们似乎对朕的家务事要比对国事更看重啊?”
“皇上,老臣。”
“皇上。”
大臣们的话未开口皇上接着又说,“史爱卿,你监管整个刑部,上次朕祈福在行宫遇刺客一事,你可有什么进展?曹卿家,国库库银的账目可有完成?朕刚收到奏折有人参了你一本,这又是为何?林卿家,任将军向朕禀报说他驻守边关时,后方的粮草补给未能及时补足。这是你的份内之事,你又有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