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6800000015

第15章

杨度天天在纯一斋值宿,很多人都认为他是总统身边红得发紫的人物,都来巴结他,趋奉他。一天,那位年轻漂亮自称“总统门生”的沈佩贞也不经通报,径自闪了进来。

她看出杨度对她的到来有些愕然,先自开心地咯咯笑起来。

“想不到吧,我是来向您道喜啊!”

杨度知道她经常出入总统府,并和总统的各房姨太太有来往,能闯到这“禁地”来并不奇怪。便一面让座一面问她:“我有什么喜事呀?”

沈佩贞一扭腰肢坐到沙发上,把腋下夹的精致的小提包放在身边,抬起头嫣然一笑说:“向您道贺乔迁之喜。您从人间迁到天上,不是大喜么?”

杨度微微摇头:“我没有住进来的时候,仰望这里真如同天上宫阙。搬进来后,觉得也不过如此。一切总是在希望中最迷人,拿到手就平常了。”

“我不同意您的话。”沈佩贞撒娇地撇撇嘴说,“有情人希望成眷属,在希望中当然迷人,其实,希望成了事实,才更迷人!”

杨度明白话中的挑逗意味,便仔细打量她,见她不过二十多岁,有一张秀媚的脸、玲珑小巧的耳朵、细长白净的脖子、微红的两颊,笑时露出两个酒窝,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特别勾人。他又见她眼睛眨动着投来一个媚笑,猛地记起曾见她这样媚笑过。他想起上次宴会上她跟梁财神的亲昵情景,便问她:“你这次进来,见到梁财神没有?”

“见到了。我在里头还见到了五姨太太,五姨太太还送我一张玉照呢。”她从小提包里取出一张四寸照片,带着自我炫耀的神情送给杨度看。

杨度知道五姨太太是袁世凯最宠的姨太太,他不愿亵渎老袁的眷属,没有接,在沈佩贞手上瞥了一眼便推还给她。在他一推时,她那白嫩滑腻的小手在他掌心里磨蹭了一下。

杨度矜持地笑问:“那么,梁财神送你什么没有哇?”

“哟,干吗调查这个!他是我的义父,他给我钱花也是应该的嘛。”

轻狂!势利!一心想往高枝上飞!一种类似恶心的反感从杨度胸中升起。她并不美!那微红的面颊、浅笑的酒窝、水灵灵的眼睛,都隐隐透着一种浅薄和轻浮的贱相。他垂下眼皮,即兴找词儿,先“唔”了一声,才前言不搭后语地说:“你真是女交际家,我自愧弗如。”

“哟,怎么又谦虚起来!您那么大的学问,连总统也要请教您,我磕头拜师还攀不上呢,还谦虚个啥!”

对这样一个女人,既不便得罪,又不愿沾惹,杨度正感到为难,忽然小听差急急前来禀报:“总统来啦!”

杨度又惊又喜,因为总统屈尊光顾僚属的住处是件稀罕事,也是一种荣誉;自己又可趁此摆脱沈佩贞的纠缠,岂非一举两得?于是,他便邀请沈佩贞一道出屋门迎接总统。

沈佩贞却着了慌,她这个“总统门生”怕总统看到她的轻浮,忙摇摇手,轻声说:“不,我要回避!”她立即把照片塞进小提包,三步并两步,钻到套间里去。

杨度只好单独走出屋门迎接总统。

一群侍卫人员簇拥着袁世凯走来。

袁世凯拿一根下端镶有铁包头的藤手杖——这既可以支持他的瘸腿,又可以防身,他走路时两脚一高一低,有些轻微摇摆。那根藤手杖随着他的脚步,咯,咯,咯,在地面敲着。他进屋时“哦”了一声,像咳嗽又不像咳嗽,更像是用以显示他的尊严,然后进屋。

侍卫人员都留在廊下听候。

袁世凯进屋,向室内陈设扫了一眼,自动坐在一张雕花椅子上。

杨度想:要是老袁撞上沈佩贞,才热闹哩。老袁会不会骂她?沈佩贞又将是一副什么狼狈相?他这样想着,等着老袁和他谈正经事。

袁世凯两肘靠着椅子扶手,抽了两口雪茄,问:“晳子,上次你说的王闿运老先生,你写信叫他来吧!”

杨度坐在对面椅子上,回答说:“王老先生名重海内,他的学问和文章,当代无第二人,只凭一封信,他是不会来的。”

“哦,那晳子就辛苦一趟,代我到长沙请他出山吧!”

杨度忙答应着。这时他全副精神都扑在他的政治性谈话上,把套间里躲着的美人儿完全忘记了。他乘机说道:“总统延揽人才,不遗余力,这是国家的兴旺气象。只是起用的旧官僚不少,擢用的新人才还不多,蔡锷以善于练兵著称,要改造北洋军,非他莫属。只要总统委以重任,结之以恩,他是会乐为总统所用的。总统不存派系之见,不存南北畛域之见,用人以公,示人以诚,定会赢得人心悦服,百姓拥戴。”

袁世凯含糊地“嗯啊”着,忽然记起一件事,说道:“曾有人揭发蔡锷在云南有脱离中国版图,另建一国的叛国企图,我就不相信,我认为蔡锷不是那种人。”原来这揭发材料就是袁世凯一手制造的。他布置捏造了那份揭发材料,目的是要蔡锷听话,如不听话,随时可以定他个叛国罪;现在他又向杨度卖人情,还可以通过杨度向蔡锷送人情并施压力,真有一石三鸟之妙。

杨度不知其中真情,表示同意总统的意见,因又说道:“目前除改造北洋军之外,邀请各党召开国会,制订宪法,都是当务之急。”

袁世凯装作高兴地说:“对呀,晳子确有宰相之才,如生在君王时代,定可以做中国的俾斯麦和中国的伊藤博文,可惜现在是共和时代,只有使你屈居人下了。”他又做出不胜惋惜的神情。

杨度听来,老袁这番话,意味着巨大的尊重,绝对的信赖,像是令人陶醉的美酒,甜丝丝的,稍有点儿苦味儿,那苦味儿更使甜味儿显得纯正。他还有不少要向老袁劝谏的话,可是,那美酒一般的话,正在全身血管里流动发酵,使他把要劝谏的话变成了感恩的话,“我跟总统走,跟定了。”这是连杨度自己说出口后也感到惊异的话。

杨度又问老袁:“总统是否还记得夏寿田?”

袁世凯精神一振:“夏寿田,他现在怎么样?”他记得这个老朋友的儿子。

“寿田的父亲早已去世,寿田做过几任地方官,但宦囊不丰,他又不善理财,现住在长沙,生活上也委实拮据呢。”杨度如实回答。

“这样吧,”袁世凯带着罕见的关切心情说,“你到长沙去请王老先生出山,顺便叫寿田一道来京吧!”

袁世凯走后,沈佩贞才从套间里钻出来。头发也乱蓬蓬的,不知在什么旮旯里钻过。杨度见她一副狼狈相,忍不住笑道:“想不到我这里成了金屋藏娇之地!”

沈佩贞白他一眼,一言不发,从小提包中取出梳子,对着大穿衣镜拢头发。她从镜中看到杨度正从背后看她,依然带着幸灾乐祸的神情。她生气了,也因为不敢在这里见总统而生自己的气。她拢好头发,扭身就走。

杨度去长沙时,向袁世凯要了亲笔信。

袁世凯打发杨度走后,知蔡锷已经到京,便准备接见蔡锷。

)第三节 蔡锷到北京

袁世凯接见蔡锷,故意大摆威风,想对蔡锷来个下马威,来个心理慑服。通向接见大厅的路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大厅阶下站了一排排卫兵,穿一色的黄斜纹布军服,手持步枪,挺胸立正。卫兵一律选的是大个子宽肩膀的,整齐划一,十分严整。

大厅阶上几十名将军分班站立,都着黄呢军服,佩绶带,带德国手枪,头戴鸡毛掸子似的高筒将军帽,脚蹬高统皮靴,屏息耸立,脸上毫无表情。

袁世凯以大总统兼大元帅的身份,着金边耀眼的大元帅服,威严地站在大厅中央。庄严的气派,尊严的声调,严厉的目光,连那直森森刺向嘴角两旁的八字牛角胡,似乎也助威风似的微微颤动着。

这时传呼下来,命蔡锷穿过卫兵组成的人巷,到厅上晋见。

蔡锷,个子不高,身材瘦弱,脸形微长,有些血气不足。他穿一套洗涤过的旧制服,年方三十,在高级军官中算是相当年轻的。他的外表,看上去不像一位将军,倒更像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可是他智谋深沉,心雄万丈,神态严肃安详,浑身蕴藏着旺盛的精力。他有眯起眼睛用挑衅的神情看人的习惯。当下他看到老袁摆下这个阵势,不由心中窃笑:老袁呵,也太小看人啦,接见我又不是什么隆重大典,耍这威风干啥!他缓步穿过人巷,神态从容,旁若无人,升阶入厅,向老袁行鞠躬礼,然后微笑着注视老袁,态度安详,不卑不亢,问一声:“总统好!”接着说:“接见我这一介武夫,何必如此郑重其事呵?”

袁世凯没有吓倒蔡锷,倒是蔡锷镇定异常的神态使袁世凯吃了一惊。袁世凯只好收起威风,改用亲切态度接见蔡锷,心上却在掂量:这个人不可轻视呵!杨度劝我委以重任,要是听从他的话,当真授蔡锷以兵权,蔡锷肯俯首帖耳为我所用吗?他心上疑惑,表面上却是非常亲切,立命撤除兵卫,并挥退左右,请蔡锷坐下,开始进行试探性的谈话。

袁世凯摸摸牛角胡,温和地笑道:“松坡,你善于治军,早负盛名,我也正要借重你。你看,目前要提高军队素质,加强战斗力,是不是应该着手建立新军?”他想到自己以小站练兵起家,练新军是培植私人势力的好机会,他要试探蔡锷是否也有类似的野心。

蔡愕是机警的,也毫无拥兵自重的念头,便答道:“目前建立新军,必然要增加国防开支,加重国民负担,在财政拮据的今天,倒不是急务。其实,兵在精而不在多,当务之急应该是改造旧军。”

袁世凯“嗯啊”着,搜索的眼光直在蔡锷的脸上扫来扫去。

蔡锷用平视的眼光望着对方,他有改造北洋军的夙愿,他看到北洋军是全国最大的一支军队,但是这支军队,毫无国家观念,只是造就了大大小小的军阀,必须改造它,使它脱离私人掌握,成为真正的国家军队。蔡锷知道,袁世凯就是北洋军的头号军阀,一直视军队为己有,自己要是把话直说出来,必然深为所忌。于是,他委婉地继续说道:“改造旧军,要采用新的操练方法,严格训练;要整顿军纪,裁撤不称职的军官;更要教育官兵知道保卫国家,听从中央政令,而不要动不动自立山头,闹封建割据。”

蔡锷的措词,很有分寸,既切中要害,又强调军队要服从中央政令,满足了老袁“朕即中央”的心理。

袁世凯点点头,故作关切地笑道:“松坡来京,一路辛苦,暂时休息几天,以后就借重你襄办军务吧!”

大概权力欲太强的人,往往都猜忌心重。袁世凯对蔡锷,既赏识又不放心,既想重用又猜疑不定,就像要拿动一把刚淬火出炉的钢刀,喜它锋利又怕他烫手一样。袁世凯一直没有授予蔡锷以改造北洋军的实权。但先后还是给了蔡锷以政治会议议员,约法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经界局督办等等一大堆头衔,后来又任命他为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办事员。统率办事处是袁世凯的最高军事机构。它的办事员人选是极其严格的。他肯这样任用一个非北洋派的下台军人,还是部分地听从了杨度的劝告的。

这时杨度陪着老师王闿运,还有王闿运的“上炕老妈子”周妈,以及同乡同学夏寿田,一道从长沙来到北京。蔡锷听说杨度回京,特来石驸马大街看望他。蔡锷和王闿运早就相识,和夏寿田更是亲密好友——蔡锷早年在江西闹革命,夏寿田以贵公子身份掩护过他。好友重逢,都非常愉快,杨度办了一桌酒席,为老师和好友接风。

厅上陈设朴素大方,最引人注意的是墙上挂着一副梁启超为杨度写的对联,联语是:

寰海惟倾毕士马逢时差喜卫哀骀

梁启超的书法,笔力遒丽。写的联语是谭嗣同的两句诗。当时积弱的中国饱受列强欺凌,所以爱国志士希望中国也出现铁血宰相俾斯麦那类人物。哀骀是战国时代卫国形体丑恶的人。谭嗣同这两句诗,语含愤激。杨度崇拜同乡先辈谭嗣同,他的君宪思想也有谭嗣同流风余韵的影响。这副联语也间接表明杨度的思想状况。

王闿运年近八十,后脑勺还拖着一根瘦小辫子。周妈四十多岁,还缠着一双小脚。人们常常打趣地说:辛亥革命只是男人解放了头,女人解放了脚,这话有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确,至少在王老先生和周妈身上,头脚都依然如故拒绝维新。人们对辛亥革命感到失望,就怪不得君宪思想仍然拥有市场了。

席上,玩世不恭的王老先生当然坐首座,性格泼辣的周妈坐在他的下手,蔡锷和夏寿田分坐两旁,杨度打横奉陪。蔡锷说了袁世凯接见的情景,笑着加按语说:“老袁这人太好做戏,我算暂时做了他的配角。”

周妈正狼吞虎咽地嚼鸡骨头,手上扬着鸡腿,阔嘴巴周围沾着鸡汁,就大笑道:“老袁做戏,像不像个大白脸呀?外省人都骂他是‘奸曹操’呢!”

杨度忙放下筷子辩护说:“外人不了解他,骂他的人不少。依我看,他还是有爱国心的,他办事有魄力,有办法。权力欲是大些,也好玩弄权术,但这也是自古以来一些当权人物的通病,为什么要特别骂他?对我们来说,要救国,还是要拥戴他。只有他有力量维护全国的统一。”

蔡锷沉默不语。夏寿田听得有趣,插话问:“那我们跟着他,能做些什么呢?”

杨度向全桌的人扫了一眼,胸有成竹地傲然答道:“有应该做的,有能够做的,事情多得很呢!”他望着夏寿田继续说道:“午诒,你会得到老袁重用的,因为老袁用人,重视门第出身,又喜用亲友子弟,这些条件你都符合。你得到重用后,我们先要做的事,是互相配合向老袁建议,让松坡掌握实际兵权,最好是做陆军总长,那样改造北洋军,名正言顺,定会收事半功倍之效。”

王闿运用手帕拭去胡子上的酒滴,摇摇头说:“不妥不妥,现任陆军总长是段祺瑞,他是老袁的嫡系大将,你要夺段总长的兵权,老袁会答应?”

周妈忙搭腔道:“你老师说得对呀,一拃不如四指近,人家是一家人呀,咱可犯不着去捅马蜂窝!”

杨度望望老师的白胡子,又望望周妈的阔嘴巴,笑道:“我熟悉他们的内幕。他们表面上情逾骨肉,比老子儿子还亲,实际上,相互意见很大。段歪鼻子是个刚愎自用的家伙,对老袁也不大听话。老袁早就有意撤换他,一是一时无人代替,二是怕伤小站旧人的心,才迟迟没有行动。只要时机成熟,松坡完全可以取而代之。这不是争私利,是把将来军阀割据之祸,消弭于无形之中。松坡认为怎样?”

席上的目光都集中在蔡锷脸上。

蔡锷平静地笑道:“晳子是个热心人,我没说一句话,就把我推到候补总长的位置上了,只要对国家有利,我当然乐意干。不过,寄人篱下,一切要听命于人,这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数的。以后再说吧。”

这几句话使这个话题冷却了,大家开始说着其他闲话,蔡锷有事要先走,杨度离席去送他。王闿运对夏寿田慢吞吞说:“晳子才高气傲,以澄清天下自许,而往往急于求成,考虑不周;松坡智虑深沉,不露锋芒而胸怀大志。如松坡能与晳子合作,他们的成就将是不可限量的。”

)第四节 畅游三海

第二天,杨度陪同王闿运和夏寿田坐着马车,前往总统府。

在马车上,杨度向他们介绍:“逊清皇帝溥仪已让出中南海和北海,退居皇宫乾清门以北,神武门以南,自成小朝廷。现在总统府就占有三海。北海、团城、中南海都划入总统府范围,号称‘三海’。”

王闿运拈着须尖点头叹道:“这三海,当年可是禁地呵。”

夏寿田问道:“我看到报纸上披露,总统的年俸是三十六万元,比美国总统还高一倍多;总统的办公费四十八万元,交际费三十六万元,这些数字准确吗?”

杨度摇摇头道:“这不过是法定数字罢了,总统的特别费是没有限制的。这都是梁财神那批混蛋干的好事,他让总统可以任意批条子到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取款。人们都说,中交两行是袁家的金库。要真正实行立宪,就不会这样让梁财神闹得无法无天了。”

同类推荐
  • 史玉柱传奇

    史玉柱传奇

    曾有企业家这样说,“如果是现在把我归零,我仍然可以再来一次”。然而,史玉柱则是在资产为负数,甚至负得还很多的时候站了起来。应该说,他是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经历了“大起——大落——又大起”这样一个完整过程的著名企业家,他创造了一个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传奇故事。
  • 中国皇后传

    中国皇后传

    本书力求通过她们的详细传记,科学地评价其功过是非,如实地反映历代宫廷制度和生活,以及与皇后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尽管封建史学家或为皇后作纪,或为皇后立传,但是记载或失之简略,评论或失之偏颇,无论在史实还是观点上,都有重新研究的必要。不了解皇后,也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鉴于此,我们编写了《中国皇后传》一书。
  •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国大思想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青山见我应如是:柳如是

    青山见我应如是:柳如是

    她能歌善舞,诗词歌赋样样精通。12岁被卖入相府,因周道登贪图其美色,最终再度轮落红尘。而后亦师亦友的李代问,因世俗观念抛弃她。梦中情人张溥,只是她人生路上的匆匆过客。再恋宋徵舆,让她再度深陷苦海。而最爱陈子龙,在她心上划下深深伤痕。花甲老人钱谦益,给了她依靠,却非她所爱……她是“秦淮八艳”之首,也是中国一代文人的红颜知己,更是秦淮河畔传为佳话的红颜传奇。透过柳如是的一段段非常的经历,托举出了那个斑驳岁月里的薄命红颜。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热门推荐
  • 缘来因为你

    缘来因为你

    如果有人问你青春是什么味道,你的答案不会马上在脑海里出现。因为没有一个人的青春自始至终是同一个味道,就像你用双脚踩在凹凸不平的湖底,这一秒也许是柔软的细沙,甚至你还有心情去享受一下湖水的涟漪推动着你的身体,仿佛置身于云端。而下一秒,就有可能跌入一处深坑,让你慌忙的挥舞着手臂想抓住水草,甚至后悔自己的勇敢和执着,结果只能是大口大口的呛水。
  • 那个城市改变了这个男人

    那个城市改变了这个男人

    只怕时间不够,我多希望可以重新在来一次.这是他最后说的一句话.一个农村的小伙子在一个城市奋斗,经历了世态的一切,只想改变自己,希望有日能够风光的回家。
  • 只缘君心似我心

    只缘君心似我心

    二十一世纪的冰冷杀手凌清瑶,铁血无情,聪颖机智。一朝穿越,竟变成了盛国将军府府一个毫不得宠的小姐。凭着自己智慧,她周旋于各人之间,势必要解开自己身上的秘密。但面对感情之事,她究竟是要选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还是会做选那温柔俊美的世子?本书甜虐,反正我是信了。
  • tfboys之有爱就有痛

    tfboys之有爱就有痛

    第一次写小说,加上作者文笔不好别见怪哈~如有本小说有冒犯或者跟其他小说的名字一样,请在评论区说,我会改正
  • 小娘子种田记

    小娘子种田记

    莫名其妙的穿越,包子父母,穷得叮当响的家里,极品奶奶爷爷,还有超极品的伯母,时不时回来打秋风的姑姑,看女主豪华利用21世纪知识,带领家里人,闹分家,斗极品,防家贼,一步一步走上致富路,不是说穿越女主到最后总会遇见什么王爷之类的最终走向华丽丽的世界吗,为什么她遇见的居然是......
  • 女国秘史之二女争霸

    女国秘史之二女争霸

    她,康国第一斗殴女神,流氓又好色的无良少女;他,苏毗首席无敌剑士,俊俏而冷酷的有为男娃;她千里迢迢,携九牛彩礼,赴他家提亲,誓把他娶回家,哪知,天生媚骨嗜杀成性的蛇蝎女王对他垂涎已久,欲将他阴谋收纳;她怎能如愿拥有他?(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小姐斗夫

    小姐斗夫

    赫连家一贫如洗,全家都挤在一间破屋里!赫连家的伙食一年到头都没荤腥!赫边家的人都要下田干活!看看,这就是狠心的爹给她找的破落户!明知她视钱财如命还要她嫁给那穷小子,这不是要她小命嘛。这小子人前斯文老实敦厚,背后却是奸诈邪恶无比。难道他是双重人格耍她玩?哼!她就不信斗不过他,这梁子算是结下了!
  • 校霸丫头爱上我

    校霸丫头爱上我

    无敌女校霸居然喜欢上一个弱弱的小男生?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小男生可以让女校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么”?
  • TFBOYS之许我下一世倾城

    TFBOYS之许我下一世倾城

    三个少年,三个明星,三个故事。这是一部同人小说,如果你不喜欢,请不要看,不希望用语言来伤害大家。写得不好,不要介意,我只是把最心里的想法表达而已。谢谢上天带来他们,谢谢所有的四叶草,愿你们一切安好,幸福。
  • 不讨王爷欢心

    不讨王爷欢心

    他唇角勾起邪佞的诡笑,黑眸撩拨着森冷的寒意。通常女人看到他,表情是惊羡,是爱慕,是饥渴的投怀送抱,而这个相貌平凡的女子,不望他宠幸也就罢了,居然当着他的面花痴地崇拜着另一个男人?哼!这可恶的无颜女,他还稀罕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