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6800000037

第37章

姚无双加入丈夫的阵线,要一道攻下这个秘密。她插话说:“可你是杜公馆的秘书呀,听说太湖好些山头,都和杜月笙有联系。不是他派你来,你来干什么?”

少姬也用疑惑的目光望着哥哥。

杨度这时才觉得,自己正受到一男两女的联合围攻,他们每双眼睛里都写着问号。

他望望她们,转对夏寿田说:“一些坏事都披着漂亮的外衣,那么一些好事为什么不可以利用坏人的衣衫打掩护呢?”

夏寿田和姚无双,姚无双和少姬交换着目光,不再往下问了。

他们在东山游览了紫金庵和龙女祠,当天,回到苏州城。

在胥门码头上,少姬指着河上的一条小船,提醒杨度说:“哥哥看,那不是叶大姐吗?”

杨度向小船望去,果见船上坐着一位少妇,依然乡下打扮,只是印花蓝土布头巾没有扎在头上,而是扬在手上,她正挥动着头巾向岸上告别。距离远,说话听不见,杨度也挥动手臂和她告别。

杨度指着渐渐驶远的船影,向夏寿田、少姬笑道:“看到了吗,她是特来护送我们的,所以我们没有叫人家绑了肉票。”

)第十一节 愿与梅花结后缘

太湖之行,杨度开始抱着很大希望。他回上海后,分吃了带回来的橘子。橘子没熟透,有些酸,他在杜公馆,又碰到一些不太愉快的事。他不免心上嘀咕:没熟的橘子,恐怕不该早摘吧。

已是一九三一年初夏季节,杜月笙邀请杨度参加杜氏家祠落成庆祝仪式。

杨度穿一套浅蓝色西装,戴巴拿马草帽,摇着折扇,一派绅士风度,出席了这个轰动上海滩的盛大仪式。

杜氏家祠建在杜月笙的出生地——浦东高桥镇。“送主”“主”是祖宗的灵牌渡江这一天,贺客队伍长达数里,从华格臬路杜公馆出发,在装饰华丽的彩车上供着主牌。彩车前是无数彩亭,分别抬着蒋介石题赠的“孝思不匮”大匾,南京政府各院、部及省市大员题赠的匾额……再前面是护送人员:法租界政治部全体人员,公共租界的英国马队巡捕,法租界的法捕、华捕、越捕;驻上海军队,警备队皆荷枪实弹,列队参加。最前面是铜管乐队、铜鼓乐队,这里面有公董局军乐队、警备司令部、警察局乐队、各机关、各军队、各慈善团体的乐队、海军军乐队……嘣嘣锵锵嘀嘀嗒嗒,形成一长串十分嘈杂的合奏。洋人、官方、流氓,三路合流。它和十五年前袁世凯的殡礼比起来,除了同样是展览乌七八糟的封建习俗之外,还多了一层半殖民性质的十里洋场的特色。他们浩浩荡荡,耀武扬威,南行经李梅路转至恺自迩路东行,再南行至老西门,由小东门大街至金利源码头,然后登上特备汽轮过江,到了高桥。

第二天,奉“主”入祠。杜氏家祠门前,高搭彩色牌楼。一阵鞭炮声后,参军杨虎高声宣读蒋介石颁发的颂词,接着是捧场掌声。法国总领事、领事、法租界巡捕房总监,日本总领事、领事以及日本驻军首脑板西将军,也都前来祝贺。

这里会聚了南北名伶,演了三天六台堂会戏,每日酒席在千桌以上。筵席上觥筹交错,丝竹盈耳。这里有前清遗老,有北洋军阀,有南京的“党国要人”,有上海滩的大亨和暴发户……杜月笙应酬他们,有时也请杨度代表他应酬。

杨度周旋于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之间,仪表堂堂,服饰整洁,酬酢谈笑,态度是既老练又有气派,言谈是既幽默又有锋芒。他以冷静应付别人的虚伪,以随和应付别人的傲慢,以谈笑风生应付僵局,以超然态度应付尔虞我诈,也以傲然不羁的作风应付某些多疑的人们。有的人喜谈佛学,他就和他大谈禅理;有的人附庸风雅,他就和他大谈诗词书画;有的人关心纱布交易,他就和他大谈实业救国;有的人大吹自己的“围剿”功绩,谈到得意忘形时,透露两天内要来个突击搜捕的秘密消息。杨度笑着和旁坐的人谈别的事,似乎根本没注意这边的谈话内容。可是,第二天搜捕开始,好多可能被捕的人早已逃出了罗网。要追查谁走漏了消息是枉然的,何况这类事谁都不会怀疑到“帝制余孽”杨度身上。

在祠堂四周高搭的席棚下摆开了筵席,杜月笙举杯祝酒时,向大家宣布,为了报答来宾的盛意,他要和京剧演员出身的小妾一道登台演戏。来宾听到这一宣布,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他巡向各桌让酒。当他走到杨度面前时,手擎着酒杯笑道:“晳子兄,兄弟有一事相烦:这次家祠落成,准备立块碑表表孝思,垂示后人,请晳子兄写篇碑文可好?”

这个要求是不容推辞的,何况他这个挂名秘书从来没有为杜月笙拟过一次文稿,上过一次建议呢。他立即应道:“好,我一定这样写:‘杜先生热心公益,每因慈善集款,辄复身登舞场’。”

杜月笙干了一杯,亮亮杯底,高兴地说:“过几天,我再发动一次‘义赈’,就由我携小妾义务演出,再次用事实证实你的记载。哈哈。”

杨度在如此热闹污浊的社交场合,看来从容应付,毫不吃力。其实,他只有回到他自己的寓所,回到他的起居室里,紧张的神经才暂时松弛下来;也只有见到党内同志时,他才披露了郁积在胸中的真实感情,吐露真正心底的话。就这样,他和他的单线联系人,做了大量不为外人知晓的革命工作。

他在小楼上翻阅报纸,见上面充满杜氏家祠落成盛况的报道,有“特写”“侧记”“琐闻”“霏屑”“花絮”,真是连篇累牍。日文《上海每日新闻》还评论道:“以一家一宗祠祀典,其规模如此之伟大,真不啻王侯之观。”可是同时,报纸上报道了陕西甘肃一带灾情严重的消息:“灾民吃光树皮草根,甚至吃死尸,有的相互交换活人来吃。”《申报》还引用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兼立法委员焦某在立法院的报告中一段话:

陕灾之惨,为旷古所未有,盖未埋之饿殍达四十万具,蒸臭达数千里。现在全陕已达有路无人走之境地,昔日之汽车道,今则蓬蒿满目,荆棘遍途,但见白骨成堆,汽车道不知何往矣。

一边是盛况空前的豪华场面,一边是旷古未有的悲惨景象,这是多么使人触目惊心的尖锐对比!

他对着报纸,沉默了好久。不能不想到,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上海一直处在腥风血雨之中,孙中山亲订的“三大政策”遭到破坏,国共合作的局面从此破裂,爱国人民和革命力量正处在巨大困难时期。然而,南昌起义的号角动地,秋收起义的红旗挥舞,接着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革命根据地正迅速发展,成立了正式红军。在那浴血苦战的战士肩上,肩负着未来中国的希望。在上海,一面是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一面也有鲁迅、茅盾、沈端先等人发起并参加的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这种新形势下,自己的革命活动是很特殊的。自己既要和敌人战斗,又要和敌人虚与周旋。这样,杜公馆毕竟是一块可以掩护战斗的有利阵地。这块阵地是不能放弃的。因而,为杜氏捧场的文章还是不能不写。

他写了,当然是吹捧杜氏的,虽不热情,也说得过去。好在杜月笙肚里没有多少墨水,只要是杨度的署名文章,他也就满意了。

于是,一块由杨度撰文,丘豫萱书写的石碑,不久就竖立在杜氏家祠的惹眼处。它和杜氏家祠门口的一对石狮子,算得是“珠联璧合”,都是那个家祠的“不朽”的纪念物。

一个革命者不但依附杜氏门下,还为杜氏白纸黑字大写颂词,直到把自己的大名也铭刻在并不光彩的石碑上。将来,若有人根据这一物证唾骂杨度,那可真是铁案难翻啊。

杨度当然不会想到这些,正像猎人和猛兽搏斗,滚滚爬爬,生死俄顷之际,只是想如何伺机打倒猛兽,不会去想烂泥污水会不会弄脏衣服。

他知道,流氓无产阶级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阶级。杜氏门下也有少数思想进步的人;杜氏本人组织过反革命的别动队,但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他的态度也有变化,一直和各式各样的人拉交情,也不一定是死硬派。

杨度依然腰板挺直,无半点衰老之态。在铺着绿呢的长桌上,他画梅花,画到得心应手的时候,眼中就闪动着在号称“香雪海”的地方实地赏梅的情景:那一大片梅花,真是皎洁如雪,迷离如海,花光照人,清香四溢。那是花吗?是花,但又是洁白而坚强的象征,是人的品节的化身。这时他心与境会,笔下自然而然地流动着美的旋律,颤动着召唤春天的歌。他为人写条幅、对联,在字的间架、骨力、韵律和笔行纸上的曲折自如中寻找乐趣。这是一种超脱一切琐屑污秽的乐趣。他的字像是善于驾驭空气的浮力而自由滑翔的苍鹰,像是四蹄攒动在平坡上小跑的骏马,给人以舒展、活泼、自然、大方的美感,这也展示了他那豪迈不羁的性格的一个侧面。他挥笔写好一副对联:

但哦松树当公事愿与梅花结后缘

他刚放下笔,少姬推门进来。她望着对联说:“写的这两句诗,是哥哥的诗吧?”

杨度微笑不答。

少姬品味着,笑道:“我懂了。这是哥哥的自我写照。你向往苍松的万古青翠,酷爱梅花的斗雪傲寒,是伐?”

“我以这样的品格和情操自勉罢了。”

“不,这里似乎还寄寓着更多的东西。”少姬疑问地望着哥哥。

“还能寄寓什么呢?”哥哥有意缩小诗句的内涵。

少姬从上次去太湖那次谈话中,似乎猜测到哥哥的政治身份,联系到眼前的诗句,她笑问:“和你‘结后缘’的梅花是什么呢?”

她的潜台词是:那是不是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思想?

他爽朗地笑道:“梅花就是梅花,还能是别的什么!”

少姬随手从案上摸起一本书,随意翻着,又望望哥哥,改用十分关切的语气说:“目前是满天暴风雪,它是会作践梅花的。我在上海这些天,也看到听到不少事。听说,常常有人被抓去,在龙华秘密枪杀,死了连家属都不知道。有些进步书店被无理封闭,略带革命性的书都被禁止,甚至书面带红色的也被禁止。租界的巡捕,对小学儿童的书包也常常检查,巡捕甚至可以根据电线杆上贴的‘告密’纸条,就去抓人……哥哥注意过这些情况吗?”

“当然注意到了。”杨度不假思索地说。

他想了一下,又说:“天亮以前,有一段短暂的时间最黑暗。正像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说的那样,妖魔鬼怪都怕天亮,所以天亮之前,它更疯狂更残暴。你刚才说的,正是这样:黎明之前群魔乱舞呀。不过,地球是会转的,它总要转向明天。公鸡一叫,太阳一露头,一切妖魔鬼怪都要完蛋。你信不信?不信就等着瞧吧。”

天空传来隐隐雷声。杨度向窗外张望一下,说:“要下雨了!”

少姬没有理会下雨不下雨的事,她揣摩着哥哥话中的含义,“啪”的合上书本,郑重其事地说:“哥哥说这是黎明前暂时的黑暗,不过我看,这暂时的黑暗可能要延长几十年。革命成功的希望还很渺茫。即使能成功,也是多少年以后的事。哥哥今年五十七岁了,年纪大了,犯得着吗?要是不能亲眼看到成功,干吗要冒这么大的风险?何况这不是一般风险,而是……”少姬终于披露了对哥哥安全的担心。

“我对革命并不抱罗曼蒂克的幻想,并不幻想能亲眼见到它的成功,但我希望我是一个接力者。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我找到了真理,还考虑什么风险不风险!”

“既然信仰的是真理,那报纸上为什么有时出现‘退党声明’一类启事呢?”

“烈士的血可以鼓舞人们前进,但也会吓坏一些软骨头。这没有什么奇怪的。”

“哥哥是共产党员吗?”

天空一个响雷,接着一阵轰隆隆滚过楼角的雷声。

“我还不够。”他第一次对妹妹有所隐瞒,不免泛起一丝轻微的内疚心情。

接着,他又加强语气说:“确实,我还很不够。我的旧思想旧意识还很多。封建的资本主义的各种旧思想,还常常泛上来纠缠着我。我只有不断克服它,批判它,同时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探索新的问题,这样我才觉得,我向人民大众又靠拢了一步,向浴血苦战的革命战士又靠拢了一步。我现在确实相信,要救国,救外忧内患灾难深重的中国,只有人家共产党说的道理对。他故意说“人家”,还加重语气。人家走的才是唯一正确的路。我不够做一个共产党员,但我希望走人家走的那条路。我不能让旧的经历拖住我的腿,更不能因为上了几岁年纪就因循不前呀。”

外面下起雨来,噼里啪啦的雨点子有时打到窗玻璃上。

他坐在藤椅上望着窗玻璃,听着雨声,头脑里也在考虑妹妹提出的问题。提到“退党声明”和白色恐怖一类事,他想到胡鄂公。他发现胡鄂公最近不大热心谈党的活动,不大关心进步事业了,辨别力减弱了,对真理的执著与热爱也不那么火辣辣的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胡鄂公一直是旋风般的人物,是活动家,却韧性不足,他会不会在白色恐怖下转向呢?这成了他心中的疑团。

风声,雨声,雷声,在窗外翻搅,也在他胸中翻搅。

胡鄂公曾是他的引路人,那是引他前进的时候;若是今后引他倒退呢?那就只有和他绝交。跟时代巨轮前进的人,本身也是轮子。当前面的轮子倒下来挡住去路的时候,要么修整它,要么一脚踢开它,继续前进!

人是复杂的,也是变化的。胡鄂公有可能脱离革命,但他认为,胡鄂公不是出卖革命的那种人。到底怎么样,只有等着瞧了。

“哥哥上次去太湖……”少姬打破了沉默,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这次他不想再对妹妹有所隐瞒了,何况往事如烟,也没有保守秘密的必要。因答道:“那次,我想和柳直荀柳瑟虎兄弟组织太湖起义,由于时机不成熟,流产了。我这个人始终是一介书生,不是亲临战场冲锋陷阵的那种材料,要领导起义,我也干不了。那次真干起来,我也不过是从旁协助罢了。”

停了一会儿,他又轻轻叹口气说:“我这一生,总是失败多,成功少呀!”

少姬用手掠掠鬓丝,带着年轻时惯有的调皮神气,故意笑问:“哥哥在洪宪帝制时,也是失败者,你是不是也惋惜那次失败呢?”

杨度朗声大笑起来,说:“失败是坏事,有时却是好事,前年梁启超去世,我送他一副挽联,上联是:‘事业本寻常,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就是说,洪宪帝制垮台,他是胜利者,我是失败者;他胜,固然高兴;我败,也很可喜。因为对我来说,失败是好事,我是碰了壁才拐弯的呀。”

“那挽联的下联呢?”

“下联是‘文章久零落,人皆欲杀,我独怜才。’”

“这里‘人皆欲杀’,是不是有所指呢?是不是还有内幕情况呢?”

杨度笑着,没有立即回答。窗外雷声渐远,只有淅淅沥沥的雨声给人以清凉悦耳的感觉,也像说话者谈了多少风雨雷电事件之后,暂时得到了某种宁谧。他听着雨声又补充说:“我和梁卓如是老朋友,我挽他,当然不会写空空泛泛的套话呀。”

秋风秋雨,气候多变。

)第十二节 回忆良友梁启超

这次和少姬的谈话,提到梁启超,提到自己追悼梁启超的挽联,句句是追悼梁启超,字字都包括自己,也含有自挽的意味。自己的一生不也是“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吗?没有失败哪有今天的觉悟?不也是“人皆欲杀,我独怜才”吗?只是这句中的“我”含义更广些,包括知我者和平生自负的我。

他由此更想到个人与梁启超的深厚友情,越想越多。夜深了,已解衣上床,却久久不能入睡,又起来开灯,翻翻梁启超晚年的著作《饮冰室诗话》,顺手就翻到其中八六段:

同类推荐
  • 努尔哈赤传

    努尔哈赤传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即清太祖,大清帝国的开山始祖,八旗兵创建者和统帅,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努尔哈赤的一生波诡云谲,野心、杀戮、权谋、奇情交织,既是骑马弯弓的塞外英雄,又是攻无不取的常胜帝王。本书将努尔哈赤的一生客观地一一呈现出来。
  • 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

    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

    张箭,男,1955年生于成都。1978年夏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读本科,1982年夏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应届考取川大世界中世纪史硕士研究生,1985年夏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分配在川大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今合并为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教研室)工作。
  •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

    史玉柱自述:我的营销心得

    在书中,史玉柱毫无保留地回顾了创业以来的经历和各阶段的思考。全书没有深奥的理论,铅华洗尽、朴实无华,往往在轻描淡写之间,一语道破营销的本质。关于产品开发、营销传播、广告投放、团队管理、创业投资等,史玉柱都做了独特而富有洞见的思考,在启迪读者的同时,也为中国商界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商业思想记录。
  • 旧时的盛宴

    旧时的盛宴

    《旧时的盛宴》名副其实的民国腕儿写民国范儿。民国人,不管是为官的,为学者的,还是普通人,即便是小商小贩都有敦厚相、坦然样儿;家庭、婚恋、玩乐、衣装,在最日常的生活中也有一种又闲适又讲究的范儿。梁实秋的饮酒、喝茶\吃烧饼加油条,吴文藻的求婚,徐志摩的情书,石评梅的殉情,无不说明了民国人的爽利、真性情,以及讲究生活的风尚。《旧时的盛宴》通过名家之笔,构造一席生动、丰富、富有感染力的民国盛宴。
  •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全传

    杜月笙自幼父母双亡,沦为乞儿。为了出人头地投靠青帮头目黄金荣;献媚于黄金荣的大老婆桂生姐;镇压工人武装,杀害共产党人取宠于反动势力;上攀“天子”蒋介石;中靠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下用青帮、“恒社”等帮会社团组织……一步步登上了民国年间名噪一时的“教父”宝座……本书除了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杜月笙用刀枪、鸦片、赌器、官印、女人、金钱,凭借黑道势力发迹于十里洋场的过程;同时又客观的记叙了杜月笙在抗战时期不惧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坚持支援国共抗日、并清剿汉奸特务的业绩;描叙了他对蒋介石攀附、希翼、失望、离心的四个阶段;刻画了他从“教父”宝座上跌下来,客死在香港的结局。
热门推荐
  • 真心不隐藏

    真心不隐藏

    他向来冷酷淡漠,在不小心撞到那只突然窜出的黄金猎犬后,生活全变了样!先是被狗的主人称为“肇事者”,然后是被当成司机使唤,隔天还展开“夺命连环Call”……原来他是打定主意不再理会她的,可当她打来的第三十九个电话——声称因为找狗而掉下后山的陷阱后……
  • 安欢

    安欢

    你在遥远的荒漠里,等待着怎样的重生,又埋葬了怎样的过往。在自我流放的岁月之间,可曾遇见这样一个地方,你想停下脚步,重新生活。可曾遇上这样一个人,你想用心去爱。可曾在满是疮痍的心田种下一颗鲜花的种子,日夜灌溉,即使它永远不会发芽,但希望却漫自生根。你祈求的,无非只有四个字:平安,欢乐。红颜化作枯骨,英豪成就霸业。心中想要的自由,无非是寻到梦里归乡处……
  • 音速

    音速

    主人公的音乐世界,是创造奇迹的世界,在音乐世界他们会有什么样的举动吗?尽请期待!
  • 读透人生之1:人生的思考

    读透人生之1:人生的思考

    《读透人生之1:人生的思考》作为一位神秘的文人,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每日环顾世界,冥思苦想,终于发现了抚慰世人内心痛苦的疗法、引领众人步入成功的法则,并通过其作品将这些智慧奉献于世。对于那些正在经受心灵创伤、一直乞求成功的人们来说,这些作品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他们的心扉,滋润他们的心田。
  • 辟道莽荒

    辟道莽荒

    此身为人,当以血肉之躯,于此莽荒世界,辟无上不朽之道!新人不易,还请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点击、收藏、推荐,都是对作者的支持,在此感激不尽!
  • 食在人为

    食在人为

    刚失恋就穿越了,穿就穿了,还附赠包子一枚。什么,什么,还父不祥,天咯咯,这要让人怎么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威尔金斯手记

    威尔金斯手记

    这是一个小房间。是的!一个幽闭的密室。瑞恩低着头一丝不苟的往柯尔特里面注入弹药,上膛,校准准心。而在不远处一根十字架上面粗大的铁链缠绕着一个妩媚而性感的女性。就像是满含着鲜血的蔷薇花。她一直不停在挣扎……在尖叫……露出了尖牙瑞恩将柯尔特钉在在她的头顶。“抱歉,女士。马上就轮到你了……”“顺便告诉你,或许你听不到了,但我还是要说……我讨厌吸血鬼……特别是你身上那股甜腻的味道。”左轮的轰鸣成了小房间唯一的主旋律。提供Q群:320121565欢迎喜欢此类型的书友来喷一喷,挑挑刺。顺便走过路过,留下你们宝贵的点击、推荐、收藏吧。呵呵!此书以签约请放心
  • 蒸条龙,别加葱!

    蒸条龙,别加葱!

    鹫之是最讨厌妖的龙太子,妙儿是只刚成精的猫。某天龙太子落难,掉到砧板上,结果就遇到了这只猫。妙儿一直想吃看起来像鱼的龙,而鹫之一直嫌弃这妖行不够、连人话都不会说的猫,凭什么整天想着要把他吃掉?
  • 那年夏天一顾倾城

    那年夏天一顾倾城

    那年,他一身白衣,肆无忌惮的闯入我的心房,从此再未离开。我为他哭,为他笑,当一切都成定局,当宁静的生活掀起波澜,我该何去何从。你为何离开,又为何回来,你可知死灰不能复燃?你我之间,除了怨恨还剩什么?
  • 明觉禅师语录

    明觉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