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9000000027

第27章 阴谋与爱情 (4)

不过,非常有意思的是,她的先生,恰恰是既温和、善良、简单而又有相当的社会经济地位的。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以前,当她一心想找成功男人时,那其实是对爸爸的背叛,也是对自己童年那么美好体验的背叛,她潜意识中未必接受。并且,一心找成功男人,是长大后的她的愿望,而留恋温和、善良而简单的父亲,是孩童时的她的感受,这两者如果不整合,那也会给她的内心带来巨大的冲突,前者将后者视为敌人,后者也会抵触前者。结果,她既不能很好地与父亲那样的男子相处,也不能与和父亲相反的男子很好地相处,她哪里都去不了。但是,在完整地看待自己与父亲的关系后,她内心中的这两部分就得到了整合,她就有可能同时拥抱这两者了。

要主流父亲的幻象,还是要真实的父亲?

长大后重新看一看父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在未成年时,我们很容易受别人影响。常见的影响有两点:第一点是,我们很容易卷入父母的婚姻战争中,甚至是家族的战争中,而被这场战争迷惑了双眼;第二点是,我们难免会受整个社会舆论的影响,会追求主流舆论所倡导的父亲形象,而不是去尊重父亲的真实存在。

2006年春天,我的父母来到广州和我一起生活了一段时间。一天,我带他们去植物园玩,当给父亲拍照片时,通过镜头看父亲,我突然发现好像看到了一个非常不同的父亲似的,他在我眼中第一次变得无比生动,我的心似乎都在和父亲的心同步跳动。这么多年来,这是我第一次重新找到与父亲的链接感。

与C一样,我的父亲也不是强有力的。他先是在他的原生家庭被忽视,而他成家后,我们一家都被爷爷奶奶忽视和压制。那时很讲孝道,如果老人看不起你,那么不管事实如何,你都会被贴上不孝的标签而被村人所轻视。对此,爸爸没有做什么抗争,或者他也做不了,他只是默默地用他瘦弱的肩膀扛起对爷爷奶奶的责任,和对我们一家的责任。

不仅如此,我的父亲也是非常不擅长人情世故的。他喜欢一个人做事,而任何需要求人的事情,哪怕只是去邻居家借一把铁锹,他都不愿意去。母亲知道父亲这个特点,所以几乎有任何需要求人的事情都是母亲去。

父亲极其聪明,他现在已70岁了,但在做小生意时还常常用心算,而不是用小计算器算账。此外,我们家里的农具和家具,很多也是他自己做的,例如做生意用的秤都是他做的。每天,他会很早起床,要么是去赶着做小生意,要么就是在家里做各种各样的农活。除了偶尔看看电视,他几乎从来不闲着。

但是,勤劳和聪明并不能让父亲很好地撑起这个家,我们家在村里还是被边缘化,还是会被人欺压,而且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这和父亲的另一个特点有相当大关系——每当家里日子好过一点时,他就会在做生意上出点事情,要么被偷钱包,要么被人骗。

因为以上这些特点,也因为母亲偶尔会就此抱怨一些,我心里对父亲总有一些不认同。他的一些特点在我身上几乎完全看不到,譬如我一点都不喜欢修理家具和电器,大学时电脑出了问题一定是找哥们儿帮忙,而现在电脑出了问题也是由学物理的女友搞定。我们家还有很不错的打印机,主要用来打印照片,但我只会在电脑上操作,一旦出了问题,也总是由女友搞定。

因为这些不认同感,我觉得与父亲总有一些隔阂,但在植物园给父亲拍那张照片时,这个隔阂一瞬间消除,于是我和父亲的关系有了很大改变。以前,每次打电话回家总会问:“我妈呢?”现在,我一定会和父亲聊会儿,有时聊很久。

并且,从此以后,觉得自己心里多了一些暖意。

华南师范大学的心理学老师张敏翻译了一本书《父性》。这本书称,尽管我们意识上对暴君般的父亲有百般不满,而且杀掉暴君般的父亲的譬喻在很多神话故事中都出现过,且历史上也不乏真实的故事,但是,我们还是倾向于找一个这样的父亲的。与温和近乎软弱的男性相比,很多人感情上还是更容易被强势到蛮不讲理的男性所吸引。

对于这一现象,可以在许多层面上做解释。譬如一种常见的解释称,这是远古蛮荒时代所遗传下来的需要。那时,男子是猎人,他们的狩猎能力将决定一个家庭乃至一个部落的存续,而细致、敏感和善解人意这些因素并不是很重要。也就是说,一个男子的权力味道是一种真实的保障,而不像现在更可能是一种虚幻的心理需要。

德国一名女权主义作家的故事也耐人寻味。作为一名女权主义者,这位女作家先嫁给了一个无比尊重女性的男子,但最后她与这个男子离婚,而嫁给了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子。她到底想要什么呢?

对此,这位女作家有她的一番解释,而且是上升到哲学高度的解释。

我相信这些解释有一定道理,但我更愿意从微观的角度去看这些事件。在我看来,其中的关键就是,你真实的父亲是怎样的,你是接受了他的真实存在,还是活在理想父亲——也即白马王子的原型——的幻梦中。

你是否卷入了父母的战争而迷住双眼?

相对于社会主流舆论对父亲形象的塑造,更能影响我们是否接受父亲真实存在的因素是,家庭对父亲形象的扭曲。

我刚开始做心理咨询时,一位女来访者对我说,她非常痛苦,因她发现,她错看了父亲。她是在父亲去世10周年时才有了这一发现,再想修正似乎已没有机会,于是陷入极度的内疚中。

看轻父亲,是她的原生家庭的主流舆论。她有四个兄弟姐妹,但他们都团结在母亲的身边,对父亲报以忽视和敌意。一直以来,他们几个兄弟姐妹都觉得父亲对家庭贡献甚微,母亲才是家庭的顶梁柱,而且他们还觉得父亲不够男人。

但是,相当荒诞的一点是,他们的父亲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而他们的母亲只是一位小学文化的家庭妇女。论对家庭的贡献,这位父亲远远胜于母亲。我这位来访者,她是在父亲去世10周年时才看到了这一事实,这让她一方面感到内疚,另一方面也对母亲和其他兄弟姐妹产生了强烈的愤怒。尤其是对母亲,她认为正是母亲数十年如一日地在他们面前数落父亲的不是,才让他们对父亲有了很深的偏见,以至于连最明显的事实都看不到。

夫妻之间很容易爆发婚姻战争,双方都想争夺关系的制高点。从社会的角度看,因为我们仍然生活在男权社会,似乎男性更容易获得这一制高点,但从家庭的角度看,却是未必,因为孩子们天然和母亲的链接更紧密,所以女性们有更大的机会在家庭中赢得孩子们的支持,从而令一个小家庭中的婚姻战争彻底失去平衡。

也是在刚做咨询的时候,我的另一个来访者常向我描述一种情形:每当她的父亲和母亲发生冲突时,他们四个孩子会排成一排,站在母亲的面前,挡住气势汹汹的、有暴力倾向的父亲。

看上去,孩子们是在主持正义,但这最终成了这位女子的一个严重问题。她和她的先生常常爆发冲突,每次事后看,她都知道自己做得过分了,但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对老好人的丈夫发脾气。

我请她列举每一次对丈夫大发脾气的详情,最终发现其中有一个模式:每次都是先有一位年长的女士斥责她,接着她对丈夫大发雷霆。

这个模式是如何来的呢?

原来,自从她很小的时候,妈妈便抱怨甚至斥责她没有良心,因为她不能保护妈妈。

海灵格称,孩子天然就想做家庭的保护神。这一天然倾向会让他们很自然地想平衡家庭的各种力量。在这个基础上,假若父母一方甚至两方有意诱导孩子站在自己这一边,那么他们很容易成功。

这位女子即是如此,不管年龄多么幼小,她一样会渴望保护妈妈。但是,在很小的时候,她不敢这样做,因惧怕有暴力倾向的父亲。一直到她16岁时,她才敢带着三个弟弟妹妹,在父亲面前一字排开保护母亲。

尽管是保护了母亲,但她的内疚已积攒了很多年了。她想释放这种内疚,而她的老好人丈夫是最佳的宣泄对象了。

并且,能看到童年和成年时的一个共同模式:先是一位年长的女士斥责她不中用,而后她的内疚就会被激起,接着转化为愤怒并被宣泄到男性身上。

在童年的时候,她对妈妈的保护还有主持正义的味道,但到了成年后,她仍然延续这一模式,就不再具备这一味道了,她的先生成了完全的受害者。

而在我看来,她的妈妈本来是可以直接与丈夫抗争的,但她没这样做,而是选择了以超级弱者的形象出现在家中,在大女儿还是一个孩童时就呼唤其保护自己。她虽然在很多年内没有赢得实质性的保护,但她最终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都和她站在一起,将父亲彻底排挤出这个家。

这位女子说,父亲经常对她和弟弟妹妹们说,他恨他们,他们是白眼狼,他们对他的养育没有一点感恩之心。最后,在家中完全找不到归属感的父亲离开了母亲,虽然没有离婚,但在外面有了女人。

背叛父亲,也是背叛自己

父母任何一方数十年如一日地向孩子数落对方的不是,都会形成一种沉重的压力。最终,为了顺应这种压力,孩子们选择了与情绪最激烈的一方站到一起。

在多个来访者中,我都发现这一现象。孩子们并不是真正去平衡强弱,实际上他们和谁站到一起,关键是看,谁在诉苦时更执着,谁有更多的机会向孩子们诉苦。

很自然的,女性在这一方面占据优势。

一个在我看来相当夸张的个案中,因母亲先向大儿子诉苦,大儿子精神崩溃了,他选择了跳楼自杀来逃避这种压力。而在自杀前,他常说,他发誓要拯救母亲,他恨爸爸,绝不会和爸爸和解。

大儿子自杀后,妈妈诉苦的对象转向了二女儿。结果,二女儿对父亲的感觉完全改变了。哥哥自杀前,她对父亲的回忆是有很多温暖的,但哥哥自杀后,她对父亲的回忆只剩下了愤怒和厌烦。

并且,因为她接住了妈妈的怨气,而妹妹和弟弟就逃脱了。尽管妹妹和弟弟对父亲也有诸多不满,但他们现在和父亲的关系比起她来要好很多。

那么,二女儿对父亲的敌意从何而来呢?毫无疑问,她是接受了母亲对父亲太多的怨气。她是在通过母亲的眼睛看父亲,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眼睛看父亲。

此外,非常关键的是,母亲对父亲的怨气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可悲。原来,母亲在自己的原生家庭是严重被忽视的孩子,姥姥和姥爷对母亲都是忽视加虐待。按照道理看,母亲对自己的父母本应该有很多怨气的。但是,她却把自己的父母视为了圣人一般的人物,一直对二女儿强调:你姥姥、姥爷对我多好,我对他们多感激,如果没有他们的爱,我根本活不下来。

母亲甘愿去做自己父母的炮灰,如果这能让自己在父母心目中重新占据一席之地的话。如果这还不够,母亲还愿意让丈夫和孩子们去做自己父母的炮灰。

这是母亲和父亲关系恶化的一个关键点,父亲不愿意配合她。并且,父亲自己家也是重男轻女的,所以更是无法容忍她太照顾自己的家庭。

于是,他们的家庭就分成了两半,母亲还活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而父亲也一样,矛盾由此开始。而且,母亲不敢抱怨自己的父母,但却敢抱怨丈夫。甚至,她一生中所有的怨气都在丈夫这里找到了突破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孩子们耳边说丈夫的不是,甚至于令一个孩子自杀都不能醒悟。之所以不能醒悟,是因为发泄怨气的对象根本不对。

在这个个案中,二女儿和男性的关系一团糟,但三女儿和男性的关系却相当融洽。如果姐姐也想拥有和妹妹一样的关系,她就需要向我的朋友C学习,重新去看看自己的父亲,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

你不能背离自己的心

在相当的程度上看,一些女性对孩子抱怨丈夫似乎是有道理的。因为,在重男轻女的社会,无数女性嫁到男方家后,会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尤其可悲的是,制造着不公平待遇的罪魁祸首,也恰恰常是女性——婆婆。

这是一个很可悲的轮回。先是婆婆进入这个家庭时被忽视甚至虐待,她找不到自己的同盟,心无所依。但有孩子后,她的心有了牵挂,她找到了自己的同盟,而且她心中淤积着的怨气终于有了倾诉对象,孩子们总是容易和妈妈站到一起的。

如此一来,这个婆婆就和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儿子建立了过于密切的关系。当儿子爱上另一个女人后,她的心又失去了依靠,于是她很容易去排挤这个年轻的女子,就像她当年被自己的婆婆所排挤一样。

一些女性认为,女人联合孩子对抗丈夫,原因在男人的身上,如果不是他们错在先,女人也不会如此。

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假若她们这样做,孩子未来的幸福就被影响甚至摧毁了。难道,孩子的价值就是成为一个传递怨气的通道吗?

美国总统奥巴马之所以能有今天,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他的妈妈没有向他传递怨气,尽管她看上去有足够的理由向儿子抱怨不负责任的父亲,但她每一次给儿子讲起父亲时讲的都是父亲的优点。

当然,假若父亲不是一朵花,也没有必要非将父亲美化成一朵花。关键就在于,对你自己而言,父亲是谁,你与父亲有过什么样的真实往事。

我们必须尊重真相,否则就会背离自己的心,而这种背离会让心分裂,让心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剧烈交战。结果就是,我们的人生也一直处在剧烈的冲突之中。

马丁·布伯说:“你必须以你自己的方式去揭示你生存的意义。”这句话也可以用到你与父亲的关系上——

你必须以你的眼睛、你的心去揭示你与父亲这一重要关系的存在。

33

发现爱的证明

假若你能明白,一切都是有道理的,你自然遭遇的一切,尤其是你自由选择的一切,都是非常有道理的,那么你会在不完美中发现爱与被爱的证明。

“武老师,我对你的意义是什么?”

我的一位来访者这样问我。

在他问我这个问题之前,我看了一下挂在墙上的钟。

显然,我这个动作被他发现,他有些焦虑。

他对我意义非凡,这一点毋庸置疑。

首先,最明显的是,他付费给我,这对我在物质上有帮助。

其次,我大学二年级时即立下志向,想搞明白人是怎么回事,而和他一起工作,深入探讨他的内心,每一个进步,不仅对他的心灵成长有帮助,对我的心灵成长也有帮助。并且,每一个这样的进步,都是在帮助我实现我的梦想。

最后,最深的意义是,在与他一起工作的时间里,我有几次不知不觉完全敞开自己的心扉,放下了一切技术与努力,而只是放松地敞开心扉。他也一样,对我完全信任,将心中的一切毫无阻挡地呈现出来。那时,我们建立了如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与你”的关系。

每一个来访者对我而言,都有如此非凡的意义。

只是,这个意义有待我们每一个人去发现。

作为心理医生,其实我也在时时刻刻询问来访者“我对你的意义是什么”,或者干脆会想我对于他有何意义。

同类推荐
  • 优雅地老去

    优雅地老去

    渡边淳一的两性随笔和社会随笔《钝感力》《欲情课》《幸福达人》《在一起,不结婚》《优雅地老去》等在日本乃至亚洲影响甚大。本书在《白金Style》上连载时即引发热议,结集出版后更是掀起阅读热潮。渡边淳一耄耋之年提出的“熟年健康法”,倡导人们击碎对衰老的既成概念,挣脱“人生只能如此”的桎梏,不自卑,不自负,也不羞怯,优雅地去跟人生谈恋爱。渡边一派的“活好后半生才是关键”“年老的性能优势”等全新生活理念,被读者誉为增强“爱力”、给健康加龄的良方。从现在开始,体会白金一代活法的精华,设计、享受你的晚年生活!
  • 从明天起,做一个性福的人

    从明天起,做一个性福的人

    本书侧重于阐述美好性爱与健康、人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提高女性魅力。
  • 成功男人必须远离的10种女人

    成功男人必须远离的10种女人

    本书介绍了成功男人必须远离的10种女人,如:随意批判人的女人、贪钱的女人等。成功男人对于这样几种女人必须多加小心唠叨、贪钱、势利、纵欲、自以为是、工于心计、不懂原则等。因为这样的女人足以使男人身心疲惫,丧失斗志和颜面尽失。对于一个成功者或是正在追求成功的男人来说,这种女人留在身边是他的悲哀。
  • 10000种说爱你的方式:全美5年畅销的经典浪漫书

    10000种说爱你的方式:全美5年畅销的经典浪漫书

    一天用一个说爱的方式,足够用上27.4年的时间。一本浪漫情书在手,后半辈子的幸福都有了保证。美国最负盛名的浪漫学导师,6本畅销书的作者,曾访问过50个国家的150座城市,帮助成千上万对情侣修缮改进婚姻的格利高里·哥戴克,用去了43年又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本绝对是值得珍藏的浪漫经典。
  • 恋人浪漫短信

    恋人浪漫短信

    本书收录的手机短信内容,分为“侬侬耳语”、“寂寞独白”、“爱情告白”、“莺莺细语”、“相思两地情”、“二人互动”和“那一缕风情”等七部分。
热门推荐
  • VIP老公吃定你

    VIP老公吃定你

    他所有的好都给了她。她所有的恨都给了他。一年前,爱恨交织的沐苏杭一刀扎进顾淇奥的胸口,他没死,她疯了。友人问:“她差点杀死你,你还要在她这棵歪脖子树上吊死?”顾淇奥答:“所以我要娶她。”“报复?”“那像是我做的事吗?”沉默片刻,友人不得不承认:“真的不像……”人人都羡慕沐苏杭,不知烧了几辈子高香,才遇到一个顾淇奥。沐苏杭长叹一声:“如果一个男人知道你所有的黑历史,你觉得离了他还能有好日子过吗?”这是一个由爱生恨,后又爱得死去活来,最后终于修成宠婚的故事。
  • 倚栏念红颜

    倚栏念红颜

    她是21世纪首席毒医副业杀手,为了训练宁愿亲手杀了父母也不要他们将来沦为组织上威胁自己的工具;最后却死在爱情这座墓上,她含恨穿越了……“我鬼囚有三不救:不死不救;为恶好色者不救;看不顺眼不救”跪了一地的丫鬟奴才听了差点没岔气……欲知后事如何得等本作者抽空出来更新本书
  • 大大神,求放过

    大大神,求放过

    万达达在百般无聊之际中,点开学校的论坛,发现了一个游戏,从此沉迷于游戏中无法自拔。第一天,她登上游戏,一个游戏大神就主动加她为好友,从此万达达走上了拜师的这条不归路……有天大大的神让万达达在游戏里一百次跳崖,在电脑面前的万达达表示泪流满面。万达达:师父,徒儿做不到啊~大大的神:嗯?做不到?那还玩什么游戏?万达达:师父,求放过~大大的神:求放过?不!徒儿,你没听过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夫,放过你,为夫这是不可能的!万达达:……
  • 道稗录

    道稗录

    自三元开道、四玄弘法,吾道遂昌。万载以来,螽斯绳绳,瓜瓞绵绵,无不深感先人之遗泽。然吾辈不肖,逐利蒙昧,以致亲疏不辨、远近不分,族人相见,昧同路人,数典每每忘祖之局面,殊为非正常之状况也。今不忍众生愚昧,故择奇人异事志之,以彰天道。若有偏颇之处,必为胡诌耳,不可信之。——刀笔小道
  • 鬼灵鬼灵

    鬼灵鬼灵

    主角魏不二,毕业之后长期赖在家里被父母扫地出门。拥有快速学习东西的能力,对什么事情都有兴趣但是兴趣不大,所以对什么都很懂,但都算不上专家级别,有超级万金油的称号。在经历一系列诡异的事情后魏不二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怀疑,因为发生的那些事情即合理又不合理,合理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不合理是因为所有的事情发生的都巧合的不合道理,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操纵者一切。
  • 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

    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

    《卡耐基:怎样才能打动人》内容简介:如果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那就先做一个愿意倾听的人,有一种简单、明显、最重要的获得好感的方法,那就是记住他人的姓名,行为胜于言论,对人微笑就是向人表明:“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喜欢见到你。”
  • 唤灵生死约

    唤灵生死约

    《唤灵生死约》是以灵异鬼怪为中心,所记录的各种灵异故事。善非是恶,我死了,也会让你偿命!庸庸碌碌的一天即将过去,天边挂着一抹残阳,世界也变得死一般沉寂,夜幕的降临,世界上有一种本不该出现的东西迎来了它的狂欢!它就是——鬼!
  • 重生之大亨帝国

    重生之大亨帝国

    徐帆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却因为一次意外回到了高三那年。这是一个随处充满着机遇的年代,这是个到处都被物欲填满的时代。既然重活一次,那又如何不让自己站在这个世界的顶端。徐帆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
  • 孕产妇营养餐桌

    孕产妇营养餐桌

    怀孕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人类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责任。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孕育方法,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怀孕与生育。怀孕生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怀孕、生育和成长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怀孕、生育、培养的质量的必要性。科学的怀孕生育能够为婴幼儿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特别是胎教,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希望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自觉学习和接受。
  • 梦里新疆不是客

    梦里新疆不是客

    作者依托在新疆工作的亲身经历,以一种游记体小说形式,记录了一个穿梭在新疆和北京的爱情故事。与此同时,小说以爱情故事为线索串接起新疆的大美风光:达板城印象,吐峪沟的震撼,赤铁城的星空,禾木的月光,烟雨那拉提,天泉之路,罗布泊无人区等……依循文字游弋于异域风情之中,追逐情节,感受动人的爱情故事,一定会产生无限暇想与向往。作者不仅仅停留于对新疆美轮美奂的在风光及主人公爱情故事的叙述,而是借由故事试图打破人们传统思维中对于新疆的认识,探讨更深层次的民族关系问题,也意在用文字架设一座促进新疆与内地沟通、理解的桥梁。走进新疆的大门并不难,但若是想真正的了解新疆,首先要做的是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