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59900000030

第30章 东宫阴霾

上元二年(675),阳春三月之际,看到窗外已经飞花,春意正浓,年已四十有八的武天后忽然生出了举行“先蚕之礼”的念头。上次举行先蚕之礼还是在她登上大唐后位之初,细细一算,据此已近二十年了。韶华易逝,青春不再,天后伤感之余,便带领文武百官、嫔妃、公主、命妇及朝集使兴师动众于邙山之阳举行了“先蚕之礼”。按理,应该是天皇举行了“亲农之礼”后,天后再举行“先蚕之礼”,但此时的天皇李治却头痛风眩之症正重,哪有心思和精力去郊外搞那些繁琐受累的花拳绣腿呢。

天皇称病不朝,便将国政交与天后代摄。中书侍郎同三品的赫处俊却上奏疏道:“天子理外,天后理内,此天子道也。昔魏文帝著令,虽有幼主,不许皇后临朝,所以杜祸乱之萌也。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中书侍郎昌乐李义琰也上疏奏道:“处俊之言至忠,陛下宜听之。”天后听了赫处俊的这些话,默然无声,但心里却在暗自记恨。

天皇李治已经听惯了这些大臣们的陈词滥调,他也想将国事交与太子,可太子李弘却是病得比他还重。一想到此,李治心中就是一片迷茫。早在两年前,天后提出避位,夫妻俩就商量将天下交与太子独自掌管,天皇与天后去东幸洛阳,让太子监国,同时叫戴至德、张文瓘两位经念丰富的宰相辅政。太子虽然仁孝谨慎,礼接士大夫,中外属心,可太子沉疴在身,理政不到三月,就累得吐血。吓得李治夫妇急忙将李弘召至东都。李治望着清瘦异常几乎弱不禁风的太子,心疼得眼泪之流。天皇对天后建议道:“不若与太子举办大婚,冲冲喜怎样?”天后擦干眼泪便去让人为太子筹办婚礼去了。

太子备选妃子原本美貌闻名京城的杨思俭的女儿,可惜在大婚前被贺兰敏之糟蹋了。天后便另行派人去挑选,最后选中了右卫将军裴居道的女儿为备选太子妃。大婚举行完毕,天皇对天后选择的这位“甚有妇礼”的太子妃很是满意,对天后说道:“东宫内政,吾无忧矣。”天皇夫妇开始盼望着太子能生下个一男半女来,好让帝业后继有人。天皇见自己身体常年多病,心中竟生出了欲将帝位禅让太子的念头。可这太子的身体却实在是不争气,病势始终不见好转,一两年了,太子妃的腹中也没有任何动静,看来这用大婚来冲喜的办法没有见到半点成效。要知李弘成天病体沉重,体力微弱,四肢连一点力气都没有,他哪有能力去与太子妃尽人伦之事呢。

太子与太子妃在宫中没有动静,天皇和天后便又为沛王李贤和周王李显选择了王妃举办了婚礼。李贤的妃嫔婚后很是能干,竟一气生下了三个儿子光顺、守礼和守义。而周王李显的王妃就不那么运气了。

周王李显所娶的是高祖皇帝之女常乐大长公主的女儿赵氏,赵氏与李显是少年夫妻,很是恩爱,但常乐大长公主在天后诏封侄儿武承嗣为三品宗正卿、封武三思为右卫大将军时在背后说了一点风凉话。大长公主说:“天后当年不是上奏过《外戚诫》吗,怎么今日也开始将亲眷弄进了朝廷?”如今的天后已经不是当年的皇后,她哪里听得这样的讽刺言语,一怒之下就将大长公主的夫婿左千牛卫将军赵瓖贬斥到偏远的括州作刺史,并诏令大长公主一同随行,不准入京面圣。大长公主获罪了天后,天后迁怒于周王妃赵氏,将赵氏废掉,幽禁冷宫。当自己的王妃被母后派人来拉走时,周王李显吓得哭都不敢哭。天后幽禁赵氏还不够解恨,命令看守的宫人,不得给送饭菜,只送生食,叫赵氏自己生活做饭。这赵氏生长在大长公主之家,千金之躯,娇生惯养,哪里生火煮得来饭?守卫宫人见几天没有炊烟,打开囚禁之室一看,才发现赵氏早已饿死。宫人赶紧禀报天后,天后冷漠地叫人将赵氏秘密运出宫,弄去了郊外草草埋了。周王李显连老婆赵氏是几时死的、埋在何处都不知道。天皇李治的心思一直在多病的太子身上,故而儿媳周王李显王妃赵氏的蹊跷死亡他也没有心情去理会。

上元二年(675)的夏天来到异常的早,天气闷热、潮湿,让人很是压抑。天皇与天后每到夏天就要去洛阳合璧宫避暑,帝后又要去洛阳了,虽然让太子在监国,但太子病得连床都起不来,这如何检视朝政呀。天皇天后很是不放心,便将太子带在身边,让文武百官随行,朝廷并再次迁到了洛阳,帝后及太子移驾合璧宫居住。

洛阳的夏夜花香四溢,那晚银汉漫天,伊水静静地流过伊阙,龙门奉先寺的卢舍拉佛庄严、慈祥、明媚地端坐在伊水河畔。寺钟敲响,静谧中略带安详。合璧宫掩映在漫天的星光下,夏虫唧唧,夜鸟叽叽。天皇李治头痛难忍,难以入眠,便叫上了天后一起来到了太子所居住的绮云殿。帝后坐在太子的病榻边,见太子面容消瘦,脸颊发潮,眼神无光,天后泪流而下,以巾拭泪。天皇拉住了太子干涸的手,心痛非常,但天皇还是强装笑颜,安慰太子道:“父皇欲将帝位禅让太子久矣,待明日朕即诏令大臣去建造一座禅让台来,太子继承帝位,以大宝冲喜,皇儿定会好转。”言语间,李治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李弘听了父皇的话,他吃力地想坐起身来,但天后紧忙将之止住,依然让太子躺好。太子的脸颊涨得通红,他结巴地说:“天皇春秋正盛,何以出此言,岂不折煞儿臣吗?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儿臣沉疴在身,实在是难承如此重任啊!”

天后用丝巾去替李弘将眼角的泪水擦掉,慈爱地说:“皇儿安心养病,等你病好了,皇上再禅位与太子不迟。”李治听了亦点点头,说:“先养好身体,养好身体再说。”天皇天后见李弘精神欠佳,就让宫人好生服侍他休息,然后步出绮云殿来。李治拉着天后的手轻轻叹道:“朕父子沉疴久也,军国大事全凭天后操劳,心自不安。”天后还在替太子担忧,哪有心思去想天皇话中的意思。天后忙叫过御辇,搀扶天皇上坐,再去与天皇并肩坐了,齐齐回到寝宫休息。帝后睡到半夜,忽被内侍叫醒,内侍跪在塌前,慌张禀报:“太子不行了——”

帝后顾不得穿戴齐整,披衣就急往绮云殿来,刚到殿门,就听见了太子妃裴氏悲戚的哭声。门口值禁的宫人跪倒一片,全在呜咽哭泣。年仅24岁的皇太子李弘甍了。

太子李弘甍于洛阳合璧宫绮云殿,帝后悲伤无限,天皇李治在哀伤之余,亲自草拟诏书《赐谥皇太子弘孝敬皇帝制》,封李弘为“孝敬皇帝”。李治在封诏中沉痛写到,“太子弘礼敬大臣,孝顺父母,若登基必成一代明君,可惜重病缠身,日渐沉重。朕亲口许诺,在他病有所势好转即传位于他。李弘天性仁孝,听到朕的禅位之说,感动泪下,不想当夜,病情加重,随即去世。呜呼哀哉,朕痛心疾首。敕封皇太子李弘为大唐孝敬皇帝。”天皇李治在安葬李弘时还亲自御书《册谥孝敬皇帝文》,在李治后来亲笔所作的《孝敬皇帝睿德记》中,李治再一次表达了天皇与天后痛失皇太子的悲伤和帝后夫妇对这个仁孝儿子的思念。李弘是武元华从一个平常的宫人冲击大唐后位的至关重要的第一砝码,甚至是最关键的武器,母以子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李弘的出生才使得武元华有了与王皇后、萧淑妃一争高下的本钱。天后痛失爱子,专为孝敬皇帝誊抄了《一切道德经》以为之祈福。

这里顺便说一下,后来的史学家却用李弘的病逝来大做文章,说是李弘之死乃“天后鸩杀”,《新唐书》与《资治通鉴》为了让天后鸩杀李弘有据可依,说是李弘看见萧淑妃的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因母见罪,幽与掖庭,两位公主老大一把年龄了也没有出嫁,于是太子李弘于心不忍,便奏请母后同意两个公主出降。天皇准了,天后却生气了,于是李弘失爱于天后。天后一怒之下,将两个公主许配了低级军官。

但这些史册却是自相矛盾,那就是两位公主的年龄,《资治通鉴》说萧妃二公主为“三十岁不嫁”,而《新唐书》却说是“四十不嫁”。但在太子李弘甍时天皇李治也不过四十七岁,萧妃是他在当太子时所娶,他当太子那一年李治也不过十六、七岁,若依欧阳修的《新唐书》言,李治七岁就该有女儿了,这显然不能。很明显欧阳修与司马光在记载两位公主的年龄时犯了大错误。所幸宣城公主的墓碑还在,她六十六岁死于唐玄宗开元二年(714),那么在上元二年(675)李弘死时宣城公主也就二十五、六岁,何况李弘请让二位公主出降还是在两三年前的事。史书记载的李弘请嫁二位姐姐惹恼了天后,天后就将二位公主随便嫁给了两个宫禁的守卫。这也与事实严重不符,有证据证明二位公主的丈夫地位军阶也不低,完全可以与之匹配,这里就不再细述。

那么由此可以认为,李弘因请嫁二位姐姐而失爱母亲的说法完全不成立。前提都不成立了,那么李弘之死的“鸩杀阴谋论”还能成立吗?

不说这些,反正一切都命中注定了,李弘在洛阳合璧宫绮云殿一命归西,天皇李治在悲痛过后,便下诏立李贤为太子。李贤在咸亨三年(672),被武皇后诏令改名为“李德”,徙封雍王,授凉州大都督,雍州牧、右卫大将军如故,食实封一千户。上元元年(674),天皇李治又下敕文叫雍王复用旧名“李贤”。在几个儿子名字的使用上,天皇与天后似乎有点迷茫。除李弘没有更改过名字外,另外三个儿子的名字都被改来改去过。李显生下来叫李哲,后来改叫的李显。李旦生下来叫旭轮,后来改为李轮,再后来又改为李旦,后再改为李轮,最后再改为叫李旦,如此反复让这位日后的唐睿宗都莫名其妙。

新太子李贤风姿卓越,举止端庄,才华绝伦,文武双全,最重要的是身体健康,比起前太子李弘来,李贤显得生气勃勃,极富年轻人青春向上的朝气。李贤自幼就聪明俊雅,读书过目不忘,连当年在长安城中号称第一美男子的贺兰敏之在李显面前都觉自惭形秽。李贤自幼就深得李治喜爱,如今理所当然地晋升为大唐的储君,天皇也心满意足,满朝文武大臣看到这样一个玉树临风般的青年人来作大唐的太子,太子待人和睦,学问又高,大家自然也是满心欢喜,并心悦诚服。但李贤当了太子,全天下却有一个人感到了极度的不安,这个人就是天后武元华。

普天之下皆知李贤是天皇李治的第六子,是天后的第二子,但在天后武元华的心里却很是清楚,她的这个第二子其实就是姐姐武元英的第二子。在永徽五年(654),元英与李治偷情,生下了李贤,时为昭仪的武元英为了替丈夫和寡姐遮羞,不得已对外宣称,自己与皇帝在谒陵的途中由于颠沛所致早产一子,虽然这么多年来,天后将李贤当作了自己的儿子,但他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啊。天后一想到此,心中就生出了一丝寒意。姐姐武元英因与她争皇后位死了,贺兰纳之又与之争宠死了,贺兰敏之也死了,这三个人却都是李贤的至亲。假如李贤哪天继承了帝位成为了大唐的皇帝,这些秘密难保不会被谁揭开盖子来。那将会是怎样的结果呢?天后都不敢再往下想。

李贤成为了新太子,李治将原太子宫中的班底全部转为了新太子的僚属。天皇以刘仁轨为左仆射,并同中书门下三品如故,张文瓘为侍中,郝处俊为中书令,李敬玄为吏部尚书兼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如故。天皇在搭建李贤太子班底的时候,天后看在眼里,想在心里。那刘仁轨当年是李义府的政敌,显然不会与天后一条心。赫处俊曾公开反对天皇将国事委与天后,是个十足的“反武派”,而戴至德与张文瓘是长期辅佐李弘的两位宰相,对太子忠心耿耿,而对天后却是阳奉阴违。众宰相中惟有李敬玄不与他们一路,当年许敬宗、李义府、崔义玄、裴行俭、袁公瑜、李敬玄等人是极力拥戴“废王立武”的大臣,如今死的死,去的去,贬的贬,朝中惟有李敬玄可以仰仗。虽然此时武承嗣、武三思已经入朝,但武氏兄弟的势力有限,同时天后也忌惮天皇对外戚的防范,不敢过于拔升武氏子侄。

李贤刚被立为太子,他就开始在朝野广泛地收罗人才,拉出一番准备大干一场的架势。李贤也效法天后召集“北门学士”为己所用的老办法,李贤召集了太子左庶子张大安、太子洗马刘纳言、学士许叔牙等一帮文学之士齐聚东宫,李贤也学母后样叫这些人编辑故典,首先对范晔的《后汉书》加注。李贤知道,从太子到君王还有一个过程,由于他常年来被母后打压,他的声望、人脉和支持者完全不能与故太子李弘相比,所以,他想借用著书立说来向天下展示他的才华,提高他的声望,以得到公众的认同,所谓“立功、立德、立言”。李贤的这些小心思和小举动自然瞒不过天后的敏锐的眼睛。

天后将朝中一切静观于心,她深处后宫,天天就陪在天皇身边,与天皇一道研习羲之法帖。天后还尽展才华,她亲自谱写音乐,召集宫人编排舞蹈,还写诗作文。后来武氏在垂拱年间将创作出的这些诗文编辑成文集《垂拱集》,将之刊印出来分赏天下,《垂拱集》竟有整整100卷,让天下的文学之士无不震惊和汗颜。

那日天后陪同天皇驾幸嵩山少林,见满目青山,风光无限,天后随口吟颂一首《从驾幸少林寺》,诗曰:

陪銮游禁苑,侍赏出兰闱。

云偃攒峰盖,霞低插浪旂。

日宫疏涧户,月殿启岩扉。

金轮转金地,香阁曳香衣。

铎吟轻吹发,幡摇薄雾霏。

昔遇焚芝火,山红连野飞。

花台无半影,莲塔有全辉。

实赖能仁力,攸资善世威。

慈缘兴福绪,于此罄归依。

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天皇听了,连连称赞。车驾来到一流泉处,但见云烟缭绕,松风入耳,飞瀑泻玉,好一派清幽场所。林木参天,遮掩日色。雾霭沉沉,犹若云衣。天皇心情舒爽,叫在此驻跸休息。宫人煎煮茶汤,天皇饮了顿觉舌地生香。天皇问天后道:“此茶汤名何?”

天后笑曰:“不过蜀中葭萌秀芽也,因昔年娘亲善煎饮此茶,故叫蜀门利州以贡。曰‘七佛春茶’也。”

李治再求天后赐饮一盏,天后笑道:“天下乃陛下家天下,区区葭萌秀芽,陛下若喜饮,本宫叫利州每年进贡则可。”于是从此后,利州便年都要向京师进贡此葭萌春茶,曰“七佛贡茶”也。李治见此景色优美,便对天后言道:“天后才情敏捷,世间难以有匹,不若以此石淙,为朕写首诗怎样?”

天后微微一笑,略加思索,便对景吟诵道:

三山十洞光玄箓,玉峤金峦镇紫微。

均露均霜标胜壤,交风交雨列皇畿。

万仞高岩藏日色,千寻幽涧浴云衣。

且驻欢筵赏仁智,雕鞍薄晚杂尘飞。

天后才一颂完,随行的大臣们齐齐叫好,李治细细品味一番,道:“好一个‘藏日色’,好妙一句‘浴云衣’,天后才情真是无人能及也。”

天后虽然成天陪着天皇在游山玩水,但对朝廷动态却是了若指掌。不管是西京长安,还是东都洛阳,每天都有密奏将天下大事、朝廷动态和太子李贤的作为呈报天后。天后见李贤聚集一帮文学之士在那里注《后汉书》,她便叫北门学士将《少阳正范》和《孝子传》送去东宫叫李贤好生阅读。李贤也是诚心要与天后作对,不几天他就令人将注疏好的《后汉书》去呈报天皇天后,还在许多地方专门写到“臣贤注”,这分明是在向天后显示才学。天皇看了太子的注疏很是高兴,天后却不以为然,天后对天皇说:“本宫自幼年起就在母亲的教导下熟读四书五经,对先贤的经纶本宫每次阅读都收获匪浅,本宫的才学自认尚可,但都不敢擅自去批注先贤的经典。贤儿初生牛犊就如此注疏,看来他还是年轻了些。”

李治听了天后的话,却是不以为然。

一日,大理寺上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砍了太宗皇帝昭陵的柏树,罪当除名。天皇一听这两个冒失鬼竟然去砍了祖上陵寝之柏,大怒,立即口谕要大理寺将这二人斩首示众。这时众臣中步出一人,高声喊道:“陛下刀下留人,二人罪不当死!”

天后定睛一看,原是大理寺丞狄仁杰上前保奏二人。李治满脸不悦,斥道:“这二人砍伐陵柏,不杀之朕则不孝矣。”

狄仁杰却坚持说:“砍伐陵柏,依照刑律,也就是除名而已。陛下怎么能够徇情废法呢?”

李治一挥袍袖,怒道:“区区大理寺丞,也敢当庭对撞与朕,退下!”但狄仁杰面不改色继续奏道:“犯言直谏,自古难也。但臣以为遇桀纣难,而遇尧舜易。今法不致死,而陛下杀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后世将如何看待陛下呢?臣不敢奉诏,恐陷陛下于不义也。”天后一听狄仁杰如此说,一旁连连叹道:“此诤臣也!”天皇忿怒稍微宽解,依照刑律将二将除名,流放岭南。后不几日,天后便提拔狄仁杰为侍御史。

上元三年(676)十一月,天皇李治见皇太子李贤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朝臣一直觉得李贤风度翩翩,仪表堂堂,犹若一只待飞的凤凰,于是天皇下诏改“上元三年”为“仪凤元年”,令李贤监国,并大赦天下。天皇高兴之余还下敕文褒奖太子,一时李贤意得志满,沾沾自喜起来。李贤在监国执政时竟不把天后放在心中,军国大事也不向故太子李弘那样,凡遇大事必向天皇天后请示报告,李贤我行我素,自行裁决,他以为天后不知。但这一切却尽在天后与宫中遍布耳目的监控之中。

李贤风华正茂,但也过于书生意气,他不仅喜欢文学艺术,但却更是喜好苍鹰骏马。不知何故,李贤虽然早已是三个儿子的父亲,但他在性取向上却继承了大伯李承乾的爱好,他不喜欢女色,却喜欢男宠,十足的一个同性恋人。李贤偷偷地将一个名叫赵道生的娈童养在东宫,竟情同夫妻,与之同寝同住。李贤私养娈童的秘密早就被人密报在了天后的案头,天后只是故作不知而已。

天皇李治的头痛风眩之症愈来愈严重,御医束手无策,一日天后看见天皇头痛难当,就说道:“本宫近来听闻有一术士明崇俨,此人精善岐黄,神通广大,且能调和冶炼黄白之物以治绝症,不若将此召进宫来,为皇上诊治怎样?”

天皇李治原本不信那些江湖神仙之术,但病痛难忍,也就病急乱投医了。于是将那术士明崇俨召进宫来,作了宫廷御医。明崇俨到也熟谙医理,还通些幻术。经他调和药物服用后,天皇的头痛症却也略加缓解。那明崇俨见天皇信服与他,便经常在天皇面前说些海阔天空的话来。一日李治服用明崇俨调和的药物后感到耳清目明,便与明崇俨叙话。明崇俨开口言道:“昨日臣与神仙安期生下棋,谈论天下大势,安期生对臣说,太子喜好鹰犬,难成大器,从此苍生多难了。”天后一旁斥道:“皇储岂是你一方术之士谈论的么?”

明崇俨笑道:“天后勿怪,这些都不是我的意思,是安期生的意思呀。”

天皇惊讶地望着明崇俨,问:“卿见过安期生?”

“当然见过,我们经常在一起切磋棋艺。”明崇俨一本正经地回答。天后严肃地问:“安期生还说过什么?”

明崇俨正色道:“安期生说,英王哲颇具先帝音容,有人君之相。不过最为尊贵的还数殷王旭轮。”天皇听后默然。这年秋八月,天皇刚改封周王为英王,天后改李显为李哲。这李显的名字也是被天后莫名其妙地在“显”和“哲”之间改来改去。

明崇俨每次的药效只能管三五天,药效一过,李治的头痛又起,便急令明崇俨再行调和药丸服用。那药丸一经服下,头痛立即缓解。李治对这术士已经是信服万分。每次李治服用药丸病症缓释后,这术士都要去将自己与某位神仙交往的故事吹嘘一通,吹嘘完了却话题总是落在太子李贤的身上。那日明崇俨又对天皇说道:“海上徐福前天请我喝酒,酒宴中竟说太子是在难堪继承大统啊。”

原来明崇俨的这些话全是替天后所述,天后见太子李贤夺位心切,便将太子与天皇隔离开来,以天皇身体有病为由,禁止太子与天皇见面,太子所呈报给天皇的奏疏,天后也将之扣下。

仪凤三年(678),太子李贤身边的两位得力助手宰相戴至德和张文瓘相继去世,宫中又忽然生出了一种谣传,说太子不是天后嫡子,原是天皇与天后姊韩国夫人偷情所生。李贤派人去追查谣言来于何处,手下人回报说,所有谣言皆出自那个术士明崇俨之口。

“这个妖道!”李贤脱口骂了一句,太子忍无可忍,他要发飙了。

同类推荐
  • 包拯

    包拯

    本书介绍了清官包拯的事迹,内容涉及:十年奉亲行孝、千里远赴端州、筑堤排沥屯田、治瘴开凿七井、端砚只征贡数、清心堂上题诗等。
  • 海明威——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1899年7月21日,芝加哥郊外的奥克帕克村,盛夏的天空,万里无云,阳光灿烂。一位普通的母亲欢欣地记下了自己的长子出生的情形:小鸟儿唱着它们最悦耳的歌来欢迎这个幼小的陌生人来到这个美丽的世界。这个幼小的陌生人生下来身长2尺3,体重8斤6两,头发又浓又黑(长大后变成赤黄色),眼睛深蓝色(长大后变成棕褐色),皮肤赤褐色,胖乎乎的脸颊上一边一个小酒窝,出生后的第一声哭喊孔武有力。他就是日后在20世纪的世界文坛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的厄内斯特·米勒·海明威。
  • 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

    莫扎特音乐神童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点点梅花为我愁

    点点梅花为我愁

    胡适、张学良、林语堂、胡宗南、黎元洪、冯玉祥等,他们的名字,在那些年月里,如来势汹汹的风一样,四处激荡。爱,这是一个宽广无限的字。我只和你说,男欢女爱。给你看的,关于他们的,亦是男欢女爱之爱。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沉醉的东西了。也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忧伤的了。尘世最使人情不自禁沉醉的,往往最容易令人忧伤。可是,倘若爱了,忧伤亦是无比动人。当然,这份动人,不隔了时光之河回望,望不到。再说此书中的他们。我猜不出当你望见他们的爱情——也有一些人没有爱情,一生不明爱情为何物,仅有的是爱欲——当你望见,我猜不出你会怎样思想。
  •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张爱玲·她从海上来

    难以忘怀的旧上海,还有那让人沉醉的男女情爱是张爱玲带给我们的印象。本书将把张爱玲的人生细细解读,佳人不再,岁月依旧。
热门推荐
  • 卿本无邪:妾意难寻

    卿本无邪:妾意难寻

    彼时,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尚书千金,他是受尽皇帝冷嘲热讽的五皇子;彼时,她是朝堂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圣女教主,他是皇帝看重培养的皇室继承人;他的一次次利用,她都心甘情愿。只是。。。。“真的回不去了么”“一碗泼出去的水,还可以收回么?”
  • 神巫之轮回

    神巫之轮回

    三无青年穿越异世,偶然之下觉醒巫族血脉,为了复仇而毅然踏入波澜壮阔的修炼者的世界。一步步揭开那被湮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索兰大陆上百万年的历史当中,到底隐藏了多少秘密,当你认为某个秘密已经为你揭开了神秘面纱的时候,也许呈现在你眼前的是另一面更神秘莫测的面纱。龙之世纪,大魔法时代,神魔纪元,诸神时代,一个个湮灭在时间长河中的宏伟浩瀚的时代,真相到底是什么?当祖巫降临这个异世界的时候,是否也在预示着什么?
  • 花季少女:樱花盛开的季节

    花季少女:樱花盛开的季节

    她,冰弦音,16岁,有着天使的面庞,冷漠的性格,却唯独对冥傲寒一人温柔。她,凌雨嫣,16岁,有着美丽的面庞,火爆的性格,却唯独对冰弦殇一人认真。她,苏梓沫,16岁,有着精致的面庞,调皮的性格,却唯独对千墨晨一人可爱。樱花正在盛开,他们(她们)是否能抓住幸福?
  • 国家神秘事件调查组

    国家神秘事件调查组

    它,是中国一个充满神秘的组织,普通老百姓都不知道它究竟是否真的的存在!它,是国家机密单位,成员由一部分奇人异士组成!他们有着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骇人本领!
  • 人族大义

    人族大义

    洪荒大地,万族林立,而人族弱小受万族奴役充当血食!人族不甘,奋勇搏杀,热血漫天,堆起尸山血海!北凉苏氏,少年苏定,踏诸天万道,扬人族大义!
  • 五岁废柴召唤师

    五岁废柴召唤师

    她本是无心无情之人,可在却遇到了他。他本认为自己已是冷心冷情,可是遇到了内心更甚的她。李冰兰,世界闻名的全能女子,却在自己深爱并且因为深爱自己所以不舍放手的男人手下丧命。丧命也就罢了,却还要来个穿越。穿越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个废柴。废柴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个伪废柴。但是穿越后让她懂了前世没有体验过的亲情为何物。且看她如何创造奇迹,成为六界之上的紫皇圣帝。你是练药师?不好意思,我是炼丹师。你有神兽?不好意思,我有全系幻兽。你是驯兽师?不好意思,我是召唤师。你是三系召唤师,不好意思,我是全系。
  • 双生蝶:冰冷少爷拽小姐

    双生蝶:冰冷少爷拽小姐

    一切都是命运吗?对,是命运!但,更是因果。五岁那年,他们站在一所学校门口,小女孩拉扯着小男孩的衣袖仰头望着他说:“哥哥,等我们长大了也来这里上学好不好?”小男孩看着她满怀希冀的小脸微笑着回答:“好,萤儿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萤儿要来这里上学,我们就来这里上学。”听到小男孩的回答小女孩高兴的在原地拍手蹦跳了起来。看着她欢快的身影,小男孩也满脸笑意···!然而,不久!大人们的纠纷却将他们卷入其中!最终导致了小女孩的失踪!十多年后,他们相见却已不相识!A栋宿舍楼里:“蓝色眼睛的,有你在,我们宿舍都不用开空调了”某女夸张的说道。“那不是很好么?连电费都省了。”某男面无表情的回答。“···”众人无语
  • 重生:复仇三千金

    重生:复仇三千金

    蜜汁复仇不知道为什么还能写出第二部系列。仨女主仨男主,多条主线剧情紊乱。#复仇##自己挖的坑跪着也要填完#
  • 启光大陆

    启光大陆

    启光大陆光之世界分位两片大陆,启光大陆便是其中一座。启光大陆由凯尔撒帝国.里尼斯帝国.其林帕帝国组成.和为数不多的小国家组成。大陆上的人们在五岁的时候会测试有没有装备手环的天赋,有天赋的人都会在自己国家获得武器环。武器环可以变化成多种多样的武器。由使用者的武力值和精神值来变化,可变化刀剑,手枪,锁链,狙击,大炮等等。有天赋的人通过修炼功法锻炼可获得更高的武力值,精神值只能用药物提升且最高可到达一百。精神值低的只能使武器环变化低等武器。武力值则是代表威力,及时是低等武器武力值高的也能打出毁天灭地的伤害。大陆上势力基本都是有学院来教育人才,然后送到帝国的军队锻炼。
  • 娘子不乖:诱妻入怀

    娘子不乖:诱妻入怀

    前一世,她是个思想保守的人民警察,她的男友是她在一次缉毒行动中救下的人质,两人同居几年,男友一直对她呵护有加,没想到一切竟是骗局,原来他就是她和同事们这几年苦苦寻找的毒品集团的头领,他在家中偷窃贩毒团伙的名单时被她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