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61200000005

第5章 启动情感按钮(2)

他们各自有不同的故事,表达的方式千变万化,他们中有优雅努力克制而泪眼迷蒙的,有歇斯底里愤怒狂躁的,有摆事实讲道理的,也有纠缠不清的……总体来讲,他们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被欺骗辜负伤害了,却很少去想,你的好,他为何不珍惜?明明软件硬件都显示你更有竞争力,却偏偏落选了?

就好比罗丝不稀罕能送她“海洋之心”的高富帅未婚夫,却偏偏对杰克刻骨铭心,那是为何?

为何?

答案是:你有多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多爱!

这里面藏着一个自我营销的秘密钥匙,那么显而易见,却被太多太多人忽略掉的一个自我营销的关键!那就是:说你的好,不如懂他的爱。

我说一个工作上的例子,再讲一个感情上的,可能可以帮助大家更彻底地了解,这么一个微妙的视角转换的重要性。

自我经历8:心好,一切都好

我进入营销界纯属是直觉+偶然,刚工作时的室友是中文系的,在广告公司做文案,这份工作常需要把东西带回家加班。他想不出适合的词的时候,就老拉着我头脑风暴。久而久之,我竟发现我在这方面极有天赋。

小时候,我做过语文课代表,极爱缩写,也就是用最少的字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的那种练习。我总写得精准又简短。没想到这个小爱好,竟然让我非常擅于撰写广告文案,并帮我进入了一个新行业。

想要学习自我营销的朋友不妨跟着练习一下,试着只用一句话概括出一个产品想要告诉消费者的千言万语。必须要带出产品的物理属性、突出卖点,还要完成情感认同,既要能有效地和消费者沟通,又要能彰显品牌气质,还要朗朗上口、好记好传。一定要尽可能简练,因为每多一个字,就会增加一堆的传播成本。

我那位室友很头疼跟这些文字打交道,于是提出他帮我做家务,我来替他写文案。这对我而言,既简单又容易,我享受那些浓缩文字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恰好是保健品大热大赚的全盛时代,三株口服液、脑白金、静心口服液……好不热闹。室友所服务的公司顺势专攻保健品。一次,他带回来一个任务,帮一个新推出的保健品写一句广告标语。这个品牌大家可能也熟悉,叫“金日心源素”。后来,黄日华担任他们产品的广告代言人,一句“心好,一切都好”,唤起了很多孝顺父母的心。

“心好”有两重意思。一来,这个产品的功能主打的是对心脏病、脑疲劳有好处,还有抗衰老的功效。二来,是普世的孝顺之道和善良之心,因为目标人群是老人,购买人群却是更有经济购买力的小辈。我之所以知道得这么清楚,是因为这句广告词的原创者是我。当时,我一边看他给我的产品资料,一边琢磨,5分钟想出来的。

报酬是他帮我洗了衣服和碗。

他拿去交了,结果被毙掉了!他们领导和客户同志觉得表达得太含糊,不够直接有力。他们觉得新产品一上来首先要植入进消费者脑海里的就是产品利益点,是功效。于是,选用了另一句更直接的宣传语“金日心源素——保护心脑,抗拒老化”。

然后,投放了大量的广告资金却证明,他们错了。钱花下去了,市场没有回应。

他们忘了这重要的一课,没有按下情感按钮!

保健品不是药品,不图直接见效,也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如果你强调功效,消费者就会把注意力放到印证功效上,印证是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而一旦理性起来就会引发考证。对于有待考证的新产品,消费者很可能就会暂时不买,先买更老的、已被公众认可的品牌。再者,消费者早习惯了自卖自夸的宣传,人们在感情上是抗拒被推销的。如果他对这个产品的需求既不如药品那么急需、必要,又不如食品那么美味,口感不能即刻被满足、愉悦,那么,产品自然就不那么被热情追捧。

药品卖的是生存危机,食品卖的是味觉愉悦。保健品卖什么?

你会说:“废话,保健保健,当然是卖健康啊!”

其实不然,我以为保健品卖得更多的是关爱。

我们买保健品,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关爱。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更多还可能是对他人的一种心意的表达,礼品是很大的一个市场,而传递关爱其实是保健品的重大隐形诉求。

再让我们来看这两句广告词,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保护心脑,抗拒老化”只播出了半年就被停止了,而“心好,一切都好”却被连续播放了十几年,直到产品下线?

“心好,一切都好”,这句看似什么都没讲的模糊用语,其实什么都讲了,成功地启动了关爱老人心脑健康的情感按钮。

第一,有功能诉求:心好,一切都好。暗含了最重要的功能优势——对心脏好,保持活力,其他一切都跟着健康起来。

第二,有情感诉求:心好,一切都好。谁都同意这个说法,于是消费者就间接同意了这个产品,情感接纳永远比理性接纳快速。消费者没有一个求证的过程,直接就接纳了。

第三,兼顾礼品市场:送礼的人心好。他愿意关心别人,这句话会唤起他的认同。

第四,传递关怀和赞美。

我把这四条一一列出,鼓励他再重新去提交一次。后来,某一天,我在苏州旅行,在巨大的户外广告牌上,看到了黄日华举着一盒东西,旁边的文字写着:“金日心源素——心好,一切都好!”那时候,我的室友都已经离职了。没人知道我对此做了什么贡献,但我自己知道。

它每播出一次,就提醒我一次:我是多么有才华、多么应该去做广告。后来,我就真的开了广告公司。很有意思,对吧。

我享受自我营销的过程,享受用一句话开启对方心门的快乐。

分享这个故事给大家,提醒各位:想更好地营销自我,最好是直接挖掘出对方的心头所好;别一味强调你的优势,他不关心你有什么,他关心他的需求有否被照顾到!

所以,直接把你的好转换成他的爱,这样就对了。

不要让他经过分析才喜欢,一上来就说到他心坎儿上,电到他的爱,那你就成功地完成了自我营销,不是吗?

自我经历9:高富帅败给了一包方便面

大学一个同学,漂亮又有个性,加上才气逼人,有很多追求者,她却很少给别人好脸色。可人有时就是很奇怪的动物,你越是淡淡的、喜怒无常的,反而越多人趋之若鹜。男生们甚至打赌,看谁能首先得到她的青睐。

有抱着吉他在楼下唱情歌的校草。唱得我们都感动了,她却头都不抬,说,能当饭吃吗?然后该干什么干什么。一次外面下起了雨,大家起哄,让她去送伞。她不肯,说,淋病了,此后自然就不来了,省得制造噪声。说得我们一学姐直接就怒了,说:“你不送我送,没见过你这么冷酷的女生!我去劝他不要来了,你不值得他喜欢!”她依然不为所动。

联谊学校的富二代在她生日的时候,给她送了满室玫瑰,那个壮观,引来多少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她倒好,当场瓜分了,说:“多浪费啊,几天就谢了,多少人饿着,摆什么阔啊?能当饭吃吗?”立马把人说得黯然了。

就这么个让人摇头的女孩,居然很快恋爱了,对方怎么看都比其他追求者略逊一筹,甚至稍显笨拙。我们都好奇死了,这样一个羞涩嘴笨的家伙是怎么追到我们的刁蛮公主的呢?

很多年后,同学聚会,她在大家的追问下,说出了答案,让所有人唏嘘和伤感。

原来女孩大一的时候,因为父亲生意失败,差点交不上大二的学费,生活费更成问题。过强的自尊心让她无法跟同学们坦陈这种情况,她一面找些兼职,一面若无其事地继续在同学们面前保持她家境优裕的公主形象。我们所认为的她爱玩夜不归宿,其实都是打工去了。帮别人画商品画,一画就是一个通宵,因此常旷课迟到。即便如此,她的生活费仍常常不够用,她常常饿着。我们的专业是时装设计,加上她之前家境优裕时的服装库存,所以在打扮上看不出任何寒碜,同学们居然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我们一起去吃饭喊她时,她说减肥,或者有人请,我们也都信。难怪她常说,那些礼物既贵又不能当饭吃。

后来,她认识了一个男孩。那个男孩是师大中文系的,高瘦清秀倒也没有太大魅力,在学生街开了一个礼品店。她常把礼品放那儿寄卖,一来二去熟悉了。某日,她打工回来,门口候着一个人、俩箱子。开门,静坐,十分钟后,满室的方便面香味。男孩说:“我只会做方便面,你将就吃点吧,我看你总是忙着画画,不按时去吃东西,这样对胃不好。我买了一箱方便面、一箱饼干,放你床底下,你懒就吃饼干,要不就打电话给我,我来给你煮面。”我那个没有被一屋子玫瑰花和雨中弹吉他打动的让人捉摸不透的女同学,此刻泪流满面。第一次,她坦陈了自己家的实际经济状况……最后她笑着说:“我叫他饲养员,因为自从和他在一起后,体重日增再没饿过肚子。”

我听罢眼里有泪。其实,那些送玫瑰的、弹吉他的,家境也都很好,但他们显然只顾着追求自己的心中所爱,却忘了观察他们心中所爱的人到底需要什么!总和我们这些粗心的同学一样,想当然地以为这么个骄傲的女孩才貌俱佳、家境优裕,必然是瞧不上太平常的礼物。结果,他们费尽心思准备的各种浪漫和昂贵礼物,输给了平平常常的饼干、方便面。

同类推荐
  •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做人做事做官—老子的智慧

    在中国历史上,老子是一个“谜”:他来无影、行无痕、去无踪,只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篇幅的《道德经》(又名《老子》),从此飘然而去,不知所终。人可以老去、可以逝去、可以死去,但是思想不会这样,伟大的思想往往能够超越时代、穿越时空,只要人类不灭,它就亘古常新、巍然屹立。《老子》就是这样一部经典。
  • 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

    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

    40岁时的很多想法、做法直接影响后半生的生活质量,《影响女人40岁后的55个转折点》告诉你:40岁的很多事情直接决定你能否收获一个圆满的人生!每个人都会怕老,成长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其实每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美,关键是要看你自己如何面对。烂漫少女会说:“到40岁我就不活了。”其实她们到了40岁也一样活得好好的。没准儿心里还在偷着乐:“没想到到了40岁,我这朵鲜花才彻底盛放……”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美好,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才不枉当一回女人。
  •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你也可以约见奥巴马

    六度分隔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因而可以说,其实我们与美国总统以及与任何一个我们想……
  • 心似莲花开:星云大师给世人的14堂人生课

    心似莲花开:星云大师给世人的14堂人生课

    星云大师开示人间大智慧,对人生、学业、事业、生活及修养心性诸方面进行分析和指导,启发众人如何面对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历史上的成功和失败为例证,结合大师言论解说了如何正确对待金钱、物质、名誉、地位,以及如何处理个人与家庭、群体、社会,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本书风格清新质朴、别具一格、直指人心,突破了过往对佛法的解说和刻板的传统。是难得的励志经典。星云大师佛心禅意,开示人间大智慧。心似莲花开,身随菩提落。
  • 打造成功第一印象

    打造成功第一印象

    本书先从影响第一印象的基本因素:穿衣打扮和言行举止讲起,接着又剖析了对第一印象起根本作用的自身修养、生活习惯和人格特质因素,并在情景第一印象中,阐述了各个场合的具体应对,具有实际操作性,相信读者一定会从中受益。
热门推荐
  • 拜相为后

    拜相为后

    六岁那年,殷逐离亲眼看见自己的父亲勒死了母亲。她隐忍十二年,苦于其父手握重兵、功勋卓绝不得复仇之机。一场花嫁,她入主皇家。几经布局、簇拥新帝、密谋策反,大仇终得报。朝斗!谋战!夺位!弑父!功高盖主,权倾朝野,且看一代女相如何能为后?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逃犯皇后

    逃犯皇后

    即使你是皇上又如何,得不到妻子的爱,她也会从你身边逃跑。“愚民们!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叫欲擒故纵,我亲爱的小皇后,你的小计谋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等我捉到你时你可要爱上我哦!
  • 轮椅王座

    轮椅王座

    我江亦此生此世,定格在轮椅之上,身不由己。然造化赐我神念之体,以无上精神之力上下求索而问鼎大道;上苍之目、天人合一、未卜先知、来去无踪、念控魂动……诸多逆天神通,都要以躯体的永恒痛苦作为代价!然而为了睥睨天下、执掌神权、看透宿命、造福苍生,本王在所不惜。心念所致,万物为我掌控,集天地玄黄,渡仙劫,心与轮椅,永生不灭。……世间唯一的修神王者,跨越时空,闯向那风云变幻的玄武世界和奇迹世界、征踏这地球平行位面的末世纪元…………传说霍金可以在轮椅上窥探到宇宙的终极奥秘,甚至是一些被天道禁止的法则。
  • 黑暗入殓师

    黑暗入殓师

    从小跟着师父学医的战龙笑,在师父去世之后遵从师父的遗愿来到了北京学习,只是没想到师父为她选的这条路注定不会太平,也或许这就是她的宿命。神秘莫测的白风,天真缠人的龙阳,他们的出现完全颠覆了她的世界。他们的身份和能力,他们背后神秘庞大的组织,让她原本平静的生活变得波涛汹涌,神秘离奇的事像大浪一样一个接着一个。而回家后家里奇怪的氛围,突然出现的来历不明的尸骨,师兄怪异的行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暗示着什么!她的身世之谜是否能够解开?白风和龙阳身后的神秘组织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出现?未来还有什么在等待着她?
  • 守护甜心之双生花

    守护甜心之双生花

    朋友再多,可是如果没有一个朋友是真心对你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交这么多朋友,所以,她们,只有对方这一个朋友。。。永远不会背叛对方。。。
  • 渡缘人

    渡缘人

    此乃一名萝莉呆孟婆和一位略带傲娇魔王的故事,这两个语言沟通都成障碍的家伙,只能用行动证明:我,爱着你。某男夺了某女初吻后:我才不是喜欢她!我只是试试而已!(内含超感番外×3!)(短篇小说)番外耗费了某作大量心血,请笑纳。
  • 明星多面体

    明星多面体

    “给我写首歌”“好的,马上给你”“你给我写的歌闹绯闻了”“没事,再给你几首,凑一张专辑”“请问你还除了唱歌还会什么?”“呃,唱歌,写书,策划节目,拍电影,挣钱,花钱,搬砖,扫地,好像没什么我不会的.......”“要打仗了,你会去参战吗?”“好吧,我不会武功。”明星,百科,多面体,不一样的人生。
  • 玄天变

    玄天变

    一个绝望的年轻人,上古神龙血脉,踏入修真界,是猎取那颠覆江山的红颜,还是探寻那上古天人的古迹,亦或是争霸江湖?江山太大,总比不上美人胸口那对温润软玉来得柔滑小巧,江山太虚,总比不得身旁佳人体温来得顺心。
  • 御天武皇

    御天武皇

    没有背景,没有靠山,却一样可以傲视天下,就像鸭王一开始主角说的那样,我不是富二代,却一样能开跑车!当然,主角并不是鸭,他的目标也不是开跑车,他的梦想,是让全世界看看,什么才叫逆天!什么叫牛逼!
  • 大山的情怀

    大山的情怀

    一切都变了,只有大山不变。依旧是群山峻岭,依然是清流激瑞。这永恒不变的青山绿水,见证我们这一代人曾经的苦难与勇敢。再见!大山。请你继续用你博大的胸怀,永恒地繁衍和孕育我们的下一代。告诉他们不要再重复我们的苦难;告诉他们:永远珍惜你赐给他们的青山,永远呵护你那乳汁的甘泉与绿水,呵护上苍馈赠给人们得天独厚的大自然。本书描述上世纪70年代闽北知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