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69900000001

第1章 爱心为本,慈悲为怀(1)

§§§第一节 寄悲悯心于物

我们赞叹世间一切善法,因为会因此善业大众感生善果,对现时社会稳定、生活安康,来世得生人天,有缘闻法,都有极大的益处。佛法重视一心向善,对任何事物都怀有一颗慈悲之心,人生也会因此而得益。

“人生世间,祸福吉凶,相为倚伏。其所得损益,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在佛法的世界里,善乃是一切生命的本质。一花一世界,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因此,要学会珍惜生命,并用心爱护身边万物,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常怀悲悯之心

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彼此的因缘际会中生生不息地存在着,存在即为合理。即使我们人类成为了自然界的最高生命体,我们依然不能去主宰大自然,因为我们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且要依赖大自然而生存。

弘一法师是近代中国得道的高僧。1924年,兵荒马乱的时代,他修道于宁波七塔寺。他的挚友夏尊邀他到白马湖小住。他所带的铺盖只有一床破席,衲衣为枕,洗脸的毛巾虽破旧但洁白。夏先生要替他换掉这些所携之物,但弘一法师婉言坚拒。

他平淡地说:“还可以用,好好的,不必换了。”

夏先生带来的饭菜,咸了些。他又微笑着说:“这样蛮好的,咸有咸的滋味嘛!”

夏先生说:“你在这里安心住好了,每天我会差人送饭来的。”

“不必了,出家人化缘是本分。”弘一法师还是婉拒。

“那么,下雨天就让人送饭来吧!”夏先生还是请求说。

“不用了,我到你家去好了,下雨天也不要紧,我有木屐可走潮地,这可是我的法宝呢!”

后来,夏尊先生说到弘一法师,总是赞叹不已:“在他心目中,凡这个世界上的东西,都是宝,很是珍惜。小旅店、大统舱、破席子、旧毛巾,白菜也好,萝卜也好,走路也好,木屐也好,他都觉得好得不得了。人家说,这太苦了,他却说这是一种享受,真正的享乐!”

弘一法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真正懂得并且做到了悯物的人,他对任何一件事物都珍惜至极,并且时刻怀抱着一种博大的悲天悯物的情怀。

万事万物在自然界中原本都是应该享有自由的。悯物的本质一方面是珍惜,而另一方面则是对自由的一种尊重。

我们从来都是与我们周围的事物自然融于一体的,对它们进行关怀,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己。因此,常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

爱护每一个卑微的生命

滴水和尚十九岁时就上了曹源寺,拜仪山和尚为师。刚开始时,他只被派去替和尚们烧水洗澡。

有一次,师父洗澡嫌水太热,便让他去提一桶冷水来冲凉一下。他便去提了凉水来,把热水调凉了。他先把部分热水泼在地上,又把多余的冷水也泼在地上。

师父便骂他:“你这么冒冒失失的,地下有多少蝼蚁、草根,这么烫的水下去,会坏掉多少性命。而剩下的凉水,用来浇灌,可活草、树。你若无慈悲之心,出家又为了什么呢?”

他于是开悟了,并以“滴水”为号,这便是所谓的“曹源一滴水”的故事。曹源既是曹源寺,也是曹溪的源头,这正是真禅的源头,即后来六祖慧能修过的曹溪。

佛法对人是十分讲究慈悲的,甚至延及所有生灵,即使再小再卑微!释迦牟尼佛曰:“一滴水中有四万八千虫。”

佛法中不杀生、众生平等的观念和教义都极为深刻地体现了佛法对宇宙间生命的尊重与关怀。一个生命,无论其多么卑微,在这个世界上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众生平等,善待生命

佛法强调:真正的善良首先应该是建立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平等,便谈不上善良。这正如一个高高在上的有钱人施舍一点残羹冷炙给乞丐,这不是善良,而是怜悯。佛法中的慈悲与善良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佛祖是站在与众生平等的位置上来展示自己的慈悲与善良的。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前一世是一位修行者。他夜以继日、诚心诚意、锲而不舍、勇猛精进地修行菩萨道,惊动了天界。天帝为了测试他的诚心,即令侍者化成一只鸽子,自己则变成一只鹰,在鸽子后面穷追不舍。

修行者看到鸽子的危难情况,挺身而出,把鸽子放在怀里保护着。老鹰吃不到鸽子,很是不满,责问修行者说:“我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再得不到吃的就会饿死。修行人不是以平等视众生吗?现在你救了它的命,却会害了我的命啊!”修行者道:“你说得也有道理,为了公平起见,鸽子身上的肉有多重,你就在我身上叼多少肉吃吧!”

天帝使用法力使放在天平秤上的修行者的肉总是比鸽子肉轻。修行者还是忍痛割下自己的肉,直到割光全身的肉,两边重量还是无法相等。修行者只好舍身爬上天平秤以求均等。天帝看到修行者舍身,老鹰、鸽子全都变回了原形,就问修行者:“当你发现自己的肉已割尽,重量还是不相等时,你是否有丝毫的悔意或怨恨之心呢?”

修行者答道:“行菩萨道者应有难行难修、人溺己溺的精神,为了救度众生的疾苦,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怎会有后悔怨恨之心呢?”

天帝为他的慈悲心和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又使用法力使他恢复了原身。

在释迦牟尼佛的眼里,人世间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珍惜和热爱的,更是需要我们去善待的。

禅思禅悟

我们从来都是与我们周围的事物自然融于一体的,对它们进行关怀,实际上也是在关怀我们自己。因此,常存一颗悯物的心,不仅仅是一种博大的情怀,更是对人生与自然的一种理解和顿悟。

§§§第二节 心存善念

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一个人做一件善事容易,但坚持终生行善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那么,如何才能坚持终生行善呢?那就要时常怀有一颗“菩提之心”。

菩提心源于对众生的爱

世人常说,佛有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呢?《庄严论》中说道:“菩提心的根本就是大悲心。”佛陀的一切功德都是来自于大悲心的。当悲心的力量越强时,为了众生我必须承担一切的责任感及清净欲乐感就会越强烈;当这种责任感越强烈的时候,所带来的这种菩提心的力量就会越坚定、越牢固,所以菩提心的根源来自于对众生的爱心、悲心以及不忍众生遭受痛苦的悲悯之心,即由慈、悲这两种心而产生的。

阿那律是一位精进的修道者。他专心诵读经文,时常通宵不睡觉。因为过度疲劳,所以他的眼睛瞎了。他虽然伤心,却不颓丧,反而更勤奋地学习。有一天,他的衣服破了一个洞,便自己动手缝补。后来线脱了,他又看不见,十分狼狈。佛陀知道阿那律的困难,便来到他的房中,替他取线穿针。“是谁替我穿针呢?”阿那律问。

“是佛陀为你穿针。”佛陀一面回答,一面为他缝补破洞。阿那律感动地流下泪来。

“同情别人、帮助别人,是我们应有的责任。”佛陀教育弟子说。

佛陀以身作则,给弟子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弟子们知道了,十分感动,都互相勉励、互相说明,要为大众服务。

悲悯和善良源于一颗圣洁的菩提心。为了让一切有情众生能够远离这种痛苦和痛苦所留下的障碍,首先,自己要了解这种痛苦,从内心、从个人去体会这种痛苦,进而对他人生出不忍的怜悯心。

谨慎行事,莫作恶事

依循行为上的善行成就,福德成就,自然可以成道。学佛只有两种要事,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譬如人们现在研究《金刚经》,以及所有的佛经,都是找智慧,也就是储备智慧的资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找福德的资粮,智慧不够不能成佛,虽有智慧,福报不够也不能成佛。

唐代诗人白居易喜欢佛法。有一次,他听说鸟巢禅师的修行相当高,于是专程去鸟巢禅师的住处请教。

白居易问鸟巢禅师:“佛法的大意是什么?”

鸟巢禅师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哼了一声,说:“三岁的小孩也知道这样说。”

鸟巢禅师说:“虽然三岁的小孩也说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够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礼退下了。

白居易从前也听到过同样的答案,但他不以为然,他想难道佛法就这么简单吗?但禅师的回答却是发人深省的,这么简单的道理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奉行呢?如果有人真能奉行,那他就真的离成佛不远了。

善与恶本是一念之间的事,众善奉行便成佛,时时心存善念,自然能够积累福报,这是一个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要拥有的胸怀。一个人只有拥有这样的胸怀,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要相信善的力量

远古时,有一片大森林忽然起火,大量树木被烧着,不少动物的家园被毁,它们四散逃窜。

林中有一只雉鸟,挺身而出,它拼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欲熄灭这场大火。它飞向远处的河,跳入水中,把自己的羽毛湿透了,再飞入森林救火。

如此往返,飞来飞去,不以为苦。虽然这只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但它还是坚持这样做,竭力想熄灭大火。

这时,天帝见它这么不辞劳苦,便问道:“你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

同类推荐
  • 佛教文化纵横谈

    佛教文化纵横谈

    简洁而清晰地勾画了佛教从印度传来我国以后,与儒家、道家文化碰撞、斗争、互融并逐步发展、改革的来龙去脉,将佛教文化放在人类文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以及我国的儒道文化、民间文化相对照、相比较,进行思辨性、比喻式的论证和阐释,阐明了佛教文化不仅是僧侣信众念经拜佛、修身养性的仪轨,也不仅是寺庙中美轮美奂的魏晋雕塑、唐宋壁画,而是经典的浩瀚、学问的广博、思想的深邃、宗旨的崇高。
  • 伊斯兰教史

    伊斯兰教史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佛教一起,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产生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至今还在影响着世界的广大人口,《伊斯兰教史》对伊斯兰教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将让读者对此教育有个较为全面了解。伊斯兰教是具有国际性、民族性和群众性的宗教,至今影响着世界的广大人口,它的存在和发展,必然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当充分认识的长期和复杂性,加强对它的研究,着重根据它“借以产生和取得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去说明它的起源和发展”。伊斯兰教产生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在这斯间,有众多的穆斯林学者,从自身的信仰出发,著书立说,从各方面阐述伊斯兰教。
  •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高僧辈出,译师荟萃,著书立说,创宗立派,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教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著名高僧窥基法师为佛教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之侄子,是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窥基聪慧颖脱,过目不忘。躬事玄奘,独得嫡传。学富五车,辩才无碍。切问近思,新意迭出。勤奋著述,有“百部疏主”之誉,尤其是继承玄奘事业,为开创唯识宗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被尊为唯识宗二祖。本书就窥基的功业作一专门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快乐之源

    快乐之源

    全书从世界的现状、佛教的理论、信仰的力量以及如何修佛等方面进行论述,以生动鲜活的语言,揭示了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阐释了佛法具有的诸多功能以及佛教在心灵励志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追述了佛教的历史,介绍了佛教的门派,详释了佛教的基本教义教理,并从佛教徒的角度谈及了自己对于当今诸多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部兼具知识性与可读性的佛学读物。
热门推荐
  • 九天玄狱

    九天玄狱

    九天玄狱,域与狱之间徘徊,一个被封印了万个纪元的世界,直到今天它在等一个天命之人拯救这片世界,带领他们杀出封印...
  • 恶魔之心:天使蜕变

    恶魔之心:天使蜕变

    她从未想过在平凡人家出生的她真实的身份竟然会如此让人吃惊。她从未想过在无数人嘲讽下的她有朝一日会蜕变的那般完美。她从未想过原本丑陋不堪的她竟然会与王子般的他摩擦出爱情的火花。她从未想过她辛苦得到的一切竟然会在一夜之间失去。她再也不敢想象自己的结局。
  • 邪魅总裁的天使情人

    邪魅总裁的天使情人

    他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少爷,拥有着天赋异禀的能力和亿万身价;她出生在一个普通教师家中,是为了给父亲治病而辍学的乖乖女。但走投无路的她,却选择了用一纸契约将自己卖给他,甘愿做替身。契约签订,她搬进了豪宅,而自己的心却犹如这别墅一般空旷。落地窗前,她看着他的背影却为何感到有些熟悉?难不成他就是自己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人?
  • 皇后,给朕站住!

    皇后,给朕站住!

    穿越就像高考,是技术活儿,也是撞大运。很不幸,她竟穿到了胸大无脑的冷宫废后身上,扮男装散心吧!还被皇上当成“入幕之宾”,要说官场无情,后宫有情,夜夜她当妃姘,脱了官袍换云裳,下了朝堂上龙床!军令如山,皇命如天,压得她腰背酸!即使这样,某只吃饱了的霸王还说她欺君,惩罚是——“那就终生监禁吧!地点龙床!”
  • 总经理掌控人脉的88个细节

    总经理掌控人脉的88个细节

    本书通过大量的经典案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站在职场生存、寻求合作的高度上,结合决定人脉成败的各个因素,对社交中的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客户关系的处理技巧作了详细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脉就是财富”的观点,因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
  • 血魂圣

    血魂圣

    神灵势弱,人仙崛起,大妖封印之地走出的少年,誓要把仙界换个主人
  •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民生新常态

    聚焦两会,聚焦民生新常态。城镇化规模持续扩大对房价有何影响?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看病难、看病贵能否缓解?实体经济持续衰退,哪些领域值得投资跟进?
  • 网游之虚拟打游戏币

    网游之虚拟打游戏币

    无聊打发时间,新手一枚勿喷。觉得可以的给个票票
  • 车厘子

    车厘子

    让我来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有你也有我。一个关于青春的写实,一场始于终极暴揍下美女救英雄的闹剧。凭借父辈善缘得以拜入风水大师门下,趋吉避凶、招财进宝、占卜测局…..勇往直前的少年、神秘莫测的风水、纯真的爱情,友情当然,阴险情敌、初恋女友、神秘方士、幕后黑手相继出现PS:本书没有重生穿越超能异术种马修仙更没有金手指,为你讲述主角一步步成长蜕变。
  • 赠言赠诗篇(名人佳作)

    赠言赠诗篇(名人佳作)

    “只是在审美状态中,我们才觉得我们像是脱开了时间,我们的人性纯洁地、完整地表现了出来,仿佛它还没有由于外在力的影响而受到任何损害。”出自于本书。书中还有更多的名人佳作,等你来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