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70300000001

第1章 书香(1)

1.热爱人生的精灵——读张立勤散文集《痛苦的飘落》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生与死安然走到了一起,它们已经把其中的一只手伸给了对方。然后紧紧握了起来,我的灵魂、我的肉体似乎马上就要顺着这交融从生变为死,太快了,本来漫漫人生刹那间就被压缩成一条缝隙。”作者“无法接受这个死亡的预兆”,“不可能,不可能,我不会得这种病,不会!”然而毕竟这是残酷的现实,“我突然置身于一个充满呻吟哭号的地方”,“对生命的惋惜和恐慌甚至匆匆而去又无所谓的萧瑟”。她的长发全部脱落了,左臂被掘出了一个洞穴,死神似乎已握住了她的手。恰恰在此时,作者才深切体验到:“当你面对死亡很近很近的时候,你突然变得那么吝啬,你会留恋每一片树叶,每一缕阳光,每一个难忘的的清晨和黄昏。”

张立勤像在《痛苦的飘落》中,作者对于生死的彻悟,对美好人生的留恋显得特别真切、特别动人,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女人在与死神抗争中的种种心境,以及战胜死神重新获得生的权利后那种喜悦亢奋的情绪。作者在这里传递给我们的,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生命的留恋,对未来的向往。

对人生、对亲人、对朋友的深挚的爱,对人间友情的温馨追忆是《痛苦的飘落》这本散文集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充满爱心爱意的人物时时游动在这本小册子的篇什间。“一条被大都市遗忘”的老街上的小吃店,姑娘常为那个因为照顾病中的妻子而疲惫不堪的丈夫“从里面找个凳子”。“小旅馆看门的师傅。总惦念着给他打满开水留着,有时从家里给他带几块烤白薯……”(《爱,在这条老街》)以她的彩笔,以她的风彩在小城“这块古老的画布上亳不吝啬地抹了一笔”的穿大红色风衣的女画家(《小城飘来一件红风衣》);恋依绿色,“为了那松,那绿的给予;为了这山,这水,这小镇母亲般的哺育”而在那遥远的千米海拔的山巅上日夜守护电视差转站的小伙子(《为了那遥远的山颠》);为了新婚夫妇能有个属于自己的窝而甘愿让出楼顶小屋的老修脚工(《空荡荡的楼顶》);在作者被困病床,几乎被漫无边际的夜空窒息时,给她带来《卡门序曲》,鼓舞起她战胜疾病信心的女护士(《卡门》);尤其是“像母亲伺候一个婴儿,难以做到的温柔和细腻的付出”的丈夫。正是这些充满爱心的普通人,正是这些人间真情使作者“懂得依循自己美好的情愿生活多么幸运,珍惜每一次幸运又迎着生活的纷繁和曲折。”

哲人曾说过,人需要在盐水里泡三次,在碱水里煮三次。经过生与死折磨的张立勤,精神境界跨越了一个新的阶段,散文创作也跨越了一个新的阶段。她的散文更大胆、更张扬、更灵气逼人了。《痛苦的飘落》在艺术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点,一是作者对生活感受敏锐、笔触细腻;二是作者意象跨度大,作品中流动着诗的情调。

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捕捉最能体现的情物特点是女性散文的特点,张立勤在这点上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残缺》。这是一篇描述父母离异后给女儿心灵造成残缺的散文。爸爸妈妈离异后,作者写道,“妈妈不怎么爱讲话了,一双浑浑的眼睛,像浮满落英的深井,为什么,为什么这样深深的,深深的连女儿也望不清呢?”在这里作者对母亲的苦痛未着一字,但母亲内心深处的创伤已跃然纸上了。再如,对母亲的孤独,作者并不直接写,而是用母亲养花来点染,“妈妈养了许多花,在爸爸走后,摆满了她的窗台。妈妈辛劳的伺候着这些花……妈妈盼着花开,花开一次,她脸上才露一丝浅浅的笑。花枯萎时,她好忧伤哟,然而,很快就被另一枚花的开放掩去了。”在这里妈妈似乎已与花为伴了,她的孤独也就显而易见了。类似这样敏锐的观察和体验我们在集子里是随处可见的。

在散文热风吹拂的今天,执笔从事散文创作的当不在少数,然而真正能形成自己的意韵并为读者所喜爱的并不多,张立勤确实就是这不多中的一个。散文集《痛苦的飘落》已经向人们显示了作者的创作实力和水平。我们有理由期盼张立勤不断有新的锦章佳作问世。

2.余愿子孙为读书明理之君子——读《曾国藩教子书》

曾国藩是清末著名政治家,曾权绾四省,位列三公,拜相封侯。近一个世纪来,对他的评价从“古今完人”到“汉奸刽子手”竟有天壤之别。然而不管骂也好,捧也罢,谁也不能不承认,曾文正公在教子方面取得了成功。他的长子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以自学通英文,成为清季著名外交家。在与沙皇俄国的谈判中不畏强权,据理力争,夺回了大片国土,被称为清末唯一的一次外交胜利。其次子曾纪鸿研究古算学,也取得相当的成就。

那么曾国藩是如何教子的呢?从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教子书》中似可窥见一斑。

一曰读书要立志。曾国藩在同治元年给其长子纪泽信中道:“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曾国藩对其子读书求学督导甚严。这本书中选收的每封书信,都有一段是专门谈读书情况的。

二曰做事须有恒。曾国藩说:“人生唯有恒是第一美德。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又言道:“故望尔等少壮时,即从有恒二字痛下功夫,然须有情韵趣味,养得生机盎然,乃可历久不衰,若拘苦疲困,则不能真有恒也。”

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在教子方面不是一味督责,而是循循善诱,视身教重于言教,与子女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研究,让孩子做到口服心服。即使对封建社会视之为敲门砖的科举考试,曾国藩也看得很开,咸丰八年他在给长子纪泽信中道:“今年初次下场,或中或不中,无甚关系。榜后即当看《诗经注疏》……”这种对科举考试的达观态度在封建时代政治家中也是鲜见的。

曾国藩言道:“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这个思想渗透在这本教子书字里行间,也可以看作是其教育子女的指导思想。

3.读《女作家影记》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套十分精致,装帧考究的书,淡黄色的封套,典雅的纸张,配上每位作家亲笔签名的藏书卡,透着浓浓的书香和高雅的品位——这就是铁凝主编的《女作家影记》。

演员可以出写真集,模特可以出写真集,作家能不能出写真集?当然可以。作家在写真集中展示的是她们独特的感情和生活,铁凝主编的这套写真集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摄影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当它们累积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成了凝固的历史。在这部影记中,读者可以“看到能呈现某种历史的呼吸的图片”,几乎每幅照片后面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1958年,叶文玲因哥哥被错划右派而失学,无奈之中她到杭州找到了十年未见的姐姐,于是有了姐妹合影。在这张照片旁作家写到:“我的花袄和围巾是借大姐的,大姐的‘行头’是借同事的。”当年的困窘已跃然纸上。在舒婷的影记中有一张妈妈和她们兄妹的合影,那是“给在山区挖煤的‘右派’父亲寄一张照片,妈妈要我们快活点,我遂半咬嘴唇做哭笑不得状。”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定格在我们面前的是痛楚和辛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冤假错案平反昭雪,知识分子的境况有了根本改观。在作家们的影记里,我们看到了叶文玲与平反了的哥哥分别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后在北京的合影,看到了成为作家的舒婷欢快的身影,让人强烈感受到新的时代为作家带来了新的生活。

生活是作家创作的源泉。当我们阅读作家的作品时,常常为他们创造的故事和人物所感染,同时也常常带来一个问题,作品里描述的生活作家都亲身经历过吗?这部《女作家影记》第一次以写真的形式向我们开启了女作家的生活之门,让我们看到了浓缩在生活征途上的那个独特的作家自己。张抗抗1966年当红卫兵时大串连到北京,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女孩子头戴军帽、腰扎皮带、手持红语录在天安门前的留影,而且被作家称为当年“顶顶紧要的事”。无独有偶,在舒婷的影记中,我们也看到十五岁的舒婷大串连时以相同姿势在天安门前的留影。艰难困苦,玉汝玉成。几乎每一位作家都走过了艰难曲折的不平凡的道路,生活在影记中得到了真切的反映。这里有铁凝下乡时和伙伴们在棉花地里的合影,有张抗抗打着绑腿在林海雪原之间小歇的照片,有舒婷第一次下工厂劳动和伙伴的照片,那上面“战斗在一起”的题词更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对作家和对作家所走过的生活道路有了更真切的了解,从而对她们的作品有了更深切的观照。在影记中,有的照片相当个性化,像池莉品酒的照片,可以称为精品,恰是她率直性格的写真,而作家自己写的照片说明也堪称一绝:“酒是一个好东西。酒真的是一个好东西。过去有很长时间我没有体会出来,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明白了。一旦明白,我再也离不开酒。”

亲情是这部影记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宗璞手持汤勺喂父亲饭的照片,让每一个人都会产生由衷的敬意。爱踮脚跟的妹妹与铁凝亲昵的合影,渗透着一股浓浓的手足之情。在迟子建的影记中有一张“父亲在校运动会开幕式上讲话”的照片。迟子建加了一段说明相当精彩:“每逢父亲正襟危坐在主席台上,我就觉得格外滑稽,想起他在家中的种种劣迹,诸如不爱洗脚,诸如喝多了酒漫天胡吹,便觉得他当校长是个过错。只有年长之后我才明白,父亲是最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一生致力于办学,对官场拉帮结伙的作风格外反感……”父女亲情拨动了每位读者的心弦。作为继母,方方为儿子特意选了一张照片,并带着深情的母爱写到:“儿子毛头,他现在已经是个大男孩了,个子比我高出半头。在我跟他一起上街买东西时,都是他用自行车带我,这使我感到特别得意。”

文字优美是作家写真的一大优长。欣赏《女作家影记》,实际上也是在欣赏一篇篇美文。恰如主编铁凝在总序中所言:“是照片引我们注视起写作之外我们的生活,亦使我们每个人对这本影记的写作比对其他时刻的写作投入了更多的兴趣和情感。”正是由于带着浓浓的真情实感,我们才看到了一些来自心灵深处不可多得的散文。宗璞为自己的影记编了辑,并题了“梦之痕”“亲之赐”“师与友”“景和故事”等很贴切的名字。舒婷自己既是诗人,又是散文名家,她的影记中留下一些动人的诗篇。而方方更以其平实深刻的文风打动我们,她写到:“安宁是一个人最好的感觉。我们这样的家庭,和其他别的家一样,有非常和睦的时候,也有大声争吵的日子,然后在和好如初的气氛里,再把吵架的事自我调侃相互嘲笑一番,日子就这么过着,既不浪漫,也不刻板……一切都以正常的速度向日子深度进展。”

无疑,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4.危机来自何处——读《苏联的最后一年》

“五一”长假读了一本《苏联的最后一年》,也算是一种收获吧!因为这本书在我的案头已躺了一个多月了。总想读,却又总抽不出整块的时间。我知道,断断续续地读这样的书是很难理出头绪的,不过,当初在北京三联书店买这本书的冲动和疑问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漠和褪色。问号,一连串的问号还时时在我的脑海回旋:一个建立了近七十年的联盟国家为什么顷刻间瓦解?一个有着两千万党员、执政近七十年的大党为什么瞬间溃散?一个被党的前辈推上政治舞台,号称有“新思维”的领导人为什么会黯然下台?

好了,作为著名学者的前苏共中央委员的麦德维杰夫,试图用《苏联的最后一年》这本书为我们解答这些疑问。

我还清楚地记得,1989年的春天,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到我国访问,作为当时国际政坛的风云人物,作为共产主义运动“新思维”的倡导者,戈尔巴乔夫是气宇轩昂的。而当时的中国正面临改革开放以来一场严重的风波。不知道当时戈尔巴乔夫是不是预感到自己将面临的危机,更严重的危机!

所有危机的根源都是经济危机。苏联经济的严重下滑是危机的真正起点。作者告诉我们,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最明显例证就是越来越糟的经济形势,这已经不是什么低迷增长和滞胀问题,而是经济混乱和严重下降。当时苏联国内几乎所有地方都对肉、糖、油、米,甚至牛奶都实行凭票限额供应体制。肉类罐头、香肠、便宜的糖果和葵花油,在商店里早已脱销,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劳动生产率等连续几年下降,财政赤字大幅攀升,外汇和黄金储备都连年剧跌。苏联1985年的黄金储备在1500—1800吨之间,而且每年还有300—500吨的黄金产量,但是到了1990年底,苏联黄金储备却仅剩500吨;苏联在1985年初的外汇储备在120亿美元左右,可到了1990年底,本来就很少的外汇储备又下降一半。濒临破产的经济形势,让执政者甚至都不敢按惯例发布1990年的统计报表,1991年度预算和新的五年计划更无人问津。作者慨叹:苏联被带进一个很深的死胡同!

如果仅仅是经济危机还并非没有良药,更可怕的是“整个国家和它的领袖已经迷失航向”。作者在书中尖锐地指出,1990年至1991年间,作为苏共总书记和苏联总统的戈尔巴乔夫已经失去了平时的自信和乐观,他的助手甚至认为他的政治意志已经“萎缩”。应该说1991年是苏联的多灾多难之年,但就是在这个冰天雪地的年初,也没有任何一个嗅觉敏锐的政治家会分析出庞大的苏联帝国会在当年就土崩瓦解——这几乎是那时的人们无法想象的。甚至布热津斯基在他的《大失败》一书中还坚信:苏联将坚持几年到几十年。但是所有的预言都被“不自信”的戈氏击碎了。在一连串事件,包括立陶宛危机、8·19事件等严重危机的处置中,戈尔巴乔夫表现出的不负责任和优柔寡断加快了苏联这艘巨轮的搁浅和下沉。作者详细描述了在8·19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回到莫斯科参加俄联邦最高苏维埃会议时被叶利钦训斥和羞辱的情形,叶利钦几乎胁迫着戈尔巴乔夫同意了停止俄共活动的法案。书中作者常用踉踉跄跄、怅然若失、脸色苍白来描述戈尔巴乔夫。可以想见,由这样一位软弱、不自信的总统掌控,苏联不崩溃岂不是咄咄怪事!

同类推荐
  • 燃烧的雪

    燃烧的雪

    还真有点两年前朋友说的那样,她的文笔确实很棒。无论是写人生,写爱情,写风花雪月,写白云蓝天,写岁月催人,写草生木长,都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怨和忧伤,而这些哀怨和忧伤里,似乎又时刻地闪耀着坚韧的光芒。人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也是诗人们几乎无法回避的一个主题。
  • 礼失求诸野

    礼失求诸野

    本书是由张石山和鲁顺民结成对话两方,围绕乡野民间久远流传并且依然活体传承的广义的风俗、传统、礼仪、规矩,从生老病死到婚丧娶嫁,从生产方式到生活起居,操作出的一套对话体的长篇文字。这部著作,不惟对当代读者有所提醒、启示、确认的意义,它还应该具备晓谕后人的民俗文化史料性的价值。
  •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本书是著名学者杨国良教授编辑的人文丛刊,书中汇聚了宋耀如的《1885年7月18日写给安妮的信》、周伟民的《唐玲玲在斯坦福探秘“宋子文档案”》、张江南的《东瀛问学记》、野叟的《夜游岳麓山(外二章)》、韩少功的《空谈比无知更糟(外一章)》等诸多知名学者的文章。辑中文章一改往日学术刊物中“学院式”写作的冰冷面孔,篇篇见情见性,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人文知识分子情怀可触可摸,同时又不减损文章内在的思想学术深度。
  •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本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 温暖的故事--寒冬里那丝暖意

    温暖的故事--寒冬里那丝暖意

    《寒冬里那丝暖意》从作者孙瑞林已发表的故事中精选出45篇,每篇作品都以灵动的笔触和质朴的语言,讲述一个洞彻人心灵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把深奥的人生道理,融入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之中,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心灵得以滋养,情感得以温暖。本书的故事中有你、有我也有他,只要你翻开它,就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寒冬里那丝暖意》的每篇作品都犹如一杯咖啡,让你从中品味出幽香深远的韵味。
热门推荐
  • 阿修罗之涅槃

    阿修罗之涅槃

    他头顶天公神怒,下尝地狱深苦,他游荡在这天地虚无缥缈苦难中,他在六道轮回中苦苦挣扎,愤怒,哀叹,伤害,杀戮,他背负着痛苦的火焰!当他遇到了一个神秘少女改变了他一生。是重生成人?还是堕落成魔?或是涅槃成佛?答案一切尽在——阿修罗!
  • 不烦恼的生活

    不烦恼的生活

    禅一样的文字佛一般的生活快乐来自于积极的心态/朝着阳光开一扇窗/剔尽人生的浮华/放下你心中的执念/若无闲事{丰心义,便是人间好时节/闭上眼睛看世界/贪心不止,烦恼无边/烦恼都是自家牛/放下即是快乐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从来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得见——《大涅檠经》
  • 星空之域

    星空之域

    2023年1月1日,续日本《刀剑神域》事件之后,官方收录的“种子”突然被黑客盗窃。3月30日,中国三大游戏公司联手代理一款真实性极高的网络虚拟游戏——《星空之域》。我只是一个邋遢的坏学生,没有考上高中而被父母劝去学习护理知识……拜托!男护什么的要去手术室工作的!我晕血哎!还不如去开个网吧,天天玩游戏多好。ps:此篇与刀剑神域有些关系,属半同人。顺便一说,我是手机码字加发稿,很慢很坑。
  • 零纪游戏

    零纪游戏

    我叫冬苜雪,高中三年级学生,年级学生会会长,回回考年级第一,家里是亿万富翁,就像是外人所言的天骄之子。我却不这么认为,我是一个奇怪的人,我知道该对谁笑,该对谁哭,对人说人话,对兽说兽语,对鬼说鬼画符,我就是一个“机器人”。直到那一场车祸,让我见到了十年前贫民窟的孤儿同伴,我才发现这是一场阴谋,从十年前开始的游戏……
  • 网游之盘古开天

    网游之盘古开天

    游戏中成名附带着现实中备受关注,金钱、权利相而至。在这里有神器的魔幻网络故事,有让你热血沸腾的兄弟情谊,看主角玩转七界、结交生死兄弟、红颜层出不穷。
  • 角逐王座

    角逐王座

    扶大厦之将倾,天才少年力挽狂澜,带领战队杀入世界决赛角逐王座却意外缺席,一时万夫所指。心灰意冷之下,少年退出联盟职业,成为一名闲人。没人知道,他何时回归职业,直至一款名为荣耀的游戏出现......
  • 明末皇太子

    明末皇太子

    崇祯二年二月,大明王朝风雨飘摇之中,坤宁宫中一声啼哭划过夜空。总督江南,清查盐税。他与几乎所有的官员针锋相对。南征北战,山林海陆。他为祖宗家业出生入死。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大明王朝是否浴火丛生?口衔天宪,手握乾坤。看末代太子重铸铁血河山。
  • 罂粟诱祸

    罂粟诱祸

    他为了她,转学、退学、卖公司甚至赔感情!她为了他,怀孕、坠楼、绑架、流产甚至命悬一线,因为他对她的“栽培”,她这棵罂粟受尽男人的喜爱、女人的嫉妒!因为她对他的“拒绝”,他帝王一般的男人过得如此窝囊!命运一次次的交集,她蜻蜓点水般地划过,他一次次地迷乱……
  • 酷男出没:萌货靠边站

    酷男出没:萌货靠边站

    一个贫困家庭出生的冷男,一个城市出生的千金大小姐。是命运,还是巧合?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当萌萌女遇上懂事的冷男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当穷男娶富女的时候,双方家庭会出现怎样的尴尬?姐告诉你!
  • 押妻回府

    押妻回府

    她,不受礼教从小就与死对头光天化日之下抢男人,终日吵闹渡日。他,母命难为,带着一千个不情愿将这个让他汗颜的娘子娶进门,私房内却藏着另一个女人。望着她的嚣张跋扈,他忍耐!成婚前日她既然当众给他戴绿帽子,他容忍!成婚当日,她爹握着他的手,一副恩公再世的样子,他无语!几乎全镇都在愕然,她既然能嫁得出去?未来的夫婿还是如此的仪表堂堂,莫非他身体有恻隐之症?众目睽睽之下像被扒光了一样的站在大家的面前,他只感觉一排排的乌鸦在他头上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