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79000000036

第36章 通讯篇(6)

1963年春季,这个大队进一步加强民兵建设,积极开展练武活动的时候,有不少生产队长担心会影响生产。党支部就向民兵干部强调,一定要将练武和生产的关系摆正,从搞好生产入手,积极开展练武活动,并且经常教育民兵在生产中起带头、发挥突击作用。使民兵明确地认识到:第一,只有搞好生产才能对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也才能更好地支援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也只有把生产搞好了,生活改善了,才能更好地练武。第二,在战争时期,练武的场地是战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斗争的前线就是练兵场。第三,只有在生产斗争中过得硬的人,才能成为阶级斗争中的硬汉子。

1963年麦秋,气象预报说乐亭沿海一带要连降大雨,有的地区还有冰雹,大队党支部和管理委员会要求各生产队集中力量突击抢收。民兵连组织60名基干民兵,编成六个突击组,不分昼夜地抢收,许多人手上磨出了血泡,但还是一直坚持着。他们和社员一起,三天就把450亩小麦收完了。没有赶上下雨。

1964年春,五个生产队扩大水田。五个排的民兵包起400亩的任务。民兵们包修的一条200米长、3米宽的渠道的工程,也提前完成了任务。今年4月,阴雨绵绵。民兵们正在学习毛主席著作,知道了各队薯炕有被雨浇塌的危险。他们便各自回家找来席子,一共揭出席子102片。但是,三队的薯炕仍盖不严,民兵们便把身上披着的雨衣、蓑衣苫在上面。随后,冒雨淘出薯炕的积水。

由于民兵们在生产中起带头,发挥了突击作用,民兵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更高了。生产队干部和社员更加关心和支持民兵工作。生产队长在安排活计的时候,考虑到有利于民兵练武,并且主动帮助解决练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他们说:“这两年生产搞得好,民兵有功劳啊!”老社员们鼓励民兵们:“你们使劲多练会儿吧,我们少歇会儿烟、多加把劲,把你们的活计加出来。”有不少民兵家长热心支持自己的儿女去练武,家里的活计尽量少让他们干;休息的空儿亲自去看他们练武;打靶归来,询问射击成绩,帮助分析打得好不好的原因。甚至有的家长听说自己的孩子打出了好成绩,特意给做顿好吃的,作为“物质奖励”。

赵滩民兵连取得了上述成绩,成为我区的先进民兵连队,受到各级党委的表扬,今年春天,县武装部还在他们这里召开了全县武装干部的现场会议,号召全县民兵连向赵滩学习。最近,附近不少单位自动到这里参观取经。领导的鼓励表扬,兄弟连队的称赞,更加鼓舞他们的革命精神。他们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找出自己的不足,虚心向全国、全省、全县的先进连队学习。党支部还组织全体干部和民兵学习毛主席关于防止骄傲自满的教导,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把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红旗举得更高,锻炼成为一个“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在各方面都能过得硬的先进连队,在保卫社会主义祖国、在保卫无产阶级天下的斗争中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第二十三节生产队里的带兵人

——记乐亭县赵滩民兵连副连长王世惠

乐亭县赵滩民兵连的民兵们,战备观念强,有个正确的政治方向,生产上是先锋,练武过得硬。去年国庆节前的一个深夜,公社突然一声令下,要赵滩民兵连紧急集合。8分钟,全连民兵集合齐了,只用半个小时,就跑到4公里半以外的集合地点,并且利用地形地物作好了战斗准备。这样考验了几次,都能做到“召之即来”。在射击技术方面怎样呢?去年乐亭县武装部对他们进行了两次实弹射击考核,成绩总评都是优秀,出现了95名优秀射手(其中22名是神枪手)。

去年,中共唐山地委和唐山军分区授予他们“红旗民兵连”的称号。

赵滩民兵连为什么搞得这样好呢?这当然是党支部抓武装抓得好的结果,是民兵连的全体干部和民兵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当谈起这些成绩的时候,党支部和民兵干部都要谈谈王世惠,因为他在训练民兵中,花的心血最多。

自幼立志爱武装

王世惠这个人,从小就爱枪。十来岁的时候,他爷爷、爸爸都给地主扛活,受尽了地主的欺负。因此,他这穷家的孩子也就成了地主家孩子的“奴”了,哥哥常被打得哭着回来。一股反抗阶级压迫的怒火,埋在世惠的心里,可是用什么去反抗呢?一天,他看到有的穷人一当了八路军,地主就向他点头哈腰了。为什么呢?因为八路军是穷人的队伍,穷人一拿起枪,地主就不敢抖威风了。因此,他那时就下决心要拿枪。他在1955年上中学时,就想尽办法参军了。在部队里,他不仅懂得了枪杆子可以使地主害怕,还懂得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特别是学习了毛主席说的“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这些话,使他把枪杆子和整个革命事业联系起来了。因此,他在部队机要学校学习和工作的时候,一有空就去看步兵练武,一个姿式,一个动作,都暗暗记在心里。1958年他复员回家的时候,按照毛主席提出的“全民皆兵”的口号,他就立下志愿要大办民兵。没想到公社领导却叫他去搞农场、办学校。志愿没有实现,可是心里从来没忘掉枪。1963年,党提出进一步加强农业第一线,他回到本村,这时他已是党支部委员了。由于他热爱民兵工作,党支部决定由他具体抓民兵工作,不久他又被选上民兵连副连长,这时,他就一心扑在民兵工作上了。

带着敌情练硬功

王世惠担任民兵副连长以后,劳动、开会、谈话、练武,每天天很晚才能回家。可是,不管多么晚,他总要学习一段毛主席著作,特别是有关人民战争的论述,他懂得抓好武装必须掌握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要练好军事技术,必须先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因此,他每天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几年来,他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一次,他学习《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毛主席说:“我们说‘帝国主义是很凶恶的’,就是说它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帝国主义分子决不肯放下屠刀,他们也决不能成佛,直到他们的灭亡。”这段话引起了他许多联想:美帝国主义正在越南进行侵略,美帝国主义还霸占着我国领土台湾;蒋介石不断叫嚣要窜犯大陆,美蒋飞机不断来侦察捣乱,这些足以说明敌人并没有睡觉。

通过学习毛主席的著作,王世惠的敌情观念更强了,练武更自觉了。他对照教材,起早练,中午休息练,甚至是废寝忘食,不顾妻子抱怨。为了练臂力,在窗台上放个约7斤重的石头,每次进屋前,总要托几下。回到屋里,又端起枪练瞄准,对照镜子练刺杀,校正刺杀姿式。他一心想的是练好本领,训练好民兵,随时准备打击敌人。经过二年多的时间,现在他成了步枪、半自动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五种武器的全能射手,又是一名神枪手。

战备思想贯全连

练武为了作战,天天练,又不打仗,在民兵中难免出现麻痹思想。因此,使每个民兵坚持常备不懈,就需要做细致的思想工作。

思想工作怎样做?他亲身体会到:必须用毛泽东思想挂帅,用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武装民兵。于是,他以排为单位建立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小组,连的干部和排长建立了核心小组,他先辅导核心小组学习。经常给民兵摘赠毛主席语录。在对民兵进行思想教育时,他随时随地都注意用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去教育民兵。一天,他见重机枪射手雷凤山去找任云华擦枪,任云华说:“没空。”这是啥原因呢?王世惠便找民兵连长乔树田共同分析:任云华是个贫农出身的年轻人,他为啥不爱护武器呢?定是思想上有问题。两个人就找他谈心,他说:“放心吧,敌人来不了,要真来了,咱可不是怕死的。”原来任云华心里没敌情观念。针对这种思想,树田、世惠跟他共同回忆阶级苦,讲了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道理。这么一说,任云华不吭声了,王世惠看他觉悟了,又给他讲了国际形势,最后对他说:“云华呀,毛主席说……‘现在蒋介石在磨刀了,因此,我们也要磨刀。’对敌人我们不能光仗着不怕死,还得有过硬本领,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你想,我们不练武,不磨刀,行吗?”“不行,过去我麻痹了。”任云华马上找雷凤山作了检查。下晌回来,没顾得吃饭,就把重机枪擦好了。

这件事给了王世惠很大启示:要带好民兵,就得了解民兵的思想,抓思想工作。他又学习了“郭兴福教学法”,更认识清了抓思想工作的重要。后来,他每在集合民兵练武前后,都要进行一次简短的思想动员,有时候讲一段毛主席语录,有时候讲国内外的敌情动态,让民兵时刻不忘记世界上还有帝国主义,不忘记阶级和阶级斗争,不忘记为什么要练武。为了使民兵增强敌情观念,民兵连还请老贫农张明、张士佳、陈德才向民兵回忆了血泪家史,举办了村史、家史展览,提高民兵的阶级觉悟。在一次射击练习前,王世惠讲了吴玉琴的父亲、弟弟活活饿死的情景,就问:“旧社会有钱人为啥敢对穷人这样狠?”民兵们高声回答:“因为他们有枪杆子。”“我们要保江山,干革命应该怎么办?”“紧握手中枪,苦练硬功夫。”这样,民兵们带着敌情,带着阶级仇恨,练起武来如生龙活虎。在一次投弹演习中,体重刚过45公斤的“小八路”曹锡林,投弹只投25米,不及格,他脱下棉袄、棉裤练,还是不及格,累得胳膊发酸,不见进步,他有点泄气了。这时王世惠就问他:“你父亲的肋骨是谁打折的?”“美帝国主义。”一句话激起曹锡林对美帝国主义的仇恨,一咬牙,第九颗手榴弹甩出30米开外,及格了。从此,曹锡林懂得了带着阶级仇恨苦练投弹,胳膊甩肿了,还坚持练,现在他已能投52米远了,达到了“投弹能手”的标准。

严肃认真行动感人

民兵要练得“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使大家有个敢于为人民牺牲的思想,平时训练就得严格要求自己,要求民兵。

起初,民兵集合时,有的不按时到,有的在队伍里吸烟。一次李春森在队列里抽烟,王世惠向他提出劝告,他不服地说:“我长的个子不高,为啥单看见我了?”王世惠就向民兵讲守纪律是靠平时培养的。接着他给大家讲邱少云烈士为遵守战斗纪律,宁被火烧死,不让部队暴露的故事,号召大家向邱少云烈士学习。为了使大家克服散漫的习惯,他以身作则,给同志们做表率。每逢集合他先到,在练武时从不吸烟,不管天多冷,他总是两臂垂直,从不揣手、插兜。民兵见他这样,都自觉地遵守纪律,逐渐达到了严肃认真。

对纪律是这样,练兵也是这样,他按照“郭兴福教学法”,以身作则,先做样子,不怕累,更不怕苦。不管夏天的雨后或冬天的雪后,在练兵场上泥水中,总是认真地摸爬滚打。他这种以身作则精神,形成了无声的命令。民兵们无不认真练武。

他领导民兵练武是这样,在劳动中也是这样,他经常教育民兵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开展做好事活动,抢脏活,挑重担。比如,生产队推广高温沤肥法时,有位老年人不接受队长分配他担大粪的任务,世惠就发动民兵抢挑这重担,两位女民兵担负起了这个脏活,使人深受感动。后来,在民兵连里规定了个制度,民兵包下早起扫街道积肥、掏厕所的脏活,在生产中争当好汉,下地都做到三带:带毛主席著作、带报纸、带手榴弹和枪。干重活时,利用休息时间读书读报,向群众进行时事政治教育;干轻活时,利用休息时练武。民兵们在劳动中抢挑重担,在训练中苦练硬功,受到了队领导的赞扬、社员的好评。

世代相传搞民兵

由于赵滩民兵连的影响,在赵滩练武形成了一种风气。每当民兵们练武的时候,一些少年儿童也拿着木头枪或秫秸枪跟着练,学校也给以支持。世惠见此情形,产生了这种想法:如果把少年儿童们也组织起来,从小进行武装斗争的教育,学习一些简单的技术,等他们长大再练兵,不就有了良好的基础了吗?

他向党支部、民兵连提出这个想法,大家都觉得可行,党支部便确定由共青团支部抓思想,民兵连抓训练,把小民兵抓好。去年冬天,由每个排确定一个民兵,担任小民兵的辅导员,进行初步训练。今年又进一步建立了大队,下设六个中队,每个中队由两三个民兵担任教练。现在,小民兵们也和大民兵一样,每天晚饭后搞小集合,学政治,练拳术,练瞄准,还排演了《红色小民兵》等四五个文娱节目,搞得满活跃。

最近,我们请王世惠谈了今后如何搞好小民兵的想法。他说,计划在最近训练一批小民兵骨干,教练射击要领和投弹、站岗放哨的基本知识。让“全民皆兵”的思想,在下一代扎根,把枪杆子一代代传下去。

§§§第二十四节接过革命枪永做革命人

小八路

人们管曹锡林叫“小八路”,不光是因为他爸爸是个“老八路”,更多的原因是因为他个头小——身高不足五尺、体重不够百斤,却有个“老八路”的好作风。

1963年冬天,赵滩民兵连搞冬季训练,16岁的曹锡林练兵可积极啦。一天,刮着西北风,冻得人耳朵生疼。民兵们在沙岗上练投弹。经过一段学习,人家别人不是优秀就是良好,起码也是及格。可是身小力薄的曹锡林咬着牙才抛了25米,这可把他急坏了:投这么近,咋能“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他把棉衣甩了,绒衣也脱了,只穿着衬衣练。汗珠冒出来了,胳膊扔疼了,还是练!第九颗手榴弹,又猛劲冲着“敌人”的脑袋砸去。“好!命中了”。“及格了!”伙伴们高兴地喊起来。

从这次练习后,曹锡林对自己的要求更严了。为了练出一身杀敌过硬本领,他坚持天天练。早晨练,中午练,在下地的道上也扔着手榴弹往前走。后来把胳膊练得连使筷子夹菜都夹不住,黑夜连觉都睡不安稳。他怕胳膊疼影响参加集体劳动和坚持练武,偷着买了20片止疼药,疼了就吃上两片。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他终于闯过了一道道难关,练出一身硬功夫:投弹已经达到52米;学会了站岗放哨、刺杀;步枪射击是个神枪手;轻机枪、冲锋枪、半自动步枪全都取得优秀成绩,成了全能射手。

练武迷

乐亭城内照相馆的玻璃橱窗里,摆着一张大照片,照片下沿写着赵滩民兵连“练武迷”赵新哲。

名不虚传。赵新哲练武就是有一股子“迷劲儿”。他家的墙上、镜子上都贴着小靶子,上面还写上约翰逊、蒋光秃的名字,饭前饭后,睡前起后,都要练上三五枪。有一次,他射击出了痼癖,老是偏低,几次都找不出原因,怎么回事呢?他干着活想,吃着饭想,晚上想。一天,他想到半夜,体会出是不是在击发时耸肩了?自己拿不准,他顾不得深更半夜惊扰别人睡觉,一骨碌爬出被窝去请教教练员。经过试验,毛病克服了。以后又打得挺准了。去年9月,他被县武装部批准为神枪手。

同类推荐
  •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汇集了一战时期几位著名诗人关于战争的诗歌。有的诗人一开始满腔热血参军,一心想报效国家,却终于在腥风血雨的修罗场看破了虚无的荣耀,体会了生命的可贵。
  • 刘殿学中短篇小说精选本

    刘殿学中短篇小说精选本

    本书收录作者的诗歌作品有:《船与帆》、《笛声》、《心中的花》、《种子》、《一句话》等,及部分古典诗歌创作。
  • 巧断珍宝失窃案

    巧断珍宝失窃案

    比尔巴是印度民间故事中的著名机智人物。他实有其人,生活在兴起于印度半岛北部的伊斯兰教国家莫卧儿帝国(1526—1858)的全盛时期,是莫卧儿帝国最有名望的君主阿克巴(1556—1605在位)的重臣,官至宰相。他聪明过人,阅历丰富,能言善辩,是阿克巴的得力助手。他的故事数量甚多,内容涉及宫廷生活、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以他与阿克巴的趣闻、轶事最有代表性。它们在印度,尤其是北印度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 走过花开的石林

    走过花开的石林

    人,不接地气易生病;书,不接地气难卒读。《走过花开的石林》是演员姜佩君所著,可许你会纳闷,喝拿铁、做SPA不擅笔墨的小资女,为何从娱乐圈混入文学圈,阅罢此书,便知分晓。此书分为“温情物语”、“女人思语”、“走过流年”、“感悟人生”、“谈天说地”五个部分,内容涉及一些女人话题,或谈生活、或及爱情婚姻、或讲亲情、或论人生感悟等等,其中好几篇还是作者的获奖作品。作者宽广的知识面、丰富的人生阅历与谦和的为人,决定了其语言的清纯诚挚、朴实无华、寓意引人而又不失温婉文雅。
  • 点亮心灵的灯

    点亮心灵的灯

    本书是李天岑的小说评论,著名作家李佩甫说:“李天岑是一个扎扎实实写作的业余作家,多年来他始终保持创作的激情,用心描绘着他在生活中捕捉到的新故事新人物。”写人心折射世道变化,写世道彰显人心,两者互相折射,互相彰显,互相深化,形成天岑创作的基本内涵,也是他社会角色的基本内涵……举重若轻的叙述能力,老到的文字,骨子里冷峻的幽默感,是天岑小说的特点。
热门推荐
  • 公主的候选幸福

    公主的候选幸福

    传说中,有个贪吃的白雪公主,她吃了巫婆的苹果。为了惩罚她的贪吃,她被恶魔吻醒了。恶魔吻她不是因为他喜欢她,而是他要惩罚她。公主是恶魔的候选未婚妻,但他们俩彼此讨厌对方,所以冷漠的王子和邪恶的骑士轻而易举就混入他们俩中间。公主注定要喜欢王子,可是为了追赶潮流,恶魔和骑士貌似也不错。来来来,恶魔、王子、骑士,都排排站好。今天起,你们便是公主的候选幸福了!谁是公主的正选幸福?我们拭目以待。
  • 凛冰与炽焰

    凛冰与炽焰

    “当光明沉落消逝,黑暗将肆意崛起。倾听我的誓言,做我的见证。”龙裔骑士的朗诵充斥暮色中的树林,“千年祈祷,我吟唱咒语力量,解救灾祸。我将永效忠,永智慧,永觉醒。我将谦卑怜悯,诚实公正。我将崇尚荣誉,恪守精神。我是混沌中的秩序,王国里的骑士,燃烧凛冰的炽焰,暗夜风暴的守卫,古老信仰的思者,圣灵魔龙的子民。我将英勇与牺牲献给众神祇,破晓将至,不再彷徨。”时光之轮滚滚转动,永夜漫长处处凶险。龙裔统领八大古国,挥洒战火毁灭荣果。她,龙之女王,奇巧玲珑。她,猎手游侠,傲世风华。他带两人踏上了腥风血雨、游历圣境的旅程,探寻众神真相,破译文明之谜,卷入了西方奇幻世界沸腾如潮的史诗斗争。
  • 重生之神魔游戏

    重生之神魔游戏

    因意外穿回学生时代,面对和自己前世年龄差不多的老师,和比自己小二十多岁的同学,拼热血,比拳头,不,不,陆世表示:脑子是个好东西
  •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

    《散文随笔》《数字笔记》这是我的两本书,不是什么小说,只是散文随笔,一些情感感悟,诗词而已,还有点哲理的人生感悟。新书,灵异文,《阎罗无常》
  • 缚生

    缚生

    她是他掌心的珍宝,她也是他独一无二的存在。她分不清哪个才是她,她只是一个平凡人,她会哭会笑,想逞强又学不会坚强。她没有兽人坚硬的皮毛,没有新人类进化后的各种优势,她努力在这个世上活下去,但是除了他,她没有任何活下去的理由。离开他以后,苏然才发现他才是她的全世界。我这么卑微,那么你呢?纠纠缠缠,这到底是谁缚了谁的一生?(各种撒娇打滚求收藏求推荐~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 致我们伤不起的青春

    致我们伤不起的青春

    我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小学毕业,我就敢叫上八个兄弟一起套教育主任的麻袋。当我满怀着对初中的美好激情踏入校园,稀里糊涂的结识一帮生死兄弟,跟学校的女混混牵扯不清,暧昧不断,为了兄弟我敢砍遍全学校的混混,为了女人我能豁出去这条命!年少轻狂,放荡不羁是我们对青春的诠释。仅以此文祭奠那些年一起走过的兄弟,那些拥有过又失去的女人。
  • 黑弹头

    黑弹头

    退役下来的特种兵,用自己的拳头和智慧,在都市的洪流中,打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 DNF之旧址重游

    DNF之旧址重游

    他们只需一个借口作为驱动力,对心灰意冷的世界重燃希望。遗憾在于受到刺激,然后陷入消极。于是,学习从遗憾中探寻生命的意义。(本故事主要用于回忆、练习搞笑场景,PK升级技能加点等等描写得不多!)
  • 高度宠婚:男神,我不婚

    高度宠婚:男神,我不婚

    他是个温润如玉的男子,有英俊的外貌,卓越的才华,却把一生的情灌注到她一人身上。她失去了父母,孤苦伶仃,却撑起了整个家族企业,她需要一个肩膀给她依靠,而他,就是她的良人。
  • 帝王劫:暴君绝宠逍遥妃

    帝王劫:暴君绝宠逍遥妃

    她是现代职业神偷,贪财爱物,没心没肺。穿越千年,将小偷行业干得风生水起,“Shit-!”穿越第一天,她落在房梁上,亲眼观看了一场真人表演。“天杀的!”穿越第二天,她被五花大绑,酷刑拷问,一跃成了大内天牢‘特等级’囚犯。“无耻啊!”穿越第三天,她莫名被掳,原来天牢也不安全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