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79100000004

第4章 辑一 做事先做人(4)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纷争不断。有一次,李世民率军攻打盘踞洛阳的王世充。经过一番战斗,唐军占领了回洛城及虎牢关,河南50余州相继归降唐朝,李世民带兵包围洛阳城。此时的王世充,困守孤城,粮草匮乏,为了获取一线生机,只好派使者求救于大夏的窦建德。

窦建德得知洛阳危急的消息,担心王世充被灭后,自己也要步其后尘,就决定率领十几万大军救援王世充。刚开始,窦建德的军队打得很顺利,接连攻下好几座唐朝的城池,并一直进军至虎牢关,与虎牢关的唐军形成对峙。

虎牢关的唐军人少,如果僵持下去,肯定会被窦建德的军队攻破。虎牢关一旦攻破,窦建德就可抄李世民的后路,或者直接进攻长安。那样,形势将非常危险,这一点,李世民很清楚。

于是,李世民将围困洛阳的兵马分出3500人,由自己带领,增援虎牢关,以遏制窦建德的军队前进。大部分将领表示反对,他们的理由是:窦建德十几万大军,只增援3500人于事无补。当务之急,要么赶快攻下洛阳,再回头对付窦建德;要么从洛阳撤兵,击垮窦建德后,再攻打洛阳。但李世民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

由于虎牢关形势险要,过了一个多月,窦建德也没攻破,并且打了多次的败仗。这时,窦建德的士兵情绪非常低落。李世民得知这个情况,立马出兵挑衅窦军,窦军全部出动。最后,士气不佳的窦军被打得大败,窦建德本人被俘。李世民又立即回军洛阳,彻底没了希望的王世充只能投降。

如果说,马背上的李世民体现的是坚持己见、勇敢果决;那当皇帝后的李世民,就仿佛海纳百川,胸怀宽广。

有次休息,李世民跟大臣王闲聊。这时,恰好有一个李世民喜欢的美女站在李世民的身旁。于是,他指着美女对王说:“这是庐江王的妃子,为了得到她,庐江王杀了她的丈夫。也难怪他要下毒手,实在是太美啦!”一听这话,王连忙离开座位说:“陛下!您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错?”

李世民回答说:“爱卿,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为了一个女人而杀了她的丈夫,这肯定是人鬼所不容的嘛!”

王接着说:“现在,皇上您一边认为抢人家的妃子是无耻的,一边却宠幸着人家抢来的妃子。您这样做,跟庐江王有什么区别?”

听完王的这句话,李世民先是沉默,因为他在内心里还是舍不得这个美貌的女子。但过了一会儿,他还是向王表达了感谢之情,然后让那个美人回了老家。

点|睛|智|慧

在听取意见方面,一般人都有个误区:认为凡是能够听取大家意见的行为,就值得表扬。其实这不完全正确,一般来说,集思广益更能得到正确的意见,但当大家的意见不一致,你的看法又十分坚定时,就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意见办。

§§§第十七节 不要拿别人当你的情绪垃圾桶

老祖宗说话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译文:春天不会管花的开放和凋谢,人也不会总管别人的烦心事。所以,别什么事都跟人家说,那样只会招人烦。

过来人的故事

安禄山扯起反政府大旗后,中原地区狼烟四起,民不聊生。为了生存,杜甫就带着一家人去四川投靠好友严武。严武当时是四川的军政一把手。

到了四川后,严武对杜甫非常客气,三天一小会餐,五天一大会餐,但杜甫闲散自由惯了,时间一久,就有点受不了高干家庭的那些规矩。于是,他就跟严武商量说:“兄弟,哥的脾气,你也知道,懒散惯了,所以我怕日子长了,你受不了。我看我还是另外找个地方住吧!”

“既然你这么说,我也就不勉强你了。但你出去后,有什么困难一定要跟我说!”严武爽快地说。

杜甫一家人出来后,就在城郊找了个地方准备建座房子,可是一摸口袋,一个子儿没有,怎么建房子?没办法,杜甫只好再回城里去找严武。一见严武,杜甫还有点不好意思开口。但严武热情地说:“阿哥,你有什么事就说,咱们谁跟谁啊!”

“兄弟,我想在郊外建个简易的房子,但我的经济状况你也知道!”老杜有点尴尬地说。“没事,没事,你等着,我去给你拿钱!”不一会儿,严武拿来一百两银子交给老杜,老杜有点喜出望外。

靠着朋友的救济,老杜终于有了个落脚的地方。但没过多久,不幸的事又来了,他的小女儿生了病。只会写诗的杜甫,还是一分钱没有,想再去严武家,又实在是迈不开腿。但看着小女儿可怜兮兮的样子,他咬咬牙,又去了严武家。

这次见着严武,老杜没那么含蓄,他眼泪汪汪地对严武说:“兄弟,你还得帮我一下,小侄女现在正躺在床上呢!”看着可怜的杜甫,严武的眼睛也湿润了,赶紧拿出二十两银子,交给杜甫。

杜甫后来心想:老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要不叫严武兄弟给我谋个职位?他把这话向严武一说,严武也非常认同,就立即打了报告,向中央推荐老杜当自己的参谋。没过多久,中央也批准了。

刚开始,老杜还能准时上班。但过了几天,他不是迟到就是早退,而且跟同事们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弄到后来,办公室索性就见不到他的人影了,但工资他还是每个月按时领。这让一些人非常难受,他们就跟领导严武说:“再这么下去,我们就集体辞职!”

没办法,严武只好找老杜来谈话:“阿哥,同事们对你的意见很大啊!”

“对我的意见大,我对他们的意见还大呢!一群小人,什么东西!我一进去,他们就排挤我,而且背后还说我是关系户,跟这帮垃圾在一起,我一分钟也待不住!所以,兄弟,我看还是算了吧!”

“阿哥,我知道你心高,但该低头的时候,还是低一下头吧!现在工作不好找啊!”严武劝道。

“不好找,大不了就是饿死!总比看那些小人的嘴脸强!”老杜大声说。

见杜甫这么固执,严武也有点恼火,心想:都到这地步了,还那么死要面子!于是,他就不客气地说:“那以后的生活,你自己想办法,我不管了!”那以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严武虽然没彻底撒手不管,但比以前冷淡多了。

点|睛|智|慧

在这个世界上,能不厌其烦地帮助你、安慰你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父母亲。至于一般的朋友,能帮你超过三件事就不错了。人家不乐意,如果你强求的话,只能招来别人的讨厌和疏远。所以,请记住,在这个世界上,没人有义务替你解忧,有困难能自己扛就自己扛,别总麻烦别人。

§§§第十八节 尊敬比施恩更重要

老祖宗说话

富贵所难,不难在施恩,而难在好礼。

译文:有权有势的人,给弱势群体好处容易,但给了好处还能平等待人难。

过来人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年,齐国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庄稼颗粒无收。这时,有点良心的地主老爷纷纷在自家门口熬大锅粥,施舍给那些没饭吃的老百姓,黔敖就是其中一位。

一天清晨,老黔同志又起了个大早,架锅,劈柴,挑水,淘米,生火,忙得大汗淋漓。经过两三个小时的细火慢煮,粥终于熬好了。这时,天也亮了。于是,黔熬吩咐家丁赶快敲锣通知乡亲们来吃饭。一听锣声,附近的老百姓端着碗就往老黔家跑。

不一会儿,老黔家的大门前就人山人海,人们争先恐后地往粥桶前挤。老黔站在台阶上对大家说:“乡亲们!今天的粥准备了很多,大家不用担心!”人群这才稍微安静了些。

就在这时候,老黔的眼光落在一个“不平凡的人”的身上:当大家都你推我搡往前挤时,有个人却独自坐在一个远离人群的石头上,正专心致志地给自己挠痒。黔敖就想:这大清早的,这哥们儿难道说是来看热闹的?

当太阳开始显示它的威力时,抢粥活动基本结束。但坐在石头上的那哥们儿,还是一副优哉游哉的神情。但从他面发黄、皮包骨的外形来看,老黔断定,这家伙肯定好久没闻见米香啦!于是,他就大喊一声:“讨饭的,粥还有,要吃就赶快来,别磨磨蹭蹭的!”

没想到他这句话惹恼了那位“淡定哥”,人家恼火地说:“你才是讨饭的呢!别以为自己熬了几锅粥,就高人一等!跟你说俺是来吃饭的,但不是讨饭的!你跟俺说这样的话,你这粥俺还不喝了!”说完站起来就要走。

这时候,老黔也有点来火,就跟身边的家丁嘀咕:“这种人真可笑!要白吃别人的东西,又死要面子,我看他能硬气到什么时候!”

“姓黔的,你别太过分了!跟你说,今天俺就算饿死在你家门口,也绝不会喝你一口粥!”这哥们儿,本来就蜡黄的脸因愤怒变得更加难看。也许是肚里没货,再加上发了火,他慢慢地捂着胸口倒了下去。这时,老黔也觉得再斗气就没意思了,连忙舀了一碗粥,拿上两个馒头,赶到那人面前。他道歉说:“兄弟,是我错了!我看你应该还是饿得太厉害了!赶快喝口粥吧!”说完,就把碗往那人的嘴边凑。

但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虽然已经饿得快要断气,那人就是不松口。“兄弟,是我错了,你就喝口吧!”老黔带着哭腔说。但那人就是不张嘴。最后,悲剧发生了,那人在粥和白馒头面前被活活饿死。

点|睛|智|慧

很多人,你叫他捐钱或帮助人容易,但你叫他设身处地感受别人的痛苦,或平等地去对待自己曾经帮过的人,难!很多帮过别人的人,都有一种思维模式:你拿了、吃了我的,就得感恩,就得在我面前表现得恭恭敬敬,不然就是不知好歹。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受恩的人本来就有心理负担,你再趾高气扬,只怕施舍带来的不是恩,而是恨!

§§§第十九节 清水无鱼

老祖宗说话

水至清者常无鱼,人至察者常无徒。

译文:水太清就常常没鱼,人太严肃苛刻就很少有朋友。

过来人的故事

明朝的海瑞虽然一生清廉刚直,但说句实在话,他的朋友实在少得可怜。这不是他人品的问题,而是他性格的问题,太清正太刚直。大家只想远远地看着他、敬慕他,但没有亲近的感觉。

海瑞在江西当地方官时,他的一个姑表弟千里迢迢从家乡跑到他做官的地方,想让大表哥为他谋份差事。小表弟刚把情况说完,海大人就不客气地说:“如果你今天专程从家乡来看望舅母和表哥,我自然会留你玩几天!但既然你是来找工作的,我这又不是劳务中介处,所以你还是赶快走吧!”

表弟一听表哥这话满脸通红。这时,海瑞的老婆过来劝解说:“老爷,虽然我们不能给他找工作,但还是留他歇几天吧!”

海大人说:“留什么留!他既然开了这个口,留下他,人家就会有闲言碎语,我可不想人家戳我脊梁骨!”说着就把表弟往外面赶。小表弟没办法,只好拉着行李往外走,但突然又折了回来,手里还拿着一包东西。他把东西交给表嫂说:“嫂子!这是我出门的时候,父母托我带给舅母的家乡特产,这个您一定要收下!”

“兄弟,这个我一定收下!你大哥就这脾气,你可别上心!”小表弟没答话。但海瑞大人发话了:“收什么收,一个子儿都不能留下!别再废话了,赶快走吧!”

这时,老太太从后面出来了,她严厉地对海瑞说:“不管怎样,你表弟千里迢迢来投奔你,你不帮他找工作,总得尽尽地主之谊吧!”

海瑞低着头软中带硬地说:“娘,其他的事,我都可以听你的,但今天这事我万万不能听从!”

老太太发火了:“还反了你啦,今天这里我说了算!外甥,你放心地住下,看谁敢赶你!”

海瑞没做声,但表弟说话了:“舅母,表嫂,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现在这种情况,如果我留在这儿,你们闹心,我也不舒服,我还是回家吧!”说完,人家向海老太太行了个礼,就毅然决然地走了。

看着外甥远去的背影,海老太太叹了一口气说:“瑞儿啊!你为了自己的名誉,把事做得这么绝,早晚要吃亏的!”

后来,海瑞辞官回了老家,没一个亲朋好友、街坊邻居过来看望他,搞得一家人非常郁闷。后来,还是一个老村长提了点东西过来看他,老村长对他说:“乡下人眼皮子浅,你当了大官没给他好处,他照样不搭理你!但你的事情我知道些,你不愧是家乡的好子弟!至于他们的事,你书读得多,就不要跟他们一般计较!”

海瑞惭愧地说:“老村长,是我错了!我以前做得太过分了,我不怨乡亲们!”直到这时,海瑞才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点|睛|智|慧

孔子讲“过犹不及”,凡事都不能太过,过了就会发生与美好愿望相背离的情景。一个水塘如果全是纯净水,那鱼肯定生存不了,因为没有营养!一个人也一样,如果太过清高刚直,没了人情味,大家肯定也不乐意接触他,因为与这种人在一起,感受到的只有威严,没一丝快乐!

§§§第二十节 批评要适可而止

老祖宗说话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译文:人家做了错事,批评得别太过分,要考虑人家受不受得了。

过来人的故事

关羽是三国时蜀国的大将,他英勇善战,为人义薄云天,但毛病也不少,那就是骄傲、瞧不起人,并且讨厌读书人。

刘备等人去四川后,就留下关羽镇守荆州。走的时候,大哥刘备还特意嘱咐他,要改改自己的臭毛病。但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关羽虽然当时答应得挺好,但过后还是老脾气。

有一次,军队进行实战演习,在演习开始前,一般都要举行阅兵典礼。关羽和一班荆州地区的军政长官,以及受邀前来的盟国吴国的武官,早早地坐在看台上,准备好好观摩一下蜀兵的演习。

第一队经过的是骑兵方阵,总共有十六行,两行为红,两行为白,两行为黑,两行为棕,颜色相间,既整齐,又气派。而且马走的步伐,就像演奏交响乐,有自己的节奏,步调和谐。骑兵高矮胖瘦都差不多,身上的铠甲也锃亮,一个个都显得很精神。看到这里,关羽非常高兴,他笑着对盟国的武官说:兄弟,怎么样?

那名武官只好点点头说:好!好!好!

第二队经过的是弩机队。弩机,古代一种可以连发箭的武器,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机关枪,只不过一个射的是箭,一个射的是子弹。弩机队的士兵们,士气很高。一个个抬头挺胸,雄赳赳气昂昂,脚步踏得震天响。最让人叫绝的是,等他们走到阅兵台前的时候,一起举起弩机,连连向天空发射。顿时,“嗖嗖”声响成一片,非常震撼。关羽站起身,死劲鼓掌,并大声说:好!太好了!

同类推荐
  • 生活窍门一本通

    生活窍门一本通

    本书涵盖了人们最需要知道的知识领域,书中采用了最简明易懂的语言,最经典的生活经验,为读者提供方便。减少麻烦,是一本最实用的综合性生活指南。
  • 网络赚钱术

    网络赚钱术

    本书从网络赚钱的实情出发,全方位揭秘了网络赚钱的各种门道,配合实例,揭示了各种网赚方式的盈利绝招,透析网络赚钱方式,阐释网络赚钱的原理。
  • 做人做事好心态

    做人做事好心态

    《做人做事好心态》是写关于心态的哲理故事。做人做事的好心态体现在为人处事的一件件小事上,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需要指出的是,好心态需要去学习,更需要去实践,只有学练结合,才能铸就好心态。
  • 让脚步追上梦想

    让脚步追上梦想

    对梦想的热切渴望通常会造就两种人——空想家和实干家。崇高的理想固然是美好人生的开始,但如果不付出行动,再多的梦想也只能是水月镜花。本书收集了众多享誉全球的大师们对于梦想这一话题的深刻感悟,在讲述故事的同时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带领青少年读者在阅读中体会追梦的执着和坚韧,品味追梦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 济困扶危(中华美德)

    济困扶危(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自古以来,中华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青少年时期是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以后的道德观的树立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给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
热门推荐
  •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上清诸真人授经时颂金真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诸王争霸

    诸王争霸

    简介看了太多,也不知道写什么,如果非要简述些什么,我只能告诉兄弟姐妹们:这是一本走心的书。
  • 九夏拾伤

    九夏拾伤

    “拾伤,我愿孤独伴酒,换你一生无忧。”这是九夏对拾伤的诺言,他们俩从小就相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因为拾伤考上了省重点高中,两人被迫分离,后来,拾伤从海外回归,得自已亲生父亲竟然……她和九夏一夜间反目成仇……“九夏,我愿以身相许,伴你余生。”九夏听到拾伤这么说,微笑的闭上了眼……(我可没说死了,也没说不死,你们自己想象吧!么么哒!)本书交流群:群279930559
  • 岁月伊人憔

    岁月伊人憔

    从现代穿越到古代,入宫一步步受尽各种非议。她能否慢慢成长?
  • 叶凋残,只为花开

    叶凋残,只为花开

    她,是一代王者,男友抛弃,朋友背叛,一条项链,一把匕首,让她失去所有。他们,是一代腹黑强者,爱她,护她,却总是伤她。纯洁的爱情,迷茫的生活,苦涩的笑容,还有腥风血雨的洗礼,她,重生了!有她在,便没有什么不可以!三系是吧?对不起,我全系!炼药师是吧?对不起,我比你高级!灵兽是吧?对不起,我有小龙人!……光芒和黑暗共存,且看她翻云覆雨,闯荡天地!
  • 二次元无极剑圣

    二次元无极剑圣

    在二次元的无极剑圣,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萌新瑟瑟发抖,大佬轻喷。
  • 极道帝皇

    极道帝皇

    平凡的生活,根本就不属于年轻人的生活,更不属于有血性,有野性的年轻人,他们需要的生活,充满了刺激,不断征服对手,扩大自己,能让他们热血沸腾,这就是他们需要的生活。他们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在活跃的跳动着,每一滴血都沸腾着,每个想法都是常人不敢想的,这三个因素加在一起,促使他们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拼搏,就注定他们拥有不平凡的人生。
  • 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中国1864—1911:大清最后岁月非官方记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落幕;1911年,清室退位,辛亥革命催生出了一个新中国。前者尴尬地意味着中兴,后者一度被寄望为民族新生。在这似是而非的中兴与新生之间,有一个王朝日趋一日地走向穷途末路;更有一个新时代艰难地萌芽和恣意的生长。洪秀全不满足于只做精神领袖、斌椿努力想用儒家术语把西方“清廷化”、曾国藩深信可以用“以命抵命”的模式处理教案、那些归国的幼童成了有原罪的“思想犯”、维新领袖康有为的作伪成癖……这些历史的细节背后,都潜伏着成败的契机;也唯有在这些细节里,才能窥见那一段历史的真实表情,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作为关注“辛亥革命”这一话题的通俗读物,本书另辟蹊径,把探索的目光远眺到辛亥革命发生之前的50年,细致梳理了从1864年太平天国彻底失败、清政府得以乱中求生,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在炮火声中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作者逐年考查了这一历史进程中清政府寻求变革、寻求国强民富及国家安定的努力,同时着重探究了政治精英群体的观念转型,以及统治阶层面对世界大变局的畏缩、试探、沮丧等心理。同时本书稿以资料扎实见长,对史料的解读很有分寸,并在可读性上作了一定的尝试,每篇文章都以“年度事件”“相关言论”等几部分构成,全书可看作是一部1864—1911年间的简略编年史。
  • 上将大人太霸道:独宠惹火娇妻

    上将大人太霸道:独宠惹火娇妻

    赫连霆作为帝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少将,是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然而,有传言称他不好女色,喜男风。对此,婚后的唐苑揉着劳累过度的酸软腰肢想咆哮,到底是哪个该死的胡说八道,你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你。
  • 弃嫁,昏君哪里逃

    弃嫁,昏君哪里逃

    “放了你?绝不可能!”他磁性的声音满是魅惑,一步一步朝她逼近……他是冷酷帝王,她是叛国弃妃。一朝穿越,她被囚禁在深墙冷宫里,既来之则安之,冷宫也能混得风生水起,只是,我敬爱的陛下,您堂堂九五之尊,夜半三更躲在屋外听墙角真的好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