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83400000017

第17章 《三国演义》:雅俗共赏,群英荟萃(2)

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不仅解除了蜀汉的南顾之忧,稳定了后方,而且从南方调拨了不少人力物力,充实了蜀汉的财政力量,从而可以专心于北方,挥兵北向秦中了。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命令孟获和各部落的首领照旧管理他们原来的地区。有人对诸葛亮说:“我们好不容易征服了南中,为什么不派官吏来,反倒仍旧让这些头领管呢?”

诸葛亮说:“我们派官吏来,没有好处,只有不方便。因为派官吏,就得留兵。留下大批兵士,粮食接济不上,叫他们吃什么?再说,刚刚打过仗,难免死伤了一些人,如果我们留下官吏统治,一定会发生祸患。现在我们不派官吏,既不要留军队,又不需要运军粮。让各部落自己管理,汉人和各部落相安无事,岂不更好?”

大家听了诸葛亮这番话,都钦佩他想得周到。诸葛亮率领大军回到成都时,后主和朝廷大臣都赶到郊外迎接,大家都为平定南中而感到高兴。打那以后,诸葛亮一面积蓄财富,一面训练人马,一心一意准备大举北伐。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要处理与各种人的关系,而这种看似简单的人际关系常常是人们成功的重要因素,善处之者则为成功增添了一个砝码,反之,则会作茧自缚,自添绊脚石。

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往往习惯并倾向于用权力和权威来说服人,殊不知,这种做法并不会让众人心悦诚服,而是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在处理和他人的关系时必须要以德服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让大家信服,才能有稳定的基础走向成功。有句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正是这个道理。

白帝城托孤

孙权派陆逊攻打蜀军,刘备听说陆逊就是定计取荆州的人,便要领兵去战,马良劝刘备不可轻敌。刘备却小看陆逊,不顾劝阻,领军攻打关口。

蜀军天天叫骂,吴军坚守不战。天气炎热,刘备便令人将营寨移入林中阴凉处。

马良对移兵树林中不大放心,便对刘备说:“丞相已到东川,何不将移营的地方画成图本请丞相过目?”刘备说:“那你就画了图本去问问丞相吧!”马良领命速去。

刘备让吴班到关前诱敌,军士赤身裸体卧于阵前。吴将徐盛、丁奉要求出战。陆逊不准,说这是诱敌之计,三日后可见分晓。

三日后陆逊领众将到关上观望,见吴班兵已离去,刘备伏兵走出谷口,众将才心服口服。

刘备又让水军顺江而下,在东吴境内沿江扎寨。黄权认为不妥便向刘备进谏,刘备不以为然。

魏国探子将刘备屯兵布阵图回报曹丕,曹丕看后大笑说:“刘备必将大败!”又说陆逊必定领兵取西川,魏国可趁东吴国中空虚之时攻打东吴。于是下令曹仁领一军去濡须,曹休去洞口,曹真去南郡,伺机进攻东吴。

马良将图本送给孔明,孔明看后大惊,问:“这是谁的主意,可先斩此人的头。”马良说是主公刘备自已的主意。孔明只得令马良速回见刘备,叫他另移营地。又告诉马良,主公若是兵败,可去白帝城躲避。

陆逊见时机成熟,便点将出兵,陆逊不用老将韩当、周泰、凌统,却只点末将淳于丹,并让徐盛、丁奉领兵在寨外五里处救援。

淳于丹去攻蜀军第四营大败而回。陆逊并不怪罪,又令朱然用船装茅草,从水路进攻蜀军,令周泰、韩当各引一军去蜀营放火,等到蜀营大火一起,其他众将不分昼夜追击蜀军,一直到捉了刘备才准回营。

初更时分,东南风大起,蜀营到处起火,蜀军自相践踏,死伤无数。

刘备见吴军杀来,慌忙上马。丁奉、徐盛领军两路夹击刘备,万分危急之时,张苞杀来,保护刘备逃往马鞍山。

刘备往马鞍山逃去,陆逊引大军紧紧追赶。朱然又从江岸领兵截住去路,刘备大叫:“我将死于此地了!”这时赵云从江州杀来,一枪刺死了朱然,保护刘备及剩下的百余将士奔往白帝城,蜀军大败。

陆逊追到夔关附近,见地形复杂,怀疑有伏兵,忙叫三军暂退。陆逊找人一问,才知此地叫鱼腹浦。听说诸葛亮在入川时,曾在此地的沙滩上布下石排阵,可比十万雄兵。

陆逊在半信半疑之下,领十余骑兵去探看石阵,刚走入阵中,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遮天盖地,陆逊等急欲回马,却困在阵中无路可出。

陆逊正找不到出口,忽然看见一老人走来,将他引出石阵,陆逊忙问:“长者何人?”老人说他即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见将军陷于阵中,于心不忍,便前来引将军等出阵。

陆逊感叹地说:“孔明果然是真正的卧龙,自己实在无法相比啊!”部将们乘胜还要再追刘备,陆逊说曹兵会趁国中兵虚攻打东吴,于是下令撤兵。果然,退兵还不到两日,魏兵即分三路杀到。

曹丕亲自上前线督战,但见曹仁被吴将朱桓打败,曹真被陆逊打败,曹休被吕范打败,魏军大挫,再加上江南正流行瘟疫,兵士、马匹病死的很多。为了怕再损失将士,便撤兵回去了。

刘备遭兵败之后,忧郁成病,自知不久于人世,便下令驻扎在白帝城,并召孔明、李严来,托付身后之事。

孔明星夜从成都赶到白帝城,刘备叫孔明坐在身边,见马良的弟弟马谡在旁便先叫他出去,再告诉孔明,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重用。

刘备写了遗诏,哭着握住孔明的手说:“如果刘禅尚有可为,你便辅助他,若是不成材,你可自立为成都之主。”孔明听完,浑身有如针刺一般,泣拜于地,叩头流血表示:“臣一定竭力尽忠,至死方休!”

刘备又对儿子刘永、刘理说:“我死了以后,你们兄弟三人,对丞相要像父亲一样,不可怠慢。”命二子同拜孔明。

刘备又对赵云说:“你看在与我的交情上,早晚看顾我的儿子,可不要辜负了我的交代。”赵云哭着拜别说:“臣不敢不效犬马之劳!”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刘备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岁。

诸葛亮率众官将刘备的灵柩运回成都,宣读遗诏。太子刘禅即位,改年号建兴。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诸葛亮的真实写照。刘备在临终前对孔明说过,如果刘禅不可辅佐,可让他取而代之。但孔明受托孤遗命,始终全力辅佐后主,直到生命的尽头。现在的社会也需要这样的人,恪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这样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会得到体现。

空城计

这是蜀后主刘禅统治年间的事。诸葛亮在整顿好内政以后,兴师北伐,智取天水、南安、安定三城,震动关中。魏主曹睿急令司马懿领兵离长安出关破蜀,司马懿荐举名将张为先锋一同征进。

司马懿引20万军出关下寨。他知道秦岭之西,有一条路,地名街亭,傍有一城,名为列柳城,此二处皆是汉中咽喉。他估计诸葛亮北伐,定从此进,乃与张领兵奔街亭而来。

魏军出关的消息,早有细作报告诸葛亮。在军中会议上,诸葛亮说道:“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我们的咽喉之路。”说完,他略停片刻,扫视了一下左右众将,问道:“谁敢引兵去守街亭?”话还未说完,参军马谡自告奋勇,愿肩此任。诸葛亮对他交待了有关事项后,让他写了军令状呈上。

诸葛亮拨给他2.5万精兵,又令一向谨慎的上将王平相助,并吩咐道:“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诸葛亮唯恐二人有失,再拨一万兵马给高翔,令其在列柳城屯兵扎寨,一旦街亭危急,可引兵营救。又命大将魏延引本部兵去街亭后屯扎,准备随时接应街亭。

部署完毕,诸葛亮就吩咐赵云、邓芝各引一路军出箕谷,以为疑兵,他则准备亲率大军由斜谷径取城。

谁知马谡到了街亭,看了地势,不顾诸葛亮的嘱咐,也不顾王平的坚决反对,竟然不在五路总口下寨,非要在旁边的山上屯军,只分五千兵马,与王平离山十里下寨。

司马懿领兵一到,见此情景,乃大驱军马,一拥而进,把山四面围定,切断蜀军水源。自辰时困至戌时,山上无水,军不得食,寨中大乱。到半夜时分,山南蜀兵大开寨门,下山降魏。马谡禁止不住,司马懿又令人于沿山放火,山上蜀兵愈乱。马谡自料守不住,只得驱残兵杀下山向西逃奔。王平、魏延虽闻讯赶来救援,却遇上伏兵,又丢失了列柳城。王平、魏延、高翔等只好退到阳平关。

司马懿本想去夺阳平关,但害怕中了诸葛亮的计策,于是下令,取斜谷,向西城而进。这西城虽是山僻小县,但却是蜀兵屯粮之所,又是南安、天水、安定三郡交界处,若是此城失去,三郡也就难保了。

再说诸葛亮在祁山寨中,有探马来报:“街亭、列柳城都失守了!”诸葛亮顿足长叹说:“大势去矣!”为挽救危局,他急忙命令关兴、张苞各引三千精兵,投武功山小路而行,作为疑兵;又令张翼先引军去修理剑阁栈道,以备归路;再传密令,命大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起程;又令马岱、姜维领兵伏于山谷中,断后掩护;还派心腹报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官吏军民,要他们皆迁入汉中。

吩咐之后,诸葛亮亲自引五千兵马退向西城搬运粮草。就在诸葛亮刚到西城不久,忽有十余骑飞马报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向西城蜂拥而来。”

情况万分危急!当时诸葛亮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走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一半的人在城中。众官听了这个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观望,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向西城县杀来。

诸葛亮立刻传令:“将旌旗全都藏起来,各军各自看守城上巡哨的岗棚。如有妄行出入及高声言语者,立即斩首!大开四个城门,每一门用二十个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当魏兵到时,不可擅自行动,我自有妙计。”传令完毕,诸葛亮便披鹤氅,戴纶巾,带着两个小童,拿着一把古琴来到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司马懿前军赶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进城,急报给司马懿。司马懿笑而不信,止住三军,自己飞马上前,远远望之。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边有一个童子,手捧宝剑;右边另一个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司马懿看后心中十分疑惑,认定城中定有埋伏,于是让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往北山退却。途中遇到张苞、关兴伏兵袭击,只得尽弃辎重而去。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这则故事里有两个典故,一是失街亭,二是空城计。我们可以对比着来分析。心态对一个人至关重要,马谡狂妄自大,盲目自信,轻视敌人,这种浮躁的心态最终让他自食其果。而诸葛亮淡定从容,面对危机不慌不乱,使敌人自乱阵脚,这种临危不惧,坦然处之的心态,才值得我们学习。

有的时候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是缺少一个良好的心态,比如就考试而言,许多同学并不是不会,可能是因为马虎或者过度紧张而没有取得好成绩,所以磨练自己的心态,你会终身受益。

阿斗乐不思蜀

司马昭摆平了魏国的内部争斗,就开始实行统一天下的计划,首先就是要灭掉蜀汉。

当时的蜀汉,诸葛亮在世时,刘禅事事听从他的安排,待到诸葛亮一死,刘禅顿觉失了主心骨,不知道怎么办,竟宠信宫中的一位宦官黄皓,自己却不理国事,只知道寻欢作乐。而蜀汉大将军姜维,则屡屡出师伐魏,一心恢复中原。他不顾将士疲劳,连年征战,使得百姓们的负担很重,叫苦连天。

司马昭见伐蜀的机会已到,派钟会率领十万人马攻打蜀国。姜维接到情报后,马上报知刘禅。刘禅正与黄皓在宫中游玩,接到报告后问身边的黄皓:“魏国派大批人马进攻我国,怎么办?”

黄皓说:“陛下放宽心,听说城中有一师婆,能测吉凶,可以召她来问问。”

刘禅即命黄皓用小车把师婆接到宫中,在后殿陈设香花纸烛,焚香祝告。那师婆披散头发,赤着双脚,装模作样,念念有词说:“我是西州土神,陛下太平无事,几年后,魏国疆土也归陛下,可不必忧虑。”

刘禅听后,非常高兴,命人重加赏赐。自此之后,他再不听姜维的说法,只与黄皓在宫中宴饮作乐。姜维的告急文书,都被黄皓收到后藏了起来,刘禅一心玩乐,毫无察觉。

魏国大将钟会、邓艾等,兵分十余路,浩浩荡荡杀向蜀国。蜀国虽有大将姜维、张翼、廖化等镇守,但因刘禅听信巫师之言,迟迟不肯发兵,最后寡不敌众,只能退守剑阁(今四川剑阁)。魏军一时也无法攻破蜀军把守的险关要隘。

邓艾见蜀军主力守在剑阁,亲自带了五千精兵,不穿衣甲,手执开山斧,从高山峻岭中强行开出一条小道,人不知、鬼不觉地直奔蜀国首都成都。

刘禅在成都接到探子飞报,说邓艾军马已兵临城下,城外百姓,扶老携幼,痛哭逃生。刘禅惊惶无措,竟然不顾群臣的反对,命人写降书、树降旗。刘禅的第五个儿子,即北地王刘谌,见父亲如此昏庸,一家五口悲愤自尽。

第二天,刘禅自己绑着双手,带领大臣们投降邓艾。消息传到剑阁,死守在那里的姜维等官兵大惊失色,号哭之声,震天动地。

邓艾攻克成都后,姜维假装投降于钟会,企图挑起钟会与邓艾间的矛盾。最后,在混战中,邓艾、钟会、姜维都相继死去。

司马昭见成都混乱,命人把刘禅接到洛阳,封他为安乐公,赐给他金钱、美女、住宅。刘禅安下心来,渐渐忘了亡国的痛苦。

一次在宴会上,司马昭命蜀人上场演蜀戏,蜀国官员触景生情,一个个低下头去,想想国破家亡,做了俘虏,还在敌国观看家乡戏,不由得落下眼泪。唯独刘禅,抬着头看得非常起劲。司马昭看在眼里,问刘禅说:“你还想念蜀国吗?”

刘禅不假思索地回答:“这里真快乐,我已经不想蜀国了。”“乐不思蜀”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刘禅身旁的大臣正乘着上厕所的时机,对刘禅说:“以后如果晋公再问陛下是否想念蜀国,陛下可回答说先人的坟地都远在蜀地,我的心里每时每刻都在牵挂,希望有朝一日能回去探望。这样,晋公或许会放陛下回去。”

刘禅点点头,牢牢记住这些话,待到司马昭又一次问他是否想念故土时,刘禅微闭眼睛装着哭泣的样子,以正的话作答。

司马昭说:“这话不像你说的,倒像是正说的。”

刘禅一下子睁开眼睛,惊讶地说:“你怎么知道的?”周围的人见此情景都笑了起来。

司马昭不由叹息道:“人之无情,竟会到这种地步,即使诸葛亮还活着,辅助这样的主子,国家也是不会长久的。”

后来,人们便用“扶不起的阿斗”来讥讽那些昏庸无能,而又自甘堕落的人。

小故事里的大道理

阿斗不思进取,自甘堕落,最后导致国家灭亡。人不可以没有上进心,不能安于现状,乐不思蜀,否则人生就没有意义可言。人这一辈子应该有所追求,要努力,不能甘于平庸,更不能自暴自弃,无所事事。所以,从现在起,去勇敢追求吧。

同类推荐
  • 让男孩成为小绅士的好故事100篇

    让男孩成为小绅士的好故事100篇

    让男孩成为小绅士的好故事100篇包括:真正的男子汉、比尔·盖茨行军、弯腰拾起的尊严、以人为镜、要做一只海鸥、纪昌学射、柳毅和小龙女、秀才赶考、最珍贵的掌声、海力布和语言宝石、怕痛的鲨鱼、张飞教马超礼仪、圣诞节的礼物等。
  • 纳尼亚传奇全集(中文全译版)(套装上下册)

    纳尼亚传奇全集(中文全译版)(套装上下册)

    风靡全球的《纳尼亚传奇》系列是由英国著名文学家C?S?刘易斯于20世纪50年代创作,此系列出版问世,便大受欢迎,影响甚远,被誉为奇幻文学与儿童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中架构了一个神奇的王国,各自独立的故事串联起这个王国的千年兴衰史,这些故事中所传达的爱、希望、勇气与信心是现代社会所逐渐被忽略的,书中摆脱教条式的语言,用生动的情结将这些概念深植人心随着《纳尼亚传奇》系列故事改编成电影,全世界更多观众和读者开始认识这部不朽的作品。穿梭在一个又一个的纳尼亚冒险故事中,这绝对是你一生难忘的神奇旅程……
  • 勤劳百姓的故事

    勤劳百姓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生活之甜系列:神秘的大自然

    生活之甜系列:神秘的大自然

    本书是“生活之甜”系列丛书之一,作者用童话的方式,用拟人的语言,从可爱的小动物、神奇的植物、美丽的矿物,将小读者们带入到一个神奇的自然国度,通过原著民来对每个自然现象的解释,吸引孩子对它们的思考,这些童话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对于他们的成长有很多好处。
  • 木子悦己寓言

    木子悦己寓言

    是一本能让人观花看世界,睹木见浮生的好书!为什么这么说?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寓言,正好比这花这木,看似志趣横生,枝繁交错,实则却有着深深的道理,这些道理既是对当代社会现状的犀利剖析,撕开一条条带血的皮肉,看人性的贪与痴,世间的冷与暖,一幕幕真实太过沉重,变成一个故事说与人听。
热门推荐
  • 学霸威武

    学霸威武

    两世为人重生于最适合自己的世界四大家族五大名校挖掘机那是理论结合实践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只为梦想而生,一个以学习为目标的世界,一个学得好就是任性的强者法则,没有别的追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好(第一次写小说应该是短篇型后期会慢慢加字数无聊就来瞅瞅)有书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诗作32篇,分为此岸、彼岸两大部分。作者以独有的“工程纪实”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岸的精彩,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中国的富强、朋友的风采、我们的生活、儿孙的成长、美国见闻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此书系作者71岁时为纪念敦堉(老伴)辞世十周年而撰写,魅力独具。重庆南开中学校友级刊《53南开人》曾刊载过本书的部分文章。
  •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破庵祖先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修之破天弑神

    重修之破天弑神

    简介:戈逆,以武入道。万千武者一员。以超资天赋,成就武之顶峰,飞升仙界。却不幸仙界变故,各路飞升武者遭受到灭顶之灾。*******死后被重生到了一个叫木头的门派废物身上。在一次意外中,得罪了门派掌权了长老,被送进了门派中的圣兽山内。原来圣兽山乃当年与凡界并称的妖魔两域的合体。在数千年前,被十名高手炼化成法宝,镇压在此。在法宝内,索性一次机会,他成为了此法宝的主人。****万千妖魔掌我手,上重霄,下地狱,谁与争锋。*****神掌控着天地。我杀上重霄。轼了这神。天阻拦我的去路。我破了这天。***偶尔带着大群妖魔逛逛修真界,去仙界调戏一下仙女。去神界看看未来的命相——***QQ群:118201272——76798656
  • 君倾天下:萌妃,别闹

    君倾天下:萌妃,别闹

    君倾天下,只为你伤了一点。倾城倾国,只为你笑了笑颜。
  • 玩笑啊玄德

    玩笑啊玄德

    柳玄德、打小就孤儿、手长耳朵大。原本姓柳,看了不少小说觉得复姓很吊,自己改姓柳玄。现在28岁,还在超市卖拖鞋。每到下班后同事们出去聚会的时候,别人就会躲着他,只因为他有个癖好:遇见陌生人就让人看他头上那个硕大的地中海,吵吵这么一句话:“我这不是脱发,这是我将来要开有天窗的车!”有个路过的算命老头曾经给他看了看说:“此乃天池之相,必能孕育天龙。你必非常人,将来定可一飞冲天、功成名就!好了,我都说了,你可以把板砖放下去了……”
  • 安晴的视界

    安晴的视界

    截然不同的世界的,真实与假象的一念之间,爱情、友情、亲情。旅途,探寻,追逐……
  • 渎神斗天记

    渎神斗天记

    三万年前,天地之间发生了一瞬间的异变,滋生出众多恐怖的空间裂缝。原家肩负守护天地的责任,在异变中保全中元大陆,但强大的家族也变得一蹶不振。原欲在天雷灵树中诞生,师傅收养他,为了将来为天雷献祭。原欲忍辱负重数十年,找到了反击的机会。在和最强大的剑修订下千年生死之约后,他一路向东而去,开始了自己历险升级的历程。原则,一个特殊的转世,幼时被供奉于时空法坛之中,百年后又被突然驱逐,在一个无人生存的小界面里苦修三万年。之后,原则一直孤身一人,在众多界面中穿梭流浪,直到遇到原欲。
  • 前妻,请留步

    前妻,请留步

    “叶世轩,我们离婚吧!”为了家族利益,她放弃所爱嫁给一个跟自己毫无交集的男人!他是中海市名流,身边花边无数,情人成群!意外踏入他的生活,被他身边的女人百般羞辱,原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他却因此走入了她的生活!在她的暖心人出现的时候,对她强取豪夺,逼她进入绝境之中!人心的反复,她急着想要逃脱。夜深人静,她苦苦哀求,只求自己回归原本,不要受到一点伤害!他的眸子深沉,紧紧扼住她的手腕:“是你主动来到我的生命之中,想退出不可能!”
  • 汉途

    汉途

    但凡穿越,无不是将历史逆流,用特别的手法去演绎一段生活在历史的朝代却不改变历史的时代。但那种架空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既‘架空’,就应该有新的尝试。我不保证我的尝试会成功,或者是本书扑的一塌糊涂,但是我觉得必须去改变架空,改变传统,在不违反历史潜规则的同时将故事的空间拓宽、改变、发展,那样才能给读者意想不到的结尾。比如说,初始的架空历史类小说应该是黄易大师的寻秦,的确风靡一时,成为架空类的祖师。但是想想,如果我们读者看书一看这段故事就知道了历史的结尾,似乎没有什么劲头。所以,我要改变,改变的同时在为自己的大胆祝福。阿门!我可以失败,但是小说的思路一定要无限扩充,读者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