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86100000034

第34章 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标准——品德、知识、能力、业绩(4)

一般说,能力是个体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成功和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基本能力、特殊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创新是指能创造出新的、独特的东西的能力,前面已经做过论述。本章主要论述基本能力、特殊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

第一、基本能力

基本能力也称一般能力、普通能力。是指为各类活动所必需,并对这些活动的效率有决定性影响的能力。包括人们认识一切事物都必须具备的各种能力。基本能力是其他各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相对特殊能力(即专门能力、职业能力,将在第九章中叙述)而言,一般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表达力、操作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想象力将在第五章中专门叙述)。

一、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活动,能够正确、全面地感知事物特点的能力是观察力。观察力的重点在于能否抓住事物的特点。比如对人的察言观色能力,通过人的语言逻辑、声音、表情、动作的变化判断其内心世界;比如对物的数、状、位、声、色、味及其蛛丝马迹变化的察觉、判别、跟踪能力等;比如刑侦人员大都是从发现微小异常变化中发现破案线索的。科学家们大都是观察力强的人,能在基于一般常识和习以为常的情况下觉察到一般人觉察不到的东西。他们对周围环境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敏锐的洞察力,他们能从平凡的事例中看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马克思就是从千百万人天天接触的商品中,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

观察力是创新的基本要件。微生物学家看到细菌的培养皿被空气中其他细菌污染了,一般会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并庆幸还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到这个培养皿上,然后把培养皿里的东西倒掉,弗莱明却不一样。1928年弗莱明在观察葡萄球菌时,看到培养皿被一簇簇绿色霉菌污染了,正要倒掉时,突然发现原来生长茂盛的葡萄球菌缩得很小了;于是,他把这个培养皿中的液体滴了几滴到另一个长满细菌的培养皿中,三个小时后再去观察时,那里面原来茂盛的葡萄球菌团也缩得很小了。由此他判断这种绿色细菌可以杀死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从而发现了青霉素。青霉素的发现使因感冒致死的死亡率降低一半,并使弗莱明在194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医学奖,敏锐的观察力使他成为20世纪人类伟大的救星。

同科学的发展一样,技术创新也需要观察。在中成药加工生产过程中,分离药粉中的毛发是一个技术疑难问题。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机修班张小驹,虽只有初中文化,但他爱岗敬业,经细心观察,他发现,虽然毛发和药粉对筛网的穿透力是相同的,但在穿透的时间上有所差别。根据这一特点,他开发研制了循环振动筛,达到把毛发与药粉分离目的。此项技术已获国家专利,年产生效益约15万元。

观察力对研究自然科学极为重要,对社会科学而言,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鲁迅就曾教导文学青年:“如果要创作,第一要观察。”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以福楼拜为师。福楼拜要求莫泊桑到马车站去观察马匹,“马车站有许多马,你仔细观察那里的马,然后用一句话描述其中一匹马与其余几十匹马不同的地方。”就这样,莫泊桑锻炼出超人的观察力,因而,他的小说以刻画人物细腻、入木三分而著称。

历史上,大凡创新成功者,其观察力也都比较强。如被誉为19世纪三大发现之一的生物进化论,就是建立在大量观察事实基础上的。达尔文前后花了20余年的时间,观察收集了成千上万种生物资料,才实现了生物学上的巨大跃进。天文学家赫歇尔用望远镜进行了数千次观测,共计数了10万多颗恒星,于1785年得到天文史上第一个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银河系结构图。物理学家卢瑟福在2.5万张、41万个各种基本粒子的轨迹照片中,通过敏锐的观察,发现了人工打破原子核现象。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谈到自己由于机遇而发现青霉素时,曾兴奋地说:“我惟一的功劳就是没有忽视观察。”创新的历史表明,具有敏锐观察能力的人,他们在心理上始终对观察的对象保持高度的警觉,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非常现象,善于捕捉创新的机遇。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对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应当先学会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并说:“在事实与观察方面,我的勤奋差不多已尽了最大努力。”

二、注意力

人们进行任何活动都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学生学习时要聚精会神,教师讲课时得排除一切干扰,工人必须毫不分心地开机器,工程师必须全神贯注地进行设计。可见,注意是一种十分普遍而又重要的心理现象。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指向,就是指在某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物,即对反映对象的瞄准,同时离开了其余的对象。人在任何特定的时刻都可以得到围绕着我们的无数刺激,但是人只能对其中的某些刺激发生反应,这就是注意的选择性。选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有意的,一种是无意的。选择还有不同的程度,只有被注意瞄准的事物,才能进行清晰的反映。

集中,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持续反应。它不是对所反应的事物一扫而过,而是能在特定的方向上保持并深入下去,使所反应的事物达到一定的清晰、完善、深刻的程度。心理活动的集中性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的心理活动共同集中于一定的对象,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聚精会神”。二是就同一心理活动而言,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对象,而且维护这种指向使心理活动不断地深入下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注视”或“倾听”等。与集中性相联系的是注意的强度或紧张度。心理活动指向与集中的对象处于注意的中心,这时就能被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其余的对象有的处于“注意的边缘”,多数处于注意的范围之外,以至只能模糊地意识到或不被意识到。

注意的指向性与集中性是相互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两个特点,离开指向谈不上集中,离开集中指向也无意义。

人们在任何一个有目的的活动的开始,必须首先注意。如果没有注意的参与,也就不可能产生对某种事物深刻的感知、记忆和思维,注意是保证认识过程的必备条件。同样,离开了注意,情感也就无从表现,意志行动也无法实现。

注意对人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的一切工作、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注意。人的注意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并对实践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注意使人的感受性提高、知觉清晰、思维敏锐,从而使行动及时准确。许多生产事故和车祸的发生,往往是由于注意不集中而造成的,学生的学习活动特别需要注意的维持与组织。只有专心致志地集中注意来进行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清晰正确的反映;相反,学习不专心,注意涣散和分心常常是学生学习成绩不良的主要原因。

2.注意的分类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不随意性注意)、有意注意(随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三种。

无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任何意志的努力而自发产生的注意。无意注意主要由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对人们有直接兴趣的事物引起的。

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的注意。它是受人意识自觉调节和支配、主动地服从一定活动任务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

有意注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学习和劳动过程中总有一些使人不感兴趣而又非做不可的任务,必然有困难和单调的因素,这就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注意有意识地集中并保持在一定活动上,就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发展了有意注意的能力。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例如,一个人开始做某种工作时由于对它不熟悉或不感兴趣,往往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把自己的注意保持在这种工作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对所从事的工作已达到熟练并运用自如,或产生了兴趣时,就不需要意志努力而仍然能继续保持注意,从而,使有意注意转化为无意注意。这种注意是在有意注意基础上发生的,所以称为“有意后注意”或“后继性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它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每个人都具有这三种注意类型,并经常处于相互转化的过程中。云南白药的发明便是一例。一次,曲焕章上山采药,无意中注意到一条刚被砍柴人用利斧砍掉尾巴的大蛇从一种植物上咬下几片叶子,咬烂后敷在断尾处,这引起他的有意注意,当看到流淌的血立刻被止住时,他深受启发,于是有意注意转化为有意后注意,便带回几片叶子,将其晒干后加进治疗跌打损伤的药中,果然止血效果极佳。经不断改进,他终于研制出了云南白药。

3.注意力

注意力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自觉运用“三种注意形式”而取得有价值的效果的能力。注意力在人的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科学上的发现常常带有偶然性,如果缺乏注意力品质就会一事无成。只有高度地、孜孜不倦地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才可能产生反复观察的欲念,也才可能揭示规律,并有所创造。只有具有高度的注意力才能在观察中有所发现。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古维叶说:“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乌申斯基说得更加明白,“注意力是个大门,如果没有它,外部世界的所有东西都无法进入人的心灵。”

注意力是伴随整个观察、记忆、思维和想象过程的。因此,应当把对注意力的训练作为创新思维训练的内容之一。人们在观察事物、阅读材料、思考问题和汇总情况时,都应当特别重视注意力的应用和发展。良好的注意力包括:

(1)广度大,即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获得较多的观察对象的信息、数量;

(2)注意的持续时间长,这样可以观察得更深入细致;

(3)注意力集中,这有助于提高观察的主动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4)注意力分配适当。注意的分配是指同时进行两种或几种活动时,注意可以相对维持在不同的对象上。这就是日常所说的“一心二用”的问题。严格地说来,一心不能二用。因为一个人很难同时完成两件要求高度集中注意的事情。在实际生活中,却有许多活动要求人们分配自己的注意。例如,司机开车,既要操作机器,又需要留意马路上的其他车辆和行人等等。

三、记忆力

记忆力是指储存经历过的事物、信息、知识,并能将它再现或再认识的能力。是人脑对过去经验中发生过的事物的反映。一般认为,记忆过程分为识记、保持和再现。记忆是一切智力活动创造活动的基础。

不少研究天才的专家们认为,天才具有某种特殊基因。美国佛罗里达州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阿里克森提出了相反的看法:任何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经过10年训练,都可以成为天才。天才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于他们培养出了储存特定领域信息的强大记忆功能。人具有长期记忆的能力,并且能够刻意加大培养,这对于任何领域的天才表现,都起着关键作用。记忆是为大脑积累思维原料的过程。没有记忆,就没有思维的原料,巧妇难做无米之炊。世界上凡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企业家,也大都是记忆力较强的人。所谓博闻强记、博学多思,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

每一项创新都不可能凭空产生。在创新活动之前,人的大脑不可能是一片空白。创新能力建立在人脑储存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而任何知识的获得均依赖于记忆。英国思想家培根曾说:“一切知识,不过记忆。”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是从大脑中提取储存记忆的过程,良好的记忆力是获取充分资料、快速提取和运用资料的有效保障。如果一个人的记忆力很差,能提供的信息量就少,速度也很慢,产生新设想的机会必定很少,创新的效率必然大受限制。因此说,记忆力是创新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之一。

有人说,创新灵感往往是一个人的“追求在经历、信息、记忆里蛰伏多年后的苏醒”。这话是有道理的。

创新离不开良好的记忆力,在创新活动中,应灵活巧妙地运用所获得的知识,如果固守已有的结论,把它奉为经典不敢突破,不但不会促进创造力,反而会成为开发创造力的严重障碍。

训练记忆的方法很多,如规律记忆法、同类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笔记记忆法、“重复”记忆法等,都是人们积累经历、积累信息、积累知识、积累思维原料的途径。关于如何提高记忆能力,日本保坂荣之介提出了14种方法:

1.动机强烈,自信记忆;

2.平心静气,轻松记忆;

3.培养兴趣,愉快记忆;

4.好奇多疑,冲击记忆;

5.善于联想,诱发记忆;

6.弄懂意义,理解记忆;

7.熟能生巧,反复记忆;

8.辨别特点,形象记忆;

9.分类归纳,综合记忆;

10.细致观察,实践记忆;

11.劳逸结合,间隔记忆;

12.心身结合,协同记忆;

13.结构合理,科学记忆;

14.自择其法,最佳记忆。

四、思维力

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联系的概括和间接性的反映。思维俗称思考。思维力就是人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思维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识能力,人的思维能力越强,就越能透过各种表面现象抓住事物的实质,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主动地适应环境。思维能力是人的智力核心。

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善于观察,他花费30余年的时间精确地观察了有关行星的位置,但由于思维力的欠缺,没能从生动的观察资料中总结出行星运动的规律。而他的助手——开普勒在第谷留下的一大堆宝贵资料中,经过深入思索,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定律。这足以说明思维能力创新的重要性。

牛顿说过:“我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一些问题用了很长的时间思考罢了。”爱因斯坦称自己是“爱好思考的人”。要想成为创新者,就应自觉、努力地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同类推荐
  • 自然清新的哲理美文

    自然清新的哲理美文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人生在世,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实现人生的目的,在千里迢迢的生活之旅上,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这些人和事的碰撞中,头脑中可能会有瞬间智慧的闪光,这些闪光往往就是哲理的体现。
  • 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

    本书对运营管理的基本理沦作了系统的介绍,具体介绍了运营管理基本概念及运营策略与竞争;按照运营系统设计一般关联的活动顺序,介绍了产品设计与流程选择、设施选址、设施布置、流程设计与工作设计的相关理论;在运营系统运行这部分,主要介绍了运营系统运行过程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即:需求预测、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项目管理、作业排序管理;最后,就运营系统维护与修正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质量管理、硬件维修与软件维护管理、企业流程再造的相关理论。每章除设有导入案例外还在结束后附有思考题和案例分析题,以帮助读者理解书中的原理和方法。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幽默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幽默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经典幽默集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经典幽默集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经典幽默集锦》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使用,同时也可作为经济学的课外读物或自学用书。
热门推荐
  • 神魔裁决者

    神魔裁决者

    修我战剑,百族皆战,修我战心,俯视苍穹!燕难归被追杀至生死谷,却因祸得福,解开体内被封印的血脉。自此,他便踏上了裁决神魔的道路……
  • 十二星座之星座女神太难追

    十二星座之星座女神太难追

    开始的开始,最后的最后……她,是六界邪物幻聚而生,是六界所有人所仇恨的人。一次的机会,失去记忆的她遇见了身为冥王的他……相识,相知,相守,相爱。是有目的的利用还是真是的相恋。最后恢复记忆的她又该何去何从……她,是人界女皇,他,是混沌之主,最初的源头,一切的开始,都于他和她,本不该在一起的两个人却意外相识,相知,相守,相爱……悲剧的产生,最后又如何收场,是他的放下,还是她的厮守……她,是天界公主,他,是魔界之主,容纳着天地宠爱的因她的缘故相识了他,本该为世敌的两个人的爱恋又该何去何从……而其它人的爱恋……请看《十二星座之星座女神太难追》
  • 冥夫大人太霸道

    冥夫大人太霸道

    和闺蜜一起租了房子,从此怪事不断,先是身上莫名其妙出现红斑,房东更是离奇死亡……冥夫大人太霸道!
  • 逆天古尊

    逆天古尊

    一念为神,一念为魔……手持创世神兵,修古道,杀神魔!
  • 空之帝

    空之帝

    当所有人在前进的时候,李空却总想着急流勇退。当所有人的都在炼元修体的时候,李空却前往大狱,做起了一位小小狱卒。胸无大志是他的标签,然而一朝天翻地覆,世恶道险,可还有你的选择?龙山脚,盘古狱,阳帝国,鲲鹏背。当少年抛却一切,是不是就能逆势而起,咆哮七海?一个新的时代冉冉升起,以血与泪,成就空帝之名!(新书上传,新人新作,希望大家多多捧场支持!)
  • 错为爱情

    错为爱情

    他们曾经是人们羡慕的神仙眷侣,却因为她的不告而别分离。几年后再次相遇的他们再次的相知........
  • 天下没有坐着吃的午餐

    天下没有坐着吃的午餐

    在大学时就赚得一亿日元、在日本野村证券创下前所未见的惊人业绩、传说中的“鬼才社长”市村洋文,用自己多年的销售经验和经营实践告诉你,人生就是随时准备去战斗!上班时间就是比赛时间,没有选手在“比赛时”热身。他提出了“不要坐着吃午餐”的理念,教你如何在工作中随时保持战斗状态,变“被迫做”为“主动做”,妥善分配时间,有效处理各项工作,创造良好的人脉关系,不放过任何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让工作成为一种快乐和享受。
  • 我是你的那个她

    我是你的那个她

    樱花朵朵飘落,我的那个她,出现在我的梦里,可是当梦惊醒时却只留下了一本日记和一条项链。书启第一页,映入眼帘的不是娟秀的字迹,而是一些很萌哒的卡通人物和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小樱‘。十多年来,我一直在想谁会成为我的那个她,可是却不曾想,她就不偏不倚地站在我的面前,告诉我说“我就是你的那个她”
  • 人鬼恋:前生我是你的妾

    人鬼恋:前生我是你的妾

    前世的爱恋,今生的纠缠。她,林颜落,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一次意外,让她从小带到大的玉镯破裂。从此,便恶梦缠身。而她的生活也变得不可思议了起来。一个是前世的王爷相公,另一个是今生的捉鬼大师,她该如何选择?恐怖的是后面还追随着她前世的情敌——芸王妃!
  • 天定风华Ⅶ凤归来

    天定风华Ⅶ凤归来

    四海未靖,风云又起。恩爱男女,天各一方。她为他怀胎守国门,灭海鲨,诛群盗,拔东堂细作,定沧海蓝图。他为她筹谋镇当朝,斗太后,控亲王,夺天纪军权,扶年幼帝君。她生产临战场,生死搏命,但愿两心一同。他自伤奔万里,翻覆风云,只求擦肩一遇。分离,从来是为了更好的相聚。却不知命运自有其定数,昔年知己笑颜的背后,深藏五越复国的秘密。山河割据,马踏蓝关,她的剑前指,是知己的决裂;后撤,是爱情的分离。孰予?孰取?这锦绣天下三万里,终不抵繁花满树,薄酒半樽,爱人在侧,一双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