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86200000010

第10章 中庸之道(2)

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因为戴振公在世界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据说他的作品现在仅存三件:一件在美国纽约州立博物馆;一件在中国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件在泰国某位华侨手里,是他1993年在伦敦拍卖市场上,以56万美元的拍卖价买下的。

商人端着那把壶,想以10万元的价格买下它,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然后很干脆地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

虽然壶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六十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10万元的价钱买下它,他转不过神来。

老铁匠有一把价值10万元的茶壶的消息传播了开来,他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他不知该怎样处置这把壶。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元现金再一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没有说什么,他招来了左右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现在,老铁匠还在卖拴小狗的链子,据说他已经106岁了。

林语堂先生说:“我总以为生活的目的即是生活的真享受……是一种人生的自然态度。”保持一颗平常心,波澜不惊,生死不畏,于无声处听惊雷,超脱眼前得失,不受外在情感的干扰,喜怒哀乐,收放自如,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自在。

就像我们平时工作,总会有忙中出错受到批评的时候,也会有安排得当事半功倍获得表扬的时候。但是,无论面对赞还是毁,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平常心,保证自己高兴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失落的时候不要萎靡不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胜不骄,败不馁。

【智慧品悟】

无论面对赞还是毁,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平常心,保证自己高兴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失志的时候不要萎靡不振。

相处之妙重在“火候”

【孔子睿语】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欤?”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

【睿语今读】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和朋友相处也是要讲究方法与策略的,不能一意孤行。在《论语·里仁》篇也有类似的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你每天都和领导在一起,那么你距离失宠也就不远了;你天天在你的朋友耳朵边唠叨,那么你距离你们关系的疏远就近了。

事实上,朋友相处也好,和领导同事相处也罢,甚至是和自己的亲人相处也不例外,你看似好意的规劝到了他那里,人家不一定肯买你的账,凡事要适可而止是一种聪明的处世方式。比如你的朋友交了一个男(女)朋友,你通过自己的经验或者是别人的忠告得出对方很不可靠的结论。你为了朋友的利益,担心他(她)受伤害,恨不得他(她)立刻离开对方才好。可惜的是你的忠言并没有引起朋友的重视,他(她)甚至认为你是多管闲事,因为你管得太多了,管到了人家的私生活,这是很多人不能忍受的地方。

有一次,子贡来请教孔子交友之道。孔子回答他:“如果你的朋友有错,或者是有一些缺点,你一定要告诉他,给他忠告,这是你作为朋友的责任。但是如果对方不听你的建议,那么你要适可而止。不要再固执地劝说,长此下去不但你的朋友没有改正,而且有可能你们的友谊也就到此结束了。”

其实,在生活中,朋友不听劝告的例子不胜枚举。而在我们的职场生活中,很多人对同事的劝告其实也无动于衷、不理不睬。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何必自取其辱呢?对朋友、对同事、对领导,其实只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可以了,再多的话就要学会咽下去。不能因为不太重要的事情就破坏了多年的感情。但是,话说回来,有的人很滑头,明知有人犯了错也不提意见,这样做当然也不好。因为你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等于对朋友、对工作或对自己都不负责任。该自己做的做到位,也就没有什么对不住人的地方了,天长日久,你的朋友或同事总会明白你的良苦用心,那个时候他自然会觉得你这个人值得一交,这样不是两全其美?

这种态度其实很符合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他认为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太过了与不及是一样的道理,所谓过犹不及。对朋友、对家人、对一切的人、事,都要把握这个合理、合适的度。其实,人在职场,虽说是身不由己,但只要真心诚意地与他人交往,还是会交到好朋友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度。尤其是当同事变成朋友的时候,公与私、义与利之间更要有一个良好的协调与平衡。

【智慧品悟】

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太过了与不及是一样的道理,所谓过犹不及。

职场“小圈子”,同流但别合污

【孔子睿语】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论语·公冶长》

【睿语今读】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

“久而敬之”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晏子和老朋友交往,越是相处得久越是“相敬如宾”。乍听这句话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甚至会认为这个就算会交友了吗?好朋友不是更亲密无间吗?其实,这句话蕴藏着很深的交往艺术。比如有的人因彼此熟悉了,越来越无所顾忌、不讲分寸,时间久了,难免滋生矛盾。朋友交往尚且要讲求分寸,更不用说同事了。

在办公室里,同事每天见面的时间长,谈话涉及的内容最多,如何掌握同事间交往的分寸就成了人际沟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们都喜欢与和自己兴趣爱好相同的人在一起,在职场中常体现为三两成群的小圈子,而这种圈子多了,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小米进市场部不久,就发现在这个十来个人的部门里,有一个三四个人的小圈子。这几个人干活配合默契,但对这个圈子外的人则多少有点不配合,有时甚至暗中使绊。部门经理有时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那个圈子核心人物的无形影响似乎比经理还大。这些天,那个圈子里的大林中午有事没事跟小米套近乎,昨天问他父母是做什么的,今天问他有没有女朋友。当他知道小米现在还没有女朋友时,马上表示愿意为他当“红娘”。小米知道大林是想拉自己“下水”,成为他们那个圈子里的人,他有些犹豫:如果自己不进他们那个小圈子,今后自己在工作中难免会遭到刁难;如果进入他们那个小圈子,自己又从心里厌恶这种拉帮结伙的行为。他有点不知所措。

在现代职场中,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存在着两种组织形式。在一个公司内部,由上至下,有总经理、部门经理和普通员工,这种组织形式像个金字塔形,它是有形的和正式的。对于绝大多数职场人来说,他们承认这种组织形式的作用,似乎也只知道有这种组织形式。他们不知道或忽视了在这种组织形式之外,在自己公司内部还同时存在着另一种形式的组织,即像小米所在部门的由那几个人组成的无形小圈子。这类小圈子虽是无形的和非正式的,但是对公司每个员工产生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不亚于正式的有形的组织。比如,你在办公室过于积极或过于落后,一些同事就会排斥你,在工作中给你制造障碍,逼得你与他们“同流合污”,你只能随大流,这就是那个非正式和无形的组织产生的作用。

人们常说关系网,也就是说人际关系像张渔网;是渔网就有经有纬,有纵有横,缺了哪方面都不行。如果把那种正式的有形的组织形式比作纵向的“经”的话,那么,这种非正式的无形的组织形式则是横向的“纬”。如果你在工作中眼睛光盯着老板,只注意工作中上下级这种纵向的关系,而忽视与同事之间这种横向关系的话,那么,就很难搞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如果与同事搞不好关系,你就很难做好自己的工作。

也许你过去一直习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你进入职场,突然被推到一群陌生的同事中时,你的确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保持自己的个性,还是尽快融人另外一个陌生的环境?你可能会觉得与其跟一大帮无趣的人混在一起,还不如坚守自己的空间。于是,你坚持“三不原则”,即不和同事做朋友,不和同事说知心话,不和同事分享秘密。每天例行公事后,就埋头看书,与同事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但是,你会渐渐发现自己的工作越来越困难,虽然自己谁也没得罪,可一些负面评价老在左右陪伴着你。

因此,作为职场中的人,不管你情愿不情愿,你必须与自己办公室的那些小圈子里的人“同流”,因为不管你看不看得惯,他们都存在,他们都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影响。所以,即使看不惯同事之间的小圈子,你也得习惯与这种小圈子打交道。天长日久,敬而远之不失为一个办法。也就是说,在职场中,你要尽量地与同事们“同流”,但却永远不要“合污”。

【智慧品悟】

在职场中,你要尽量地与同事们“同流”,但却永远不要“合污”。

同类推荐
  • 动物告诉你的职场秘密

    动物告诉你的职场秘密

    本书结合诸多动物的特性,用幽默的口吻解读职场中所需的种种“动物性”营养,揭秘事业成功的“动物性”秘密。本书视角新颖,文风朴实,符合大众心理,上至经理,下至初入职者,都能从中学到优秀员工应具备的精神。
  • 大雁精神

    大雁精神

    团队精神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大雁精神的实质——团队、沟通、领导力、目标、纪律、分工……学习大自然中最完美的“大雁团队”,建造完美的企业、组织和机构,个人要在团队中走向卓越,必须学习大雁精神。
  • 你会为什么而奋斗

    你会为什么而奋斗

    圣母院大学一个著名的特色就是十分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本书所阐释的一堂圣母院大学面向世界的公开课,充分体现了圣母院大学的特点。它就像其他圣母院人必须完成的课程一样,短短时间内就结束了,但是却可以受益很久很久。
  • 幽默智慧(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幽默智慧(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幽默常会给人带来欢乐,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机智、自嘲,调侃、风趣等。确实,幽默有助于消除敌意,缓解摩擦,防止矛盾升级,还有人认为幽默还能激励士气,提高生产效率。具有幽默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比较好的人缘,他可在短期内缩短人际交往的距离,赢得对方的好感和信赖。
  • 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人生难题咨询手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从幼年到成年一生总是有很多的难题困扰着我们,甚至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苦不堪言。当我们遇到人生一个又一个难题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去求助于别人吗?有的时候别人确实能给我们很大帮助,帮我们解决一些棘手难题。但是,更多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事情我们实在无法向别人开口,只能让自己默默承受。那么你就让这些难题一直困扰着自己吗?你就不想得到更好的解决吗?也许你会问到底该怎么办呢?答案是:问人不如问己,求人不如求己。本书为各个年龄段的人所遇到的各类难题提供了解决之道。目的就是帮助这些人走出困惑,走出人生的误区,远离烦恼,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热门推荐
  • 诸法万界

    诸法万界

    无常索命,厉鬼勾魂。世人常说地府阴森,鬼火升腾犹如炼狱。屠主林修一战命陨,魂落地府却见到——嗜赌如命的黑白无常;面容俊朗的牛头马面;热衷发明的地府判官;轮回命盘转动,面对如此轻松放纵的地府,林修能否顺利转生……
  • 君心似我心

    君心似我心

    那日她画了最美的妆,一袭红裙如火。她是传说中的妖后,可只有他知道她曾经是多么善良。“逍遥王,杀了我这莫宇国就归你了。世人皆说我是妖后狐媚惑主,你不动手是舍不得杀我吗?”她笑靥如花。他似乎能听见自己骨节发出的咔咔声,手中的剑自是不舍得刺向那让他魂牵梦萦朝思暮想的女子。“琉伽哥哥,你说过会等我的,你说过的”她妖冶的眼睛里流出泪水看向躲在他身后的女子,那是他的小师妹,比她清纯百倍。“大王,苏昀一代妖后,请大王为天下苍生做主,杀了这妖后”各种声音从四周响起。她却纵身一跳,从城墙跳了下去,如火的衣衫在模糊的光线中划出绝美的弧线。“琉伽哥哥,再见”“不!”他努力伸手去抓,竟连一截绫罗都没有握住。
  •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的爱情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的爱情

    爱情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这么爱你,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却不能为我做一点点改变。”那么,是否当你们相爱了,就意味着你获得了改造对方的权利呢?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往往还牵扯着“心里”的第三个人、第四个人。
  • 许过多少承诺

    许过多少承诺

    丁梓旻时常会想,如果不是在年少的时光遇上简单,他会不会好好珍惜她?如果后来他放下所有爱她,此后跟她白头的,会不会就是自己了?简单遇上丁梓旻的时候是一张纯净的白纸等着一个人给她画上最美的山水画。可是那个答应保护她的人,却给了她所有的大风大浪。后来的那几年,简单在最无助的时候再次遇见了顾衍,那个亦师亦友的男人。她以为自己仍然深爱着丁梓旻,缩在龟壳里回避顾衍的付出。直到她意识到自己深爱着顾衍的时候,她绝望地发觉一切似乎都来不及了……
  • 空降异世:绝色僵王

    空降异世:绝色僵王

    一场上古混战带出一句绝情的话“无心之人,我与你断绝一切,若在遇你当杀绝!”千年之后,颜沐云带着新的身份、新的身体在异世间寻找自己的身份。朋友、亲人、恋人,都该属于她的一切最终消失殆尽……因为她的身份还是她的能力?为何又与千年之前重合?最后的最后还是一个人?空降异世小说群号:192255216。敲门砖,本书中任意一人名字哦!
  • 重生之修谨

    重生之修谨

    上一世,她用十一年去惩罚别人,到头来才发现她用十一年惩罚了自己。这一世,她要远离仇恨,过自己的平静生活。被恨的人,是没有痛苦的;而去恨的人,却伤痕累累。
  • 伏魔之彼岸浮生

    伏魔之彼岸浮生

    一朝百花凋零去,徘徊彼岸自浮生。伏魔,伏的是魔也是心,所谓仙魔,只不过是一念之差,一己之愿。最初的她是那么的善良可爱,可是当她的友情、爱情、亲人在她面前一一被摧毁,所有的快乐都被最深信不疑的人给撕裂,所信仰的东西其实都是华丽外表下的一股恶臭,她该选择什么?一场盛大的伏魔宴,为谁而设?又为谁而赴?螳螂扑蝉,黄雀在后,不知谁能勘破天机。
  • 创天辟世

    创天辟世

    这是一片广袤的世界。据说,在这里,万物之祖创世之神在这里开辟了无数个各不相同的位面。随着时间的流逝,在这里出现了几位能上天入地、突破位面桎梏的强者。而这些强者的梦想,无一例外,都是突破凡境的屏障,成为那众人敬仰的神!
  • 分身之旅

    分身之旅

    在遥远的星际空间有一群星际海盗,因为一次失败的打劫走上了一条惊艳的分身之旅!巨龙传说,佣兵工作,禁咒的威力,美丽的精灵。一切的幕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天地布局,主神和天帝在我眼里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我才是掌控规则的王!
  • 斗祖

    斗祖

    欲破封印,需藏龙。千年前大陆第一邪宗鬼宗被大陆中心的云家所覆灭,其宗主更是被云家先祖用阵法封印,而阵法就是藏龙,人们称为藏龙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