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87100000037

第37章 【南怀瑾】毋从得失计输赢(2)

陈寅恪(1890~1969),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先生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吴宓先生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先生也非常尊重他,谦虚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陈寅恪先生作为著名的国学大师,其学富五车、通今博古的学问令许多学者对其高山仰止,称其为“文化昆仑”。傅斯年先生对他进行这样的评价:“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在治学上,陈寅恪先生多次强调,做学问是件终生的事情,而且不能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而要举一反三,如此方能触类旁通,求得真知。

【刘半农】

刘半农(1891~1934),原名刘寿彭,改名刘复;字伴侬、瓣、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作为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他不仅在文学上卓有建树,在语言学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他又是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的奠基人。他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他在国外留学时,条件相当艰苦,但仍然作出了卓著的成绩,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谈到学习方法时,刘半农先生表示他是“乐在其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胡适】

胡适(1891~1962),原名嗣,学名洪,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胡适先生作为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其学识修养自不必说,而他的高尚德行更为时人所敬仰。他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以独特的慧眼和宽大的胸怀接纳年仅三十多岁的季羡林为北大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以“严似冰霜,却也煦如春风”的督教培养罗尔纲,都为时人所称道。

胡适先生也多次提到过,一个人要注重道德品行,他认为一个人的德行比他的才能更重要,如果一个人才高八斗而德行不好,那么圣人连看也不看他一眼,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完美的人才。如果二者不可兼得时,德是熊掌,才是鱼。孟子舍鱼而取熊掌,智者舍才而取德。

【赵元任】

赵元任(1892~1982),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主攻现代方言学、中国音韵学、普通语言学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曾当选美国语言学学会主席、美国东方学会主席,被称为我国的“语言学之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一起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

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赵元任先生,是国际知名的语言学大师,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赵元任先生还雅好音乐,曾专攻和声学与作曲法,会摆弄多种乐器,毕生都与钢琴为伴。他一生创作过一百多件音乐作品,包括声乐和器乐。我们所熟知的一首由刘半农先生作词的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就是由赵元任先生谱曲并亲自演唱的。对赵元任先生来说,生活就应该像是一串跳动的音符,音乐是他的生活乐趣所在,也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之一。

【梁漱溟】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是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梁漱溟先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他是唯一一个敢和毛主席拍桌子唱反调的读书人,他也是第一个公开反对“文革”的读书人,他还是第一个提倡“乡村教育思想”并付诸实践的读书人。他自称是一个有思想,且本着思想而行动的人。他的新儒学思想惠泽了无数人。他的正气傲骨、赤胆忠心、渊博学识、特立独行使他成为最具个性色彩的一代宗师。他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浩然正气、“无我为大、有本无穷”的博大智慧,更让他成为我们人生智慧的导师。

【林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现福建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笔名毛驴、宰予、岂青等。中国现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代表作有《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京华烟云》等。

生活中的林语堂先生是个性情平顺、随和开朗,而又机智幽默的人,是个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但他又是一个非常有原则、能够坚持己见的人。在为人上,他是个非常有气节的文人,“七七事变”后,林语堂先生在大洋彼岸向全世界呐喊:“为了中华子孙能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该和日军拼一拼啦!”在为文上,他说道:“做文人要带点儿丈夫气,带点胆量。说自己胸中的话,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这就是文人的身份。”在做事上,林语堂先生身为我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他的文章大多笔触细腻,风格明快,尤其是他的“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更是清新幽然。但他在做事时却是非常认真仔细的,他的座右铭就是“文章可幽然,做事需认真”,从中我们可见识到这位人文大师的处事智慧。

【冯友兰】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我国现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他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一个饱受非议的国学大师,他是一个人生大起大落的伟大哲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是是非非”。他曾执笔致函蒋介石为民请命,让蒋介石感动得流下眼泪;他也曾亲笔致信毛泽东,表示愿意改造思想。“文革”中他饱受非议和凌辱而心平气和,“文革”后他备受推崇和优待而宠辱不惊。他的生活闪耀着豁达为人的哲学光芒,他的“人生境界说”更是经典到无以复加。在“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火作后薪”的自勉之词下,他桃李满天下、薪火遍神州。“宠辱不惊、从容豁达”堪为他一生的精神写照。

【钱穆】

钱穆(1895—1990),江苏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因发表《刘向、刘歆父子年谱》成名,被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教授。

钱穆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孝道的楷模。钱穆说: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要做到“仁”就要先做到“孝”,孝是仁爱的根源,更是一种生存的策略。

【傅斯年】

傅斯年(1896~1950),祖籍江西永丰,初字梦簪,字孟真。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曾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

在近代学术史上,傅斯年先生是一个著名的人物。他不仅是历史学家、教育家、五四运动的北大学生领袖、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始人、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一生还富有传奇色彩。他为人耿直狷介,而又天性仁和。他是知识分子中少有的敢在蒋介石面前跷起二郎腿说话的人。他对学生极其爱护,又要求甚严。而他做一切事情的前提是先更严地要求自己,批评别人之前,先把审视的目光放在自己身上。自我省察、严于律己,堪称是这位国学大师终生践履的信条。

【俞平伯】

俞平伯(1900~1990),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原名俞铭衡,字平伯,以字行世。

早年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新潮社、文学研究会、语丝社成员。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赴日本考察教育。曾在杭州第一师范学校执教。后历任上海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47年加入九三学社。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顾问等职。

俞平伯先生是一位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深的正派而又有骨气的知识分子,他一生光明磊落、豁达开朗,以他的博学和真诚在学术界结交了许多的良友,如朱自清、叶圣陶、顾颉刚、郑振铎、何其芳等,很多朋友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一生能结交到这么多的良友实乃人生一大幸事,而这正得益于俞平伯先生在选择朋友上恪守了孔子的教诲:友直、友谅、友多闻;在朋友相处之道上,又能始终坚持“君子之交淡如水”。俞先生充满智慧的交友之道相信会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梁实秋】

梁实秋(1903~1987),号均默,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祖籍中国浙江杭县(今余杭),出生于北京。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编著《英国文学史》。

梁实秋先生是一个性格温和的国学大师,他13岁便考入了清华大学,博古通今,精通多国语言,他编著的《远东英汉大词典》、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让读者受益无穷。他将自己的书斋取名“雅舍”,并在这“雅舍”中上演了一幕红透文坛半边天的“小品”。他为人温和优雅,是个被冰心称之为“像花一样的男人”的谦谦君子。

【张岱年】

张岱年(1909~2004),字季同,别号宇同,河北沧县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孔子研究会会长、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等职。张岱年先生1933年任清华大学助教,1936年写成名著《中国哲学大纲》。1952年调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78年起张岱年先生担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1979年中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张先生被推为会长。张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

【张中行】

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字仲衡。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是我著名的国学大师、学者、散文大家、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被称为“布衣学者”,又被称为“文坛老旋风”。一部《顺生论》被称为“当代论语”。他和季羡林、金克木被称为“燕园三老”。

启功先生说他“既是哲人,又是痴人”;季羡林先生称他“高人、逸人、至人、超人”;而他自己说“我乃常人,就安于常态”。可以说,他是一个最最平凡的国学大师,他一生不想做官、不想发财;可以说,他是一个最最超凡的国学大师,他集雅人、雅行、雅趣、雅文于一身。他是一位平凡到骨子里、又奇特到骨子里的国学大师。

【钱锺书】

钱锺书(1910~1998),原名仰先,字哲良,又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作出了卓越成绩。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其因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60年来,钱锺书先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钱锺书先生以知识渊博而著称,他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无所不窥、无所不精,甚至有外国记者曾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锺书”。简直把钱锺书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

钱先生一向被人们称作“天才式的学者”。然而,我们知道没有所谓的“天才”,即使有,天才也由勤奋中得来。钱锺书先生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很多研究成果,都与他的“读书癖”有关。正像他本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要自己的作品能够收列在图书馆的书里,就得先把图书馆的书安放在自己的作品里。”

【季羡林】

季羡林(1911~2009),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先生曾经表示过自己并不是不喜欢名利,名利之心人人都有,要做到“无欲”很难,所以老子也只说“清心寡欲”,一个人能让自己变得不那么贪婪已经很了不起了。但是季老又是一个非常正直的学者,他一生治学严谨,绝不沽名钓誉。他说过一个人越能把名利看得淡一些,境界就会越高一些。就像我们古人所说的“无欲则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到无求品自高”。

【南怀瑾】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南宅殿后村,我国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诗人。他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少年时期就已遍读诸子百家,兼学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学,并深得其精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20世纪80年代末筹资兴建金温铁路,并于1998年建成通车。现居江苏。

南怀瑾先生学问博大精深,融贯古今,涵盖儒、释、道,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在台湾,人们尊称他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代表作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孟子旁通》、《易经杂说》等。

同类推荐
  • 沟通成就你的一生

    沟通成就你的一生

    本书旨在提高人们的沟通能力,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通畅,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失败。本书通过沟通的重要性、职场沟通法则、沟通艺术和方法、沟通中的自我角色、避免沟通中的雷区等章节讲述了沟通如何成就一生的观点。
  • 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现在的社会到处烦乱,物质生活奢侈浮华;但是,有不少人却感到生活空虚,精神焦虑,苦痛倍增。因此,为了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推出了这本人生读本。“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人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禅悟人生:用禅释译生活中的放下》以佛家感悟人世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汇了众多禅林小故事和生活智慧故事,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了“禅悟人生”目标。
  •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

    《幸福的秘诀是学会珍惜》遇到你真的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遇到曾经爱过的人时,要用微笑向他感激,因为他是让你更懂爱的人。遇到曾经偷偷喜欢的人时,要祝他幸福,因为你喜欢他时,不,是希望他幸福快乐吗?遇到匆匆离开你生活的人时,要谢谢他曾经陪你走过的路,因为他将是你回忆中精彩的一部分。遇到现在和相伴一生的人,要百分百感谢他爱你。幸福是一种感觉,你感觉到了,便是拥有。因为抓住了,所以拥有着;因为拥有了,所以幸福着;因为幸福了,所以珍惜着。
  • 智慧谋略文库·历代官场智慧谋略文库

    智慧谋略文库·历代官场智慧谋略文库

    周文王派人挖池塘,挖出一具尸骨,官吏把此事禀告文王,文王说:“重新安葬他。”官吏说:“这具尸骨是没有主的。”文王说:“拥有天下的人是天下之主,拥有一国的人是一国之主。现在难道我不是他的主人吗?”于是让官吏用衣棺把那具尸骨改葬在别处
  •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作为一名集团老总,我很认同这本书的观点,即: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在工作中,我们都曾遇到过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这时候,有的人积极地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而有的人则去寻找借口,逃避责任。于是,前者成为了成功者,后者沦落为失败者。同样,我也经常对我的学员和客户说:成功必有方法,失败必有原因。
热门推荐
  • 恶魔校草赖上实习教师

    恶魔校草赖上实习教师

    安然是一名来华盛学校实习的女教师(年龄十九岁,上大学两年,因为读书读的早的原因),因为实习的第一天惹上了华盛学校的恶魔校草冥落轩,从此冥落轩处处刁难她,使坏,甚至让安然做她的贴身女佣,华盛学校的女生见安然离她们的男神那么近,也疯狂报复……冥落轩喜欢上了安然之后,对安然非常的霸道,夺走了安然的初吻,而且又幼稚,爱吃醋……
  •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后的那架零

    最后的那架零

    在太平洋战争与现代社会间交替,是以日本二战时零式战机飞行员为题材,生动表现了侵略战争残酷背景下个人对生命与和平的向往追求。
  • 王俊凯你是我遥不可及的梦.

    王俊凯你是我遥不可及的梦.

    。。。。原谅我不会写作品介绍。。。。。。。。
  • 四叶草怦然心动

    四叶草怦然心动

    在这个看似普通,却暗藏玄机的暑假,意外收获爱情与事业,可真的会这么顺利么?一段隐藏多年的记忆,一段不想触及的往事,一段尘封的昔日。离真相越来越近,离最初的我们越来越远,掀开事实的真相,残忍而又无奈,小小的年纪背负了太多。既然相遇了,就是缘分,阳光下少年的笑容,原来只是梦一场,但愿我们不要背道而驰。来过一场青春,热情的夏天、挥洒的汗水、赤热的梦想、热情的少年,但愿这一辈子都会因为青春,不会淡忘。
  • 挑战二次元

    挑战二次元

    只要经历了三个世界才有资格进入轮回空间,只有进入了轮回空间才有资格挑战死亡之塔。“不管是什么都无法阻止我回到现实的愿望。就算是你,轮回空间最强者,也不能!”陈宇笔录。
  • 血色大周

    血色大周

    网络时代孕育的博学广见之士,无意间穿越到战国时期,成为大周纯正的皇族后裔——卫国王子姬黛时值公元前346年,以姬黛的记忆秦国尚在变法初期;齐国邹忌谏言已过五年;魏国已经不复昔日的强盛;楚国只满足于称霸南疆那时候西帝秦国、东帝齐国、南帝楚国,尚不能左右各路诸侯姬黛机缘巧合之下,拜入鬼谷门,成为鬼谷子唯一的亲传弟子,得授其全部本领。鬼谷高徒:庞孙苏张,每每谈起,无不羡慕异常一个弱小的诸侯国,在王子殿下的领导下,竟然扭转乾坤,一统华夏;现代商业支配着古代战争的发展;千年的军事战略在战国时期大放异彩;连横、合纵还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且看一个把古今智慧融会贯通的男人如何争霸诸侯,创造一个传奇。
  • 若为池中物

    若为池中物

    林瀚君一直认为自己很拉菜,结果出了秘境以后,妖王做了她的宠物,鬼王见了她转头就跑,哇咔咔,这是要吊炸天的节奏,魔王竟然还要追求她,但是……林瀚君:抱歉,我有我家小美人了。魔王:……某个美人:……
  • 手心的菠萝精灵

    手心的菠萝精灵

    “亲爱的主人,恭喜您成为第90000个夹到菠萝玩偶的人类,我将留在您的身边,为您实现三个愿望!”“愿望?我没有那种东西。”于是,精灵国最美丽可爱勤劳善良的菠萝玩偶精灵柚叶,被迫留在帅气无敌的新主人身边,承受他足以冻僵一头大象的冰冷目光,巴望他某天能想起三个可怜的愿望。只是,如新主人那般无所不能的人,会有用得上她的那天吗?在甜蜜与忧伤的洗礼下,菠萝精灵柚叶的解放日,遥遥无期中……
  • 做人的糊涂哲学

    做人的糊涂哲学

    “过程糊涂、结果不糊涂,表面糊涂、心里不糊涂,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这是中国人糊涂哲学的精髓。糊涂哲学体现的是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一种谦抑为人的态度,这正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世人会耍小聪明者居多,事事、处处、时时,都在争名夺利,争功诿过,却往往因小失大;而有大智慧者,则知道该舍小利时,便舍小利;该不争时,便不争;该糊涂时,便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