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90100000176

第176章 军纪大乱

第二天,王一凡照例进行早朝,因为从南方带来的一众官员还不适应旧时的礼仪规制,就命令一切程序从简,坐在武英殿的宏伟殿堂内,看着龙椅下的数百大小朝臣毕恭毕敬地山呼万岁,他的心理莫名其妙地感到一阵激动。

但王一凡却竭力用平静的语调说:“朕此次灭明兴晋,全因为朱明朝廷无道,以至于天下民不聊生,现在身经百战,方得平定天下,想大晋方兴未艾,还望诸位臣工同舟共济,兢兢业业,小心办事。”

牛金星第一个奏道:“陛下为圣明创业之主,虚怀若谷,天纵英武,臣等怎敢不尽心竭力,助陛下平定江山,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说完,他就领着群臣一起磕头,山呼万岁起来。

礼毕,大小官员们纷纷起身,按照之前定好的顺序排列。

王守义因为是王一凡的长子身份,就站在殿内的左前方,领袖群臣。

而牛金星和李岩则为文官之首,一左一右地站在前面,而戚无伤则为武将之首,拱手立在右边。

王一凡等众臣坐好以后,首先说道:“咱们的大军自渡河以来,一路上兵不血刃,长驱直入,攻克了北京城。朕看北京是华夏大地的北方屏障重镇,因此先朝永乐帝定都于此,虽然现在国家初立,但关外的满清鞑子却一支虎视眈眈,因此朕想,大晋的首都还是定在此处为好。”

众臣连连称是,牛金星上前奏道:“昨天晚上,臣与左丞相和六部官员替皇上的登基日期商议了一下,还是觉得今年四月初八为好。”

而李岩也跟着说:“臣已命吴襄拟了一封家书,星夜送往吴三桂处,并让唐通一起前往,劝说吴三桂速来投效,料想应该在月内获得最后消息。”

王一凡点了点头,以示满意,一旁的戚无伤上前,用洪钟般响亮的嗓门大喊道:“启禀大王,臣以为明朝无官不贪,以致万民憎恨,民心尽失。此次大军入了北京,臣以为还要加紧向那些贪官污吏追缴赃款的速度,以充实军饷并赈济百姓。”

王一凡沉吟了一下,便道:“朕只怕这些遗老遗少不那么好对付。想当年崇祯在位之时,就无法从这些官宦亲戚身上榨出一点银子。”

戚无伤忙道:“请大王放心,臣已经连夜派人监视住了前明六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和一众皇亲国戚,只要挑出其中几个死硬的开刀,料想他们不敢不从。”

李岩和牛金星对视一眼,心里觉得这件事情恐怕不妥,但王一凡自从在河南一带起事以来,王家军监视一路上查抄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家财充作军饷和赈济财物的事,早已成了习惯,如今虽然天下已定,但王家军的数十万大军的军饷却变得紧张起来。

因此若是不靠从那些为富不仁的明臣口袋里搜刮追赃,恐怕还真的一时间周转不来。

但是王一凡此刻大权在握,自有一股乾纲独断的凌人之势,李岩和牛金星犹豫了半响,还是选择默不作声,他们不说话,后面跟着的六部官员也没一个人敢反对,纷纷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歌功颂德之语,心里却不以为然。

王一凡见众人没有异议,就对一旁的牛金星问道:“牛丞相,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对了,你还有什么大事要奏?”

牛金星忙道:“微臣已经安排过了,今日散朝以后,陛下将在武英殿接见京城的父老乡亲,向他们痛陈前朝崇祯之弊,并垂询民间之苦。”

王一凡点了点头,又问了几位新降的文臣,详细了解一下前明的逐项制度,对其中觉得迂腐陈旧的惯例一一废除,而选择其中有用的戒律继续执行。

王守义忽然奏道:“父王既然定都北京,那么留在洛阳城中的皇后、妃嫔和太子是否可以派人将他们送来京城?”

王一凡点点头:“不错,既然朕得登大宝,若是身边没有后妃和太子,那像什么样子?这件事情就由你去办吧,务必要赶在登基大典召开之前办成。”

之后,那些文官武将又开始汇报起诸多琐碎的事务,王一凡这才感到所谓的日理万机竟然是名不虚传。

他堪堪听完了群臣的奏报之后,草草用了午膳,就立刻在武英殿接见了一众京师父老。

但他一眼就看出所谓的当地父老乡亲,都是经过牛金星精挑细选遴选出来的,跪在他面前说的都是些空洞无意义的称颂话语,王一凡心里不快,但在百官面前也只得学着汉高祖入咸阳的样子,照例说了一些约法三章的话。

除此之外,牛金星更根据他的名字想出了无数避讳的字,并编写出一部书典发布下去要万民注意避讳,同时也将含有“明”字的字眼改掉,比如原来的大明门就改成了大晋门。

王一凡听王守义说,自从入了北京城后,戚无伤因为是开国元老的身份,日渐威风起来。

颇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气派,据说他一入京,就立刻占据了田妃家的府邸,并将捕获来的一众皇亲国戚家的夫人和儿媳等掳到了府内,尽情欢好,更招来京城中的几个名妓,以为自己的玩弄尤物。

王一凡觉得戚无伤之举有些不妥,本想下道旨意斥责他一番,但想到此次进军北京,戚无伤的功劳着实不小,又想到之前在关外大兴堡时,为了严肃军纪而亲手处决他的嫡亲侄儿,想到此,王一凡叹了口气,也就对他置之不理了。

这一段时间他忙于登基大典的各项准备事情,就连喘息的工夫都没有,这一****刚刚召集百官在武英殿议事,就听见殿外传来一阵吵骂声。

王一凡忙命人将殿外吵闹的人带了上来,却是王栓气呼呼地走了上来,他双眼通红,满含热泪,在王一凡面前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臣王栓有事要启奏陛下。”

王一凡见是王栓,神态也变得温和了许多,他摆摆手说:“原来是你啊,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先起来吧。”

王栓却跪在地上不肯起来,他颤声说道:“陛下,你现在独处在深宫内院,对外面的情况全部了解。臣虽然自小就没读过书,但道理还是清清楚楚的。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咱们王家军将士从关外一路浴血拼杀,不知道死了多少好兄弟,才换来了现在的江山。陛下你还记得么?当日你收复的满天飞,他在攻打开封城时死,还有其他的兄弟,这些兄弟都是咱们曾一起出生入死的真兄弟,这些天我连连做梦梦到他们,无不痛心疾首啊!”

王一凡想到自从入关以来,那些老弟兄们所剩无几,也猛然间觉得心情沉重,他摆摆手,让一旁的太监搬过一个椅子,让王栓坐下说话。

王栓却不肯做,他继续大声说道:“陛下,你知道么?咱们王家军进了北京之后,已经大失民心!虽然吴三桂的投降消息还没传出来,但臣以为这件事比吴三桂不肯投降更为严重!陛下,你如今孤立在这个殿内,被百官蒙蔽,北京城里的情况你浑然不知,这可是凶险万状啊!”

王一凡听了王栓的话,不禁觉得一阵悚然,他暗想:“北京城里究竟出了什么大事?为什么王栓的话如此急切?这个愣小子是自己一路看着长大,虽然莽撞,但决不至于在自己面前信口胡言。如果他的话是真的,那为什么百官要蒙蔽自己?

虽然王栓在百官面前如此指斥于他,王一凡心里也有了些恼火,但他想起之前唐太宗容忍魏征直言劝谏的事情,还是忍住一时之气,神色严肃地问:“好,朕这一次也要效法唐太宗从谏如流,有什么话你只管一一奏来,朕绝不会追究你的直言之罪!”

王栓慢慢地直起身子,他的眼光冷冷地扫这周围的文武百官,说道:“请陛下恕罪,我王栓不是故意要在百官面前痛陈时弊,只是现在情况紧急,所以才不得不说。”

王一凡看了看一旁的李岩和牛金星,见他们的神色也不太自然,知道王栓的话并非虚言,心里更加疑惑起来。

殊不知李岩和牛金星看到王栓进来大胆奏报,一方面害怕这个直肠子的武将会惹怒王一凡,而另一方面却也愿意以王栓之后向王一凡说出他们不能说也不敢说的情况。

王一凡深深吸了口气,问道:“王栓,究竟是什么事情,你速速说来。”

王栓朗声道:“请陛下恕臣死罪!我王家军自从进入北京城后,四处抢掠,不知道陛下可曾知道?”

王一凡大惊失色地站了起来,颤声问道:“怎么可能?我王家军在北京城四处抢掠?”

王栓却面不改色地继续说道:“不错!这些将士们四处寻找城内的富户官绅,强借金银财物不还,有时候还半夜闯入民宅,公然纵火抢掠,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不知道陛下可曾听说?”

王一凡倒抽了一口冷气,问道:“你说的可是朕的?”

王栓斩钉截铁地说:“这些事千真万确!若是王栓口里编出一句谎话,还请大王立刻砍了我的脑袋。”

王一凡摇摇头:“这不可能,朕入京之时就曾约法三章,之后戚将军也处决了几个抢劫的乱兵,怎么还会有抢劫的事?”

王栓叹气道:“陛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在戚将军处决犯人之后每几天,类似的事情也就越发多了。几十万大军驻扎在城内,军民混杂、良莠不齐,只杀几个人顶得屁用?北京城不比其他的地方,家家户户都有资财,大军随着陛下一路长途跋涉,好不容易平定了北京,人人心里都一下子放松了,想到天下既定,谁不想趁机发财享受?”

王一凡慢慢相信了王栓的话,他只觉背后出了一片冷汗,就生气地对牛金星和李岩斥责道:“要不是王栓这次冒死向朕进谏,恐怕朕还不知道北京城里这些天的真实情况,你们二人身为朕的左右丞相,为什么一直闭口不言,仍由朕被蒙在鼓里?”

李岩和牛金星其实早就知道王家军在北京城内的种种劣迹,他们二人也曾几次私下商量,却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有几次李岩想直言上奏,却被牛金星劝阻住了,现在听到王一凡动怒发问,他们齐齐站了起来。

同类推荐
  • 1840:大国之殇

    1840:大国之殇

    本书以大历史的宏观视野,辅以微历史的细节描述,站在中英制度、文化、人事的对比角度,全方位的展示中英那场一个半世纪前的冲突与战争。试图说明,文化冲突会导致战争,而战争考验的是综合国力,而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它跟某个官员的道德与能力无关,而跟体制及文化的合力有关。
  • 南明悲歌

    南明悲歌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皇帝终究算不上个坏皇帝,但是却是个无能的皇帝。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曾经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城中所有的荣耀,在此刻烟消云散,崇祯在此刻也选择上吊自杀。可怜的天下,可悲的社稷,迅速土崩瓦解。此刻分崩离析的中国,还有另外一个王朝南明,那么它到底在发生这什么?
  • 历史掌故

    历史掌故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文景之治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文景之治

    公元前180年7月的一天,天气炎热,长安的未央宫中笼罩着一层乌云,实际统治大汉王朝十五年之久的吕太后死了。权力政治的空白,让这个帝国的各种势力开始跃跃欲试,吕氏家族、功臣集团、刘姓诸侯王,三者之间谁将获得这个王朝的最高权力,帝国政治的走向将出现怎样一种状态?的确扑朔迷离。政变,当然在刀光血影之间上场了。古往今来,政变之后的政治,经常出现两种结果:更好或更差。而这场政变,带来的却是一个罕见的封建盛世。“周曰成康,汉云文景,美矣!”这是后世史官对于这个盛世的评价。这本书描述的就是这个盛世的前因后果。我想,应该趁机回溯一下写它的写作初衷。……
  • 回到明朝当进士

    回到明朝当进士

    莫名其妙回到明朝万历年间,韩旭的目标非常简单:就是高中进士,然后当一只悠闲度日的士大夫。于是……有秦淮名妓倾慕他:“韩公子,人生若只如初见,奴家要为你生猴子……”有江南富商膜拜他:“韩财神,远洋船队的贸易,要带上我们一起啊……”有百姓敬爱他:“韩青天,我们全县百姓都给您送万民伞了,祝您平步青云,公侯万代……”有清流崇敬他:“韩大人,您品行高洁,实乃治世之能臣!”……简单来说,这就是韩旭在大明朝的一部奋斗史。
热门推荐
  • 轮君

    轮君

    一个豪门少爷的逆天成长,一路美女,一路杀戮,走向最强者之路。探宇宙,闯异界,拥有最强体质。神挡杀神,魔档灭魔,一切的敌人都在他脚下膜拜。
  • 江山红颜祭

    江山红颜祭

    男儿志,女儿泪,谁的血染红了天下?是江山辜负了红颜,还是红颜误解了江山?
  • 惊天录

    惊天录

    刚刚踏入修真的菜鸟苏非凡,忽逢天地巨变,被迫离开地球前往传说中的长生界。与亲人仙凡永别,是他此生最大的疼痛。想回地球,但茫茫长生界,何处是归途。希望是巨大的火焰。只要不曾放弃,我定会回去的!
  • 晨耀之间

    晨耀之间

    神秘的女主,霸道腹黑的男主,一碰面少不了左勾拳右勾拳只可惜来了个小三(男的)倒是让女主犹豫了啊……
  • 星级纵横

    星级纵横

    一位来自地球的普通人,在外星系建立属于自己的不朽传奇,寻找着回家的路!在星系间,各种族间,星际纵横!
  • 情感素材

    情感素材

    “酒吧和绯闻越来越多,朋友愈来愈少;睡眠和裙子愈来愈短,寂寞愈来愈长。无聊不请自到,爱情时常缺席,此中遗憾,就如张岱评西湖,有古刹无高僧,有红粉无佳人。再丰饶的人间市井,没有情感为素材,也是荒芜一片。爱得惊天动地也好,一地鸡毛也罢,就让我们鬼迷心窍谈情说爱。”
  • 乡间少年行

    乡间少年行

    一个炸雷劈翻了穷小子,从此七里沟天天都有西洋事儿,邻家娇俏的小媳妇,镇上妩媚的老板娘,还有谁娶谁死的俏寡妇,一个个都眼巴巴地要请他吃西瓜,你说他是吃呢,还是吃呢?
  • 都市OL

    都市OL

    天才重生纨绔,前身的研究被他的灵魂裹挟,创造出只属于他自己的天地。自此,世界成了承载数据的平台,他成了《都市OL》唯一的玩家。召唤宝典?美人,高人……给我足够的戒指,我可以打破宇宙平衡。神功装备?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商城系统买不了。绝顶实力?升级变高手,三秒有木有。杏林圣手?拜托,嗑药啊!且看林晋,一个逆天的纨绔,穿梭于副本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携美踏歌,混迹都市。
  • 归尘偿欢

    归尘偿欢

    巽出,风来,大风起兮云飞扬,然后安浅就穿越了。尼玛!来个人告诉她这是什么鬼啊!【暖心治愈】【外挂人生】带给你不一样的文艺范。载你归尘,偿我悲欢,一世轻安,一世长宁。
  • 唐装

    唐装

    神,比魔更冷!【PS:本书几经修改,如今正式发布,各位仙迷们顶起走顶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