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236400000002

第2章

“大师兄,这人被煞气侵体了。”小强赶忙将这人的病情说给了秋生听。

果然秋生一听,也是一脸凝重,这种事情可小不得。虽然清除煞气并不困难,但是被煞气入体这种事定有颖,而这种颖可大可小啊!赶忙对着文采说道:“你去后屋取来神坛上的玉佩放在二狗的眉心,小强你去弄一碗糯米水来,小毛你去帮我拿朱砂和黄符。”等吩咐完众人,秋生一脸凝重的看着被二狗来的两个村民道:“你们先将二狗放下,让他多吸收点阳光。到底怎么回事?你们把二狗怎么晕倒的情况详细说给我听听。”

两人不敢怠慢,赶忙放下二狗,将前应后果都说了一遍。原来是前几天下大雨,后山发生了山体滑坡,今天三人上山砍材的时候,正好发现滑坡处露出了一个古墓的石门。三人便想发一笔横财就用家伙在石门上凿开了一个洞,没想到二狗刚进去没多久就被吓了出来,两人还来不及问话就晕倒了。然后两人就将晕倒的二狗送了回来。

秋生气的脸色铁青的骂道:“你让我说你们什么好呢?心术不正。有好好的生活不过,居然想赚死人钱。先人的钱岂是给你们的。”

两人被说的也是十分的惭愧,在哪里不停的说着对不起。

这时候去拿东西的人,都赶回来了。将东西递给秋生。

秋生接过黄符和朱砂,然后瞪了一眼两个胆大妄为的村民,就开始画符了。毕竟人命比较重要。将玉佩放在二狗的眉心,两指夹黄符,口怜法诀:“皓天正气,万法归宗,法正辟邪。急急如律令!赤!”赤字一出口,秋生手中的黄符居然燃烧了起来。秋生夹着燃烧的黄符,在二狗的身边晃了晃,神奇的事发生了。黄符燃烧的白烟,居然在二狗周围聚集了起来,慢慢从白色的烟雾,变成了黑色的烟雾消失在了空气中。等烟雾散尽,秋生将还有一点没有燃烧完的黄符给丢掉。

将放在二狗眉心的玉佩拿掉,这时候洁白的玉佩中心,居然有了一丝黑线。把玉佩丢给文采,然后对小强说道:“喂二狗喝点糯米水,你们收拾一下,一会我们去后山。”然后又对那个两个村民说道:“你们自己选一个人送二狗回去,另一个人带我们去古墓。”说着率先回房间收拾东西去了。

这时候喝过糯米水的二狗,脸色果然好了很多,文采翻开二狗的眼睛看了看,已经可以看见黑眼珠了,不像刚才只有白色。确定二狗已经没事了。众人也都送了一口气。

……………………

“就是哪里了。”众人最顺着村民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在山体滑坡处有一堵石墙,石墙的右上角被凿了一个一米多的洞。

文采刚准备进洞就被秋生给拉住了。秋生恶狠狠的对文采说道:“不要命啦!”说着拿出罗盘,在洞周围晃了晃,又拿出三只小旗杆插在洞口,低声连念了一段咒语。旗杆晃动了一下,就禁止不动了。秋生还不放心,抽出一张黄符点燃丢进了洞里,见黄符在洞里燃烧殆尽才招呼众人进洞。让那个带路的村民在外面守着,以免他出什么意外。

一进洞秋生就在众人背上贴上了一张驱鬼符,以免被阴魂鬼魅上身。墓道成长方形,到处都是长长短短的方形石墙,感觉就像是一座迷宫一样。但是又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又感觉不出来,反正有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答案就在嘴边,但是就是说不出口一样。

走了十几米,众人终于见到了一个石门,石门上有一个类似太极的图案,而在石门正对面的一个石莲花上,有一具白骨。

“金钟阵!”见到这白骨,文采惊呼道。

秋生摇摇头道:“不太像,如果是金钟阵的话,今天二狗就交代在这里了。不可能跑的出去。而且我们都走到这里了,都没有一点事情发生说明这不可能是金钟阵。而且四周的煞气少的可怜,显然已经被洞口的阳光给驱散了不少。二狗也真是倒霉,肯定是在古墓内煞气还没散去的时候,急急忙忙就进了古墓,然后被古墓内的煞气给冲体了。”

“那会不会是阵法被山体滑坡给破坏了呢?”这时候小强猜测道。

秋生疑惑的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道:“有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你看这头颅的方向,明显是对着这扇门的,而金钟阵不可能施法者对着自己要守护的东西!应该是对着古墓门口防止盗墓贼才对啊!”

“那会不会是二狗进来的时候不小心碰到的啊!”

秋生还是摇摇头道:“不可能,你看这白骨身上的灰尘,明显没有人动过。”

“管那么多干什么,先进去看看墓主人是谁在说。”文采这时候一马当先的开始研究墓门了。

“别……”秋生刚出声阻止,就见文采哪里咔吧一声,石门开始缓缓的升高了。

文采骄傲的说道:“没想到这么简单,这墓门居然是老旧的五行八卦锁。”

“哎……”秋生见石门已经打开了,叹了口气。招呼众人带好火把,进去了主墓室。毕竟自己也很好奇这个墓主人的身份。

来到主墓室,秋生让众人多点几个火把将整个墓室照得透亮。只见墓室成八角形,分别有三个门,其中一个就是秋生他们进来的门,而在墓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摆放着四个铜兽,分别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而在墓室的正中央,却摆放着一个长约两米多宽一米多的石棺。石棺四周雕刻十分精美,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墓主人的生平,而在石棺四周还摆放着十二生肖的石雕,十二生肖成圆形将石棺包裹在中间。而除了这些,在这三十多米的墓室就空空如也了。

秋生三人见状,都是一脸冷汗。就是心最大的文采现在也是一脸凝重的看着秋生,希望他能说点什么。

秋生也不负众望,拿出罗盘靠近石棺,结果刚一将罗盘放在石棺之上,罗盘中心的指针就“嘭”的一声爆炸了。吓的秋生赶忙后退,差点一屁股跌坐在地上。

“大师兄!”二人见大师兄这个样子也是一惊,连忙将秋生搀扶住。

秋生站起身来,将坏了的罗盘收近包里,又拿出一个锦盒。锦盒里放着两片树叶,文采见状也从自己兜里拿出两个由红线串在一起的铜钱,带在自己眼睛上。那边秋生将树叶在眼睛上一抹,两人齐齐看向石棺。

同类推荐
  • 虫道为仙

    虫道为仙

    这是个人人欲修道成仙的世界。道若成,仙而至。万物皆有道,独我虫道为仙。
  • 曼陀罗原型

    曼陀罗原型

    科技与古武共同发展的世界战争巨兽遗骸,潘多拉迷宫,混乱之域,邪恶国度,机遇与危机并存身为小人物的他,不断的从别人的嘴里抢稀有的资源在这混乱的时代只有成为最强者才有资格拥有一切曼陀罗之花绽放,无数的强者倒下他的信条:我抢到了就是我的,谁也别想拿走
  • 灵龙之域

    灵龙之域

    李灵龙是个杀手,因为要刧回一件宝物而死……
  • 宝莲圣体

    宝莲圣体

    他,一介凡人,毫无灵根潜质,如何踏足修仙;他,机缘巧合,获得宝莲塑体,使身体可感天地之灵气。然,到底是宝莲寄宿于他,还是他寄宿于宝莲。他,究竟是一介凡人还是修仙之人。塑体莲花是何来历,竟可逆天改命。自身异变是福是祸?是从此踏足长生大道,还是徒做他人嫁衣?他的命运将如何运转.......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神帝武尊

    神帝武尊

    神帝转世,伊奕踏上改变命运的路途神秘功法,促使他有着超乎常人的修炼速度儿时受挫,磨练了他的坚韧的性格某一天的觉醒让他从此踏上神帝的征途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嫡女毒医

    重生之嫡女毒医

    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她的生命中总是离不开“宝物”。一本《药王神篇》让她遭遇挚爱的背叛,以及——满门灭绝。一把“钥匙”让她卷入错综复杂的谜局。倾世容颜、神医妙手……步步为营之中,她是否能够一报前世之仇,一雪今生之恨?
  • 穿越之麻辣江湖行

    穿越之麻辣江湖行

    乘上穿越末班车来到古代,人家不是当上皇妃就是当上公主,咱滴命咋这么差劲捏?过气王爷的下堂妾都捞不着当,还得被贬到酒楼里当烧火丫头!靠!TNND!为什么俺没帅哥泡还经常被人打得满脸开花,没银子赚还经常被人卖了换银子花?从今儿起,本姑娘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咱苦练太极八卦连环掌、亢龙有悔打狗棒,且看咱如何咸鱼翻身、屌丝逆袭,在江湖上扬名立万,顺带拐带几个帅哥花差花差!正太小弟、温暖大叔、阳光帅哥,一个都不能少!
  • 看不到影子的国度

    看不到影子的国度

    一个平凡的身躯一次梦般的异界之旅一段重拾的记忆千年苦苦坚守的誓言历经沧海桑田到头来不变的仍是那浓浓的手足情义
  • 金准提王

    金准提王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消灭,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枯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你若信我,必得着那生命的道。
  • 夔魍笔录

    夔魍笔录

    一件世代相传的古物,牵涉着几千年前一个不为人知的巫族——相依为命的姐姐突然失踪,神秘男子带着某种目的刻意接近,从小到大的青梅竹马变得言行古怪,众多诡异的事件也随后纷至沓来……我身上的龙子骨,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 净名玄论

    净名玄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九指集

    九指集

    待指倚苍林,极九而成灾。一月澄若水,木然而得青。
  • 快穿之最强女炮灰

    快穿之最强女炮灰

    炮灰翻身来把反派当某男主“要是没了你,一切都会是我的,你怎么不去死啊”若水:“你让我去死我就去死,那我岂不是很没面子某修仙女主:“你有什么证据,为什么要针对我给我个理由”若水:“针对你还需要理由吗,你要是非要理由,我也可以现编一个”某宫斗女主:“你找我来荷花池边有什么事”若水对准了她的屁股一脚把她踢下水后说:“你昨天不是诬陷我推你下水吗,反正大家都这么认为了,我就让它落实一下咯”某重生女主:“老天我不要重生让我去死吧”某穿越女主“麻麻我要回家再也不要穿越了”系统:“主人这是修仙世界,麻烦把飞船收一收”“主人咱尊重点时代背景好不好,这是古代世界,把你手机收起来别打游戏了好吗”
  • Memories and Portraits

    Memories and Portrai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国60年

    帝国60年

    中国传统上认为,六十年为一甲子,具有某种神秘的气息。在大汉帝国建立六十年时,雁门太守冯敬在匈奴军队的进攻下壮烈牺牲,汉朝近60年的外交政策随之土崩瓦解,此时汉朝国力已经强盛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向外扩张是必然的趋势,而向匈奴复仇便成了汉武帝扩张的理由。在冯敬死去八年之后,汉武帝就开始了对匈奴的全面开战。汉帝国在六十年四位领导人的指导下,和平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汉帝国有了改变外交政策的能力,所以,复仇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