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31800000007

第7章 贰 蒙宋开战(3)

随着国土的不断扩大,从人迹稀少的蒙古草原,通往中国北方、东方,再通往西域各地,使臣来往、商品交流、赋役征发、军队调动乃至军令政令传达,都离不开驿路和驿站。窝阔台大汗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正是在他的提议下,“为使诸王和大汗的急使能够不断到达,以利于办理重要事务,在各地设立了驿站”。他要求诸王要分别派出负责官员,在各自的管辖范围之内,分开道路,分拨站户。另外还规定了驿站马夫和车辆的数量、站户的差发,以及使臣乘驿的标准等。

窝阔台即位之初,还依照中原和西域诸国的赋税制度,确定了草原税制:“规定蒙古民有一百匹马输牝马一匹,一百头牛输牝牛一头,一百只羊输羯羊一只,并定为永制”。这种“百税一”的草原税制相对农业地区的“十税一”来说自然是一种很轻的税率,这与蒙古民族所处的统治地位不无关系。对于汉地和中亚地区的税制,窝阔台也采纳臣下的建议,做出了因地制宜的规定。

三路进兵

在安顿好了蒙古定都之事后,窝阔台便开始准备全力南下伐宋,他先从原金国人口中抽调十分之一的人当兵,与原先投降依附蒙古的各路汉军合编;同时抽调蒙古十分之二的人当兵,其中一半后来参加拔都与速不台等指挥的蒙古第二次西征,一半准备南下攻宋。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宋蒙战争无论从哪方都可以明显划分为三大战区。在南宋这边,分别是长江下游与淮河之间的淮西制置使、淮东制置使辖区的两淮战区,长江中游汉水流域襄樊一带的京湖制置使辖区的荆襄战区,长江上游的四川制置使辖区的四川战区。而在蒙古这边,通常是对应着东路军、中路军、西路军。

端平二年,1235年春,窝阔台汗集结蒙古、金国、西夏、吐蕃及投降蒙古的汉军,分兵三路南下攻宋,开始了窝阔台时期的蒙宋战争。这三路蒙古大军,东路由大将阿术鲁指挥,以汉军大军阀张荣为先锋,重点进攻淮河徐州;中路由窝阔台的第三子阔出指挥,重点进攻襄樊;西路由窝阔台的第二子阔端指挥,进攻汉中巴蜀。

首当其冲的是四川战场,在窝阔台侵宋阶段,四川战场最为重要。这是由于中原一带的残破,对蒙古的进攻也造成困难,致使蒙古东路军无法直接进攻两淮,而荆襄的江河也制约了蒙古的行动,因此最有利于蒙古进攻的就是四川战场,只要进入四川盆地,那蒙古骑兵就可以往来驰骋发挥其机动灵活的优势。而金朝灭亡之后,部分残余兵力龟缩到汉中以北的秦岭山区,蒙古认为需要先消除这些残余兵力。而且,自从南宋立国以来,四川就成了南宋的一个重要的税收来源,作为天府之国,四川当时对南宋军事经济的支柱作用非常明显。蒙古意图先残破四川,毁了南宋的经济基础。(残破,也就意味着大规模的屠杀和破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四川在长江上游,一直以来,北方对南方的征服,多数是从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所以很多次北方王朝平定南方,都是先平定四川,四川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要征服南方,首先要先征服四川。

金朝就曾经多次越过秦岭南犯,所以秦岭一带也是南宋的重点防御对象,在宋金一百多年的边界战争中,宋朝建设了以三大关为主的防御阵地,分别是武休关、仙人关和七方关,其中仙人关最重要,是整个防御的中枢。为了加强三关的防御,南宋在三关之外,又设置了五个州级行政机构并派驻军队,作为外围屏蔽和必要时丢卒保帅保护三关的肉盾,它们分别是阶州(今甘肃武都一带)、成州(今甘肃成县)、西和州(今甘肃西和县)、凤州(今陕西凤县)和天水军,并把十大御前军队的四支部署在这里,其指挥调度大权由衙门设在成都的四川安抚制置使控制。当时的制置使是赵彦呐。

在端平入洛的二十八年前,四川守将吴曦叛,吴曦本来是抗金名将吴玠、吴璘的后代,袭职镇守四川,但是因为南宋朝廷缺乏对统兵大将如同北宋时期那样的控制,抗金名将的军队包括岳飞军等,都有逐步私人化的趋势。韩世忠、刘光世、张浚等处于长江下游,朝廷还好控制,最终兵权被收回;长江中游的岳飞不但兵权被收回,而且和手下的岳云、张宪等还被连根铲除;而长江上游的吴氏兄弟势力,由于朝廷鞭长莫及以及出于安抚的需要,就仍保留有私人军队的一些性质。到了吴曦这代,意图在四川建立独立王国,被南宋朝廷察觉后开始调兵准备镇压时,吴曦叛宋联金,勾结金兵大举入川,这发生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那一年。虽然后来吴曦之乱被平定,但是边关的防御情况已大不如前,将以残破的姿态来迎接蒙古军的进攻。

端平入洛之后,蒙古军就开始在凤翔一带屯田,把秦岭以北一带建设成南下四川的大基地。1235年8月,塔海率蒙军进攻四川,三关之外的阶州、成州、凤州都被攻破,蒙古军逼近沔州(今陕西略阳县)。沔州是十大御前诸军之一沔戎司的驻地,是进入四川的一个险要关口,但是在蒙军的凌厉攻势面前,许多人都纷纷逃跑,只有知沔州的高稼坚持不肯放弃沔州。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起初支持高稼,并表示要与高稼一起死守沔州,但是随着蒙军的逼近,赵彦呐却临阵撤走,宋军也一溃而散,高稼只得独自坚守沔州。蒙古军自白水关(今陕西略阳北)入六股株(今陕西略阳东北)攻沔州。沔州历来为西陲用兵的门户,经金军、蒙古军的多次抄掠,沔州外无城郭保民,内无财富募士。高稼部依山为阻,并多张旗帜,击鼓呐喊以为疑兵,居高督战。赵彦呐遣小将何邻等赴援,及蒙古军至,何邻先遁,其军皆溃,沔州于是被蒙军占领,高稼被俘不屈而死。

赵彦呐撤走之后,又想率兵从侧翼攻击蒙军,于是率宋军往前移动,进至陕蜀咽喉青野原(今陕西略阳北),结果被蒙军包围,与后方失去联系,一时间四川军心不稳。十大御前诸军之一的成戎司在蒙军攻掠关外阶州、成州时已经被击败,统制月皮庆战死。这时,另一御前诸军的沔戎司都统和彦威又领兵两万向后方溃逃。幸亏另一御前诸军利戎司都统曹友闻率军奋战,才把赵彦呐救出来,退保阳平关,赵彦呐指挥其他宋兵堵住入川的各个隘口。于是蒙军以步骑万余人猛攻阳平关,曹友闻率军死战,喋血十余里,击退了蒙军的进攻,并趁势转入进攻,收复仙人关。

10月,阔端亲率大军进攻川陕边的金国残部,金将汪世显率民十余万、兵数万向阔端投降,并被任命为南下先锋。汪世显与西北各少数民族都有不错的关系,对于四川边防的情况非常熟,联结了回族、西夏等川边十八族作为内应,他的投降使蒙军进攻四川的实力有了极大的提高。

苍天血泪

第二年,即1236年8月,阔端亲率大军从陕西南部入大散关,以汪世显为先锋,塔海为元帅,联结西夏、女真、吐蕃、回回等族的残部,号称五十万大军大举攻蜀。驻四川的四支十大御前诸军的最后一支,驻兴元(今汉中)的兴元戎司战败溃散,都统李显忠(与抗金的李显忠同名不同人)等战死,蒙军意欲沿古栈道从兴元南下。此时南宋在四川的最后一支野战部队,利戎司曹友闻部还在仙人关一线防御甘南川西一带。

赵彦呐急调在仙人关(今甘肃徽县)的曹友闻前往大安(今陕西宁强)防御,曹友闻认为大安地区利于骑兵冲杀,不利宋军,不如仍守仙人关,威胁蒙军侧后,使蒙军不敢深入。于是派人驰书赵彦呐道:“沔阳蜀之险要,吾重兵在此,敌有后顾之忧,必不能逾越沔阳而入蜀,又有曹友万和王宣首尾呼应,可保证大捷。大安地势平旷,无险可守,正好发挥敌人骑兵之所长,况众寡不敌,岂可在平地控御。”但赵彦呐仍然一日七道命令要求曹友闻守大安,于是曹友闻只好率兵转移。

曹友闻知道大安无险可守,他对其弟曹友万道:“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众寡不敌,岂容浪战!唯当乘高据险,出奇匿伏以待之。”于是派其弟曹友万、曹友淳率宋军万人先入鸡冠隘,因为鸡冠隘无水无粮,于是约定让曹友万坚守五天,诈败引蒙军来攻,而后以两声鼓为信号,曹友闻军从蒙军背后杀来,两面夹击蒙军。

9月21日,曹友闻率精兵七千余人潜入敌后设伏。22日蒙军攻抵鸡冠隘,曹友万率军出阵迎敌,大战数合,身披数创,击败蒙军。但当天晚上被蒙军包围于鸡冠隘内。27日,曹友闻遣选锋军统制杨大全、游奕军统制冯大用引本部出东菜园,击敌后队;遣敢勇军总管夏用、知西和州神劲军总管赵兴帅所部出水岭,击敌中队;遣知天水军安边军总管吕嗣德、陈庚率所部出龙泉头,击敌前队。曹友闻亲率三千人从后扑向蒙军,不幸路上遭遇暴雨,人马困乏,诸将请曰:“雨不止,淖泞深没足,宜俟少霁。”友闻斥曰:“敌知我伏兵在此,缓必失机。”遂拥兵齐进。当天夜里,曹友闻军到达蒙军背后杀入蒙军营地,曹友万军出关接应,两军会合,殊死血战。杀到28日天亮破蒙军数十营,双方伤亡惨重,血流二十余里。蒙军统帅阔端差点弃营而走,但刚好汪世显在大安击败从贵州地区远道赶来增援的思州、播州宋军,而后率军赶到,将宋军重重围困,于是蒙古军分成多队轮流作战。

在宋御前诸军统制曹友闻面前的,是如潮水般涌来的蒙古铁骑;在他的周围,却只剩下几十名战士,他们绝大多数是来自蜀中各地的义勇,没有战马,没有战甲,身着各色的布袍或者锦袍,一夜冒雨恶战使得所有人都精疲力竭,雨水和血水把他们身上的布衣浸渍成累赘。他们所期待的援军,始终没有到来,而蒙古人却终于坚持到了援军的到来,命运的天平终于开始向蒙古人倾斜了。

曹友闻知道他为国尽忠的时刻到了,仰天长叹道:“这大概是老天要亡我吧!我视死如归就是了。”说罢纵马率先冲向敌阵。这是求死的决战,几十名精疲力竭的宋军迎向十万余驰援而来的蒙古铁骑。但蒙古人的铁骑战阵居然被这群衣衫褴褛的战士冲破了,他们毫无惧色地冲击着万余蒙古军的前锋,奋力向蒙古大营的中心杀去。

站在蒙古大营土台上指挥战斗的蒙古王子阔出,显然没有预料到宋军的战斗意志会是如此坚强,看到宋军的前锋竟然不可抑制地向土台迫近,阔出下令放箭。正在与宋军缠斗的这部分蒙古军是新近投降的金国军队,自然,阔出王子不会有任何怜惜之意。

蒙古军射来雨点般的箭矢,死神扇起巨大的翅膀,掠过战场上的一切。几支流矢袭来,曹友闻连人带马躲闪不及,齐齐中箭,战马长嘶,将曹友闻掀于马下。曹友闻虽身上中了数箭,仍迅速起身,看着他那匹战马还在喘着粗气不断挣扎,这匹战马是他的老对手、老朋友,前大金国川陕军统帅、今天的蒙古南侵军副统帅汪世显相赠的,曾伴他踏遍蜀北战场。曹友闻一咬牙,拔剑将战马刺死。然后又仗剑向蒙古军扑去,曹友闻手刃数十蒙古军后,终因孤立无援,体力耗尽而战死于关隘之下,曹友万率宋军残部五百人退入鸡冠隘。由于城中无粮,外无援兵,曹友万等不得不在29日突围,转战到龙门洞附近时全军战死。

曹友闻死后,南宋朝廷特追封为龙图阁学士、大中大夫,赐庙“褒忠”,谥曰“节”。元朝人刘麟瑞有诗赞道:

雁塔名香本一儒,执殳几度为前驱。元戎却敌世间有,教授提兵天下无。花石峡鏖忠奋勇,水牛岭度死生殊。英风壮节谁堪匹?千载人称大丈夫。

曹友闻部全军覆没后,赵彦呐退保剑门,四川边防的残军跟着也纷纷溃逃,于是赵彦呐又退至江油。在这股撤退风气的影响下,四川内地的许多官员兵将也跟着溃逃,许多地方已经找不到政府官员了。

赵彦呐又派刘太尉(太尉是他的名)守利州,派王连守剑门关,防备蒙军从汉中南下。于是阔端决定乘虚南下,针对宋军的防御,派宗王末哥率兵从阴平绕过剑阁直趋成都。这完全就是当年三国时姜维守剑阁敌钟会大军,而邓艾率军从阴平小路直趋成都的再版。

末哥早在几个月前,已经率兵进入吐蕃境内,逼降了接近宋境的十八个羌族。吐蕃就是今天的青藏,从黄帝时期起就是羌人的势力范围,后来西汉东汉时期,羌人时叛时降,前后有几十万汉军死在与羌人的作战上;到了三国时期,韩遂马腾等都跟羌人有极大的联系,马超就是因为得到羌人的支持才能有那么大的声势。后来羌人开始统一,上百个部落的联合就是唐宋时的吐蕃,而吐蕃也促进了羌人的联合,羌人要不就融入藏族,要不就融入汉族,当然也有南迁成为川边其他民族的。但是在唐宋时期,边境地区的羌人,仍然是以许多部族的形式存在,统称吐蕃诸部。在汉族的周围,与汉族血缘关系最近的也就是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人。语言上同属汉藏语系,人种上同属东亚支,但是发展历程的不同,造成今天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

于是末哥率军往西绕过剑阁,进攻文州,文州知州刘锐率军民死守,蒙古军没能攻下,当年邓艾越过的摩天岭阴平古道就在文州之南,刘锐坚守文州,使蒙军无法顺利从阴平古道南下。为了早日到达成都,末哥弃文州,率军西行,越过岷山,深入藏区草地,再杀回川中,到达绵竹、汉州(今四川广汉)。

与此同时,10月1日,阔端亲率大军攻剑阁,土波思族(即藏族)将赵阿哥潘率先登城,破朝天关,于嘉陵江上夺宋船数百;接着,10月7日蒙军攻破利州,生擒刘太尉。当天,蒙军千户郝和尚拔都率十二精兵夜袭剑门关,破王连部宋军,攻占了剑门关。如此,剑阁天险在七天之内全部失陷,阔端分兵推进,亲率主力向成都逼近;10月18日,蒙古前锋三百骑自成都北门驷马桥突入成都。

成都升平已久,而之前驻军又被赵彦呐调走,四川制置副使兼成都知府丁黼与赵彦呐不睦,这时赵彦呐一直撤退到夔门(今重庆奉节),已经进入三峡地区了,而弃成都于不顾。丁黼手里只有四百牌手和三百衙役,到10月17日也就是蒙古军进入成都的前一天才知道蒙军攻破剑阁,而成都的居民还根本不知道前方已经大败失守,于是当蒙军前锋军进城时还在道路两边围观,等到发现是蒙古军时,成都军民奋起抵抗,以桌椅等物构筑街垒阻挡蒙军骑兵,以木棍菜刀当武器,与蒙军巷战,城中一片混乱。丁黼拒绝幕僚的逃跑建议,先后三次出城与蒙军交战。在蒙古军队,攻城略地,百姓涂炭,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时刻,丁黼以一介文臣亲自督师抗敌,他以爱国主义来号召和鼓励成都军民共赴国难,但兵力过少而失败。19日,阔端大军到达成都城外,蒙古铁骑呼啸而来,势不可挡,而成都老百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挺起瘦弱的胸膛,打响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成都保卫战。虽然这场以卵击石的战斗注定要失败,但面对残破的家园,成都军民选择了慷慨赴死——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同类推荐
  • 回到古代搞推销

    回到古代搞推销

    品牌衣,专卖店,形象代言人,加盟店,公司……我要将我的品牌推到全国!什么?皇上亲征缺钱?赞助!what?皇上的龙袍要加我家品牌logo?批!等等?公主要在店里试衣服?本董事长必须亲自陪同啊!
  • 汉末风云之帝国雄心

    汉末风云之帝国雄心

    汉末桓灵,民不聊生。汉失起鹿,天下共逐,男儿在世,当提三尺青芒,兴王业霸道之兵,横扫六合,剿灭八荒,伐尽诸侯,收尽天下猛将谋士,一统九州。
  • 隐形的硝烟

    隐形的硝烟

    一场时空转换的英雄之战,现世的人们看不到那场战争的硝烟,拥有两个元神的现世老者经历着世人未曾知晓的人生,万世一系的华夏英灵元神续写着振兴华夏,抵御外侮的传奇。这场战争还在继续,当硝烟不再隐形,我们会看到更广阔的海洋吗?
  • 王超皇朝

    王超皇朝

    一个莫名其妙的故事!(我写的王超只是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不是现实中的人物.如有同名纯属巧合!)
  • 穿越从奶爸开始

    穿越从奶爸开始

    卖身葬父的故事听过多次,萧默凡却从没想过自己会有碰到的一天。更没想到的是,他就是那要葬下的父亲!看着怀中抱着自己不放的小女孩,萧默凡暗自神伤。“哎!别人穿越都是送老婆,没想到到我这却是送女儿。最重要的是,孩她娘还不在了。”———————————————————————————————————————PS: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一个推荐,一个收藏,都是作者码字的动力,谢谢大家!
热门推荐
  • 美女的贴身武医

    美女的贴身武医

    他是神:他是让所有善良的人尊敬的神医。他是魔:他是让所有凶恶的人恐惧的魔鬼。囚笼猛虎逃出升天,重回红尘都市后,在家族岌岌可危的关头,能否大杀四方?霸道,强势。在黑暗炼狱那些魔王们的熏陶下长大,他将会上演何等华丽、精彩的人生?*****************************************************PS:影子新书上传,求收藏,推荐票,打赏,评价,催更……官方群号:74410469
  • 皇上,让我好好疼你

    皇上,让我好好疼你

    简介不符合要求,请按照规定重新拟定。
  • 流血千里帝皇道

    流血千里帝皇道

    世家奇才,遭遇灭门之灾,一夜之间沦为大荒孤儿。一步步成长,修道问天,君临天下。“你这一生为何而战,又为何修道?”“为所爱之人而战,为明悟本心而修道问天”“你这一生可有过憾事?”“我一生所求,不过是为了护她一世安好!为此我宁可负尽这天下人”“可我没想到,到了最后,我负了这天下人,也负了她!”
  • 驯漠少年

    驯漠少年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驯漠少年大战河西。西汉帅才霍去病,沉睡了二千多年,却突然苏醒……
  • 情是蛊毒

    情是蛊毒

    情是蛊毒,我却甘之如饴,明知对你感情是没有结果的,我仍然想去尝试
  • 末世重生之轮回莲

    末世重生之轮回莲

    末世了,看张小花怎么植物大战僵尸,末世了,看张小花怎么修炼成仙,末世了,看张小花怎么带领一帮子兄弟姐妹们大展拳脚!末世重生归来,张小花不要再像前世,靠男人,靠亲戚,最后落得一个死无全尸的下场,在得到了轮回莲空间以后,张小花就誓要重新做人,不再任人摆布,张小花要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偶尔打打丧尸,杀杀变异兽,看到顺眼的人就救,看到不顺眼的人就打,人生在世,要就活得洒脱!此文没有男欢女爱,有的只是一步一脚印的拼搏,在末世里建立一方安身之地,和自己喜欢的人呆在一起,快快乐乐的生活。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血眼辰风

    血眼辰风

    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拥有华丽的魔法,瞬间沫去一座城池。炫丽的剑术,可以以剑飞天盾地,万剑齐飞。奇特的符术,可以召唤风雷雨电,击穿苍穹。无形的幻术,乐术。可以杀人于无形。寂寥的原始森林中偶尔会传出兽人的咆哮。带有死亡气息的沼泽之地,也有略带生命的物种扰乱着周边的城闹.江湖纷乱,群雄并起。成魔成佛,得道升仙。走过慢慢的人生路
  • 夏沫入凡心

    夏沫入凡心

    夏以沫又回忆起了多年前的痛苦,那被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像老式电影一般伴随着卡卡声缓缓展现在眼前,一切是那么清晰又真实:那一年,她的生日一家人举杯欢呼,这一切都太过安静,安静得恐怖,让人窒息,这时,一伙强盗闯入院中,只是一瞬间,刚刚的寂静被打破,袭来的只有吞噬院落的熊熊大火。随之而来的不是死亡,却是穿越,老天,不带这么玩的啊!
  • 绝迹剑神

    绝迹剑神

    讲述一个剑神重生之时的修炼,在艰苦的修炼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
  • 一个儿子七位夫

    一个儿子七位夫

    她,没心没肺,无端穿越。捡了个“第一奸臣”的便宜夫,却遭到百端误解,还莫名其妙怀上宝宝!万般无奈,她只得带球跑,一路上美男元宝纷纷而至,快活似神仙!可是好运遭天妒,什么天才宝宝?根本就是妖孽嘛!一二三四五六七,儿子呀,你到底想找几个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