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2400000010

第10章 人人不满的封王拜将(2)

别看项羽平日杀人不眨眼,却是个非常恋故土的人,还挺虚荣。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烧得残破不堪,加上有些水土不服,思乡心切,就说:“在外发达了不回乡,就像穿了好衣裳在夜里走道,谁知道你啊?”

那人听了,竟当着项羽的面儿说:“人家都说楚国人像猴子戴了人的帽子,我还不信呢!今日看来,果真如此。”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祸从口出。项羽一听,立马就把那人扔进锅里活活煮死了。

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的警言,凡是有点脑子不想寻死的,意见不被领导采纳也只背地里发几句牢骚嘟哝两声。谁人不知这位项羽的脾气!但项羽之所以成不了大事,坏也坏在这脾气上。人被煮了,虽解了一时的气闷,却失了秦地的民心。先前刚遭受楚军劫掠的当地人还没从噩梦中醒来,又听说了这件事,对项羽当真失望到了极点。

人人心中有杆秤,对照先前刘邦在时的情况,都巴不得我们这位和蔼可亲的沛公再回来(区区一个“约法三章”就让老百姓这么挂念,可见宣传的重要性),但慑于项羽的霸道,除了这位敢当面骂他是猴子的“壮士”外,再没人敢去寻晦气。

贵族的傲慢在项羽和项梁那儿是很清楚明白的。这种傲慢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可怕的愚蠢的屠杀。贱民,轻贱平民的生命是贵族傲慢的表现。轻贱士兵的生命如出一辙。看看项羽,起兵之初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攻克以后,他做的事情是泄愤屠城;攻城阳,又是“屠之”,这次刘邦也有份,可以理解——他做不了主;在新安,项羽在夜色中将投降二十万秦军士卒全部坑杀。这不仅表现出项羽的残忍、傲慢、贱民的贵族性格,同时也表现出项羽的“无取天下之虑”。面对二十万投降的秦军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如何安抚士卒,安定军心,结果是一杀了之。

如果是刘邦,他会坑杀秦军吗?肯定不会。事实上刘邦入关后一直在做安定民心的事,比如与秦人“约法三章”,还军霸上,甚至对秦人送来的酒食也是不收,秦降王子婴也没有杀。

在没有主义的年代,他也有个人性的问题,杀俘虏,焚烧宫室,掳掠妇女,烹人,等等,这些个做法同样是被唾弃的行为,看看项羽做起来真是得心应手。

像王陵,人家不愿追随他,结果他将人家的老母扣为人质,老母被逼自杀。人家老母自杀也就罢了,他还将人家老母烹了!可谓没有人性!结果硬将王陵逼到刘邦的阵营里,死心塌地地跟刘邦走了。三国的曹操做过这样的事,他将徐庶老母接进曹营,可他是善待之,哪敢烹啊!

他的这些个作为和刘邦的作为形成鲜明的比照。看看后来刘邦定三秦多么轻松就知道项羽是多么的失策甚至愚蠢了。秦降王子婴被项羽给杀了,干脆得很,接着就是火烧秦宫室。虽然烧的是秦王宫殿,但这把火无异于点在了秦人的心上,让人心寒。

做了汉王,心有不甘

把咸阳城翻了个底朝天之后,项羽就派人回去向怀王报告破关入秦的情况,并请示下一步的工作。实际上,与其说是请示,还不如说是暗示:事儿给你办完了,也该拿报酬了。按当时的情况,就到了论功行赏的环节了。

怀王倒挺明白,来了一句:“就按原来约定的办吧。”是啊,事先不是都说好了吗?谁先进咸阳谁就是大王。

按理说这也没啥好编派的,但项羽想到,当初怀王不肯让他和刘邦一块儿西进入关,却把他支使到北边去救赵,结果影响了入关的速度,落在了别人(刘邦)的后面,这明显是给小鞋穿的意思(就算怀王当初没这意思,也无法跟这暴脾气的项羽解释),所以,一听怀王是这句话,立马就变了脸。此后逢人便说:“怀王也是我叔父项梁捧上去的,他有什么功劳,凭什么主持定约!”

换了别个莽夫,嘴上出出气,旁边再有个劝的也就过去了;项羽可不这么简单,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我自己来封,顺便也把你这怀王一并请了去。于是,给怀王一个徒具虚名的尊贵称号叫“义帝”,实际上并不听从他的命令,打算自己称王。

这一天,一干将相被召集起来,听说是论功封王,大家都挺纳闷儿,怀王怎么变成义帝啦?项羽也不含糊,对诸将说:“天下发动起义之初,暂时立诸侯的后代为王,为的是讨伐秦朝。然而身披坚甲,手持利兵,带头起事,暴露山野,三年在外,灭掉秦朝,平定天下,全靠各位和我项某人的力量。义帝虽说没有什么战功,但分给他土地让他做王,本来也是应该的。”

诸将一听,知道这里面有鬼,但人人得封有赏,加上项家的势力,也就乐得顺水推舟了。于是都说“好”。刘邦此前指望怀王能主持个公道,可眼前到了这分儿上,虽然心中有气,也只能忍了。

因此,公元前206年的正月,项羽分封天下,立诸将为侯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地、楚地的九个郡,建都彭城。

实际上项羽也不是毫无忌惮,你想啊,天下谁不知道是刘邦先入关中,尽管他和刘邦在鸿门宴上已经和解了,但真若违背当初的约定,诸侯还不造反啊!于是暗中就和范增商量。范增建议:“巴、蜀两郡道路险阻,秦朝流放的人都往那儿发配。况且巴、蜀也算关中的地盘,把他封到那儿去,也不算违背约定。”于是就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区。又把关中分为三块,封秦朝三名降将为王以阻断刘邦的东出之路。

经鸿门宴一劫后,刘邦对张良的感情那是增进了不少,自己做了汉王,自然也亏待不了他,赏了黄铜百镒、珍珠二斗。张良把它们都送给了项伯。上次脱险,多亏这位有情有义的大哥赶来报信,刘邦也多了个心眼:何不借此机会,再请他多要点地盘?于是又让张良送去厚礼,请这位亲家帮忙,代他请求汉中地区。有这位项羽的叔父出面,事情当然顺利。就这样,巴、蜀、汉中之地尽归了刘邦,都城建在汉中南郑。

为了便于后面叙述方便,在此先把所封诸王的情况说说:

项羽把关中分为三份,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建都栎阳;董翳为翟王,建都高奴。又封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建都洛阳。封赵将司马卬为殷王,建都朝歌。把赵王歇改封到代地为代王。封赵相张耳为常山王,建都襄国。封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建都六县。封怀王的柱国共敖为临江王,建都江陵。封番君吴芮为衡山王,建都邾县。封燕将臧荼为燕王,建都蓟县。把原燕王韩广改封到辽东为辽东王。韩广不听,臧荼就率军去攻打,在无终把他杀了。项羽又封给成安君陈余河间周围的三个县,让他住在南皮县。封给梅鋗十万户。

按照项羽的原则,大家都是有功之人,封赏上也大同小异,如此封赏是最公平不过的。这样一来虽然从战略态势上形成了春秋以前“天子居中,诸侯拱卫”的分封格局,对项羽控制全国有利,但他显然忽视了人是世间最复杂动物的这一理论,为自己的最终败亡埋下了隐患。

回国风波

上一次在鸿门宴,刘邦惊险脱逃,气得范增大骂粗口,项羽也因此对刘邦有了点清醒的认识,虽封他为王,却坚决不让他离开咸阳。张良身陷敌营,也一筹莫展。左思右想,只好求别人帮忙,这个人就是陈平。

陈平是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书。他哥哥见他喜欢交游读书,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

有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一块块分得特别均匀。为此,父老乡亲们都竖起了大拇指:“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后来陈胜在大泽乡起义,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便辞别兄长,前去投奔魏王。后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士。但项羽似乎只喜欢重用像他一样的肌肉男,而对陈平这样的白面书生,则总提不起兴趣,所以陈平一直未受到重视,郁郁不得志。

就在这样的低谷时期,上天安排他和刘邦相遇了。那次鸿门宴上,他第一次见到了刘邦,尽管刘邦宴席上的表现并非能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却令陈平耳目一新,并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莫非陈平也会相面)。

于是,才华横溢的陈平就处于“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了。正在这时,刘邦被项羽困在了咸阳,相当于是软禁。一筹莫展的张良决定孤注一掷,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临别,张良直言来访的意图,陈平思考片刻后,计上心头:“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调虎离山’,必须让范增离开项羽几天,不然怎么也不行。”

第二天,陈平设计: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合项羽的意。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便对范增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接着,把陈平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说了一遍,说是自己想起来的,范增立即附和说:“大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

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答应后,范增才走。

陈平估计范增走远了,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说:“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现在诸侯们聚集咸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

项羽一听,大吃一惊,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十天期限,路近的给五天期限,在限期内做好回国的准备。于是到了四月份,各路诸侯在项羽的大将军旗帜下罢兵,回各自的封国去。而唯有刘邦仍留在咸阳,陪王伴驾。

项羽扣住刘邦,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陈平趁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授意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于是,刘邦依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省亲。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故意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

陈平乘机上奏:“陛下既封刘邦为汉王,也已经布告天下,臣民共知,却不让他上任,恐怕不足以取信天下吧。人家也许会说,陛下一登位便说假话,那以后执行法令,也会阳奉阴违了。不如听张良的话,把刘邦的眷属当人质,留在咸阳,遣他回汉中去,这样既可以保全信用,又可以约束刘邦,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项羽想了很久,同意了。刘邦心里欢喜无比,回营后立即拔寨起程。陈平出的声东击西的计策救出了刘邦,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

刘邦终于可以前往封国了。但张良却因为韩王成的事情,不能和刘邦一同到封地去,送至褒中便回去了。

韩王成是怎么回事呢?这话要从头说起。

在项梁拥立楚王的后代楚怀王的时候,燕国、齐国、赵国、魏国都早已自己立下了国王,只有韩没有立下后嗣。刘邦到了薛地,会见了项梁。张良本是韩国人,家中五代为韩相,对韩王的忠心,在其倾尽家产行刺秦王的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张良便抓住这次机会,劝项梁立个代理王,并推荐了韩成。项梁觉得有道理,便派张良去找韩成,把他立为韩王,想以此来占据平定原韩国的土地。

项梁在定陶战败而死,韩成投奔了楚怀王。沛公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命张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降服了韩国原有的地盘。

刘邦从洛阳向南穿过辕山时,张良随韩王率兵跟从沛公,攻下韩地十余座城邑,击败了杨熊的军队。刘邦于是让韩王成在阳翟留守。

等到项羽封诸侯王的时候,韩王成却没被派到封地去,而被改封为列侯。表面的原因是韩成没跟随项羽征战,所以没有战功,实际上是因为张良跟随刘邦的缘故。

这张牌不得不打

项羽派了三万士兵随从刘邦前往南郑,楚国和诸侯国中因为敬慕而跟随他的就有几万人。其中就有后来大名鼎鼎的淮阴侯韩信。

韩信年少时代的生活已无从说起,只知道自小父母双亡,连为母亲下葬的地皮都没有,最后只得埋在荒草萋萋的高冈上。

父母都没了,家里自然贫困。但韩信却喜欢读书,熟演兵法,可谓胸怀大志,但也好逸恶劳,基本上没什么生活来源,不得已时就到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这样的生活状态,甭说当时的街坊邻居看不起,就算搁到现代,也是要遭人白眼的。

有一次,一群恶少当众要羞辱韩信。一个屠夫斜眼瞧着他:“看你长得又高又大,还喜欢带刀佩剑地耍酷,其实是个花架子,孬种!”

看韩信并不理会,屠夫又挺过胸脯:“有本事的话,拿剑往爷爷这儿刺;如果不敢,就从我裤裆底下钻过去!”

韩信自知形单影只,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可以忍受胯下之辱的小人很多,可以忍受胯下之辱的大丈夫,却只有韩信一个。

韩信忍受了胯下之辱,后陈胜、吴广起义反秦,他便去投靠了赵王陈余。但见陈余碌碌无为,不能成大事。在巨鹿之战时,跟随了项羽,此后数次向项羽献计,均未被采纳。

他见在项羽手下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便在刘邦入蜀之际前去投靠。

队伍从杜县往南进入蚀地的山谷中。刘邦想起张良临走前,曾劝他把所经过的栈道都烧了,于是等军队一过去,便将陡壁上架起的栈道全部烧掉。一来向天下表示不再回来的决心,以此稳住项羽那颗易怒的心;二来也可防备诸侯或其他强盗偷袭。

刘邦在开始之初,虽然暂时委屈地接受了项羽册封的刘邦,火烧栈道,信誓旦旦地说永不逐鹿中原了,殊不知刘邦就是在韬光养晦、养精蓄锐,等待一举击败项羽的那一天。

经过长途跋涉,浩浩荡荡的队伍终于到达了南郑。一帮大兵背井离乡,怎能不想家呀,于是夜夜唱起思乡的歌谣,日日盼着东归的一天。

作为新人,韩信又没啥背景,就先在大将夏侯婴手下办事,当仓库管理员。

韩信千里迢迢来投汉王,仅仅当了个粮仓管理员,心中很是不满,常常爱发牢骚。

有一天,他与其他十三位同事喝醉了酒,指着外面说:“人人都说汉王英明,我看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不料被人听见报告了刘邦。

小小库管竟敢非议大王我,统统拉出去斩啦!刘邦也不是吃素的,堂堂“关中王”,哪能让人背后说闲话。于是就要将这十四个喝醉酒的人一律处死,并派夏侯婴做监斩官。

夏侯婴将这十四人押赴刑场。说来也怪,明明是韩信惹出的祸,竟先杀了其他十三人,罪魁到最后才杀。不过或许也正因为如此,韩信才有机会理清思路,进行最后的申辩。

当被提去杀头的那一刻,韩信突然狂呼道:“汉王不是想得天下吗,为何杀壮士?”

夏侯婴一听,马上命令停止斩首,一看是韩信,就跟他聊起来了(原来刑场也是谈心的好场所)。一番沟通之后,夏侯婴对韩信佩服得不得了,立即就去报告汉王,建议重用韩信。

刘邦听了夏侯婴的建议,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免去了韩信的死罪,封韩信为治粟都尉,也就是粮仓总管,而不是原先的管理员了。

只要是金子,到哪儿都发光。这话放在韩信身上绝对正确。没过几天,韩信就被刘邦身边的红人萧何给相中了。

同类推荐
  • 这么远那么近

    这么远那么近

    从2003年到2013年,张国荣已经离开了整整十年。这十年来,他的歌不断被翻唱,他的电影电视不断被翻拍,纪念他的活动一直在进行,甚至围绕他的话题亦从来没有停歇。张国荣从艺只不过二十多年,在这不算长的时间里,他将自己的能量发挥到了极致。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曾纪泽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曾纪泽

    翻开中国近代史册,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曾涌现出众多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他们的事迹已被广为流传。青少年朋友。在他们当中,还有为了捍为国家利益,在充满剑拔弩张气氛的谈判中,不懈抗争的爱国志士,而曾纪泽就属这样一位。曾纪泽年轻时两次到京城应试都落了榜。他也曾因不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心中闷闷不乐,而一想到他父亲的教诲:“或中或不中,无甚关系”而应“以后穷经读史光阴难得,一刻千金!”也就慢慢从低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只有勤奋学习,并有一颗报效祖国之心,就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从此,曾纪泽放弃了科考,潜心钻研对社会有用的典籍。他除了研读经史诗文外,还学习天文、地理、数学、音乐、骑术等,成为了博学多才的人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上)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思想之王——伏尔泰

    思想之王——伏尔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封建叛逆、反政府诗人、在英国、回国的日子、在瑞士、抗争、胜利、最后的岁月等。
  • 休斯

    休斯

    在美国的亿万富豪中,霍华德·休斯是位奇才,也是一个怪人,他的一生充满神秘色彩。他出生在一个腰缠万贯的巨商家庭,却不像一般的纨袴子弟那样坐享其成,好逸恶劳;更不同许多败家子那样挥霍无度,吃喝嫖赌。他从小就对工程技术产生浓厚兴趣,认真钻研。他10岁时能够装配收音机,12岁时设计和试制电动自行车,14岁学习驾驶飞机。在青少年时代,他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是在父亲创办的工具公司的车间里度过的,在那里他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学习机械零件的制造工艺。他19岁时继承了父亲的全部遗产,成为当时美国机械制造业屈指可数的大型企业——休斯工具公司的董事长。
热门推荐
  • 幻影神王

    幻影神王

    要功法有功法,要灵宝有灵宝,没事还可以创建系统人物做卧底阴人玩,韩军在异界的小日子过的真是红红火火!
  • 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做生意就这么简单

    本书介绍了成功经营者最有效的发展策略,即做生意善动偏脑筋、做生意弱势时多方借力、竞争有道方能脱颖而出、找到财富的另一个落点、只赚一部分人的钱、摸透心理便没有做不成的生意等等。
  • 微年

    微年

    大学的校园,童年的回声。在时光的洪流中,很多人会被冲出属于他的区域,而我却是冲也冲不走,用好友童心的话来说,就是一块巨石,但是如果让林颐熙来充当洪流,你可以从中国飞出去,到爱琴海去。那时候,我会回答:“你以为我当真这么牛,出国都不用办签证的啊,vip啊”!童心还说,我的脸皮比铁皮还厚,但我的回答是:“不对,你说的不对,我的脸皮比大地全层还厚,意思是厚到不能用语言来诠释,不能用文字来形容”。
  • 锦宫春

    锦宫春

    宫闱纷乱,尔虞我诈,他怀着柔慈的呵护之心,解她于危世。内局倾轧,吞血噬骨,她却带着复仇的杀戮之心。当冷情宫婢遇上心机王爷,究竟谁算计了谁?当旧日的闺友倒戈相向,是谁成为了谁的棋子?机关算尽,留下的真心又有几何?
  • 含血剑

    含血剑

    远古时代的五种圣器,前世与今生的纠缠,爱与执念的抉择,一个少年,一柄剑,一个江湖!楚璕殇一个落难少爷,为了复仇要寻找远古时代苗蛮部族留下来的五圣器。一路上结识了,含血剑持有者含血门掌门瑶珞,前世的妻子灵蛇异族族长花景,刁蛮任性的尹家堡大小姐尹芯蕊,温柔可人的水族公主水漪儿和被冰封百年散仙应梅若。在表妹方秋兰的卜算下,一件件圣器浮出水面,而一切的起源和真相也一点点清晰起来,一个千年的羁绊正等着少年去揭开!
  • 爱神来晚娇妻请留步

    爱神来晚娇妻请留步

    一场阴谋她消失就是六年,她忘了他,忘了闺蜜,忘了在华夏的一切。直到六年后她是h国当红的歌后决定回国发展,,,
  • 末日危楼

    末日危楼

    道可道,非常道,而常道不常有,故无道;我遵循可道之道,为常道之道。请看谢度的种道之路。
  • 镜浮生

    镜浮生

    无垠的白色国度,延伸于白皑皑的山峰与云雾缥缈的天际之间融合为一体,无尽的玄冰雪地,正是由于无情的寒冷和无声息的孤寂,让世人遗忘了它。岁月如流水,悠悠漫过滚滚红尘,就在这片无人问津的纯净尘土上逐渐孕育了:冰封一族。
  • 逆战星域

    逆战星域

    苦苦挣扎着的世界,曾经的文明早已经烟消云散,一个生活在新世界的孤儿捡到曾经文明社会科技结晶虚拟游戏主端芯片。
  • 不悔初遇

    不悔初遇

    那个夏天,不曾相遇该多好,我们会继续各自的人生,不用承受思念与分离的折磨,一切都会进行地那么理所当然。但是,我不悔,不后悔和你相遇。那个夏天,夕阳如血,霓霞漫天,你温和的脸映入我的眸,你温暖的笑铭刻进我的心,此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