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6100000012

第12章 改革的共识(上)(3)

改革本来就是一件难事,中国的改革更是一项错综复杂的巨大工程。改革目标、方向的正确,并不能必然保证改革路径和结果的正确。

现在一些同志不管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往往习惯性地把改革的路径选择与改革选择等同起来,把改革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改革本身混为一谈。其结果就是,如果有谁对改革的路径选择提出疑义,有谁对改革中的一些做法有不同意见,他们就会动辄扣上反对改革的大帽子。

我们改革的目标是明确的,改革的方向也是清楚的,但从提出目标到实现目标,从明确方向到不偏离方向,中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段路走的好与坏、走的对与错、走的直与弯,都直接影响改革目标的实现及对改革方向的评价。所以,审慎选择改革路径是很重要的。

——我们肯定改革目标与方向的正确,但不能忽视改革路径中存在的问题。

2004年以来,经济学家郎咸平对在企业转制过程中通过MBO发生国有资产流失以及民营资本不可思议的“以小博大”控制国有资产的一些做法提出疑问,结果就有人宣称是否定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大方向,否定这么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这“帽子”很大也很吓人。我们绝对不是否定改革的方向,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即便有一个愿望良好的改革方向,但不良的改革路径仍然可能离开设定的改革方向的良好初衷,甚至背道而驰。有人说得好,总有这样一些公司,以其既定的身份,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玩着看似与我们无关,实则直接或间接地损害着我们利益的财富游戏。对于格林科尔的“七板斧”、海尔的“曲线MBO”、TCL的分拆上市等等一系列看似纯粹的企业改革行为,难道我们就不可以问一声:“你的做法规范吗?”“你的不规范是出于有限理性以及客观因素,还是一种不可明言的利益驱动”。有道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过去一段时间以来,蓝田泡沫的破灭、德隆神话的终结,乃至中国银行的丑闻,似乎让我们越来越有理由对一些时髦的改革做法、对一些号称光明正大的改革路径提出质疑,也让我们越来越对一些有见识、有责任、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声音表示足够的信心与期待。

——我们更不能因为改革路径中存在着问题,就否定了改革确定的正确目标与方向。

当然,对于改革路径与改革的关系问题一定要有辩证观,同样不能因为改革中的一些具体行为存在问题,就借题发挥否定改革的目标与改革方向。比如,针对大学自主招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些同志不仅从中看出腐败,还上升到了对教育体制的问责,进而对教育改革提出了质疑,甚至有的同志说,都是改革惹的祸。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下,教育的市场化改革不仅是不可回避的,甚至是很重要的改革方向。可是由于前一段时间以来,在教育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乱收费、花钱上学、交钱买文凭等等现象,以至于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特意澄清:“中国政府从来没把教育产业化作为政策,一定要坚持社会公益事业的属性。”其实,在教育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究竟是不规范、不合法的具体行为问题呢,还是教育市场化本身的问题,这很值得探讨。

教育的公益性与办教育的市场化手段之间并不一定必然矛盾。市场化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就以高等学校招生为例,一方面是有人想方设法地交钱上学,甚至愿意交不少的钱,以至于出现丑闻。另一方面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而上不起学,甚至引发悲剧。其实充分运用市场化机制,把社会中这种需求与行为公开化、透明化、规范化起来。比如,每年在高等学校招生中留5%的指标(事实上现在确实有这样5%的指标),向那些达到一定成绩但又不够本来录取线的考生,公开竞标录取,所收到的费用封闭运行,全部用于资助真正考上大学而又支付不起学费的考生。这样一种“取之于市场,用之于公益”的市场化运作,相信不会有人反对。现在群众之所以有意见,原因是教育部门的一些成员、一些单位通过他们心目中的所谓市场化行为,把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教育资源化为了个别人、个别群体的“小金库”甚至是“黑钱”,公共资源“私有化”了。不规范的市场化行为败坏了市场化的名声,这一点我们在改革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现有路径具有相当的利益刚性,因而清醒审慎的选择很重要。

我们承认改革路径的形成有“路径依赖”的历史原因,但改革过程中不均衡的利益分配以及既得利益群体的诱导与驱使又在不断强化这一路径。中国社会的各利益集团的整体发展极度不平衡,强势集团与弱势集团之间实力悬殊,从而使强势集团甚至具备了操纵改革方向的可能性。当下中国的一些利益群体对社会资源、经济资源等各种有价值资源的争夺十分激烈,甚至发展到了不择手段和水火不容的地步。他们可以以各种各样的手段,合法的、半合法的甚至不合法的,可以动用各种各样的资源,经济的、政治的甚至法律的,来维护他们的利益,来为维护他们利益的改革路径辩护。曾经的刘殊威、现在的郎咸平的处境就很说明问题。

面对改革路径的争论怎么办。很简单,对我们现在的一些改革做法与改革的路径进行真正的反思与评估,不要看这些做法、这些路径是否有着冠冕堂皇的理由、有着高深学术的依据、有着花言巧语的外衣,而要看这些做法、这些路径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实际收益,给社会最大多数群众带来的实惠。改革不是少数人玩魔术,改革的时代也不再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时代。我们改革应该怎么去改,改革的路径应该如何去选择、去修订,应该由也只能由分担改革成本、受到改革影响的最大多数群众来决定,不能变成少数人的专利。

胡锦涛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一定要把对群众利益的安排给群众讲明白”。对群众利益的安排就是改革路径最为重要的内容。我们不仅要告诉群众在代表着利益,还要告诉群众是如何来代表着利益,是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代表着群众的利益。这样的工作是否已经纳入了议事日程与工作安排呢?在这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明确的回答与明确的行动,迅速的回答与迅速的行动。

(五)改革的成本评估要科学,改革不能一笔糊涂账

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改革也不例外;做任何事情都希望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改革自然也不应例外。中国30多年来的改革整体收益是明显的,这一点是谁都不能否认的,谁也否认不了的。但问题是改革收益背后的成本是什么、有多大、如何支付的,我们对于这些问题似乎关注得并不多,以至于在改革的路径选择、改革的价值判断、改革的目标定位等等问题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因而,冷峻反思改革的成本问题,对于推动改革持续、健康进行有着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由于改革的收益与改革的成本很难一一对应,往往使我们对改革成本判断过低。

从理论上讲,改革的成本与收益应该是对应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在实践中,由于改革成本与收益往往分属不同层面、不同范围、甚至不同时空。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容易只见收益,不谈成本,对改革的成果过于乐观。比如,下岗分流确实给企业带来看得见的效益,但是人往哪里去、再就业如何实现这样的社会成本就可能被转移到了社会上、转移到了政府头上、甚至直接转移到了社会民众身上,暂时看不出来。这样的成本是巨大的,解决不好也是危险的,在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建成之前,在社会就业岗位不可能充分解决的情况下,这成本迟早要显现出来,并要求加倍支付。至于说转制过程中出现的大量银行不良贷款或者说以“债转股”形式存在的隐形金融问题更为棘手。更有甚者,在一些被认为是“方向”的改革举措中,将改革成本外部化的现象相当普遍,甚至还被认为是改革的经验与创新,这就需要我们警惕了。在一些外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明确要求政府承担企业原有人员的分流与安置,如若不行,就要求在现有资产中划拨出一块所谓的“洁净费”,即剥离各种关系的费用。这也就是我们一些学者所津津乐道的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资产之所以大幅度缩水而又理所当然、不必大惊小怪的理由所在。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把对改革中的收益与成本分析自觉不自觉地给分割开来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要以全面的眼光、用全局的意识、甚至历史的视野来认真评估改革的收益与成本、改革的得与失。

——由于改革成本的承担者和改革收益的分享者并不一致,往往是我们对改革隐忧估计不足。

从理论上讲,改革成本的承担者与改革收益的享有者应该是一致的或者说大体一致。但事实上,在改革实践中确实存在着改革成本的承担者和改革成果的享受者的错位问题,即承担改革成本多的社会群体享受到的改革成果少,承担改革成本少的社会群体享受改革的成果要多的多。这种错位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社会在财富占有、资源占有、乃至社会地位等等上已经非常不平等。住房、医疗、失业、养老、教育体制等等一系列改革,使得许多普通社会居民的预期支出大大提高,预期收入却十分模糊。而像重复建设、政府机构膨胀、教育落后、环境污染问题,乃至国企改革等这些本来是由于改革操纵者不规范的做法产生的风险成本,最后都可能要由相对弱势的社会群体来承担。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民众有理由怀疑改革的合理性。

经济学家卡尔多曾提出一个改革过程中利益再分配的“卡尔多标准”,认为改革必须让获益者拿出钱来赎买其收益,并用这些钱去补偿改革受损者。问题是,这么多年来改革中的获益者是否愿意让渡一些改革的收益呢。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并不那么容易。

所以,我们必须要求在改革中获益的利益群体适当承担改革成本,为那些在改革中承受大牺牲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失业、养老、医疗保险和提供就业机会、住房补贴、降低教育收费等方面解决后顾之忧,这既是为改革铺平道路,避免社会危机,也是社会公平原则的基本体现。他们如果能自觉去做更好,做不到,就有待于政府的“有为”了。

——由于不提防改革中不规范做法滋生的更大改革成本,往往使我们对改革困难重视不够。

当然,改革是一条新路,没有模本可参照,没有经验可借鉴,摸着石头过河,支付一定的、甚至略多一些的成本也是必需的。但是改革到了今天,我们为改革支付的成本已经有很多不再是因为有限理性、认识不够而必须支付的成本,反倒有很多是人为的成本、是恶意的成本。由于前期改革中的一些权宜之计和不很规范的做法,客观上在社会上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既得利益结构,出现了一批可以与社会、与民众、与政府要价的改革既得利益者,他们正在滋生着更大的改革成本。在这样的利益框架和这样的既得利益者驱使下,一些所谓的改革新举措不是想方设法去降低改革的成本,而是想方设法地去转移改革成本。

也正因为有这种转移的可能和过去转移成功的实例,他们甚至不惜加大改革的成本,仅仅为了自身看得见、拿得到的那一点改革的成果。至于说社会和民众眼前和长远需要承担的成本有多大,那正是应了一句话“哪管洪水滔天”。这恐怕是我们没有想到的,但我们必须对此予以足够的警觉。

同类推荐
  • 构建和谐社会引论

    构建和谐社会引论

    20世纪以来,人类在经济和科技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球经济总量呈几何基数地增长,由本世纪初的不到1.5万亿美元,增长到现在的39.2万亿美元。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发达国家的富人每天的消费超过了500美元。科学技术把人类带到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遍布世界,把我们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我想写一本有我自己特色的书,书里面的观点也是我独一无二的。”正在整理晚上节目文字稿的老舒慢悠悠的说道:“我的书会涵盖三个内容,一部分是绝对独家的东西,我的独家,我们栏目的独家,一些很好的观点,其次是我在栏目中说过,但是感觉还没有说透的,我在书中继续深入,最后就是某些不适合在电视上说的观点和事件,我也想探讨下。”借用了白岩松的话:“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舒中胜总结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寻找常识、与人共享”。
  • 金羊毛的寻找者

    金羊毛的寻找者

    本书收集了78篇研究人类学这一课题的文章,且内容都只涉及我国本土民俗文化,如《论生态民俗链——中国生态民俗学的构想》、《茶艺美学论》、《论镇物与祥物》、《广西民间故事〈金仲和阿翘〉的采录与研究》……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基于注重基层群众的实践活动而辛苦获得,因此,不似其他有些研究课题,书斋气十足。
热门推荐
  • 明朝春色

    明朝春色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朝春色倍还人稀里糊涂穿越到明朝,一脚没迈好,踩进了坑爹孽缘里,用力的拔呀么拔,终于拔出来了。可谁知刚走几步整个人就掉进了一个更大的陷阱,这陷阱十分宽敞,就是黑雾弥漫无边,霹雳闪电不断,更要命的是,里面还有一只披着羊皮的狼…………………………知道历史上只有一个妻子再无其他嫔妃的皇帝是谁吗?想知道吗?嘿嘿,看正文吧!ps:(求推荐票,请各位动动灵活的手指,将手中推荐票给波波呗~~~~)*******建了个群号(明朝春色:230653179)波波在群里面等着你们,期望你们的到来,一定要来哟,飞吻~
  • 驱魔鬼道

    驱魔鬼道

    .什么?你说我是鬼差的转世。呵呵,这么说我还是半个鬼咯。这不带那么坑的吧,看到老道的点头。我心里是崩溃的,我好端端的竟然成了鬼差的转世。。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什么麻烦也随机而来。那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我竟然真的撞鬼了。。呜呜呜。鬼呀!忽然,一阵阴笑传来。只见其说道:就这胆量也陪做这驱魔道人。。。。。。。
  • 七界武帝

    七界武帝

    千万年前,天地崩裂,世界七分。千万年后,一个来自地球的灵魂,附身为萧家少主,修炼至尊魂诀,觉醒武魂之王,掀动七界风云!斩万马,破千军,踏累累尸山,过漫漫血海,登九天之巅,傲视苍茫大地,谁与争锋?
  • 哈佛10大名人的人生大智慧

    哈佛10大名人的人生大智慧

    哈佛大学是一所享誉世界的美国私立综合性大学,它已独领风骚300多年,被誉为美国高等学府王冠上的宝石,是世界各国莘莘学子们神往的圣殿。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朋友增长人生智慧,增强他们创建成功事业和幸福生活的力量,本书特意选择10位哈佛精神培养出来的杰出人士,通过讲述他们的人生生涯,来阐述百年哈佛的人生智慧,以便广大青年朋友学习、借鉴和从中受到启迪。
  • 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我一直在这里等你

    杜衡精心疼爱的妻子,离开了。苏叶为了公司,嫁给了杜衡,这些年他一直对她很好,但她总不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直到遇见那个青春阳光的大男孩,苏叶以为这该是自己追求的,但是却开始慢慢懂得了杜衡……
  • 佛说持世陀罗尼经

    佛说持世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尽幻想之神龙传说

    无尽幻想之神龙传说

    一本羊皮书,记载一个百万年前关于神龙的却中断的传说。百万年后,一场危机在地球上凭空而起。百万年前的遗留,预兆着现在无限神秘的世界,抑或指引着未来最终的方向。现在是2015年,一个无穷无尽、危机四伏的纷乱世纪。
  • 神云剑尊

    神云剑尊

    被天道所不容,降下无上封印的少年偶得一幅画。画里住着九位自称为仙人的灵魂。于是,一个逆天强者的逆天传说开始了。
  • 重生千金复仇

    重生千金复仇

    前世,她的妈妈被冤屈自尽,她同时遭到爸爸和继母的陷害,青梅竹马的未婚夫被继妹勾引,重生归来,她不再是受人欺凌的柔弱千金,所有利用她,欠了她的人,她都不会放过,守护妈妈,蹬掉小三,灭掉小白花,绝不成为圣母公主,努力打造属于自己的王国,而她,会成为女王。
  • 血族大恋:殿下哥哥我来了

    血族大恋:殿下哥哥我来了

    什么鬼?要她嫁给自己的亲生哥哥?父皇母后,女儿做不到啊~~血族公主二话不说就往转世谭里跳。一直在人间平淡的生活,就在她16岁成年生辰的时候,好像一切又回到原点一样。一下子京城里炸开锅了“你听说没有,左相府的嫡生二小姐左夏儿”“肯定听说了,这么大的事,众人都知道左夏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相府的人都是对外称体弱多病,不宜见人,就在前几天生辰的时候突然变好了”“什么变好了,应该是变疯了才对,我小叔就在左相府当差,当晚他可是看的很清楚的”“真的?那你给我们说说,这顿饭我请了”......血界也是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个个幸喜,某男更是“这次看你还想怎么逃”嘴角勾起一抹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