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6300000003

第3章 创新与创新能力概说(3)

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从而不断推动新事物发展变化等。创新能力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科技素质。创新激情决定了创新的产生,创新思维决定了创新的成果和水平,科技素质是创新的基础。

事实上,创新能力人皆有之。对一切正常人来说,尽管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地位、文化程度、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各不相同,但都有创新能力,只是需要科学认识和积极发掘。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中都存有创新的因素。正常人的大脑结构与功能基本相同,虽有差异,但不是数量级别的区别。所以,创新能力决非少数“天才”独有的能力。可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却是普通人多、有建树的人少呢?这是因为创新能力只是人的一种潜力,只有加以开发,才能得到有效利用。

人的创新潜能之大是惊人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大脑可以储存5亿本书的知识,相当于一台有100万亿个开关的计算机。这还仅从储存功能的潜力来讲,远没有揭示人脑与电脑的最大差别。一般人的大脑潜力只利用了4%~5%,少数人利用了10%左右。20世纪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去世后,人们对他的大脑进行研究后发现最多也只利用了30%的水平。所以不论是什么人,大脑都有很大的潜力可以开发和挖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自我。如果一个人不能认识自身的创新能力,那么,他的创新能力就永远得不到利用,只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随着躯体的消亡而消亡,不会在世间留下什么痕迹,更不要说建立什么丰功伟绩了。

创新能力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心智能力,是创造新颖的、独创性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是一种有深度结合性的综合性的能力。创新能力不仅具有综合性,而且还与其他相关的理论、知识及人的其他能力有很深的结合,具体表现在特殊性和内核功能这两方面。

第一,创新能力作为核心能力的一种有其特殊性。在国际上对人才综合素质评价的八种核心能力测评的标准中,创新能力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因为创新能力在人们终身发展能力的三个层次中居于核心地位;二是因为创新能力是八大核心能力的核心,与其他七种能力都具有紧密结合的特性。那么,什么是我们一再提到的符合国际惯例的八种核心能力呢?它们分别是:交流表达能力;数字运算能力;自我提高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

第二,创新能力在生产力中具有内核的功能。人是各种生产力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居于决定性的主体地位。因此,为了提高生产力,就需要采取大量的措施和办法提高广大从业者的素质,尤其是核心的创新能力和素质,因为,最终被物化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类产品和服务中的,只能是人的素质和人的创新能力。

十、创新能力的特征

第一,独创性或新颖性。科学思维贵在创新,它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不墨守成规,敢走新路,勇于探索,善于对“完善”的事物、平稳有序发展的事物进行重新认识,以求新的发现,这种发现就是一种独创、一种新的见解、新的发明和新的突破。

第二,灵活性或变革性。《易经》中说:“穷则变,变则通。”创新能力并无现成的思维方法和程序可循,所以它的方式、方法、程序、途径等都没有固定的框架。进行创新活动的人在考虑问题时表现出跨越性和突破性—推知事物的思维形式进程是从普遍到特殊(演绎法)、从特殊到普遍(归纳法)、从特殊到特殊(类比法),逻辑的思维形式是概念、命题和推理。而创新的进程往往省略了中间步骤,跨大了甚至跳跃了循序渐进的步伐。同时,创新活动破除了一般规则,超出了原有极限。创新能力的灵活性还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原则界限内的自由选择、发挥等,一般来讲,原则的有效性体现在它的具体运用上,否则,原则就变成了僵死的教条。

第三,广泛性。创新创造了新的资源,内容广泛,包括技术、制度、产品、市场、方法等各个方面,所以我们要有广阔的创新视野和创新的切入意识。根据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研究,人们发现知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恰恰得益于知识的广泛、知识间的相互作用。

第四,风险性。创新活动是一种探索未知的活动,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其本质是以未来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将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生事物作为思维的对象,关注事物发展的最新态势,具有以未来指点现在的特点,因此要受多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这就决定了创新活动不可能每次都能准确无误地预测未来,不可能完全准确地左右未来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取得成功,甚至有可能毫无成效或者作出错误的结论。创新活动的风险性还表现在它对传统势力、偏见等的冲突上,一般情况下,现有权威都会竭力维护自己的存在,对创新活动的成果抱有抵抗的心理,甚至仇视的心理。

十一、创新能力的基本类型

创新能力主要是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三种能力类型,并通过创新实践的过程和创新实践的活动等体现出来。

1.提出问题能力

提出问题又叫形成问题,它是创新者在已有知识、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客观存在问题的情境、状态、性质等重新发现和认识。而提出问题的类型又包括研究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等三种。

2.分析问题能力

分析问题是指创新者对于提出的问题,经过相关资料的寻找收集、分析处理、尝试解决直至弄清问题的整个过程。

3.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是指创新者面对提出的问题和分析的结果,在尚无现成办法可用时,将问题从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直至完成目标的全过程。

可见,创新能力是由提出问题阶段、分析问题阶段(包括尝试性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阶段这三步动态的过程所构成,其结果主要是看问题是否得到了正确合理的解决,也就是说,最终只能根据创新的方法和创新的成果等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确认和评价。

十二、创新能力的结构体系

1.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多维的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一种敢为人先、不断进取、求新求异的心理状态和思想意识,它们是创新活动的前提。有了创新意识,才能主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创新;才能及时把握和抓住机遇,审时度势推动创新;才能自觉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运用新思路去思考问题,在“结合”中不断地创新。

要创新,还必须借助多维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在一定知识、经验和智力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创造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求异性思维,它不满足于常规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而是在求异求新中发现新的思想火花,发现改变现状的契机和机遇;创新思维又是整合性思维,它善于运用新的思路和方法,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新的组合、迁移和应用,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成果;创新思维还是联想性思维,通过横向联想、纵向联想、逆向联想、超时空联想等多种形式,加以引申或移植,从而产生新的思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2.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勇敢的探索精神

创新是对传统的否定。传统有两类,一类是合时宜的、有益的传统;一类是不合时宜的、有害的传统。人们既要乐于接受和继承有益的传统,也要敢于否定过时的传统。在现实中,传统往往是与权威、上级、书本、原理、原则、经验等等联系在一起的。要创新,就要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做到不迷信权威,不固守经验,不拘泥框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创新还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要创造新事物、新成果、新经验,达到新境界,就必须进行探索。而探索是要冒风险的,既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因此,要创新,就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有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敢承担责任的精神和勇气。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四平八稳,是不会有创新的。

3.解放思想,敢于超越

要敢于超越理论和权威。任何理论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再正确、再伟大的理论也需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书本和伟人都不是绝对真理的化身。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不断创新。

要敢于超越经验和习惯,敢于超越自满和现实。超越习惯和经验首先要勇于标新立异,敢于在工作中独树一帜。其次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不囿于人们的共识和前人的认识。勇于发挥主体自身的能动性,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新观点以及工作新思路。盲目自满很容易形成“飘飘然、昏昏然”的情感定势。我们要居安思危,增强危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一点点成绩的取得而沾沾自喜,不思进取,而是要把取得的每一次成功作为前进的新起点。创新又是对现实的超越。客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为了顺应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不断把社会推向前进,就应该有超前意识和创新意识,不能满足于现实和既有的结论,否则就不可能创新。

4.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创新是建立在既有认识成果(知识)基础上的创新。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是创新的材料、基础和背景。知识越多,经验越丰富,产生创新的可能性就越大。知识经济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型社会。一个知识渊博的人如果不再学习,很快就会变成一个知识陈旧、孤陋寡闻和无知无用的人,更谈不上什么创新。人们只有站在时代前列,培养出较强的学习能力,善于学习和不断学习,掌握所需要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步伐,不断进行观念创新和实践创新,否则,就会被不断变化的时代所淘汰。

5.健康的个性和独立性

个性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和。由于生理素质和生活经历的个体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独立性是指主体具有自主性,在思考和行动时能够自由作出决定,不受他人的干扰和支配。创新与个性、独立性密切相关,因为创新虽然是社会和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但最初的创新总是由个别人作出的,需要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如果个人受制于他人,没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由,不能独立思考和标新立异,只能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思考和行动,就不可能有创新。

同类推荐
  • 忙要忙到点子上(Mbook随身读)

    忙要忙到点子上(Mbook随身读)

    《忙要忙到点子上》揭示了当今职场中人们忙碌的内在根源和外在因素,从工作目标的确立、目标落实、落实目标的方法、如何才能出成效、有效管理时间、工作态度等方面,阐释了忙的真谛,明确指出了工作中关键在于忙什么、怎么忙,从而纠正你盲目、错误的思想和行动,使你走出忙碌的误区,忙得有头绪,忙得有效率,忙得有价值,忙得有乐趣,做一个高效能职场人士。
  • 人生哲理每日提醒

    人生哲理每日提醒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自己创造的,谁都无法避免来自于生活、工作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个人的处事方式、生活态度、工作习惯、思维方法等都可能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 靠天不如靠自己:新农民自立自强创业故事

    靠天不如靠自己:新农民自立自强创业故事

    本书记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农民企业家奋斗的足迹。通过了解他们的创业史,或多或少会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信心,给有志创业的农民朋友以积极的启迪。
  • 三国谋事变术:破译三国60套制胜玄机

    三国谋事变术:破译三国60套制胜玄机

    三国风云,即是一个战场,更是一个智场——布满变术的阵地。曾国藩站在南京城头,望残阳如血,曾不由豪气顿生,感叹道:“以三国之谋略,成天下之大事,不亦宜乎!”这句话说得发自肺腑,让明白人一下子就茅塞顿开,仿佛破译了成大事的密码。人生之变术,其意藏在何处?是否有教科书可依呢?自然,《三国》即是其一。我们都明白:谋事之道往往取决于一个“变”字,你变、我变、他变,这是成功的定则,任何一个一成不变的“死脑筋”,都只能满身披上“失败”两字。本书取名“三国谋事变术”,意思是“挖”出三国风云中的成功密码,找到成功的蓝图。再者,就是希望各位看客多一点谋事之变术,这样你们面前就不会出现一堵堵死墙。
  •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俞敏洪说,幸福有三件事: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做到了这三件事,那你的生活每一天都很幸福。
热门推荐
  • 最强天王

    最强天王

    魂穿为纨绔大少的张凡,为生计当保安遭人嫌弃,施银针救人挽回面子,再被美女总裁相中养在家里做保镖;经过人生大起大落的他戳破红尘、救病杀人,掀起逆袭狂潮,开始一段逍遥都市行。
  • 傲视天下

    傲视天下

    拥有征服天地的力量,拥有征服世人的智慧,笑看天下,唯我独尊!
  • TFboys之冷面公主

    TFboys之冷面公主

    她是琉家的大小姐,却因为娃娃亲必须嫁给TFboys队长王俊凯。她公然退婚,丝毫不顾他的脸面!“我的婚姻,理由让我来做主!”他发誓要报仇。终于,她爱上了他,而他却嘲弄的咧嘴,“琉嘉怡,我就是要把你捧到天堂,然后再狠狠的摔下来!”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们相处的时候,他也爱上了她!命运的轮盘开始转动,事情却远没有那么简单,秘密一个个浮出水面,真相究竟如何?欢迎加读者群~426239150。记得在申请的时候注明你是读者哦~
  • 神界皇座

    神界皇座

    少年洛天融合域外灵魂,从此化龙而上,与当世天才争夺那至尊的皇座。
  • 索女神探之银河谋杀法

    索女神探之银河谋杀法

    应召女郎接连遇害,尸体均被高度残毁;神秘画像暗藏玄机,模特竟是一具女尸。寻踪索迹,被盗窃的古董戒指似乎成为破案关键……而随着神秘画像作者的残忍被害,以及凶手寄来的一张地下藏尸室的照片被发现,所有的调查都回到了原点,凶手的动机令人无法猜透!一型男作家与涉案人接连接触,又处处遭人暗算。携手索女警花深入调查,却总比凶手落后一步,他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他的出现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索女警花拨开层层迷雾,又能找到怎样的真相?
  • 浑迷

    浑迷

    穿越,热血,回归。逸尘本是一个孤儿,在受尽欺凌之后,选择了杀手的道路。穿越过后,本想当一个好人,可奈何
  • 最终王途

    最终王途

    王途漫漫,唯猪作伴。附体魔王,风流不羁。如花美眷,生死虐恋。纵横大陆,奇遇群岛。妖魔鬼怪,地下城市。浩瀚寰宇,位界林立。勇赴墓地,冰封荒原。最终归来,傲视苍生!
  • 希利尔讲艺术史

    希利尔讲艺术史

    《希利尔讲艺术史》:当孩子拿着笔开始随意涂鸦,或者把橡皮泥揉捏成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孩子就已经是艺术家了,所以美国最杰出的教育家希利尔最终选择以独特的方式给孩子们聊艺术和艺术史。这是史上最通俗易读的艺术史普及读物。希利尔先生讲述艺术的方式如此奇特和妙不可言,让孩子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收获了无穷的乐趣。
  • 权掌千秋

    权掌千秋

    人皇陨落,神魔突然崛起成为新时代主宰。无数强大的修士追寻天道,却再也没有回来?神殿祭祀用的血池之血究竟从何而来?魔族的退让隐忍,到底有何内幕?伏羲琴的问世,为何让所有物种蠢蠢欲动?谁能解开这千古之谜,找出人皇陨落真相
  • 靠山河

    靠山河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