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7400000026

第26章 黎元洪:菩萨总统梅开二度(5)

丁徐两人脾气都很暴躁,形同水火,为社会八卦新闻和小道报纸增加了许多报道素材。先是丁世峄援引同党、内务总长孙洪伊在国务院内部和徐树铮抬杠,意图扩大本派力量;后来又联络国会议员,在11月初以“侮辱”元首、“蒙蔽”总理、强迫盖印、“伪造”文书、擅发院令等“罪名”弹劾徐树铮。丁世峄、孙洪伊积极谋划,图谋推倒段祺瑞内阁,抬出孙洪伊为新总理。段祺瑞、徐树铮先下手为强,抓住孙洪伊的人事把柄,先把孙的免职令送到了黎元洪的案头。黎元洪拒绝盖印,府院之间再次爆发冲突。最后还是徐世昌出面调停,以徐树铮、孙洪伊同时免职的结果暂时缓解了府院之争。

以上就是府院之争的开始情节。追问起因,在一个习惯了集权专制的社会中,突然实行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大家都不习惯,也不知道怎么做。袁世凯死后,责任内阁制度恢复了。但总理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总统应该怎么对待内阁,黎元洪和段祺瑞都不知道怎么做。由此可见,一个新式政体在古老国家要想生根发芽,是一件多么漫长和艰难的事情。

而其中夹杂的权力考虑,让问题更加复杂了。黎元洪出任总统,北洋系内部反对声不断。一些不满者曾经涌进段祺瑞的国务总理办公室,要推举段祺瑞或者徐世昌为总统。段祺瑞不愿意出任总统。他的考虑是,在责任内阁制下,总统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总统权力被削弱、总理权限要大增。徐树铮就任后即制定了《国务院权限节略》,以完善责任内阁制为幌子,独揽大权。黎元洪有些侥幸地接任了总统,希望有所作为。他也知道责任内阁制下的总统权力有限,可认为具体政务可以不问,但重大问题总统则必须过问,而且可以插手任何政务——如果总统认为有必要。除府院之外,国会是分权制衡的第三方力量。段祺瑞“屈任”总理原本是看重总理的权力,对国会的掣肘心怀不满,现在又多了一个好事的总统,对黎元洪很有意见。他曾向党徒发火说:“我是叫他来签字盖印的,不是叫他压在我的头上的!”

制度不适,加上权力考量,府院之争的烈焰难免越烧越旺。

1917年3月1日,法国邮船Atlas号被德国潜艇击沉,搭乘该船的中国劳工500余人身亡。消息传到国内,激化了府院之争。

段祺瑞内阁之前力主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其中有日本怂恿和列强答应提供外债的现实诱惑,也有段祺瑞想借机收回部分权益,参与战后协约国和会的打算。所以,内阁以中国劳工遇害为借口,向希望中国参战的协约国预支了部分优惠条件41、通过了对德绝交案及《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3月4日,段祺瑞亲自到总统府请黎元洪在文件上签字盖印。黎元洪加以拒绝。黎元洪不是没有看到参战对中国的利益,而是受美国的影响,觉得参战时间尚早。同时,他看到段祺瑞突然拿出与德国断交和加入协约国的决定,心里天然产生了抵触情绪。因为参战是国家大事,内阁竟然事先没有征求黎元洪的意见就做出了决定!于是,黎元洪说,参战大事需要先经国会讨论通过,文件暂不签署。段祺瑞之前做了大量工作,一见文件受阻,来了气,说,宣战媾和确因由国会决议,但绝交案和节略只是向各国表达意见,并非宣战,等以后正式宣战时再提交国会讨论。黎元洪反驳说,这两个文件是宣战的先声,宣战媾和是大总统特权。意思是说,我不同意宣战,你能奈我何。段祺瑞放出了狠话,说约法规定国家是责任内阁制,大总统既操特权,不认为我主持政务承担责任,我就只能辞职,不敢肩负重任了。说完,段祺瑞甩袖而去,宣布辞职前往天津。

这是段祺瑞第一次辞职,让黎元洪真切地感受到了谁才是北京真正的主人。段祺瑞经营北洋中枢多年,盘根错节,他遽然去职,北京政务陷入了混乱。黎元洪根本控制不了局势。远在南京的北洋中坚、副总统冯国璋见总统和总理闹僵了,马上出来调停。调停的结果是黎元洪请段祺瑞回京复职,在权限上做大规模让步,同意以后不反对内阁既定外交方针,不干涉内阁对地方的训令,“阁拟命令总统不拒盖印”。段祺瑞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黎元洪灰头土脸地请他回京复职。段祺瑞得意洋洋地电告各方“连日首座迭次派员挽留,十数政团踵接责难,副座复严行敦促”,所以自己勉为其难留任总理。

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对德绝交案。3月14日,黎元洪下令与德国断交,中国随之接收了德租界,停付德国庚子赔款,接收德国在华财产,获得了加入协约国阵营的一些利益。对德绝交之后,在参战问题上,黎元洪联合国会与段祺瑞内阁再次激烈争执。此时的府院双方颇有赌气抬杠的意思,凡是国务院(总统府)支持的总统府(国务院)都反对,进入了“为了反对而反对”的歧途。段祺瑞一意推动中国参加一战,除了乘机图强的打算外,还想以此压倒黎元洪。黎元洪则以“舆论界皆不赞成,我是服从多数者”为辞,不同意参战。结果,“府方以院为专擅,院方以府为干涉,而政客构煽其间,以势力消长之说,挑拨双方感情”;“双方之裂痕已深,名曰外交问题,实则府方谋倒段,院方谋倒黎,已为公开之秘密矣”。双方逐渐偏离理智轨道,开始“施展手段”要把对方扳倒。

最先跳出正常程序之外、寻求非常手段解决问题的是段祺瑞一方。段祺瑞在北洋系统中人脉广,关系多,要找外力很容易。坐镇徐州的张勋是个头脑简单的军阀,拖着一条大辫子,对和国会打得火热还扬言军民分治的黎元洪很看不顺眼,早就嚷嚷开了。刚好,其他北洋系统的地方督军、军阀也对黎元洪继承袁世凯位置不满,更信奉枪杆子干政的古老传统,就推张勋出头组织了“督军团”42。督军团支持段祺瑞扳倒黎元洪,支持借款参战。很多人还赶到北京来给段祺瑞打气。段祺瑞有恃无恐,主持内阁通过参战案。

黎元洪的外力就是国会和舆论,将内阁的参战案提交讨论,希望能在讨论中拖延中国参战。先是部分国会议员讨论,再是提交全院委员会讨论。没等讨论结果出来,段祺瑞一派就等不及了。陆军次长傅良佐主张“国会不通过,便解散国会”;如黎不盖印,“即去黎元洪,硬行解散”,总之是“非去黎元洪,毫无办法”。傅良佐可不是说说而已。参议院全院委员会在讨论参战案的时候,突然有数千人手持各种“公民请愿团”的招牌围困会场,辱骂、殴打议员,威胁国会尽快通过参战案,“如再不能开会,即请政府下令解散,若政府不肯,我等用火将议院烧却”。议员们这几年见识的威胁多了,对傅良佐的“小把戏”不怕了,搁置讨论参战案,要求段祺瑞和内务、司法总长到场接受质询。直到晚上,段祺瑞才姗姗来迟,驱散了院外的“公民请愿团”,这事才算了结。被困终日的议员大发通电:“民国成立以来,北京公民团凡三见,一见于癸丑选总统,再见于乙卯请愿劝进,皆系当局主使,通国皆知。此次于政府所在地聚众数千,威迫议会,殴打议员,为时至十二点钟之久。政府既不防范于先,又不即行驱散于后,巡警陆军鸠行鹄立,对于现行犯罪之暴徒,任其肆行无忌,毫不过问。暴徒之执重要职务者,皆系军人。此中究竟何人主使,当为国人所共见。”

这封通电将府院之争推向了最高潮。部分内阁阁员厌恶北洋军人威胁国会的举动,三人宣布辞职,外交总长伍廷芳不告而别,致使段祺瑞内阁不足法定人数。所以国会搁置参战案的表决,提出改组内阁、补充内阁成员,再讨论参战与否。

段祺瑞看到形势不利,决定解散国会。很快,九位地方督军、省长及督军代表上呈黎元洪,不满国会权力过大,声称“今日之国会,既不为国家计,是已自绝于人民代表资格,当然不能存在”,恳求总统“毅然独断”,立即解散参众两院。黎元洪毫不示弱,召见领衔的吉林督军孟恩远等人,说总统解散国会没有法律依据——《临时约法》规定国会不可被解散。相反,黎元洪直言现在时局的症结在内阁,只有段祺瑞去职才能解决问题。段祺瑞和督军团见黎元洪强硬到底,在段宅开会,决定采取更激烈的行动解决问题。黎元洪也召集亲信,商量对策。他手中可打的牌不多,却有一张王牌:有权罢免总理。

段祺瑞料想憨厚的黎元洪不会打出这张牌。不想,觉得被逼上绝境的黎元洪就在1917年5月23日突然下令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并任命外交总长伍廷芳为代总理!

段祺瑞遭到突然打击,顿时失去了权力。他酸溜溜地说黎元洪的免职令是伍廷芳副署的,自己没有副署,将来产生不利影响自己概不负责(约法规定总统令需要总理副署)。但免职的打击让他一时转不过弯来。在中国传统政治中,有枪的草头王从来不会被人一搂到底、权力尽失。这可怎么办啊?段祺瑞不甘心认输,灰溜溜跑到天津想办法去了。

段祺瑞恨恨地一心想要倒黎。可他一个被罢免的总理不方便抛头露面,需要找个人当枪使。

段祺瑞找的这个人就是徐州的张勋。张勋是个憨厚简单的武夫,二十多岁才参军从普通士兵干起,凭着听话和愚忠得到步步升迁。他在袁世凯任山东巡抚时进入北洋系统,受袁世凯的提拔,但慈禧太后对他的提拔更多更大,所以他当了民国的官仍然念着清朝的好,以前清遗老自居,老想捧宣统复辟。段祺瑞不想复辟清朝,但在推翻黎元洪一事上,段和张的利益是相同的。而张勋敢干敢为、头脑简单的特点,决定他很适合当别人的枪。5月21日,黎元洪不肯解散国会,鄂、闽、鲁、豫四省督军及数省督军代表离京南下去徐州找张勋了。张勋主持召开督军团会议,会间传来了段祺瑞被罢免的消息。各省武人大哗,在会上通过了倒黎复辟的决定,制定了三步走路线:解散国会、逼黎退位、实行复辟。大家为什么要复辟呢?除了张勋这个死硬的复辟派外,其他人都是想利用张勋泄愤倒黎而已。黎元洪罢免段祺瑞,得罪了整个北洋系统。但武人心思不一,只有张勋愿意出来当头。既然仰仗张勋领头,就得答应他的要求。比如徐树铮代表段祺瑞来徐州,就知道张勋的复辟计划,不仅没有反对还扬言只要驱逐黎元洪,一切手段在所不计。

张勋得到支持的表态后,即在段祺瑞被罢免的第二天(24日)发电报给黎元洪支持段祺瑞,指责黎元洪逾越职权。北洋系控制的安徽、河南、浙江、奉天、陕西、山东、直隶、黑龙江等省先后宣布“独立”,要求解散国会,各地北洋军队蠢蠢欲动,向黎元洪施加压力。但真正出兵的只有张勋一个人。张勋在北洋系中兵力并不算强,自恃有“强大的支持”,只率了5000个拖着辫子的大兵,就坐火车扑腾扑腾到天津找段祺瑞来了。6月2日,“独立”的北洋各省在天津设立“各省军务总参谋处”,声称要“巩固共和国体”,另立议会。具体怎么做不重要,重要的是北洋军做出向北京移动的态势。

黎元洪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先后邀请北洋元老徐世昌、王士珍出任总理,稳定局势,抵消段祺瑞等人的压力,可惜遭到拒绝;再拉出老资格的李经羲任国务总理,谋划组织新内阁。李经羲赋闲天津,被北洋系“独立”声所包裹,不敢进京就职。黎元洪又想一一做地方督军的工作,结果派去东北的说客被张作霖扣留。黎元洪环顾四周,将张勋看作了救命稻草。他不是不知道张勋的政治背景,但是认为张勋头脑简单、为人仗义,可以借他的力量制止混乱。张勋不是闹得最凶,要进京嘛?6月1日,黎元洪就以张勋“功高望重,至诚爱国”为由,着其“迅速来京,共商国是,必能匡济时艰,挽回大局”。

召张勋进京,这是一步险棋。

对于张勋来说,这是尽力一搏,力求复辟;对于黎元洪来说,这是险中求生,以求自保;对于段祺瑞来说,这是浑水摸鱼,乱中取胜。可是权力战车启动后,三方之中谁都控制不了缰绳了。张勋尚未入京,北京就已是“讹言蜂起,一夕数惊”。大家议论纷纷,辫子兵要来拥戴宣统重坐江山了。黎元洪专门电告徐世昌、段祺瑞和李经羲,请他们转告张勋,入京时“毋庸多带军队。如军队业已启行,亦请暂在天津以南驻扎,庶不致人心摇动”。

张勋不听劝告,驱使部队进京,自己停留在天津,逼黎元洪解散国会才愿意“调停”。黎元洪最强大的政治盟友就是国会,可惜国会和他一样无兵无将,关键时刻提供不了实质帮助。面对北京城充斥的辫子军,黎元洪无奈,只得同意解散国会。他希望解散国会后,张勋能够践行诺言、调停乱局。不过,总统令需要总理副署,代总理伍廷芳“坚不副署”,新总理李经羲又远在天津,而且不愿意副署。解散国会的事情就这么耽搁了下来。张勋听到消息后,大发雷霆,质问黎元洪身为总统竟然连国会也解散不了,真是没用。他眼中有辫子、脑中没有国会,不管黎元洪用什么手段,“以明日为限,必有确实办法,过此断不与闻,一听北上各军自由行动。”黎元洪头脑中还有民主共和的思想,真如张勋说的那样不择手段的话,国会早就解散了,可黎元洪就拘泥于副署问题迟迟下不了手。黎元洪都发话了,谁愿意副署就任命谁为总理,可就是没人愿意承担解散国会的恶名。拖到6月12日夜里,江朝宗挺身而出,愿意副署。黎元洪喜出望外,立即命令江朝宗去伍廷芳处索取总理印信。江朝宗也大喜过望,马上跑到伍廷芳家索要总理大印。伍廷芳气得说不出话来,紧闭大门,传话有事等天亮后办理。江朝宗做总理心切,使出下三烂的手段,先调来军乐队对着伍家宅院吹号打鼓,又调来骑兵围着伍家四周奔跑。伍廷芳熬了一夜,全家不得安宁。天快亮时,江朝宗在伍家门前堆起木柴,点燃大火,声称再不交印就要烧家硬夺了。伍廷芳年纪大了,哭笑不得,只好听凭儿子把总理印信扔出门外。江朝宗抱起大印,奔回总统府。黎元洪解散议会的命令早已签署,只等国务总理签章了。江朝宗到达后,兴奋地在总统令上加盖了国务院大印,又郑重其事地签上“江朝宗”三个大字。江朝宗正美滋滋地考虑再过几天就能过上代总理的官瘾了,不想黎元洪随即命令他把总理印信送到国务院封存。从盖印到副署,江朝宗总共只代理了一分钟的总理。43

之后的事态发展超乎黎元洪的预料。张勋实现解散国会的目的后,背弃了诺言,踢开黎元洪开始复辟了。他进京后,跑进紫禁城对着宣统磕起了头,恭请宣统复辟。

同类推荐
  • 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大改革家雍正:反对利益集团实录

    铁碗重拳猛击利益集团,深改严革成就震世伟业。雍正帝在执政期间,勇敢吹响了向贵族利益集团、士绅利益集团等各种利益集团斗争的号角,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贪墨的吏治之风得以根本扭转,康乾盛世得以继续。雍正帝的一生,勤政务实,政绩杰作,是一位勇敢反对各种利益集团的大改革家,是一位真正的治世之君。即位后各项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小利益集团的纷纷倒台,种种新政的陆续出台,无不反映出这位大改革家睿智、勇敢、坚韧、勤政和进取本色。没有雍正帝的整饬和改革就不会有后来的乾隆盛世。
  • 瞿秋白传

    瞿秋白传

    想为大家辟出一条光明的路,却因为多余的话一度被误为多余的人。五四风云人物书系《瞿秋白传》,36年悲剧人生说历史误会,从容就义是书生,74载烟云过尽见个人性情,细节还原真秋白。
  • 曾国藩:官场第一完人

    曾国藩:官场第一完人

    《曾国藩官场第一完人》主人公誉之则为圣相,罪之则为元凶。他是清朝中兴名臣,又是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出将入相,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纵横叱咤,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其内容包括最可怕的敌人、对手内部的变故、上阵亲兄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重回伤心之地等。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麦克阿瑟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麦克阿瑟

    他曾经打过败仗,然而,他却把失败的捕猎当作磨练自己技能、增添对成功渴望的手段。有人说他是一名笑对失败、超然前进的将军。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耀眼的将星,美国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杰出将领。
热门推荐
  • 诺丁汉伯爵夫人

    诺丁汉伯爵夫人

    这是一个黑暗的年代;这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是一个面包能杀人,放血治百病的年代;这里,传说群鸦乱舞,幽堡林立;这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骑士与侠盗纵横;这里,吃饭基本靠手、取暖基本靠抖、致富基本靠抢、媳妇儿基本靠赏……身为诺丁汉伯爵花五千金币买回来的新娘,如何生存、生活直至征服整片中世纪的异域大陆?!女主斩钉截铁的告诉你——她还没来得及想……
  • 三生枕梦录

    三生枕梦录

    我做过最深沉的梦,一半在心里落成殇,一半在胃里酿成酒,经年累月,痛心疾首,韵味悠长。回忆是没有方向的风,屈指可数的二十年年华,如滚滚红尘一处散漫的烟花,在一小撮天地里氤氲成个性鲜明而踽踽独行的亮色,有时一声长啸,有时长歌当哭,有时志在四方,有时负隅顽抗,我生命中的五分之一,清醒而懵懂,高亢又低沉,就这样时而纠结,时而和谐;时而煎熬,时而安好。
  • 伐仙斩道

    伐仙斩道

    神秘玉佩无故引雷,废柴变天才,成为绝世强者仅有一步之遥。少年踏上星空,掌乾坤,握日月,逆天地,谁与争锋!
  • 蜜爱成瘾:Hello,总裁大人

    蜜爱成瘾:Hello,总裁大人

    “女人,满意你所看到的吗?”“满意满意,满意得不行不行的,是个女人见了都恨不得跪舔一万遍。”“真的?那你舔一个给我看看。”“……”作为一枚傻白甜穿书者,季欢颜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小言总裁文逆袭成女尊NP文,可惜,不管她怎么努力,总裁大人总能先一步断她NP之路,方法如下:第一步,把傻白甜关起来;第二步,把傻白甜洗干净;第三步,宝贝,新买的床垫,帮忙试试软不软。季欢颜欲哭无泪:总裁大人,说好的高冷呢?求放过!【磨人小逗比VS高冷大总裁,萌萌哒甜宠文】
  • 宋朝侦探

    宋朝侦探

    陆雯,李建英,田华和任婷婷四个是好朋友,一次意外,无意来到宋朝。各有专才的美女,误打误撞地卷入了一桩桩悬念迭生的古代大案,她们各展所学,于凶险离奇的环境中联手包拯侦破了。成为四手妙弹的女侦探。
  • 甜蜜约定:一定在一起

    甜蜜约定:一定在一起

    在她的心里,楚慕扬是她的救命恩人,也是她的奋斗目标,她的愿望就是嫁给他。在楚慕扬的心里,她是他无意间救下的女孩,也是他的小跟班。然而,一切都变了,那个阳光开朗的女孩也是如此的恶毒。可是,错了,都错了,不是这样的,他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伤害她,最后失去她。他们都忘了一个叫陆修临的男人,他从她出生开始守护她,不离不弃,生死相依,终换来她的回头。楚慕扬还追得回那个曾经的姑娘吗?陆修临会一忍再忍吗?
  • 最强御兽系统

    最强御兽系统

    这里没有斗气,也没有魔法,只有繁衍到巅峰的御兽术,修炼者与凶兽合体可爆发出无与伦比的力量,碎石断金。天才者可御兽数十,绝代天骄降神兽后裔,百兽加身,凝练御兽神装,修组合战技,上古圣贤统御万兽,担山赶月,掌断星河。而拥有《御兽系统》的陆洋却发现,只要满足系统要求便可以无限御兽,甚至是升级战宠的血脉……
  • 穿越之绝世唐门

    穿越之绝世唐门

    唐翼麟因为时空虫洞从地球穿越到了斗罗大陆,他将会引起怎样一场风波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 网游之贱人传奇

    网游之贱人传奇

    玩个游戏碰到了个美女智脑,被美女忽悠下竟然当起了NPC,于是乎无数美眉玩家被主角一一折服……抢个美女做压寨夫人,征服邪恶的娇媚女皇,拯救无数美女就是主角的唯一嗜好……游戏中主角自然是阴人无敌,本书以搞笑为主,希望大家喜欢。
  • 穿越无能妃

    穿越无能妃

    十八年来,从我有记忆起,一直都在做着一个梦;梦里一个妇人天天以泪洗面,嘴里不停的呼唤着婉儿,让我听了觉的心都快碎了:就好像是最亲的亲人似的,梦里醒来都是泪流满面。直到有一天,我回到了那里,遇见了他,才发现我不过是去异世走了一回;他,是世上最尊贵之人,冷酷无情,永远一张冰山脸,唯独对她包容宠溺:呵护有加,不管别人如何说她废柴无能,一句“废柴无能如何驾驭的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