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2400000005

第5章 秋风庭院(5)

刘培龙调任行署副专员了。这本来只是迟早的事,陶凡却因事先一丝风声都没听到,心里便耿耿的又说不出口。自然马上想到了关隐达的安排。按原来的盘子,县长年纪大了,调到地区,由常务副县长接任县长,关隐达接任县委书记。现在看来,关隐达只怕接不到一把手了。过了几天,得到准确消息,果然从外县调了一位任书记,他想,为了让新去的书记便于开展工作,关隐达还会挪地方的。这又应了他的猜测,关隐达被平调到一个偏远的县里。如今就是像关隐达这般,一旦好的势头折了,今后的历程,很可能便是在各县市之间调来调去。全区的十几个县市差不多轮遍了,年纪也一大把了。到头来,空落一个满是脂肪的大肚囊,一双酒精刺激过度的红眼睛。宦海沉浮,千古一例啊!

夫人终于沉不住气了,说,你就不可以同张兆林讲几句话?

陶凡反问,讲?讲什么?

夫人无言。默然一晌,叹道,隐达要不是你的女婿就好了。他是成也陶凡,败也陶凡啊!

陶凡知道夫人只是感叹世事,决无怪他的意思,便苦笑相报。难怪他们小两口前段不愉快,陶凡现在心里明白了一二。

关隐达到新的地方上任前,全家三口回来了一次。大家对关隐达调动的事只很平淡地讲了几句,就避开这个话题了。一家人都围着通通寻乐儿。

夫人退休了,王嫂便辞了。王嫂走时,同夫人一起抹了一阵子眼泪。这让陶凡大为感动,想这年头真正的感情还是在最普通的人身上。

王嫂走了,女儿他们因路途遥远,也不便经常回来。老两口的日子过得懒懒的。食欲又经常不好,陶凡就说,想吃就弄些,不想吃就不要白忙。家里便常常冷火秋烟的。夫人说,老陶我们一天天就这么过,不好的。陶凡问,那怎么过?夫人说,可以找些别的事做,天气好就到外面钓鱼去。

陶凡摇头不语。他也萌发过钓鱼的念头,但细细一想,自己没有钓鱼的命。他想,自古钓者之意,并不在鱼。姜太公钓官,柳宗元钓雪,只有村野老者,妄念俱无,才是钓闲。而如今有权有钱者钓的是派。我陶凡去钓鱼属于哪一类?在别人眼里当然是钓派。我才不想混迹到这一群中去。

这天,一位特别客人上门探望陶凡来了。此人姓唐,是下面粮站的职工,五十多岁了。早年因经济问题挨了处分。心里憋着气,就专门盯着他的领导,粮站主任的大小问题,他桩桩件件都暗地里记录下来。他认为时机成熟了,就跑到县纪委和监察局告状。没有告出结果,就跑到省里,跑北京。一年四季班也不上,一会儿北上,一会儿南下,落得个外号告状专业户。单位奈何不了他的泼劲,工资却不敢少他的。陶凡闻知后,亲自接待了他。当时反腐败风声正紧,陶凡便批示地纪委成立专案组调查。一查竟然也查出了大问题,粮站主任伙同会计、出纳一道贪污五万多元。省报对这个案件进行了公开曝光。因为检举揭发者姓唐,记者先生灵感一来,凑出一个有趣的新闻标题:“唐老鸭”叼出了“米老鼠”,副标题是某某粮站主任一伙集体贪污被查处。文章当然不提唐老鸭自己的前科劣迹,只把他作为痛恨腐败的好职工表扬了一番。老唐事后逢人就说陶书记是个好官,不知内情的还以为他同陶凡有什么私交。后来他还专门跑到地区看望了陶凡。陶凡鼓励他回去好好工作,欢迎他继续对干部作风问题提出意见,不过一定要讲程序,不要越级跑省里上北京。陶凡和蔼可亲的样子让老唐大为感动。在他印象中,县里那些头儿个个都神气活现,而陶书记这么大的官,竟这么平易近人。大领导还是大领导啊!老唐觉得应听陶书记的话,回去好好工作,后来真的变踏实了。其实陶凡内心对老唐这类人物是厌恶的。陶凡憎恨腐败,也恼火纪检、监察部门办案不力,但他不喜欢老唐这样的人把什么事都搞到上面去,弄得地委很被动。干部有问题就内部查处,不要张扬出去,那样大家脸上都不好过。

今天老唐突然来访,不知又有何事?

其实老唐这次来并没有什么事。他不知在哪里听到,陶凡不当书记了,连上门的人都没有了,所以专程跑来看望看望。老唐一副抱不平的样子,说现在的人心都坏了。陶书记这样的好领导,哪里还有?不像现在台上的,嘴上讲得漂亮,个个都一屁股屎揩不干净!还搞什么同企业家交朋友,结对子,讲起来堂而皇之,这中间的事情哪个晓得?

陶凡不让他讲下去,他不能同这种人讲一些出格的话题。老唐啊,我给你提个意见看对不对,不要跟着别人瞎议论,掌握真实情况就按程序反映。

在老唐看来,陶凡这样大的官,不管怎么批评自己都不该有怨言,人家还这么客客气气地给自己提意见,那还有什么讲的?便不再抨击朝政,说了一些奉承和感激的话就走了。

陶凡想自己竟让这种人怜惜起来了,真是荒唐!

陶凡听了老唐那些言论,又想起修老干部活动中心的事,郁愤难平。过了几天,心血来潮,作了一幅《唐寅落拓图》,引画中人诗句于左: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老神见了这幅画,连连称好。老神走后,夫人怪陶凡手痒,别的不画,偏画这个,老神到外面一传,别人会说你老不上路。听夫人这么一讲,陶凡也觉得不该画,但画都画了,管他那么多!

几天后,张兆林在一次会议上严肃指出,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一定要廉洁自律。我们对廉政建设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估价,要看到绝大多数干部是廉洁奉公的,腐败分子只是极少数。决不允许把干部作风看成一团漆黑,决不允许不负责任地瞎议论、瞎指责,那样只会涣散人心,影响工作。这是极其有害的。

夫人叫陶凡把那幅《唐寅落拓图》取下来,陶凡佯装不懂。干吗要取?

这年初春,桃岭上的桃树突然被砍光了。陶凡好生惊奇,问砍树的民工怎么回事。民工说,领导讲桃树光是好看,桃子又不值钱,要全部改栽橘子树。

夫人没想到陶凡会这么生气。劝道,砍了就砍了吧,有什么大不了的事?

陶凡生气不为别的,只为那些人问都不问他一声。自己喜欢桃树,只是个人小兴趣。你们要经济效益,改种柑橘也未尝不可,但也要礼节性地问一声呀!

陶凡忿然想道,无锡有锡,锡矿山无锡。桃岭无桃还能叫桃岭?

关隐达听说桃岭要改种柑橘了,觉得这对陶凡是件大事,就对陶陶讲,过几天我们回去看看爸爸,他肯定会不舒服的。陶陶也说早该回去看看了,只是不明白砍了桃树爸爸会那么伤心?关隐达说,你对你爸爸并不太了解。他还有典型的中国旧文人的情结,这是不是他退下来心理老不适应的根源我也说不准。柳宗元谪贬永州,最喜欢栽柳枝、棕树和柑橘,这三种树暗寓柳宗元三字。爸爸姓陶,自然喜欢栽桃了。现在砍了桃树,肯定又不会同他通气,他当然不舒服的。陶陶还是不懂,说爸爸是不是迷信,把桃树看成自己的风水树了?关隐达说那也不是。

他不再同夫人探讨这事。不过他早就思考过一种现象,认为柳宗元也好,陶凡也好,栽些自己喜欢的树,看似小情调,其实这是他们深层人格特征的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尊崇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经世大道,潜意识里却崇尚独立人格,强调自我。栽几棵树是下意识里为自己的人格自由竖起了物化标识。但这种独立人格又往往同现实剧烈冲撞,甚至同自己的言行也相矛盾。所以中国自古以来,越是传统文化品格卓异者,在仕途上越是艰难,命运也越是不好。关隐达把自己这种分析同陶凡一对照有时觉得铆合,有时觉得疏离。

过了几天,关隐达一家三口回到再也没有一株桃树的桃岭。柑橘树还没有栽上,山上光秃秃的。进了屋,关隐达马上注意到壁上新挂了一幅《桃咏》的画,旁书“桃花依旧笑春风”。这让关隐达感到突兀。他知道陶凡喜欢桃树,却从来不画桃花。因花鸟鱼虫不是他的长处。琢磨那诗句,竟是言男欢女爱的,自然也不是陶凡的风格。思忖半天,才恍然大悟。原来陶凡是苦心孤诣,反其意而用之。潜台词是“人面不知何处去。”人面都哪里去了?都向着新的权贵们去了。而他陶凡却“依旧笑春风”,这画也只有关隐达能够破译得了。望着壁上这些画,关隐达难免不生感慨。在他看来,《孤帆图》和《秋风庭院》因其孤高和凄美,还有些美学力量,而《桃咏》则只剩下浅薄的阿Q精神了。关隐达想自己将来的结局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他并不留恋官场。官场上人们之间只剩下苍白的笑脸和空洞的寒暄了。他考虑过下海,生意场上的朋友也鼓动他下海去。但他顾虑重重。他知道,自己一旦真的下海了,也将是“人面不知何处去”了。有些朋友将不再是朋友,还得经常同公安、税务、工商等等部门的人去赔笑脸,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喂肥他们。这是他接受不了的。没有办法,只有这么走下去了。他已不只一次想到自己走的是一条没有退路的路。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不知这位谪仙人吃什么?

关隐达他们住了一晚又回县里去了。屋里热闹了一天又冷清下来。陶凡简直不敢把目光投向窗外。风姿绰约的桃岭消失了。没有桃树的映衬,屋前小院的石墙顿失灵气成了废墟一般。在这里住下去将度日如年啊!

他最近有些厌烦写写画画了。把爱好看做工作,最终会成为负累;而把爱好当做唯一的慰藉,最终会沦为枷锁。百无聊赖,反复翻着那几份报纸。偶尔看到一则某地厅级干部逝世的讣告,仅仅火柴盒大小的篇幅,挤在热热闹闹的新闻稿件的一角。这是几天前的旧报纸,翻来翻去多少遍了,都不曾注意到,一个生命的消逝,竟是这般,如秋叶一片,悄然飘落。陶凡细细读了那几十个字的讣告,看不出任何东西,是不是人的生命本来就太抽象?他不认识此人,但他默想,人的生命,不论何其恢宏,或者何其委琐,都不是简简单单几十个字可以交割清楚的啊!而按规定,还只有地厅以上干部逝世才有资格享受那火柴盒讣告。陶凡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悲怆。他对夫人说,我若先你而去,千万要阻止人家去报纸上登讣告。那寥寥几十个字,本身就是对神圣生命的嘲弄。我不怕被人遗忘。圣贤有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我陶凡又算得上何等人物?不如一个人安安静静地上路了,就像回家一样,不惊动任何人。

夫人神色戚戚地望着陶凡。你今天怎么了老陶?好好地讲起这些话来。夫人说了几句就故作欢愉,尽讲些开心的话。其实她内心惶惶的。据说老年人常把后事挂在嘴边,不是个好兆头。

陶凡终日为这里的环境烦躁。又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年老了,本来就有一种飘泊感。这里既不是陶凡的家乡,也不是夫人的家乡。两人偶尔有些乡愁,但几十年工作在外,家乡已没有一寸土可以接纳他们,同家乡的人也已隔膜。思乡起来,那情绪都很抽象,很缥缈。唉,英雄一世,到头来连一块满意的安身之地都找不到了!陶凡拍拍自己的脑门,责备自己,不能这么想,不能这么想啊!

王跃文,当代作家,湖南溆浦人。1984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溆浦县政府办公室工作,后调入怀化市政府办公室、湖南省政府办公室,都是写官样文章。业余写小说。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曾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从2001年10月起,专职写小说。现服务于湖南省作家协会。有“中国官场文学第一人”之美称。代表作有小说《国画》《梅次故事》《亡魂鸟》《西州月》《龙票》《大清相国》《苍黄》等。

同类推荐
  • 丘比特的粉红色夜空

    丘比特的粉红色夜空

    时间在指缝中一点一点地流逝,而我却感觉不到流走的一切,也许,我还停留在爱你的那一刻,所以,我不会忘记你……她说,回忆遗失在某个海边。从此深邃似海的瞳孔总在情感满月的时分涨潮;她说。邂逅在黎明和黑夜的交界,爱情就注定在梦与醒之间徘徊。
  • 情歌守候心动鱼

    情歌守候心动鱼

    天啊,竟然有人帮她偿还巨额债务,这是做梦吗?恩?让我去当明星?啥?只是冒充明星?拍戏、代言、接受采访忙的不亦乐乎,等等!这里怎么有个妖媚臭男人?啊,你到底对人家做了什么?你不是明星的弟弟吗?不要啊,不要,她可是有操守的替身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春秋误

    春秋误

    三国争衡,陇右一域成为了牵动天下大势的死穴与生门。在中国历史上大分裂与大对峙、波澜壮阔、风骚独领的时代,代表各自集团利益与曹魏在陇右一域角逐的,是两个至今被追忆着的英勇——马超,姜维。作家弋舟为我们重塑了两位千古英雄,将笔触更多地深入到英雄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
  • 河魂

    河魂

    天近黄昏时,河滩变得迷迷漾漾。夕阳的光芒弱下来,呈桔红色,暖暖的;叫人沉入往事的回忆。河床里一掬清水静静地流淌。努力按捺着,只想着这河多故乡的河,母亲的河!
  • 临终的侦探

    临终的侦探

    选自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包括《临终的侦探》《王冠宝石案》《希腊译员》等多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结构严谨,情节离奇曲折、引人人胜。以跌宕起伏的情节、缜密的逻辑推理、细致的心理分析,给读者呈现一个冷静、智慧与勇气并存的神探福尔摩斯。
热门推荐
  • 陆战之王——坦克

    陆战之王——坦克

    坦克,战车的一种,是现代陆上作战的主要武器,有“陆战之王”的美称。它是一种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很强的装甲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主要执行与对方坦克或其他装甲车辆的作战任务,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工事,歼灭敌方有生力量。
  • 光之暗影

    光之暗影

    一个混乱的灵魂,如何异世中生存,如何去选择自己的路。
  • 腹黑总裁PK狂傲女王

    腹黑总裁PK狂傲女王

    他,商场上呼风唤雨。他,令人闻风来胆,没有他得不到的东西,他想要的,就会有。他只要响一下指,不管是多高贵的人,多大的城市,不出十分钟,必定毁掉。他就是世界首富,冷泽熙。她,职场杀手,杀人从不眨眼,是她爷爷的得力助手。一次刺杀任务,让两人遇见。会擦出怎么样的火花呢……
  • 神之右指

    神之右指

    金钱,权利,美女,逆袭?在现代的都市中掀起一阵腥风血雨,但你说这是都市?不你错了,因为我们的主角被门挤过!所以一切就变得不太一样了......
  • 卫王飞剑

    卫王飞剑

    寄凡之国的王的护卫队,名曰卫王飞剑。人员人数均未知的秘密组织,他们是王的下属呢?还是统治着王甚至整个国的人物呢?
  • 永靖诗情

    永靖诗情

    本书内容包括:八臂观音、八盘峡水电站、吧咪山、白塔川、白塔木匠、白塔寺、伴客同游炳灵寺,归途口占等。
  • 复仇修罗之暗夜校园

    复仇修罗之暗夜校园

    她们二人是修罗,地狱来的恶魔。背叛,是她们所恨,她们认为自己不会动情,可是他们二人闯进了她们的世界。她们的复仇是否因为他们而放弃?这剧情该往哪儿发展?他们的背叛又在她们的心上留下了创伤,她们还会原谅他们么?
  • 月宫微生

    月宫微生

    她一门心思闯江湖,却闯入了军营,一门心思想当个好将军,偏偏有人非要立她为后妃。江湖还是皇宫,金丝雀还是自由鸟,且看她要如何选择!
  • 感悟一生的故事推理故事

    感悟一生的故事推理故事

    这套《感悟一生的故事》经过精心筛选,分别从不同角度,用故事记录了人生历程中的绝美演绎。本套丛书共29本,包括成长故事、励志故事、哲理故事、推理故事、感恩故事、心态故事、青春故事、智慧故事等,每册书选编了最有价值的文章。
  • 杜子腾传奇之一线生机

    杜子腾传奇之一线生机

    一次意外触电,给医学工作者杜子腾带来了意料不到的启示,本已陷入僵局的病毒研究重获生机。踏破铁鞋无觅处,柳暗花明又一村,为什么非得在药疗这棵树上吊死,而不去吊吊理疗这可大树呢?杜子腾脑中蹦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利用电流(36伏以下安全电流)这种可以迅速贯彻全身的特殊武器,杀死患者体内的所有病毒。到底这种史无前例的电击疗法能否克服X病毒这个世纪难题,子腾又能否成就这千古伟业,从死神手中挽回妹妹的性命呢?敬请留意实用主义作家玉米超人处子作《杜子腾传奇之一线生机》(《红丝带传奇--上部》)。在此再次重申,小说纯属构想,请勿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