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2800000129

第129章 政府经济管理 (27)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库支付制度是一种分散支付制度,也就是将预算确定的各部门和各单位年度支出总额按期拨付到各部门和各单位在商业银行开设账户,由各部门各单位分散支付使用。这种支付制缺陷:(1)缺乏严格的预算约束和预算监督机制,容易滋生腐败和寻租等违法和违纪行为;(2)财政资金周转过程中的沉淀资金分散于各部门和各单位,不利于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3)财政资金运行的信息反映滞后。

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就是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户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它的要点是:(1)财政部门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统一的账户(各单位在统一账户下设立分类账户,实行集中管理,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设账户保存。(2)各单位根据自身履行职能的需要,可以在经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决定所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但要由财政部门直接向供应商支付货款,不再分散支付。(3)除某些特殊用途外,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

集中支付制度并不根本改变各部门各单位对预算资金的支配权和使用权,但由财政部门集中掌握预算资金的支付权,从而可以考核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规定而决定是否给予支付,防止滥收滥支的违纪现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将采购资金直接由国库拨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不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财政部门则可以掌握资金的最终流向,杜绝在预算执行中克扣、截留、挪用等现象,有利于防腐倡廉。

3.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与完善

我国国库制度改革始于1998年,正式启动于2001年2月,其标志是国务院通过的《财政预算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在这个方案中,明确了我国要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拨缴以国库集中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体系。这项改革的核心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②财政收支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收入方面,取消原来层层代缴、收入过渡的模式,采用直接缴款模式。

2005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扩大到所有中央部门,将3 3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3 700多亿元财政资金全部纳入改革实施范围,有非税收入的中央部门也全部纳入了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实施范围;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本级,以及200多个地级市和500多个县实行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我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以来,在有效避免资金的截留、挪用等现象,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进一步深化国库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逐步实现所有政府收支纳入预算,统一由国库集中收付,在完善单一账户体系的基础上,依靠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以国库收付为核心,建立规范、高效的政府财政收入运行机制、支出运行机制和管理运行机制,以适应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模式选择,较为现实的是实行财政主导型的中央银行代理国库制度,同时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国库功能,理顺各方关系。即在财政部门内部实行预算编制和执行分离,建立独立的财政国库执行机构,在我国国库出纳、预算执行、管理政府账户等现有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国库的现金管理、国债管理、财务规划和预测、政府金融资产管理等职能,并根据财政改革、金融改革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中国人民银行国库部门和财政部门国库管理的职责分工,对国库资金实行存款制,逐步建立现代国库制度。

(四)规范、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财政体制实行以来,暴露出很多弊端,主要是:(1)政府事权模糊,财权与事权不统一,既有乡里的问题找省上、县里的问题找中央的现象,也有“上面出政策,下面拿票子”的事情,而上级政府下拨的专项款项也存在使用效益低下、监督不力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2)省以下分税制体制不规范,区域财政运行面临很大困难。一是为了确保体制平稳过渡,各省基本没有打破辖区内的既得利益格局,规范程度很低,在税种划分上,各级政府专享税种少、分享及共享的多,而且划分基准不一,不稳定(3)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当前,转移支付的种类繁多,补助对象涉及各行业,既有体制补助、结算补助和专项拨款,又有税收返还和过渡期转移支付,1999年又增加了政策性调资转移支付,而掌握和分配这些款项分配权力的是财政部的各专业司局,缺乏统一、严密的制度,在操作中人为因素很大。

针对以上问题,2005年,财政部着力推进四项工作:一是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支付的客观性、公正性。二是扩大推行省管县财政体制试点范围,省级财政在体制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财经结算、资金调度等方面尽可能直接核算到县,减少财政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浙江省自分税制以来就一直实行的是省管县财政体制,运行看好)。三是实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对经济欠发达、财政收入规模小的乡镇,试行由县财政统一管理乡镇财政收支的办法,对一般乡镇实行“乡财县管”方式,在保持乡镇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采取“预算共编、帐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管理模式。然而,这些做法能不能在全国得到推广很难定论,我认为,没有行政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恐怕很难奏效。

一、当前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思路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管理整体效率比较低下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指出,政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而指导这一分工的是效率。

公共选择学派在对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进行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公共物品由政府提供更有效率。可见,效率是政府预算管理评价的基本准则。我国政府预算管理效率低下表现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现行预算模式属于“基数法预算”,这一模式的根本性缺陷是预算与效率脱节,主要是:(1)编制预算的依据不是产出而是收入;(2)决策者、资金供给者和使用者都不必对预算资金使用效果负明确责任;(3)部门预算的依据基本是基数+统一增长比率,单位的预算与资金使用效果关系不大。二是政府存在着“效率异化”的倾向,主要表现为:(1)重叠的行政机构和庞大的行政人员队伍,客观上降低了行政效率;(2)政府行为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较突出。英国学者尼斯坎宁曾证明,假如没有合理的制度约束,官员会把公共支出规模扩大到实际需求的一倍以上。“效率异化”的突出问题是官僚主义,它不仅阻碍了政府效率的提高,也阻碍了经济发展。

2.预算编制不完善

(1)预算年度不合理。我国一直实行历年制预算年度,(每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而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要待3月份以后举行的各级人代会审批,这种日历年度与财政年度合一的做法导致的结果为;1、预算的实际编制时间较短。从每年11月前后布置预算编制工作到次年3月人代会讨论预算草案,通常只有两个月的编制时间。2、人代会审议政府预算的时间很短。如此仓促的时间内,要想认真、逐项地审议预算很难做到,只能对预算进行总体性、一般性审查,最终流于形式。3、预算执行中出现法律空档。预算年度的起始日先于人代会审批日,造成国家预算获得批准并开始执行的时间远远滞后于预算的编制,这意味着一年中有1/4的时间实际上没有预算,或者说执行的是未经法定程序审批的预算,不仅冲击了预算的正常进行,而且使国家预算的严肃性大打折扣(2)预算编制缺乏前瞻性。长期以来,我国的预算编制只是在既定的收支之间安排资金,缺乏科学的分析预测,没有很好地将预算编制与经济预测结合起来,并以经济预测为基础,通过对经济周期、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来确定预算收支总体水平的发展变化及收支结构的调整。我国尽管也编制财政发展的中长期计划,但实际执行中与年度预算基本上还是“两张皮”,致使年度预算对财政经济的约束相当有限,不能瞻前顾后。

(3)预算编制缺乏完整性。长期以来,我国在财政分配中把财政性资金分为预算内、预算外,财政分配实际上只对预算内资金进行分配,而没有将预算外资金作为政府宏观调控财力来使用,导致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此外,我国预算的不完整性还表现在部门预算的编制上,由于我国目前的支出预算是按资金的性质归类编制,不同部门、单位的资金性质不同、来源渠道不同,于是各种资金如行政经费、科研经费、基建支出等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分配和管理。这就使财政难以对一个预算单位的经费整体使用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加之预算编制较粗、管理水平不高、执行中随意性大、追加追减的情况时有发生。又由于预算编报没有经过编制部门的预算过程,使各级人大批准的预算不能及时细化到部门、项目,财政部门难以按《预算法》规定的日期及时批复预算。

3.预算执行方面的不足

预算执行是整个预算工作程序的重要环节。预算执行,包括收入入库、支出拨付以及预算调整等,都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的程序进行。目前,我国在预算执行方面的问题有:(1)预算执行的均衡性较差,执行质量难以保证。由于预算的编制和批复没有落实到具体项目,造成预算下达晚,执行慢,年初大量专项资金无法拨付,年底突击花钱等现象;(2)预算调整普遍而频繁且预算调整、变更业务不能严格按照《预算法》规定的程序进行。由于预算透明度不高,各主管部门不了解财政总的资金情况,加之预算编制质量的局限性,是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3)资金调度不力和使用效率低下。财政资金按预算单位隶属关系逐级划拨,致使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资金过于分散,并大量沉淀在各级行政事业单位。

4.预算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预算监督体系包括:人大监督、政府审计部门监督、财政监督和部门监督。但在实际中,由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审议政府预算的时间很短,只能对预算进行总体性、一般性审查,最终监督流于形式。就财政监督来说,由于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预算指标不够具体,难以为预算监督提供确切依据,在客观上给预算监督造成了困难,又由于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控制手段,导致预算监督不力。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财政部门对收入和支出预算的执行情况均缺乏有效的跟踪监督,财政决算后也很少对收入、支出预算的完成情况进行认真的考核和评价,财政对一个预算单位的经费整体控制较差,部门预算外收支脱离财政监督的状况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二)完善我国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

1.推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强化预算效率

按照“新公共管理学派”提出的“整体政府论”和“购买论”思想可以为推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整体政府论”认为,政府和人民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都是委托一代理关系,这一关系的特点是:代理人必须向委托人负责,即代理人应当代表委托人的利益,除了契约规定,不再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因此部门必须自觉维护政府整体利益,也不允许有独立于政府的特殊利益存在。另外,“购买论”认为预算是政府购买各项公共产品的价格,那么编制预算时必须考虑政府支出的效果有多大。所以,我们政府必须转变执政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和功能,强化预算约束和监督,提高效率,这是提高预算效率的根本途经。

2.完善预算编制。

(1)对财政年度进行调整。将预算年度由目前的历年制改为跨年制,以消除时间差,延长有关部门审议的时间,同时也保证预算年度的完整性。

(2)规范、充实政府预算的编制内容,确保政府预算的科学性、完整性。第一,改革预算收支科目,细化预算编制内容,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在科目的设置上尽量体现复式预算和部门预算的要求,既要包括财政预算内收支,也要包括预算外收支。可考虑预算大类科目按部门设置,下设明细项目。大类科目下再按具体支出项目编制款、项、目级明细预算。第二,将政府性的资金统一纳入预算管理,保持预算的完整性。把预算内外两块资金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统一的政府预算管理体系。第三,强化年度预算和中长期财政预算的衔接,把年度预算和长期的资金运作规划统一起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强化预算的执行

(1)严肃财政入库纪律,应上缴收入要及时足额上缴国库;按规定及时、足额拨付预算资金,并加强监管;各级预算必须设立国库;各级政府预备费动用要报本级政府决定,周转金不准挪作他用。

(2)严肃预算调整秩序,预算的调整必须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

4.加强对政府预算的监管

在我国现有的四大监管部门中,应该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政府预算的审查和监督,发挥好立法机关的制约作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全面介入各级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以及决算编制工作过程,深入了解预算执行与管理中的问题,按法定程序及时提出质询和议案,推行预算管理,依法理财,从严治财。同时,要改善和强化对部门预算的审查监督工作,地方政府应参照中央预算改革的办法,全面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另外,要进一步加强决算审计,逐步做到政府向人民代表大会提交决算前,部门决算已经审计机关审计并签署意见。

(第六章对外经济贸易管理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经济交流日趋广泛,特别是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一方面受世界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另一方面,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样,政府对外经济管理职能就越来越重要。本章从中国对外开放人手,主要介绍中国政府的对外贸易管理、对招商引资与外商企业管理、外汇管理以及我国的“走出去”战略等方面内容。

(第一节 中国的对外开放

一、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准确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要根据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国内外情况的深入比较,深刻论述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人大常用语汇释义

    全书精选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议事履职和常委会机关日常管理密切相关的百余个常用词条,内容涵盖人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各个领域。本书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分为政治学与法学基础理论、人大制度与人大建设知识、人大机关工作与人大业务知识三大部分,各个部分词条的选择注重包容性、相关性,尽量涵盖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便于读者系统学习和掌握相关概念与知识。词条的解释立足人大依法履职实践,结合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着重阐明其基本含义、核心内容和相关知识,同时回答人大工作中的疑惑,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具体实在。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人才

    人才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42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价值、德才、君子小人、态度、条件、知人、识别、举用、掌控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人才理念及实践。人是一切因素中最可宝贵的,治政之术的实施,关键在人才,所谓“治本在得人”。
  • 历练党性的熔炉

    历练党性的熔炉

    本书是一部记述中共长治市委党校发展历程的史实类著作,反映了该校创立、探索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记录了一代代党校人奋斗拼搏的足迹。该书共分六章,即创建时期、初步发展时期和“文革”前期、恢复时期、正规化和改革时期、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时期、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训时期。
热门推荐
  • 萧萧落叶送残秋

    萧萧落叶送残秋

    主人公逍遥背负使命追杀外星生物,不幸飞船撞上了陨石,流落他乡。
  • 农村吃人怪谈

    农村吃人怪谈

    遥远的小山村,某天傍晚在场院玩耍的女孩忽然失踪,好多孩子看到独居怪人赵老头在附近出现过。深夜去赵老头家寻找,一无所获。而我却在地窖旁边发现了女孩的发卡。地窖里竟然隐藏着惊人的秘密……《吃人怪谈》书友QQ群号302096912!希望大家多投推荐票,多收藏。
  • 陪你看,星辰璀璨

    陪你看,星辰璀璨

    她说,我最想去的地方,是一个能够看到漫天星辰的地方,可以两个人躺在软绵绵的草地上,一边聊天,一边跟时光一起变老。他说,无论你到哪里,我都会陪你的。
  • 从“物化”到“异质性”

    从“物化”到“异质性”

    本书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06立项,浙江省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本书围绕西方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经过近80年发展中经历的从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为出发点,经过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和启蒙批判和在60年代经历的分化而形成的消费主义的历史,探讨其中经过物化观念到异质性的消费主义时代逻辑转换的内在机制。
  • 神炼

    神炼

    一个以蛇身入道,心虽还有兽类的劣根性,但爱好和平,向往真情的他,生逢乱世之时,会遇到怎样的际遇呢?他会遭到怎样的劫难呢?他又是怎样从低谷中站起来,成为万众瞩目的修道高手呢?要想知道这一远古神话,请看神话之著神炼。
  • 亲爱的大明星先生和翻译小姐

    亲爱的大明星先生和翻译小姐

    顾北城,娱乐圈小鲜肉,安暖,一个可强势可软萌的翻译小姐姐,当他们两个相遇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呢?————————一,"顾北城,你为什么不接吻戏呢?""因为我要把我的初吻留给一个小傻瓜。""那个人是谁呀?""呵,小傻瓜。"二,"暖暖,我头疼。""啊?那我们去医院吧,你可是我的大财主,不能有事的。""不用去医院,我有一个偏方,可以马上治好我的头疼。”"什么偏方?""一个漂亮的翻译小姐姐亲我一下,我就好了。""……"三,"暖暖,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什么?""其实……我喜欢你,我想跟你滚床单。""滚犊砸!"
  • 心随心愿

    心随心愿

    摆脱心底的束缚,顺从心底的快乐好好的生活,明天的一切相信会更好....
  • 猫语

    猫语

    心理略微扭曲,开始研究各种自杀方法,最终因某些事开始以身试法。“放完血之后把我推下悬崖吧!谢谢。”“有什么好处?”“...”
  • 明日月光

    明日月光

    因被同事陷害,避免心灵的混乱同时亦为了完成梦想,苏齐前往日本。意外卷入11争斗,却意外救下一名男子。从此开始了麻烦男人的“救命女神,请容我以身相许。”之中。另一方面,因长相相似而被某大社长认作女儿的苏齐,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麻烦之中。对于天生超讨厌麻烦的她来说,坚决拒绝任何麻烦的人类,从此开始了麻烦重重的漫漫人生路。。。。。。
  • 冷王追妻:无盐大小姐

    冷王追妻:无盐大小姐

    唐风是一个普通的打工妹,在一个鞋厂里做一条线的线长。可是,在一个赶货的晚上,她居然和全线的人穿越到了大唐。一群普通的打工仔们,在这个太平的年代里,找寻着属于自己的天地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