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2800000066

第66章 政府机构配套改革 (22)

深圳的超常规发展,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而且还表现在现代化的城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方面。深圳特区的超速发展,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外国友人把深圳称为“一夜城”,把深圳的发展称为“中国的奇迹”。

如果说深圳的超常规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那么,8年之后创立的海南大经济特区在短短几年后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足以称得上是超常规发展了。1988年海南建立特区时,各方面基础较弱。建特区的头一年,就签订外资合同项目463个,是上一年的17.5倍;协议利用外资3.82亿美元,是上一年的27.1倍。与1987年相比,2007年海南省生产总值增长了20.5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50.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10.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6.6倍,城镇化率从16. 6%提高到47.2%。海南经过20年的发展,不仅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投资环境得到改善,而且一些重要社会经济指标,也呈几何级上升态势。

2.构建了经济特区的开放型经济

开放型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它既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特区建立后,各特区都把构建开放型经济,作为特区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

构建开放型经济,对中国的经济特区来说,重点是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这种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吸引外资,建立“三资企业”,逐步形成出口创汇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从国外引进的资金、设备、技术、信息和管理手段等,在经济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创办保税区和保税生产资料市场;形成全方位开放的口岸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的外向型经济运作的社会经济环境;搭建中小企业海外发展平台,培育本土跨国公司,加强对企业境外投资的指导协调,重点支持一批优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开拓重点市场、开发稀缺资源和获取先进技术,鼓励以集团军方式“走出去”等。深圳经济特区从建立特区到现在,已有130多个国际财团、跨国公司在深圳落户,由外资注入资金开办的企业达1万多家。中国经济特区不仅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而且开放型经济的格局也基本形成。

3.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在经济特区创办之初,中央就明确提出经济特区主要实行市场调节,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中央的这一政策导向,对经济特区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在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培育市场体系中,各经济特区首先从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人手,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实行新的企业登记制度,以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推动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发展。比如深圳经济特区,当全国还在激烈争论生产资料市场该不该放开,土地和劳动力是不是商品的时候,他们就果断地放开了生产资料市场,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出让了第一块国有土地,从而为全国的生产资料市场的开放,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随着培育市场体系步伐的加快,深圳又率先通过设置人才智力市场的办法,使其逐步发展为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通过产权转让,使企业产权也进入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并上市交易,为企业筹集长期发展资金提供了资本市场;通过培育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促进市场功能的完善。

在培育发展市场体系方面,正是由于经济特区的积极探索,使包括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在内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为特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二)经济开发区的主要成就

1.创建了比较好的投资环境,为吸引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发挥了重要的“窗口”作用通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开发,中国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无论在能源、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建设方面,还是在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以及培养造就人才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成为中国吸纳国外生产要素比较活跃和密集的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我国引进外资的重点区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999. 32亿美元。其中,2005年实际使用外资130. 23亿美元,占全国的21.59%。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热点,截至2005年年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兴办的世界500强公司投资项目超过1 00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基地,2005年进出口总额达2 252. 35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47. 92%,其中出口1 138亿美元,年均增长47. 50%,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4.93%。开发区的这种发展态势,不仅增强了所在城市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能力,同时也为促进内陆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与交换,发挥了桥梁和“窗口”

作用。

2.形成了一定的经济规模,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在一定的区域内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服务功能齐全、并能尽早形成规模效应的工业园区,以便更好地吸引外商投资,推动科技进步,扩大出口创汇,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这方面的优势已明显地显现出来,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据统计,沿海14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在1986年创办时,产值只有3亿元,到1995年,工业产值已突破700亿元,是开创初期的230倍。出口超过30亿美元,税收也达40亿元。“十五”期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4. 51%,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 2%以上。“十五”期末,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95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4. 49%;工业总产值达到2337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7. 77%;工业增加值达到598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5. 24%;税收总收入达到1219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2.77%。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所在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突出,地区生产总值占所在城市的比例达到10% -30%,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创办,也为所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老企业改造创造了有利条件,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创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多是经济较为发达、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这些城市,通过“外引内联”、“产品扩散”、“加工合作”、“示范媒介”等方式,使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设备等直接为我所用,带动了一批工厂、企业,从而为开发区所在城市的发展,增强了后劲。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延伸产业链条,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明显,现已成为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市场循环的重要环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形成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生物医药、化学原料及制品、航空航天和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群。

(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要成就

与经济技术开发区不同,中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主要是在以火炬计划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引导下创办起来的。其主要宗旨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并主要依靠国内的技术实力和工业基础,利用一切外部条件,面向国内外市场,推动经济与科技一体化的发展。

经过近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高新区已开始步人全面发展的壮大时期。

第一,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 “十五”期间,53家国家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和上海高新区营业总收入已超过1 000亿元,南京、深圳等11个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超过400亿元。北京、苏州、武汉、长春、西安、南京、吉林、长沙、合肥等31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超过20%。

第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工业产值、创汇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等,都大幅度提高,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005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达6820.6亿元,占全国的9.O%;出口总额达l 116.5亿美元,占全国的14,7%;工业增加值、出口创汇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比2 000年提高4.6和7.2个百分点。

第三,通过高新区技术、产品人才和机制的输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开始了对传统产业的辐射、渗透和带动,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特别是一些高新区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和管理模式,对改造传统产业、振兴大中型企业、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5年,国家高新区内企业研发(R&D)经费达到806.2亿元,占全国研发(R&D)经费总额的30.7%;国家高新区内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场地面积、在孵企业数等主要指标均占全国的近40%。

第四,国家高新区在行政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建立了“小机构、大服务”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据统计,国家高新区管理机构规模只相当于一般行政区的1/4-1/5,工作人员只有行政区的1/8 -1/10。

(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主要成就我国改革开放30年,起步于农村,后转向城市,整个过程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是围绕经济体制,从单项改革人手,由易人难的改革。改革现已进入深水区,处于攻坚阶段,越是向前推进,触及的矛盾就越深,涉及的利益就越复杂,遇到的阻力就越大。推动某个方面的改革不可避免涉及行政体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等其他领域,也就是说现阶段的改革需要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改革进程的必然阶段,是全方位的改革,是由点及面的渐进式改革。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就是在国内具备一定开发条件的区域先行试验,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向国内其他区域推广。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端于2005年,这种模式在促进我国东中西部互动、为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和改革提供示范和带动作用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第二节 综合示范区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机构设置和管理方式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中最有生机与活力的部分。早在创建经济特区时起,中央就按照“特区特办”的原则,给了经济特区较大的自主权,至于后来崛起的经济开发区,由于其地域面积小,多数属于城市中的一个工业园区,故在管理体制、机构设置方面有了更多的灵活性。正因为如此,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如海南省建特区时提出的“小政府、大社会”思路,以及后来一些经济开发区提出的“小政府、大服务”模式,都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一、经济特区行政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早在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按照邓小平要“跳出现行体制之外”的指示精神,我国就开始探索适合经济特区自身发展要求的行政体制新模式,并始终不渝地为之实践、探索。

经济特区建立之初,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以及后来设立的海南大特区,其具体行政管理模式也不完全一致。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模式:即深圳模式,珠海、汕头、厦门模式和海南模式。

深圳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是,把国家现行行政体制与特区管理体制合一,由市人民政府直接领导特区事务。行政上,深圳市人民政府归广东省管辖,除拥有按特区政策办事的权限外,还拥有副省级市的行政权。而珠海、汕头、厦门模式则与深圳有所不同。在这三个经济特区,开始时都通过设立专门管理特区各项事务的管理委员会,实施管理,原来存在的市政府并不直接管理特区事务。特区管理委员会由不享受任何特区政策待遇的市政府管辖,厦门经济特区还同时接受省的领导。随着经济特区面积的扩大,这三个经济特区也对原来的体制做了调整,把特区管理体制与国家现行的市级行政体制统一起来,保留特区管理委员会的牌子,把特区管理事务并归到市政府统一领导。

海南模式是特区管理与区域行政管理完全合一的模式,行政上直接隶属中央管辖。海南模式是与中央决定在海南建省、并同时创办大特区的决策紧密相连的。这就是说,由于海南特区从一开始就从全省范围投入特区建设,所以很自然地就以原有行政体制为基础,实行特区管理与行政区划管理合一的体制。

经济特区建立后,各个经济特区根据本地的实际,按照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地调整、改革行政体制,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综合起来,这种探索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通过机构改革,确立“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新模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政府管理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机构庞大,部门林立。改革开放前,虽进行过多次机构改革,但收效不大,甚至长期跳不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各经济特区在创建之初,就把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体制作为重要目标之一。

1988年,海南大经济特区建立时,便把建立“小政府、大社会”作为构建大经济特区的一个响亮口号提了出来。按照他们的理解,所谓“小政府、大社会”体制,是指适应海南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要改变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方式,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行政效率;使政府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由行使人、财、物的分配权转变为服务、监督、指导和协调;将政府原来包揽的大量社会事务、经济事务交给社会及其中介组织,实现自主、自治、自我管理的大社会。在上述思想指导下,他们首先明确了“小政府、大社会”的政府职能定位,即政治保障职能、社会经济发展和组织职能、社会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和行政内部事务管理职能。

同类推荐
  • 政治正当性

    政治正当性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承担的重大研究项目“中西思想史视野中的政治正当性”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书作者都是研究中国与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的专家学者。当他们从古今中西各自的专业视角研究了政治正当性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的理论形态和话语方式之后,发现即使在不同的文明模式和现代性轴线上,不同形态的政治正当性依然面临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和时代困境。遂围坐在一起,以自由讨论的方式进行了一场关于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
  •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本书不仅要说明国家虽然受到来自全球公民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但其程度却是相当有限的,这种状态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在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资本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国家在可以预见的历史中不会消亡;不仅要说明在今天仍显赢弱的全球公民社会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它必将成为与国家和资本相平等的全球治理的三大基础设施之一;本书更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未来的全球政治中,全球公民社会、全球资本将成为与国家相平等的治理主体,但这仅仅是否定了目前存在的国家作为“唯一的”(only)治理主体的地位,而不是要否定国家作为“主导性的”(primary)治理主体的地位,国家虽然不再是“家长”,但它应该拥有“兄长”的身份。
  •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

    《俄国民粹主义及其跨世纪影响》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为指导,运用最新资料,在吸收后苏联时期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俄国民粹主义产生、形成、发展和演进的历史,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思想理论特征、各种思想流派,按照历史编年顺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和论析;也对过去由苏联意识形态屏蔽和时代变迁而掩盖的某些学术误区,做了拨乱反正的系统辨析和清理;同时,也对这一跨世纪、超国界的强大社会政治思潮在20世纪的影响,特别对其在俄罗斯、中国和非洲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做了重点考察。这对了解近年国内外学术界有关民粹主义的争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 寒冰访罗明

    寒冰访罗明

    本书作者以对话的方式记述了罗明先生一家与中国、与北京大学的情缘,更是通过两国领导人的一些交往细节的回忆和当时国际背景的描述,展现了一部活生生的当代中罗关系史。
  • 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

    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

    王金柱编著的这本《构建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以实现中国梦为全新的参照,在60多年历史的大视野下,探讨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执政条件下改善党群关系的根本途径,以及实现中国梦的深厚力量源泉。本书还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等方面探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分析在执政背景和历史方位发生的变化情况和产生的影响,回顾执政以来的党群关系,总结,国外政党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提出了改善党群关系面向未来的出路与对策。
热门推荐
  • 天地星尘

    天地星尘

    生死关头,总是能逢凶化吉纷争不休,总是能来往自如强大的体质,逆天的体魄,极限的修为一场灾难预示着另一场灾难但最终的结果竟然是……
  • 风起云涌:姑娘我女神

    风起云涌:姑娘我女神

    在那个被阴雨润透的盛夏,他是被宠坏的小少年,站在车流的另一边。她蹲在栀子花盛开的栅栏边注视着他。于是,他踏着满地积水,奔到她面前,拉着她踏入一个繁华且陌生的世界。从此,她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与他有关。简介小白一个,内容不小白。群号码[188381624]务必添加,因为所有事将在本群公告上细说。
  • 香梦

    香梦

    “你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不凋零的花。”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我们已近不惑之年。回想当年,感觉天没有这么高,太阳没有这么明亮,苦累氛围四厢弥漫,但却是那样的温馨惬意。那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眉飞嬉笑荡涤了所有哀伤忧愁。朋友们,请和我一起穿越时空,重温那魂牵梦萦,已遥不可及的童年美好时光吧。
  • 滴滴捡漏

    滴滴捡漏

    “滴滴一响,马上发达!”手机里多了个“滴滴捡漏”的APP,吉一野开始了神奇的捡漏之路。“200米外有个三级捡漏任务,是否接受?”吉一野这才发现,捡漏除了珍宝、钱财,还有名望、人脉、事业,甚至还有爱情……“等我成了捡漏神人,这个世界就都是我的了!”
  • 君神

    君神

    圣人之下,尽皆蝼蚁,不证君神,皆是虚妄。
  • 趁我还喜欢你

    趁我还喜欢你

    作为发小的我们,争吵从未停过;记不清又多次你为我解围;追逐梦想的脚步也总有你的追随...让我感到彷徨的是,随着慢慢长大,心中多了害怕...
  • 三世迷离一世殇

    三世迷离一世殇

    几许情深深几许,几世迷离几世殇?他毁她数次,她只冷笑一声,轻抵住他的剑身。罂粟花般魔媚的眼光,扫了扫面前不能自拔的他,声音如寒冰般刺骨,“嗯哼?你要保这天下?你要护这苍生?我却偏要这天下生灵涂炭、草木成灰。
  • 弃妃:王爷请自重

    弃妃:王爷请自重

    她是绝世天才,只要你想不到的,没有她不会的。可偏偏,为了他,她隐藏自己的一切。及笄后的第二天嫁给他,从没曾想到,她机关算尽,却没算准他的心。三年的陪伴,她还是抵不过她的笑靥如花。三年是她失了他,是她得了他,是他弃了她……
  • 反派逆袭:系统大人求包养

    反派逆袭:系统大人求包养

    宁晴落,二十一世纪豪门世家女,为人不太好,惨死闺蜜手中。没关系,因祸得福有了系统大人。人家系统大人都是想法设法帮宿主,为毛到了她这里就是看系统大人的面瘫脸?穿过各种剧本。虐翻女主,炮灰女配翻身把歌唱。任务完成了,脱离系统,被中心系统一脚踹去二十一世纪重生,重生也就算了,为毛还带个系统大人呢?“亲爱的系统大人,离我远点好吗?”“我以前是你的系统君兼职助手,现在你可以叫我夫君,老公,相公......而且不能远只能近。”
  • 异世重生:神帝的绝色妖妃

    异世重生:神帝的绝色妖妃

    一次意外,她,二十一世纪顶尖特工,误打误撞穿越到了古代,穿到好的身体那还说的过去,偏偏穿越到一个废材小姐的身上,她不甘心,她要改写自己的命运。她要这天再遮不住她的眼,她要这地再埋不了她的心!可在改写命运的途中遇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