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5700000020

第20章 下卷 宋词之二(6)

①“苔梅”,梅树的一种。范成大《梅谱》(一名《范村梅谱》):“古梅会稽最多,四明吴兴亦间有之。其枝樛曲万状,苍藓鳞皴,封满花身;又有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初谓古木历久,风日致然。详考会稽所产,虽小株亦有苔痕,盖别是一种,非必古木……”《武林旧事》卷七记宋高宗语:“苔梅有二种:一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极厚,花极香;一种出越上,苔如绿丝,长尺余。”②隋开皇中,赵师雄迁罗浮,日暮于松林中见美人,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戏舞。“师雄醉寐,但觉风寒相袭。久之东方已白,起视大梅花树上,有翠羽剌嘈相顾,月落参横,惆怅而已。”见曾慥《类说》卷十二引《异人录》。③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黄昏”字面似亦参用前《暗香》词所引苏诗“多情立马待黄昏”。又曹组咏梅《蓦山溪》云:“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亦用苏诗、杜诗,在姜前。本篇用成句及典故颇多。许昂霄《词综偶评》:“别有炉鞴熔铸之妙,不仅栝旧人诗句为能。”④郑文焯校本云:“考唐王建《塞上咏梅》诗曰:‘天山路边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殁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白石词意当本此。”《词综偶评》:“宋人咏梅,例以弄玉太真为比,不若以明妃拟之尤有情致也。胡澹庵(铨)诗,亦有‘春风自识明妃面’之句。”把昭君来比梅花,原不始于白石;但这里用典,可能有家国兴亡这类的寄托,否则也未免稍突兀。⑤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这里字面虽只关合一部分,但实包含杜诗全篇之意,故全录之。⑥“深宫”虽另起一故事,仍与上片昭君相应。⑦“蛾绿”,犹眉黛。《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此条情节多附会,而后来流传颇广。叶廷珪《海录碎事》卷十下,亦有此条,其词稍简净,引作《宋书》。《太平御览》卷九○七,亦引作《宋书》。本词到此换笔,用典亦系贴切梅花题目;若只管说昭君,未免太远了。

⑧“春风”意连下,今依调法分读。“盈盈”,美好貌,亦借美人比花,意谓莫要像春风那样的不管花枝。八字实当作一句读。⑨“阿娇金屋”,见上卷张泌《胡蝶儿》注②。在这里有惜花之意,用金屋事作比喻固可,尚嫌稍远。王禹偁《诗话》云:“石崇见海棠叹曰:汝若能香,当以金屋贮汝。”(《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卷三百引)若以金屋贮海棠喻梅花,就比较近了。但石崇之语既未见六朝人记载,且王禹偁《诗话》亦未见原书,录以备考。⑩“玉龙”指笛,玉言其华饰,龙状其音声。马融《长笛赋》所谓“龙鸣水中”。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此极言其音色清亮远闻,“玉”、“龙”二字分点。其连用者,如林逋《霜天晓角》:“甚处玉龙三弄”,与“玉龙哀曲”意合,盖即所谓“梅花三弄”也。笛中曲有《梅花落》,绾合本题。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韩偓《梅花》:“龙笛远吹胡地月,梅花初试汉宫妆。”与本词上下片用昭君胡沙、寿阳深宫旧事均相合。最后说到画里的梅花。《姜白石词编年笺校》:“王定保《唐摭言》卷十载崔橹《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姜词数句,似衍此二语。”余详下。

【附说】

这两首自来称为姜词的代表作,各家选本大都选入,而评论纷歧,有推崇备至的称为绝唱,有不赞成的称为费解,抑扬之间似均过其实。较早的如张炎说他“自立新意”(《词源》卷下),什么是“新意”却亦未说。后来解释大约分为三类:(一)为范成大而作,说见张恵言《词选》卷二。张云:“时石湖盖有隐遁之志,故作此二词以沮之。”(二)以为寄慨偏安,感徽钦被虏事,如张惠言在《疏影》下又说:“此章更以二帝之愤发之。”是张氏一人已有二说。此说最为盛行,清人以及近人谈论本词者大都这样说。(三)近人夏承焘释为怀念合肥旧欢的词,见《白石怀人词考》附《暗香疏影说》。但夏亦云二曲不专为怀人作,是他也并不否认其中含有家国之恨。因此这三说也是互相参错的。其他还有些异说,似均出附会,见夏《笺》页四八,不多引。

此系白石自度曲,二首均咏梅花,蝉联而下,似画家的通景。第一首即景咏石湖梅,回忆西湖孤山千树盛开,直说到“片片吹尽也”。第二首即从梅花落英直说到画里的梅花。与周邦彦《红林檎近》词两首,由初雪说到雪盛、残雪、再欲雪,章法相似,却不是纯粹写景咏物,多身世家国之感,与周词又不同。上首多关个人身世,故以何逊自比。下首写家国之恨居多,故引昭君、胡沙、深宫等为喻。更有一点可注意的,“江南江北”之“北”字出韵,系用南方土音押韵。岂因主要意思所在,故不回避出韵失律之病?因之也更觉突出。窃谓旧说大致不误,唯亦不必穿凿比附以求之。至谓作词时离徽钦被虏已六十年,就未必再提旧话,此点却似无甚关系;因南渡以后,依然是个残局,而且更危险,自不妨有所感慨。词多比兴,虽字面上说梅花,却处处关到自己,关到国家,引用古句甚多,自是用心之作,虽稍有沉晦处,参看注文,大意可通。夏氏怀念旧欢之说,在本词看来不甚明显。

齐天乐

丙辰岁①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②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功父先成,辞甚美。予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③,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④,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⑤,苔侵石井⑥,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⑦。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⑧。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⑨,离宫吊月⑩,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宣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注释】

①宁宗庆元二年(1196)。②“功父”,张镃字。“达可”,未详。③“中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蟋蟀在北方俗呼促织、趣织,自汉以来如此,非始于宋。看本篇“候馆”下三句,“中都”云云自非泛语。详下注⑦⑨。④庾信有《愁赋》,今本庾集不载。《海录碎事》卷九下“愁乐门”:“庾信《愁赋》曰:‘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另条:“庾信《愁赋》:‘攻许愁城终不破,荡许愁门终不开。何物煮愁能得熟,何物烧愁能得燃。闭门欲驱愁,愁终不肯去。深藏欲避愁,愁已知人处。’”周邦彦《片玉集》卷五《宴清都》词下陈注亦引下四句,“闭门”作“闭户”,余同。是子山实有《愁赋》,当在庾集旧本中,故周姜云然。又黄庭坚《山谷内集》卷十九《四休居士诗》三首,注引《愁赋》凡十句,此下更有“欹眠眼睫未尝掺,强戏眉头那得伸”两句。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之三施注引《愁赋》:“细酌榴花一两杯,荡彼愁门终不开。”按其次句与前引同,其首句又不似六朝人作,恐非赋之原文,附记于此。⑤“铜铺”,以铜作螺形,安在门上,以衔环,亦称“金铺”。李贺《宫娃歌》:“屈膝铜铺锁阿甄。”⑥司空曙《题暕上人院》:“雨后绿苔生石井。”⑦《太平御览》卷九百四十九引陆玑《毛诗疏义》曰:“蟋蟀……幽州人谓之促织,督促之言也。里语曰:趣织鸣,懒妇惊。”⑧张炎《词源》卷下“制曲”条:“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如姜白石词云:‘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于过片则云:‘西窗又吹暗雨。’此则曲之意脉不断矣。”⑨《汉书》卷六十四下《王褒传》:“蟋蟀俟秋吟”。师古曰:“蟋蟀,今之促织也。”此盖兼采注义,遥应序文“中都呼为促织”句。《文选》卷二十三阮籍《咏怀诗》旧注引王褒文作“蟋蟀候秋吟”。⑩注⑤所引李贺《宫娃歌》,其上句为:“啼蛄吊月钩栏下。”《诗·豳风·七月》:“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笺》云:“自七月在野至十月入我床下,皆谓蟋蟀也。”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老去诗篇浑漫与。”(今本或作“兴”,非。)张镃同赋词有“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此处语简而意相同。陈廷焯曰:“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周济却认为“补凑”(《宋四家词选·序论》),二人褒贬不同,以陈说为是。“宣政”,政和、宣和,宋徽宗年号(1111—1125),北宋亡国之时。本篇作意,自注甚明。

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①

肥水东流②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③。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④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释】

①庆元三年(1197)丁巳。②肥水分为两支,其一东流经合肥入巢湖,其一西北流至寿州入淮。《尔雅·释水》:“归异,出同流,肥。”《诗·邶风·泉水》《毛传》:“所出同,所归异为肥泉。”③“相思”盖有树的联想,故上云“种”字。相思树即红豆,见上卷欧阳炯《南乡子》之三注②。④“红莲”,指灯。欧阳修《蓦山溪》“元夕”:“剪红莲满城开遍。”周邦彦《解语花·元宵》(汲古阁本):“露浥红莲,灯市花相射。”

吕胜己

吕胜己,字季克,建阳(今属福建)人。淳熙辛丑(1181)为杭州守,以事罢归,其别业曰“小渭川”。有《渭川居士词》。

蝶恋花

霰雨雪词①

天色沉沉云色赭,风搅阴寒,浩荡吹平野。万斛珠玑②天弃舍,长空撒下鸣鸳瓦③。玉女凝愁金阙下,褪粉残妆,和泪轻挥洒。欲降尘凡飚驭驾④,翩翩白凤先来也⑤。

【注释】

①《诗·小雅·弁》:“如彼雨雪,先集微霰。”霰,雪珠。

②“玑”,不圆的珠子。③“鸳瓦”,瓦之成对者。后来每借指琉璃瓦。④“驾”是动词。“飚驭”,犹言风马云车。言车马都已整备了。⑤言玉女未降人间,侍从先来。韩愈《辛卯年雪》:“白霓先启涂,从以万玉妃。”曹唐《小游仙》:“侍从皆骑白凤凰。”此词上片写景,下片用想象作比喻。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字式之,号石屏,黄岩(今属浙江)人。长年浪游江湖间,卒年八十余。有《石屏词》。

洞仙歌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着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①,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家乡煞远②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一笑且开怀,小阁团栾③,旋簇着④几般蔬果。把三杯两盏记时光,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⑤?

【注释】

①“画城”,赞美语。李商隐《陈后宫》:“茂苑城如画。”李贺有《画角(甬)东城》、《追赋画江潭苑》诗题。李白《君子有所思行》:“万井惊画出。”“簇簇”,整齐貌。②“煞远”,很远,是当时口语。③“小阁”,即现在酒馆中的“雅座”或“单间”。“团栾”,圆貌,大家围坐。④“旋簇着”,很快地铺设着。⑤本词写宋代酒肆光景。《梦粱录》卷十六:“诸店肆俱有厅院廊庑,排列小小稳便阁儿。吊窗之外,花竹掩映。垂帘下幕,随意命妓歌唱。虽饮宴至达旦,亦无厌怠也。”

卢 炳

卢炳,字叔阳,号丑斋,宁宗时人。嘉定七年知融州(今属广西),放罢。有《哄堂词》。

减字木兰花

莎①衫筠笠,正是村村农务急②。绿水千畦,惭愧③秧针出得齐。风斜雨细,麦欲黄时寒又至④。馌⑤妇耕夫,画作今年稔岁⑥图。

【注释】

①莎,草衣。“莎”、“蓑”音同,借用。②杜甫《春日江村》五首之一:“农务村村急。”③“惭愧”,感幸之词,犹说“侥幸”。④旧历四月间,有时天气转冷,谓之“麦秀寒”。⑤“馌”,往田里送饭。《诗·豳风·七月》:“同我妇子,馌彼南亩。”《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见冀缺耨,其妻馌之。”⑥“稔岁”,丰年。

史达祖

史达祖,字邦卿,号梅溪,汴(今河南开封市)人。曾依韩侂胄为堂吏,颇用事。韩被诛,史以罪废。有《梅溪词》。

绮罗香

咏春雨

做冷欺花①,将烟困柳②,千里偷催春暮③。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④。惊粉重蝶宿西园⑤,喜泥润燕归南浦⑥。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⑦。沉沉江上望极⑧,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⑨。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注释】

①陆龟蒙《早春雪中作吴体寄袭美》:“欺花冻草还飘然。”②将,捎带。“将烟”犹“和烟”。此句写烟柳迷离光景。③言沉阴天气,容易黄昏。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七:“边秋阴易夕。”④这两句开始说到下雨。⑤郑谷《赵璘郎中席上赋蝴蝶》:“微雨宿花房。”张泌《春夕言怀》:“欲化西园蝶未成。”⑥李商隐《细雨成咏》:“稍稍落蝶粉,班班融燕泥”,亦二者对举。⑦同一春雨,而感受不同,如蝶惊燕喜,人却怕妨他春游佳约。“杜陵”,汉宣帝陵,古杜伯国,在唐长安城南。隋尹式《别宋常侍》:“游人杜陵北。”“钿”,金华饰。“钿车”,妆金的车子,亦犹言“香车”。⑧过片以下写天色渐晚,雨意更浓,境界亦更推扩,笔法多变换。⑨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官渡”,官方所设的渡口,与韦诗“野渡”,字义别而句意相通。⑩“谢娘”,可作女子的泛称,见上卷温庭筠《更漏子》注③,韦庄《浣溪沙》注①。“眉妩”,本作眉怃。《汉书·张敞传》:“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怃。”注引孟康曰:“怃音诩,北方人谓媚好为诩畜。”宋祁曰:“怃音妩媚之妩。妩音舞。”“怃”本有妩媚意,后来通写作“眉妩”,犹言眉妆。此句写烟雨迷离中的遥青远翠,即绾合美人的和泪眉痕。上片是一般的雨景描写,下片重在怀人本意。这两句说到春雨的影响,绿肥红瘦,也就是雨后光景。相传姜白石极赏识这“临断岸”以下数句,见《花庵词选》。刘方平《春怨》:“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白居易《长恨歌》:“梨花一枝春带雨。”李重元《忆王孙》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里回想从前,仍关合雨景。本篇为咏物体,写江南烟雨极为工细。有正面描写处,有侧面衬托处,有点缀风华处,有与怀人本意夹写处,而以回忆作结。姜夔称为“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见《花庵词选》,又见汲古阁本《梅溪词》跋),看本篇与下录《双双燕》,知姜氏此评是恰当的。

双双燕

咏燕

过春社了①,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②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③,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芳径,芹泥雨润④。爱贴地争飞⑤,竞夸轻俊。红楼⑥归晚,看足柳昏花暝⑦。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⑧。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⑨。

【注释】

同类推荐
  •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

    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

    本书作者在长期从事中国文学批评的基础上,力图在现有的研究模式下另辟蹊径。充分借助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之互动关系,深入揭示魏晋南北朝文艺批评的内在生命机制与智慧方法,激活文艺批评与社会人生、时代环境的精神蕴涵,从而启发现代文艺批评与人文精神的建构,为再造当今对话文明提供学术资源。
  • 为自己画月亮

    为自己画月亮

    诗样的华章如夏花一般绽放在生命的旅途中,就让它成为我们青春进军的助推剂,成为一个年轻人可以盛放心事的晾晒场,使人们平凡的人生充满不平凡的履历和财富。
  • 罪与文学

    罪与文学

    《罪与文学》是一部无与伦比的触及中国文学根本的文学批评力作,相信它将给整个中国文学界带来巨大的震撼。因为它不仅发现和直面这样一个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根本缺陷——缺乏“忏悔意识”,即灵魂论辩的维度;而且以“忏悔意识”这个特殊的视角进入,深入探讨文学的灵魂维度与思想深度;并以此为出发点,重新检讨中国文学的旧传统,特别是现代文学的新传统。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爱伦堡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爱伦堡

    本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中华古代散文精典

    中华古代散文精典

    古代散文是古代作家依照他对自己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认识而创作出来的,那么后世的读者应该可以把它分析开来,以便了解、认识、评论作家的这一作品写什么、表达什么。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以及大量的典故和不同时代的民俗风情,更是需要有专业人士的引导。本书选取的散文大多出自名家,题材广泛、意境悠远、文字优美,是学习和欣赏古代散文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热门推荐
  • 千面杀手妃:误落龙榻

    千面杀手妃:误落龙榻

    一朝失足,他误将她当成别人,将她当礼物收了。霓裳真是觉得什么都白搭了,想她好不容易才结束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一切,还没放松过来就掉到了这莫名其妙的地方。掉了就掉了,她认了,可是为什么身边要跟着一个癞皮狗,活像个心智不足月的小娃儿。看在这货好歹还是个王爷,她又需要栖身之所,就只好暂时委屈下了。墨夷轩墨夷王朝皇帝最无法掌控却又是最受皇上器重的王子,外人眼中的无用皇子,殊不知却是掌控整个王朝命脉的人。一朝相见,那抹身影进驻他的眼里,再也逃不开。
  • 车神传奇

    车神传奇

    一个天天做梦都想成为车神的青年,突然好运来的挡也挡不住,从捡到了那个神秘的女孩开始,奇遇开始接踵而来,一夜之间变成亿万富翁,他又要用这些钱干什么?买车?买房?泡妞?还是……最后还有神奇的异能,且看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如何开始他传奇的一生,实现车神车神梦想!
  • 教师休闲论

    教师休闲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作时间的缩短,现代社会的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闲暇时间,休闲作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命状态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成为与每个人的生活和生命质量及生存方式息息相关的领域。
  • 脉脉此情向君诉

    脉脉此情向君诉

    一场离殇一场梦,场场心痛;一段痴狂一段情,段段心动。短篇言情小说集《脉脉此情向君诉》,每一篇故事每一个感动,无论悲伤,还是甜蜜,让我执笔向君诉。
  • 混世鱼妖在异界

    混世鱼妖在异界

    十大妖王的万林因为显摆穿越了,我虽在异界,排场不能少,面子不能少,“来人,给本王倒酒,给本王更衣,本王重重有赏”,这异界的魔法与斗气有点意思啊,本王要占领整个异界的水域,然后重新称王。
  • 默色山河

    默色山河

    多事之秋,王朝正如将亡之蝉。群雄并起,天下谁人可夺其鹿?诡策莫誉,兴亡皆是血海尸山。陌上花间,何处才是心安归处?
  • 施设论

    施设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国大贤良师

    三国大贤良师

    大学生张子良穿越到三国成了人公将军张梁,不一样的命运造就不一样的传奇。乱世来临,学无上大道,收无双猛将,集天下寒士。成王成霸不成皇,残血风云谁为殇。汉末三国有大贤,群雄尊道是良师。
  • 火遍全球

    火遍全球

    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星河时代,血脉为尊,实力至上。王阳明,一个生活在边缘化的渣渣级武者,一朝崛起,势不可挡,引领同代人,超越前辈。拳打高山巨人族,脚踏北海巨龙族,腹镇八荒六合,一扫人族弱势,登顶丛林之巅,号令天地玄黄。“前辈是用来超越的,神话是用来打破的,我就是这个时代的宠儿,我~就是王阳明,我为日月代言!”--王阳明座右铭。
  • 熔金血

    熔金血

    流落在世界角落的异族,因为一本《上古玄灵》重现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