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55700000004

第4章 上卷 唐五代词(1)

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敦煌曲子词

菩萨蛮①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②,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③。

【注释】

①这篇叠用许多人世断不可能的事作为比喻,和汉乐府《上邪》相似。但那诗山盟海誓是直说;这里反说,虽发尽千般愿,毕竟负了心,却是不曾说破。②“参”“辰”,两星名。参(shēn),参宿,在西方;辰,心宿,在东方。天体上距离约一百八十度。出没不相值,亦叫“参”、“商”。辰为商(殷商)星,见《左传·昭公元年》。参、辰本不能并见,况在白昼。③纵然具备上边所说各项条件,盟誓可以罢休,却仍不能休,还要等待三更时看见日头。一意分作两层,加重之辞。

浣溪沙

五里竿头风欲平①。长风举棹觉船行。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②。满眼风波多灼,看山恰似走来迎。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③。

【注释】

①“竿头”或校作“滩头”。“五里”疑为“五两”之误。五两,鸡毛制,占风具。郭璞《江赋》:“觇五两之动静。”如不改字,解释为船行五里,风忽小了,亦通。②“长风”似与上文“风欲平”矛盾,故或校作“张帆”。但张帆即无须举棹,这里恐是倒句。追叙风未平、未转顺风时的状况。逆风划船,走得很慢,所以说“觉船行”。“举棹”正和“停却棹”对,反起下文不摇船,顺风挂帆,船走快了,所以说“是船行”。两语相承,用“觉”“是”两字分点,似复非复。③梁元帝《早发龙巢》:“不疑行舫动,惟看远树来。”

望江南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鹊踏枝①

叵耐②灵鹊③多语④,送喜何曾有凭据。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⑤。比拟⑥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注释】

①“鹊踏枝”为“蝶恋花”之异名。这和后来的“蝶恋花”,句法亦颇不同,故仍其原题。②“叵”是“可”的反文,不可也;读为“不可”的合音。叵耐,不可耐。犹俗语说“叵测”,不可测。③《淮南子·氾论训》高注:“乾鹄,鹊也,人将有来客,忧喜之征则鸣。”《开元天宝遗事》:“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近代也还有这种迷信的说法。参看下宋欧阳修《玉楼春》注⑤。④原作“满语”,“满”字疑是“”之形误,欺瞒。或校作“谩”。“”与“满”较近。⑤不要和他说话,即不要听他的话。⑥“比拟”,准备。

别仙子①

此时模样,算来是秋天月。无一事,堪惆怅,须圆阙②。穿窗牖,人寂静,满面蟾光如雪。照泪痕何似,两眉双结。晓楼钟动,执纤手,看看③别。移银烛,偎身泣,声哽噎。家私事,频付嘱,上马临行说。长思忆,莫负少年时节④。

【注释】

①全篇从男子方面,追忆离别,描写对方。开首借月比人,即以月的圆缺来说明人事的变迁;以后用月影穿窗照见美人,实写临别情景,直贯篇终。②人本和月一样地圆满,所以说无一事堪惆怅,只是月有圆缺,人有离合,未免可惜,即是可惆怅。圆阙并列,却重在“阙”。“须圆阙”,须有圆缺,定有圆缺的意思,唯口气较软。须犹应也,必也,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③“看看”,转眼,估量时间之辞,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六。④这是总结上文的种种的叮咛嘱咐,语在虚实之间。

南歌子二首①

斜影珠帘立②,情事共谁亲?分明面上指痕新?罗带同心③谁绾?甚人踏裰④裙?蝉鬓因何乱?金钗为甚分?红妆垂泪忆何君?分明殿前直说,莫沉吟。

自从君去后,无心恋别人。梦中面上指痕新⑤。罗带同心自绾。被蛮儿⑥踏裰裙。蝉鬓珠帘乱⑦,金钗旧股分⑧。红妆垂泪哭郎君。信是南山松柏,无心恋别人。

【注释】

①设为男女两方相互问答。这是民歌的一种形式,源流都很长远。词的初起,有多样不同的风格。此二首有意校字。第二首“哭郎君”以下原在另一首上,盖是错简,今校改。②“影”,原作,将“彡”搬在左边,即影字的俗写。人的影子映着珠帘。或将“影”改为“倚”,未是。

③“同心”,结子的一种式样,表示恩爱。④“裰”,补也,文义不合,当是错字。或引唐窦梁宾《喜卢郎及第》:“小玉惊人踏破裙”句校作“破”。“破”可作语助用,当轻读。⑤说面上的指痕是自己梦中弄上的。

⑥“蛮”校改字,原作“”,误。“蛮儿”,小儿。李贺《马诗》:“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⑦即用原第一问“斜影珠帘立,情事共谁亲”,回答第五问“蝉鬓因何乱”,章法整中有散。⑧金钗是早年丢掉的,或从前别君时所分,所以说“旧股分”。

抛球乐

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当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①。子细思量着。淡薄知闻解好么②?

【注释】

①白描写法,口气神情非常婉转,不像一般的七言诗句,别具一种风格。“他”,(tuō)。②“知闻”在唐诗中,或作名词用,或作动词用,详见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五。这里当是名词,作朋友、相知解。若释为过从结交,当动词用,就和下文“解”字相犯,一句中有了两个谓语反而费解。“淡薄知闻”是一个词组,和张书所引“琴里知闻”“酒知闻”相像。这句如翻成现代语,大略是:薄幸的相知懂得人好心吗?是承上“少年公子负恩多”,说出这首词的本意。

李 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安西都护府),后迁居四川。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被永王李璘聘为幕僚。璘起兵,事败,白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

李白所作词,宋人已有传说(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证以崔令钦《教坊记》及今所传敦煌卷子,唐开元间已有词调。然今传篇章是否果出于太白,甚难断定。今仍录《菩萨蛮》、《忆秦娥》各一首。

菩萨蛮

平林漠漠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②。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③。玉阶空伫立④,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⑤,长亭更短亭⑥。

【注释】

①漠有广阔义。“漠漠”,平远貌。②这和杜甫《滕王亭子》:“清江锦石伤心丽”,句法极类似。伤心是重笔。“伤心丽”极言文石五色的华美;“伤心碧”极言晚山之青,有如碧玉。③“人”指思念征夫的女子。孟浩然《秋登南山寄张五》:“愁因薄暮起”,又皇甫冉《归渡洛水》:“暝色赴春愁”,都和这词句意境相近。孟浩然和李白同时,皇甫冉比太白年代更后,李白恐不会袭用他们的句子。前人诗词每有一种常用的言语,亦可偶合。如梁费昶《长门怨》:“向夕千愁起”,早在唐人之先。意境亦大略相同。④过片另起,和上片“有人楼上愁”,不必冲突。如《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这是在楼下;下文换韵接“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便在楼上了。这些都多方表示盼望之情。《草堂诗余》“玉阶”作“栏干”。⑤许昂霄《词综偶评》:“远客思归口气,或注作‘闺情’,恐误。又按李益《鹧鸪词》云:‘处处湘云合,郎从何处归。’此词末二句,似亦可如此解,故旧人以为闺思耳。”许亦无定见,两说并存。但释为闺情当比较合适。如许说:“楼上凝愁,阶前伫立,皆属遥想之词”,岂非全篇都是想象了。⑥《释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指大道上行人休息停留的地方。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白氏六帖》卷三“馆驿门”引庾赋,并云:“言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①。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②伤别。乐游原③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④。

【注释】

①《列仙传》上:“箫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一旦皆随凤凰飞去。”“娥”,美人通称,秦娥犹言秦女,指弄玉。楼、台亦通称,秦楼即秦台。②“灞陵”,汉文帝陵,在长安东,附近有灞桥,唐人折柳送别的所在。③乐游苑在汉长安东南,至唐称乐游原,一名乐游园,在长安城内升道坊龙华寺之南。曲江在同地。④汉代宫殿唐时尚有存者,如史载贞观七年太宗从上皇置酒故汉未央宫(见《资治通鉴》卷一九四《唐纪》)。又借汉喻唐,唐人诗中常见。篇中所云,不必泥于汉家,盖中晚唐时人伤乱之作。

韩 翃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十三载(754)进士。姬人柳氏,曾为番将沙吒利所夺,后仍归韩。德宗时为中书舍人。

章台柳①

章台柳②,章台柳,往日依依③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注释】

①韩翃和柳氏赠答故事,详见许尧佐《章台柳传》(《太平广记》卷四八五)、孟棨《本事诗》。②“章台”,汉长安中街名,见《汉书·张敞传》,是繁华的地方,后来每借称妓院所在。六朝、唐人已用其事与杨柳相连。如费昶《和萧记室春旦有所思》:“杨柳何时归,袅袅复依依。已映章台陌,复扫长门扉。”崔国辅《少年行》:“章台折杨柳。”《古今诗话》:“汉张敞为京兆尹,走马章台街。街有柳,终唐世曰章台柳。故杜诗云:京兆空柳色。”(《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六七柳部引。《事文类聚》后集卷二十三所引略同,有脱文,引杜诗“柳色”作“柳市”,出杜集别本。杜句在《八哀篇·严武》诗中。《古今诗话》已逸,疑即宋李颀《古今诗话录》,见《宋史·艺文志》)。③“依依”,柔软貌。《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往日依依”从《全唐诗》本,《章台柳传》引作“颜色青青”,《本事诗》引作“往日青青”。

柳 氏

事迹见前。

杨柳枝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①,纵使君来岂堪折。

【注释】

①《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

张志和

张志和,本名龟龄,字子同,金华(今属浙江)人。唐肃宗时待诏翰林。后隐居江湖间,自号烟波钓徒。著书名《玄真子》,亦以自号。

渔 父

西塞山①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②肥。青篛笠③,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历代诗余》卷一百十一引《乐府记闻》称张志和“往来苕霅间作《渔歌子》词”。西塞山在浙江湖州市吴兴区西。②“鳜鱼”,一种大口细鳞,淡黄带褐色的鱼,今呼桂鱼,即鳜之音转。③“篛笠”,篛通作“箬”,竹箬做的斗笠。

韦应物

韦应物(737—?),长安人。唐玄宗时为三卫郎。建中二年(781)为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江州刺史。贞元初(785左右)为苏州刺史,后世称为“韦苏州”。所作词仅存《三台》、《转应》数曲。

调笑令①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②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注释】

①本调“仄、平、仄”,凡三换韵。②即焉支山,在甘肃山丹县东。《史记索隐·匈奴传》:“匈奴失焉支山,歌曰: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焉支”通作“燕支”、“胭脂”,本植物名,亦叫红蓝,花汁可做成红的颜料。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后因王叔文事贬为朗州(今属湖南)司马。元和十年(815)召还,又贬连州刺史。晚为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禹锡在朗州,曾仿民歌为新词。有《刘宾客集》。

竹枝四首①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瞿塘②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③。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还有情④。

【注释】

①《乐府诗集》卷八十一近代曲辞:“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刘禹锡原作有小引。②“瞿塘”亦作“瞿唐”,长江三峡之一,在重庆市奉节县。有滟滪堆,在江心。③“畬”,麻韵,shē。杜甫《秋日夔府咏怀》:“烧畬度地偏。”钱谦益笺引旧注:“楚俗烧榛种田曰畬。先以刀芟治林木曰研畬。其刀以木为柄,刃向曲谓之畬刀。”即所谓“刀耕火种”。耕种三年,田地须休息一次,故用《尔雅》“三岁曰畬”的畬字。④“情”、“晴”谐音。古乐府诗廋词,或出谜面,或出谜底。一般多用谜面,如“见莲不分明”,莲者,怜也之类;亦有出谜底者,如“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期者,碁也。或依宋本刘集作“道是无晴还有晴”。《乐府诗集》卷八十一:“一作晴。”作两“情”者出谜底也,作两“晴”者用谜面也。亦有上“情”下“晴”,谐音互见,蕴藉出之者,如清人朱子涵《重刊明钞刘宾客文集》卷二十七作“道是无情还有晴”。“情”、“晴”形似音同,流传易误。既各有合于古乐府辞例,自不妨并存。今仍从通行本并作“情”字,而记其异文,以供参考。

浪淘沙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①满江隈。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②。

【注释】

①许浑《题峡山寺》四首之三:“蛮女半淘金。”金有矿金、沙金诸名称。淘沙金称为“淘金”或“淘沙”。②盖言王侯贵妇之金钱富贵,尽是从劳动男女在沙中浪底之辛勤劳动中得来。本篇在唐人词中,思想性殊高。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太原(今属山西)人。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后贬江州(今属江西)司马,移忠州(今属重庆市)刺史。后为杭州刺史,又为苏州、同州(今属陕西)刺史,以刑部尚书致仕。晚居洛阳,自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其诗早年与元稹齐名,称“元白”;晚年又与刘禹锡齐名,称“刘白”。词不多,但影响后世甚大。有《白氏长庆集》。

竹 枝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①月向西。唱得竹枝声咽处,寒猿闇鸟②一时啼。

【注释】

①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西汉末公孙述据此,自号白帝,山、城因此得名。刘备伐东吴败归,就死在白帝城。用地名即景,亦有怀古意。②《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白诗《下江陵》“两岸猿声啼不住”,到唐代还是那样。“闇”,同“暗”。传世本《尊前集》,如黄荛圃旧藏明钞本,《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汲古阁本,俱作“闇”,彊村本作“闲”,盖误。残夜鸟啼,作“闇”自好。白氏本集亦作“闇”。

望江南二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②,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③,郡亭④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注释】

①“谙”,熟悉。②蓝草,蓼蓝,可制靛青。③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作者有《留题天竺灵隐两寺》诗:“宿因月桂落”,自注云:“天竺尝有月中桂子落。”又《东城桂》诗自注:“旧说杭州天竺寺,每岁中秋有月桂子堕。”这不过是中秋晚上到天竺山中赏月罢了。④“郡亭”,在杭州,盖即虚白亭。作者有《郡亭》诗:“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

温庭筠

温庭筠(812—?),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大中初(850左右)应进士,不第。黜为方城(今属河南)尉,改隋县(今属湖北)尉,后为国子助教。卒于咸通八年(867)以前。《旧唐书》谓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词有《握兰集》、《金荃集》,今不传。唯《花间集》中尚存其词六十六首。诗与李商隐齐名,称“温李”。

菩萨蛮

小山①重叠金明灭②,鬓云欲度③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④。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⑤。

【注释】

①近有两说,或以为“眉山”,或以为“屏山”,许昂霄《词综偶评》:“小山,盖指屏山而言”,说是。若“眉山”不得云“重叠”。②承上屏山,指初日光辉映着金色画屏。或释为“额黄”、“金钗”,恐未是。③《词综偶评》:“犹言鬓丝撩乱也。”“度”字含有飞动意。④这里写“打反镜”,措辞简明。⑤“帖”,“贴”字通,和下文金鹧鸪的“金”字遥接,即贴金,唐代有这种工艺。“襦”,短衣。绣罗襦上,用金箔贴成鹧鸪的花纹。

又①

水精帘里颇黎枕②,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③。藕丝秋色浅④。人胜参差翦⑤。双鬓隔香红⑥,玉钗头上风⑦。

【注释】

同类推荐
  • 白话论语

    白话论语

    国人历来推崇孔子,孔子是大教育家,是教师师祖。从古至今,《论语》译本不少,但大多数不适于普通民众,往往是注释类居多,有些实用的,又辞藻过分华丽。本册书稿注重实用性,通俗易懂是其立足之本,即使对于初学者来说也是极易入门的。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2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2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着所在。
  • 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人生走到这个地步,也并不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与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活一辈子,倒不如品尝一点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实甜。东方人似乎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更关注背景和关系,更多借助经验,而不是抽象的逻辑,更能容忍反驳意见。西方人更具[分析性],倾向于使事物本身脱离背景,避开矛盾,更多地依赖逻辑。两种思想习惯各有利弊。我只是想,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我从来不相信轮回转生。
  •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

    《塞上江南踏歌行》文章不算多,由五大块组成:一、五泉新月初照人。二、塞上江南踏歌行。三、屐齿苍苔喜留痕。四、碧水蓝天鲜荔红。五、花枝招展岭南春。这些文章的特点之一是大部分文章都在报刊上发表过,具有可读性,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末。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具有我国工业化强国打基础时期和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鲜明特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历程的反映。坦言之,它也是由新中国培养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在“豪迈的事业,豪迈的人”的风风雨雨的建设里程中心灵历程的一个真实的记录。特点之二是这些文章的作者就是祖国建设者的一员,这些文章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是作者内心“潮汐”的真实流露和表述。
  • 米饭为什么这样香

    米饭为什么这样香

    双木为林。反之不然,林子里不会只有两棵树。经过多方努力,《北仑作家文丛·第二辑》一套十五本顺利出版了。依作者年龄大小,依次是要要徐宏炳,金锡逊,屠明华,胡嘉成,张仿治,朱建华,戴忠平,石志藏,郑孟杰,凌晓军,傅三峰,韩光智,胡虹,彭素虹,黄海。
热门推荐
  • 质子成妃记

    质子成妃记

    天下分七国:明楚南吕魏廿页。页国战败,仪妃为保被选为质子的儿子,偷龙转凤,推出双生子的女儿页澈女扮男装顶替。-他说:“等你回页国后,我便立刻娶你回来。”可世事难料,她屠戮了皇室,登上了帝位。她妖孽一笑:“朕可不想嫁给你,朕想娶你。”本文一对一,高冷闷骚(男)X妖孽腹黑(女)
  • 如果可以重来,你会后悔吗

    如果可以重来,你会后悔吗

    每个人都有童年,酸甜苦辣,也许会因为一些事情会改变你的人你的生活你的性格。让你从懵懂无知满满变得成熟。这是每个人必走的过程有的人会早一些有的会晚一些而已...
  • 金融太上皇

    金融太上皇

    刘永,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却意外地重生回过去。回到了二十年前,自己还是刘永,至少没有重生到畜生身上,没有刀剑横飞,没有仙侠奇缘,就是真真切切地回到了二十年前自己活过的那个世界。还在上初中生的他,却开始了自己的金融帝国的构建……
  • 云鼎九州

    云鼎九州

    在天空之下,是无尽云海。九州漂浮在云海之上,神仙妖魔,居住其中。云海之间,战争永无止境,从不停歇。这是发生在物种之间的战争,失败既灭绝,而仙人已经步入末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即将迎来终结的时刻。寒山之上,周渔睁开了眼睛,万事万由他而变,社会的形态,战争的方式,在人类最后的时光之中,仙与人迎来了大变革。这是仙人与妖魔的战争,这是云海之上,激昂的鲜血与轰鸣的炮声,所绘出的画卷。天上九州,谁能定鼎云中?已经完本作品《恶魔书》《战锤40k之远东风暴》读者群:184082806
  • 无敌中国人

    无敌中国人

    <无敌中国人>是一部长篇历史军事体裁小说。主人公仲国仁,后改为中国人,他从小离家,15岁入伙当土匪,25岁蹬上通天寨头一把交椅,成为上百人马的大当家。主人公靠一匹白马,两把匣枪,驰逞在东北嫩江两岸。主人公虽是土匪,他却与其他土匪截然不同,他杀贪官污吏,抢恶霸土豪,他不但不抢穷人一分钱一粒粮食,还把抢来的衣物粮食分给当地穷人。更让百姓敬佩的是,他有一颗爱国爱民赤子之心,他还敢打敢杀日本强盗,曾与日冠展开多次交锋。后来因抗联进入,主人公认清形势,毅然决然放弃土匪行业,率手下众兄弟一同投奔抗联,从此正式走上抗日救国新的征程,,,
  • 异世界之成帝之路

    异世界之成帝之路

    一个从地球穿越而来的少年,本因平凡的度过一生,但因穿越后自己的身份成谜。一起穿越过来的那未知的贝壳究竟是何物?少年踏上了解开自己身份的旅途......
  • 青衣闲道

    青衣闲道

    尸王和天师共同体,灵异事件的处理者,还是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民警察。
  • 华丽公主蜕变记

    华丽公主蜕变记

    “10年之后,你给我等着,我必定将我应得的我该得的全部取回!”小小的玉儿稚嫩的声音在林家别墅的废墟回荡,虽然玉儿只有6岁,可她的坚定是不容置疑的。仇恨,已经慢慢萌生......
  • 爱情手记之千千心结

    爱情手记之千千心结

    爱情是千古永恒不变的话题,爱的主角只要两个人,有时却能惊天地,泣鬼神。正是这样,才能无可抵挡地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从古至今,他都是人们心中最美的歌,歌不完,唱不尽……你听见了吗?那以各种方式在人们生活中流行过的爱情,又以动人的曲调,缥缈地传来……
  • 极品收藏

    极品收藏

    收藏家的故事收藏的是美人美人的定义:美的东西。可以是,女人,男人,生物,事物,其他怎么才算美,美的具体定义男人的野心&女人的美丽是否能唤起你们心中珍藏的那份美?请留意本文《极品收藏》希望能够找到你们心中的美,并学会珍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