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6000000010

第10章 罗城“于父母”(7)

于成龙临离开柳城县时,沙县令捧出一百两白花花的银子道:“感谢于县令大恩,这点银子略表谢意!”

“这是干啥?你库银还短少一百两呢。若我接了这一百两,你岂不要短少二百两?老弟,请收回去吧!”

“总管,你快去大富豪酒楼,订一桌酒菜,犒劳犒劳于县令和他手下的几位兄弟。”沙县令又对钱库总管吩咐道。总管正要出门,被于县令拉住了。

于成龙对沙县令道:“老弟,你的心意我们领了,这酒宴就甭张罗了,我们还要赶路呢。”

“这不行!你们为我们县出了这么大的力,跑得饥肠辘辘,却连饭也不吃,我坚决不放你们走!”沙县令让手下死死抱住于县令不让走。

于县令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地说:“既然这样,你就给我手下众兄弟,每人买五个烧饼带在路上吃吧。”

烧饼两文钱一个,五个,只有十文钱。总共五个人,也就是五十文。换成银子,只有半钱。太微不足道了!于是沙县令叫道:“这么寒碜哪行?”见于县令马上要走的样子,无可奈何地说,“好,好,恭敬不如从命,我依你。”于是命人飞快买来三十个烧饼。

“光烧饼,太干了,怎么吃得下?”沙县令一边说一边吩咐手下差役去买一个大西瓜解渴。

“买啥西瓜?一路上有的是山泉水,哪会渴?”说完,于县令拔腿便走,快如一阵风。

望着于县令一行人远去的背影,沙县令不禁热泪盈眶。他喃喃地说:“这于县令,真是天下少有!”

于成龙智破大盗的故事很快在柳州府一带传扬,从此他便获得了“破案如神”的美名。这是后话不表。

话说于县令回到罗城,却找不到书吏苏朝卿和山泉。老罗报告说,山泉已回老家山西,苏朝卿有一封信转交大人。

于成龙拆开信一看,里面写道:

尊敬的于县令:

首先请您原谅我不辞而别。自从几次“走坡”,与明月姑娘恋爱后,我这个二十五岁的大龄青年,渴望能与她结为连理。我好不容易送了“聘礼”,定下亲事,却过不了娶亲前的最后一道关卡--办酒席。虽然在您的关怀交涉下,明月父亲减少了四十桌,但办六十桌酒席的重压,相当于聘礼六倍的钱数,仍像大山一样沉重地压迫着我,使我难以承受。我的聘礼--两千斤干谷,还是借的,是靠梅金宝等县警卫队数十兄弟合力帮助才得以筹措。我琢磨,若继续在县衙当书吏,即使再干上八年甚至十年,也难以实现这个办六十桌酒席的梦想。我既不想改名换姓,屈辱地入赘明月家,又不想放弃与明月这朵美丽聪明、情深义重的仫佬族中最漂亮的金花结亲。因此,我准备去努力挣钱--在春节前,挣到办六十桌酒席的银子,与明月成婚。于叔,请您保重身体!若有来生,我再到您这位人人爱戴的好县令手下效劳。

不争气的朝卿顿首百拜

读罢信,于县令百感交集,一阵心酸。

是啊,自己这个一贫如洗的官,连生活温饱也谈不上,手下几个仆役就更不用说了。说来实在可怜,朝卿除一日三餐勉强能填饱肚子外,连过年做件新衣裳的钱也没有,哪里还有银子作聘礼?哪里还能办得起六十桌酒席?情况确实如他信中所言,即使再在县衙干上八年十年,也筹措不起娶妻的钱!

想到此,他感到很内疚也很无奈。他喃喃地说:“朝卿,我不怨你离开。相反,我还要请你原谅,你跟着于叔受苦了!”

山泉自从出天花成大麻脸后,每次一照镜或是来到水边,总是又哭又喊,说自己这副丑脸怎么见人?怎么找对象?他回家也好,回去心情总会慢慢好起来。

四个仆役,两死两走,县衙只剩下于成龙一人理事。罗城多煤,三餐饭,他只是用碎煤渣和上泥巴,用陶罐熬点南瓜土豆粥充饥。

他一心扑在罗城百姓的富足上。他把罗城盐税减去三分之二。

于县令的脸庞更加消瘦也更加黝黑了。

“这样下去,于父母会病倒的呀!”不少百姓担心了。乡亲们非常揪心,因此,每天早晨出门干活,个个都绕道来县衙探望。他们纷纷带来钱物敬奉,要他改善伙食,把身体养健壮,但都被于县令一一退还:“你们买些酒肉侍奉好家中老人,你们的心意我领了!”

乡亲们含泪道:“于大人,你为罗城百姓操碎了心,难道我们敬奉一点钱物也不应该吗?”

于县令诚恳地说:“我为罗城百姓做事是应该的,因为我是罗城县令呀!再说我有朝廷发给的俸禄,我哪能接受你们的财物?若我接受了,这与贪官污吏又有啥区别?”

于县令不收一点礼物,这可如何是好?众乡亲在想办法。

不久,他们终于逮到了一个报答的机会。

七 于公子探亲,众乡亲到县衙拜贺,

见于县令拒不收礼,便想出一个妙招

一晃,于成龙到广西罗城任职已经三年有余。

一个秋天的黄昏,山西永宁州下昔乡来堡村。村头的千年大榆树下,有一个年过花甲、两鬓如霜的老妇人,正踮起脚跟,手搭凉棚,望眼欲穿地看着南面的大路。这就是把于成龙从幼年一手抚育长大的继母李氏安人。

近来,几乎每天下午,她总要来到村口这大榆树下,等候远离故乡去罗城任知县的儿子回来。她清楚地记得,儿子是五月初四离家出的远门,至今已整整三年零三个月。

“龙儿,你为啥至今也不回来呀?你把为娘的肚肠也愁断了!”这龙儿虽非自己亲生,但除了没有十月怀胎,其他都和亲生没有两样。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把他养大的。她亲眼看着龙儿在自己的怀抱中,由婴孩变成了儿童,再变成了少年,再到十八岁娶亲。自古道:儿出远门娘操心。龙儿去了远隔千山万水的广西,而且一去三年多,为娘的怎不思念?因此,每当大路上出现一个人影,她就要站起来迎上去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但望穿秋水,也不见儿子的身影。

“龙儿,都说一任知县任职三年,你怎么至今不回?你人不回来,也该寄封信回来呀!”她喃喃地说。

大路上行人越来越稀少。忽然,天空那头飞来一行大雁。她忽想起古代鸿雁传书的故事。龙儿很可能写了信叫大雁捎回来呢。这么一想,她立即目不转睛地盯着从远处往自己头顶上空飞来的雁阵。一只、两只、三只……她一只只地数着那人字形的大雁。大雁一只又一只地飞过她的头顶。她立在原地,可最终也没等到大雁嘴里衔着儿子寄来的书信。大雁渐渐远去,很快便消逝在西方的晚霞中…….

天渐渐黑了下来,一弯镰月已挂在天空。“龙儿或许路上有事耽误了,要夜里才回家呢。”这么一想,她又满怀信心地等待下去。“这么长时间没回来,会不会出啥意外?”她担心道。

“娘--娘--”一阵焦急的呼唤,划破了村口的宁静。年将五十的于成龙妻子邢氏,和儿子廷劢从村口急急地来到榆树旁,发现婆婆李氏安人已经软倒在榆树脚下。

“快把奶奶背回家。”听到母亲吩咐,廷劢背起奶奶就走。

邢氏给婆婆端来一碗小米稀饭,里面放了红糖,还特意煎了一个荷包蛋。               “娘,快吃下,补补身子。”她搀扶起婆婆,靠在墙壁上,温声软语地说。

“哎,你这么费事,又放红糖,又煎荷包蛋干吗?”李氏安人知道,自从龙儿去广西后,一家五口全靠大孙子廷翼一人支撑。他忙时种庄稼,农闲时卖炭维持生计。一家日子过得十分紧巴。尤其是跟于成龙去广西的天将和水牛两个仆役一死,更要了全家的命。家里所有值钱点的东西,都卖了或进了当铺,还低身下气说尽好话,廷翼下跪求情,方才了结人命之事。

“我吃不下。”李氏安人喘着气说,随即阵阵咳嗽声响起。

“娘,您老人家不是盼着成龙回来吗?你如此不吃不喝,万一身体垮了怎么办?还怎么见成龙啊?”这句话似乎对她有所打动。

她勉强喝了几口,然后吃力地说:“我再三思量,家里得去个人到广西探望一趟。不知成龙身体好不好,生病没有?这几夜,我老是做梦,总梦见龙儿生病了。”她喘着气,有气无力地继续道,“那个地方这么凶险,同去的人已经病死两个,连水牛这么壮实的身体都扛不住。成龙要操心全县的事,事务繁忙,能扛得住吗?”

自从这次从大榆树下回来,李氏安人就病倒了。“我不知道今生今世能不能见到龙儿?”她两眼泪汪汪地说。

看到这种情景,邢氏连忙招来两个儿子商量。她担忧道:“你奶奶成天茶饭不思,想你爸几乎想疯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会憋出大病的!”

“娘,我去广西探望爹!”小儿子廷劢自告奋勇。

“不成不成,你一个新出茅庐的后生如何去得?山西离广西千山万水呢!”哥哥廷翼连忙摇手,“还是我去吧,只是如果我去了,这秋收,家里忙得过来吗?”

“哥,家里的事,你甭操心,我十八岁了,已经是堂堂男子汉了。”廷劢挽手捋臂,豪气冲天地说。

“娘,我们商量过,准备叫廷翼去广西探望。”

听到邢氏这句话,李氏安人一骨碌从床上挣扎起来,坚决地说:“不成,我不让他去!去那里远山远水不说,还有毒气,有瘟疫,有豺狼虎豹,我不放心!”她带着哭腔,“现在你爹在广西生死不明,我不能叫我孙子再出危险。你是全家的当家人,顶梁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一家如何是好?”话没说完,眼泪已成串地跌落下来。

“奶奶,不要紧的,我已经三十岁,身强力壮,经得起路上辛苦。到罗城后,我会当心瘴气。至于瘟疫,多少年来也只有一次,早过去了,不会常有的。我肯定不会有事的,您老人家就放心吧!”他故意爽朗地一笑,又添了一句话,“若是让廷劢去,更不放心呢!”

“娘,古话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你就叫廷翼去吧。”邢氏见婆婆总算咬牙点了点头,便吩咐儿子快做好动身前的准备。

邢氏卖掉了一些粮食和物品作为盘费。这天夜里,廷翼准备好十双草鞋和一大袋烙饼,一床被铺,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动身。

忽然,年近八十的于族长拄着拐杖,在一个后生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到于成龙家。他抖抖索索地从长衫口袋里摸出一个红纸包,对邢氏和李老安人说:“成龙是我们于姓全族人的荣耀。我们商量了,决定全族集资,出十两银子给廷翼去罗城做盘费。”然后对廷翼道,“你一路不要过分俭省,该吃的吃,该住客栈就住,一定要安全去平安回。”

邢氏连声道:“这怎么行?这使不得!”

李氏安人也推辞道:“怎么好叫族人出钱呢?”

于族长见她俩如此见外,不禁生气地说:“这是大伙的一点心意。廷翼,快收着,莫辜负了族人对你们的希望。”他呼呼地喘了几口气,咳嗽了一阵,又说,“廷翼,你此番去还有一个重要任务--给你爹带去一道族令:你爹任满,必须离职归乡,侍奉老母。”

邢氏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牢记族长教诲,感谢族人恩德!”

于廷翼带着奶奶和母亲的嘱托,带着族长的指令,晓行夜宿,不知劳累地向广西罗城进发。经过两个半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罗城地界。

站在巍巍罗峰山上,望着莽莽苍苍、连绵起伏的群山,于廷翼两眼茫然。不知从何处走才是去往罗城县城的路。时已黄昏,行人绝迹。忽然,他看到大约数里外有一缕炊烟袅袅升起。有炊烟一定就有人家!他顺着山路往炊烟方向奔去。走到近旁一看,不是什么人家,而是一个小寺庙。

走进庙里,他看到大殿亮着一盏松明灯,上方有两座佛像:一座是普度众生的观世音菩萨,另一座长须黑髯,面目清瘦,额头上有一颗圆圆的黑痣,似曾相识。但他还是想不起究竟这供奉的是哪尊菩萨?正看着,忽然从厢房里走出一个中年男子。只见他一手擎着油灯,一手端着供盘,盘里盛着糯米粽、豆腐、猪肉、葡萄、金玉柚等供品。

“请问师父,上首坐着的两尊佛,那一尊叫啥佛?”他尽量说得慢些,用的是官话。不料这师父仔细地盯着他看了一会,见他肩背一条旧棉被,脚穿草鞋,衣衫有些破旧,便问:“客人从何处来?”

“我从北方来,到罗城投亲。”

师父见他不是本地人,便说:“观音菩萨旁的这尊,是当今的一尊活佛--就是救我们罗城百姓于水火的‘于父母’!”

“啥?--于父母?”于廷翼觉得很稀奇,“为啥叫于父母?”

“哦,这个父母,就是当今全县人人仰慕的罗城县令于成龙。因为他待我们百姓就像父母对待儿女,所以我们尊称他为‘于父母’。”

“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历朝历代传颂。可你们的于县令,能和观音相比吗?”

听了外地客人的话,师父连声道:“观音对百姓的好,我们没亲眼见到。可于县令的功德,我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在我们罗城免除火耗,减免大半盐引,使我们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他率领兵卒冒着性命危险闯进强盗窝,解救数百乡亲,夺回大批财物,杀掉强盗头,令罗城城乡太平;他指挥有方,日夜操劳,把全县百姓从两次大瘟疫中解救出来。他还修学宫,兴科举--总之,他的功德和恩情,三天三夜也说不完。你说说,这么大的功劳,该不该把他尊为救苦救难的活佛?”

客人道:“他待罗城百姓好,是应该的,因为他是罗城县令。你们说声他好就行了。可是把他塑像供奉,有些太过分了。”

不料此话一出,那师父顿时火冒三丈:“过分?一点也不过分!你说做哪个地方的官,就要待哪个地方百姓好,那天底下怎么还出了这么多贪官污吏?我看你这人,对‘于父母’很有意见。你是不是那次抢劫罗城百姓的落网强盗?--要不怎么敢贬低人人爱戴的‘于父母’?!”

说着瞪圆两眼,虎视眈眈地盯着于廷翼,同时拿起了门后的一根木棍。他厉声道:“你是哪里人?到罗城探望哪家亲戚?快说!老实说!”

见寺院师父把自己当作漏网强盗,于廷翼不禁吃了一惊,连忙解释:“师父,请别误会,我是山西人,来罗城找于成龙县令。”

一听这话,师父脸色马上平和下来。

“这么说,你和于县令是亲戚了?”师父将信将疑,那根打狼棍还紧握手中没松开。

“实不相瞒,于成龙县令便是家父。”于廷翼说,“我名叫廷翼,是于县令的长子。父亲三年没回去,我奶奶和娘都不放心,特地要我来探望家父。”

“真的?”师父露出满脸惊喜。

他退后一步,仔细瞧了瞧于廷翼的脸和打扮,嘴里喃喃道:“像,真像于大人哩。”然后奔上前,双臂张开,一把抱住他,“我的小兄弟,你辛苦了!”说着,连忙一把拉起于廷翼就走。

到了厢房,把于廷翼背上夹被往床上一放,师父立刻从锅里拿出一碗豆腐、一盘肉、一碗土豆,再拿出一大盘粽子。“来,我姓严,我们先来吃晚饭。寺庙里没什么好东西,凑合着吃吧。吃完,再洗脸烫脚。晚上,就在这里好好歇一宿。明天吃过早饭,我陪你一起去县城。”

第二天吃过早饭,在严师父的陪同下,于廷翼向县城走去。

山路崎岖,若是没有严师父陪同,真要迷路。一路上,严师父向他介绍了罗城的风景名胜,介绍了“后生节”走坡和依饭节,还回顾了自己青年时走坡对歌找媳妇的往事,边讲边唱起来。于廷翼听了很神往。

严师父说:“我们仫佬族男女老少个个会唱歌,家家有唱本。”于是在路过一个村庄时,给他找了一本。于廷翼博学多才,一翻看就喜欢上了。

他们顺着庄洞、西华、有峒到达黄金乡。在这里,严师父带于廷翼到亲友家吃了午饭,再去乔头乡。由于沿路遇到亲友、熟人,严师父总要介绍身边这位尊贵的北方客人:“这位是我们罗城大青天--于县令的大公子。”于是,等他们一到县城东门镇,几乎半个县的百姓,都知道县令儿子到了罗城。

傍晚,他俩来到县衙。严师父告诉门房:“于县令的大公子来了。”一听说于县令的儿子来了,门房十分高兴,连忙告诉说:“于大人一早便去了怀群乡,听说还要去纳翁乡,看样子,今天是回不来了。”

“那就敢快安排于公子进衙门歇息吧。”

同类推荐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1976年,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有谁为彷徨的人民作主,有谁为受难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果断行动,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被软禁的邓小平得以恢复工作。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形下,邓小平带领因经历十年动乱而不知何往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重重阻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让知青回城,改变一代年轻人的命运;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中美建交,中英谈判,提出“一国两制”理论……1976—1984,他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命运、改变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境遇,改变了此后数代人的生活。
  • 张作霖全传

    张作霖全传

    本书讲述的是出身寒微,生活无着的旧中国大军阀张作霖,如何运用自己的权谋智慧,在国难之时,乘势而起,从掌握一支私人部队开始,直到成为一统东三省、声威煊赫的满蒙王,并两次发动直奉大战,率军入关,登上枭雄事业的巅峰以及皇姑屯遭到日本人暗杀。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张作霖传奇的一生。
  •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邓旭初同志早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高校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在南京参与领导筹建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前身),1954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1977年至1986年,邓旭初在担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期间,率先试行高校管理改革,定岗、定编,建立岗位责任制,鼓励人才流动,进行自费工资改革,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这些举措,推动了全国高校的内部管理改革,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 血染的王冠

    血染的王冠

    本书围绕中国历史上王位继承过程中发生的争斗乃至血腥屠杀,叙写了齐恒公、秦始皇、李世民、朱棣、慈禧太后等人登上帝王宝座的血色过程,充分展示了帝王厚黑学的荒诞、嗜血、无情与黑暗。
热门推荐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2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中国古代爱国名人2

    在中国历史上,每当国家面临灾难之时,不仅朝廷中有挺身而出的大臣,军队中有浴血奋战的将领,尤其是平民百姓,农民起义军中,有更多的爱国志士。他们勇当国难,无私无畏,可惜大多成了无名英雄。只有一些重要的义军首领的名字和事迹,才被历史记录下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大凡把国家、民族的兴衰放在首位,一心报效祖国的热血男儿,早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则为敌军叛党所俘,身陷囹圄。面对威逼利诱、严刑拷问而不屈不挠,最后凛然赴死、慷慨就义,表现了爱国志士的大无畏精神和气节。
  • 迷糊丫头团团闹

    迷糊丫头团团闹

    我站在花店前,徘徊许久,最终决定要买一束玫瑰。收钱的时候,老板习惯性地问了句:“买给谁的?”我想了想说:“旧爱。”其实根本不能算旧爱,他知道我喜欢他,但他却从没喜欢过我。“旧爱?”老板重复了一遍,“你想挽回他?”“他对玫瑰花过敏,我熏死他!”接过老板找的零钱,我无视他抽搐的嘴角,大步向酒店的方向走去。
  • 中国南北名菜

    中国南北名菜

    烹饪是一门综合科学,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独特的技艺。我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烹饪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精湛,菜系流派纷呈,各具风味特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近年来,社会上出版了许多菜谱、食谱和烹调技术等专业书籍,对烹饪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为了使广大读者能够得到一部内容较为完备、技术又精纯可靠的烹调实用科技书,邀请了相关专家主持编写了这部《中国南北名菜》。本书详细介绍了烹调的基础知识和技法,具体传授了我国南北不同风味的六百多种名菜。南北菜系反映了中国菜系新的特点和状况。
  • 桌球遇上爱

    桌球遇上爱

    这是一部以台球运动为主题的都市爱情励志小说!最初的相遇,是因为酒吧中的一场球局。从那之后,两个人的命运便奇妙地连接在了一起,台球成了他们最好的纽带。经历了诸多的坎坷和风波,他们成为了人生的赢家,收获了荣誉,也收获了爱情。小说名称当中的“爱”,表达了对台球运动的热爱,阐释了因台球而结下的爱情。
  • 纳米比亚上空之舞

    纳米比亚上空之舞

    作为一名专业的空军飞行员、飞行教员,杜伟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一直坚持文学创作。他不仅具备专业作家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更具有专业作家所没有的、特殊的人生和工作经历,这些势必将成为他文学创作上宝贵的素材。《纳米比亚上空之舞》,以题材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填补了表现飞行员生活的文学作品的空白。中国外贸飞行服务公司年轻的飞行教官桑飞,被派往非洲纳米比亚执行飞行员培训任务。在热情而神秘的异国他乡,桑飞和助理飞行教官童宇,以自己精湛的技术,沉着稳重的工作作风,感染和征服了四名飞行学员,展现了中国飞行员的卓越风姿。桑飞更意外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 暖暖都是爱

    暖暖都是爱

    “你喜欢我什么?”“喜欢你笨呗!”沈之夏很不满,拒绝说“你才笨咧!就不能说我点好。”某人只是摸摸她的直发但笑不语,满满的都是宠溺。他该感谢上帝,怎么就让这么个迷糊天使送到面前,让人爱不释手......
  • 逆象青春之笔仙

    逆象青春之笔仙

    大学校园内,一伙富有青春朝气的大学生,个个英俊潇洒美丽大方,友情,爱情,充斥着他们的大学生活,可是,却有暗藏的虚伪,恐怖腹黑心理,各类帅哥,各式美女,还有跨越性别的爱恋,揭露了已经颓废的一代人
  • 神秘公主的完美爱恋

    神秘公主的完美爱恋

    她,谜一样的人物.人前是可爱的乖乖女,人后却是黑白通吃的璃汐宫的神秘宫主。当她碰上冷酷霸道的皇甫寒;花心,孩子气的上官澈;整天睿智冷静的慕容瑾!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千糖百变

    千糖百变

    《千糖百变》,本文稿是魅丽优品人气畅销作者巧乐吱的新作,是一部以新奇古怪的魔力糖果元素为亮点的轻魔幻校园小说。故事里的女主人公是一位热衷制作糖果的魔女,因为个性冷漠的男主角意的举动,造成她的糖果店被迫关门歇业,因此产生要报复这个男生的想法。
  • 凤惊天:妖夫难驯

    凤惊天:妖夫难驯

    睡个觉打个盹儿就穿越了,尼玛,再也没有比这更坑爹的穿越方式了!一定是她的睡觉方式不对!都是穿越,为何别人都是穿成公主或千金小姐,穿金戴银的,吃香的喝辣的。而她,却穿成了灭门之后!全家被灭门,只剩她一根独苗苗,以致于她一路被追杀,一路遇阴谋,一路去逃难!武林大陆,风起云涌。杀手连环围剿,次次险象环生。然而,她却总能因祸得福!灭门之仇,她该如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九霄神钥,又隐藏着多么惊天动地的生世之谜!内心笃定,这个世上一定有她的一方立足之地!倾国倾城如他,冷漠少主如他,风华绝代如他,锐利冷峻如他,白衣胜雪如他……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