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8300000007

第7章 善于学习的人“走俏”(7)

在她高高的书架上,摆着四本厚厚的笔记本,两本名字是《自然科学札记本》,另外两本名字是《人文社会科学札记本》,这是她专门用来摘录相关知识,做笔记用的。她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各方面的书籍,她是学校里到图书馆借书次数最多的学生。以至于图书馆里的老师对她都特别关照,别人最多只允许借10本书,而她却能借到20本书,与研究生、教师同等待遇。勤奋学习,博览群书,拓宽了她的知识面,开阔了她的视野,造就了她的才华横溢和娴静稳重;能文能武,又不失淑女形象。她成了学校里众多男生的追随偶像。可是,她以事业为重,对男女之情并不看重。刚入大学之初,她就对自己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充分利用好大学的美好时光,珍惜大学里的分分秒秒,抓住一切机会,全面提高自身各个方面的素质,像人文素质、科技素质和身心素质,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过硬的新时代大学生。

毕业后,她被毫无争议地留校任教,同时还直接保送她读研。时至今日,小韩依旧是那座大学的风景和骄傲。每当新生报到,老师和同学都会给新同学讲她的故事,以此来激励新同学,勉励大家要接过她的接力棒,像他们的师姐一样,重视素质学习,全面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经过大学的培养,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文素养很高,科技素质很强,身心非常健康的人,做时代的佼佼者,为祖国和人民健康工作50年,为母校争光,为院系添彩。

11具有大专学历的“博士生”

我们处于什么方向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正向什么方向移动。不要一味地把时间花费在抱怨自己的单位不好、岗位太差上;而是要看到周围人的长处,自觉从身边学起,不断充实自己的羽翼。特别是不要把眼睛长在眉头上,眼高手低,好高骛远。脚踏实地者离成功最近。

小吴从机电专业大专毕业后,到一家车辆厂工作。这家工厂坐落在一个县级市的郊区,方圆几公里没有一家像样的商店,人也十分稀少,厂里的工人多半是附近村子里的村民,正规的技校生都少得可怜,更不要说从正规大学毕业的机电专业大学生了。他被分配到技术部负责产品研发,说是研发,也就是解决一些车间里生产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不存在什么创新研发工作。办公环境也十分恶劣,冬天没有暖气,夏天也就只有一个大吊扇,一个月才有机会进城洗一次澡。同事们都说小吴傻,一个大学生放着大城市的舒适生活不进,偏要进个小县城来遭这份罪。每当同事们提到这件事,他总是嘿嘿一笑了之。

没过多久,他又主动找厂长,要求调换工作岗位。可是,令厂长纳闷儿的是,他不是要求调到厂部机关舒服一点儿的科室,而是要到一线生产车间工作。原来,他感到在技术部学不到东西,白白浪费时间,还不如到一线车间去锻炼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虽说在学校学习了不少相关的理论知识,但自己的实践能力还是十分欠缺的,仅仅靠在大学里的一个月实习,是远远不能适应工作要求的。

下到车间后,他从不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大学生,而是和周围的师傅们打成一片,车、铣、刨、磨、电焊,一样都不落。工作中,他主动虚心向身边的老师傅请教,老师傅们也都愿意把自己的看家绝活传授给这个谦虚的年轻人。他也非常辛勤努力,每天都要工作很晚,除了每天吃饭、睡觉,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车间里度过的,要么是画图纸,要么是在改良工件。勤奋的他很快就成了这家车辆厂里年纪最轻、技术最精、最能吃苦的技术骨干。半年后,厂里准备上一条新的农用车生产线,厂办公会研究来研究去,大家认为全厂只有小吴业务素质最精,便决定派他到南京一家车辆企业参观学习两个月。回来后,他整理带回了一大堆的书籍资料,并主动为厂里的职工讲课,传授技术。半年后,生产线开始建设,他被厂里一致推选为业务厂长,具体负责新开工生产线的建设、施工、调试和生产。

他的出色表现,很快使他的名字响彻了中原大地,国内许多厂家都向他伸来了橄榄枝。后来,他被河南省一家大型车辆生产企业高薪聘请为业务经理,并按照博士生的标准配了专车,分配了住房,大家都戏称他是具有大专学历的“博士生”。

同类推荐
  • 做人不能太死板

    做人不能太死板

    成功的推销很简单,只要掌握一些推销的诀窍和技巧,并努力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推销中去,就能成为一个所向披靡的推销高手,哪怕是刚入行的新手。所以,好的推销员必须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日常的许多成功案例,甚至是生活的点滴,他们都能从中得到启示。本书认真编选了100个非常具有可读性和启发性的故事,供广大推销员们阅读参考。帮你更加深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助你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快,展翅高飞。
  • 正确请示高效执行

    正确请示高效执行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你是责任上推、困难上交?还是寻求方法、拿出方案?结果至上,行胜于言。在企业中,领导不应该是忙的代名词,更不应该是救火队员,而应该是搭班子、带队伍、指方向的舵手。善于请示、勤于执行的员工最让企业放心、省心、舒心。请示问题可以,但不能事事、时时请示;执行任务很好,但要以最好的状态给出最好的结果。这是一部帮助员工培养自动自发工作精神、为企业降低运行成本的培训读本!
  • 不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思路白金版

    不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思路白金版

    假使“不可能”已成为一个人或一家企业的口头禅,习惯说“这不可能,那不可能”,这注定其在竞争的大潮中难有辉煌,并最终被那些不说“不可能”只专注找方法的人或企业所淘汰。本书作者结合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成功实践,从个人成长、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和团队建设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39种成功者素质训练和职业生涯管理的方案,倡导把“不可能”这个极其消极的字眼从我们的“私人词典”或“企业词典”中永远删除,将注意的焦点永远集中在找方法上,而不是找借口上。
  • 执行在于细节

    执行在于细节

    《执行在于细节》作者罗鲜,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也绝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对制度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凡事无小事,简单不等于容易,只有花大力气,把小事做细,才能把事情做好。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的、繁杂的、细小的事务的重复,所以,我们只能从基层做起,不能眼高手低。浮躁应被扎实所代替,冲动应被理智所折服,这才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 最受欢迎的说话方式

    最受欢迎的说话方式

    一个人说话的魅力,不在于说得多么流畅,多么滔滔不绝,而在于是否善于表达真诚。这种真诚就像阳光一样,是别人能够体会和感受到的。真诚不仅会赢得对方的尊重,还会提高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人际交往中,真诚的赞美往往能快速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人,总是喜欢被赞美的,无论是咿呀学语的孩子,还是白发苍苍的老翁,因为人都有一种被人肯定、被人赞美的强烈欲望。有位企业家说:“人都是活在掌声中的,当部属被上司肯定、受到奖赏时,他就会更加卖力地工作。
热门推荐
  • 魂霸

    魂霸

    斗气、魔法,我不会。偏偏,这是一个职业繁复,强者为尊的世界。人界,灵境,沧澜,仙瑶,其上还有么?这是一个个等级森严的空间,一个不公平的世界。我是一名魂师,但我不是一名正常的魂师,或者说,至少我不是一名正经的魂师。记住我的名字,我叫怀南....
  • 苍穹九域

    苍穹九域

    异世区域,群雄并起,乱世称霸,烽火狼烟;情长儿女,悠悠我心,生死别离,独自伤愁;又如何,以爱养心;山河霸唱,任我游;星穹九域,独我尊。整个苍穹被神秘力量划分为九不相通的区域,他天赋异禀,却宅心仁厚,不愿以万物为敌,却难逃命运捉弄。
  • 代嫁为妃

    代嫁为妃

    北国最势大的孟家,三女儿流落在外,一朝寻回已是性情大变。父亲意料之外的去世,将她推入无情的皇家争斗。老皇帝不负众望两腿一蹬,孟瑶却感叹:新帝小肚鸡肠,比起他爹有过之而无不及。
  • 霸道校草:呆萌甜心,别乱跑

    霸道校草:呆萌甜心,别乱跑

    啧啧啧,“离我远点,我不想看到你(???^???)嫌弃你”“那就由不得你喽!”某男调戏地说道。“啊啊啊啊啊~”
  • 六指少女:琴魔战妃

    六指少女:琴魔战妃

    她是21世纪顶级特工,为国捐躯,魂穿异世,本想潇洒爱一回,却被最信赖的人背叛。再次重生,她是世人唾弃的废材六指废物。心碎命危,得高人指点,寻神奇八阵图。修炼永生之道。人活两世,现代特种兵凰北乐都知道做独特的自己,爱该爱之人,杀应杀之人!乱世角逐,有女带恨而来,带煞逆世!六国之中,东有北乐出世,南有魅璃横空。当女强碰上男强,是强强联合,还是你死我活!是猎手,还是猎物!八阵图中风云变,七绝琴音惊世声!一代女狂凰北乐势必崛起!再造盛世王朝!
  • 不灭龙丹

    不灭龙丹

    一个卑微的生灵,懵懵懂懂度过十八年,在他为生计担忧之时,一次偶然的机遇,获得至宝大帝舍利,从此踏入一个光怪陆离的修仙世界!入宗门,踩小人,报血仇,屠戮天骄,一步步走上巅峰!身怀惊世至宝,寻天材,觅地宝,成就无敌仙途!
  • 网游之孤独的强者

    网游之孤独的强者

    从不玩网游的菜鸟如何逆天而行,得罪万千公会却依然潇洒现身。让万千少女为之疯狂
  • 猎妖武神

    猎妖武神

    得巫妖先祖传承,修神通,淬巫体,武道为神!母亲是魔道巨擘一方,父亲是神国皇族,身居神魔血脉,带来的不是显赫,而是祸端,在两者之间姜焕生面临的是:神魔一念之间!
  • 失忆的伯爵

    失忆的伯爵

    他是伯爵,但却失忆。在国王的众多眼线下,他救回负伤的她。他对她百般呵护,甘愿做她一生的守护骑士。可她竟在婚礼当天狠心背叛!一场爱的毒杀,他化身修罗,从此步入复仇的阴霾。
  • 中国农民故事

    中国农民故事

    本书从农民个体行为的视角出发,以案例的方式,视察和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所经历的各种选择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三农”问题的全景式观察,并反映了影响决策的自然和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