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1200000018

第18章 赤都心史(下)(1)

四托尔斯泰派公社

自农家出来,顺路到公社一游。

“托尔斯泰派都是非常之有道德的人,可是大概不是务实的人,经营事业,没有经验。”——这是嘉德琳女土和我在莫斯科谈的。现在我亲见托氏派的公社了。他们见我去,非常之欢迎,谈及中国托氏运动,恶战的风俗等等。

据说,托氏派抗拒征调往往被捕;出狱后大家组织起来,仍决然不去当兵,得了教育委员会允许在此组织一公社经济,——田地就用托氏遗产分给农民后所余的。现时社员大约十八九人。有麦田四十七俄亩,菜圃二俄亩,另有三十五俄亩果园,中有一半与村农共有的,……其余产业还有马六匹,牛七匹,羊十头,——一年的生产,预算当可足用,今年还是第一年。社员男女都有,都自己下田工作,——只有农忙时可以雇人,——女社员还缝工织网。

恬静的生活,一切“人间乐”都抛弃。劳作的神圣,自然的怡养固然胜似他百倍。

生产品完全公有,各取所需……今年第一年的成绩还未见出。每年只公付国家五十铺德的食粮税,其他一切自由,几与外界绝无系连。

彼此谈着非常有兴,临走时还说:

——今天天雨,上站晚上简直走不得,我们借一匹马给你们。……

那天深夜,我们走之前,公社中还特派一人送面包及豆来,殷勤诚意,使人感动。

五清田村之残梦

托尔斯泰邸宅的饭厅里,窗外已乱投秋林晚色,我们望着,正吃过晚饭之后,等着车子,预备返站。

桌上的自暖壶澌澌的响着,沸沫细吟,偶破一室的岑寂。老年的贵妇人——托氏妻妹,坐在桌旁做着女工,他的孙子,天真活泼的小孩子默然静坐在那里读龚察洛夫(Gontcharoff)集,还有一中年妇人——托氏亲戚闲坐读旧杂志。我偶然问那小孩读书几年了。托氏妻妹回道:

——他他读的书不少,一直在家里,没进学校,——现在的苏维埃学校,……哼。

他说完忽看见小孩子一面看书,一面手里玩着纸牌呢,掀一掀眼镜,欣欣然抬起双眉,暗中流露那贵族派调的礼貌,他问:

——呀!你们中国有赌具么我非常之爱玩,你知道,我在巴黎时一夜输多少!——少年妇人插嘴道:“呵!他年轻时才爱赌呢。”中年妇人见我们闲着无事,拿出一大盒照相,托氏当年家庭亲友的肖像,克留摩的风景,末后指着一张学生模样的照片说:“这是我的儿子,唉!真伤心呵!革命时被可恶的布尔塞维克杀了。我们家许多房舍,邸宅,田地一概弄光了。我还坐过三个月牢狱呢,……呵哎……”托氏妻妹忽然向中年妇人道:

——现在,革命之后,什么事都翻过天地来了。你昨天用心没有:某小姐和那一少年,还有几位,唔,都是年轻女郎,挤坐一张沙发上,一点嫌疑,礼貌也不顾。——正说话时一女郎走来,托氏妻妹起初楞了—楞,仍接下笑着说道:

——不怕你恼,小姐,“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我们正在说你呢。

那女郎看着我们,很不好意思似的,半晌才说道:

——怎么为这样的事发恼呢,我们正盼望有人指教呢……——说着,口齿渐渐模糊,底下的几个字都吞在肚子里去了。

——哎唷唷!现在风俗不成话了。男女同学!男女同学!你们还不知道,现在中学校里男女学生成了什么样子呢!近廿年来的新教育!——中年妇人接着说道:

——你可不要冤枉人,他们几个小姐,倒都不是中学校出身,是受家里的贵族教育。

——可不是!生来世道人心如此,有什么法想。我们年轻时,不用说实际上,那怕没有一件两件风流奇闻;可是终还顾着脸子。我就不懂,怎么一二十年变成这样的世界!

——说来也奇怪,为什么在英法“男女同学”就不要紧,我们俄国却不行

我听着禁不住插嘴道:

——那又更奇怪,我们中国也是这样说:“为什么在外国就不要紧,一到我们中国就不成样子。”

车马预备好了,我们同几位女郎一同坐车往车站去。秋夜雨过,马蹄得得,仰看着流云走月,光芒四射;雨余小寒,凝露满裳,也和清田村中贵族的残梦似的,勉强固结“旧时代的俄国”。

清田村当革命怒潮时,农民中的少壮,哄哄欲动,要瓜分托氏财产田地;老年人念托氏的遗德,不忍动手;后来还是中央政府派员保护了这历史的伟迹。

六大学生

十五日晚,本来说晚上二时开车,我们赶到车站,睡下,——一觉醒来,仍旧是清田站。早起奇饿,德维里老者约着下站一行,同到前天过宿的别墅中。和看别墅的农夫商量着,请他去买了些牛乳,煮些马铃薯,就在农夫屋里烧着自暖壶喝茶。主人殷勤询问中国生活。谈及托尔斯泰,主人还说:

——我是托尔斯泰初办学校里的小学生,我还会算加减乘除呢!

主人儿子坐在一旁,手里拿一本俄文启蒙读本;我问他要了看一看,因问现在农村学校怎么样。据说,每天小孩子都去上学,不要学费,“上半天去下半天就回来了!”学习算学,俄文。我试和那小孩子谈谈,小孩子很害臊似的,宛然一中国“乡下孩子”。德维里老者还问许多托氏生时的轶事。主人忽道:

——那又怎么样托尔斯泰生时,我们去总还有许多书,——我们得了又读着,又卖几个钱。要帮助却难了:有熟人去,一块两块卢布,平常三角五角。

自暖壶水沸了,女主人倒茶给我们,咕噜着道:

——托氏自己是很要帮助人的,都是他夫人横在里面……

我问道:

——革命时,你们分着多少地呢

——一亩半田。这两年勉强还够。今年又有什么“食粮税”,我们也担负轻些,——一年付三分之一,十二铺德。生活要说宽余是说不得呢。我们革命前也从没见过三块卢布以上的钱。现在罢,管着别墅,每月经亚历山大托尔斯泰的手,由教育委员会得八九十苏维埃卢布,——算得什么,几角钱!

说着话,宗武也从车上带着照相机来了。主人又请他照了一相。村里小孩有的嚷:“来看美国照相机呵!……”我笑向宗武说:

——再想不到中国人到了乡间,变成了西欧文明的宣传者。

主人还说,现时到城里去照一相,出一个月的薪水也不够呢。他又很热烈的送我们走,一面说道:

——我们这两天吃的面包都不够。公社里剩的面包,——现在可以出卖了,——我们去买也得出四五千钱一斤。他们都是大学生,虽说什么集合生产,究竟不大会种田。那四五十亩田,据我看来,还不如分给我们小农好些。……唉!穷人还是穷,富人还是富。……

我们回到车上已是十点多钟。十一点开车,到了都腊,不知怎的又停住了。天色阴沉,又不能下车散步。沉闷得很。回想此游所见,历历犹在心头;一见俄国乡间生活,也有无限感触。

一直等到晚上九点钟,才从都腊开车。

七归途

一辆车中,暖暖的炉火,暗暗的车窗,笑语呼吸声中,隐隐的画出三幅杂色斑斓的奇画。——三种不同的文化:

车的南头,坐着几位清纯修洁的女郎,文秀的俄国少年,生意活泼,——都是托氏一家的亲友,贵族的遗裔,——可是他们现时虽已尽成平民,苏维埃机关的办事员,学校的大学生,而贵族式“夐不顾人”的派调,无意之中隐隐流露。只听着谈笑自如,深夜起坐,“呀!我一把梳子忘在乡下了,……”“马丽答应借普希金集给我,临走时又忘了,”叽叽喳喳笑语不断。

车中间坐着两位中国人,天色已黑,又不能看书,只是默默的坐着,守那东方式的规矩,偶然有人请他们吃马铃薯,还回说:“谢谢,不要,……不用客气,自己请罢。……”

车的北头,学生旅行队占着,傍晚的时候,男学生取柴,烧炉子,女学生洗碗盏。车开之后,大家围坐猜谜,说笑。十时余,教员说“可以睡觉了”,过不了二十分钟,小学生都已声息俱无。

只听车行震荡,渐渐往莫斯科去。晚上一二时光景,车南头忽然烛光一亮,又听得低低谈话,过了几分钟,嬉笑声浪,渐渐放纵。猛听得一小孩子声音说道:

——天晚了,人家要睡觉。请显些文化较高的身份出来……

突然烛影寂灭,车中又只听得均匀的轮轴颤动了。偶然露出一句含糊不明的低语:“谁也不是文化程度高的人……”轮声震厉,再往下也听不清楚了。

酣然一梦,醒来已抵莫斯科苦尔斯克车站。

晓霜晴日,伴着归人,欣欣的喜意,秋早爽健的气概送我们归寓。

清田村一游,令人畅心满意,托尔斯泰——世界的伟大文学家,遗迹芳馨。旧时代的俄国,——贵族遗风还喘息于草间,依稀萦绕残梦。智识阶级的唯心派,新村式的运动,也有稀微印象。俄罗斯的农家生活,浑朴的风俗气息,而经济上还深陷于小资产阶级。平民农夫与智识阶级之间的情感深种社会问题的根蒂,依然显露。智识阶级问题,农民问题经怒潮汹涌的十月革命,冲动了根底,正在自然倾向于解决。——新教育与旧教育的过渡时期。

此游感想如此;其他乡间秋色,怡人情性,农家乐事,更饶诗意,生活的了解似乎不在远处……

十月十八日。

三三“我”

同类推荐
  • 我的天空你的城

    我的天空你的城

    和风乍起,吹皱一纸桃花笺,梵音如水,看不尽草长莺飞。在时光签上写下有你的凡尘,从夏云冬雪到秋之斑斓,关于青春和爱情的记忆终将沉淀,凝固成一幅斑驳的画。滚滚红尘中寻找岁月的痕迹,青春的稚拙翻出词牌中久违的感动,一个梦让烟花不落,理智的剑挑不断牵肠挂肚的情结,一城终老的愿几世流转,年华是辗转的落寞,醉了相逢的泪眼。云淡风轻,鱼书凭寄,空等的轮回开出寂寞的莲花。水过无痕,青丝暮雪,弹不断相思的五月。躲在繁华背后看笙歌散去的黄昏,跋涉的足迹散落在彼岸,寂静的夜,刻画一个有你的细节……行走在季节深处,寻找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 长沟流月去无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本书在诗歌的解读上,并不注重逐字逐句的解释,而是在介绍完作者、作品的基本情况后,用散文化的笔法描绘出诗歌的内容,同时还注意挖掘作品背后的故事,尽可能地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 西方文学史

    西方文学史

    本书中对如何进行西方文学提出了精深的见解。作者探讨了西方文学的性质、范围等问题,结合西方文学史上的实例进行了阐述。
  • 创业哈密

    创业哈密

    那些从南征北战的硝烟中走来,又在戈壁中开辟了灌溉绿洲“天河”的兵团战士;那些怀揣梦想、懵懂离家、不让须眉的湖湘女子;那些少小离家、胆识过人的创业精英;那些在荒滩戈壁架起擎天井架、外输原油产量千万吨的石油健儿;那些敢于直面贫困,挥汗如雨为村村农牧民奉献“富路”的筑路人;那些任狂风暴雨洗刷帐篷,却满怀无限希望为祖国寻找富饶宝藏的勘探工人;那些从片片沙砾间拔去芨芨草、骆驼刺,却住着地窝子开发煤炭资源,为国家生产煤炭亿万吨的煤矿工人……都无不淌着汗、挂着血、和着泪、牵着笑而历历在目、栩栩如生!
  •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榕阴草堂诗集校注

    潘乃光的诗歌,直抒性灵,清淡自然,是他几十年幕府生活的结晶,亦是他用心灵去触摸幕府体制之后的伤痛之言。其诗不仅是他游幕的人生传记,同时也是他整个心灵的独自,是一部心灵的历史。它展示的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遭遇,同时更是整个晚清游幕文人的生存状态的历史缩影,生动地再现了他们的生活原貌。在他的诗中,其情感之无端,思想之激烈,人生之蹉跎,岁月之流逝,种种伤时感世之言,无不警示着幕府士人生存状况的恶化,诠释着他们在特定时代的心灵感受,掀开了晚清一代游幕士人所处文学生态环境之一角。本校注以光绪十九年铅印本作底本,手抄本为参校本。对潘乃光的诗歌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校正与阐释,力图再现其诗歌原貌。
热门推荐
  • 拾剑录

    拾剑录

    天地重新闭合,世间一片漆黑,所有人都说快拾起剑,你就是我们的王,只有她说,拾起剑你就失去你自己!低鸣的青锋,落泪的容颜,悲泣的万民,站在塔顶的扶辛到底该如何抉择!
  • 君临天下:邪王怜宠术神妃

    君临天下:邪王怜宠术神妃

    废柴?傻子?通通配不上我!当傻子变成天才,当神遇上魔。命运的轮盘开始转动,结交伙伴,收养神宠。前世他确实为情而死,但今世她要得到情,命也不会丢!她不仅要保护自己还要保护需要保护的人。欺负我?没门!伙伴为我而死,终于冲破封印,父母助阵,恢复记忆。“吾乃天下之神,掌控天下!”
  • 逆着时光遇见你

    逆着时光遇见你

    平凡无奇的少女沐雨晴闪耀光辉的少年林子晨万千宠爱的千金夏琳叶如果小时候我们没有失散,如今也不会有那么多误会,当初的你们急着救妹妹弃我于不顾,我们错过了那么多年,让我如何不恨你们。如果年少时我们没有相遇,如果相遇了没有那么快分开,我们是不是可以青梅竹马的在一起,一步一步的靠近我们的爱情,你还记得当初的满天星吗,那么平凡的我甘愿做配角的我。面对与亲人的失散,妹妹的夺爱,家族的阴谋,病魔的折磨,失去至亲的的痛苦,我们是否还能回到当初,那单纯的爱情,美好充满未来的爱情...如果一切都没有意外,我们是否就能够不存在遗憾,可惜没有如果...
  • 网游之战争使命

    网游之战争使命

    一款全新的网游引领全球,告别魔法,用现在武器战斗,直升机、坦克、航空母舰、潜水艇.....J东战区大校林天来在接受国家交给的任务后神秘失踪,后进入这款网游。林天来从一个菜鸟慢慢成长为一个游戏高手,带领一支铁血军团争霸天下!
  • 美男来袭:异能农女真逍遥

    美男来袭:异能农女真逍遥

    天降横祸,白茉莉猝死穿越成又穷又病的农家女白莱,还附送一窝极品亲戚和软弱可欺的包子亲人,她压力山大了!她是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美男来袭:异能农女真逍遥已完本(请大家关注小叶新书《冥王独宠:魔医王妃》)
  • 天命神主

    天命神主

    以“世界欠我一个青梅竹马,世界欠我一个能干的妹妹”为座右铭的死宅苦逼罗叶,穿越异世界后立刻就多了个青梅竹马,那么能干的妹妹还远吗?罗叶本以为可以从此过上没羞没躁的幸福生活,却没有想到总有人无缘无故在他面前装逼,逼他走上装逼打脸这条不归路......书友群:211699078
  • EXO.雨缘

    EXO.雨缘

    刚刚遭遇分手的韩允熙无意间遇到EXO成员,十二美男与贵族绝美少女的完美恋情将在蒂斯贵族学院拉开序幕......
  • 准剩女的相亲

    准剩女的相亲

    哎哟什么嘛!明明老妈一个月以后才来,却早早把她给召了过来,居然还道貌岸然地说是为了彩排?!可是为什么老妈会知道她和他的秘密?一个出卖了自己的男人,还可以相信吗?还是应该为他找一些开脱的理由,心里才会舒服一点?那么然后呢?秘密,请你小声点……
  • 纨绔邪医:夫君,该吃药了!

    纨绔邪医:夫君,该吃药了!

    千染羽是二十一世纪的绝色神医,只要在她手的病人就从来不会到阎王爷那喝茶。真真是和阎王爷抢人对着干啊!可却一个不小心也赶上了潮流,穿越了!穿就穿吧,可这身份却……世人皆知,将军府家的嫡小姐,好色不要脸,不知廉耻,见到美男就两眼放光,还是一个十足十的纨绔,只要她一出门,大街上稍有一点姿色的男子就溜得比兔子还快,某女真的要扶额了。哎呦,看她弱好欺负是不,看来不给你们一点教训,自己怎能对得起这纨绔之名!可谁能告诉我,这妖孽是哪来的。“羽儿,该就寝了。”某只妖孽勾唇一笑,刹那间天华失色。亲昵地揽着某女纤细的腰肢,某女头上落下几道黑线:“妖孽,我跟你很熟吗!”“睡过,抱过,亲过,摸过,你说熟吗?”“……”
  • 天守阁

    天守阁

    天地不仁,百姓生如刍狗。天守阁立,复还朗朗乾坤。如草芥,如飞絮,如蝼蚁,如沧海一粟,如九牛一毛。生如“草民”事事哀,但求平地一声雷,敢把乾坤来颠倒。本文主人公:苏哲,梅岭人,永定候苏仁耀之子,聪慧,性仁厚。于少年时突遭变故,险命丧,机缘之下得入天守阁,年十三岁。刻苦经年,终有所成。承天守阁,继济世业,守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