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1300000013

第13章 乡村葬礼(1)

这里只有几朵鲜花!但到午夜会更多:草叶上带着夜的凉露;是坟墓最好的点缀——你们就像凋谢的花;甚至我们在墓上撒下的草叶,也会凋谢。 ——《辛白林》 在英格兰的某些地方至今仍然保留着一些美丽而质朴的乡村习俗,其中之一就是在葬礼前要撒布花朵,并在故去的朋友墓地上栽种花草。据说,这是原始教会某些仪式的遗风。不过,它其实具有更为久远的历史,曾经为希腊人、罗马人所奉行,并经常为他们的作家所提及。而且,毋庸置疑,这是远在艺术还没有承担起把忧伤化为哀歌或者记叙于碑文的任务之前产生的,是本真情感的自发献祭。如今, 只有在这个王国最边远、最偏僻的地方才能看到这一习俗,在那里时尚与革新还未能蜂拥而入,把古代一切奇妙有趣的遗迹践踏殆尽。

在格拉摩根郡,我们听说停放尸体的床上要覆盖鲜花,在题为“奥菲利亚”的原始的哀伤组诗中,有一首就提到这个习俗:他的尸衣像高山积雪般洁白,撒满了芬芳的花朵;在哭泣声中走进坟墓,伴着真心挚爱,泪如滂沱。

在南方某些僻远的乡村,在年轻的未婚女性的葬礼上也要遵循一种极其雅致和优美的习俗:由一位在年龄、形体和容貌上与死者最相似的姑娘,在死者面前佩戴上白色的花冠,随后再把花冠悬挂于死者在教堂里常坐的座位上方。有时候,这些花冠是用白纸仿制真花做成的,在花冠里通常要放上一双白手套。它们象征着死者的纯洁和她在天堂得到的光荣的桂冠。

在乡村的某些地方,死者也在圣歌和赞美诗的伴唱声中被抬往墓地。这是一种凯旋的象征,用伯恩的话来说:“是为了表明他们已经欢乐地走完了人生旅程,成为了胜利者。”我听说这是北部某些郡、尤其是诺森伯兰一带的习俗。在寂静的夜晚,在荒寂的乡村环境中,听到远处传来的送葬挽歌的哀伤旋律,看到送葬行列在田野里缓缓前行,有一种尽管忧郁却也悦耳的效果。

就这样,就这样,我们围绕着你那无瑕而又无人光顾的墓地,我们一边唱着你的挽歌,一边把水仙花和别的花朵放置在我们爱的圣坛——你的墓碑之上。

——赫里克就连过往的旅客,对在这些与世隔绝的地方经过的葬礼行列也会致以肃穆的敬意,因为在大自然宁静的居所出现的这种场面足以让人铭心刻骨。当送葬行列临近时,行人会停下脚步,摘下帽子,给它让路。他接着会默默地跟随在后面,有时候他会跟随到墓地,有时候会随行数百码,在对死者默哀致敬后再转身继续赶路。

渗透在英国人性格中并给它赋予某种最感人肺腑、最能使情感崇高化的那种浓厚的忧郁气质,充分体现在这些哀婉动人的习俗之中,体现在普通民众对一块令人尊敬的宁静坟地的牵挂之中。一个最卑微的农民,无论他有生之年地位如何低下,也渴盼人们对他的遗体给予哪怕是些微的敬重。托马斯·奥维贝利公爵在描写“漂亮而快活的挤奶姑娘”时写道:“她就这样活着,她操心的只有一件事,就是能在春天死去,有许多鲜花堆积在她的灵床上。

”与民族感情共呼吸的诗人们,不断地提到这种对于墓地的深切挂虑。在博蒙特和弗莱彻合著的《少女的悲剧》里就有这类情感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它描述一个愁肠寸断的少女的变幻莫测的忧思:当她看见一道堤岸上,开满了鲜花,她叹息一声,告诉她的仆从,这是个多么美好的地方,正好将爱侣们埋葬;她让她的侍女采摘花儿撒遍她全身,就像装饰尸体那样。

装饰坟墓的习俗曾经风靡一时:上方的柳枝被小心地折弯下来遮罩着墓地,以免草皮受到损伤,四周再种上冬青和鲜花。伊夫林在《林木志》中这样写道:“我们用鲜花和芬芳的植物装点他们的坟墓,它们是一个人生命的象征,在基督教《圣经》里,生命被喻为那些虽然扎根于耻辱之地,却在荣耀中复生的逝去的美好事物。

”这种做法在英格兰现在已变得十分罕见了,但在威尔士山区偏僻乡村的教堂墓园里或许还能见到。我回忆起位于美丽的克鲁伊得河谷源头的拉申小镇上的一个类似情景。我也听到一位参加过格拉摩根某个年轻姑娘葬礼的朋友说过,死者遗体一入土,侍女们就会把围裙里装满的鲜花插在坟墓周围。

他注意到有几座坟墓都用同样的方式装饰。因为花只是插在泥土里而不是栽种下的,很快就枯萎了,而且可以看出其衰败的程度不一,有的干枯下垂,有的则凋落殆尽。之后这些花就被冬青、迷迭香和其他长青植物所取代,后者在某些墓地上长得很繁茂,把墓碑也覆盖了。

从前,这些具有乡土气息的祭奠品的布置方式充满忧郁的想象,富于真正的诗意。玫瑰常常与百合交织在一起,构成对脆弱易逝的生命的象征。“这种甜美的花,”伊夫林说,“长在一根带刺的枝条上,与百合花相伴,是我们变幻不定、焦虑而短暂的生命的自然形象,它曾一度如此美好,却又难免遭受荆棘与磨难。

”鲜花的种类和颜色,以及捆扎花束的缎带,通常与死者的品格或生平存在特定的联系,或者表达着悼念者的感情。在一首题为《柯里顿的忧伤钟声》的古诗里,一位恋人就详细说明了他想用的装饰品的含义:我要编成一个花环,用人间和天然的技艺,那五颜六色的花儿,象征着我的心意。

还有五颜六色的缎带,配在花环上一起奉献;不过多半是黑色和黄色,伴随她走进坟墓。

我要用花朵装点她的坟墓,它们为世间所稀有;我要用骤雨般的泪水,浇灌得它们永远鲜艳青翠。

据说,白色的玫瑰要栽种在处女的墓旁,她的花圈是用白色缎带来捆扎的,用以象征她的纯洁无瑕,不过有时候为了表达生者的哀思,其间也夹杂黑色的缎带。红玫瑰也偶尔用来纪念生前以善行著称的死者,但总的说来,玫瑰花适宜缀饰恋人之墓。伊夫林告诉我们,在他那个年代,在他居住的萨里郡附近,这一习俗并未完全消失。

“在那里,少女们年年栽种玫瑰花,并用玫瑰花丛装饰她们已故恋人的墓地。 ”卡姆登在他的《布列塔尼亚》里也有类似描述:“很久以前这里也流行某种习俗,即在墓地上种植玫瑰花,尤其是那些失去情侣的青年男女,因此这里的教堂墓地现今遍地盛开着玫瑰。

”当死者曾在爱情上遭遇不幸,就会用更具阴郁特征的紫杉和柏树来做标志。如果要点缀花朵,那它们会是最忧郁的色彩。因此,在托马斯

·斯坦利先生的诗集(出版于1651年)里有这么一节诗:而你插在我凄凉坟墓上的却是这样的祭奠品——被遗弃的柏树和悲哀的紫杉;因为多情的鲜花无法诞生或成长在这么不幸的土地上。

在《少女的悲剧》里萦绕着一缕哀婉的气息,说明对爱情上失意的女性死者,会采用这一种方式来装饰丧礼:在我的灵车上放一个花环,用悲伤的紫杉来编扎,佩戴柳枝的少女们会说我死得忠贞。

我的爱是一种错误,但我爱得坚定,自从我出生的那刻起,直到柔软的泥土轻轻地覆盖上我被埋葬的躯体。

哀悼死者的自然结果是使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整个殡葬仪式中所渗透的纯洁感情和毫不做作的美好情思,使我们获得了明证。

因此,在葬礼中要特别留意,除了散发清香的常绿植物和鲜花之外,别的花木是不能使用的。看来这是旨在减轻人们对坟墓的恐惧,诱使人摆脱因生命消亡而产生的颓丧思绪,让人把对死者的记忆同大自然最精致、最优美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墓地葬礼阴郁地进行过程中,在来自尘土的死者又复归于尘土之前,想象力躲避着,不敢对此进行思考;而在我们面前绽放青春与美丽的鲜花会唤起美好的联想,我们则力图带着这些联想来思念我们所爱着的死者的形象。莱奥提斯在为他的处女妹妹下葬时说:“把她放进泥土里”

——从她娇美贞洁的躯体里,但愿会长出紫罗兰!赫里克也在他的《耶弗他的挽歌》里以死者在生者的记忆中永生不朽的写法,倾泻出一股充满诗意的思绪和形象的泉流。

你安睡在宁静中,在你香气氤氲的床上,使这个地方成为了天堂:愿甜美生长!从此散发出浓郁的乳香。

让香膏肉桂散发芬芳来自你少女般的墓碑之上。

愿所有羞怯少女时常前来用鲜花把你的墓地撒遍!

愿女孩们,当她们来哀悼时,把香炷焚烧在你的祭坛上!然后返回,把你留在坟墓中安眠。

我本可以连篇累牍地摘录更早的英国诗人在这些习俗更为盛行之时乐于反复提及它们的那些诗篇,不过,我已经引用得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尽管如此,我还是忍不住要引一段莎士比亚的诗——即使它或许会显得平凡无奇——用它来说明这些华丽颂辞时常表达的象征性内涵;同时,它也具有莎士比亚那声誉卓著的语言魔力和意象的贴切:带着美丽的花朵,趁着夏季,趁我还在这儿,菲德丽,我要缀饰你悲哀的墓地;你不能缺少如你容颜的淡白色报春花;也不能缺少如你气质的天蓝的蓝铃花;不,也不该没有多花野蔷薇的枝叶;并不是要贬低它们,它们香不过你的呼吸。

在这些当场采撷的、自发的大自然奉献物中,的确具有比最珍贵的艺术纪念品更令人感动的东西。在心中满怀温情时,亲手撒布鲜花,在感情凝结在草地四周的柳树上时,泪水洒落在墓上。与之相反,悲怆之情会在镌刻的凿子缓慢的劳作中泯灭,会在大理石雕像的冰冷的自傲中冷却。

同类推荐
  • 初岁

    初岁

    甫跃辉,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闪小说幽默篇:爱情呼叫转移

    闪小说幽默篇:爱情呼叫转移

    微型小说集。本套书精选了3000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为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让读者读其文,闻其声,脑海中萦绕这些故事的人物和画面。适合改编成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内容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对他们往正面的成长和经验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集

    倾城之恋:张爱玲小说集

    热播电视剧《倾城之恋》原著小说!本书包含张爱玲多部小说。张爱玲,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她的小说多取材于情欲和黄金交织的洋场都市,以生活在“安稳”境地的新旧合流的女性为神视对象,以婚姻和两性关系为切入点,描绘她们畸形的追求,病态的生活,透过或职业或交际,或跳舞或恋爱的西式文明的外表,去挖掘被人忽略的女性内心世界,也展示她们扭曲的人性、分裂的性格和变态的心理。本经典集精心选收了其部分优秀中短篇作品,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张爱玲小说的基本风貌。
  • 凡魔记

    凡魔记

    《凡魔记》讲述的是一个平凡少年阴差阳错穿越到了异界,无意中获得了无数万年前六界生灵为之抢破脑袋的至宝,本一心只想做个“安分守己”的纨绔富家子弟,没事儿上上树,捣捣鸟窝,看看花灯,此生足矣。奈何命运多舛,加之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安分守己”的梦想终归破灭,在梦想与现实之间,他不得不选择了后者。由此,他便也踏上了一条布满着荆棘、充斥着阴谋与危机的奇幻之旅。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与绝望当中,他几乎一无所有,全身伤痕累累,但他没有放弃前进,仅剩的侠义和信念支撑着他继续走了下去,他的事迹感动鼓舞了许许多多濒临绝望的人。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5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5

    本书收录了《血字之谜》、《四签名》、《冒险史》、《回忆录》、《归来记》、《恐怖谷》等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中的经典作品。
热门推荐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镇狱者

    镇狱者

    斗气师,斗技血战天下。魔法师,魔法瑰丽世界。灵器师,灵法艳绝众生。数千年的和平背后却有不为人知的秘辛。大门打开之际,谁能争霸天下,血雨腥风之中,柔情如何选择。
  • 快穿:早安,傅先生

    快穿:早安,傅先生

    沐暮穆自从成为了一名时空执法者,总是没日没夜地穿梭在各个位面。你问她是干嘛的?当……红娘牵线的。每个世界总有那么几个崩人设的配角,沐暮穆就是要干掉这些配角,保护男女主生命安全,还顺带跟着傅先生换个地方谈恋爱。——“傅先生,我们换个世界再谈吧。”傅先生一脸严肃:“这个世界的床太硬了,不舒服,和你难以深入交谈。”
  • 爱情是一种精神病

    爱情是一种精神病

    虞蒲经历过大风大浪,玩命的玩人的事情她都干过,可最后,还是栽在了男人手里。那个男人,是梦是忆,是王子也是恶魔,他翻手云覆手雨,给虞蒲编织了一场盛世美梦。“虞蒲,我曾在伶十园住过两年,那两年,是我这辈子最清醒的时候,清醒得,想弄死你。”“所以,你现在正在进行。”男人眼神兀地成狼,化身恶魔宣泄起他的爱恨。大梦十年,一梦一生。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巅峰的无敌

    巅峰的无敌

    站在这个巅峰之上,想成为巅峰中的无敌者......
  • 神秘小姐请稍等

    神秘小姐请稍等

    暂时没有简了了可口可乐呵呵呵给二爹呵呵呵
  • 情归阿波罗王子

    情归阿波罗王子

    她面若冰霜,不苟言笑,典型的冷美人,可是,她的琴声却有阳光的味道!他坚信,只有内心如阳光般灿烂,才能弹出如阳光般的音乐!如果,她是千年寒冰,那他就是让“寒冰”融化的太阳!可是,当“寒冰”融化之时,他却突然放她走……
  • 一夜沉婚

    一夜沉婚

    三年前,他是她一见误终生的男神。而她,却是他一次错误后不得不娶的女人。三年后,当她精疲力竭毅然转身。他却幡然醒悟……原来,她早已成为了他生命中,那个无法替代的唯一!
  • 最强提取

    最强提取

    提取,一种新的能力,可大可小,可以提取人的记忆,能力,也可以提取书中,漫画中的的东西,人物,总之这是一个很牛的能力,当陈浩把圆明园复原的时候,你能想象世界人民的表情吗?当陈浩带着周瑜,兰陵王,潘安一起出现在闪光灯下,你能想象粉丝的疯狂吗?什么棒子都去死,当陈浩的百家公司占据了世界五百强时,你能想象到国人的兴奋吗?而当记者采访陈浩时,陈浩淡淡的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总之,我们闲话少说,我们正戏开始,请大家走进陈浩的精彩人生。
  • 纨绔六小姐:高冷邪王带回家

    纨绔六小姐:高冷邪王带回家

    他是高冷莫测的二皇子,权高位重,然,下体有疾。她是苏家弃婴棺材之子,软弱无能,然,已经穿越。“二皇子,夫人又在勾搭府中的下人了。”君无恒波澜不惊道:“随她。”“二皇子,夫人说那个下人比你帅。”君无恒笑笑道:“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二皇子,夫人说,他要嫁给那个下人。”君无恒缓缓起身,随手拿起桌上的长剑,眯眼笑道:“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