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2100000005

第5章 事死如事生——论生死(5)

一个人诞生,他的烦恼、痛苦也会跟着一起诞生。有些人活得越久,就会变得越愚蠢,因为他为了逃避不可避免的死亡,就会变得越来越焦虑。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一个人“对谁需要?对什么需要?”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需要一个前提:人,都是要死的。而当我们死亡的时候,万般带不去,尤其是我们如此钟爱、如此盲目依赖、如此努力想活下去的肉身。

如果没有了死亡,理想、爱情、幸福以及痛苦、悲哀这一切都将不再重要,如果没有必然的消逝,存在的一切都将被磨蚀,成为日渐扩大的空洞,这个空洞最终将吞没所有的存在,成为万劫不复的虚无。

人,必然是要死的。一个人只有勇敢面对死亡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勇敢地面对自己。对于每个人,生命都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这样的一个生命是永远不会重现的,在每个人身上,生命没有一点一滴不是崭新的。人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只要充满信念,愿为自己的信念去献出宝贵的生命,人生就有了价值,就会一代一代传下去,使人的一生充满了希望、理想、爱、幸福……

死亡之毒的解药是爱

一位名叫安格纳的女人快要死了,她充满了痛苦和恐惧,非常希望能拥有一份真正亲密的关系。她的两个姐姐被深深震撼了。其中一个突然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充满了谎言”。但是,她们两个都无法走近安格纳的心灵,也没有能力与任何其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她们甚至充满恐惧地躲开了即将死去的妹妹。只有女佣人安娜愿意抱着安格纳,她们紧紧贴在一起。

安格纳死后不久,她孤独的灵魂游荡回来,用一个可怕的孩子的声音哭诉着并乞求姐姐触摸她,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真正死去。她的两个姐姐想要靠近她,却又害怕死人那种冰冷、斑驳的皮肤,她们似乎提前看到了自己必将到来的死亡,惊恐地从房间里跑出去了。这一次,又是安娜的拥抱让安格纳真正走完了死亡的旅程。

这是由英格玛伯格导演的著名电影《呐喊与低语》,这部电影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描述了死亡的孤独感以及人们对人际联结的需要。

死亡的孤独感来自对死亡的恐惧。随着死亡的逼近,临终者的这种恐惧会愈来愈增强:恐惧受苦;恐惧尊严荡然无存;恐惧要依赖别人;恐惧这辈子所过的生活毫无意义;恐惧离开所爱的人;恐惧失去控制;恐惧失去别人的尊敬……这时,临终者就会感到孤独寂寞。但是当有人陪着他谈恐惧时,他就会了解到恐惧原来是普遍的现象,个人的痛苦就会因而消失。

所以说,临终者最需要的是别人能够对他表达无条件的爱,越多越好。这种爱,远胜过药物麻醉剂,不仅可以减轻死者的痛苦,而且能够驱除临终者内心对死亡的恐惧,使临终者内心归于平和宁静,以此让临终者安详的离开人世。

那么,对于临终者,我们又该如何表达我们的爱呢?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临终者讲真话,告知其死亡的临近。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对死者隐瞒真相,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临终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是有所了解的,而且从别人对他注意力的改变、不同的对待方式、讲话音量的降低、亲戚的泪水、家人绷着的脸,就会意识到自己已经日薄西山。这时,如果我们还是对临终者隐瞒病情,只会加重临终者的心理负担,让临终者看不到希望,从而加速死亡。

临终者常会为一些未完成的事情感到焦虑。如果临终者不清理一下未完成的事就不会放下去世,因为他们对自己过去所做的事情不能完全释怀。当一个人去世时还怀着罪恶感或对别人的恶意,是不会安详坦然地离去的。有时候人们会觉得在一个人即将离开人世时去治疗过去的痛苦会不会太晚了?绝不会太晚,即使经过巨大的痛苦和虐待,人们仍然可以发现彼此宽恕的方法。死亡的时候有它的庄严和肃穆,在这一刻,人会不由自主地变得宽容、豁达,尽管这在以前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到的。能够让人接受和准备宽恕,尽管这是他们从前不能忍受的。即使在生命的最尾端,一生的错误还是可以得到宽恕与谅解的。

同类推荐
  • 中华国学精典

    中华国学精典

    我国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的启蒙教材无非是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读古典诗词,通圣贤经书,那么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会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自内百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

    本书选取了叔本华论生命悲剧哲学的精华,内容有:人格的力量、财产与人的关系、幸福是什么、人生痛苦论、生存的本质等。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

    华服出席喧嚣的派对,只感受到一群人的孤单;曾经亲密的恋人,分手却仿佛在两人之间筑起了高高的藩篱;即使亲近如父母家人,也总有难以启齿的时刻……在当今社会,此类哲学中称为“异化”的现象成为青年人无法回避的痛点,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纷沓机遇的同时,也用满载物欲的价值观对其施加控制,使之疲于奔命、不断迷失。作者柳东民富有创见性地运用马克思哲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中诸多“异化”现象进行逐一解读,超越政治层面,从爱与人性的角度,清晰而精准地展现了一个富于人情、浪漫的马克思及其核心思想——他已卸下教科书赋予的身份标签,只想面对面地与你聊聊,那些生活中别人不懂的苦痛。
  •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热门推荐
  • 复仇三女王的强势归来

    复仇三女王的强势归来

    她,冷若冰霜,她,活泼可爱,她温柔优雅。她们被亲情背叛,为爱情所伤,她们用冷血、可爱、温柔来伪装自己只为让自己更加坚强,在复仇的道路上,她们遇见了他们。他,冷酷无情,他,温文尔雅,他,花心大萝卜,他们是养尊处优的大少爷。当她们遇上他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颜倾天下:凤舞烈焰

    颜倾天下:凤舞烈焰

    一次偶然的机会,轩辕国主萧君颜、书画公子不恨、武林至尊烈焰邂逅了富家小姐上官青濛,进而引发出一段相隔千年的缘愫。红颜乱,乱红颜,千年情,千年怨,千年结,千年恨,一段纠葛了千年的骇俗之恋在九幽大陆轰轰烈烈上演。
  • 祭雪剑

    祭雪剑

    由高丽来的崔克恭,知书达礼的外表下,却拥有着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一面。由高丽王京远赴元朝大都,又是有什么目的呢?
  • I SAY NO

    I SAY N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荒主

    荒主

    树叶婆娑,阳光透过枝桠映射在地上,形成点点光斑,丛林寂静一片,这里尽是高耸入云的古树,高约数百丈,直耸入云。人在下面观望,不见其冠。这本应该是一幅宁静的美景,可地上那些残肢断骸破坏了这幅景象,鲜血流淌在青泥土上,那是族人的血,兽人的血粘稠,如同他们的坚韧的生命,坚韧的可怕,浇筑在这个蛮荒的大陆上。
  • 女总的王牌保镖

    女总的王牌保镖

    一千年前的大宋第一保镖不明不白的被害,穿越到了小保安赵剑峰的身体里,于是,他就成了明远集团新任美女总裁的贴身保镖……
  • 万能少女成长记

    万能少女成长记

    她24世纪全能少女,琴,棋,书,画,特工,杀手,…样样精通。恋人杀害,一朝穿越,成司徒世家的废材嫡系七小姐,废材?姐让你看废材逆天!"天可逆,神可诛,魔可弑,天下之大,有何不可。他,异世王爷,有实力,有人力,有财力,有权力。在世人眼中,他冷酷嗜血,杀人如麻,但在她面前……呃……还是不提了抱歉<(__)>,看到的请移步另一篇文,这篇文章里的构思己经加到另一篇文里
  • 今生共此时

    今生共此时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抓住你的手,在一个平凡的小地方,过着平凡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说着爱,每日道着喜欢,这样的日子不单调,有你的每天都不平凡。一行热泪滑落脸颊,被泪水洗礼过的面孔上浮起了丝丝笑容,可她还是没有转身。
  • 界之玉

    界之玉

    一个少年,九次转生。一枚玉佩,九九杀劫。他能否躲过最后一次的大杀劫?九九杀劫过后又是什么?且看一个少年的证道之路。
  • 衍星录

    衍星录

    “若如此,废铜烂铁尔,买之何用?”“少侠此言差矣,不知少侠可否留意,此剑比之寻常宝剑宽大许多?”“吾等纵然踏入仙道,仍免不了世俗纷扰,恰如女子爱美,男人在乎的无非是脸面。此剑虽如同废铁,但看起来威风凛凛、气冲云霄。此剑实则中空,少侠可将随身佩剑藏锋其中,或携于腰间、或背负于背,可令少侠显得英伟绝伦、霸气凌天,定能俘获无数仙子芳心。此等宝物,只要一百九十八枚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