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1600000043

第43章 相声泰斗语言大师(1)

相声泰斗语言大师——侯宝林

侯宝林(1921—1993年),1917年11月29日出生于天津,1921年由其二舅从天津带到北京,给侯姓满族人做养子。1928年,侯宝林拜颜泽甫为师学京戏,未出师而回家,在北京街头学习民间戏剧并参与演唱,以求一饱,1932年开始自学相声,在唱戏的同时兼说单口相声。1937年,侯宝林拜相声艺人朱阔泉为师,正式登台表演相声,1940年去天津说相声一举成名,几年后,成为驰名京津两地的相声名角。解放后,侯宝林于1950年组织相声改进小组,改编传统相声,并创作新的相声。曾赴朝鲜参加慰问演出。1955年,侯宝林调中央广播文工团工作,1975年起侯宝林历任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78年到1979年,他多次深入工厂、部队、矿山演出,还被请到大学为学生讲课,曾担任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指导、北京大学和辽宁大学语言学兼职教授。晚年,侯宝林静心写书,整理自己的相声作品。毛泽东多次听他说相声,称其“是个人才”,是个语言研究专家。

【毛泽东评点侯宝林】

侯宝林是个人才,我很想听听他的相声。

侯宝林是个人才,是个语言研究家。

这一行很好,能促使人欢乐,能促使人们从反面中吸取教训,能促使人们鼓起革命的精神,做好工作……

——摘自刘汉民的《毛泽东谈文说艺实录》第214页,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5月出版。

哦,写了很多东西,你(指侯宝林)想当相声博士啊?

——摘自宋一秀、杨梅叶的《毛泽东的人际世界》(下)第279页,红旗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

用简短的语文讲明白了马列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摘自陈晋著的《文人毛泽东》第29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侯宝林小传】

1921年的某一天,在天津到北京的火车上,一个男子抱着一个3岁多的男孩坐在硬席座位上。小孩身上穿着蓝布大褂,外罩小坎肩儿,头戴瓜皮小帽儿。大人一边哄着孩子,一边把手里的炒栗子送给孩子吃。小孩吃着吃着,很快半斤栗子吃完了,一阵困意袭来,慢慢地在大人怀里睡着了,一觉醒来,火车已经来到了北京。

这个小孩就是后来名闻中外的相声大师侯宝林,那位大人是他的二舅舅张全斌。他此行是将小孩送到北京的一个满族侯姓人家作养子。很久以后,这个小孩才知道自己生于1917年11月29日酉时,乳名就叫“小酉儿”,大名宝林。

侯家也是个穷苦人家,小酉儿刚来那会儿,父亲在警察学校庶务课当课员,仅一年多就失业了。家中生活困难,只能混个半饱,养父也就更没钱买什么玩具给小酉儿了。小酉儿童年的最高级的玩具就是养父随手用香烟铁筒盖做的小秤,这是他惟一的一件玩具,但就是这件玩具,却给小酉儿带来了长期的欢乐。

因为家穷,侯宝林的养父不得不多次搬家。两年多时间里,侯宝林家就搬了三次家,生活还得不时靠二舅舅的接济。后来租不起住房,一家人又搬到张皇亲胡同(今尚勤胡同)的姥姥家来住。其时,姥姥与大舅舅一家住一起,才两间北房,也是挤得没法子。日子一长,姥姥家也住不起这二间房了,只得搬到护国寺藕芽胡同里一间只有八平方米的房子里住,侯氏一家自然只有另找住房了。在外住了没多久,仍旧难以度日,父亲外出做事去了,侯宝林和母亲又一次搬到姥姥家挤着,每天搭铺睡。而小宝林则只能睡在小饭桌上,在穷困之中做着好梦慢慢熬过他辛酸的童年。

1925年,侯宝林过了上学的年龄了,可家穷无法送他上学。这年春天,不知是谁发了善心,让穷孩子免费上学。侯宝林就进入了这个免费班,可是只念了三个月,免费班取消了,侯宝林从此失学,再也无缘走进学堂。

八平方米的房间住六口人实在太挤了,二舅舅就在福寿里另外租了间房,侯宝林又一次和母亲搬离了姥姥家。来到新家,生活仍没好起来。父亲长期在外地做事不能回家,家里生活只能靠舅舅每月一点点的接济,侯宝林就在外捡煤核、废品卖钱来帮补家用。时间一长,舅舅家生活也有困难了,侯宝林就跟着街坊到粥厂领慈善机关施舍的粥回家填肚子。冬天天不亮就得去排队,领到一勺粥,回来掺点水就是娘俩的一顿饭。

这年夏天,父亲回来了,没有挣到钱,生活还是苦不堪言,父亲就要侯宝林去买回冰块到大街上卖冰核儿。侯宝林一边挑着担子一边吆喝着,大热天满街跑,也能靠卖冰挣几个钱。不能卖冰时,就卖煮豌豆、报纸、糖果花生什么的,总想法为家挣点钱过日子。不料一次做生意赔了,连本钱都没赚回来,侯宝林只得去要饭。那是1929年初,他还不到12岁。这年,父亲找到一个做厨子的差事,家境稍稍有了点好转。

这年,父亲把侯宝林送到天桥的颜泽甫老师那里学戏。11岁的侯宝林从此离开了近乎流浪乞儿似的生活,走进了一个新天地,而这个天地却也是血和泪浸透的世界。

学戏一开始是帮助老师做家务,饭吃不饱,活又重又多,还得抽空练嗓子学戏,一有不对,就要挨打。当时教戏的规矩就是不打不成才,侯宝林不知挨了多少打。不久,侯宝林就和师傅、师兄去戏场卖艺,和天桥艺人“云里飞”搭班儿,在三角市场内西南角落大伙称为“平地茶园”的地方演出,每天从午饭后唱到晚饭前,晚饭后又去串妓院卖唱。师徒三人如同乞讨似的求人买唱,一直到午夜方回家。这种街头艺人的经历使侯宝林有了临众演出的良好基础,也使他对市井民众的生活和各种艺人的特点有了充分的了解,为后来改行说相声铺平了道路。

三年半后,颜老师和云里飞闹翻了,没处演出,就打算去山西,要侯宝林回家。那天侯宝林正演唱,父亲让人带信来说母亲去世了。老师给侯宝林一个银元四枚铜板,让他回家。侯宝林怀着悲痛一路走回家中,没有吃晚饭,也舍不得用那银元坐车,直到半夜才走到家里,在母亲遗体前痛哭一场。不久老师去了山西,但侯宝林还没出师,无处登台,这样侯宝林又要饿肚子了。

幸运的是第二天后侯宝林在鼓楼市场找到了一个演出的事,帮人家打锣。一年多后,他在戏班子里也学会了几十出戏,所有那个场子里的戏他全学会了,而且生、旦、净、末、丑样样皆能。学戏期间,他还学会了讲相声,并且还在那儿第一次和人搭档讲了相声《杂学》。

侯宝林学唱戏,又会讲相声,有时和其他班子串串场讲相声,挣点额外的钱。有一次他在一个相声场子里一个人讲了半天,竟然挣了三元大洋,交场租后还落二元五角多,他发现讲相声比唱戏挣的钱多,父亲便鼓励他去说相声,但是他讲相声没有从过师,为当时的班主所不接受,所以侯宝林就想拜个讲相声的师傅。如果又唱戏又讲相声,班主又不容,他又回到云里飞那里唱京戏,只在散场院后一个人又说几段相声。云里飞见他说相声更挣钱,就叫儿子白全福、徒弟王宝童跟侯宝林学说相声,这样班子里不久就有三个人能说相声了。三个小孩说相声更能吸引观众,这样名声就慢慢大起来了,还经常到别的班子里说相声。

时间一长,云里飞不同意侯宝林又说相声又唱戏,侯宝林就离开了云里飞,到各地街头演唱的场院子里找活。北京所有的说唱场子他都去过,天桥、鼓楼、什刹海、西单商场、东安市场、西安市场、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甚至去妓院里说相声,有时就如要饭的一样乞求别人听一段相声或太平词。这样的生活一晃过了好几年。

1937年年底,侯宝林21岁了,拜相声艺人朱阔泉为师。拜了老师就可以正式登相声的场子说相声了,朱阔泉先生介绍侯宝林到西单商场北场的相声场子说相声,从此侯宝林就专门说相声,渐渐有了名气。

这年10月,老师友人约他去东北演唱,老师因家所累没法去就指派侯宝林去。侯宝林出了关,来到沈阳,演出了三个月左右,受到一些地方恶人的欺侮,看到其他艺人被迫害致死,吓得够呛,就对班主说回去接家眷,逃了回来。

1940年5月,天津燕乐戏院来北京找到侯宝林,约他去天津演出,侯宝林就约了原在天桥讲相声的郭启儒一同前往。

1940年6月16日,侯宝林,郭启儒在燕乐杂耍园登台(建国前,曲艺与杂技以及二黄清唱等一起演出,统称杂耍)。这是他们在天津的第一场演出。根据侯宝林回忆,“打炮戏”日场是《空城计》,晚场是《改行》。

第一天演出他们就获得满堂彩,又遇到电台实况转播,这样,侯宝林和郭启儒二人在天津很快出了名,在天津站住了脚。侯宝林虚心好学,广采博收,刻苦钻研,艺业精进,越来越红了。戏院经理见二人有油水可捞,就强迫他签了6个月的演出合同,每月给定钱。二人无法,只得演下去,可是物价飞涨,定钱不够生活费,反倒欠戏院的不少钱,只能继续演下去。这样侯宝林他们一演就是三年,到1943年才离开戏院独自在外赶场。

由于当时曲艺正走下坡路,一些演员多串演戏剧,侯宝林也发挥其长处经常反串戏剧角色,表现出他深厚的戏曲功底。他能演老生、武生、小生、花脸、青衣、小旦、老旦和丑角的戏。他学习各个流派,比如学演梅、尚、程、荀四大名旦,马、谭、杨、麟四大须生(为了加强演出效果,他将奚啸伯换成了周信芳)的戏剧唱腔,无不惟妙惟肖。有人甚至说他学马连良、萧长华、姜妙香等人的念唱,闭目聆之,与真者难分轩轾。1942年春节前夕,侯宝林接连演出了《法门寺》(饰贾桂)、《四郎探母》(饰杨四郎)、《锯碗丁》(饰王善福)。他能学各种大鼓,如京韵大鼓、铁片大鼓、辽宁大鼓等,能学各个流派的唱腔,如京韵大鼓的刘宝全、白云鹏、白凤鸣,铁片大鼓的王佩臣,辽宁大鼓的朱玺贞等人的唱腔。他还能唱时调、岔曲、莲花落、河南坠子等等。他在“时调杂学”中,学唱了新鸳鸯调、老鸳鸯调、靠山调,东乡调、晋调和淮调等。当时,东乡调、晋调、淮调在舞台上已成广陵散,无人再会了。

1944年3月,著名相声艺人戴少甫在天津病逝,身后家境萧条,老母、娇妻生活无着落。侯宝林同情他的不幸,借在大观园、燕乐戏院演出之机,在台上长跪大哭,恳请观众体恤戴少甫和他的家人。观众深受感动,纷纷解囊相助。侯宝林总共募集捐款6039元,刨去丧葬费,剩下3467元,全部交给了戴家。戴家变卖了动产,得7000元,将这一万多元存入银行,每月利息600元。从此,戴家一家人的温饱可以无虞。

1944年7月31日,侯宝林在天津大观园挑大梁,攒底。攒底就是全场最后一个节目,为压轴节目,通常由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演员担任,担任攒底的人一般都是京韵大鼓演员。大观园的头牌由一位京韵大鼓演员和侯宝林并挂牌。侯、郭升为攒底后,那位京韵大鼓演员就排在后面了。

同类推荐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贾樟柯:From文艺范儿To新生代导演

    著名作家罗银胜的一部倾力之作,演绎了一个文艺青年的梦想之路,同时也是一本内含文艺见解的轻松读物。记述中国第六代电影导演领军人物贾樟柯的成长历程,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特导演经历,尤其是对贾樟柯心路历程的描写十分细腻,不少是独家披露,一个文艺青年动人的成长故事跃然纸上,相信一定会勾起曾经或正在抱有文艺梦的青年的追忆和共鸣。 生动展现了贾樟柯对电影、文艺理解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认识到,贾樟柯的思考和探索,触及文艺的核心和本质。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萧劲光传

    萧劲光传

    《萧劲光传》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海军有关单位成立编写组撰写。编写组数十次赴萧劲光的故乡长沙,他工作过的延安、东北,以及他长期工作的海军机关和部队,采访调查了许多与萧劲光一起工作、战斗过的老同志,并多次到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海军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历经十一年,终于写成此书。这部《萧劲光传》展示了萧劲光这位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全部战争烽火、政治风雨的杰出人物的一生,再现了他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社会主义中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光辉业绩,以及他不懈奋斗、实事求是、忠于党和人民、勇于坚持真理的高尚风格。书稿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军事科学院审定。
热门推荐
  • 钟云记之神决

    钟云记之神决

    倒霉透顶的孩子,前世的谜团,不知名的神秘老人,奇怪的眼睛,在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和爆笑事端?走进去。一探究竟。
  • 最强修仙学员

    最强修仙学员

    我穿越了!这是个玄幻的世界,虽然没有魔法的绚丽没有繁衍到巅峰的斗气,但有的仅仅是逆天伐命的修仙道途!本以为来到修仙时代就没有学校了,可地球就是地球,学校恒古不衰!在原来学校混的很惨的慕小雨,来到修仙学院,竟然转运了!身怀至尊道种,逆战境界!装比模式全开!为期六年的修仙之旅开始了……“在学校小爷就是唯一的老大!”
  •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

    我,是一个普通至极的女孩子,学习还可以,长相还可以,我是苏彤。他,是一个很好的男生,学习好,长得不帅,却很白,他是郭曙豪。我自己的故事吧没有任何的亮点但对我而言刻骨铭心.
  • 异界绝世主宰

    异界绝世主宰

    穿越到了武魂的世界,却只是个双武魂的废物?不,不是双武魂,而是独一无二的三武魂;不是废物,而是举世无双的大天才!圣兽,神兽,上古兽?统统给我跪下,因为我有兽武魂中的王者;圣刀,神刀,绝品刀?统统给我降服,因为我有兵武魂中的翘楚;断手,断脚,断JJ?统统给我恢复,因为我有异武魂中的极品!拥有三个顶级武魂,且看叶天如何纵横异世,铸就一代战神传奇!
  • 电影求生记

    电影求生记

    他。。。穿梭于现实和电影之间!他。。。徘徊于生死深渊之边!他。。。最终站在了世界之巅!陆放!一个普通的都市打工仔,就如同你我一样,经历无数风雨,慢慢地成长!“我!只想要好好活着!”
  • 沁沁入我心

    沁沁入我心

    谈了1年的男朋友突然提出分手,云沁沁傻了,但还是爽快的答应了,暗恋她的校草。高中时的初恋,云沁沁究竟该选择谁。故事结局有你们来定。多多发表意见。(小云第一次写书,写得不好请大家多多原谅。)
  • 四十日记

    四十日记

    当因为某些原因,生命只有四十天,你会选择做些什么呢?当有人愿意为你实现愿望,但是前提是用你剩余的生命来换取,那你是选择愿意还是拒绝呢?这是一场自己和自己斗争的战争,未来握在你的手里时,你会怎么选择。新人一枚,介绍无能,还请见谅。
  • 可不可以不要思念

    可不可以不要思念

    青春之痛,理解最透彻的可能就是小念了吧!从父亲的死,到母亲的再嫁,到哥哥的离开……这一切都让小念的青春年华中充满了疼痛……
  • 惊世嫡妃

    惊世嫡妃

    第一次见面,你我还不曾相识……那天,你满身都是血,我帮了你……第二次见面,你疯狂的追我,也不知道你到底喜欢我哪一点……后来才知道,你是人人闻风丧胆而又嗜血的战神静安王……可是你还是一样的宠我、爱我……
  • 微笑的

    微笑的

    帕里安永远也忘不了那个寒冷刺骨的雪夜,那双向它伸出的、不算宽厚却温暖的手……她给了它一个家,给了它四十年的温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