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2000000059

第59章 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何香凝(1)

何香凝,于1878年6月7日出生于香港一个商人家庭,1897年10月,她与廖仲恺在广州结婚。1902年,他们先后到日本留学,不久结识孙中山。1905年8月,何香凝经孙中山介绍,成为同盟会第一个女盟员。此后,他们长期追随孙中山投身国民革命运动,成为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孙中山和廖仲恺离开人世后,她继承他们的遗志,与宋庆龄等人一道,坚决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独裁专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全力支持中国的抗战,主张并在行动上积极与中国共产党合作。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她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政协委员。毛泽东称其“继承孙先生传统,苦斗不屈,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

香凝先生:

承赠笔,承赠画集,及《双清词草》,都收到了,十分感谢。没有什么奉答先生,惟有多做点工作,作为答谢厚意之物。先生的画,充满斗争之意,我虽不知画,也觉得好。今日之事,惟有斗争乃能胜利。先生一流人继承孙先生传统,苦斗不屈,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景仰奋兴者有全国民众,不独泽东等少数人而已。承志在此甚好,大家都觉得他好,望勿挂念。十年不见先生,知比较老了些,然心则更年轻,这是大家觉得的。看了柳亚子先生题画,如见其人,便时乞为致意。像这样有骨气的旧文人,可惜太少,得一二个,拿句老话说叫做人中麟凤,只不知他现时的政治意见如何?时事渐有转机,想先生亦为之慰,但光明之域,尚须作甚大努力方能达到。敬祝

健康!

毛泽东上

一九三七年六月二十五日

1.何香凝小传

Δ大脚姑娘的追求

1878年6月7日,何香凝降生在香港的一个商人家里,排行老九,父母给她起名为谏,也名瑞谏,期望她日后能成为一个既温柔贤淑又敢说敢为的人。

何香凝祖籍是广东南海县花棣棉村,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方水土上,繁衍生息。她的祖父曾到佛山镇经营生意,何香凝的父亲何炳桓早年到澳门开办商业,后转到香港开小杂货店及中药铺,资本较丰厚,又开设“祥安”茶行,成为中国较早经营茶叶出口的茶商之一。何炳桓慢慢地由小商变为中商。后来,他看到香港开辟不久,地价便宜,便积蓄资金“炒地皮”,将剩余资金转向经营房地产,到何香凝出生时,何炳桓已是香港有名的富商。

何香凝从小不爱玩乐,不爱交际,不怎么讲究穿戴,钱自然用得很少。正因为如此,她特别受父亲的疼爱和信赖,稍长大后就充当了协助父亲管理余钱的帮手。

何香凝的爱好是读书求知。七岁时她曾要求父亲让她进馆念书,但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普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何炳桓也是如此,他对何香凝的要求并不热心,更怪的是,他还错误地认为,女孩子进私塾会夺走男孩子的聪明。因此,他无论如何也不允许何香凝进入家庭私塾就读。但何香凝不听话,不退让,吵得父亲没办法,何炳桓只好把她送到邻近的女馆就读。

谈到施小足手术,这是何香凝一生中最值得自豪的事。一天,何香凝的脚又被母亲紧紧地裹了起来,但她仍用剪刀剪开,裹脚布被她剪成了花蝴蝶。后来,何香凝的母亲将剪刀搜走,并再次给她的脚缠上裹布。何香凝便托佣人给她买来一把新剪刀,等大家睡觉以后,她再将裹足布剪掉。她意志坚强,不怕父母打骂,缠一次剪一次,经过几十个回合,何炳桓和妻子便感到无奈了,他们叹了口气,任由何香凝去了。这样,何家中便有了一位大脚姑娘。

由于施小足手术,何香凝中断了女馆学习。但她坚持长时间的刻苦自学,更从书中明白了许多道理。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当年,何炳桓无可奈何地同意了何香凝不缠足的要求,但当她到了出嫁的年龄时,何炳桓又操心不少,谁愿意娶个大脚媳妇呢?出乎他意料的是竟有人专要讨个没裹过小脚的人做妻子,这就是廖仲恺。

廖仲恺于1877年4月23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市一个华侨家庭里,祖籍广东省归善(今广东惠阳)县鸭子乡窑村。廖仲恺的父亲廖竹宾早年在香港圣保罗书院就读,毕业后进入香港汇丰银行工作,后调往美国旧金山代汇丰银行办理商务,1875年,担任旧金山分行副经理职务,成为旧金山华侨中一位很有社会地位的人。

廖仲恺的父亲虽远离中国,但他热爱祖国。他经常教育子女要爱国爱乡,学好汉语,他还常用爱国故事教育子女,极大地影响了少年时代的廖仲恺。廖仲恺越来越感到自己与祖国间联系的密切,因此,当1893年父亲不幸病逝时,廖仲恺便陪着母亲和弟妹乘船由旧金山返回香港。回国后,廖仲恺生活在叔父廖竹岗家,于1896年到香港进入皇仁书院学习。

岁月流逝,转眼间廖仲恺到了20岁,是择偶娶妻的时候了。他遵循父亲留下的两条遗嘱:第一,根据客家人的规矩,儿子必须讨个大脚妇女做媳妇。第二,小脚女人在外国被人看不起。他大胆地宣布:非要找个大脚妻子不可。可是,当时极难找到大脚小姐,尤其在香港。但事情偏偏凑巧,香港正有一个大脚小姐,她就是何香凝,芳龄19岁,待嫁闺中。真是天下姻缘一线牵,何炳桓得知廖仲恺娶妻的条件,便促成了二人的婚事。1897年10月,廖仲恺与何香凝在广州举行了婚礼。

何香凝在新婚之初颇感不乐,因为从相貌上看,廖仲恺身高只有1.60米左右,而且较黑较瘦,但经过接触,何香凝认识到廖仲恺是个诚挚忠厚、肯学上进的青年,因此变得欣慰起来。

何香凝嫁给廖仲恺,从此,两人互敬互爱,情投意合。此时,廖仲恺还有美术的业余爱好,回到家里,在何香凝念书之余教她美术,阅读新书刊,使何香凝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对世界及国家大事的认识;正是得到何香凝的贤惠照料和经济援助,廖仲恺在婚后才得以完成在香港皇仁书院未竟的学业。

何香凝与廖仲恺结婚后,开始寄住在廖仲恺的叔叔家中,不久,又搬到廖仲恺的哥哥廖恩焘的公馆,他们先住在楼下的一个房间里,后在楼顶晒台上搭了一间小屋居住。高处独居,每遇皓月当空,月光如水般照在促膝谈心的何香凝、廖仲恺身上,两人不由得产生“人月双清”之感,便寓其意将此楼台斗室取名为“双清楼”。这是他们夫妇新生活开始的见证,因而后来何香凝自命为“双清楼主”,并将其诗画集命名为《双清诗画集》,廖仲恺也将其诗集取名为《双清词草》。

此时,中国因外有列强入侵逼迫内有腐败统治而面临亡国亡种之祸,所有的爱国者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救国之路。何香凝夫妇结婚不久,决定东渡日本求学。

一日,廖仲恺在香港皇仁书院毕业后,谢绝了叔父和哥哥要他步他们后尘进入清朝官场的劝告,对何香凝说:“国家危险至此,我们岂能坐视?日本留学生朝气蓬勃,志士云集,我想东渡求学,结交革命贤豪,共图大业,惟学费无着,奈何?”面对丈夫的困难,何香凝毅然将陪嫁的珍珠、翡翠、宝石、金银首饰和部分家私变卖,连同她做女儿时攒下的私房钱1000多元,共凑足3000余金交给丈夫,1902年11月,廖仲恺告别妻子,先行一步。两个月后,何香凝也离别双清楼,奔赴异国他乡,迈开了由爱国而救国的第一步。

Δ参加革命

到达日本东京后,何香凝与廖仲恺在早稻田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住下,取名“觉庐”。同寓的还有广东人关乾甫、萧友梅等人。刚到东京,何香凝的天足便在留日学生中引起轰动,以至当时钮永键、张继、居正等人干脆给何香凝取了个“何大脚”的雅号。廖仲恺开始在松本龟次郎开办的日语学校补习日语,一年后考入早稻田大学经济预科学习。何香凝则入东京女子师范预科学习。在此期间,她常跟廖仲恺一起参加中国留学生的各项活动,因此结识了革命青年黎仲实、朱执信、苏曼殊、卢少歧等人。在人生和事业中,最困难最首要的是选择。何香凝到日本时,正是中国留日学生争论挽救中国的道路问题最热烈的时候,有拥护革命者,有拥护保皇的,也有拥护清政府的。而何香凝、廖仲恺经过探索和思考,则选择了走追随孙中山的革命道路。

1903年9月的一个晚上,何香凝与廖仲恺到神田神保町的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留学生聚会,他们第一次见到了孙中山,并亲耳聆听了孙中山的反清革命讲演,极受启发。散会后,他们打听到孙中山寓所的地址。几天后,何香凝与廖仲恺在留日青年学生黎仲实的陪同下,三个人一起按地址找到了孙中山的寓所——小石川的一间“下宿屋”,拜访了孙中山。由于同是广东人,孙中山热情地接待了他们,直接把话题引到了中国政治问题上。孙中山这次谈得很多,为他们选择民主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后来,何香凝与廖仲恺又多次与孙中山见面,经过慎重考虑,他们表示愿意参加革命工作。孙中山非常高兴,指示他们先在留学生中物色有志之士,广为结交,为日后革命做准备。

同年9月底,孙中山离开日本赴美洲宣传革命。临走前,他交给何香凝与廖仲恺一个任务,即组织留学生学习手枪、步枪射击等初步军事知识,为将来发动武装斗争做准备。孙中山离开后,他们遵照嘱托,一面在留日学生中广泛交往,扩大革命的联络与宣传,一面与黎仲实、苏曼殊等人组织住在牛八区的留日青年学生成立义勇队,进行军事训练。他们每天清晨秘密集合到大森林里练射击,由懂军事的黄兴教授枪法。义勇队共20多人,何香凝的主要任务是每天先行起床,烧水煮饭。不久,因一个队员与日本服务员谈变爱,日本警察借机干预,何香凝等被迫搬到小石川居住,义勇军练射击的事也就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为了适应新形势,推动革命斗争,将全国分散的革命力量组织与统一起来,孙中山在1905年7月从欧洲回到日本,决定联合国内革命团体,以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三个组织的成员为骨干,集合10余省的留学生精英,组成统一的革命组织。他住在东京一个叫“高阳馆”的旅店里,化名中野,但由于他活动范围广泛和频繁,受到日本警察多方刁难与阻挠。孙中山极想找一个可靠的地方作为活动的地点,以掩护活动的进行,他想到了何香凝、廖仲恺。他们参加了革命活动,又自己租赁了房子住,极适合孙中山的条件,因此,孙中山委派黎仲实找何香凝和廖仲恺商谈。

1905年8月6日,黎仲实来到小石川何香凝贷家(日本出租房子的称呼)。当时正值暑假,廖仲恺为筹措下学年的费用和把何香凝留在娘家的女儿廖梦醒(1904年2月4日出生)接回日本同住,回香港去了,只有何香凝在家。黎仲实向何香凝说明来意,何香凝听完后,知道孙中山信任她,便没有什么犹豫,但她也有难处,因为她以前做小姐,从未下过伙房,不会做饭,就是嫁给廖仲恺后,家务活也有陪嫁的两个丫头料理,现在不用女佣人,怎么办呢?再说当时东京没有自来水,要到外面挑水,而廖仲恺又不在家,搬家后用水不好办,但为了革命,付出代价也值得。

在孙中山托何香凝找房子的时候,酝酿成立同盟会的工作已经就绪。因此,黎仲实和何香凝谈借房子开会的第二天晚上,何香凝在她的寓所里办了入盟手续,成为同盟会第一个女盟员。同时入盟的还有马君武、胡毅生等人。入盟的手续应有两人介绍,但何香凝填的入盟书只有黎仲实的签名。孙中山看后,就签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何香凝入盟的介绍人。入盟仪式上,何香凝举起右手,在孙中山领导下读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有始有终,如或渝此,任众处罚”的誓言。之后,孙中山又给她谈了许多进行革命活动的事。孙中山走后,何香凝想了好多,“兴奋激动得彻夜未眠”。

为了能够帮助孙中山和其他革命同志,何香凝在着手搬家前干的第一件事是学会烧饭做菜。平常饭来张口,从不问佣人弄什么、怎么弄的何香凝完全变了,她细心地看日本女佣淘米、下锅、添水、烧火,注意米的多少,水的分量,烧火时间长短。没多长时间,何香凝就学会了做饭。不久,何香凝在神田区找到一处租房,这是一座上下两层的小楼,共有7间房子,比小石川的租房面积大多了,当然,租金也贵(每晚租金25元),是小石川租房的2倍多,但何香凝考虑到面积大,便于同志们集合议事,而且交通便利,又靠近中国留学生会馆,便于同留学生联络,便租下了。

何香凝在神田租的新居很快成为孙中山召集同志开会的场所和同盟会组织的通讯联络机关。何香凝除了做好看门、照料茶水的工作外,还专门做收管信件的工作。平时,各地写给孙中山的信函,凡邮件中写有“中山”、“高野”、“孔宅”、“逸仙”收的信件,何香凝都亲手一一收妥,转交给孙中山。她还接受孙中山的委托,收存和保管同盟会的一些文件。何香凝当时最感压力的是如何照顾这么多人,特别是吃饭,一要钱,二要功夫,这两项都不好办。何香凝做饭菜的手艺不很高明,但她的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精神和省吃俭用、克己奉公、热情照顾别人的态度及行为却为孙中山和广大盟员所尊敬,被认为是难得的好管家,盟员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御婆样”,连孙中山也如此称呼。这样,她结识了秋瑾、方声洞等。同盟会于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推动了革命的发展,特别是此后中国留日学生中的革命活动日益活跃。

何香凝在参加同盟会各项革命活动的同时,并没有抛却学业。1906年,何香凝结束女子师范学校预科学习,考入东京目白女子大学,专攻博物科。她除了努力完成学校的功课外,还要求朱执信教数学,胡汉民教《史记》、《汉书》,加上廖仲恺的指点帮助,何香凝的学识获得飞跃长进。此时正是孙中山等同盟会员忙于进行军事斗争的时候,“要在国内组织武装起义,需要起义的军旗和安民布告、告示的花样,军用票的图案等等,因而需要人搞图案,把它画出来。”为适应革命需要,何香凝在廖仲恺的支持下,决定改学美术。1908年,她进入东京本乡美术专科学校高等科学绘画,从师于端管子川先生,专攻山水、花卉等。同时,她还每星期两次到“日本帝室画师”田中赖章家里,跟他学画虎、狮等动物。何香凝学得非常认真,提高很快。1908年9月,她在东京生下儿子廖承志后,继续在美专学校学习,直到1910年秋毕业,1911年初回到香港。

同类推荐
  •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最年轻的获得者。
  • 出轨的盛唐:武后

    出轨的盛唐:武后

    一本书讲透中国古代女人的权力心术,生动诠释古代女性与权力惊撼媾和的宫闱心计:色媚、隐忍、阴毒、怀柔、狠厉、绝情……解密武则天最隐忍、最狠厉、最孤绝又最辉煌的一生,再现盛世大唐最阴暗、最情色、最血腥的权力争斗;一本精彩诠释中国古代女人只有在床上先征服男人才能在权力场上征服天下的最经典教材,生动描写了武后的从容镇静,老成练达,虽然难以洗涤其残忍毒狠之罪,却是人人敬佩。她做皇后28年,皇太后7年,后以本人名义做皇帝15年,兹后唐朝其他15个皇帝也全是她的孙辈和后裔。所以,纵是武则天的头衔一改再改,她仍是唐朝的祖先和国母。以一个篡位而颠倒朝代的人物,又在太庙里千秋享配。
  • 一个人的奋战

    一个人的奋战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刻画了李家安和发生在他身边的典型人物,艺术地再现了一个优秀青年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生存姿态,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 科比传

    科比传

    他是一个喜欢孤独并享受孤独的人;他是一个有些天真又有些高傲的人;他是一个不够完美却追求完美的人;他是一个喜欢朋友却不善于交际的人;他是一个在球场上无所不能的人;他是一个在生活中有些幼稚的人;他是一个视胜利堪比生命的铁汉;他是湖人队无法撼动的领袖;他是全美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就是科比·布莱恩特。
  •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起点不决定终点—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0封信

    我相信个人的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个人对生命、自由和幸福权利的追求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我相信权利之中必包含责任,机会之中必包含义务,拥有之中必包含职责。我相信法律皆是由人所制定,而非人被法律所掌控;我相信政府是人民的仆人,而非人民的主人。我相信人因为工作会变得高贵,不管是用脑力还是体力;我相信世界会给予每个人谋生的机会,但它并不对人类之生存负有义务。
热门推荐
  • 母语传播概论

    母语传播概论

    在人类跨文化、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一种极为普遍的传播形态——母语传播。由关锐和李智主编的《母语传播概论》从国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双重视角观照母语传播,理论与实践、学理与案例相结合,论述了母语传播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基本模式和作用、语言转换、文化对接及效果评估等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母语传播实践为例,介绍了母语传播的两大发展趋势——新媒体化趋势和本土化趋势。
  • 窗外阳光灿烂

    窗外阳光灿烂

    《窗外阳光灿烂》所选的小小说无论是生活情感类、社会科幻类的,还是市井官场类的,都有着共同的特点:好读,耐读,喜读。《窗外阳光灿烂》包括你不知道我在悄悄爱你吗、拍卖夫妻、帝女带七位美女去成仙、烂柯山之恋等内容。
  • 三年呼吸

    三年呼吸

    我想把你当作我的回忆,沉淀在脑海里,我不会把你忘记,你是我爱的那个人,无论契机是什么,我爱你,无论何时何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约定,对不起,我想爱你,可你却离我而去,你的世界已经把我拒之门外,我的世界也因你而锁闭希望你可以好好爱他,珍惜他,你们的爱情将会有法律来见证,而我默默的在旁边祝福,祈祷,珍贵他吧,少女,有他你一定会幸福。
  • 龙武野记

    龙武野记

    一路修行,荆棘密布,尸山血海之中他屹立不倒,成就绝世强者,傲视诸天。
  • 九曲殇之绝世恋

    九曲殇之绝世恋

    身份低微的她本是仙界小小的河神,而他却是鼎鼎有名的仙界将军,她以为会和他在一起,怎奈有人从中作梗,她嫁作他人妇的时候……在神魔混战中,她找回失去的记忆,想起那句“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 暗之血圣痕殇

    暗之血圣痕殇

    命运,神秘莫测。谁能知晓将来之事?人生,大起大落。浮沉着快意恩仇。当强大且邪恶的力量缠绕我身,已经不再是单纯善与恶的交织。我最终挥起染血的双手!顺从着命运的召,为了摆脱而陷落。未来由我谱写,罪恶由我承担!
  • 憾世成神

    憾世成神

    在鹿物之陆,有四个分裂的空间。这四个空间共同之处是,生存之路,都为修炼。而修炼,又为鹿者,鹿灵,鹿灵王,鹿王,鹿之皇,鹿圣,灵鹿物,鹿物,最后破物为神!
  • 重生复仇:夜帝的罗刹妃

    重生复仇:夜帝的罗刹妃

    前世,她的夫君为了医治她的姐姐,不惜将他们幼小的孩子残忍的杀害,换来他们狰狞的笑声,她带着满腔的心碎含恨而亡。天见尤怜,她重生了!这一世她一改曾经的懦弱,她陌听雪踏着鲜血而来,她的心中只有满腔的恨意,她要复仇,一一归还!想要利用我上位?很好,我陌听雪发誓,今世前生的两笔账一起算,若是不将负我之人挫骨扬灰,誓不为人!当前世她错过的他,再次温柔的出现在她的眼前,执子之手:“我愿为你撑起一片天!”他爱她至深,宠她入骨,她却开始迷茫、迟疑了!今生,她还配拥有一份真挚的感情吗?她还来得及弥补那份曾经错过的爱?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角儿

    角儿

    这套四本影视原创小说自选集,包括了我的九部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小说。影视作品注重的是故事性,有了一定的故事,再加上其文学性,也就是鲜活的人物和文学的命题,自然会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也就是说,一部成功的影视作品离不开文学的支持。影视制片人经过十几年来的生产制作经验,已经意识到剧本在一部戏中的重要性。另外我的创作主张是,一定要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当代性。作家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更多的读者接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试想,任何一部文学名著,不论中外,都是首先有较强的可读性以后,才一代代地流传下来,然后才是不朽。假设一部作品的出版,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看,又怎么能流传下来呢?难以流传下来的作品,又何谈名著呢?
  • 仙魔法则

    仙魔法则

    仙道法则是超脱。魔道法则是堕落。我苏灿的法则就是,不想死的,别惹我。小小乞儿,为守护心中挚爱,在仙道中堕落,在魔道中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