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57200000250

第250章 他们说

“父皇!”朱慈烺咬牙道:“儿臣以为,将功不若使过,请赦卢象升之罪,命他继续带兵与东虏作战,如此一来,他感恩戴德,必会尽心尽力,将功赎罪。同时诏洪承畴与孙传庭加速来京,以秦军之新锐,稳定地方民心。卢象升率宣大、山西劲卒,加上高起潜南下的关宁精兵,陈新甲之众,他们可攻敌之前,后来秦军外扼敌之后,同时命南方州县官兵整顿兵甲,坚壁清野,号召在野豪杰、父老兄弟,人人执干戈以卫桑梓,则东虏可一战而溃,胜负之势从此改观。”

欲救杨廷磷,则要先保卢象升。说实在的,朱慈烺对杨廷磷的感觉实在不错,对于卢象升的大名也熟稔于耳。只是,自己实在不知道为什么龟缩后方的满朝文武对领兵在外作战的卢象升喊打喊杀?

“呵呵呵···”崇祯闻言轻笑了起来,自己这个儿子啊,虽然年幼,但是整个大局观还有的,说的也似乎头头是道,实在是难得。

“你要请赦卢象升?要知道朕以前可不是没有给过他机会,然而他千里追击,劳而无功,拥军避战,地方沸腾,你还要保他吗?”

“父皇,儿臣以为,临阵换将乃兵家之大忌,责臣太骤,则以致军心恐慌,士气断绝,人人自危之下恐我大明各路官兵终成一盘散沙也,儿臣再请赦卢象升!”

听了他这句话,崇祯脸上闪过了一丝诧异,这个儿子的性子他是最清楚不过的了,虽然平时平和待人,从不以势凌人,但性子懦弱的紧,如今能如此坚持,倒引起了他不小的兴趣。

“嘿嘿嘿,这个卢象升平时才干倒是有些的,但要说真金不怕火炼···”说到这里崇祯摇了摇头,他是怎也不相信以一个月来卢象升的表现能有多大的能为的了,“不过你在审时度势这个上面,还能可以有所称道的。烺儿,你须记得一句话,乱世必得用重典···”。

接下来,崇祯娓娓教导,以汉家历史上战国乱世实例,秦国是用如何的严法酷典,如何整肃人心,如何法制森严,上下闻命凛然,不敢稍微玩忽职守,···最后秦王嬴政终于取得天下的。

父皇虽然没有训斥自己,但是话里的意思明白的很,朱慈烺勇气衰竭之下,再也不敢异议,只是连连唯唯诺诺,但听到乱世用重典的时候,他心里却闪电般的想起刘邦和关中百姓“约法三章”的故事。

由此,他脸上便稍微带了点异色。

看着儿子如此表现,崇祯心里微微一叹:如此妇人之仁,简直和周皇后一个德行模子里铸出来的!烺儿或许是太平盛世之明君,却不是乱世之能君,罢罢罢,亏得自己还春秋鼎盛,只要自己好好收拾了这乱局,巩固社稷,以后就让烺儿好好当一个仁君罢了!

“听说这几天你出去撒野跑的欢?何见何闻?说来给父皇听听。”崇祯今晚见了儿子的表现,大都还是感觉到满意,不准备再考较下去,于是转移了一个轻松的话题。

周皇后在一边笑眯眯的看着这父子对话,享受着这难得的幸福静谧时光的时候,观德殿内,朱慈烺已经在向父亲将自己这次在京师的见闻以及遭遇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崇祯皇帝听的也十分入神,不时微微点头,并不插话打断。

当听到满京师人挤人,被踩掉的鞋子满街狼藉,其中也有朱慈烺脚上一只的时候,周皇后不由咯咯咯的笑出声。

崇祯帝也是笑了,民间士气如此高昂,当真是大好事啊。

接下来,朱慈烺又兴冲冲说了自己随着京师一股潮流去探望了一小股留在京师养伤的汉家军官兵的时候,崇祯帝不由兴趣大起。

“什么?这些官兵竟然拒受百姓自发送去的猪羊肉食,犒赏财货银两?”

“是的,他们向前往犒劳的官绅百姓表示,汉家军军法森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不伸手向百姓白拿一丝一碗’,更何况这次安肃大捷,他们没有参战,也就没有战功,何来的犒赏?还请这些好心人不要害他们,不然他们回去后必然受到军法的严处!”

“可是,那么他们平时在京师城里,百来号的人马,这治病养伤的费用也不小,他们钱从何来?”周皇后好奇的发问了。

“这个儿臣就不知道了,据他们附近居住的胡同百姓说,他们从来举止有礼,买卖公平,从不欺行霸市,有钱的紧!所以,很受那些附近百姓的赞誉!”

“呵呵呵···”,闻言,崇祯皇帝倒是笑了:“于望这个小滑头!一脑门都钻在钱眼里了!”

历次来,凡是于望打仗,从来对朝廷就没有缴纳过什么战斗缴获,就算上报,也只是可怜巴巴的三头牛,八头羊,再加上一两百俩的银子。如此寒酸的“战果”,上面闻报后,还真不好意思伸手拿要,索性下文让他们自己留着好了。

就比如上次安肃大捷,如此空前的胜利,他除了送来一些鞑子首级、盔甲旗号,就没有什么钱粮缴获。如果要说还有其他的东西,那还真有:八千的难民被送了过来,这不是额外增加了朝廷的钱粮负担么?

难道于望的战果就真的如此寒酸?上面自然也是不肯相信。不过,如今整个大明到处官军缺饷,处处败战,只要于望肯打,能打胜仗,些许缴获,于望的独吞,如今满朝文武和崇祯帝也是默认了,这就当是弥补地方官军的粮饷,作为变相的朝廷封赏了。

何况,于望越是这么小家子气,在崇祯眼里就是越可爱,如此猛将,不怕你不贪,就怕你不贪啊。

这小股于望的官兵既然有钱,大概是上上次宛平大捷的战果罢了。

当下,崇祯帝把这当着笑话说了出来,朱慈烺和周皇后恍然大悟,不过周皇后还是感慨出声:“如今天下人不是为名,就是为利,谁又能嫌弃自己财货多的?他们竟然拒绝了天上掉下的财货,真乃义士也!”

朱慈烺也感慨的说:“这些官兵死活不要送来的钱粮,但是对于京师的这些热心人,反而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现在的崇祯当真是对于望的官兵好感愈加,听闻儿子卖关子,好奇心顿起。

“他们说,将军一直教导,一个民族如有没有自己的英雄,是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我们汉家历史上从来不缺英雄,汉家能有今天,完全是因为诸多大明开国先烈的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朱慈烺把自己的所见所谓娓娓道来,此刻不仅仅是皇帝和皇后,就是满大殿的宫女太监们也是听的入迷。

“他们说,···英雄,我们汉家难道到了今天这一代就没有了吗?···为了同种同宗同文,身上流着华夏血液的民族,我们要站出来!···将军希望我们这些官兵,人人能做上百姓称颂,青史记载的英雄!”

“壮哉!鼓励三军士气,再也没有比于望说的更好的了!”崇祯感慨道。

“可不是么!父皇,您是不知道,据这些官兵说,当初于望将军在开平展开誓师大会,全民动员,那场面简直让人振奋无比呀!”

“烺儿!快说说是什么场面?”连周皇后此刻也是心潮激动不已。

“据他们说,当时整个开平中屯卫动员到什么程度?···不说当地所有的乡绅有钱出钱,有粮出粮,凡是青壮,不论在编不在编官军序列,汹涌要求自备刀枪出战,那些家中独子的,或是历次战乱只剩下独子的,家中的老爹老娘硬是把他送到了军营前,说是国难当头,要送上家里最后一个娃,为国家做最后一分力···。”

“···,就是家中没有子嗣的五十岁老汉也提着锄头要求参战,口里怒吼,鞑虏荼毒中华,他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未死之前,必向胡虏索取相当代价,必与虏寇死战到底!”

“好!好哇!!!”

“蓬”的一声巨响,崇祯帝听了这些话,简直是热血沸腾,猛然拍案而起,在大殿里疾走,口里大声道:“民心可用!军心可用!朕有如此子民,又何愁他日大明不中兴!”

同时,兴奋的崇祯自以为得到了汉家军屡次大胜的答案。是啊!如此视死如归,不打胜战,还真没有天理了!如此众志成城,也难怪于望作为地方一游击,帐下兵马愣是比他地官军人数要多!

似乎,以前一切的迷惑,到今天都有了答案。

“臣妾谨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为陛下贺!为大明贺!···”

顿时,在周皇后的带头下,除了朱慈烺,还有一殿的太监,宫女跪满了一地。

“好,好,好!起来,都起来!”崇祯意气风发,嘴里赞道:“烺儿!这几天你出去微服私访,出去的好哇,好!朕特许你以后还可以经常出去走走,只不过,再也不能像这次偷偷摸摸的,你只要禀报,朕有何不允?”

“儿臣谢过父皇!”朱慈烺赶紧谢恩。

“那些官兵还说了些什么?”

“是啊,烺儿!你不是说,那些官军提出了一个要求?到底是什么要求?”毕竟周皇后心细,满怀欣喜下,提出了疑问。

“那些官兵说,将军一贯教导,此次出征,为以报国家大计,民族大计,为大明战死,事极光荣!所以将军举行的是誓师大会,而在他们心眼里却是誓死大会···。”

“那些官兵真的···真的是如此说?”听到此,崇祯帝询问的话语也颤抖起来,如果于望果然如此教谕官兵忠心于大明,那么,他不仅仅是猛将,除了一些贪财的小毛病,还是良将呢,果然不亏是忠良世家出身啊!

朱慈烺此刻也精神抖擞,一双眼睛也显得精亮无比,接着大声说:“是的,父皇!他们说,你们可能不知道,为大明战死,这区区五个字,在我们心胸里是有着多么强烈的自豪感和无上的荣耀!···所以他们只是要求,以后京师城里有能力的官绅百姓,每年在清明时,能到宛平城郊外做个祭祀,上把清香,如此他们就满足了。因为···那里存在着汉家军为国战死的新一代民族英魂!请人们不要遗忘他们!”

“就如此区区要求???当真是忠义气贯九天啊,这又有什么办不到的呢?对于他们,赏,一定要赏!”崇祯闻言不由感慨万分,连着满殿的人员皆是动容。

“是啊,儿臣也是如此认为!儿臣即是见了这些人的才干和见识,也觉得这些官兵只领了普通战兵的职衔儿,其中最大的官儿不过小旗,不免有些屈才。于是儿臣便寻思着,既然他们此刻在京,不如先赏赐提拔给他们在三大营为军官的,弄个差事先干着,之后再慢慢向父皇荐举的,不过既然父皇现在问起,那儿臣可要向父皇讨个恩旨了。”

“呵呵呵,好,好,好!吾儿放手去做就是!”听到儿子如此提议,崇祯也是龙心大悦,儿子居然能想到要施恩,要笼络人心?这也算不错的进步了。

“父皇可能不知道哩,不要看这些官兵都是最低层的丘八,但是人人却是识字,粗通笔墨呢!不过,孩儿也试探着考较了他们的文采,他们对于什么儒家典籍也是一知半解,八股文章更是一窍不通,真真是可惜了!”

“还有这种事?”

“是啊,据他们说,在当兵的时候,将军就严厉要求他们识字,每天要背生字,达不到要求的还要被打板子!···于望说什么,所有人都要把汉字学好,因为汉字本身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文化图腾,它是我们开启中华文化宝藏的钥匙,只要是汉人,都有学习传承汉字的义务···。”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听他们说,于望将军也只是要求他们识字,能读文章,能开阔眼界,别的就没有更多要求了!”

“哼!这个无赖···。”崇祯闻言哭笑不得,大将还有逼官兵读书写字的?这个于望想法倒是不错,不过也是有头无尾,士兵学会识字后,就放鸭子不管了?

正是什么样的将军带什么样的官兵,也难怪了,于望本身出身就普通,以战功起家,只是可惜了,于望如此俊杰,怎偏生不好好读书,以科考正途出身,去做个文官呢?

大明重文轻武,武官一向重用的希望不大,崇祯此刻的心意也是存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听他们说,此次安肃大捷,满京城轰动,那些文人雅士赋歌是一首接一首,诗会是一场接一场,但是那些作品,他们听说了后,认为全是狗屁,还不如将军大人出征前吟的一首诗!”

“哦?满城文学泰斗赋的诗歌都是狗屁?于望还会作诗?”

“是啊,儿臣且为父皇学一学,据说于望的诗是这样的,诗名为万胜,···。”

“把礼仪化作刀枪,

把屠杀胡虏刻作丰碑,

让中华孩童不再惊恐,

让汉家母亲不再号泣,

让白骨可以入睡,

让冤魂能够安眠,

让战争远离本土,

让汉家雄立人间,

壮哉!我大明!

壮哉!我汉家!

万胜!万胜!!万胜!!!”

殿里,朱慈烺便把这首“诗”大声的重复了一遍,一直听他朗诵,殿里的一些太监本来是竖起耳朵仔细聆听的,越听脸上越是古怪,表情越是难以自禁,一些人由于死命要憋住笑意,那脸上的肌肉甚至都扭曲了起来。

自古以来,汉诗便有讲究声律、对偶,通押一韵,押平声韵等种种严格要求,如果于望这首字数长短不一,甚至字词也完全口语化的诗,也算是诗的话。

肚子里有一些墨水的太监自忖,肚子里随便甩出十篇八篇的,足以把这首“大作”踩之脚下。

然而,崇祯帝没有笑,他回到了座位,眼光连闪,手指不由自主的在桌子之上敲击不断,时缓时急,直过了半晌,才长出了一口气,嘴里喃喃道:“以诗言志,于望的赤胆忠心跃然诗里无疑!···好诗!真真是好诗!这些官兵说的一点都没有错!”

此刻的崇祯,对于望的好感简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甚至,他都有一种迫不及待的见一见于望的冲动。

然而,这个时候的于望正率领官军在保定地带征战,自己想马上见到,那是全然不可能,崇祯帝也只好把遗憾的眼光向南方望去,正如以前的自己,似乎这样,目光一路飞跃,终究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同类推荐
  • 中日恩怨两千年2

    中日恩怨两千年2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两千多年来,在这片狭长的海域里,无数人怀揣着友好、仇恨、好奇、敬仰,乘风破浪,冒着被大海吞噬的危险,频繁往来于两国之间。公元一世纪,中国的冶炼技术,让日本从石器时代直接进入铁器时代;一千六百年前,来自中国的渡来人将文字带到日本;一千三百年前,鉴真和尚六次东渡,使佛教在日本发扬光大;汉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至今仍清晰可见……到近现代,日本对中国的文化影响则非常深远。我们今天频繁使用的大量词汇,大到“自由”“民主”“平等”,小到“卡拉OK”“人气”“达人”“萌”都是来自日本;日本人创造的产品和文化,更是深入到中国社会的每个阶层和角落。
  • 宦医

    宦医

    那一年,魏忠贤身领提督,客巴巴迫害嫔妃,王安青州遇刺,朱由校独居小院,朱由检简居蛰伏,一入皇宫幽深如潭。那一年,努尔哈赤虎视眈眈,蒙古余兵屡次犯境,熊廷弼锒铛入狱,吴三桂雄踞一方,悠悠大明支离破碎。那一年,杨涟午门死谏,孙慎行借刀杀人,叶向高明哲保身,王化贞纸上谈兵,东林书院究竟为谁?那一年,许显纯兼施酷刑,崔呈秀殿后献计,客光先狼子野心,刘若愚螳螂捕蝉,东厂众番心怀鬼胎。那一年,李自成老母病重,朱燮元屡遭陷害,戚作国提笔撰书,卢象升田园作词,天下英豪谁能纳入囊中?那一年,现代小中医意外穿越,居然还跟杨涟有亲戚,到了这个黑暗年代,无奈呜呼,奋斗吧,让我来提笔谱写新的大明。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加入书架”和“投推荐票”,小鱼感激不尽!
  • 孤客十二年

    孤客十二年

    孤,王之自称也,独,无二也,所谓孤独,皆是王者之感。这世上无聊寂寞千万种,能称孤独的又有几种?这,就是作品介绍。
  • 历代状元

    历代状元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第七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热门推荐
  • 月魅九天

    月魅九天

    她被称为徐家的绝世废材,毫无灵根,灵脉全毁,被徐家所放弃,所欺辱。前世今生,无父母,无兄弟,独自一人。爱我护我的,舍命护之,伤我害我的,血洗杀之,今生既然让我拥有亲人家人,那么她们便是我的逆鳞,龙有逆鳞,触之必毁,舍弃生命,诛其全族。
  • 灵魂之所地球最后一百人的希望

    灵魂之所地球最后一百人的希望

    原本作为一个坚定不移的足控张浩瀚活的虽然颓废,倒也是挺滋润的原本平凡,有点小聪明,小胆怯的少年哪知自己被选为地球最优秀的100位年轻人又怎能料到他能够拯救整个地球拜托,他只想做个低调的足控变态好不好
  • 贝贝历险记

    贝贝历险记

    本书围绕着主人公贝贝,意外地被龙卷风刮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与野兽偶遇所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贝贝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里,各种野兽竟然带着恐怖、可怕与绝望,居然与她不期而遇,她必须直面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
  • 惹事生妃:皇上,莫跑!

    惹事生妃:皇上,莫跑!

    她——陌倾倾好不容易穿越过来,为毛没有大风大浪,反倒一片安宁?!不行!她必须要找事做!出国游玩,为毛碰见俩男欺一‘女’?!出手一救,唉呀妈呀!竟然是一男的!可素,这男的长滴挺帅气的,(花痴……)哎,不对!为毛你吻我!夺我初吻,还有第二次!对!就是你!别东张西望的!在这四周,除了你,别人敢近我身?!一阵啪啪啪后……苍天啊!大地啊!盘古啊!女娲啊!谁来收拾这个长得妖孽,其实无赖的妖孽男啊!(更新较慢,绝不弃文)
  • 狐王殿下不好惹

    狐王殿下不好惹

    怎么也没想到,我,苏小小,十分现实的我,竟然穿越了!这应该是发生在那些小女生身身上的事啊,虽然我名字女气了点儿,长得女气了点儿,可是!我TM还是个爷们啊!>^<,你穿越就穿越吧,干嘛还穿越到古代,老纸历史最差啊!你说,我怎么在这个全是老僵尸的世界生存?
  • 在我心上行走

    在我心上行走

    满怀对未来憧憬的富家女大学毕业后,在母亲精心的安排下,与心爱的男友、闺蜜以及蓝颜,双双进入自家公司开始了人生奋斗的职业旅程。纷繁而艰苦的职业生涯中,男友移情她的闺蜜。遭到友情与爱情双双背叛的她,在最孤苦无依的时刻,蓝颜给了她无数温暖,带她离开那段灰暗的日子。重新振作的日子,母亲要求她为了家族事业与门当户对的富豪之子联姻。订婚的那天,她无意中发现了富豪之子的惊天秘密。更令她吃惊的是,一直在她身边温暖她的蓝颜知己竟然是富豪之子的弟弟……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对她蓄意接近?躲在他们身后策划这一切的又是谁?一段时隔二十年的尘封往事,一颗被爱伤碎的心,情未了,恨不消……只因你在我心上行走……
  • 无敌中国人

    无敌中国人

    <无敌中国人>是一部长篇历史军事体裁小说。主人公仲国仁,后改为中国人,他从小离家,15岁入伙当土匪,25岁蹬上通天寨头一把交椅,成为上百人马的大当家。主人公靠一匹白马,两把匣枪,驰逞在东北嫩江两岸。主人公虽是土匪,他却与其他土匪截然不同,他杀贪官污吏,抢恶霸土豪,他不但不抢穷人一分钱一粒粮食,还把抢来的衣物粮食分给当地穷人。更让百姓敬佩的是,他有一颗爱国爱民赤子之心,他还敢打敢杀日本强盗,曾与日冠展开多次交锋。后来因抗联进入,主人公认清形势,毅然决然放弃土匪行业,率手下众兄弟一同投奔抗联,从此正式走上抗日救国新的征程,,,
  • 茉莉的味道来的好晚

    茉莉的味道来的好晚

    两人的身份个有千秋,但是两人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阻碍两人之间的爱情。两人的爱情之路无比坎坷,两人能接受这份爱情之路的坎坷吗?他们会相信对方吗?
  • 慧眼识天下

    慧眼识天下

    慧眼又名正气之眼,按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天眼、地眼与人眼。人眼:可以看清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地眼:可以看透过去经发生的一切;天眼:可以看到未来即将发生的一切。如果给你一双慧眼,你想看什么?
  • 偏偏迷恋

    偏偏迷恋

    你有我理想的形象,能够带给我一些快乐,我就喜欢你,就像一朵花漂亮,我就喜欢你,哪一天花谢了,你不能再给我快乐,我就把它抛弃掉。迷恋源于欲望的满足。真爱源于偶然的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