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32700000002

第2章 初版前言

1982年伊始,默多克前去拜会了首相撒切尔夫人。二人谈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哈罗德·埃文斯。此时,距默多克接管《泰晤士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仅10个月有余。

作为当时《泰晤士报》的主编,我是默多克的一块心病。故事要从1981年说起。当年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向我保证,《泰晤士报》不会受到政治干预。讽刺的是,这些誓词最终在撒切尔政府面前让步,并在日后帮助默多克逃过了反垄断委员会的调查。一些重要的保守党党员,包括在野党都认为,根据《公平交易法》的规定,反垄断委员会理应就默多克的收购案举行听证会,或者采取其他的解决方案。

这并非无理的要求,与保守党对待竞争的原则也绝无出入。要知道,默多克是在求购销售量最大的品质周报和全英最负盛名的日报。此前,他已经拥有了最畅销的日报和周报--《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1979年的大选中,这两份报纸无一例外地倒向了撒切尔。1981年的收购案中,撒切尔的意志也贯穿于政府讨论的始末。同年1月22日,她宣布这宗收购案不存在任何垄断嫌疑。默多克在撒切尔最困难的时候坚定不移地支持过她,她势必会在日后为默多克保驾护航。

作为新一任英国贸易大臣的约翰·比芬,在他升入下议院五天之后,让事情变得稍显不同。默多克的收购需要有条件地进行,即保证编辑的独立性。这也在默多克的意料之中。默氏的承诺让我印象深刻,我还曾帮助他们在《泰晤士报》内部做过系统的阐述。

我深知默多克对待承诺小心谨慎,就像魏玛共和国发行马克一样。但是,国务大臣为这些承诺增添了法律保障,意味着违背承诺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分。参加完下议院辩论的第二天,默多克这样和我说:“见鬼,如果我和你说话,我就得进监狱。”这看起来像个天大的玩笑。“假设我能另辟蹊径,毁掉那些承诺,并且炒掉一名主编,结果会如何?”他问召集起来的《泰晤士报》员工。“答案很简单,我们会成为众矢之的,报纸也会毁于一旦。”

没过多久,默多克便计上心来,把我这块烫手的“山芋”扔给了撒切尔。一时间,我似乎被大材小用了,我理应担任某个更高、更有意义的公职。默多克的挫敌之道,让撒切尔很是着迷。事情也被摆在桌面上和保守党主席塞西尔·帕金森讨论。

默多克的立场是,我不是一个好的日报主编。但他实际的中心意思却是,埃文斯不是保守党的党员。帕金森曾对一名同事说:“从我们的角度出发,这非常重要。”在首相和党主席的眼里,我的非党员身份增添了不可靠因素:埃文斯手中的《泰晤士报》能否一心一意地支持撒切尔和保守党?这原本只是一个疑问,却在默多克的添油加醋下愈演愈烈。

马岛战争前夕,社会民主党派的崛起以及撒切尔糟糕的民意支持率,让唐宁街10号和保守党中央办公室的神经都高度紧绷。党内极端主义倾向开始显现。1982年,体育协会主席迪基·季普思结束了五年任期。帕金森四下环顾,表示要为这位前英格兰橄榄球队员寻找一名继任者。

可爱的帕金森注意到,滑雪是我除报纸之外的第二大爱好。使出如此一招,我一来不会怀疑这是骗局,二来也能欣然接受。可惜的是,我对和季普思纠缠争球没有兴趣。后者不久便成功连任。我才53岁,从来就没有想过早早地从新闻业退休。

默多克没有就此罢手,他一直在寻找支开我的正当理由。在《泰晤士报》内部,默多克找到了他的秘密武器。报纸易主不久,一些改变多少会引发不安。他利用这一点,否决了议会赋予我的编辑自由,打破了他对议会的承诺,并且离间了我与我的副手查尔斯·道格拉斯-休姆。

自打我担任主编开始,默多克就希望《泰晤士报》能成为撒切尔在英国的骁勇战士,充当在美国的里根的坚强后盾。尽管在通向泰伯恩刑场的路上发生了些许奇怪的事件。可最终,事情却逐步演变成与崛起的社会民主党的冲突。

关于货币主义的优点,默多克与我就曾在我住所的门阶上爆发过一次争吵。保守党内的一排排诽谤浪潮,给我扣上了“挥霍者”和“社会民主党人”的帽子。默多克的总经理杰拉尔德·隆执意要我说明,为什么在政府宣布经济衰退结束后,还允许《泰晤士报》的报道大唱反调。1982年新年之际,默多克暗地勾结政客和知名记者,强化他展开人身攻击的阵营。他大费周折,宣称我俨然一副社会民主党人的模样,并游说保守党后座议员媒体委员会。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买他的账。该委员会主席杰弗里·约翰逊-史密斯稍后就表示:“我们知道你不是他们所说的那样。”然而,没有人知道,是什么让默多克控诉我挥霍无度的。这里留下了一个伏笔,仿佛在告诉世人,其中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丑闻。眼下这个阶段,他和我玩起了政治游戏,一切就从他编制的免责声明开始。他极力掩饰,并暗示手下通过政治活动对我展开批评,例如“缺乏坚定的信念”和“没有良心”。

我对这种代号并不陌生。默多克收购报社不久,我还在《星期日泰晤士报》工作。在报纸上,我撰写了一篇标题醒目的社论--《撒切尔夫人,你大错特错了》,总结了我过去几年关于经济领袖的报道。其中的立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文章以撒切尔公布的经济报表为蓝本,对其逐一进行了分析和评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起初收到的百余信件,多是持批评态度的,但是随后而来的,几乎都是赞同之声。

两周以后,我被任命为《泰晤士报》主编。这时,《星期日泰晤士报》驻华盛顿记者亨利·布兰登给我寄来了一封信,内容是他和撒切尔夫人的一段谈话:

在英国大使馆为总统举办的招待会上,我和首相谈及了你的新任命。我向她建议说,《泰晤士报》需要你这样的主编来打破常规。她说她很喜欢你,《泰晤士报》也需要改头换面。但是,她不确定你是否拥有“坚强的靠山和坚定的信念”。她认为对一份像《泰晤士报》这样的报纸来说,以上因素很重要。

布兰登评论道:“她也许是在担心,你不能像前任主编威廉(李斯-摩格)一样支持她。尽管这是一次私人谈话,但是其中信息还是有必要告知于你。因为,谙熟首相对一个人的看法,是非常有用的。”

1981年2月,空气中充满了不安的情绪,我对此深表理解。然而一年后,事情的发展轨迹却出乎我的意料。坦白地讲,我感到非常震惊。没错,我并不是保守党党员,但我也绝非社会民主党、工党或者自由党的党员,更不是什么威尔士民族主义者。我的选票是根据判断投出的。1979年大选中,我投给了撒切尔。但是,个人的投票记录与职业信仰关系甚微。一份独立报刊的最高标准,就是避免新闻记者活跃在政党活动中。也就是说,我们不能从大选中捞得资本。

1980年,威廉·李斯-摩格以保守党候选人的身份,来到了位于杜伦郡的一个矿工小镇切斯特。1959年,我也曾受邀以自由党人的名义,参加在柴郡保守党选区的竞选。不过,我拒绝了这个邀请。在新闻工作中摆脱党派干系绝非易事,多数记者很难不受影响。主编作为报纸的监督人,更应拒绝从政府手中接过任何政治荣誉。我很难想象自己可以对此举送上诚挚的祝贺。

《星期日泰晤士报》是一份独立于政党的报纸,在我担任编辑的14年间,报纸仅支持过一次工党和两次保守党。我有理由相信,《泰晤士报》的独立性至关重要。首先,这是一份天天和新闻打交道的报纸。其次,与其他的民主国家相比(如美国),英国的在销日报更容易被党派意见所左右。

让我们来看一则保守党的最优计算:若《太阳报》-《镜报》=零,则《每日邮报》+《每日快报》=保守党阵线。这会体现在新闻的选取和陈述、专题报道和头版头条中。纵观严肃报刊,《金融时报》是中立偏右,而右派《每日电讯报》的读者群是左派《卫报》的三倍。

但这并不意味着,《泰晤士报》也要成为政治砝码。长此以往,《泰晤士报》一定会失去自我,变为墙头草随风倒。届时,报纸的新闻和观点会受到政党忠诚的影响,这将成为一个国家的损失。某种程度上说,对党派的忠诚可能被视为一种优点,因为报纸会得到回报。但是,独立较之为一个更高的理想,我们理应为此努力。更有意思的是,独立性能服务于读者,让政客不敢越轨行事。

《泰晤士报》有史为鉴。托马斯·巴恩斯被认为是《泰晤士报》最伟大的主编之一。他打破了拥护执政党的传统,坚信自己是对公众,而非对政党或统治者负责的。报纸应当作为一个独立机构运作的理念,正是从巴恩斯那里传承下来的。“二战”期间,《泰晤士报》经历了一段灾难--对纳粹德国的姑息纵容,这与时任主编的杰弗里·道森脱不了干系。他个人对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的忠心耿耿多少产生了影响。《泰晤士报》视自己为政府和政党的附属之时,亦是其沦为平庸之日。

1981年至1982年,关于独立性的措辞,引起了撒切尔和保守党政府的敌意。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政策的阐述面面俱到,一丝不漏。其中一些担心经济受到了冲击,很多则得到了赞同。财务大臣就向《泰晤士报》表示,在与公职人员的薪酬之战中,我们的支持非常重要。反对派工党的苦难经历得到了忠实记录。我也能保证,关于社会民主党崛起的报道和评论是全面且公正的。就此,撒切尔的保守党批评者有了施展拳脚的平台。

我和撒切尔的个人关系还算过得去。直到《泰晤士报》刊登了一则丹尼斯·撒切尔介入建筑申请计划的报道。作为报纸主编,我不认为频繁拜会首相和反对党领袖是必要的。然而,有十年的时间,我多次在不同的场合与撒切尔会面。个人而言,我很钦佩她的执著。不管是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人生活中,她都保持了相同的姿态。然而,她对异议的领会能力让人不敢恭维。撒切尔可以谅解全盘的反对,却很难适应友善的批评。别人都期待得到帮助,她却欢迎对手的发难。于她而言,没有永远的反调,只有信心的缺乏。我反对工会的禁令,特别是新闻业只雇用工会会员的制度,让撒切尔难以理解:为什么我不能在其他事情上和她保持一致?这一定是谬误。埃文斯不是那么“值得信赖”。

如果说撒切尔不是履行编辑独立性的理想人选,她也不会是第一位乐于看到新闻业健康发展的首相。哈罗德·威尔逊曾发起过反对诺拉·贝尔奥夫的活动。后者是《观察家报》的政治记者,她的老板兼主编大卫·阿斯特对威尔逊很是反感。当时,正值反垄断委员受理罗伊·汤姆森求购《泰晤士报》一案,威尔逊在首相别墅与汤姆森共进了晚餐。晚餐后,他还建议汤姆森炒掉自己的政治记者大卫·伍德。这个建议后来被打入冷宫。

1967年和1982年《泰晤士报》的区别就在于其所有者--罗伊·汤姆森和鲁珀特·默多克。二人表面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外来的小子在英国报界游刃有余,辛勤耕耘又极富魅力,热爱金钱又相当保守,在多样化经营方面也都大获成功。

不过,两人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汤姆森天生就是一个诚实的人,这是他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品质。然而,他为此也弄得自己伤痕累累。汤姆森似乎很享受泄露秘密。他始终维护编辑的独立性,秉信报纸的职责是为社会大众服务。他不善伪装。他向商界同仁提出建议,但从不指手画脚,或者寻求他人的奉承。他可能有些刻薄,但绝不向恐惧低头。

1963年,就在首相顾问委员会考虑给汤姆森授勋时,《星期日泰晤士报》却在同一时间对首相哈罗德·麦克米兰的政策大加批评。政客和商人抱怨他对此视而不见,任由他的主编丹尼斯·汉密尔顿胡闹。对此他缄默不语。汤姆森的自传里这样写道:“我宁愿保持沉默。”在一群议员面前攻击自己编辑的事情,他断然不会加以考虑。

在我供职《星期日泰晤士报》的14年里,汉密尔顿仅有过一次,试图引导我向经营者偏好的政治路线靠拢。事情发生在1974年的大选期间,他和善地建议我说,如果《星期日泰晤士报》为工党帮腔,汤姆森先生会很不高兴。周六晚些时间,我在一次电话交谈中,告诉了汤姆森我们的立场。他表现得泰然自若,先是给希斯和威尔逊做了精辟的点评,然后总结道:“嗯,不过哈罗德,一切还是取决于你……今晚的事情还顺利吗?”

汉密尔顿也就此罢手。汤姆森从来没有施加过什么压力,都是汉密尔顿自己的判断,谨慎使然。

汤姆森对他的商业判断信心满满,却在政见方面不求权重。他是个保守的人,但他的保守主义和塞缪尔·斯迈尔斯一样朴素。默多克则散发着工厂机器的味道。经过早年自力更生的艰苦生活,汤姆森身上具备了先驱者正直、谦逊和节俭的品质。他对自己的成功也惊讶不已。这种天性是由内而外的,而非由外而内的。让人感到稍显古怪和偏颇的是,他并不希望每个人都去复制自己的成功。

相比之下,默多克的保守主义就和自立、朴素的人生哲学扯不上关系了。金钱和权力才是滋养他的源泉,手段无外乎控制、操纵和审时度势。他的所作所为更多是出于政治考量,利益的出现能让他搁置一切主义,自然这些信念也就算不上根深蒂固。他支持政客,也是基于他们能够赢得权利和赞同的前提。任何时候,一份报纸的独立性在这位经营者的需求面前,都毫无地位可言,只能充当其个人的工具。

和默多克一样,汤姆森视办报为一种挣钱的手段。但是,正如弗朗西斯·威廉所说,汤姆森持久的贡献在于,他努力保持了报刊在不断复杂化的商业环境下的专业性。默多克则认为新闻业是生意的一部分。新闻报道成了商品销售和个人权力交易的附属品。这种经营者的特点让人倍感厌恶。哈特维尔勋爵是《每日电讯报》和《星期日电讯报》的总编兼经营者,但他却堪称新闻总编的楷模。同样,《观察家报》的大卫·阿斯特也是如此。

汤姆森与社论的分裂,往往被描绘成追求利益的产物。这种解释真是大错特错。很多时候,《星期日泰晤士报》和《泰晤士报》的社论题材,都会影响到汤姆森的钱包。记得有一次,《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一篇社论和之后一系列的报道,对早年北海油田开发许可证的问题进行了全盘报道。报道从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汤姆森的商业利益,但他从来没有私下抱怨过。

汤姆森一行工作组还曾就出手电视台的问题,计划与圭亚那政府会面。然而,就在前一天,报纸刊登了一则披露美国中央情报局介入当地大选的报道,这队工作组随即被请出了圭亚那。还有一次,公司董事长戈登·布伦顿出行南非,我们也做出了相似的举动。多年之后,偶然得知这些事情的影响是再平常不过了。然而,当我获悉自己阻止了一笔汤姆森亲自发起的交易时,多少还是会开始讨厌这些记录。

某个星期六,汤姆森打电话给我,说自己的摩门教朋友告诉他,《星期日泰晤士报》可以取得隐居的百万富翁霍华德·休斯的自传。就在当时,有一部克利福德·欧文给休斯撰写的伪自传。汤姆森得到内部消息,休斯准备重新出山,讲述自己的故事。

第二天,我们就飞到了迈阿密,却一直没能见到休斯本人。他的律师切斯特·戴维斯和摩门教助手,在汤姆森与休斯的住所间来回穿梭。谈判中汤姆森的失礼让我大跌眼镜,好在他调整了过来。得知对方接受了我们给自传和连载版权的报价后,汤姆森喜出望外。

不消两三天,最终的细节文本就能够出炉。此时,休斯的随从却在本书的编辑控制权上不肯让步。我告诉汤姆森,这是不能接受的。就在对方还在极力反对时,他不动声色地终止了这笔交易。几个月后,我们推出了一本关于骗局的小书。休斯诸人为此向汤姆森大发牢骚。我听到他这样评论道:“嗯,是本好书,写了不少有趣的事,我很喜欢。”

有传闻说,汤姆森只读报纸上的广告,间或读点编辑内容。他也喜欢清点广告数量。不同于默多克的是,他有兴趣和耐心阅读长篇报道。在飞往迈阿密的途中,他通篇浏览了《观察家报》和《星期日泰晤士报》,并给出了高明的意见。(另一个典型事件,当我带着《迈阿密先驱报》和《华尔街日报》出现在早餐会上时,他嘲笑我是铺张浪费。)

从汤姆森到默多克的转变,也是由光明走向黑暗的过程。报社诸君也在暗夜下日渐式微。在汤姆森父子手中,编辑独立性是完全的、纯粹的。这不单纯是一个事实,更多的是一种赞美。借由正当的自由和资源,新闻报道得以大显身手。

不可否认,新闻业的自由与政府和法律不无关系,外在的约束是十分必要的。我也花费了编辑生涯的大多数时间来寻找暗藏其中的中庸之道。1974年的格拉纳达市政厅演讲因为法律的蔑视和自满而搁浅。较之美国新闻界,英国的新闻界只能算“半个自由身”。在我看来,这个称谓现在仍然适用。

对《星期日泰晤士报》来说,它完全有能力摆脱身上的桎梏,在谋求公众利益上取得成功。因为,它拥有无与伦比的内部自由,还有一群能够把握机会的优秀员工。汤姆森和汉密尔顿给予了我们坚定的支持。当有人试图借法律之手堵住我们的嘴巴时,他们会在背后无怨无悔地提供金钱支持。最重要的是,他们所创造的环境,抚育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天才记者。真理难以捉摸,但这些记者都清楚,这才是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威。

汤姆森时代的晚期,印刷联合工会的游击战术腐蚀了这种内部自由,这种精神也在汤姆森集团的高层中逐渐垮塌。1981年,屹立20年不倒的内部自由,终于经历了鲁珀特·默多克的围城之困。本书首先描写了我在《星期日泰晤士报》担任编辑期间,汤姆森时代的风格和价值观。我们在各种新闻报道和调查性活动中大显身手。随后步入默多克时代,揭示我在《泰晤士报》经历的种种令人不悦的内情。

同类推荐
  •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子女思想道德教育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小康社会有其标准,教育是其中重要的标准之一,而扫盲是教育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扫除文盲,提高成人识字率是当今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媒介公共服务:理论与实践

    传媒经济学构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致力于研究经济和金融力量如何影响传媒体系和传媒组织。过去的三十多年中,传媒经济学的研究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并迅速发展,其研究领域和相关议题超出了许多对该学科不熟悉的人所能想象的深度和广度。从技术意义上讲,并不存在特定的传媒经济学这一概念,因为这将意味着传媒领域的经济规律和理论有别于其他领域。然而,从实践来看,将经济规律和理论具体应用于传媒产业和公司却意义深远。因为传媒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解析经济影响力如何指导或限制传媒活动,以及它如何对传媒市场的具体动态产生宏观影响。
  • 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教师读本

    中小学幼儿园公共安全教育教师读本

    未成年人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实施。保障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家庭和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责任重于泰山。
  •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司法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主要介绍了司法文书写作的理论知识,并按照司法文书制作的不同机关、组织划分,分别介绍了公安机关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检察院的主要司法文书、人民法院的主要司法文书等各种司法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以达到真正快速提高学生写作司法文书技能的目的,体现出理论性与实操性相结合的特点。
  •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拨开人类生存的迷雾

    当一个事物之上布满了烟雾,人们就无法看到和知道事物真实的形态与进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在对人体自身的探索中,这种笼罩着迷雾的情况太多太多。只有拨开了迷雾,才能真正了解到人类的发展历程,才能真正的认识到人类的自身,人类生存的奥秘正在逐步清晰的显现出来。
热门推荐
  •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张葆荣书画论文选集

    本书收录《书家·文化·艺术》、《临帖与审美》、《三书并记》、《灵感》、《王羲之与顾恺之》、《关于圣教序》等文。
  • 五行裂天

    五行裂天

    五行元素:金木水火土天地玄黄:亦能开天辟地金的霸道.无坚不摧.木的气息.生生不息水的坚固.冰封万里.火的烈焰.焚尽万物土的厚实.大地守护.地动山摇.路人:你这是想炼化天地吗?林叶:我本是天地,何来炼化之说...情节精彩,内容新颖,绝不断更,人品有保证。五行裂天书友群:321010955,入群请带书名。
  • 魔尊邪少在都市

    魔尊邪少在都市

    什么是魔?是随心而为,无法无天,还是万人皆敌,搅动风云?三年前凄惨的离开,三年后一代魔尊王者归来。人皆言我邪,那我便魔焰滔天!不服?咬我啊?
  • 倾城:逆天召唤师废物霸天下

    倾城:逆天召唤师废物霸天下

    “来世再见吧,姐姐!”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叫,让她坠入轮回!在一声声中的辱骂中,她闯荡出一片天地!于是,她,遇见了他。两人情投意合,就在要他们都要以为是结局以后。才知道,现在才是刚开始!“琉璃妖血,你本是我魔族的圣女,你为了一个凡间俗子,宁愿坠入轮回!你该回去了!”这,是魔族版本。“琉璃倾城,你的劫已经渡完了,可以恢复你那高贵的神族帝君身份了,不要再知迷不悟,人间,岂能和我神界比拟?”这,是神族版本。让人闻风丧胆,让人仰望!她,做到了!做到了属于自己的身份,做到了不再是废材!可,终将要选择命运......
  • TFBOYS之相见不如相恋

    TFBOYS之相见不如相恋

    三个漂亮的MM,和三个帅的人神共愤GG都是黑道之人,他们冷血无情,却对于身边的女生柔情似水;她们淡漠无情,却对身边的男生小鸟依人
  • 最深情爱恋:此生不渝

    最深情爱恋:此生不渝

    继匪我思存之后,最暖伤女王玄默演绎极致情深!青梅竹马少年时,他被迫将她弃于火海之中。他求婚之日,她背叛多年恩爱,反送他一颗子弹。从此,她心里有座坟,葬着已亡人。谁料,三年后,他又突然出现……
  • 一个阴阳先生

    一个阴阳先生

    我是一个阴阳先生,自从16那天生日开始,我开始经历一些常人不知道的事,一个行走在都市中的一个阴阳先生,厕所厉鬼,坟场僵尸,医院弧妖,这些都是我经历的故事的其中之一,接下来这个阴阳先生会遇到什么呢?敬请观看,一个阴阳先生
  • 星际雇佣兵

    星际雇佣兵

    成为一个佣兵团团长的前提是啥?当然是船啦,太空飞船都没有怎么当船长?有了船长和船还需要点啥?驾驶员、后勤人员、厨师、医师、武器师、修理师、情报师、格斗师、狙击手一个都不能少。要是再来个漂亮温柔的女仆那就相当完美了。不是两个,三个也行.......
  • 洪荒之乾坤天尊

    洪荒之乾坤天尊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其一,一线生机。鸿蒙之中得道,超脱大道之外,破碎鸿蒙造就混沌.有诗证曰:鸿蒙未生吾先生,开辟虚无就鸿蒙悟观鸿蒙大道出;鸿蒙成就无上尊天道鸿均因果成;至此世间任逍遥
  • 百变凉菜

    百变凉菜

    "各种家常凉菜做法,包括健康爽口做素菜、香辣拌黄瓜皮、蓑衣黄瓜、果汁白菜心、蒜香菠菜、凉拌胡萝卜丝、凉拌苦瓜、糯米藕、彩霞蔬菜冻、腌西兰花、绿芹红提、红翠大拌菜、西红柿洋葱沙拉、西红柿拌豆腐、皮蛋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