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0900000025

第25章 修 史

唐太宗贞观年间,共修正史八部:《北齐书》、《周书》、《梁书》、《陈书》、《晋书》、《南史》、《北史》、《隋书》,用司马迁以来两千多年的百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了全部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可以说盛况空前。

《增广贤文》里说:“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要想把国家治理得更好,历史的经验就值得注意和借鉴。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发展,不断前进。治国更是如此,没有反面的历史,国君就不会正视治国的重要性。明智的国君,更重视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借鉴历史,孔子在《春秋》里的微言大义,表现了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褒贬,也表现了他的儒家历史观。春秋战国时的史书,主要是以《春秋》为蓝本衍生出来的《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来历不很明白的《国语》、《战国策》等书,很难说是出自春秋战国人之手,多是西汉时人们伪托或整理。

汉武帝时,统一的大帝国已经形成,总结中国的历史,用作治国的一面镜子,已成为历史大趋势,也具备了充分的条件。于是太史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为一家之言”的历史巨著《太史公记》就诞生了。该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东汉班固兄妹作《汉书》,总结了西汉帝国兴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晋人陈寿作了《三国志》,南朝人范晔作《后汉书》,在五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渊下诏修梁、陈、齐、周、隋、魏六朝正史,未能完成。贞观三年,太宗下诏重修,任命房玄龄为总监,命令狐德棻、岑文本修《周史》,李百药修《北齐书》,魏征修《隋书》,思廉修《梁书》、《陈书》、《晋书》,由房玄龄主修,后因房玄龄事太多,唐太宗令魏征任主修。私人修史也很活跃,有李延寿修的《南史》和《北史》。

《隋书》主编魏征是贞观时代的著名谏臣,披肝沥胆,光照古今,他主编的《隋书》可称“良史”,材料取自王劭的《隋史》18卷、王胄的《大业起居注》。《大业起居注》因战乱散失很多,魏征采用了很多补救办法,他多次访问在隋朝生活过的老人,特别是访问了像孙思邈这样的人。这些人说起他们所经历的事,就像发生在眼前一样。魏征注重参考隋代子孙的回忆录、家谱,通过对照、比较,三人说有两人相同的,就以两人为准。对传闻不取孤证,必须通过校订能够印证的方才采纳。

《隋书》纪传多出自颜师古、孔颖达之手,这两人都是名儒后代。孔颖达是孔子后代、汉代名儒孔安国的直系子孙;颜师古是复圣颜渊后代、南朝学者颜之推之孙,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魏征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和订正,达到简洁、明快。在绪论中,对隋朝得失,特别是二世而亡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具有真知灼见。隋书共55卷,于贞观十年定稿。

《北齐书》主编李百药是隋末唐初有名的大学者。贞观六年,太宗拜为中书舍人,赐爵安平县男,贞观二年,任礼部侍郎。贞观五年,和于志宁、孔颖达、陆敦信在弘教殿讲学。他的父亲李德在齐国时修创纪传书27卷,开皇初续写增多38篇。李百药以此为基本材料,参考王劭编年体《齐志》16卷,还参考了其他书籍和资料,于贞观十年定稿,共50卷。

《周书》主编令狐德棻,博学多才,广涉经史,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在西魏史官柳虬所撰《北周起居注》和隋代牛弘的《周纪》18篇的基础上,征集材料加以补充,于贞观十年完成,共50卷。

《梁书》、《陈书》的主编姚思廉是著名的史学家。他参考梁朝谢昊的《梁书》、陈朝许亨的《梁史》、顾野王的《陈朝国史纪传》、陆琼的《陈书》,主要取材于他的父亲姚察在陈、隋之际编写的梁、陈史遗稿。《梁书》56卷,《陈书》36卷,于贞观十年成书。

《晋书》由房玄龄署名主编,但参加编写的人却很多。晋朝离唐朝的时间较远,此前的历史学家已修有晋史二十多种。唐太宗时,有三种已迭,它们分别是沈约、郑忠、庾铣所编,现存在的有十八种。但质量很差,唐太宗为了总结晋朝短暂的统一后就灭亡的经验教训,于贞观二十年闰二月下诏重修。任命宰相房玄龄为总编,参加的学士很多,后又命褚遂良、许敬宗和房玄龄一起监修,参与的著名史学家有令狐德棻、李淳风、李义府、李延寿等18人,分工修撰,采用几十部正史和稗官野史。正史包括东晋干宝的《晋纪》、刘宋何法盛的《晋中兴书》,这是南朝齐隐士藏荣绪将以上两书合编的本子。野史,指笔记小说,如干宝的《搜神记》、伪托陶渊明的《搜神后记》。《晋书》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有帝纪10卷、志3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共140卷。

唐太宗亲自给晋宣帝、晋武帝、陆机、王羲之的纪传写了史论,是历史上唯一由皇帝给写史论的一部史记,称为御撰。

因《周书》、《北齐书》、《梁书》、《隋书》体例不全,只有纪传,没有志。太宗于贞观十五年下诏任命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等续修史志,但未完成。高宗永徽六年续修,命令狐德棻监修,永徽三年,改由长孙无忌监修,显庆六年书成,共10志,30卷。

唐太宗为了表彰修史有功人员,加封总监魏征为光禄大夫,进爵郑国公,赐物二千段;姚思廉赐彩绢五百段,加通骑直散常侍;令狐德棻绢四百匹;李百药物四百段,升为散骑常侍,行太子左庶子。在嘉奖令中说:“用数年的时间修成五代史,甚合我意,值得嘉奖。”

唐太宗不仅重视修撰前代历史,更重视当代历史。贞观年间的当代史有国史、实录、起居注三种。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置史馆,由宰相监修国史,首任监修官是房玄龄。房玄龄是贞观名相,为人正直,史官邓世隆、顾胤、李延寿,是当时有名的历史学家,敢于仗义直笔。唐太宗想读一读国史,他对历代帝王不读国史的做法表示不满。他在贞观十四年说:“不知为什么国史不让当代的帝王看见。”房玄龄回答说:“国史善恶秘书,国君哪里有没有缺点的,史官怕犯忤逆,所以不能让国君看到。”太宗说:“我们看法和古人不同,现在我要看国史,如果我做得对,这不用说;如果我有缺点错误,好以它作镜子,便于改正。你们可以呈上来。”

贞观十四年,太宗要房玄龄编写实录。按惯例,当朝是不修实录的,房玄龄等将国史删减,写成编年史,高祖、太宗实录各20卷,于贞观十七年送给太宗,实录的时间从创业开始到贞观十三年。这里唐初的第一部实录,也是有史以来最详备的实录。太宗下诏表彰房玄龄,赐物一千五百段,封修撰许敬宗为高阳县男,赐物八百段。

因为实录要给皇帝看,史官难免曲笔,特别是像许敬宗这样史官,在实录中记载玄武门之变时,将事实隐去,太宗认为不妥,要房玄龄转达旨意:史官执笔,不要曲隐,削其浮词,直书其事。玄武门之变与“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相类,是“安社稷、利万民”的义举。

起居注是古代史官记载帝王的言行录,唐太宗很重视对起居注的编写工作。

贞观初,除设起居郎以外,还命其他官做起居注兼职工作,叫“知起居注”。贞观三年,杜正伦由人事中兼任知起居注。贞观十五年,褚遂良由谏议大夫兼知起居注。这些都是皇帝的亲近侍臣,详细地记录了唐太宗的言行。起居注为修撰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起居注史官秉笔直书。

杜正伦对唐太宗说:“皇上的一言一行,我都要记下,这是我修起居注的职责,我不敢不尽职尽责,陛下如有一句话违背了道理,关系到千秋圣德,不只是对当今百姓有损。”

太宗大喜,赐绢二百段。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四月,太宗对褚遂良说:“你知道起居注的内容,我可以看吗?”

褚遂良说:“善恶全记,使君主不敢为非,没听说过要给皇上看。”

唐太宗又问:“我有不对的地方,你也记下了吗?”

褚遂良回答说:“不敢不记。”

刘洎在旁边说:“即使遂良不记,天下也会记的。”

太宗说:“应该这样。”

太宗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修史,是为了以史为鉴,特别是吸取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训,他对隋书的修撰极为重视,让著名政治家、史学家魏征担任主编。

魏征总结了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的得失存亡和秦相似。”

唐太宗说:“秦始皇七年初平六国,拥有四海,到晚年不能善守,可以引以为戒。”

太宗对魏征说:“秦始皇亦英雄之主,平定六国,以后才免其身,至子便亡其国。”

他还说:“周武平纣之乱而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悬也,”“周秦初得天下,其势不异”。

唐太宗把秦始皇和被历史公认的圣君周武王相提并论,充分肯定了他的功绩,但又从他身上探求秦朝灭亡的原因,认为选赵高为胡亥的老师是一大失策,最后导致秦朝的灭亡。隋炀帝亡隋,可以从隋文帝那里找原因。

晋武帝司马炎,在分裂了半个世纪的基础上重新统一了中国,唐太宗肯定他的功绩,认为统一后的中国“民静俗和,家给人足”。但是“曾未数年,纲纪大乱,海内版荡,宗庙播迁”。究其原因“失慎于前,贻患于后”。居安不思危,立嫡易失才,封诸王变亲为疏,削弱中央集权。唐太宗以此用来教育他的儿子,吸取晋亡的教训。

唐太宗推崇汉初的三个皇帝,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但是汉高祖杀戮功臣,汉景帝冤诛晁错,太宗都有所指责;对汉文帝,太宗予以充分的肯定。汉文帝的农本思想、君臣一体思想、人道主义思想、民族德化思想、感化思想都在太宗贞观之治中得到借鉴和发扬。

贞观初,群臣建议修一高阁,以避殿中潮湿。太宗说:“汉文帝要修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我德不如文帝,怎么能说这是为民父母呢?”没同意修高阁。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马周上疏:“汉朝文帝、景帝,勤俭爱民,武帝继承了巨大的财富,故能穷奢极欲而不至于乱。如果高祖之后便传位给武帝,汉朝怎么能够长久呢?”唐太宗称赞不已。

今人以为《史记》优于《汉书》,唐太宗则特别重视对《汉书》的研究。贞观时代出现了“汉书热”,比较有名的著作有刘伯庄的《汉书音义》20卷,他的儿子刘之宏子承父业,继续研究《汉书》;秦景通兄弟研究汉书,名气很大,称“大秦君”、“小秦君”;姚察著《汉书训纂》,他的儿子姚思廉继承父业,他是有名的历史学家,贞观修史时,主编《陈书》;颜师古注《汉书》120卷,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他的叔父颜游秦,著《汉书决疑》12卷,被当时的学者称颂。颜师古就是继承了叔父和祖父的家学。

唐太宗的历史观是借鉴古人,不厚古薄今,坚持今胜于昔的观点,充分肯定现实的成就。

贞观五年,唐太宗说:“自古帝王不能经常教化天下,如果国内安定,必有外敌侵扰,现在是远夷率服,五谷丰登,盗贼不作,内外宁静,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辅佐的结果,安不忘危,理不忘乱。”充分肯定贞观成就,又不忘历史的教训。

贞观六年,太宗说:“自古君主为善者,多不能坚持。汉高祖是泗水一亭长,初能拯危诛暴,以成帝业,十多年后,由于纵逸,功业就保不住了。汉惠帝是嫡长继承人,温恭仁孝,高祖却偏爱宠姬之子,欲行废立。萧何、韩信,功业甚高,萧何被囚禁,韩信被贬,既而被杀。黥布等功臣害怕而反叛……我经常居安思危,力求善始善终。”

历史的经验为唐太宗处理君臣父子的关系提供了一面镜子。

贞观九年,唐太宗说:“我无为而治天下,四夷威服,不是我一个人能办到的,实赖诸公之力,当思善始善终,永固鸿业,子子孙孙,递相辅翼,使丰功厚利,令数百年后读我国史,灿然可观,难道只有隆周、盛汉、建武(东汉光武年号)、永平(东汉明帝年号)才值得称道吗?”

房玄龄说:“陛下谦虚,把功劳让给群臣。根本的是陛下盛德,希望陛下有始有终,天下就能永远太平。”

太宗说:“我看历史上拨乱创业的君主都超过了四十岁,只有光武帝三十三岁。我十八岁起兵,二十四岁平定天下,二十九岁当皇帝,在武功上超过了古人。我从小从军,没有时间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明白了教化的根本,发现了治国的方法。行之数年,天下大治,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文治又超过了古代。周秦以来,戎狄内侵,今外族稽首,皆为屈属,这是怀柔胜过了古人。这三项,我有何德当之,既有此功业,怎么不善始慎终呢?”

除了总结秦隋的失误、晋朝的得失、汉朝成功经验外,唐太宗对其他朝代历史经验也有所总结和研究。

贞观九年,唐太宗对魏征说:“读完周齐史,末代亡国之君,作恶基本相同,齐国君主好奢侈,府库所在,全部用完,横征暴敛。我认为这是馋嘴的人自己吃自己身上的肉,肉吃完了,人也就死了。君主赋敛无度,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君就要灭亡了,齐国的国君就是这样的。”

唐太宗以史为镜,专门写了一篇叫《金镜》的文章,吸取历史的教训,提出治国的方略:

“多营池观,远求异宝,民不得耕耘,女不得蚕织,田荒业废,兆庶凋残,见其饥寒不为之哀,睹其劳苦不为之感,苦民之君也,非治民之主也。薄赋轻徭,百姓家给,上无暴敛之征,下有讴歌之咏,屈一身之欲,乐四海之民,忧国之主也,乐民之君也。”

唐太宗治国,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待自己的权力。唐太宗以史为鉴,善于吸取历史的教训,并对各朝代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和研究,所以能避开各国的亡国之道,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同类推荐
  • 中国十大文豪屈原

    中国十大文豪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他的《离骚》里的主人公自叙生辰道:“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由于对“摄提”等理解不同,对古代历法推算也有差异,这位以屈原为模特的诗人的生年还有争论。一般定为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庚寅)日生。
  • 红尘大梦,浮世成伤:萧红传

    红尘大梦,浮世成伤:萧红传

    在张爱玲热之前,最被中国人瞩目的女作家是“文学洛神”萧红。她23岁写出《生死场》,立刻蜚声文坛;30岁写出《呼兰河传》,首开中国“散文化小说”之先河,迅即成为一代文学经典。她的文学天才,正如自己后院里那些花草,恣意纵横,烂漫自然。而天才如她,却有着惊人坎坷的一生。她少年丧母,18岁又失去了最疼爱自己的爷爷。一生与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等三个男人有过情感纠结,而每一次跟新的恋人在一起时,都怀着上一个恋人的孩子;在文学之路上受到鲁迅的大力提携,成为鲁迅家的常客,却浑然不知许广平对自己的真实感受;32岁,她病死于香港,死前,病床前没有一个亲人……
  • 裴艳玲传

    裴艳玲传

    她是裴艳玲,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五岁登台、九岁挑梁、十三岁唱红。她转艺多师,戏路宽广,文武皆备,唱、念、做、打俱佳,京、梆、昆、乱不挡。娇娇女儿身,却擅演一身正气、铁骨铮铮的血性男儿。高亢嘹亮的嗓音,行云流水的行腔,干净利落的动作令人拍案叫绝。有人说,梅兰芳演女人演得最好,而裴艳玲,演男人演得最好!如果你知道梅兰芳,那你同样应该知道裴艳玲。她与共和国共同经历了梨园的风雨飘摇,她悲欣交集的多半生亦歌亦泣。尽管传统艺术的式微和京剧的沦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有裴艳玲在,有裴艳玲这样一代卓越的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就有继续顶天立地地留存人间。她,注定是一个传奇。
  • 特里莎修女传

    特里莎修女传

    本书记述了特雷莎修女的生平,共四章,包括萌发爱的种子、立志救助穷人、撒向人间的爱和灵魂走向天国。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热门推荐
  • 仰望星河

    仰望星河

    仰望星河,看穿那遥远的未来……未来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战争?和平?或者,一切皆无?这是一个发生在遥远未来世界的故事,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这是一本真正的科幻,不是那些披着科幻皮的伪科幻,本书无末世生化、无11、无争霸、无古武、无机甲、无斗气,所以想看古武机甲的同学注定要失望啦!)
  • 血渊图腾

    血渊图腾

    隆淼执行任务时在一次去天才的光环,已经抱着虚度光阴的态度,却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之中,发现那并不是事故,对于他来说应该是一次福音,接着,出现了一个名为血渊图腾的东西,令得他的人生开始变化……
  • 紫极舞III

    紫极舞III

    [花雨授权]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一盘棋局,变幻无常。\r上玄原以为自己可以\r就这样过着简单而快乐的生活……\r然而……\r一切,已经改变了。\r自此以后,他与幸福无关,与快乐无关……\r唯一剩下了的,就只有寂寞了吧?\r
  • 无敌系统之玄修

    无敌系统之玄修

    拥有毁天灭世的法力,无高至上的血统,以及.......乾坤塔!!!看他是如何创造一个神话的!
  • 守护甜心之紫心恋雪

    守护甜心之紫心恋雪

    这是韵儿写的第一本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哦!守护者的背叛,璃茉的相信,爱情的重来以及心的开始,日奈森亚梦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 王俊凯是我从未触及的温柔

    王俊凯是我从未触及的温柔

    心声不能达到再怎么付出都是偏差。原来你是我最想留住的幸运,原来我们曾经离爱情那么近。那天我想跟所有人炫耀你,可是我缺一个爱你念你的身份,缺一个让你到我身边的理由。这个世界只有月亮和孤独才能长厢厮守,院墙斑驳沉入流年,当年打开的窗户,依旧殷殷期盼故人归,回头吧,我在原地等你。
  • 黑科技商城

    黑科技商城

    钟秦推出全新的购物理念,上一秒还在网上下单,下一秒便收到在网站购买的实物。这是突破了空间距离障碍的快捷通道,是钟晴科技最具里程碑的产品……神话小说中的“芥子纳须弥”这等仙家法术,只要购买一部钟晴智能手机即可拥有……这不是神话小说,而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当量子通道的大门被智者打开,人类文明就会上升到另一翻景象……科技造福人类,通道连接未来。一切,尽在未来通道!
  • 逆战之特种生涯

    逆战之特种生涯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条除了你,无人能走的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愿意付出多大的努力,去选择梦想的道路!你要接受天赋被否定,梦想被砸碎!你要忍受,努力被否认,尊严被挑战!你要面对,实力被否定,声音被嘲笑!这个世界,有时并不公平,想要在风暴中翱翔,就必须问自己!你是否能鼓起勇气奋力一搏?你是否能收拾碎片继续出发?你是否能抛开一切重新再来?向疼痛、委屈和怯懦说再见!人生的路上没有失败!为爱逆战!Fightbackforlove!现在,让世界听我的!Lettheworldhearmenow!
  • 三寸季年不负卿

    三寸季年不负卿

    你的生命中是否曾经有一个放不下也忘不掉的人?就像穿肠毒药,侵入你的五脏六腑,深入你的骨髓。他不曾想过会有这样的一个女孩闯进他的世界,在他的世界占据了半壁天空,然后又这样无声无息从他的世界悄然离开然后消失不见。他是多么后悔当初没有捉紧她,不让她离开。如果时光可以倒流,回到她离开他的那天,他一定会追上她,将她揽入怀里,不让她离开他的世界。思念是一种残忍的折磨,想念却不能相见,让他痛不欲生。那年,谁的思念,又苍白了谁的青春?
  • 妖姬无颜境月轩

    妖姬无颜境月轩

    一至亲的背叛,让她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十年的信任与十年的爱,在一夜之间,全部破碎,只是因为区区的五亿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她可以理直气壮地恨他,可是,事情并不是如她想象的那么简单,长达十年之久的恨,只因十年前的一次洗礼而结下,多年的忍气吞声也只为今日的复仇,到底谁错了呢?爱与不爱之间的权衡,她终究选择了,仇恨。可命运再次与她开了一个玩笑,却把她拉进了一个又深又黑的泥潭,她想逃,可她越是逃,陷的就越深,于是她不再懦弱,也不再逃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当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