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1900000085

第85章 燕策一(2)

张仪替秦国破坏合纵策略,推行连横政策,对燕王说:“大王最亲近的,莫过于赵国了。过去赵襄子把他的姐姐嫁给代君,打算以此吞并代国。赵襄子就和代君约好在句注的关塞见面。他让工匠制作了一个铁斗,把铁斗的柄做得很长,可以用来打人。赵襄子在和代君喝酒之前,私下里告诉厨夫说:‘等到酒喝得正酣畅的时候,就送上热汤,然后就找机会掉过铁斗的柄打死代君。’当时酒喝得正畅快,赵襄子要热汤,厨夫进来盛汤,趁机掉过铁斗打在代君的头上,代君的脑浆崩了一地。赵襄子的姐姐得知此事,就用磨尖的金簪自杀了。所以说到现在还有摩笄山,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

“赵王如狼一般贪婪,一点也不讲情义,这是大王所知道的事情。再说,您觉得赵王是可以亲近的吗?赵国曾发兵攻打燕国,有两次都围困了燕都,以此胁迫大王,大王只好割让十座城邑去向他赔罪,他才肯退兵。如今赵王已到渑池去朝拜秦王,献上河间土地去事奉秦国。如果大王不去事奉秦国,秦国向云中和九原派出军队,驱使赵军攻打燕国,那么易水和长城,就不归大王所有了。再说,如今赵国对秦国来说,就好比是郡县一样,它不敢妄自动兵讨伐诸侯。如果现在大王事奉秦国,秦王肯定很高兴,而且赵国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这样一来,燕国西边有强秦的帮助,南边没有齐、赵的侵扰,因此希望大王仔细地考愿。”燕王说:“我身居野蛮僻远的地方,这里的人即使是成年了,智慧也仅和小孩一般,他们不能说出正确的话,他们不能做出有谋略的决断。现在有幸得到您的教导,请允许我让国家到西面去事奉秦国,再献出常山之尾的五座城邑。”

宫他为燕使魏

[原文]

宫他为燕使魏,魏不听,留之数月。客谓魏王曰:“不听燕使何也?”曰:“以其乱也①。”对曰:“汤之伐桀,欲其乱也。故大乱者可得其地,小乱者可得其宝。今燕客之言曰:‘事苟可听,虽尽宝、地犹为之也。’王何为不见?”魏王说②,因见燕容而遣之。

[注释]

①乱:因燕相子之而引起的燕国内乱。②说:通“悦”。

[译文]

宫他替燕国出使到魏国,魏王没有采纳他的游说,并且把他扣留了几个月。有个客人对魏王说:“何不听信燕国使者的话呢?”魏王说:“因为燕国发生了内乱。”那个客人又对魏王说:“商汤攻打夏桀的时候,希望夏朝发生内讧。因此发生大乱的国家,别国可以得到它的土地;如果发生小乱的国家,别国可以得到它的珍宝。如今宫他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我所提出的事情如果魏王能够听从,即使耗尽珍宝、土地,仍愿意去干。’大王何不召见他呢?”魏王很高兴,于是召见宫他,并让他返回燕国。

苏秦北见燕昭王

[原文]

苏秦北见燕昭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王义甚高甚顺,鄙人不敏,窃释锄耨①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闻于邯郸者,又高于所闻东周。匿窃负其志,乃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大王天下之明主也。”王曰:“子之所谓天下之明主者,何如者也?”对曰;“臣闻之,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谒王之过。夫齐、赵者,王之仇也;楚、魏者,王之援国也,今王奉仇仇以伐援国,非所利燕也。王自虑此则计过,无以谏者,非忠臣也。”

王曰:“寡人之于齐、赵也,非所敢欲伐也。”曰:“夫无谋人之心而令人疑之,殆;有谋人之心而令人知之,拙;谋未发而闻于外则危。今臣闻王居处不安,食饮不甘,思念报齐,身自削甲札②,曰有大数矣③,妻自组甲④,曰有大数矣,有之乎?”

王曰:“子闻之,寡人不敢隐也。我有深怨积怒于齐而欲报之,二年矣。齐者,我仇国也,放寡人之所欲伐也,直患国弊,力不足矣。子能以燕敢齐,则寡人奉国两委之于子矣。”

[注释]

①锄耨(nòu褥):指锄草的工具。耨,小手锄。②札:甲叶,由皮革所制。③大数:指天道法则,犹言上天会有报应。④(bēng崩):穿甲的绳子。

[译文]

苏秦到北方拜见燕昭王说;“我是东周地位低下的人,暗地里听说大王的道德高尚、顺应人心,我没有什么才能,就私下里放下锄草工具来冒犯大王。到了邯郸,在邯郸所听到的,比在东周所听到的说得更好。我私下里抱定自己的志向,来到燕国的朝廷,在观察了大王的群臣官吏之后,更确信大王是天下的明君。”燕王说:“您所说的天下明君,是怎么样的呢?”苏秦回答说:“我听说,明君一定要虚心听取自己执政的过失,不想听自己执政的优点,我请求说一说大王的过失。齐、赵两国,是大王的仇敌;楚、魏两国,是大王的邦交之国,现在大王事奉仇敌讨伐援助之国,不会对燕国有利。大王自已考虑一下这种做法,就会知道计策的失误,没有对您劝谏的,就不是忠臣。”

燕王说:“我对齐、赵两国的态度,向来一直不敢去攻打它们。”苏秦说:“如果没有算计别人的想法,反而让人起疑心,也不是好事;如果有算计别人的心而让人知道了此事,这是笨拙啊;计划尚未实施就走漏了风声,这也是危险的。现在我听说大王寝食不安,食不甘味,一心打算报复齐国,亲自裁制铠甲上的甲片,说是有自己有定额,不得不亲自做;妻子自己搓编组甲片的绳子,也说是有定额吗?”

燕王说:“既然您知道了这事,我也就不再隐瞒了。如今我燕国和齐国有仇,这二年来,我国一直想报仇雪恨。齐国是我的敌国,我必将讨伐它,但我担心国家疲惫,力量不够啊。您如果能让燕国打败齐国,那么我就把燕国的大权托付给您了。”

[原文]

对曰:“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南附楚则楚重,西附秦则秦重,中附韩、魏则韩、魏重。且苟所附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今夫齐王长主也,而自用也①。南攻楚五年,蓄积散;西困秦三年,民憔瘁,士疲弊;北与燕战,覆三军,获二将;而又以其余兵南面而举五千乘之劲宋,而包十二诸侯②。此其君之欲得也,其民力竭也,安犹取哉?且臣闻之,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

[注释]

①自用;犹言自恃强大。②十二诸侯:指淮河、泗水之间的小国。

[译文]

苏秦回答说:“天下有战国七雄,而燕国是其中最弱的国家。如果燕国独自出战,肯定无法取胜,如果依附其他诸侯国,那个诸侯国就会受到重视。向南依附楚国,楚国就显得益发重要起来,向西依附秦国,秦国就显得益发重要起来,依附中间的韩、魏两国,韩、魏两国就显得益发重要起来。再说假如燕国所依附的国家受到重视了,这个国家一定会使大王得到尊重。现在齐王是年老了,自恃自己的强大。向南攻打楚国五年多了,财物储备消耗也多;向西围困秦国三年,百姓困乏无力,士卒也疲惫不堪;向北与燕国作战,覆灭燕国三军,擒获燕国二员大将;又用剩下的兵马向南攻打拥有五千乘的劲敌宋国,包围了淮河、泗水之间的小国。这些都是齐王所要实现的目标,但是他们军民的力量,已经枯竭了,怎么能实现这些愿望呢?而且我听说,一个国家如果长期征战,那么老百姓就困苦,士兵也疲敝不堪。”

[原文]

王曰:“吾闻齐有清济、浊河③,可以为固;有长城、巨防,足以为塞。诚有之乎?”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浊河,何足以为固?民力穷弊,虽有长城、巨防,何足以为塞?且异日也,济西不役④,所以备赵也;河北不师,所以备燕也。今济西、河北尽以役矣,封内弊矣。夫骄主必不好计,而亡国之臣贪于财。王诚能毋爱宠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其左右。彼且德燕而轻亡宋,则齐可亡已!”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王矣!”曰:“内寇不与⑤,外敌不可距⑥。王自治其外,臣自报其内,此乃亡之之势也!”

[注释]

稸:通“蓄”。十二诸侯:指淮泗之间的小国。①清济、浊河:清澈的济水,浑浊的黄河。②不役:免于征发,养兵备敌。③内寇不与:内乱不和。④距:通“拒”。

[译文]

燕王说:“我听说,齐国有济水、黄河作为国家的天然屏障;又有长城、巨防作为国家的天然要塞。真的是这样吗?”苏代回答说:“没有天时的协助,虽然有济水、黄河,怎么能够做 屏障呢?人民生活贫困,士兵疲惫不堪,虽有长城、巨防,怎么能够做得了要塞?况且从前济西一带从不征召现役,在那里养兵是为了抵御赵国;河北地区不征召现役,在那里养兵是为了抵御燕国。如今济西、河北地区都已征召兵役,全国已经疲惫不堪了。骄傲自大的君主一定不喜欢听别人的计谋,亡国的大臣必然贪图蝇头小利。大王如果能够舍弃宠子、胞弟,把他们派去做人质,再拿宝珠、玉帛去巴结齐王身边的大臣,这样齐王就会感激燕国,而且会很情愿地出兵去灭掉宋国,那么,齐国就会变得更加疲惫不堪,只要一攻打就可以灭掉它了。”燕王说:“我还是采纳您的意见,接受上天的安排吧。”苏代说:“我国内部如果上下不齐心,就不能很好地抵御外敌。大王您领兵从外面攻打齐国,我到齐国作内应离间他们君臣。这样就形成了灭亡齐国的局势。”

燕王哙既立

[原文]

燕王哙既立,苏秦死于齐。苏秦之在燕也,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①。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之曰:“齐宣王何如?”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厚任子之也②。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③,听其所使。

鹿毛寿④谓燕王曰:“不如以国让子之。人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⑤,由必不受,有让天下之名,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举国属⑥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受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予之而太子用事。”王因收印自三百石⑦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断子之。

[注释]

①贵重:尊贵。主断:专断。②厚:重。③遗:送。④鹿毛寿:燕臣,子之的党羽。⑤许由:传说尧想把君位禅让给他,于是许由隐居玉箕山中。⑥属:通嘱。⑦石:音旦(dàn)。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译文]

燕王哙即位之后,苏秦在齐国被杀了。苏秦在燕国的时候,曾与燕国的相国子之有姻亲关系,并且苏代与子之关系匪浅。等到苏秦死后,齐宣王又重用了苏代。燕王哙三年的时候,燕国同楚国及韩、赵、魏三国联合攻打秦国,可是没有取胜。当时子之担任燕国的相国,权力很重,专断国事。苏代替齐国到燕国出使,燕王问苏代说:“齐宣王怎么样?”苏代说:“一定不会成就霸业。”燕王说:“为什么?”苏代回答说:“他不信任自己的臣子。”苏代想以此激发燕王,让燕王重新重用子之。从此之后,燕王果然更加信任子之。子之于是送给苏代百金,听从苏代的调遣。

鹿毛寿对燕王说:“不如把国家大权让给子之。人们称尧为贤者,是因为他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这样尧就有了让位天下的美名,实际上并没有失掉天下。如今大王把国家让给子之,子之一定不敢接受,这样大王就有了如尧一样的品行。”燕王是把整个国家的权力都托付给子之,子之的权势于是更大了。又有人对燕王说:“禹传位给伯益,让启做伯益的官吏,禹年老的时候,认为启不能治理天下,就把国家的大权传给了伯益,启和他的党羽杀死了伯益,夺取了天下,这祥禹名义上是把天下传给伯益,而实际上是让启自己夺取天下。如今大王说把国家托付给子之,而国家的官吏都是太子的人,这是名义上把国家托付给了子之,而实际上还是太子执政。”燕王于是收回三百石以上俸禄的官吏的大印,把这些大印都交给予之。子之面南称王,处理国家大事,而燕王哙因年老不能处理政事,反而做了臣子,国家大事一概由子之决定。

[原文]

子之三年,燕国大乱,百姓恫怨。将军市被、太子平谋攻子之。储子谓齐宣王①:“因而仆之②,破燕必矣。”王因令人谓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③,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数党聚众,将军市被及百姓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乃反攻太子平④。将军市被死已殉⑤。国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燕人恫怨,百姓离意。孟轲谓齐宣王曰⑥:“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⑦,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王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燕人立公子平,是为燕昭王。

[注释]

①市被:燕将。②储子:齐宣王之相。③仆:通“赴”。④私:指子之的篡位。公:指传统的子承父位的制度。⑤将军市被及:衍文。⑥殉:通“徇”。⑦孟轲:即孟子,战国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⑧章子:齐国人。

[译文]

子之执政三年之后,燕国国内大乱,各皇室宗族对子之非常痛恨。将军市被和太子平谋划攻击子之。齐相国储子对齐宣王说:“如果趁此时机攻打它,肯定能攻下燕国。”于是齐王就派人向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十分仗义,预备废除私权,以便确立君臣之理,整饬君臣的大义,摆正子承父业的位份。我的国家实在太小,不能为您效劳。虽然这样说,也愿听从您的任何命令。”太子于是计数党徒,聚集兵众,将军市被围攻王宫攻打子之,没等攻下王宫,百姓却反过来攻打太子平。后来将军市被被斩首,国内战火接连数月,几万人为此死去,燕国人都怨恨这场内战,人心涣散。盂轲对齐宣王说:“如今讨伐燕国,这正是文武伐纣的大好时机啊,不要错失机会。”齐王于是命令章子率领五座城邑的兵马,靠着齐国北部的民众去讨伐燕国。燕国士兵不愿进战场,连城门都不关,燕王也被杀死,齐国彻底打败燕国,子之逃亡在外。过了两年,燕人拥立公子平,也就是燕昭王。

初,苏秦弟厉因燕质子而求见齐王

[原文]

初,苏秦弟厉因燕质子而求见齐王。齐王怨苏秦,欲囚厉,燕质子为谢,乃已,遂委质为臣。燕相子之与苏代婚,而欲得燕权,乃使苏代持质子于齐。齐使代报燕,燕王哙问曰:“齐王其伯也乎?”曰:“不能。”曰:“何也?”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已而让位,燕大乱。齐伐燕,杀王哙子之。燕立昭王。而苏代厉遂不敢入燕,皆终归齐,齐善待之。苏代过魏,魏为燕执代。齐使人谓魏王曰:“齐请以宋封泾阳君,秦不受。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不信齐王与苏子也。今齐魏不和,如此其甚,则齐不欺秦。秦信齐,齐秦合,泾阳君有宋地,非魏之利也。故王不如东苏子,秦必疑而不信苏子矣。齐秦不合,天下无变,伐齐之形成矣。”于是出苏代之宋,宋善待之。

[译文]

同类推荐
  • 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

    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

    本书是作者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三十多年的总结之一。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作者参与编辑《张闻天选集》、撰写《张闻天传》,为解决遇到的两大难题(《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一文作者“歌特”是不是张闻天?张闻天(洛甫)接替博古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是在何时何地怎样进行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详细的考证。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概括出“四重证据法”。
  • 三国之一世称雄

    三国之一世称雄

    现代大学生刘琦穿越成为汉末刘琦,跟随父亲携带圣旨去往荆襄赴任,开始了一段全新的三国征程。还会重蹈覆辙,被曹操、刘备、孙权三雄在赤壁之战后,瓜分荆州吗?刘琦强烈的表示,绝对不会,因为他拥有千古召唤系统,历史上的智士猛将任我召唤。曹操有典韦和许褚两大保镖,不怕我有秦琼、尉迟恭两大猛将,看谁能更胜一筹!刘备有五虎上将在手,不惧我有李存孝、罗士信、史万岁、高昂、斛律光五将,看最后谁能技高一筹!孙权有江东四大都督,哈哈,我的阵容更加豪华,四大军神:李靖、郭子仪、卫青、霍去病,看看谁更厉害。看刘琦带领千古雄杰,中兴汉室,大战群雄,实现千秋帝业!
  • 尸原

    尸原

    十六年的八王之乱,耗尽汉民族的最后一点力量,中华大地陷入300年大动乱。五胡乱华,中华5000年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北地沧凉,衣冠南迁,胡狄遍地,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中华儿女不命如草芥;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羌、夫余、乌桓(东胡与匈奴混血)、和入侵辽宁的高句丽,这些在汉民族强盛时,瑟瑟发抖摇尾乞怜的民族,在看到中华式微时全都扑上来撕咬汉民族的血肉,肆意掳掠屠杀汉家儿女。杨永,一个从21世纪,无意间穿越时间长河的过客,面对这个人吃人的黑暗时代,且看他何去何从。是灭胡兴汉,重振汉家儿郎的脊梁,还是随波追流湮没于这个大动乱的时代。
  • 重生三国混帝王

    重生三国混帝王

    BUG式的穿越,竟然意外穿越成为大汉天子。赵云、关羽等武将将随他支配,且看这一个小子如何玩转三国,如何混天地之帝王。
  • 穿越之隋朝皇子

    穿越之隋朝皇子

    我乃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之三子杨俊是也,作为一个年轻有为,风流潇洒的完美型皇子亲王,权利、美人都归我。
热门推荐
  • 听说超人不曾流眼泪

    听说超人不曾流眼泪

    总有一个人横贯你的青春,看着你的成长与蜕变,陪你笑陪你哭。多年后,看到他出现依然心动无法自拔,那会是一生的羁绊。
  • 宇智波

    宇智波

    他叫宇智波文灏,从出生就有六勾玉轮回眼,他是宇智波少族长可再一次普通人的学校中认识了一个与众不同女孩,她让他本来平淡的修炼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一生之中有无数选择,而他对感情的选择却只有一次,他一出生就注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在她的面前只有卸下所有伪装俯首称臣。
  • 偷吻邪魅小魔女

    偷吻邪魅小魔女

    她很拽,乃史上怒骂校长第一人!她痛扁同学,却不想被校草给吻了,还看光了她的身子!她要他负责:“主人和狗狗,你选?”他竟然选狗!啊~!她气的发狂,发誓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 我是捉妖大队长

    我是捉妖大队长

    我的青春伴随着无数草泥马崩腾在半山腰子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是那段泡妞捉妖的坎坷岁月。耳边仿佛又响起老爷子经常哼唱的熟悉歌谣:“啦啦啦啦~我是捉妖的行家,不等天明妖作死,一边凑,一边叫,今天的风儿好喧嚣。“
  • TFboys之你知道的我还爱你

    TFboys之你知道的我还爱你

    (十年之后,会有三个女孩,陪着你们,走到最后。四叶草真的伤心,可是,你们好就好。你们的幸福,比我们的重要得多。)我们相识了,是否没有结尾?王俊凯,我一直都爱你,你知道吗?王源,你还不明白我的感情,对吗?易烊千玺,你是装作不懂,还是根本就不懂。知不知道,我们,只是为了你们。这一切,是否都是错误,如果是,就让我们痛就好。你们,永远也不要知道。。(本小说主源,因为我初一,所以没时间,要很长很长时间。也没时间看评论,但是,爱三只哦。我的小说,看看就好,应该没人像我这么写,不过有可能有个完美的结局,这要到十年之约看了,一本小说,十年,挺长时间的。我会写的很真实,但也会有幻想。四叶草家人,期待吧)
  • 苍穹现

    苍穹现

    弱肉强食的世界,谁将登峰造极。亦挥手,覆天地,造化出,苍穹现.
  • 天道各世游

    天道各世游

    看破鸿蒙突破道规法则!早在这个宇宙形成法规运转之时大道与天道就以形成灵智,终化肉身。鸿蒙提示大道一字“玩”提示天道“缘”于是乎大道成天‘玩'天道最终决定去往下界游玩望看破鸿蒙每周不定时更!本书不是种马文额!应该不是的恩!怎么可能写种马文呢!额或许,大概不会写种马文吧····
  • 灰姑娘的反击战

    灰姑娘的反击战

    当别人还在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的时候她失去了幸福的家庭,当别人还在享受青春期的浪漫的时候她却失去了最爱的人,她输了感情,输了家庭,也输了友谊。她就像个灰姑娘,幸福对于她来说如昙花一现,但她有一点和灰姑娘不一样,那就是和欺压她的人对抗到底!失去的,她要十倍拿回来,背叛她的人,统统都去死!在这场反击战里她忘记了怎么去笑,忘记了怎么去爱...“是你让我明白了,爱一个人是什么滋味,也是你也让我明白了恨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 绝爱之为君倾城

    绝爱之为君倾城

    他说:“待我赢得江山,定要你母仪天下!”可是当初的诺言是否依旧,佳人如斯,而诺言已逝。一纸圣书,将她的梦撕碎,她说:“此生我愿上天绝我一世之爱,惟愿永无情缘,断情绝爱!”当他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爱时,佳人已经离去。当她归来,变成一个心机似海的女子时,他心已碎尽。曾经的她单纯天真,如今的她狠毒残忍,她的狠毒刺痛了他的双眼,可是他知道,他们再也回不去了。他说:“你变了!”她答道:“变了?呵呵……染慕遥,如今我变成这副样子,皆是拜你所赐!此时你可如愿了?”当真相浮出水面,而她和他的命运又该如何?她的情深,他总是错过。他的执着,她总是却步。
  • 分手妻约,前夫不易

    分手妻约,前夫不易

    他是性子顽劣的天之骄子,风流成性,声名狼藉。而她是他的童养媳,为了有朝一日能远离恶魔,一直委曲求全。然——高考志愿被篡改,清白被毁,秦时的世界,在十八岁那年,几近崩塌。后来,她被逼和他结婚。没有婚礼,有的只是一场刺骨的羞辱。后来,她没能控制自己的心,爱上了他。谎言、欺骗、背叛,与其他女人所生的孩子,是他给予的回应。后来,她的身世被曝光,两人从夫妻变成仇人。秦时到了那一刻才明白,强求换不来幸福,只能换来伤害。她签下离婚协议书,净身出户,黯然远走。可她不知道,在过去的十年里,在那场强取豪夺的感情里——最卑微的那个人,从来不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