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6700000019

第19章 手指要指向自己(7)

钮承泽:事业停顿,收视率不好,拍电影没成,一塌糊涂。自己追求理想,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已经腐烂发臭,酒色财气,然后,谎言。因为有一个深爱的女人在身边。她就像那根积木,抽走了以后,世界崩解。那时候很惨,很惨。苦难在当时那么难受,但是好好面对它,都是很好的礼物。现在的我,比较谦卑,比较珍惜。

过年的时候大家的短信都会传来传去,我写的被大家笑,我发自内心地写:“希望大家新的一年珍藏智慧,心怀慈悲,做任何事之前都想一想:世界会不会因此变得更好?”有人回我说:“阿弥陀佛。师兄,谢谢你。”哈哈哈哈!

我还是有卑劣的人性,充满欲望,但是我已经不再为此困扰,不会被欲望捆绑。我人生的下半场开始进行一场华丽的实验。《艋舺》,是一个成功的例子。现在我做任何事之前,有两个标准:一,你到底多想做?二,做这件事会不会让世界变得更好?符合这个标准,那就去吧,不要执著于结果。

电影比我大

陈国富

在华谊公司见到陈国富。身量不高,清清瘦瘦,叠穿长短两件T恤衫,蓝色牛仔裤,还有黑色球鞋。不同于拍大片那天的装扮,显得很随意,很青春。状态也不同于那一天,不那么凝重和严肃。他戴一副大黑框眼镜,拙拙的,仿佛能替他抵御这个世界窥探的目光,让他得以安全地从后面注视着我们,那眼神温和,审慎,细致,深沉。经常闪过着顽童般的灵光,嘴角微微翘起来,那时他独特的幽默感一定会发作。

陈国富仿佛是一个谜,身上聚集了众多矛盾和神秘。他身居高位,功力高深,是不折不扣的高手,却极其低调,少为人知,大隐于市;他不同于学院派和江湖派,没有学院背景,江湖背景,甚至可以说,他毫无背景;他早年拍实验气质十足的文艺片,深受小众追捧,后来却转而拍商业大片,一样非常成功;他是华谊核心中的核心,是所有成功电影的幕后推手,他不是台前的聚光灯,而是神秘的万金油;他和蔼可亲,是著名的“好脾气先生”,但是他拍出的《双瞳》和《风声》,却黑暗如深渊,恐怖如噩梦,并且,残酷入骨,毫无救赎。

他熟知这个浮华世界运作的规则,全盘接受,玩得出色,却在内心葆有坚固的抵抗,纯粹的信仰;他成熟但不世故,圆熟但不油滑,他有一颗悲观主义的灵魂,却充满乐观主义的精神;他温和地讽刺着这个人间,同时也讽刺自己,人性最好和最坏的他都已经接纳,谦卑得像一个小小的神灵;他说他是一个撒谎的人,他每次讲自己的故事都会不一样,端看对方的要求如何,而面对我们,他提供了一个最完整诚恳的版本。

他是陈国富,完美地游走于商业与艺术,现实与梦想,宗教与电影,繁华与简单,欲望与规则……所有一切我们想象的边界。他的外表平静,普通,波澜不惊,但是内心所经,已经是大江大河,千沟万壑。

小人物撼动大规则

深夜的某一天,小导演陈国富独自守在传真机边,将自己的血泪遭遇写成文稿,传送给台湾各大媒体。身边的朋友好心劝告:“何必得罪大电影公司呢?你以后还混不混了?大家都一样,潜规则嘛!你以后还想拍电影吗?”小导演陈国富是一个特别不愿意抛头露脸摇旗呐喊的人,这种腼腆他一生不变。他不愿意讲大道理:诸如潜规则也要有人来撼动,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仅为了我们,丧钟为谁而鸣,改变从此刻开始……他什么都没讲,只是笑了笑说:“不拍就不拍嘛!有那么重要吗?”

次日,小导演陈国富对抗台湾最大电影公司的新闻成为头版头条,引起轩然大波。申请到电影辅导金,却需要借壳电影公司,大公司压榨创作人的事实,借由此曝光。他最欣慰的是,规则真的被他所撼动,条约因为他而改变。电影成功开拍,我们问他后怕过吗,他从容地说:“没有。我当时就是豁出去了,和他们干上了。这件事给我上了一课,就是:你有舍才有得。太多人太害怕当不了导演,一路妥协,一路忍耐,结果把自己弄成二流三流四流的货色。他没有给自己机会,做第一流的导演。你要懂得,你是可以不要的,换来的就是你更想要的东西,更属于你的东西,更配得上你的东西。”

他用一句话形容那时候的自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没错,陈国富是一个打着赤脚闯进电影圈的人。没有进过电影学院,甚至没有读过大学,最高学历是高职辍学,学的还是机械制图;没有做过场记和副导演,没有泡过剧组,更没有权威的老师引路。他不同于大多导演的发达之路,是靠写影评,写剧本入行。而他的家庭,更加与文艺毫不沾边:老家位于台中的中山路,热闹的商业街,家中经营一家鞋店。家人对他最大的期许是继承家业,而他十八岁来台北,唯一的工作就是为人送鞋。毕竟不是一个凡常的少年,送鞋之余,他整日在西门町看电影,过多的幻想催发了他的梦。在整日奔跑中,他的梦越来越庞大,直到他下笔写出来。

“不做导演就不做了嘛,大不了打回原形,我可以继续写东西,最多最多,我回去送鞋,总是可以的吧?”他呵呵地笑出来。他就像一棵斯文温和的树,树冠清秀,树形潇洒,但是渐渐地,我们看见他扎根在泥土里的根须,竟然是如此茁壮,坚实,顽强。那些扎根在黑暗的泥土里,平时不为人所见的根须,构筑成一个庞大的帝国,那是他坚持有序,决不妥协的内心。自信地在电光幻影之间游走,同时,还带着智慧透彻的豁达。

要为难就为难自己

陈国富是一个冷静入世的人。这不是一个缺点。电影的本性并非是艺术,庞大的启动资金注定了它的商业属性,电影永远和投资和票房绑在一起,这注定了所有的电影人都必须是商人。电影同时也是残酷的。即便是第一流的导演,一次惨败之后,很难有第二次机会。而且,“你要不断用结果证明,你有能力往前走。”但是从陈国富口中,听不到任何抱怨,他信服这些,并且说,这种残酷体现了一种公平。

和一般的艺术家,大导演不一样,陈国富不会耻于谈营销,谈运作,谈买卖。他没有那种虚伪的清高。“最近有年轻人问我:你如果是一个编剧或者导演,不但要会写会拍,最好还能当面陈述和表达,也就是说,你要会销售自己,会卖自己。他觉得这样不公平,太势利。我不这么看。在研究所给学生上课,教的是电影的创意和行销。行销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你看,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一个视听的世界,电影就是一个视听的整体。卖相要好,要有说服力,你要给投资方或者演员安全感。这不是很正常的吗?不要抱怨环境,要学会顺应,适者生存。”这些话有点无情,但是他还是讲出来:“盛世无隐士,在现在这个时代,不会有怀才不遇这件事。”

第二条法则,他教给我们,就是:不要解释。“拍电影的人有一个特点,就是不解释。最悲惨的导演就是在试片会上面说:‘其实我原本想拍成怎样,那天因为女主角轧片提早离开,那天副导演没有准备好’……这些都是废话。观众不会听废话,只会看电影。”

对他来说,做人可以妥协,处事可以变通,只有电影,是绝对不能打折的东西。“电影是不能打折的。这里打一个七折,那就能打对折,打了三折的还在拍。最后的效果加在一起,就是一折的电影,就是不到位的电影,就是那种让导演解释个没完的电影。技术的不足可以用资金来补足,但是性格不够坚持,只能出局。有了想法,还要贯彻到底,这就是电影人必须具备的性格。”这让我们想起电影暴君姜文。这种性格,其实也是一种人格魅力吧?他慢悠悠地笑了,有一点蔫坏的意思,说:“这个魅力要看是对谁了,对投资人来说不算魅力,但对电影来说是OK的!”

“难就难在平衡。有的导演,存心要为难观众;有的导演,为难所有人,最后拍了一部不为难观众的作品;有的导演既不为难剧组,也不为难观众,只为难了他自己。总要有人被为难,这就是电影人的宿命。”他说得掷地有声,语重心长。

电影比宗教更加伟大

和陈国富聊天,很容易就发现,电影是他一切的核心。早年的少作就像是初恋,面对起来,觉得尴尬又腼腆,因为:“有太多遗憾,初恋都是遗憾的,但是那些遗憾实在是太遗憾了一点。”虽然,也有值得怀念的天真。留在北京,不是因为职业规划或者人生选择,而是觉得,当下的北京有“电影的氛围”。“和冯小刚,何平,姜文,中磊他们谈电影,那种热切和投入,那种想要拍出更好电影的意愿,你会感觉生活和电影就是牢牢连接在一起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放入电影中。当年在台北也曾有这种氛围,但是慢慢慢慢已经流失了。”

作为电影人,陈国富很成熟:他热爱电影的一极--那是电影的娱乐本性,热闹,直接,精彩,观众寻求刺激,宣泄,视听奇观,传奇故事,他绝不以为这就是肤浅和幼稚;同时,他也热爱电影的另外一极--那是电影的艺术本性,深邃,寂寞,高贵,极其个人的生命经验,却带有神奇的说服力。

“昨晚我看了一部成濑巳喜男的电影,叫《浮云》。讲在南洋,一个已婚的军医和随军的护士恋爱了。回到日本,护士不得不面对男人的家庭,还有他身边不断的新恋情。而这个医生,并不是花花公子,他总是无奈。后来女人为追随他而死。特别触动我的是,看完这个电影,你居然可以接受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人生。不在你的道德范畴内,不在主流的价值观内,但是电影就有这样的说服力,让你打开心胸,接受了这一切。这是了不起的颠覆性。”而就在这种接纳中,人的心灵得到了一种净化和升华。

“关于电影的说服力,还有一部电影,是马丁·西科塞斯的《愤怒的公牛》。开始我很讨厌这部电影,但是有一次我突然看懂了,原来这部电影是讲一个人迷失了大半辈子,等到他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已经堕入人生的最低点。他的自私与无情,让人很不舒服。但是电影的最后,我被说服了,我原谅他了,因为人是可以曾经迷失的。在人生中,原谅太难得,太可贵。你跟神父说神父我昨天有了一个不洁的想法,神父说你回去把《玫瑰经》读二十遍。这种忏悔不是真的忏悔,宽恕也不是真的宽恕。好的电影中,你能得到宽容和原谅,不仅仅对别人,也是对自己,对这个残酷的世界,对这不算完美的人生。”

陈国富没有宗教信仰,是一个无神论者。如果电影是一种信仰,他一定是笃信者。对他来说,电影比宗教还要神圣。“宗教之所以是宗教,它一定有种种限制,你才能进入这个教派,才能被接纳。但是电影是不限制的。你在电影里看到无穷的人生和人性,它不会告诉你不可以怎么样,它是告诉你:人生可以怎么样。电影不需要让你恐惧,它不会威慑你,电影一定是开放性的,告诉你,你看,这个世界该有多么宽广。”

说这些话时,他罕见地滔滔不绝,身体前倾,眼睛里闪动着深深的热诚。那是一个身在爱中的人散发的光亮,他爱电影,并且为电影所爱。

电影比我大

陈国富是一个捉摸不透的人。他给人的印象始终在变:初见时,他的腼腆,害羞和不善言辞;之后是内心的坚持、强硬和固执;然后是他对电影的热爱,燃成了动人的情怀;最后,敞开了全部心胸,他露出了本来的面貌--单纯而谦卑。

他的谦卑在于,他可以告诉所有人:其实很多东西,我并不懂。“导演并不是一个全知全能的人。如果导演是,那电影不需要那么多人一起完成。我可以很坦然地告诉你:我不懂,然后让你帮助我完成。”

他的谦卑还在于,他敢于告诉别人:我其实很害怕。“《风声》上映之前,我们让一些记者先看,看完之后我问大家:‘你们觉得会卖座吗?’他们很吃惊,因为一般导演都会保证:‘我们的电影一定卖座!’但是谁能真的保证呢?我从来不敢跟投资方拍胸脯‘一定赚钱双倍奉还’,这就像一个男人说‘我很懂女人’一样可笑。”

他的谦卑最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他低调得几近纠结。一切外来的窥探他都感到无奈,出名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而对他来说,是一种负担和痛苦。他甚至认真地想过让高群书独自一人担纲《风声》,而他只想隐身幕后。如果他性情积极一些,以他的才华和资源,作品年表应该是现在的三倍。

和所有的金牛座一样,陈国富的谦卑并不因为他没有自信,没有底气,而在于他深知自己的头顶站立的是谁,他懂得敬畏。懂得敬畏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人。“我是谦卑的,因为电影比我大。对很多人来说,这是那么的难,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最大,他比电影大。所以他要贯彻意志力来证明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我从来不费这样的力气,我一早就知道:电影比我大。”内心知道自己真正的位置,才能像此刻的陈国富一样,散发出真正的平静和淡定的光荣。

你懂得尊重电影,电影才会尊重你。不盲信,不崇拜,不诋毁,不怀疑,不扭曲,不压抑。用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电影。

谈话部分

柏邦妮:大家都说你很爱帮新人。为什么你这么提携新人?

陈国富:道理很简单,因为每个人都曾经是新人。这个圈子很封闭,大家都只肯用自己的熟人,就跟近亲通婚一样,最后只能灭亡。这是最简单的一个科学。在管理学上这有一个说法,叫内力不做功。你不可能要求一群人天天在一起互相检讨保持进步的。一定要让外力做功,补充新鲜血液,有压力有竞争,才会有警惕和进步。

柏邦妮:网上有人说《风声》是一部SM大片,你怎么看?

陈国富:我听到的时候很意外。但是我觉得,这些解释,哪怕是过度解释,都没有什么不好。因为我常常想,电影就是一间西班牙旅社。西班牙旅社是什么概念,就是它不提供吃的,每个人都得自备便当。我觉得电影院就是这么一个场所。你怎么看这部电影,得到什么启示,全在于你带了什么便当来吃,你附加了什么东西。觉得是SM大片,也许是因为你HIGH这个吧,我不HIGH这个所以我不太懂。

柏邦妮:你为人这么温和,为什么电影这么黑暗?李安拍《色·戒》也是一个内心黑暗的电影,他跟我说:你看黑暗的深渊够久的时候,黑暗也会转头来看你。我一直没能理解。

陈国富:那我就帮他来解释一下。他的意思可能是说,那个“回看”是要求你要正视我,面对我,要跟我对话。面对黑暗,你可以转过头去,假装并不存在,你也可以把它放在柜子里收在角落里。但是当你打开那个抽屉,一直盯着它看,就会发现它其实一直都在,要求你面对。

柏邦妮:听说你原本想把《风声》拍成温暖的励志片?

陈国富:原本是想拍得光明一点。为了这个题材深入了当时历史的种种战斗啊,牺牲啊,跟那些血泪吧,你觉得它不可能只是光亮。这么愚昧的一场战争,这么大的牺牲,这么多的决心跟残留的伤痕,不可能只是励志。我这么说好了,那样一个情景,对人的情感是非常残酷的考验,你在那种情况下会发现人的情感可以到最低点,甚至低于最低点。我原来是想讲在这种环境下人的情感是可以到一个你意想不到的高点,后来我是想把那个高跟低都同时呈现。所以造成那种水平线以下的东西是特别残酷,特别让人不安。

柏邦妮:你的电影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宗教因素?

同类推荐
  • 高适集

    高适集

    《高适集》主要内容:高适是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边塞诗的创作,开拓了诗歌的广阔视野,尤其表现了那种长期戎边浴血苦战中昂扬向上的精神。高适的边塞诗有的抒发保国安边的豪情,有的歌颂边塞将士的英勇,有的更是多方面地描绘了边疆奇特风光及当地的生活习俗。在反映民生疾苦方面,高适是盛唐诗人中较突出的一个,他以极大的同情写出戍卒所遭受的苦难境遇,表现久戍思归的哀怨。
  • 姥姥的遗产

    姥姥的遗产

    这是一本纪实性作品。书中截取一位平凡而卑微的农妇后半生“养育人”的生活片断,以外孙女“我”的独特视觉和切身感受,叙述姥姥呵护我们成长中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的感人故事。姥姥以过人的勇气、辛劳和智慧,及底层女性独有的韧劲和耐力,还有不屈和尊严,把我们养育成人,又一次攀上了生命的山巅。姥姥大海一样爱的品格以及用爱养育后人的精神,就是她留下的无价“遗产”。
  • 双椿集(格致文库)

    双椿集(格致文库)

    《双椿集》是一部文化散文随笔作品集。作者卫洪平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朴实的写作风格,记录了自己读史、读人、读书、读影视及其他文化艺术作品的心得感悟。其中一些对史实考评的文章真实地反映了自己的观点,绝不人云亦云,很有史学价值。文章整体风格清新淡雅,值得一读。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 你要配得上你所得到的爱

    你要配得上你所得到的爱

    有一种爱,默默无声,只是在我们跌倒时,在我们哭泣时,在我们孤单无助时,握住我们的手,拭去我们的眼泪,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拥抱。有一个人,他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注视,每一个牵手,都饱含着深深的爱意。即使全世界与我们为敌,他也是我们最后的温暖。所以我们要变得更好,配得上所得到的爱。本书是一本关于亲情、爱情的情感美文合集。亲情和爱情是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一个占据我们前半生,一个占据我们后半生。面对这两种感情,我们都会生出不同的感悟,也会走不少弯路。本书用一个个情感小故事讲述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意以及青春年少时蒙眬的爱情,给读者一些启示。
热门推荐
  • 极品仙修

    极品仙修

    你知道魂魄到底是什么吗?你知道修仙和修真的区别吗?修仙只是自欺欺人之道,只有修真才能超凡脱俗。一个罗辰道袍手持法剑的老头说道:“我乃大罗金仙”一个清羽道袍手握拂尘发须洁白的老头说道“贫道乃太上仙君"李清不屑的看了它们一眼说道:“你们两个把脸凑过来,让我给你们印上本座的足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逆乱天下》

    《逆乱天下》

    2214年,地球被外星生物入侵。2217年,最后一个人族政权宣告覆灭。地球进入螯族统治时期,人类沦为下等族群。然而,还有无数逃出地球的人在反抗着,为夺回家园而奋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 中二病之清明凉繁治三年

    中二病之清明凉繁治三年

    开学第一天就要迟到?还好还好,老班没来!可素,只剩一个座位了耶!怎么办?木有关系,咱是女汉子嘛!和男生坐罢了,怕什么!只是为什么自己会莫名其妙的和他杠上?一男生长得跟小受一样的脸,为嘛行为要那么彪悍!还有在什么总想摸自己的脸,不就萌了一点,可爱了一点吗?有什么好摸的!!!ヽ(#`Д?)ノ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中二病晚期的少女和一个中二病晚期的少年的日常恋爱故事。全程温馨!带你重温高中,在高中让这两中二病晚期的情侣做我们当时想做却不敢做的事,作我们当时不敢作得死!万岁!!!\(≧▽≦)/\(≧▽≦)/\(≧▽≦)/
  • 红楼之重生缘

    红楼之重生缘

    万里江山,风云变幻如棋局;粉黛佳人,命运多蹇总堪怜。现代女孩张晓晓,一朝穿越成为红楼里的黛玉,谁是她穿越之因?谁是谁放不下的执念?谁为谁倾覆了江山?戏说红楼,重生的黛玉,容颜依旧,心却旷远,且看她如何走出贾府,迎来属于自己的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曦曦,替我好好活下去

    曦曦,替我好好活下去

    “曦曦,你说我们,会变成敌人吗?”“苏儿哥哥……我叶晨曦在此以神血后羿之名对命运之神发誓:无论何时何地,决不与白苏·萨麦尔为敌!若违此誓……唔……苏儿哥哥?”“曦曦,我不需要你向命轮·命运之神发誓,我要的,只是你的一个承诺。”“好!吾叶晨曦永远不与白苏为敌!”“吾也是!”星空下,两位少年在此许下了美好的诺言,但在战场之上,却又不得不兵戎相见……“什么!曼华!你说什么!晨曦他被宣判判了叛国罪!明天就要被处以形神俱灭之行了!”“白苏你冷静一点!冷静一点啊!喂!等等我们!”行刑前夕,争分夺秒,只为救心爱之人……若干年后——“母亲,父亲他,在祭拜谁?”“月儿,曦,在祭拜他爱的人。”……
  • 舟塔记

    舟塔记

    鸿蒙初现,混沌初开。经过数亿年的演化,涌现出无数界面。混沌大陆,人族林立,万物灵长自有独到之处,开辟了修仙长生不老之路,宗门派别无数。少年林雨辰踏一条血泊之路,从最初的猎户之家走向大罗山脉,一步一步,迎来了他跌岩起伏的人生······
  • 气质与性格(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气质与性格(和谐中华知识文库)

    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性,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在人的个性当中处于核心地位。这首先是因为性格具有社会评价的意义,人们可以对某种性格特征的社会价值进行评判。
  • 陶实学院的异界年华

    陶实学院的异界年华

    书名:陶实校园的异界年华小说主要是以异能与校园生活为主,讲述的是一个失败的少年在偶然的机遇下穿越到了异界重返了校园,在那里,他以一个灵魂体的形态见证了一个与之同命少年的青春,悲剧是否会重演,少年能否找回眯会的自己?一切尽在他那未知的异界年华之中·····
  • 何凡,何不凡

    何凡,何不凡

    何凡,本是万千职场中默默的一员,然而一场突发的大爆炸,一连串的意外,将他带离了原来的人生轨迹。在未知的大陆,面对未知的一切,且看何凡如何一步步改变自己,让人生从此不凡。没有天生的主角,没有天生的强者,不经历风雨的锤炼,如何绽放天晴的光芒。弱小并不可怕,可怕的只是无尽的退缩。
  • 恍若流年

    恍若流年

    “在这个世界上亲眼见到的未必是真实的,小烟你懂我吗。哈哈哈哈哈哈。”“只要在正义之名下,不管多卑鄙都会被原谅。”"我从不违反规则只是会极度扭曲它。“”我只是想护你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