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7400000100

第100章 揆度第七十八(2)

“五谷者,民之司命也。刀币者,沟渎也。号令者,徐疾也,‘令重于宝,社稷重于亲戚。胡谓也?”对曰:“夫城郭拔,社稷不血食②,无生臣。亲没之后,无死子。此社稷之所重于亲戚者也。故有人无城,谓之守平虚,有人而无甲兵而无食,谓之与祸居。”

[注释]

①奇怪:指越轨之举。②社稷不血食:社稷宗祀不再有祭祀。

[译文]

桓公问管仲说:“轻重之术何时结束?”管仲回复说:“有如一年四季循环往复的运转一样,没有停止。当国家遇到内忧外患时,就调节粮价高低来处理国家用度,积累余财赢利来准备战士奖赏。当天下服从海内统一时,就加富诚信仁义的人士。这样,百姓推崇礼让,而不搞出轨的活动。可见,轻重之术的效用,在各诸侯国尚不归服时,可以为战争服务;在各诸侯国归服时,就可用来实行仁义的政教。”

管仲说:“要做到一年耕作,够五年吃,就把粮价提升五倍来促进;要做到一年耕作,够六年吃,就把粮价提升六倍来促进。如果这样,两年耕作的产量就可能够十一年的花费了。对富者可以夺取,对贫者可以给予,才可以主持天下。而对天下的人们,能使之安于这项政策,遵从这项政策,这样,就能够统一了。对天下的人们,役使他们不要明白表示役使,利用他们不要明白表示利用。所以,善治天下的君主,不说出役使的话语,使百姓必须为所驱使;不说出利用的话语,使百姓必须为所利用。”

管仲说:“善于操持国家的,如同把黄金和秤锤放在天秤上一样。只要加重秤锤,金子就可以倾跌下来。因此,注重通权达交则国家力量强盛,注重遵循常道则国家力量衰弱。现在,粮食在我国价高,在其它诸侯国价低,各国的粮食如同水源向下一样流入我国。因此,价格高则财货聚集,价格低则财货散走,有因高价聚集而跌价还没散走的物资,我们适时动手掌握之,天下的这项财富就归属我们了。把财货集藏起来则价格上涨,销售出去则价格下降,散发于民间则显得充足。钱币贵重则人们拼命追逐,钱币贬值则人们弃而不用。因此,总是要把钱、物贵贱的幅度调控到合乎理财之术的要求而后止。”

“粮食,是人们生命的主导;钱币,是物资流转的渠道;号令则是掌控经济过程缓急的,即所说的‘号令重于宝物,社稷重于父母’。这些话都是何种意思呢?”回答说:“当城郭沦陷,国家宗庙不可继续血食时,大臣都要殉难。但父母身亡,却没有殉难的儿子。这就是社稷重于父母的例子。而且,卫国者有人而无城,相当于是空守平墟,有人而无武器和粮食,也只是与灾难同居而已。”

桓公问管子曰:“吾闻海内玉币有七策,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阴山之礝①,一策也;燕之紫山白金,一策也;发、朝鲜之文皮,一策也;汝、汉水之右衢黄金,一策也;江阳之珠,一策也;秦明山之曾青②,一策也;禺氏边山之玉,一策也。此谓以寡为多,以狭为广。天下之数尽于轻重矣。”

桓公问于管子曰:“阴山之马具驾者千乘,马之平贾万也,金之平贾万也。吾有伏金千斤,为此奈何?”管子对曰:“君请使与正籍者③,皆以币还于金,吾至四万。此一为四矣。吾非埏埴摇炉橐而立黄金也,今黄金之重一为四者,数也。珠起于赤野之末光,黄金起于汝汉水之右衢,玉起于禺氏之边山。此度去周七千八百里。其涂远,其至阨。故先王度用其重而因之,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先王高下中币,利下上之用。”

百乘之国,中而立市,东西南北度五十里。一日定虑,二日定载,三日出竟,五日而反。百乘之制轻重,毋过五日。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万户,为开口十万人,为当分者万人,为轻车百乘,为马四百匹。千乘之国,中而立市,东西南北度百五十余里。二日定虑,三日定载,五日出竟,十日而反。千乘之制轻重,毋过一旬。千乘为耕田十万顷,为户十万户,为开口百万人,为当分者十万人,为轻车千乘,为马四千匹。万乘之国,中而立市,东西南北度五百里。三日定虑,五日定载,十日出竟,二十日而反。万乘之制轻重,毋过二旬。万乘为耕田百万顷,为户百万户,为开口千万人,为当分者百万人,为轻车万乘,为马四万匹。

[注释]

①礝:玉名,一种稀有的美石。②曾青:颜料名。③与正藉者:被国家征税的人。

[译文]

桓公问管子说:“我听说利用海内的珍宝作为货币有七种办法,能够说给我听听吗?”管子答复说:“使用阴山产出的礝,是一种办法;使用燕国紫山产出的白银,是一种办法;利用北发部族和朝鲜产出的花纹兽皮,是一种办法;利用汝水、汉水流域的右衢产出的黄金,是一种办法;使用江阳产出的珍珠,是一种办法;使用秦地明山产出的曾青,是一种办法;使用禹氏地方的边山产出的玉石,是一种办法。这就称为以少操纵多,以狭控制广。天下的理财办法完全体现在调节物价高低的技巧上。”

桓公问管子说:“阴山地区的马充足驾驶一千辆兵车,马的平常价格是每匹一万钱,每斤黄金的平常价格也是一万钱。我的黄金存储有一千斤,对此我该如何做呢?”管子回答说:“您可下令让应当纳税的人,都把他们应上缴的钱折成黄金缴纳,这样我们就会获得四万钱的收入。这正是一变为四了。我们并没有架起坩锅、鼓动风箱来炼制黄金,而这些黄金由一变成了四,这是理财之术的结果。珍珠来源于赤野的末光,黄金来源于汝水、汉水流域的右衢,玉石来源于禺氏地区的边山。这些地方大概距周的都城七千八百里。路途遥远,很难得到。因此,先王思虑它们的贵重程度而加以利用,把珠玉当作上等货币,把黄金当作中等货币,把刀布当作下等货币。先王掌控中等货币币值的涨落,以利于展示上等货币和下等货币的作用。”

百乘之国,在国内中心地区设置市场,东西南北远离市场估计有五十里。一天定夺,两天装货,三天出境,五天返回。这样,百乘之国限制邻国市场物价的高低,不多于五天就见效。百乘之国,有耕地万顷,有上万户数,有十万人口,应交税的有万人,有兵车百辆,军马四百匹。千乘之国,在国内中心地区设置市场,东西南北远离市场大概有一百五十多里。两天定夺,三天装货,五天出境,十天返回。千乘之国掌控邻国物价高低,不多于十天。千乘之国,占有耕地十万顷,十万户数,百万人口,有交税义务的十万人,兵车千乘,战马四千匹。万乘之国,在中央设置市场,离四周边境大概五百里路。三天确立计划,五天装载货物,十天运出国境,二十天返回。万乘之国掌控邻国物价高低,不多于二十天。万乘之国,拥有耕地百万顷,百万户数,千万人口,有交税义务的百万人,兵车万乘,战马四万匹。

管子曰:“匹夫为鳏,匹妇为寡,老而无子者为独。君问其若有子弟师役而死者,父母为独,上必葬之;衣衾三领,木必三寸;乡吏视事,葬于公壤。若产而无弟兄,上必赐之匹马之壤。故亲之杀其子以为上用,不苦也。君终岁行邑里。其人力同而宫室美者,良萌也,力作者也,脯二束、酒一石以赐之。力足荡游不作,老者谯之,当壮者遣之边戍。民之无本者贷之圃强。故百事皆举,无留力失时之民。此皆国策之数也。”

上农挟①五,中农挟四,下农挟三。上女衣五,中女衣四,下女衣三。农有常业,女有常事。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饥寒冻饿,必起于粪土。故先王谨于其始。事再其本,民无者卖其子。三其本,若为食。四其本,则乡里给。五其本,则远近通,然后死得葬矣。事不能再其本,而上之求焉无止,然则奸涂不可独遵,贷财不安于拘。随之以法,则中内民②也。轻重不调,无之民不可责理,鬻子不可得使,君失其民,父失其子,亡国之数也。

管子曰:“神农之数曰:‘一谷不登,减一谷;谷之法,什倍。二谷不登,减二谷;谷之法再什倍。’夷疏满之,无食者予之陈,无种者贷之新,故无什倍之贾,无倍称之民。”

[注释]

①挟:食。②中:相当于。,割除,残杀。

[译文]

管仲说:“单身男子称为鳏,单身女子称为寡,老而没有儿女的称为独。国君要视察了解凡有子弟因兵役而死亡的,父母也称为‘独’,一定由政府负丧葬之责:衣衾要有三领,棺木要厚三寸,乡中官吏掌管其事,葬于公家墓地;战死者如是独生,还要赐给父母一匹马一天所能耕作的土地。所以,作父母的尽管牺牲自己的儿子为君主效力,也不会引以为苦了。国君每到年末都视察邑里,看到劳力与别家一样而住房精致的人家,那便是良民,是尽力耕作的人。要赏给他两束干肉、一石酒。发现体力很好而又荡游不劳的人,若是老人,就责备他;若是壮年,就将他派送到边疆服兵役。对于没有本钱进行农耕的,则贷给他土地和钱财。这样,百业都兴,没有不卖力,或耽误农时的百姓。这都是国计民生的详细措施。”

上等劳力的农民能产出五口人的粮食,中等劳力的农民能产出四口人的粮食,下等劳力的农民能产出三口人的粮食。上等劳力的妇女可提供五口人穿衣,中等劳力的妇女可提供四口,下等劳力的妇女可提供三口。农民要常年耕种,妇女要整年纺织。一农不耕,人民就有由于这个挨饿的;一女不织,人民就有由于这个受寒的。饥寒冻饿都是由于农桑。所以先王谨慎对待这个起因。农业生产所获能加倍成本,农民才没有因粮荒而出卖儿女的。获利能达到成本的三倍,然后才可吃饱。达到四倍,家里富有。能达到五倍,则有余粮远近流通,死后也得到安葬。假如农民生产所获不能加倍成本,而政府又不停征税,那就会盗贼涌起,人们独自不敢行走于途,财货也不安于怀中了。接下来用法律压制,也等于从内部自杀其民了。假如物价失调,自由民不受控制,奴隶不被所用,君失其民,父失其子,这就是亡国的定数了。

管仲说:“神农之术告知我们:‘一种粮食无收获,则缺少一种粮食,粮食的卖价将上升十倍;两种粮食无收获,则缺少两种粮食,粮食的卖价将上升二十倍。’遇到这种情况,国家应当倡导用瓜菜补充民食。而针对没有口粮的农户,由国家供应旧年的陈粮;针对没有种籽的农户,由国家贷给可用的新粮。这样,才不会出现获利十倍的奸商,也不会呈现加倍收息的高利贷者。”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学习圣贤之道,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谦谨乃载福之器;抱残守缺,善始善终……我们中可以学到如何磨炼含而否露的性情、养成机敏睿的头脑、练就大巧若拙的手腕、获得举重若轻的气度、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这部奇妙的家教范本,融入了儒家先人的经世理念,结合了曾国藩自身的卓然心得,勘破世态人情,指点成败之机,其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沉智慧,读之可以居家,可以入世,可以修身,可以养性。阅尽家训诀窍,领会曾氏心法,必然增长胸中之丘壑,开启头脑的机锋。
  • 菜根谭第四卷

    菜根谭第四卷

    本书是一本三百多年前的一位退职隐居官员的人生处世经验的总结。它采用语录体的形式,共360条,文字皆由排比对仗的短句组成。除作者自己的心得外,有些也从先哲格言、佛家禅语、古籍名句、民间谚语中演化而来。本书涉及的范围极为广泛,可以说几乎涵盖了人生所能遇到的一切重大问题。
  •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正义为何如此脆弱(悠斋书评及其他)

    从根本上说,正义的实质内涵体现为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交换。说得再直接简明一点,所谓正义,就是相互性基础上的利益交换。社会制度和伦理规范的正义直观上表现为社会权利和义务的公平安排或分配。但社会不是抽象集合体,它是由诸多个人在一定共契上组织成为的生活共同体,其组织结构及其运作凭借或通过诸如国家政府、社团组织机构或特定的社会管理机构得以实现。
  • 百孝经

    百孝经

    本书主要说明了当今社会的孝养理念,提倡蕴于日常生活中的“常态道德”,弘扬平民化的、生活化的、常态化的孝文化,让孝心孝行落实到无数人每天的生活起居中,落实在一句问候、一个电话、一次探望等细微的日常关怀中。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业革命》内容包括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节选)、产业革命、大城市、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红旗卷起农奴戟。
热门推荐
  • 明朝十大恶人之首

    明朝十大恶人之首

    大明崇祯年间,吃不饱,穿不暖,半夜起来喝凉水。那一年,他变坏了。那一年,他变狡滑了。那一年,他变聪明多了。那一年,他变所有人都不认识了。
  • 纳兰词全集

    纳兰词全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青鱼纪

    青鱼纪

    傀儡公主、身有残疾,那又如何?她聂青鱼,终要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且看今朝,鱼跃龙门!
  • 异世界之旅

    异世界之旅

    一个少女背负了桑河之地守护者的名义来到了另一个神秘的世界,她该如何呢,想念着家里的亲人,想念着过去的日子,却要背负守护者的命运,被无数男子挟持,威胁…她该如何选择,是放弃这个重任呢,还是背负它,拯救世界…遗风阁的男子愿意为她付出生命,而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孩子,该怎么办?
  • 戮源

    戮源

    千转轮回——血染重衣地球的小子穿越了。竟俯身在一个神秘人物的身上。鉴元宝镜,真元之体,登天椅。窥元神光,回眸灯。锁魂水幕。这一切的一切都在预示着什么。斩杀妖兽,夺得妖兽神通,强大的妖兽神通,吾亦可以用,在这个炫丽多彩的世界.....
  • 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探索发现未解之谜

    人类总是充满好奇心,富有求知欲望,不仅对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和日益发展的科学技术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对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都充满了好奇心。这是人类的心理特征,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种基本动因。从地球到宇宙,从自然到历史,从科学到艺术,在这许许多多的领域中,无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未解之谜”。
  • 我不待时

    我不待时

    时不待我,我不待时。时若待我,我不负时。秦笙,高逼格的经济学女博士,一朝回国才发现身边藏狼无数,青梅竹马时不待我,我不待时。时若待我,我不负时。秦笙,高逼格的经济学女博士,一朝回国才发现身边藏狼无数,青梅竹马原本是个不错的梗,但是霸道总裁你不应该在等你走错房间的女主吗,为什么要来找我,还有哥,我已经成年了,你为什么要阻止我追星,男神啊男神,不要漏出你的真面目,完全击碎了我心目中高冷的形象。【雷点众多、小心食用】
  • 淑嘉贵妃传

    淑嘉贵妃传

    十娘入宫的时候,阖府拜送。此后一十三年,她从一个小小的选侍,一路升到正二品的四妃之一,荣宠不断。家族更是凭借恩宠一飞冲天,名动京城。当红颜老去荣宠日渐减消,唯有权势能给她温暖。从宠妃到拥有后宫实权的贵妃,她用八年时间,一步步布局,达到权力的巅峰。
  • 那夏为谁停留

    那夏为谁停留

    岁月匆匆,从起点到终点,终点变为起点。不为谁而停留,也没有人挽留。漫无目的流浪,何处才是港湾。经历了世间的沧桑,看遍了人间的冷暖,回到了初心的原点。那夏,那人,那物已不复当年的模样。爱也罢,恨也罢也都被秋风带走,去了,永远的去了……
  • 重生之嫡妻二嫁

    重生之嫡妻二嫁

    高门庶女,身份卑微。父母不疼,公婆不齿。就连丈夫也只将她当做和嫡姐结合的跳板,用过之后弃若敝屣。利用过后,那对男女竟还不肯善罢干休,妄图踩着她的尸体一圆美梦。她不是包子,又怎能容忍两只疯狗天天狂咬?也罢,既然生生世世逃避不开,那就主动出击:你若无情——我便休!将计就计,虚与委蛇,好容易逃出生天,却不曾想……丈夫回心转意?外男虎视眈眈?嫡母跪地求饶?不过是想摆脱一切寻得一片净土,可为何这片净土上还越来越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