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8200000054

第54章 Ludke(路德居)大家庭探营记(2)

童话里,公主身陷囹圄,王子想方设法营救……电影中,女子遭遇了生活磨难,男子伸出援助之手……后来,他们都有了故事,有了爱情,都双双获得了幸福。

同样上演在生活里的这个现实版的故事是姑娘身在异国他乡,隔着餐厅的玻璃看到了窗外的大海,大海的彼岸是故乡,不免触景生情,悲切伤心。于是,借着感恩节,他教她如何感恩,激发她说了很多很多感恩的话……后来,他们当然也获得了爱情和幸福。

她是美国的著名华裔作家,也就是美国轻舟出版社的主编融融女士。而他,是一个美国人。

二十多年后,当她重温往昔生活,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把一本书献给他及她生活中所有的新遇旧知,并极为用心地把这本书取名为《感恩情歌》。

在中国民间,吃水不忘挖井人,知恩图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诸如此类衔环结草有关感恩的民谣、俗语、诗词歌赋不胜枚举,普遍被理解为一个人得到了另一个人的提携、帮助、给予、恩惠后所怀有的一种特别的心理体验及情感上的回应,或者就是“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能涵盖的最高境界或全部人文意义。实质上,这些都只是对感恩狭义的理解,是中国佛教中所说的报四重恩的前三层,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佛教义理中关于报恩的第四层则是:“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我们感念众生旷劫供我所需之恩,感念自然界,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花草树木供我赏悦。”这才对应到了天地万物,达到了感恩的最高境界。

从《感恩情歌》来看,二十多年前,年轻的融融一定不只是在美国朋友(后来成了她的丈夫)的引导和激发下说了很多感恩的话,肯定是由此认识到了美国人的感恩,并不单纯是一次隆重盛大的庆典,也不只是对源头的追溯,更不只是对历史的重温和回顾,而是这种带有一定宗教感情色彩和信仰的感恩,与中国佛学中感恩的最高境界尽相一致,使她明白了感恩更是一种做人的大觉悟、大境界、大智慧,更是一种旷达处世的心态。

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这种健康、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便能积极处世,即使落拓到一无所有,都还是一样能够找到能令自己宽慰、感怀、赞美的东西,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从而在立足时有基点,出发时有信心,在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坚强面对的勇气和力量。

因此,与其说多年来,融融总是回想那个如同经典的电影桥段一样温情浪漫的镜头,不如说是回顾了丈夫如何教她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坦然面对生活,使年轻的她从心态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成长,才在异国他乡蜕变成蝶,从一片孤独沉闷忧郁的乡愁中释放出来,使她成了一个对自然、对生命、对生活充满热情和自信的歌者。

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漂泊异乡、旅居在外的人,多会因为生活习惯、语言的不同,更多的是人文背景和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往往在客观上造就了与主流社会及文化上的疏离。而这种隔膜,更容易使其缠绵留恋、频频回望,甚至在潜意识中去寻求自身在往昔生活中已经获得的牢不可破的情感依托,得到精神上的凭依和归属。所以,游子抒发情怀,感时伤世,大都离不开浓重的乡愁。

但是在《感恩情歌》中,我们看到的融融却是开朗热情直率的,你很难找到有一丝一毫的愁苦曾经牵绊过她。作为一个东方女性,她积极地融入了当地的生活,结交了美国朋友,融入了美国社会,嫁给了美国人。她从容、优雅得像一条鱼,在家庭和美国社会里自由呼吸、悠游自如。

“呵,在美国旧金山南部的一个小城里,有一条叫安彤耐特的弄堂。静下来的时候,我轻声叫着它的名字。安彤耐特,好听又上口!Antoinett,似曾相识。”这是融融对自己居住了十年的小巷,发出了由衷地感叹和赞美。在这种亲切到梦呓一般的赞叹中,可以看出她对这个美国的弄堂饱含了一种怎样的深情!一度,她曾研究和探讨这个小巷为什么叫做“安彤耐特”这样的一个名字,深入联想到了美国的路牌文化,以至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多次提到美国感恩节的由来,写到了美国的鬼节以及美国人对这个节日的特殊情感,在《BBQ的火焰》中研究和探讨美国的饮食文化,在《儿子的独立宣言》及《小姑玛丽》还有《美国弄堂》的“嬉皮屋”中都提到了美国人和中国人培养儿女的根本区别是善于用反爱的手段去爱,这种在美国社会中被普遍认同的方式,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子之罪,父之过”的说法。在《中国娘子军》里,她毫不避讳地说:“跨国婚姻的顶峰是天天能吃中国菜。百里挑一,如果被你遇上了,所有的缺点都可以原谅。做梦去吧!吃是一种心理行为,小时候就定型了。”可见,她是客观冷静和理性的。其实,不管是跨国的婚姻还是本土的爱情,都需要包容,这才是让家庭和谐美满、婚姻幸福长久的不二法宝。在描写自己的小姑和婆婆时,她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辞,称赞小姑“人见人爱”,也由衷地感叹开朗乐观并且富有爱心的婆婆虽然去世,但是留给晚辈的世界却很大很大。除了亲情和爱情之外,她对友情也极尽刻画,在安彤耐特的小巷里,她详细地写了那么多的邻居,与老兵乔治的礼尚往来,和墨西哥人的心照不宣,和亚瑟的交往……让我们隔着她的友情看到了在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其实也有着非常朴素和淳朴的民风。更由此认识到,崇尚礼尚往来,热情友好和善,应该是不分国界和民族的,是流淌在人类血液里一种最为朴素的基本情感。

我们也由此看到,中国的融融其实在异国他乡用她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入地探讨美国文化,了解西方人的生活习性、思想观念、社会潮流和时尚,并且像接受丈夫的爱一样接受这一切,像热爱丈夫一样热爱这一切。同时,这也说明了融融与她的第二故乡美国及美国社会存在着一定的共生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她又保持了她的独立性。比方,她用母语写作,每月一次开车去中国城吃中国菜,结交中国朋友,在每次旅游小住的地方去寻找当地的华人社团,参加华人举办的各种活动,同时,把那些对美国社会默默作着贡献的当地华人都尽可能地书写出来,让他们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承认和认可……而贯穿其中的是她的一颗永恒不变的中国心。她在《美国弄堂》的一开始就说:“我在一条名叫Antoinette(安彤耐特)的Lane里住了十年。Lane,在英文中是小巷,小道的意思,安彤耐特弄堂是一条死道(Dead Road),很像上海的弄堂。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把美国的一条死道和上海的弄堂联系在一起?上海的弄堂是有后门的,比喻得并不确切。但是,我相信,在离开上海弄堂三四十年以后,它突然在异国他乡冒出来,绝不会无缘无故,一定是出于一个什么契机,给我送来不寻常的信息”……凡此种种,都使我们相信,她的这种中国式的宿命观点,以及在一开始就用蒙太奇的手法不停切换,一会儿是美国,一会儿是上海,使书目中的首篇文章从一开头就带上了极为浓烈的怀旧意味(怀旧却不伤感),这些都缘于她潜意识中无法割舍的亲情和血缘,是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中国情结。因此,在这条弄堂里,不要说她,即便是她的儿子,见到一个讲中国话的美国人都兴奋不已,都要来拉她跑出去认识人家,并因此与之建立起了非同寻常的感情和友谊。她要感谢这条弄堂,给她带来了讲中国话的朋友,带来了“饺子”和“美丽”……如此,我们还应该怎么去品评她的文章?写她的细腻感恩,使她字里行间热情洋溢?写她五味通感,文字色香味俱全?写她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到了物我合一的境地?还是她坦然面对人之将老的这种在他人看来颇为有些残酷的现实而对她却是人生的历练和聪明才智的积淀?我想,对于一个中国大陆的读者,看到她的拳拳赤子之心,我已本能地深深为之感动。

对于融融本人来说,我从她《感恩情歌》之外的一些其他作品中,看到她曾频繁地动用了“美国大陆的新移民创作”这样一个短语,那么可想而知她对自己的定位是新移民创作的一分子。我想这个定位应该是确切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对于一个出生并成长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又多年生活在美国。那么可以说,她是一个生活在西方的东方人,她的根显然在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是汇聚了不同人种的文化、宗教等多元的文化元素的组合形态,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那么这两种文化形态的组合碰撞,嫁接后必将迎来的是新一代移民作家们创作上繁茂兴盛的又一个新景观。所以,我们也期待并祝福融融,写出更好的作品以飨食读者。

2010年12月14日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五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 走着走着就会遇见

    走着走着就会遇见

    不知不觉,几十年的岁月,倏忽而逝,回眸间,我们生命的沙滩上那深深浅浅的足迹,和不经意被岁月的潮水丢在岸边的珠贝,让人感慨和流连。作者希望用文字去捡拾这些记忆与拥有,让心灵袒露,让感受葳蕤,让生命中一些细碎斑斓的美丽呈现。时光无情,带走了青春,时光有情,回馈以美好。《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下午茶)》收入短文75篇,有心灵的感悟,安静的思考,如梦的尘缘,纷扰的尘事……《走着走着就会遇见(下午茶)》分成了五辑,记录了作者王玉洁多年真诚的生活与思考。
  • 顾城作品精选

    顾城作品精选

    《顾城作品精选》收录了当代诗人顾城的诗歌、诗论和文摘。顾城的哲学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作品《没有目的的“我”:自然哲学纲要》中,他认为哲学使人自在,并不使人存在。“自然”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没有预设目的的和顺状态。美是顾城的终身信仰,贯穿在他所有的作品和整个的人生道路中。顾城曾将自己的诗创作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自然的我(:1974)作者以《生命幻想曲》为代表作;文化的我(1977:1982)作者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为代表作;反文化的我(1982:1986)作者以《布林的档案》为代表作;无我(1986:1993)作者以《颂歌世界》《水银》为代表作。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
热门推荐
  • 婚前婚后

    婚前婚后

    婚前一片旖旎,婚后才发现,之前种种百般柔情不过一场假象。像如那平静湖面,谁能得知,其下却有波涛暗涌?婚前婚后,他或她,故事正绵长。
  • tfboys初心之念

    tfboys初心之念

    你不是?曾经的朋友,现在相遇了,原来自己是这样的,好像有点……
  • 重生之金牌经纪人

    重生之金牌经纪人

    她是苏氏千金,爱上一个大明星,奋不顾身,只为与他白头偕老。七年之痒,却落得一个丈夫出轨,胎儿流产,所有骄傲与尊严一败涂地的结局。有人说她可怜,她只觉得是自己活该!重活一世,她绝不会再如此懦弱!重生,她对娱乐圈了如指掌,预知未来,日子不要太舒坦。闲来无事,虐渣男辱渣女?NONONO!会脏了她的手。渣男上门,她淡然一瞥,当红大明星?她捧出的影帝分分钟甩他几条街!渣女挑衅,她不屑一顾,资深经纪人?她会告诉她资深这两娱乐圈内她如鱼得水,经济大业亦是风生水起。可是有一天!商业联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血炼武道

    血炼武道

    武道天才叶天遭家族小人陷害,丹田被毁,其父横死,受尽侮辱和折磨。一朝崛起,以血祭武,以血祭剑,斩仇人,破命轮,立于武道之颠,成就神皇之境。(加油~)
  • 五行修士的日常

    五行修士的日常

    一个生活在都市中的五行修士的故事。
  • 我的朋友是吸血鬼

    我的朋友是吸血鬼

    他只是想安静的做个王子,但命运,改变了他!
  • 刑夫人重生

    刑夫人重生

    刑夫人重生了,若问她今生的梦想是什么,我要比王夫人更贤惠,我有儿子,我要有女儿,我要当荣国府的家,
  • 告诉我什么是爱

    告诉我什么是爱

    他圆头圆脑他爱瞪着圆碌碌的眼睛他有一张心形的嘴巴他对人很照顾他虽然没有什么特点但也值得我去爱、去守护
  • 墨简书情

    墨简书情

    两个女孩子,苏墨妍和莫杳阑,因差阳错捡到失落的玉指环,然后穿越了……苏墨妍女扮男装,与莫杳阑成了一对欢喜冤家,所经所历,女子皆钟毓灵秀,男子有所不及。
  • 改革没有回头箭

    改革没有回头箭

    本书包括思想解放与改革的顶层设计、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社会管理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未来中国改革趋势等六编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