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0400000028

第28章 1969年:自娱自乐

人物一:炉前工的文学解构——张宝瑞

“手抄本”文学是十年浩劫期间特殊的文学形式,通过民间的抄本秘密流行。在300多部手抄本作品中,张宝瑞就有20多部,无疑是手抄本作家的代表人物。

1969年3月,张宝瑞被分到北京东南的铁合金厂工作。虽然免于上山下乡,特殊年代的教育还是让张宝瑞在报到当天就坚决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工作。于是,他被分到三车间的304号炉做炉前 工。当时,张宝瑞17岁。

第一天,张宝瑞就上夜班。熊熊的炉火和沸腾的铁水,烧得车间里温度特别高,张宝瑞即使在冬天也汗流浃背。炉前工是三班倒,张宝瑞因为有点文化,很快就提升为生产班长。炉前工特别 耗费体力,而且马虎不得,可值夜班的时候人容易犯困,容易累,怎么办?为了上夜班时让大家不犯困,张宝瑞想到了一个办法:讲故事。

这故事,不是高大全的英雄事迹,更不能讲成材料汇报。张宝瑞硬是编出了许多恐怖故事出来。年纪轻轻的他哪来那么多故事呢?张宝瑞就地取材,从生活的胡同大院和耳闻目睹的事情中挖 掘素材。张宝瑞从小居住在东城喜鹊胡同十号大院。大院很大,夜晚黑乎乎的,而且解放前死过一对日本夫妇,是座凶宅。解放后,院子里出过三个疯子。十号大院、喜鹊胡同里的许多建筑 和居住其中的各色人等,让张宝瑞萌生了很多想象。张宝瑞家住的是二进院的东厢房,而公用厕所在三进院后面,每次上厕所都要穿过悠长的回廊。13岁时的一个晚上,张宝瑞想上厕所,找 不到人陪,只好硬着头皮拿了一个手电筒,一个人上厕所。途中才发现手电筒里没电池。张宝瑞硬着头皮走进去。正蹲坑时,忽然听到隔壁女厕所那边有动静,传来呼呼的喘气声。心悸的张 宝瑞出现了幻觉:感觉到一块砖落了下来,伸过来一只黑手,手背上刻着一朵金色的梅花。这些镜头后来都被张宝瑞编入了自己的小说。

结果,工人们都特别喜欢听张宝瑞的鬼故事。干完活,呼啦啦全涌过来听他讲故事。“冬天上夜班时,寒风呼啸,炉前大火熊熊,火星四溅,全班十来个人围坐在炉前听我侃故事,风卷炉灰 ,我们都成了‘雪人’。”张宝瑞回忆说。到该干活的时候,他就结一个扣子,让大家“且听下回分解”。就这样,张宝瑞在铁合金厂讲了十年故事。这些故事包括《一只绣花鞋》、《绿色 尸体》、《龙飞三下江南》、《火葬场的秘密》、《一幅梅花图》、《金三角之谜》等等。故事虽然恐怖,但主要情节还是国家安全人员制止国民党特务破坏的“正面内容”。后来,张宝瑞 把这些现编现讲的故事写了下来,形成了一本本小册子。考虑到这些作品的“格调”问题,和当时的混乱背景,这些小册子不仅没有机会公开出版,而且是在偷偷摸摸的状态下写作、保存的 。

张宝瑞并非当时唯一一个偷偷摸摸写作的人。长沙青年张扬在湖南汨罗县智峰公社一个没有窗户的小屋子里写作《归来》。深度近视的张扬偷偷在夜间,借着门外映进来的雪光写作。1970年 《归来》的手抄本秘密流传开来,读者在流传中将其改名为《第二次握手》。也就是在1970年,张宝瑞写的《一只绣花鞋》也秘密流传开去。哥哥到内蒙古插队,抄走了一份带到草原上;表 哥到新疆当兵,又抄走一份;同学到山西、陕西插队,黄土高原也有了《一只绣花鞋》。

这些作品没有作者署名、一般被抄在形形色色的塑料笔记本上,形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文学形式——手抄本。手抄本内容基本是反特、爱情和性三个方面,张宝瑞的《一只绣花鞋》、张 扬的《第二次握手》和另一本《少女之心》分别代表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广泛流传过程中,读者也参与了创作,许多手抄本在传抄的过程中被窜改和再创造。各地都有年轻人冒着政治风 险,秘密抄袭、借阅和讲述手抄本里的故事——那是有别于样板戏的故事。

1978年,张宝瑞考入了人民大学新闻系,如今在某出版社担任副总编辑。

人物二:最后的史学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接受过传统的贵族教育,坚持用文言文写作,坚持用繁体字竖排出版自己的著作,遵循个性志趣开展独立研究。作为中国最后一批旧式贵族教育培养出来的史学大师,陈寅恪的治学和 人生追求集中于一句话: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1969年10月,史学大师陈寅恪走完了79岁的生命历程。

陈寅恪是中国最后一批旧式贵族教育培养出来的文人。陈寅恪出身名门,从小接受了系统的贵族教育。他是晚清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后娶台湾巡抚唐景崧孙女为妻。陈寅恪从小在南京家塾 就读,在家庭环境熏陶下很小就能背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文史哲图书,长大后留学日本、德国、瑞士、法国、美国各大名校。留学期间,陈寅恪学会了阅读梵文、巴利、波斯、突厥、西夏 、英、法、德8种语文,学会了西方的治学方法。优越的家族背景、深厚的学术基础、中西合璧的治学方法,让陈寅恪在学术界扎下了根,为国内外学者所推崇。1926年6月,36岁的陈寅恪就 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清华研究院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1929年,陈寅恪在为王国维纪念碑所写的铭文中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自己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1937年抗战爆发,陈寅恪父亲绝食而死,他的右眼又失明了。国难当头,陈寅恪不做右眼视网膜手术,放弃复明的希望,毅然随着清华大学南迁。离开北京前,陈寅恪把藏书寄往长沙,结果 藏书悉数毁于长沙战火。而他随身携带的书籍又在去昆明的路上被盗。陈寅恪之后的学术研究基本是依靠记忆进行的,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完成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 政治史述论稿》,为隋唐史研究打开了窗口。在写作这两部著作时,陈寅恪暂居在四川李庄。校长傅斯年为照顾陈寅恪,安排邓广铭住在他楼下,让邓广铭多注意楼上陈寅恪的情况。邓广铭 发现楼上有声响就上去,往往发现陈寅恪躺在床上呻吟,说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随即他又说:“我不写完这两稿,我不死。”1944年12月,陈寅恪又完成了隋唐史著作《元白诗笺证稿》。 就在完成的那天,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左眼也看不清了。陈寅恪在成都做了眼科手术,没有成功,二战结束后在英国治疗眼疾,也没有成功。因此,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多年都生活在黑暗中, 他的双眼可以说是为学术而瞎的。

解放前夕,陈寅恪拒绝了国民党去台湾的邀请,也回绝了香港的邀聘,留在大陆的岭南大学任教。院系调整后,陈寅恪移教于中山大学,直到去世。陈寅恪在古稀前后,还靠口述和记忆完成 了《论再生缘》和《柳如是别传》。当陈寅恪专心学术时,中国科学院邀请他出任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陈寅恪提出了“不要先存马克思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的观点,委婉拒绝了中科 院的邀请。1958年后,陈寅恪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1969年,陈寅恪在寂寞和悲凉中走完了传统文人的一生。他带走的是中国大陆最后一批旧式大师的风采。他接受过传统的贵族教育,坚持用文言文写作,坚持用繁体字竖排出版自己的著作, 遵循个性志趣开展独立研究。

年度人物

张宝瑞回顾“手抄本”,认为:“这世间,许多东西可以没有,许多东西可以被毁灭、被剥夺,但是无论何时何地,人们都不会放弃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伟大的文学作品和真实的历史记载应 该是生生不息的。我觉得,这就是手抄本的真正意义所在。”

十年浩劫期间,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常常伴随着文艺演出、样板戏和革命教育,但人们真实的精神生活却很匮乏。对于样板戏和少数出版物,人们谈不上有多少真实的感觉。它们不是形式和 内容过于整齐划一,就是脱离了人们的真实心理和兴趣所在。手抄本的出现,恰好填补了人们的精神空白。张宝瑞是为了工人们不打瞌睡才编造故事,因此他编出来的故事必须要抓人,不仅 要让听众不瞌睡,还要继续吸引听众回到自己身边。和他的故事一样,当时的手抄本内容都贴近人们心理,来源于日常,和大众的欣赏口味、兴趣相吻合。这也是手抄本为什么流传广泛,给 人印象深刻的原因。

手抄本给人印象深刻的另一个原因是它的秘密性。十年浩劫不允许“异己”思想和文艺形式的存在,尤其是部分手抄本的内容涉及到对当时混乱的间接批判,因此手抄本在它的鼎盛时期遭到 了批判。写作《第二次握手》的张扬甚至遭到逮捕,直到浩劫结束后才被释放。张宝瑞也赶紧烧毁了多数作品,只保留部分自己舍不得烧的作品。他说,如果保全下来,他创作的手抄本小说 在50部左右。禁止和反禁止行动本身,对带有逆反心理的青年、对不满现实的读者,就带有吸引力。

这就是手抄本的魅力,首先它是真实的,其次它是勇敢的。

十年浩劫期间的中国文化是上下分裂的,单调严肃的官方文艺与真实生活中的群众需要脱离了。社会纷繁复杂,环境险恶变换,都难以阻止人们自娱自乐。正是乐观豁达,让人们走过了浩劫 的十年时光。

大史记

1969年是一个喜欢“上纲上线”的年份,宁可过高估计形势的严重性,也不放过任何潜在的危险。比如有人讨论“在集体的土地上种什么,不是简单的落落籽的问题,这里贯穿着社会主义和 资本主义两种经营方针的斗争”,有人提出“要把一斤粮食,一把竹笋,一个鸡蛋,卖给谁,卖什么价格,都提到走什么道路的高度来认识”(《深入进行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教育》,载于 《红旗》杂志1969年第九期)。

其中的一个典型事例是国家对战争危险的估计过于严重,引发了一系列不必要的措施。本年度,中国爆发了几次边界冲突事件,边防形势紧张。我国就此开展了防范“新沙皇”侵华战争的紧 张战备和疏散。战备在一定程度上治理了之前比较猖獗的派性斗争、武斗和打砸抢等混乱行为,还疏散了大中城市的人口和物资。许多城市居民被疏散到郊区、三线城市或者外省乡镇。留在 城里的人们普遍参加了挖防空洞、防空壕的活动。

在台湾,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由皇冠出版社出版。皇冠出版社接连出版了《秧歌》、《张爱玲短篇小说集》、《流言》,开启了台湾和香港两地的“张爱玲热”。客观的说,张爱玲描写 的上海景象和闺房生活,离台湾香港读者很远,她的主要作品也是在40年代写成的,之后创业就走上了下坡路。但读者们依然像对待“出土文物”一样,珍视张爱玲,热议张爱玲。“国民党 威权时期,共产党的书他们不能看,鲁迅的书、沈从文的书不能看,只有张爱玲的书可以看。而且张爱玲确实也不错,所以他们当然接受张爱玲了。”80年代,这股风潮刮到了内地。张爱玲 迎来了迟到的辉煌。

同类推荐
  • 纨绔少年之纵横天下

    纨绔少年之纵横天下

    一个纨绔子弟由于在家的胡作非为、不学无术,导致家人讨厌他、看不起他。由于忍受不了亲爹的轻视,他愤然离家出走,立志开创一番事业。从此开始了一段传奇的故事。
  • 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

    帝国即将溃败:西方视角下的晚清图景

    本书记录了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晚清历史上重大的政治、经济、外交事件。书中大量引用清廷史料以及外文报刊、外交公文,尽量还原这些重大事件的历史过程,并从各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的深层次原因。
  • 旌旗

    旌旗

    一个落魄侯府的贵族公子、一个浑浑噩噩的无赖少年,凭借生来尊贵的身份,横行无忌、恶霸乡邻,本应庸庸碌碌混世一生的他,却偏偏遭逢乱世。懵懵懂懂的他披起甲衣奔赴了战场,在血与火的历练中、在生与死的彻悟里,他逐渐成长,最后成为一个万人敬仰的大英雄。一段烽火鸿声哀一曲高歌布衣白一朝梦里伊人笑一丈旌旗万夫开架空小说《旌旗》,为你展现一个无赖公子成长为大英雄的热血悲歌之路......
  • 极品鹿鼎记

    极品鹿鼎记

    不一样的鹿鼎记,不一样的韦小宝......
  • 当代北京前门史话

    当代北京前门史话

    本书讲述了前门的兴衰历史、传奇故事,以及时代机遇。前门不仅仅是“商业帝国”的同义词,它还是一座世界级古都文化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前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重新焕发了青春。人们不仅欣喜地看到了老字号强大的生命底蕴,也看到了前门自我疗伤的惊人力量。前门的迅速复苏,得益于前门文化的空前活跃。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前门,在21世纪初正迎来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经过这次涅槃,前门的传奇必将续写。
热门推荐
  • 无上独尊

    无上独尊

    以己炼力,以力伐天,以天换命,是为武!顺心得力,顺力得天,顺天得命,方成道!武道,逆天而行,顺心而为!武之道,夺天地造化也!“吾此一生,只为守护而存!”林鹏飞仰首看着天空,默默不语。属于自己的一切,谁也休想夺走!《无上独尊》交流QQ群:103686303呵呵!没能冲得上,算了!小真啥都不说了,努力码字才是小真该做的事。从现在开始,每个周末爆发五更。至于成绩,小真已经不去想了。
  • 日月谭影

    日月谭影

    女主是杀手界第一人“冰凰”,如代号所说性格冰冷,倾国倾城的美貌如凤凰!擅长用毒,拥有独立空间“时莲空间”因得到冰晶石,遭伙伴嫉妒,被逼到悬崖,身负重伤。因不想死在好友手下便跳下山崖!穿越到天莲大陆、炼日国、国都蔷薇城里天生废材鬼颜定国侯府嫡三小姐“凤若雪”的身上!到了天连大陆就休渣男!谁说我丑、我废?身上毒素一清,那美貌比前世还美三分!拥有绝神天赋,身怀“冰莲浴火”传承!将神级丹药当白菜吃!却惹上了在历练的凤神也是国都八皇子“帝零羽”,他腹黑、冰冷却在遇到凤若雪后开始改变,成了“妻奴”!某男说:“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兮,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某女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 我是大文学家

    我是大文学家

    重生了?自带金手指?什么?你说这个世界从清朝康熙时期就走向了岔路?曹老爷子和蒲老先生都没有了?那能问下《红楼梦》和《聊斋志异》还在吗?你说毛爷爷也没有了?呃……这个,那个他老人家的作品有没有呀?干脆你把不在的人的列个名单给我好了,顺便在把他们的作品复制给我。等等,你说我抄袭?搞清楚,我这是无私的帮助他们的作品扩大影响力。你问为什么署的是我的名字?难道帮人忙不需要酬劳啊。——————————————————————————————————简介什么的请无视吧。新手上路,不知道该怎么写,想到哪写到哪,写的也不好。希望喜欢这一类型的书友能耐心给我一点时间,后边会越写越好的。
  • 星月雨言

    星月雨言

    年轻人的世界没有错与对,因为,他们还在成长。学生时期纯净的爱,社会上那计划着的爱,因所处的位置不同而不同,但是,恨往往是一样,无论恨因何起,最后结果伤的也是双方。本书写的是一群人从大学到社会生活,期间的一点爱与恨。言情而悲情,本书之缘就是一个情字。
  • 头号通缉令:暖妻上线

    头号通缉令:暖妻上线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世的一次擦肩而过。”“顾太太,你说我前世是不是一直盯着你看?”“不,你没有。”前世,你不屑看我一眼。“顾太太,生气可以,但是我想知道你什么时候跟我和好?”“顾太太,我可以等,反正一辈子那么长。”“顾太太,我怕我老了,你再也不要我了。”“顾太太,我真的好爱好爱你。”“顾太太,能不能别走。”“顾太太,世界那么大,你带我一起走吧。”“顾太太,我不占太多位子的,我抱着你就行。”“顾先生,已经晚了。”“顾先生,不是每个人都要爱你的。”“顾先生别再自欺欺人了,我早就不是顾太太了。”“顾先生,你明白的,这只是一盘棋局。”“顾先生,你输了。”
  • 天罚——人类的觉醒

    天罚——人类的觉醒

    天罚降世,面对丧尸的威胁,幸存的人类觉醒了血脉。修真者、牧师、骑士、儒士、先知、狼人、罗汉、德鲁伊、召唤师、圣骑士、圣斗士......所有你想到的都会一一登场,比丧尸更可怕的威胁在等待着他们。
  • 同居校草:家有美男勿心动

    同居校草:家有美男勿心动

    【数到三,我就要亲你】【1……2……3……】不要对他动心,不要喜欢上他,不要……自从家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之后,每早,唐砂糖都会这样催眠自己,他这种像小兔子的软软的男生真的不是她的丝带儿啊,可是,每次他用软软的声音对她说,砂糖,你能喜欢我吗,我真的很喜欢你啊的时候,用清凉的薄唇吻她的时候,用温柔的拥抱搂着她的时候,用他小鹿般的清纯的眼睛盯着她的时候,变得分外快的心跳是怎么回事?醒醒!唐砂糖!不要掉进他的陷阱,不要被他的外表所迷惑!【爱情来了快抓住她的手】
  • 美腻驸马

    美腻驸马

    一届女神医居然穿再一个乞丐身上。不过这个乞丐好像来历不小呢。“啊!你不要追啊,我不喜欢你,我喜欢的是公主呢”看我虐追公主啊。
  • 黑色行动1943

    黑色行动1943

    王小军是一个有着本科学历的业余匪但是,他穿越了,还变身了,不过好歹还活着,可为什么我穿到一个女人身上,还是一个女扮男装的普通德国士兵。冰天雪地的东线,酷热难耐的北非沙漠,还有,神秘的中国西藏。王小军的二战之旅,就此开始。(当然,少不了泡各国美女)。
  • 全能机师

    全能机师

    人类从来不是宇宙中最强的生物,却绝对是最自傲的生物。300年前,虫族大肆入侵,面对这群身披硬甲,哪怕核武器都无法杀死的巨大生物,幸存的人类造出了历史上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太空飞船,离开地球。这群人被称作“火种”。“火种”终究还是找到了一颗合适的星球为据点,这便是科技跃迁的开始。百年前,第一代机甲“新星”问世,在机甲的帮助下,“火种”后裔慢慢完成了对周围星球的探索。“复兴时代”开始。如今“火种”的传说已经不再兴盛,沉溺于和平太久的人类文明渐渐衰弱。这个世界需要一个英雄。于是,一个全能的机师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