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68100000002

第2章 在方圆中通晓事理

方圆处世是一种人生哲学。方,即是规矩、法则,是做人之本;圆,即是圆通、灵活,是处世之道。因此,我们做事要方,做人要圆。懂得方圆相济,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到方圆统一,才能在社会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洞晓事理之精蕴,明察事物之秋毫。万事万物之中的道理其实很简单,上与下,正与反,对与错,方与圆……顺应事理而动,则游刃有余,逆反事理而动,则寸步难行。

困蒙,吝。—语出《易经·蒙》

语意:人处于困难的境地,或者家境贫寒,大多不能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就会孤陋寡闻,像一团照不破的云雾,日后容易被偏见与蒙昧所困扰,使自己处在困境中难以自拔。

人们生活的环境是各不相同的,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从小就没有受到先进的教育,也很少接触到新的信息,因此是落后的,与生活在富裕环境的人相比,他们易于终生处在社会的下层。因此,一个人无论出身如何,都应该奋发向上,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努力地学习知识。否则在日后就不懂得用正确的手段保护自己与对待他人,容易受到各种欺骗与不公平的待遇,使自己处于被动、窘迫的境况中。

由于生活环境、教育水平、道德水准等方面的不同,对待同一件事情,人们会有不同的意见与做法。所以要善待与自己意见相左或是与自己有差距的人,不要有过分的好恶与偏见。友好对待不同境遇的人,相互体谅,把握好远近亲疏的平衡。这样的做法会使周围的人与你更亲近,对你的生活和事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语出《易经·小过》

语意:飞鸟空中过,叫声耳边留,意在告诫人们“登高必遇险,下行则吉利”。因为向上钻营攀附是逆理而行,安分守己才是顺理之举。

这是易经中的小过之卦,意思是虽有小的错误,只要存利人之心、行中正之道、进退合时,会根据时间和场合合理判断大局,还是可以通行无阻的。有的人能力虽弱,但能遵循正道,做力所能及的事,自然吉利。有的人能力强大,却不遵循正道,即便是图谋大事,也难以成功。

事情做过了头,往往会走向反面,好事也就变成了坏事。有时,事物的发展往往不会因某个人的主观意志而转移,人们无法强求、无法挽回,也无法改变。所以,只能去认识它、了解它、承认它、适应它。因此,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有分寸,要恰当地把握一个“度”,杜绝不顾分寸或盲目乱干的思想和行为。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人生境遇犹如流水,正所谓“物极必反”,恰到好处才是不偏不倚的中和,人在生活和事业上需要拥有竭尽全力、积极进取、果敢自信的态度,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尺度、下手合时机。

利贞,亨;畜牝牛,吉。—语出《易经·离》

语意:依附的对象对自己有利,自己就会亨通;形成牛那样踏实温顺的性格,必获吉祥。

借力是一种智慧,发展自己既要凭借自身的优势,又要善于借势。《易经》的《离》卦讲的就是如何依附外力扩充自我的智慧,延伸发展的领域,最终获得成功。这对于日常处世,尤其是开创事业,有着极为现实的指导意义。

在这个充满了拼搏和竞争的社会,任何时候都可能遭遇强敌。他们的确是我们前进途中的障碍,甚至可能让我们的事业前功尽弃,但是,障碍和挫折往往能够激发人的能量,挖掘出人的潜力。把自己的敌人当靠山,与之相互依存,用敌人的存在时刻督促自己要保持警醒,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敌人也是一种驱动力,对手的力量也可以为己所用。

此外,要具有超常的毅力和智慧,以宽容、理解的心态去面对敌人和挫折,尽量将其转化为朋友和助力。如果一个人只顾经营自己的事业,把所有的人都当做敌人来对待,那么,他的利益也必然不会长久。

处世当方圆自在,待人宜宽严自得。—语出《菜根谭》

语意:处理事务既要严正刚直、爱憎分明,也应圆滑老练、随机应变。

原句为“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意思是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态度,对待善良的君子要宽厚,对待邪恶的小人要严厉,对待一般的平民大众要宽严互用,意在提倡外圆内方、善于变通的处世之道。

这是古代知识分子在待人处世方面所奉行的一种准则,这和他们的从政观有关。他们认为生活在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时代,待人接物应严正刚直、爱憎分明,因为太平盛世有明君贤相为政,他们能采纳善言、表彰善行,所实行的是大公无私的善政,所以一个人的言行即使刚直严正,也不会受到任何政治迫害。处在政治黑暗、天下纷争的乱世,待人接物应圆滑老练、随机应变。因为,乱世往往是昏君奸臣当政,言行不圆滑,就容易招致杀身之祸。在国家行将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就要刚直与圆滑并用。身处末世,要考虑行将就木的前朝和未来掌权者的问题,要在两个或多个针锋相对的阵营中安身立命,就要格外小心,刚柔并济。从政如此,待人亦然。

这种根据环境改变待人处世方式的生存法则,对于任何时代的人都有借鉴意义。一个人不能单单抱着满腔热情或怀着赤子之心,却不顾实际环境、不看周围情况去待人处世,这种不变通的方式是不能实现远大抱负的。

羝羊触藩,羸其角。不能退,不能遂。—语出《易经·大壮》

语意:羊血性鲁莽,喜欢用犄角乱撞,犄角却被篱笆卡住不能自拔。“羝羊触藩”常比喻进退两难。

立身处世假如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难免会目光短浅,无法看清周围形势。就好像在飞尘里打扫衣服,在泥水里洗濯双脚,难以超凡脱俗或出人头地。处理事物假如不留一些回旋的余地,就容易深陷泥淖、毫无退路。就好比公羊横冲直撞被卡住犄角,无法摆脱自己造成的困境,只能是举步维艰。

人生在世,立意要高,心地要明,做事要看清客观环境,要杜绝鲁莽,这样才能总揽全局。切不可懵懵懂懂、无知无识,否则就如同俗人一般终生在尘埃泥淖中打滚,难有所成。同时,在待人接物方面不可横冲直撞、飞扬跋扈,而应恭谨谦让。从古老的箴言中学习进退的智慧,在关键的时刻以退为进,可以避开人际陷阱、事业陷阱以及道德陷阱,人生之路便会通达无碍。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出《红楼梦》

语意:洞悉事物的内在规律是一门学问,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和各项事务也是一种理论。

这是儒家的传统观念,表达的是儒家思想中入世的一面,也是封建道德标准之一,是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领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浩如烟海的书籍比起人世间的各种学问,不过是九牛一毛。在现实中,每个人都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探求,不断地摸索社会发展的规律。

这句话包含三个重要的概念—世、事、人。世即环境,事乃事理,人指人情,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于环境、明白事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三项功夫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积累,要在对每一个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把握中不断地提高处世的能力。能把这种处世哲学灵活地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在任何场合都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语出《论语·雍也》

语意:如果想要成功,同时也要帮助别人成功;如果要想通达,也要帮助大家一起通达。这是“推己及人”的一个方面。

“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

自己想要站立起来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站立起来,自己想要做到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做到。在自己饥饿寒冷时,也要考虑他人的温饱。这种正面的“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人与人相互扶助的一个很好的社会道德指向。对个人而言,在很多事情上都能为他人着想,这样便能与周围人建立起相互关爱的关系,也能对自身有所帮助。

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语出《增广贤文》

语意:良药虽然吃起来很苦,但是可以治病,真诚的奉劝虽然听起来不悦耳,但是却有利于自身修养的提高。

苦味虽不被人喜爱,但若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就不应拒绝它。对待旁人提出的意见不能轻言轻动,更不能浮躁用事。只有广纳群言,才可以吸收好的建议,从他处吸取经验教训。只要是诚恳有益的批评或建议,都要虚心接受,不应该挑剔提意见者的话是否顺耳或方法是否得当。

“忠言逆耳”意在劝告接受意见者要豁达宽容,却不能作为进谏者的态度。苦口之药,虽然有利于治病,但在接受时总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所以如果没人接受,即便苦药再好也可能无用武之地。如果一味本着“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方式做事,会让听意见的人觉得话语十分刺耳,结果往往会事与愿违。因此对进谏者而言,提意见时不是必须要让听者感到逆耳才是正确的,如果运用恰当的谈话方式,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这正是现今要用糖衣包苦药的原因。同样道理,进谏时言辞顺耳与逆耳的效果大不一样,因此谏言要尽可能委婉,要讲究进谏的智慧。与他人沟通时,应本着“忠言顺耳更利于行”的原则向他人提建议,并尽可能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听意见的人容易接受,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使彼此相处融洽。

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味淡声稀处,识心体之本然。—语出《菜根谭》

语意:只有在平静无事的环境中,才懂得去体味人生的真谛;想要认识人性的本来面貌,必须在粗茶淡饭的清贫生活中探寻。

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虽能磨炼人的意志,但因为被环境所驱使,所以来不及真正了解本身的境遇,更无暇体会自我的内心世界。生活在风平浪静的环境中,才有时间和兴致去体验人生的真谛。所以《庄子·缮性》篇有“以恬养知”的名言,强调在宁静中修炼身心,以达到返璞归真之境。正因如此,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曾吸引了无数人,更是使古人形成了出世则济天下,入世则隐山林的处世观。

简朴清贫的生活可以洗净铅华、磨炼心性。反过来,心性也决定着生活的状态。人的喜怒哀乐或是得失荣辱,其实都是自己的一种选择,关键在于选择什么状态去面对不同环境。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愤怒的、悲哀的、屈辱的或是失败的,那么所有不快乐的情绪当然也就如影随形般扎根于我们的内心了;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平和的、快乐的、光荣的或是成功的,那么所有快乐的情绪自然就会充满我们的内心。

饥则附,饱则飏;燠则趋,寒则弃,人情通患也。—语出《菜根谭》

语意:在穷困饥饿时就投靠人家,吃饱了就不记恩惠远走高飞;别人富贵时就巴结他们,在其贫困时就加以鄙弃,这是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毛病。

人们常常感叹人心不古、世态炎凉。有的人在你境遇好的时候奉承你,在你境遇不好的时候鄙视你;有的人在你深陷困境时,往往还落井下石;而有的人却能够在你大起大落之时都对你一视同仁,这才是真正的君子。

嫌贫爱富、附势趋炎乃是世之通病。对他人的身份与地位的衡量一直是人际交往的法则,在《史记》中也有“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的感慨,俗谚更有“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叹息。但这种现象并不说明人们对此认可,它的存在其实是与人们的交往需要相悖的。人们在慨叹的同时也盼望有一种真诚的情感,希望自己不要处于一片感情的沙漠中。若想避开这一人性的弱点,就要使自己拥有“宠辱不惊”的心境,同时也要注意择友交人,免得落入人际的窠臼。

过满即溢,过刚则折。—语出《菜根谭》

语意:东西过满,就会溢出来;过于坚硬,就会折断。

原句是: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生活在幸福美好的环境中,就像在容器中盛了满满的水,千万不能再增加一点点儿的数量;生活在危险紧迫的环境中,就像受力时即将折断的树木,千万不能再施加一点点儿的压力。

这是物极必反的自然之理,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利欲熏心的人,他们对名利贪得无厌,常陷入欲望的深渊中不能自拔,甚至由于自身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做出一些有悖公理、违法乱纪的事情,如同《桃花扇》中所言“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楼塌了”,到头来只能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

换一个角度来看,这句话还有另外的意思,即“杯满则溢,倒掉即空”。禅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苦心之人向一位禅师请教如何能化解悲伤。老禅师只说:“施主请用茶。”然后端起茶壶为此人倒茶。他很专注地往茶杯里倒茶,直到茶溢出茶杯,他还没有停手的意思。被烫的人只好扔掉杯子不解地看着禅师,禅师双手合十说:“茶杯中的水满了仍往里倒,当然会流出来烫到自己。这就好像我们的心,装了太多的悲伤终究会伤到自己,不如将它像茶水那样倒掉。”这是物极必反之理的一种化用,有智慧者方能体会其中深味。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语出《菜根谭》

语意:能经常听到逆耳的良言,心中经常思索苦难和挫折,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才能够敦品励德,有益身心。

如果听到的每一句话都是虚情假意的悦耳之言,如果遇到的每一件事都过于顺利,便会使心灵放纵,就像是把一生都浸泡在鸩毒中一样,终会断送自己的前程。听见逆耳的忠言就拂袖而去,听到夸奖就得意扬扬,是一种肤浅的表现,也会在无形中削弱自己奋发向上的精神,容易沉湎在自我陶醉的深渊中。

一生中凡事都称心如意是不可能的,很多人却苛求事事顺心,所以一遇到逆境就怨天尤人。古人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困难能够磨砺和完善人的品格,而逆境往往是成功的基石。因此,在逆境中思索,积累经验与教训;在顺境中自省,发现不足并及时改正,这样必定会有所作为。

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语出《菜根谭》

语意:清廉纯洁又有容忍的雅量,心地仁慈又能当机立断,精明而又不过于苛求,性情刚直却不矫枉过正。

这个道理就像蜜饯虽然浸在糖里却不过分甜,鱼虾虽然腌在缸里却不过分咸一样。为人处世要能把持住不偏不倚的尺度。严于品德修养是好的,但严厉的程度应该符合中庸之道,这样行事才可能不偏颇。不能认为自己品格优良或是出于好心便做事过度,过于极端往往适得其反。

清廉自守的人固然值得尊敬,可是如果矫枉过正,把自己的格调提升得很高,对社会上的万事万物只按照自己的看法加以评断,眼里容不得一点儿沙子,过分嫉恶如仇,那么这种廉洁自守就会变成一种毫无雅量的偏激。这样行事,主观努力和客观结果很可能相反。一个宽宏大量而又宅心仁厚的人固然受人爱戴,但这种人又容易缺乏决断力,办不了大事。反之,一个人太精明,也可能精明到极点却又一事无成。可见做事一方面要品德端正,另一方面要把握好尺度,只有适度才能成功。

鱼网之设,鸿则罹其中;螳螂之贪,雀又乘其后。—语出《菜根谭》

语意:本来是张网捕鱼,不料鸿雁竟落在网中;贪婪的螳螂一心想吃眼前的蝉,不料后面却有一只黄雀想要吃它。

孔子主张尽人事以听天命。天地间的万事太过奥妙,玄机中还藏有玄机,变幻中又会发生另外的变幻,人的智慧计谋又有什么可仗恃的呢?对于人来讲,不可知的东西太多了,许多事往往用尽心思仍一无所得。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是普遍联系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人却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局部。

人要学会谨慎处世,人生中比智慧的局面不多,多数时候是比谁更谨慎、小心,谁能够谋篇布局、瞻前顾后。人们常常用“瞻前顾后”这个成语来形容那种做事思来想去、不够果断的人,但这种思维方式也并非毫无可取之处,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里,懂得“瞻前顾后”,则能保持内心的清醒与宁静,能避开身边的螳螂与黄雀。

恶人学古,适以济恶。—语出《菜根谭》

语意:坏人读书,就好比是把粮食接济给强盗。

心地纯正、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够读好圣贤书,才能够学好古人的修养和品德,更主要的是能够兼济天下,能够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心术不正的人读书学古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学问掩盖自己的缺点,以君子的姿态好话说尽却坏事做绝,还用知识来满足自己的私心和欲望,以自己的学问为武器去升官发财、追逐名利,甚至为了一己私利而干出祸国殃民的勾当,最终走向堕落的深渊。这样的人必然会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人读书,就等于给贼寇供应了兵器,给强盗运送了粮草。

所以做学问不能只一个“勤”字了得,还必须品德正直,人格高尚。有学问的人未必就是利于社会、益于大众的人,还要看学问在什么人的手里,要看其品德修养如何。所以一个人的才华学问与品德修养是同等重要的。

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语出《菜根谭》

语意:孤云从山谷中飘出来,它的去留和什么都没关系,能毫无牵绊、自由自在地飞向天际;明月像镜子悬挂在天空,世间的安静或喧闹都与之毫不相干。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世上的许多事都是机缘巧合,天意安排,非人力所能更改。如果人能够胜天的话,也只是在某一层面上顺应了天道规律。因此,人应当顺其自然,浑然超脱,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闲云无心飘,人畜饮水急。自然总是无情地按照其固有的规律运行着,无论人类怎样主观地将其拟人化、美化或丑化,自然界总是依然固我。人类唯一能做的是找到其中的规律,然后顺应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当人们觉得事物美好,是因为顺应了客观规律。当人们觉得事物凶恶丑陋,是因为他们逆其规律而动。现今社会的人们难以一无所系、自由自在地生活,但是仍希望并努力寻求一种自我内心的平衡,期望内心如流云、朗月,使世间的静躁与己无关,保持心中的一份悠闲雅致。

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语出《菜根谭》

语意:君子要想表面没有过错,必须先从旁人看不到的细微处逐渐完善自我。

原文是: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意思是:肝脏感染上疾病,眼睛就看不清;肾脏染上疾病,耳朵就听不清。病虽然生在人们所看不见的地方,但是病的症状必然发作于人们所能看见的地方。所以君子要想自己在表面没有过错,必须先从旁人看不到的细微处逐渐完善自我。

古时君子所讲的修身主要是对自己道德品质方面的完善,就是要做到问心无愧。人一生无祸于世,不能只是表面功夫,还要勤于检点自己的内心。一个错误的念头产生,往往会导致一个错误的结果。所以,儒家的思想教导人们要从慎独之处修养品德。所谓慎独,就是指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场合依然保持人前的风范,绝对不做任何见不得人的坏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细小恶念。修身养性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披上一件华美的“道德”外衣,就成了彻彻底底的伪君子。如果内心真正具备了优良的品质,就不用去担心外在会有“祸”与“罪”了。

世人破绽处,多从周旋处见。—语出《小窗幽记》

语意:世人行为上的缺点,多在与人交际应酬时暴露出来。

人们在处理各项事务及身处不同场合时,一个小小的不留神,可能就会露出自己性格中的破绽。其实,要让人人都对自己满意是很难的,也是根本做不到的,只能尽量做到使大部分人对自己满意。

原文还有下句:指摘处,多从爱护处见。意思是说在交际中,如果有他人指出你的缺点,那么他们多是出于爱护你的良好愿望,否则他人面对你的缺点视而不见,而任你错误地发展下去,等到你认识到缺点时,已是大错铸成,难以改变了。所以,如果有幸听到别人对自己提出批评的意见,那么就要虚心接受,并自我反省。

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语出《小窗幽记》

语意:少说没有意义的话语是一种高贵,多著书立说是一种富有。

高贵是人格品质的体现,有人以珠宝为贵,有人以沉默为贵。俗语云:“沉默是金。”可是,言谈中的惜字也是金。多说枯燥的言语就如钱币贬值了一般,使这些言语成为破铜烂铁,一文不值。另外,多言并不意味着多才多智,如果不字斟句酌,就有可能祸从口出。反之,如果经过精心的酝酿,历经生活的体验和学问的熔铸,所讲的话将是字字珠玑。

有清名的人即使布衣草履也能受人尊敬;有恶名的人即使乘坐最名贵的轿车,仍然令人厌弃。美好的文章能体现出学识和修养,也是心灵的丰盛飨宴,耐人寻味。比起把学问单单表现在嘴上,将这些精神著述在书中留传后世,成为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才是真正的富有。真本领不是看“口才”的,因为,最宝贵的东西是才识。丰富的物质享受是生活的重要方面,但绝不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追求才华学识或著书立说,可在后世留下美名,因此是最高尚的追求。

柔玉温香,观想可成白骨。—语出《小窗幽记》

语意:温柔乡里,软语香风,现在看起来虽是倾国倾城的美女,令人如痴如醉。但是,她们不过是时间与空间中的一种存在而已,几十年之后,她们年纪也会老迈,花容月貌终会消逝;再过几十年,自然全成了累累的白骨。

喜爱金钱和美女是人之常情,为了得到这些,人们甚至想出种种办法来。古代就有许多这样的传说。《搜神记》中记载着一种虫子,叫做“青蚨”,也是钱的别名。据说捉住母的青蚨,子虫就会飞来,捉住子虫,母虫就会飞来。所以,将母虫和子虫的血涂在钱上,无论是先使用母钱还是先使用子钱,这些钱都会自动飞回来。

实际上,钱只是身外之物,能够不为金钱所迷惑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荷叶初生时,形小如钱,称为荷钱;榆树尚未长叶时,枝间先长出白色、形状似钱的东西,称为榆钱。如果不爱钱时,自可将金钱视为荷叶、榆钱,这亦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情趣。同样,美女虽令人销魂,可终有人老珠黄的一天,死后不过是化做一堆白骨。能够看破这一切,就可从贪婪的痴迷中解脱出来。所以,别把自己捆绑在金钱、地位、权力、美女的虚假美梦中而贻误前程。

才子安心草舍者,是登玉堂;佳人适意蓬门者,堪贮金屋。—语出《小窗幽记》

语意:有才华的人,如果能安心居住在茅草搭成的屋子中,那么,有朝一日他一定能登入华丽的高堂;美丽贤惠的女子如果不嫌弃家中暂时的贫困,那么,日后她就有资格住在黄金打造的屋子里。

世上有才华的人很多,但德才兼备的人却极为难得。一个人如果能怀抱济世之才,却又能安于茅舍生活,潜心修身,视富贵为浮云,那么他一旦有机会服务社会,就会登上玉堂为官。尽管身居高位,他却不会被浮云遮蔽双眼,必能以服务天下大众为己任,有益于社会,造福于百姓。

具备绝世美貌的女子往往自恃美丽而疏于修德,易于投身富贵豪门而不愿下嫁贫贱之家。但往往贫贱之家出英才,富贵之家出逆子。所以,能嫁到门户低贱之家,不拘泥于一时贫贱的女子是贤惠美丽的女子,其德行更胜过外表的美,那么日后她就有资格也有机会让人为她建造金屋居住。

舆说辐,夫妻反目。—语出《易经·小畜》

语意:木车行在途中,忽然车的辐条从车轮中脱落,车不能前行了,夫妻因此相互责怪、大吵大闹。

如果把社会交际活动比做车体,把处世技能比做车轮,就要求活动与技能保持一致,如果脱节,势必造成人际交往中的误解和分歧。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能够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这种合作法则的人,最容易取得成功,而且这项原则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不同阶层。

在社会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合作不只是一种商业运营方式,而且已经逐渐转变为一种精神,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巨大动力。合作无处不在,即便是在自然界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动物的相互合作。在蚂蚁家族中,有着复杂却又严格的分工。工蚁负责探路和寻找食物,兵蚁肩负蚁巢的安全保障,蚁后则生育和哺养后代。人类更应如此,每一个成员要做好本职工作,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失误。国家和集体、个人和团队正是凭借每一个成员的合作精神,才能生存发展下去。这便是“舆”与“辐”中所蕴涵的智慧。

夬履,贞厉。—语出《易经·履》

语意:刚毅则善于作出决断,小心行动可提防危险。

在处理事务时或在不同的交际场合中,不仅仅要刚毅果断,还需要小心谨慎。也就是在处世过程中要当刚则刚、当方则方,既坚持原则,同时也要有所顾忌,谨慎行事。

优秀的管理者在拥有权威的同时,也是讲道理的。他们会赞同别人的方法和观点,但这种赞同并不意味着放弃权力与盲目认可。他在作出最终决断之前,会与其他人讨论研究以求取得一致意见。也许他的决定会与一部分人的利益相左,但是他会陈述理由,尽量说服别人,而不会盲目使用权力进行压制。这种做法使部属们知道管理者已经充分听取并认真考虑了他们的意见,既着眼大局,又考虑到了每一个人的感受,这是一种高超的处世策略。

稳当话,却是平常话,所以听稳当话者不多;本分人,即是快活人,无奈做本分人者甚少。—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既安稳又妥当的言语,经常是既不吸引人也不令人惊奇的,所以喜欢听这种话的人并不多。一个人能安守本分,没有太多的希求,便是最快乐的人了,只可惜能够安分守己而不妄求的人也是很少的。

讲话并不是表演,因为讲话最重要的是平实与可靠。平实与可靠的话就像土地一般,不会引人注目。但是,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踩着它,否则就会跌倒。吸引人的话往往新奇夸张,所以让人惊奇、赞叹,但是未必可靠,就像空中楼阁,看来迷人却无法上去;或像沙堡,看来实在,一脚踩下去就颓然坍塌。可是很多人都喜欢听虚妄的话,因为平实的话往往缺少刺激,不能引人入胜。

人生在世都希望过得快活。很多人总以为要有高楼大厦、香车美人才算快活。因此,为了谋取名利而钻营不休,即使没有做出违法的事,但是心中妄求无数,也把原本可以快活的心境弄得疲惫不堪。如果能安守自己的本分,一步一步提升生活的品质,那才是既稳妥又快活的。

和平处事,勿矫俗以为高;正直居心,勿机关以为智。—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为人处世要心平气和,不要故意违背习俗或自命清高;平日要心存公正刚直,不要投机取巧,自作聪明。

我们要懂得随顺人情,所谓“入境随俗”,就是告诉我们要随和处世。做任何事总要合乎常理才不会令人反感。违背风俗或标新立异以求取名声的人,无非是一些肤浅之徒,他们不但不高贵,反而庸俗得很,他们只是想引人注目而已,根本不可能移风易俗。因为,风俗虽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但是,可以为多数人遵从的风俗,必定是当地人所认可的,不会因少数人的怪异行为而改变。因此,不要矫俗干名。

真正的聪明人做事从不投机取巧,因为他们明白诚实及正直才是最可贵的品格,脚踏实地才是最稳当的处世方法。机巧只是显示一个人的小聪明罢了,并非大智。内心正直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面对的都是平坦的大道。

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世所相信,在能行,不在能言。—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一个人值得别人传颂赞美,是因为他有高尚的德行,而不在于他有高贵的地位。世人所相信的,是那些凡事都能做出成绩的人,并不是那些只在嘴上说得好听的人。

一个人被旁人赞赏,并非因他身在高位,因为位高权重之人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一切都取决于他内心是否有高尚的品德,有高尚品德的人即使居住陋巷,他做的事仍然有益于人;无德的人即使担任要职,也不是大家的福气。

光说不做是普通民众的通病,很多人从小到大,不知立过多少志向,结果却没有去付诸行动。还有些人说起话来口若悬河,似乎无所不能,但是再仔细观察他的行为,却也不过庸庸碌碌而已。因此,要想让别人相信你,就要采取实际行动,拿出事实与成果。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多记先正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闲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规箴。—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多多记住古时伟人圣贤立身处世的训诫,遇事心中才会有正确的评判。旁观他人做事的得失,便可有行事的法则。

先贤所说的格言都是经验的累积。虽然时代变迁,但人心千古相同;虽然朝代更替,但做人的道理不变。因此,多多记录和理解圣贤的言语,内心便能建立起正确的行事准则,不至于被邪说蒙蔽,遇事也能依此来决定取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许多事情,我们虽不曾亲身经历过,但只要看他人已有的得失,便知这件事好不好,值不值得去做。譬如说,没有赌博经历的人看那些嗜赌如命的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就知道赌博不是一件好事,更不值得效仿。我们看他人诚实稳重、热心踏实,最后得到大家的信任,就知道这种良好的品德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生活的智慧不仅要通过学习获得,也要在实践中发现。

天下无憨人,岂可妄行欺诈?世上皆苦人,何能独享安闲?—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天下没有真正的笨人,任何人都会区分善恶对错,哪里可以随你的心情任意地去欺侮那些看上去并不聪明的人呢?世上还有那么多吃苦受穷的人,我怎能独自安享闲适的生活呢?

天下没有人是头脑愚笨的,既然如此,有谁肯甘心受骗呢?又有谁会连续受骗呢?其实骗人的人才是真正的愚人,因为他已自绝于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准则,毁灭了自身的人格和信誉,甚至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若世上真的有愚人,那么除了那些看似精明的人还会有谁呢?

世间的苦有肉体上的痛苦,也有精神上的痛苦。生老病死是身苦,而精神上的痛苦是比肉体上的痛苦更严重的,精神上的痛苦是人生在世一切痛苦的根源。而人精神上的苦难,无非源自内心的愚痴和贪欲。看到周围还有那么多人生活在痛苦中,谁又能安心独享清闲安适的生活呢?每个人少几分贪欲心、憎恨心、自私心,多几分同情心、亲善心、友爱心,这个世界也就会日益和谐了。

人犯一苟字,便不能振;人犯一俗字,便不可医。—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人只要有了随便的毛病,就不能进取了。一个人的心性只要流于俗气,就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医治了。

苟且是一种怠惰的毛病,它不同于对某些无意义的事情不计较的境界,而是一种生命的浪费。苟且又是一种生命的低能状态,因为这种人活在生命的糟粕之中,还不知改进。如果一个人苟且偷生、得过且过,我们就可以断定他的进取心与生命价值已丧失。

俗是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不高,只知拾人牙慧,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人活在世上,除了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然而许多人却只注重物质生活,轻视了精神境界的提高,因而只活了一半。只活一半的人,其精神生活是空洞的,这不是用医药就可以医治的,只有他本身的灵魂苏醒才能得到重生。物质生活是人类与动物生活的共性,唯有精神生活是人类独有的,没有丰富的精神追求和思想生活的人生是苍白无味的。

和气迎人,平情应物。抗心希古,藏器待时。—语出《围炉夜话》

语意:以平和的态度和人交往,以公平之心去应对事物。以古人的高尚心志自我勉励,保守自己的才能以等待时机的到来。

与人交往时,若能心平气和,就可以避免许多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在和气的心情下,人的言语和行为不会有过分之处,能处处给他人以亲切的感觉,自己也会因此办事顺利。因此,把一个和字好好体会,便能掌握高超的交往策略。我们要以公正平等的心态看待一切,而不要抱有成见,如果自己的心不能平和,就会影响对事物的公正判断。即使事情不顺遂,或是遭人非议,仍然要保持公正和平静。心乱,就难以看清事情的真相。所以,保持内心的冷静才能使头脑更清醒,也会作出最为恰当的评判。

当今的文化和科技远比古时候发达。要经常以“古人能,为何我不能”来自我质问,确保自身具备古时先贤的高尚心志,坚守公道天理。虽然时过境迁,但做人的道理并不会因外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人对于自身具备的才能要能守、能藏,若为了发挥自己的才能被迫改变心志,就会迷失了自我。有才能者与和氏璧一样,终有成为宝器的一天。

六合原是个情世界,故万物以之相苦乐,而圣人不与焉。—语出《呻吟语》

语意:天地自然原本是个有感情的世界,所以万物受到所处世界的影响而具备愁苦和快乐,但圣人并不因外物而影响自身的苦乐。

在古代,“六合”是指天地与东西南北四方,人类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平常人都会有感情。即使是动植物也是有感情的。母牛可以舐犊,乌鸦能够反哺,义犬能够与主人产生深厚的感情,在主人危险的时刻舍命相救。植物也是如此,森林中的树木会因为贪图阳光而竞相生长,这些都是有感情存在的表现。

作为万物的灵秀和精华,人类更是感情的载体。因此,普通人很容易受到外在世界的影响,会有苦与乐的感受。时常执著于世间的万事万物,也因此常被感情所困扰。但是,圣人却不会参与其中,因为圣人超越了外在世界对自身感情的影响,自然也就不会有痛苦与快乐的分别了,这一点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火性发扬,水性流动,木性条畅,金性坚刚,土性重厚。其生物也亦然。—语出《呻吟语》

语意:火的本性焕发昂扬,水的本性不拘一格,木的本性条理畅通,金的本性坚强刚硬,土的本性凝重浑厚。依照五行所生的万物也具有这些属性。

古人认为这个世界可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这五种要素构成了宇宙万事万物。五行相生相克,宇宙万物也因此得到了均衡发展,遂使宇宙自然生成变化,圆融无碍。

同样,古人认为人的生命也是由这五种要素构成的,所以在人的身上会有振奋、流动、畅达、坚刚、厚重等性格特点,只不过有的人身上某种特点多一些,有的人却在某一点上少一些。但无论这五行中的哪一种要素有所亏欠,都是不完美的,都不会达到平衡。没有火性的人就不会意气风发,没有水性的人就会死板顽固,没有木性的人就不会痛快顺利,没有金性的人就会失去主张和毅力,没有土性的人就会轻佻浮夸。所以,一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都必须保持这五行的平衡,欠缺的就要加以培养和开发,过剩的就要加以限制。

一则见性,两则生情。人未有偶而能静者,物未有偶而无声者。—语出《呻吟语》

语意:人在独处时才能表现出真正的本性,生活中如果接触旁人就会产生感情。没有人可以在有了相伴之人后还能安静下来,也没有哪个事物可以在有了相伴之后还可以安静无声。

事物凡是到了独立的地步,就会表现出真正的本性;一旦有了与之对立的事物时,就会生出情感来。人类在有了配偶和对手的时候,是不会安静下来的;动物在有了对手和配偶的时候,一定会发出声音来。世界上的事物都处在相互对立的矛盾之中,相互转化,相辅相成。

佛家认为,如果人能够摆脱一切对立和束缚而进入那个没有对峙的境界,就真正地做到了没有善恶的分别、没有人我的差异、没有苦乐的感受。这个时候,他也就见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无分无别,物我两忘。同样,生活在俗世中的人,如果心里总是想着别人与自己的是非纠葛,无论这种情绪是热爱或者仇恨,都因为过于强烈或错综复杂,而无法使心灵安静下来,烦恼和痛苦也就随之而生了。

主静之力大于千牛,勇于十虎。—语出《呻吟语》

语意:能够保持镇静的话,比上千头牛的力量还要大,比十只老虎还要勇猛。

自然界的运动方式有动也有静,就像那钟表上的秒针一样,行动与静止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专注于“动”而忘记了“静”。殊不知,柔能克刚,静也可以制动。

秦末时期楚汉相争,项羽要烹杀刘邦的父亲,但刘邦却没有动怒,而是嬉皮笑脸地说:“吾翁即若翁。若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意思是咱们曾经结拜为兄弟,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今天你要烹煮你的父亲,那就分给我一杯肉羹喝喝!可项羽却受不了了,最终还是没有烹了刘太公,最后被刘邦夺取了天下。因此,勇力再大,不如主静。三国时期,蜀魏相争,司马懿率领大军袭来,而诸葛亮只坐拥一座空城,他焚香抚琴,便牵制住了迎面而来的千军万马。如果诸葛亮没有保持镇静的力量和勇气,又怎么能在危急之中上演一出“空城计”呢?

心静是一种境界,是精神与灵魂的平静,一个人要做到心静,必须有渊博的学识,并且能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自我。

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忌惮是已。君子亦有常戚戚处,终身之忧是已。—语出《呻吟语》

语意:小人也有坦荡之处,这种坦荡就在于他们对万事都没有忌惮和畏惧。君子也有令他们常常忧虑的事,这种忧虑的存在是因为他们平生都充满了忧患意识。

《易经》中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的观点,所以此句为反话正说。小人也有理直气壮的时候,他们一心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反而显得很纯粹。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会不择手段,而且对于自己侵害旁人利益的做法丝毫不感觉可耻或忏悔。正因如此,他们自觉心里没有亏欠旁人,收受贿赂毫不顾忌,甚至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在他们心中也是理直气壮之事。

君子不同于小人,他们胸怀远大抱负,关心国家社稷,体恤黎民百姓,虽然自身无可忧愁,却为天下而忧,这种圣贤襟怀非常人所能及。

我们从中应得的警示是:心中应该有所敬畏,该忌惮时忌惮,不可狂妄横行;心中应该有所关怀,遇到可怜之事应有怜悯之心,要尽力扶助,不可漠然视之。总之,做人得利不跃跃以喜,失意不戚戚以忧,心地自然会坦荡。

只大公了,便是包涵天下气象。—语出《呻吟语》

语意:只要能够做到大公无私,便拥有了包容天下的气象。

人往往嫌自己拥有的财富少,所以会不停地争夺,不停地算计。人们在费尽心机谋求荣华富贵的过程中,常不惜一切,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之所以这么拼命,都是占有欲在作怪。他们希望将全世界的金钱都收集到自己手中,但这种想法是难以实现的。即便是追求到的和已经占有的东西,也不是永恒的,它很有可能会随着人事的变动而流向他处。因此,充满占有欲的人生是痛苦的。拥有大公无私的心胸,视金钱利禄为浮云粪土的人,才能够真正有意义且快乐地活着。

除了短暂的功名利禄,大自然中有许多永恒的事物值得我们追求。如春花秋月、夏风冬雪、松柏翠竹、青山绿水……它们没有任何心机,不存在丝毫的矫揉造作,只要真心期望,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你的挚友。所以,只要把心灵敞开,不再贪婪任何有形有限的事物,你就可以将这些美景收藏在心中,更会与自然相融合。也唯有做到包容天下万物,才能真正地主宰自己!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语出《呻吟语》

语意:要想知晓自己的七尺之躯,必先知晓自己的方寸心灵;要想知晓天地六合,必先知晓自己的身体。

其实,要想知道宇宙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只要知道我们自身的规律特性就可以了。而主宰七尺之躯的是我们自己的心灵,所以,要想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就必须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心正而后身修”的道理。

在我们所接触的人当中,那些身体健康、仪表堂堂、言语铿锵的人,心态往往都很正常和健康;那些畏畏缩缩、贼眉鼠眼、口蜜腹剑的人,他们的心理也不会健全。如果心理不健康,即便是精心的装扮,也难以掩饰内心的颓废。当然,身心的不健康不是命中注定、不可改变的。只要努力保持平衡的心态,积极乐观而不消极厌世,不过分执著于功名利禄,自然就会拥有健康的身心。

静者生门,躁者死户。—语出《呻吟语》

语意:清静是生命的门户,躁动是死亡的门户。

清静与躁动是相对的。静极生动,动极生静。静则生,动则死。万物以静而生,以动而死。这是自然的规律,谁也改变不了。清静与躁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心理上的,一个是生理上的。心理上能够做到淡定警醒,就不会做出什么愚蠢的事情来,而且会使精神和身体得到放松,从而使生理自然运行,这就是修身养性。

修身养性,说到底就是让人将心灵放松下来,不过于执著任何事情,这样才能解放自身对生命和能量的各种束缚,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无为便能清心,心清而后身清,身清才能命长。

吾初念只怕天知,久久来不怕天知,又久久来只求天知,但未到那何必天知地步耳!—语出《呻吟语》

语意:我最初的念头只怕上天知道,很久以后就不怕上天知道了,再过了很久以后却只希望让上天知道,只是还没有到达那个“何必让上天知道”的境界。

如果人们相信除了人间有法律之外,上天还有一个纲常伦理的话,那么就会自然而然地约束自己,否则就会造成“天理难容”的情形。古代圣贤以神道设教,以天理制人欲,目的是要维护社会的秩序,限制那些贪官污吏。

我们心中的念头是别人无法知道的,除非把它们表现出来。认识到了自己的念头不合天理,就会改变这些念头。这样的话,什么事情都不会违背良心和天理,所以也就不害怕上天知道了。再这样做下去,你管好了自己,而且还要去帮助别人,替上天行大道,所以也就会每个念头都希望上天知道了。希望天知道,一方面可以考察自身的行为,一方面可以指出不足之处。其实,若能我行我素,顺其自然,像佛家说的“饥来吃饭困来眠”,也就没有什么必要希望上天知道了。天就是人的心,天与心合一的时候,便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在举世尘俗中另识一种意味,又不轻与鲜能知味者尝,才是真趣。守此便是至宝。—语出《呻吟语》

语意:在整个世俗社会中能够识得另一种与凡俗不同的意趣和滋味,又不轻易让不能懂得这种意趣和滋味的人品尝,这才是真正的趣味,有了这种品味和气质就要保持住它,这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意味就是意义与味道,意义是指心意本身的价值,味道是指口舌所品尝的滋味。把这两者合在一起,意味就成了人的志向和意趣上的滋味了。

没有了意味,就减少了生活中快乐的情趣。任何味道都必须经过品尝才能够领略。有了好味,就一定要细细地品尝,才能够有所体会。体会出来了,自然就与那些凡夫俗子们的意趣不一样了,这就是另外所认识到的一种滋味。把这种滋味讲给别人听,人们可能会笑话你,甚至还会把你当成疯子。与其让这种意味遭别人非议,何不把它留给自己去慢慢回味呢?除非是旁人有了这个机缘和悟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缘成熟,然后我们再为他指出意味微妙的所在,让他自己去体会。不管别人能不能同我们一起分享,我们都应该把这种意趣留给自己。

道莫要于损己,学莫急于矫偏。—语出《呻吟语》

语意:大道的根本在于损毁自己的所有,学问的关键在于矫正自己的偏颇。

道,大道也,大道不是小道,也不是人道,而是宇宙自然之道,就是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那个道。道是规律,是自然运行的轨道,这个轨道是无形的。道在运行当中,没有任何人为的思想或者意识。所以必须要切身去认识和体会。

人类往往过于自大,认为什么事情自己都足以承担。可是,结果就像那挡车的螳螂一样,必然会粉身碎骨。所以,我们要修正大道,就是要去学习自然的规律和态度,凡事顺其自然而不假人为。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想保住自己既得的利益和地位,那最好的做法就是如《道德经》中所说的:“持盈之道,损之又损。”就是必须自己损毁自己,使自己不会恐高,而且永远具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意识,这样就会永远处在那个制高点上而不被他人所推翻。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是在修道了。然而,如今的学问,几乎全是以偏颇取胜。越偏越专,越分越细,很多人尽管在某一个方面有了成就,但从全局看来,却是一窍不通,因此在修葺人生之道时要虚怀若谷,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和完善自己。

宇宙内原来是一个,才说同,便不是。—语出《呻吟语》

语意:宇宙之内的一切事物,原来都只是一个。然而,当你要说一切相同的时候,却又不是那么回事了。

从宇宙的根本上讲,所有的事物都由其中产生。根源都在这个宇宙之中,这样的话万物都属于同一个东西了。若把宇宙比做一棵大树,这树上的枝叶却千差万别。从整个树身来说,无论是枝还是叶,都是一回事,都是它自身。它也绝不会偏重于根或者执著于枝叶,所以它不会有任何痛苦。人就不同了,人总要求自己向前发展,就像往天上扔东西一样,总以为能够扔到天外去。结果,那扔到天上的石头照样还要落到地面上来,这种希望注定要破灭,所以人们的内心就会有幻灭的感觉和失意的烦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历代的圣贤都在努力地探寻,期望使人们能够真正认识到人本身就是自然,就是宇宙,所以不应该有任何区别和烦恼。

“天人合一”的主张,就是要那些迷途而不知返的游子知道自然与人类本是一体。然而,说这话的前提就是大家不认识自我和自然本来的面目,本身与大自然有了隔阂。其实,我们再怎么样想离开自然,可事实上却永远也离不开。所以,不要有太多相对立的概念,多一些融合与同一,就会少一些烦恼。

利刃斫木绵,迅炮击风帜,必无害矣。—语出《呻吟语》

语意:用锋利的刀剑去砍斫柔软的棉花,用高速的火炮去轰击风中飘摆的旗帜,必然不会对其有什么伤害。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对的,有施就有受,有受就有施。人类社会在发展中产生了名利的诱惑,自然就会有吞噬这种诱饵的人。一旦你吞噬了诱饵,就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如果人的心中没有对名利的贪恋,那么任凭诱饵在眼前摇晃,心也依然不动,垂钓者即使是等待千万年,也是徒劳的。

同样,人们常觉得生活烦恼,不能够得到自由,所以千方百计要寻求刺激,以便解除痛苦而得到解放。有的人采取的是斗争的方式,你压迫我,我也压迫你。于是,战火不断,始终无法得到超脱。如果小人要算计陷害君子,君子往往就让他们陷害,因为小人与君子本是敌对的。可是即便那些小人的刀剑十分锐利,但面对的仅仅是一堆棉花,任他砍上千万刀,也不会有什么作用。同样,棉花对刀剑也不会有什么威胁,君子对那些争权夺利的人来说,本身没有构成什么威胁,他们自然也就不会遭到陷害了。这也是以柔克刚的生存之道。

惟得道之深者,然后能浅言。凡深言者,得道之浅者也。—语出《呻吟语》

语意:只有得道最高深的人,才能够说出最浅显的话语。凡是说话深奥艰涩的人,是得道最浅显的。

本句话中的道是指人生的轨道、宇宙的轨道、万物的轨道。为了不走弯路或者邪路,人们都在探寻着人生的正路和大道,以便能够迅速地到达目的地。

道的层次不同,人们的领悟也有深浅的差异。得到了深层次的道,也就与宇宙万物融为了一体,一切都会自自然然,没有任何矫揉造作。若心灵进入了广袤的宇宙空间,没有障碍,没有差别,代表心灵之声的语言也一定会自然而然,不加雕饰。

当人对生活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的时候,总想把自己的文章写得华丽或者艰深一些,所以旁人一看就会发现其中的斧凿痕迹,很难圆润。可等到对生活的认识成熟了以后,什么也都明白了,说起话来似乎就平淡得多了,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平易浅显得多,无论什么人都能读懂。人类使用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传达自己的心声,如果语言艰深难懂,那么就无法真正起到传达心声的作用。所以,真正的好文章是朴素自然的。这也是语言与文学创作的规律,往往是先浅显,再到艰深,最后达到平易甚至炉火纯青的境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这是第一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是第二境界;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这是第三境界。得道浅者就是要文饰自己,目的在于炫耀,以显得水平高深;真正得道深的,目的在于传道而让人理解,所以文字语言通常浅显。

由此可见,凡是文字艰深的人,一定是那些得道浅显而心有所图的人;而文字语言恰到好处且平易近人的,一定是得到了大道的人。

仁厚刻薄,是修短关;行止语默,是祸福关;勤惰俭奢,是成败关;饮食男女,是死生关。—语出《呻吟语》

语意:仁爱敦厚与尖酸刻薄,这是人寿命的长久和短暂的关头;行动静止与言语沉默,这是一个人遭祸与得福的关头;辛勤懒惰与节俭奢侈,这是人生和事业成功与失败的关头;饮食欲望与男女性事,这是人死亡与生存的关头。

心地善良仁厚的人,对待任何事物都会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正因为心底无私天地宽,也就容易健康长寿。而那些心地尖刻的人,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挑剔,或担心别人做的事情有问题,或怕别人超过自己,因此使自己的心理永远处于一种戒备状态,很难达到一种平衡的境界。久而久之,心理状态就会影响到生理健康,自然就不会长寿了。谁也不能肯定心理与寿命存在直接关系,但心理作用在人类生命的运行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健康长寿,我们也应该保持善良的心地和仁厚的品格。

那些好动的人,往往心理素质不佳,遇到事情时往往会心血来潮,凭着意气用事。只顾眼前痛快,结果常惹下弥天大祸。而那些遇事不慌、沉静安详、少说多做的人,常常会福大命大,得其中庸。

人生能否成功,关键要看你的志向与努力如何。只要你辛勤努力,并且在生活中节约敛省,那么肯定不会把已有的基业给毁掉,也就算成功了。创业是成功,守业也是成功。如果你懒惰不勤,而且奢侈挥霍,原有的财产很快就会挥霍一空。所以成与败的关键,就在勤俭与懒奢上。

饮食的目的是保证肉体生命的存在,达到这个目的也就行了。但是,有的人却讲究吃喝。山珍海味吃得多了,肠胃就忍受不了了,那些疑难杂症便随之而生。还有那男女之事,本来是为了保证种族的延续,所以才有了爱情和婚姻。但是,有些人却荒淫无度。色是刮骨钢刀,又是伐性之斧。男女之事过多,只能损害自己的身体。

刚、明,世之碍也。刚而婉,明而晦,免祸也夫!—语出《呻吟语》

语意:刚强与明白是处世中的障碍。如果刚强的人能够委婉一些,明白的人能够隐晦一些,那么也就避免了灾祸啊!

太刚正不阿或太清楚明白都是一种缺陷。因为这会招致别人的不满或反对。

很多人常嫌自己不是刚强的人,所以便不惜一切代价,要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刚强正直的人。但是,“举世皆浊我独清”并不见得是件好事情。因为水清则无鱼,人清则不容物。这样做别人会跟你过不去。因为你的清白显出了他们的污浊,所以他们会尽力把你除去。如果别人知道你的眼睛能看清很多东西,或者认为你长了一双能够透视五脏六腑的眼睛,那么他们会觉得与你生活、工作在一起很可怕。刚正不阿和清楚明白是一个人的本性,所以又何必暴露在外面呢?

在自己的本性上,再加上一点儿方法,也许就会两全其美了。若能含蓄浑厚,不卑不亢,就不会有什么灾祸到来。

大相反者大相似,此理势之自然也。故怒极则笑,喜极则悲。—语出《呻吟语》

语意:大大相反的东西,却会大大地相似。这就是道理和形势的自然结果。所以,发怒到了极点就会发笑,高兴到了极点就会悲痛。

人们常说:“动极生静,乐极生悲。”比如说,当你爬到山顶的时候,不管从哪个方向下山,摆在面前的只有下坡路。当下到最底层的时候,也只有上坡路了。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的齐威王是个喜欢彻夜饮酒的君王,有一年楚军进攻齐国,他连忙派自己信得过的使节淳于髡去赵国求救。淳于髡请来了十万大军,吓退了楚国。齐威王便摆酒宴请淳于髡,齐王问:“先生你喝多少酒才会醉?”淳于髡答:“我喝一斗酒也醉,喝一石酒也醉。”见齐王不解其意。他又说:“我在不同场合或情况下,酒量会变化。喝酒到了极点,就会酒醉而乱其节;人如果快乐到了极点,就可能发生悲伤的事。”这一席话说得齐王心服口服,并当即表示以后不再彻夜饮酒,改掉自己的这一恶习。

同样,在人生这条路上也是如此。有的人有了一点儿喜事就得意忘形,自然也就会有灾祸临头了。福气应该是那些有道德的人拥有的,一般人即使是有了一点儿功德,也会自己糟蹋掉。要想不乐极生悲,最好是修养自己的德行,让自己能够适应各种境况,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头脑清醒了,就不会被外在的环境和事物干扰而干下蠢事。

同类推荐
  •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识人术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识人术

    本书内容有:现代人更需要识人;容貌识人;衣着打扮识人;行为动作识人;情态识人;谈笑识人;笔记识人;习惯、癖好识人等。
  • 告诉你30条成长法则:英汉对照

    告诉你30条成长法则:英汉对照

    书中具体收录了:《尊严文坛巨匠——塞穆尔·约翰逊》、《坎坷玛丽莲·梦露——永恒的性感女神》、《协作托马斯·爱迪生——团队造就的天才》等文章。
  • 即学即会演讲致辞范本

    即学即会演讲致辞范本

    如何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演讲稿?这是当前困扰着大多数人的一个难题。鉴于此,我们特意编写了这本《即学即会演讲致辞范本》,它与现代人公务、事务的实际情况紧密贴合,可以为读者提供帮助和借鉴。
  • 商人三绝——世界上最神秘的经商智慧

    商人三绝——世界上最神秘的经商智慧

    英特尔总裁安迪.格罗夫说过:“商人是创办企业并为企业捕捉机会的人。“一语道出了商人的真谛,即商人要不断围绕创意做文章,在创意中寻找机会,在机会面前适时出击,靠脑子,而不是靠蛮力取得成功。对于商人的成长,训练技术不如训练智慧;锻炼蛮力不如锻炼思维;寻找财富不如寻找商机。本书没有艰深的理论,没有难懂的术语,只有若干通俗易懂的小品文。从结构上看,有故事,有点评,故事娓娓道来,点评恰到好处;从内容上看,既有赚钱的绝招,又有策划的妙法,平淡中体现创意,叙述中透露高招,从来没有先天的智者,正如从来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样。
  •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心态

    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心态

    读者朋友,我们千万不要因为心态问题而成为一个失败者。让我们从现在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积极的心态,让整个身心都充满勇气和智能,把挫折与失败当成学习的机会。请打开本书,开始我们的好心态之旅,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份鼓励,带来一份鼓励,带来一份慰藉,带来一份豁然,带来一分快乐……
热门推荐
  • 初级会计电算化

    初级会计电算化

    本书是作者根据历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试大纲以及多年对真题的分析,并结合多为专家、学者的实践经验而编写的。本书主要分为八套模拟试卷,以对考生考前的学习进行模拟实战,达到提高考生成绩的目的。
  • 邂逅之殇

    邂逅之殇

    南北在大连邂逅第一个花容月貌的美女,神魂颠倒地跪在地上求婚,并把美女带到自己借住的宿舍,当一回“柳下惠”痛苦煎熬了一个通宵。为了和美女结婚,南北赶回老家和性格不合,几乎是各过各的老婆离婚,不想在返乡的车上又与一个灵秀妩媚的美女邂逅,还把她带到自己的照相馆里成其美事。南北与泼辣著称的老婆离婚之后,是赶去大连和第一个美女结成伉俪,还是和第二个美女喜结连理呢?而南北是为了哪个美女而导致精神错乱,并疯狂地踏上永无站点的旅程呢?
  • 霸气女帝:丞相乖乖当皇夫

    霸气女帝:丞相乖乖当皇夫

    她是z国特种兵女军官,她是拥有东方青鸾之称的国际杀手,她被自己所忠心的国家抛弃,惨遭炸死!再睁开眼,她不再是21世纪的东方青鸾,而是北宸帝国的太女殿下北宸紫月!她步步为营,这一次定要君临天下,自己掌握一国的命运!他是有第一谋士之称的风间夙墨,一袭紫衣如盛世浮华,赈灾初遇,他是少年尚书,她是优雅太女。一场倾世之恋,一段乱世浮沉,他为她平定天下,她为他抛却江山……
  • 魔戒英雄传

    魔戒英雄传

    平凡的学生齐麟,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了神秘的戒指——异度储存空间:在睡梦中的训练与强化:将电影和游戏全部转化成真实的场景!做任务,拿奖励,强化自身!看弱鸡齐麟,如何从一个宅男,一步步攀向巅峰,秉持着一颗正义善良的本心,成为最强的位面拯救者!是机缘巧合,还是宿命的抉择?精彩,才刚拉开序幕。
  • 腹黑宠妃:冷王的小懒妻

    腹黑宠妃:冷王的小懒妻

    场景一:“小小,不要离开我,我和那个女人真的没什么。”某王。“小小,与其他负你,你还不如考虑嫁给我,做我的皇后。我许你后宫一人。”某帝很认真的说。场景二:苏小小很生气,她的情敌是一个接着一个的来,哼,她不干了。“小小累不累?那些烂桃花,不用小小出手,我去解决她们就好,你好好休息。”只要不离开我就行。某王默。场景三:“和离!我要和离!”她要离家出走。某王跪抱大腿,可怜兮兮的说,“不要丢下我。”每天的生活都是那么的充实,幸福......
  • 逆天武运

    逆天武运

    一个平凡的支族少年,偶然获得了一段后世的记忆,从此逆天而起,武道争雄。夺尽天下珍宝,抢断万界机缘。打遍世家天才,傲立诸天之巅。
  • 重生之清夏懵恋

    重生之清夏懵恋

    她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妈妈对她家暴……她实在忍受不了,妈妈的虐待,在学校自尽了。她来到了地狱里,遇到了死神,她与死神做了交易,来到了另一个女孩的身体,她决定回去,找到她上辈子爱的那个人……她是否能如愿呢?
  • 天之尘

    天之尘

    这是一个被封印的世界。远古文明几乎被完全断送,世界各族近乎灭绝!天降奇石,巨星陨落,万物凋敝。寒冰巨神降临下界,生灵涂炭。剑锋一转,神战一触即发!
  • 最佳跑堂

    最佳跑堂

    一个平凡的跑堂小刀,有着不平凡的跑堂生活,面对来到客栈的不同类型的客人,会碰撞出别样的火花。看他,如何一步步的成为,最,佳,跑,堂!
  • 世纪超能学园

    世纪超能学园

    坐错公交误入异能世界。怀揣传说异能,神奇的冒险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