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70800000010

第10章 堕落与自赎:士大夫沉浮史(上)(4)

冯谖在孟尝君门下,长期不受重视,他自己也没有刻意去讨好孟尝君,因此有段时间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最后冯谖献上“狡兔三窟”之计,孟尝君才对他刮目相看。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孟尝君的门客组织里,个人的独立性是不被允许的,你只能靠近主人、为主人谋福利,才能受到重用。

所谓的“鸡鸣狗盗”,就是孟尝君出使秦国被扣留时,帮助他脱困的两名门客。当时,秦昭王囚禁了孟尝君,想要杀掉他,从而削弱齐国的力量。孟尝君便派人去秦昭王的宠妃那里求救,这位宠妃说想以孟尝君的白狐裘作为交换。

孟尝君的白狐裘天下无双,价值连城,自然是女子心目中的顶级奢侈品。为了性命而舍弃珍宝,本来并无不可,糟糕的是孟尝君之前已经将此宝进献给了秦昭王。孟尝君问随行的门客,无人能想出对策。后来地位最低下的一个人在夜里化装潜入深宫,盗出了白狐裘献给那位宠妃,救了孟尝君一命,这就是“狗盗”。

孟尝君被释放后连夜出逃,可是秦昭王又后悔放虎归山,又派人前去追赶。当时孟尝君连夜到达了函谷关,出了此关就离开了秦国的领土,可是他怕追兵赶到,十分焦急。

当时秦国的制度规定,鸡鸣代表着一天的开始,如果行人要出入,必须等到鸡鸣之后。为了让孟尝君快点逃出秦国,他手下的一位门客便学鸡叫,带动了全城的鸡一起打鸣,孟尝君也因此而脱险。

最初,孟尝君收纳“鸡鸣狗盗”这两人为门客,其他的门客都是羞于与之为伍的,为什么?因为这两个人出身不正,而且可能没有文化,只是江湖骗子。可是虎口脱险后,门客们对他们都十分佩服。

门客们对“鸡鸣狗盗”的佩服,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所谓士人,在此时已经失去了对道德、道义的坚持,而是以纯功利的角度去看待人与事。一个人,即便行为是非正义的,但只要“有用”,就会被认可。

到了北宋,王安石在读到孟尝君的传记时,就对鸡鸣狗盗之事大为反感。他认为,不能靠着门下招纳的贤士与秦国抗衡,而是要靠鸡鸣狗盗这样旁门左道的门客来帮助宗主仓皇逃命、苟且偷生,恰恰说明了孟尝君门下食客虽多,但毫无可用者。

除了慨叹之外,王安石还表示,鸡鸣狗盗之类的人在孟尝君的门下,这种不加选择、来者不拒的招纳门客的方式,正是孟尝君不能得到真正的“士”的原因。

仔细品味历史,我们会发现王安石责之过深。当时的实际情况是,真正的“士”已经很少了,就算孟尝君不招纳鸡鸣狗盗之徒,也得不到几个真“士”,这不是孟尝君一个人造成的,而是当时的时代风气造成的——当然,孟尝君个人也有责任,他作为当时名震一时的贵公子,不能倡导一种养士的新风气,不能将士人的标准提高,因此士人才会越来越少,混饭吃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如果在孔子的时代,孔子会怎么评价鸡鸣狗盗之人帮助孟尝君脱困然后被重用,而孟尝君门下的其他人对他们刮目相看并且十分艳羡的这件事呢?可能他会说:“鸡鸣狗盗,鲜矣仁。”

在堕落中强大

从孟尝君门下的士,我们就能看出战国时期士人的基本心态。

既然士人精神在这个时候已经堕落如此了,为什么养士风潮还会经久不息呢?

就因为“士”在当时拥有十分庞大的力量。也许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并不是很强大,但是他们之间互通关系,彼此相连,而且放下了原有的理想与道德——也许在他们看来,这是包袱而非抱负,他们就能无所不为,不但可以鸡鸣狗盗,更可以坑蒙拐骗。

士人,就这样在堕落中强大起来,在强大中愈发堕落。因此,各国国君、贵族与权臣都纷纷养士,动辄就是食客三千。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惟四公子门下,真士少,伪士多。只见游仕气焰之高张,而不见他们的真贡献。”这是对“战国四公子”养士行为的一个总体评价。谈到这四公子之间养士的得失,他又说:“四公子惟平原得贤最多。”在他的评价中,养士的成果,信陵君不如平原君,孟尝君不如信陵君,春申君门下则没有可以称道的人。

钱穆先生的这个看法,可以说是和很多人截然不同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很多人都认为,信陵君是四公子中最成功的,孟尝君也不差,而平原君只是差强人意,春申君由于最终栽在门客李园的手中,所以只能屈居末位。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因为钱穆看重的,是士人的精神与操守,而与他观点相异的人,看重的是结果,也就是这些人有没有给主人带来什么利益、成就与功名。

只要看看司马迁在《史记》里给这四公子所做的排名,就可以知道一个大概了。在《史记》中,孟尝君的传排在最前,其次就是平原君的传,然后才是魏公子无忌,最末的自然是春申君黄歇。由此看来,司马迁对四公子的评价,可能直接启发了钱穆,所以后者才会得出与《史记》篇章排列十分相似的结论。

可是历史最大的问题在于,你用道义、理想的准绳去衡量一个时代,人物在现实中所取得的功业却往往与我们的道义标准是成反比的。虽然钱穆对平原君的评价很高,但是在一般人的记忆中,平原君是一个无甚成就的人,甚至有点窝囊。司马迁对他的评价也是很有意思的:

“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这个对比做得十分妙——这到底是在夸赞平原君的绝世而独立呢,还是在讽刺他的不识时务?这就要看作者的用意了。

如果作者是魏那样严格要求“以史为鉴”的政治家,那么这句话就是对平原君的批评。不过司马迁可不是那样,他不但有非常浓厚的贵族意识,而且也有同情失败者的情感,因此,他是在借咏叹平原君来慨叹一种社会现象:有操守、有理想的人,为何总是孤立无援?

平原君的传记里,司马迁着重写了一个人物和一件事,那就是毛遂和他的“自荐”。

因为养士的关系,平原君据说练就了“相士”的本领,一位士人在他的门下一段时间,他就能看出此人的长处、缺点和适合做的事。

赵国在长平之战失败后,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为了援救国都,平原君打算去楚国缔结合纵联盟,让楚国出兵救援。

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他打算选二十个文武全才又勇敢的门客同行,结果选来选去只选了十九个。最后有个叫毛遂的人自我推荐,平原君认为他在自己门下三年都没有什么表现,肯定没有才能,可是在毛遂的坚持下,平原君最终还是带上了他。

这里有个一直以来被忽视的问题:为什么平原君门下食客三千,要选二十个文武兼备的勇敢者却如此困难?是因为他门下都是滥竽充数的人吗?自然不是。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他对“士”的要求,一定要是全才,而且要勇敢,此外可能还要有道德上的要求。

最后为什么他又会带上毛遂呢?可能他没打算让毛遂在合纵谈判中发挥什么作用,因为毕竟已经有了前面筛选出的十九个人,基本可以保证任务完成了,毛遂只不过是为了凑数而带上的人,而带上他,也多半是为了对他进行精神安慰而已。

谁曾想,到了楚国,楚王含糊搪塞,不正面回应结盟出兵的事情。这时毛遂按剑上前,以武力威胁楚王,最终签订了和约。毛遂在这场谈判中的角色是什么?是亡命之徒,是恐怖分子,更是泼皮无赖。平原君之前没有看到他的才能,是因为在平原君的府中,他这种亡命徒的“才能”是很难发挥出来的。

平原君不看重毛遂,就因为毛遂不是靠学识、辩才和谋划能力表现自己的,他靠的,是“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恐怖主义行为。

因此,在谈判结束后,平原君对毛遂说:“我以后可不敢再‘相士’了,我没看出你的才能,也没想到你能在谈判中发挥这么大的作用,我可真是看走了眼啊!”

这番话,是不是表明平原君的“相士”眼光有问题,他主动向毛遂道歉了呢?其实不是。他说这番话的时候,是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心情和一种非常复杂的情感的:选了十九名他认为合适的士人随行,毛遂只是个充数的“活道具”,但最后却是毛遂发挥了重要作用,促成了赵、楚两国的结盟。

如果换成今天的语言来表达,平原君的想法就是:这样居然也行啊!不靠说理和辩论,不靠道义和感情,就靠着毛遂这种无底线的行为,搞恐吓威胁,扬言要进行“斩首行动”,办成了正规途径办不成的事情,平原君难道不会从心中感叹这是个“浊世”吗?

他说自己没看出毛遂的能力,其实并不是自责,而是表示毛遂的能力,不在他的考察范围之内。他所谓的“不敢复相士”,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够,而是因为“这世界变化快”。

堕落,是士人精神衰亡的一个结果,也是促进这一精神彻底衰亡的一个加速度。因为堕落,士人迅速走向政治、权力、财势的附庸地位,从此以后,他们不再有践行理想、重建大同的要求,而是“士为知己者死”了。

士人投附、托身于某一个固定的宗主,在战国时代是十分普遍的事。这方面,可能侠客的表现更明显一些,著名的刺客豫让就明确表示,他之所以为智伯卖命,就因为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如果说有一个异数,那就是战国后期的鲁仲连。他不但见解过人,而且并不服从于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宗主,而是以一个近似于游侠的身份到处漂泊,扶危解困。因此,他可以称得上是战国时代最后一个真正的士人。站在现代人的立场上,他更像是小说中的大侠,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然而,在千百年的口耳相传中,我们记住了鸡鸣狗盗,记住了毛遂自荐,偏偏忘记了鲁仲连。也许,被堕落的士人教出来的后人,忘记他是很正常的。

同类推荐
  • 蛮荒抢妻记

    蛮荒抢妻记

    新石器时代后期,青铜器渐渐出现,但异常少见。父系氏族部落社会发展成熟,部落纷争不断。在某个没有历史记录的年代,出现男多女少的现象。在出生率及生存率都极其低下的荒蛮社会,为了保证氏族繁衍,抢夺女人成为当时部落男人的重要工作。
  • 历史常识悦读

    历史常识悦读

    收录了从“创世之初”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中国历史常识,并配有大量插图,引领你走进历史的天空。从中窥视历史前进的脚步。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作为一面镜子,为人类记录着时代的交替与更新。从历史中可以获知我们的先人祖辈们的丰功伟绩和过锚褥失,我们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同样深记他们失败的教训。
  • 嘉子名奕

    嘉子名奕

    天命难违,可终究敌不过人们的执着。两代为命运所左右的父子,又能否打破命运的枷锁?穿越于郭嘉之子身上的他,是否又能改变历史的轨迹?
  • 汉末生死途

    汉末生死途

    现代人冯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汉末,他亲眼见证了畸形的世界创造出各种畸形的人格,他用生命为自己争得一线生机,他要面对那些阴险诡谲的谋士,杀人如麻的魔王、忠肝义胆的猛将、雄才伟略的枭雄。
  • 客明

    客明

    身怀“时空仪”,不能用的;流落大明朝,非自愿的!被残损的“时空仪”裹挟到明朝崇祯年间找寻其失散地核心部件,“时空仪”恢复之际,才是张知秋离去之时!既来之,则必不安之——大丈夫立身于世,不能齐家安邦,也当快意恩仇!反客为主,客明!本书官方群:9023400
热门推荐
  • 穷妻富妾

    穷妻富妾

    重活一世,阮思虞依旧还是那个名动京城,却手无束鸡之力的阮家庶女,卷土重来,她只有一个目标:宁做穷人妻,不为富人妾!可;重生的人,好像不止她一个呢……
  •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神探侠侣:我的贴身男主

    神探侠侣:我的贴身男主

    关于分类,我也十分纠结,应该算是异界都市推理文,有一些游戏元素。月亮为了太阳,不惜横刀出鞘,弑神屠魔。太阳为了月亮,一夜白发,藏到成佛。然,日月交替,亘古不变。日夜的追逐,似乎永远也找不到交点。究竟是相爱相杀,还是日月同天?
  • 你是我永生不能放弃的梦

    你是我永生不能放弃的梦

    她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一族,家里给她安排好了未来的一切,可是自从遇见他以后,她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一线明星,本来生活过的清心寡欲,连绯闻都没有,可是谁能告诉他,这个把他扑到的小女人是谁?
  • 盛宠,总裁的小情人

    盛宠,总裁的小情人

    父亲嗜赌成性,欠下百万巨款,狠心将她抵债。无奈之下的柳菲菲做了他的情人。说好三个月的期限一到,从此便再无瓜葛。岂知情不知所起,她不知不觉爱上了这个霸道的男人。?然而身份的悬殊,地位的差别,以及两人生活习惯的格格不入,柳菲菲只得将这份感情埋藏心底!却在这时,邪魅的男人拥她入怀,“菲菲,不如我养你!”“养多久?一年?两年?还是一辈子?”她要的,从来不是这种毫无尊严的不平等关系!可是男人却一脸霸道,“你已经是我的人,这辈子休想逃!”
  • 风系生命力

    风系生命力

    神界殿下下届历练,十几年的辛酸回忆,痛心的爱恋,他的心,还能再承受什么?
  • 通天剑气

    通天剑气

    修炼可成大道,剑气亦能通天~!新书上传,请新老书友多收藏!拜谢~!
  • 诗经通论

    诗经通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二次元召唤战

    二次元召唤战

    李聪是个平凡却又志向远大(误)的死宅莫名其妙的被卷进一场召唤战争而且只能召唤女性(因为男性一般都能力爆表?)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召唤上限,前提是你能支付足够的代价,游戏本身也充满着谜团本人第一次写小说不会写那种纯搞笑的(因为我没那个天赋)其次本书内容会有各种略黑化及黑暗向的剧情场景以及诸多2次元女性(大体上还是动画里的居多不过也有些许其他作品的人物)的各种死法所以不喜者勿入PS:因本人刚高三毕业许多作品并不熟悉若发现本书中有很明显的错误者还望告知(正好学知识)
  • 紫宵神帝

    紫宵神帝

    出自弹丸之地,先天经脉堵塞无法修炼的叶无尘,终于在一次遭遇雷霆之劫后,如鲤鱼跳龙门、彗星般崛起,成为天道宠儿,但遭遇鬼族的他陷入无法回头的漩涡。在这满是阴谋诡计,波澜壮阔的世界,他将如何成就各种史诗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