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71000000020

第20章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本来无我。安得有人。为度彼人。故权立我。故受之以究竟无我分。

经文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直译

此时,须菩提向佛请示道:“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已经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他们的心念该如何安往?应如何降伏他们的迷妄心呢?”

佛告诉须菩提说:“善男子、善女人中凡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者,应当生起这样的心志:我应当度化一切众生,如此灭度了一切众生,而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众生被度脱。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果菩萨心中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这是为什么呢?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一种法名为发心求无上正等正觉者。须菩提,你意下如何?如来在然灯佛处,有没有得到一种法叫做无上正等正觉的?”

须菩提回答道:“没有,世尊。按照我对佛所讲的教义理解,佛在然灯佛处,并没有什么佛法可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

佛答复说:“正是如此,正是如此。须菩提,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佛法可以使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须菩提,倘若我有得此法,那么然灯佛就不会为我授记:你来世必当成佛,名释迦牟尼。正因为并没有佛法使如来得到无上正等正觉,所以然灯佛才会为我授记,并这样说:你在来世必当成佛,名号为释迦牟尼。为什么呢?所谓如来,即是诸法的本义,一切诸法体性空寂。如果有说如来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果位,须菩提,实际上并没有佛法使佛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须菩提,如来所修成的无上正等正觉,于彼中既不是实有,也不是虚无。所以,如来说一切诸法都是佛法。须菩提,所说的一切法,都不是一切法,所以才叫做一切假名的法。须菩提,譬如说人的身形高大。”

须菩提回答说:“世尊,如来说人的身材高大,实际上不是真实的身材高大,只是假名的高大身材。”

佛说:“须菩提,菩萨也是这样。如果菩萨这样说:我应当灭度无量的众生,那他也就不是菩萨了。为什么呢?须菩提,实际上没有一个法名为菩萨。所以佛说一切诸法都没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寿命的相状。须菩提,倘若菩萨说这样的话:我应当清净庄严佛土,就不能叫做菩萨。这又为什么呢?如来说清净庄严佛土,就不是清净庄严,只是假名的清净庄严。须菩提,如果菩萨能够透彻无我的真理,如来就说他是真正的菩萨。”

六祖讲经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须菩提问佛,如来灭后五百岁,若有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依何法而住?如何降伏其心?佛言,当发度脱一切众生心,度脱一切众生,尽得成佛已,不得见有一众生是我灭度者。何以故?为除能所心也,除有众生心,亦除我见心也。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菩萨若见有众生可度者,即是我相;有能度众生心,即是人相;谓涅槃可求,即是众生相;见有涅槃可证,即是寿者相。有此四相,即非菩萨。

【“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有法者,我人等四法是也。不除四法,终不得菩提。若言我发菩提心者,亦是人我等法。人我等法,是烦恼根本。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

佛告须菩提:我于师处,不除四相,得授记不?须菩提深解无相之理,故言不也,善契佛意。故佛言:如是,如是。言是,即印可之辞也。

【“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佛言实无我人众生寿者,始得受菩提记。我若有发菩提心,然灯佛即不与我授记;以实无所得,然灯佛始与我授记。此一段文,总成须菩提无我义。佛言诸法如义者,诸法即是色声香味触法,于此六尘中,善能分别,而本体湛然,不染不著,曾无变异,如空不动,圆通莹澈,历劫常存,是名诸法如义。《菩萨璎珞经》云:“毁誉不动,是如来行。”《入佛境界经》云:“诸欲不染故,敬礼无所观。”

现代注释

授记:又作授决、受决、受记、受别、记说、记等。本指分析教说,或以问答方式解说教理;后来转指弟子所证或死后之生处;再后来专指诸佛预知弟子某世证果,及其国土、名号,而予以记别。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

佛言,实无所得心,而得菩提,以所得心不生,是故得菩提。离此心外,更无菩提可得,故言无实也。所得心寂灭,一切智本有,万行悉圆备,恒沙德性,用无乏少,故言无虚也。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能于诸法,心无取舍,亦无能所,炽然建立一切法,而心常空寂,故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恐迷者贪著,一切法以为佛法,为遣此病,故言即非一切法。心无能所,寂而常照,定慧齐行,体用一致,是故名一切法。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者,以显一切众生。法身不二,无有限量,是名大身;法身本无处所,故言则非大身。又以色身虽大,内无智慧,即非大身;色身虽小,内有智慧,得名大身。虽有智慧,不能依行,即非大身;依教修行,悟入诸佛无上智见,心无能所限量,是名大身也。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不名菩萨。】

菩萨若言因我说法,除得彼人烦恼,即是法我。若言我度得众生,即有我所。虽度脱众生,心有能所,我人不除,不得名为菩萨。炽然说种种方便,化度众生,心无能所,即是菩萨也。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菩萨若言我能建立世界者,即非菩萨。虽然建立世界,心有能所,即非菩萨。炽然建立世界,能所心不生,是名菩萨。《最胜妙定经》云:“假使有人造得白银精舍,满三千大千世界,不如一念禅定心。”心有能所,即非禅定;能所不生,是名禅定。禅定即是清净心也。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于诸法相,无所滞碍,是名通达。不作解法心,是名无我法。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随分行持,亦得名为菩萨,然未为真菩萨。解行圆满,一切能所心尽,方得名真是菩萨。

现代注释

无我法:即是“人无我”、“法无我”的二无我,亦名二空。“我”是妄情所执的实体,而此实体,人法都无,毕竟空寂。人无我:人为五蕴假合,因业流转,没有一生不变的实体。法无我:不论佛法、世法,皆为依缘假立,对待而有,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

同类推荐
  • 妙语微言

    妙语微言

    太桥旦增堪布自幼年出家,深喑佛法之道,在多年学习和修行过程中,悟出人生在世的许多道理。本书是作者长时间的心血积累,从人生观、幸福观、金钱名利观、世界观、环境保护、佛教的真谛等等方面阐述了佛教的精髓。将为繁忙聒噪的都市生活,贡献一丝清凉的幽香之气。
  •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

    《道教宫观文化概论》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道教宫观“神圣空间”的内核与作为社会化外延的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产生发展的,从而奠定了宫观文化的研究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道教宫观内神仙信仰在当时的政府以及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神仙信仰的特点,以及人神交通的斋醮仪式。第三章主要探讨宫观的神职人员——道士的产生发展、清规戒律、组织制度以及经济生活等。第四章重点探讨了道教官观的建筑、美术以及音乐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解读其艺术表象下的神学思维和世俗情怀。第五章,宫观文化的世俗化典型——道教庙会。
  • 当代妙用

    当代妙用

    本书阐述了作者对当下诸多文化和学科如超心理学、科学、哲学、人文、医学、文学、社学会等等的认识,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怀。本书分为“对学者说”、“对学生说”、“对读者说”、“对都市精英说”四个部分,讲述了西部心灵文化在文化、信仰、人生、生存等诸多层面的“妙用”。这“妙用”,包括看世界的目光,包括应世的技巧,包括对其他文化的包容,包括对人生选择的阐释,包括一个人追求成功时应该注意的诸多问题等等,包罗万象。
  •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

    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少了发现幸福的心境。本书选择了许多经典故事,从心境、生命、自然、逆境、修养、生活等方面,以禅悟的境界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的本意,是一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幸福宝典。
  •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

    《烹禅煮佛》的所有篇章,都是作者构思原创的,不是引经据典的那种。成书之前,其中的部分篇章,已经在《读者》原创版、《青年文摘》、《佛教文摘》、《报刊文摘》、《格言》、《知音》、《思维与智慧》、《语文报》、《语文周报》以及《2011高考语文作文素材精选》(苏教版)等报刊教材上广泛传播。毋容置疑,禅是一剂灵丹妙药,救治迷惘失落的心灵。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血瞳天使

    守护甜心之血瞳天使

    当天使的眼瞳被血染红,她盯上的人就插翅难逃。流出的血不会复还,做出的事不能后悔。就算他们流着血跪在她面前,终得不到她的宽恕。她,是血色的彼岸,是死神的座右铭。她,扎根在坟头,在午夜十二点妖娆绽放,拉响地狱的梵婀玲。她,是来自地狱的怨灵,是代表仇恨与死亡的花——血色曼珠沙华。高高在上地坐在宝座上,勾起唇角,打一个响指,妖娆一笑:“Gamestart。”在这一场游戏里,她,就是至高无上的女王,而他们,只是一群任她摆布的小木偶,而已。
  • 都市狂暴系统

    都市狂暴系统

    古武弃少王灿偶得装逼系统,自此,装逼装到自然醒,打脸打到手抽筋。富二代?对不起,能用钱装的,那都不叫逼。古武强者?本少灭你,一逼足以。仙女神女?速速脱下奶罩让我泡,否则本少去装逼了啊……
  • 侦查双娇

    侦查双娇

    大学生云溪在学校经历残忍的事件并与同伴找出真凶后名声大噪,在日后的生活中,一场场阴谋在她身边展开。人心难测,究竟是神鬼报应还是别有计谋……
  • 点缀九彩

    点缀九彩

    天地有九彩,红、橙、黄、绿、青、蓝、紫、黑、白。以九彩筑通天之桥,是为阳。以桥下月海升月,是为阴。阴阳相会之时,便开启成神之路。
  • 英雄联盟之神话

    英雄联盟之神话

    带领一只王者之师连续4年夺得英雄联盟世界总决赛冠军的少年,在众多荣誉加身后选择了回国,一边陪着自己的未婚妻完成学业,一边带领中国电子竞技走向世界巅峰的故事。
  • 因缘着墨:始初和,终与离

    因缘着墨:始初和,终与离

    他一袭白衣试江湖,桀骜不驯,剑指天下。她一身浅紫随君心,倾城倾国,落子无悔。两人同为浅风派弟子。昔日快哉,时光荏苒,不尽然,最后却是落得个半世迷离追忆的下场。香消玉损…这词,悲呀…“师兄…缘儿今生,不悔…”但,缘儿求来世能与师兄在这江湖之中,扬蹄纵马,谈笑繁华,可好?本文隐藏性穿越。男主属性慵懒微腹黑,女主属于半白半黑属性,希望大家喜欢,本文或甜或虐,承受不了的请绕道。本文原创,请勿抄袭。谢谢配合。
  • 末日深寒

    末日深寒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当末世到来一切秩序崩坏粮食,女人,被强者疯狂掠夺为了两斤小米,曾经的亿万富豪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为了一斤粮票,昔日的清纯妹子主动撩起了裙摆主角从末世中走来,建城,扩张,守卫人类最后一块领土。
  • 星际少女寻爱记

    星际少女寻爱记

    拯救时空危机什么的还是交给我吧!如果爱情和亲情只能择其一,我宁愿放弃你!这是一场时空的危机,Tobeornottobe走的搞笑风,简介什么的看看就好......
  • 选妃需谨慎

    选妃需谨慎

    江南是个出美人的地方,照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江南的女子是个个温婉可人,清新秀丽。其中江南首富桑家的两位小姐最负盛名。传说,江南桑家两双胞姐妹生得倾国倾城。传说,她们诗词歌赋无一不通。传说,大姐桑娇俏。善琴曲,老二桑娇媚善琴曲善水袖舞。两人合作《烟雨》艳绝天下。但注意,这只是传说,以上所述只是表面现象,真实情况如下:桑娇俏性格强悍,武艺高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曾在十三岁灭了一个帮派。桑娇媚性格凶残,心机颇深,从小桑娇俏冲在前面揍人她就在后面递板砖。这些家里人都知道,只是保密工作好。但被逼婚中无奈之下下令全国选秀女的皇帝陛下不知道......
  • 给点颜色你瞧瞧

    给点颜色你瞧瞧

    [花雨授权]他身边的仰慕者多得有如牛毛,就算她要爱他也得披荆斩棘,更何况她根本还没开始自我催眠+妄想啊。说她是他的女朋友?这不是要害她吗?晕啊~~~她怎么这么不幸?